A. 建築工程上Ast是什麼意思
建築工程上Ast是一種感測器。
感測器(英文名稱:transcer/sensor)是一種檢測裝置,能感受到被測量的信息,並能將感受到的信息,按一定規律變換成為電信號或其他所需形式的信息輸出,以滿足信息的傳輸、處理、存儲、顯示、記錄和控制等要求。
感測器的特點包括:微型化、數字化、智能化、多功能化、系統化、網路化。它是實現自動檢測和自動控制的首要環節。感測器的存在和發展,讓物體有了觸覺、味覺和嗅覺等感官,讓物體慢慢變得活了起來。通常根據其基本感知功能分為熱敏元件、光敏元件、氣敏元件、力敏元件、磁敏元件、濕敏元件、聲敏元件、放射線敏感元件、色敏元件和味敏元件等十大類。
B. 建築智能化系統包括哪些
建築智能化包括的內容:
1、消防報警系統
2、閉路監控系統
3、停車場管理系統
4、樓宇自控系統
5、背景音樂及緊急廣播系統
6、綜合布線系統
7、有線電視及衛星接收系統
8、計算機網路、寬頻接入及增值服務
9、無線轉發系統及無線對講系統
10、音視頻系統
11、水電氣三表抄送系統
12、物業管理系統
13、大屏幕顯示系統
14、機房裝修工程
智能建築是指利用系統集成方法,將智能型計算機技術、通信技術、控制技術、多媒體技術和現代建築藝術有機結合。
通過對設備的自動監控,對信息資源的管理,對使用者的信息服務及其建築環境的優化組合,所獲得的投資合理,適合信息技術需要並且具有安全、高效、舒適、便利和靈活特點的現代化建築物。
(2)智能建築中的檢測裝置擴展閱讀:
國家規范關於智能化系統檢測的規定:
1、GB50300-2001《建築工程施工質量驗收統一標准》強制條文3.0.3條第8款:「對涉及結構安全和使用功能的重要分部工程應進行抽樣檢測」。
2、GB50300-2001《建築工程施工質量驗收統一標准》強制條文3.0.3條第9款:「承擔見證取樣檢測及有關結構安全檢測的單位應具有相應資質。」
3、GB50375-2006《建築工程施工質量評價標准》3.4.4 條:工程結構、單位工程施工質量凡出現下列情況之一的不得進行優良評價:
第3款: 評價項目中設置否決項目,確定否決的條件是:其評價得分達不到二檔,實得分達不到85%的標准分值;沒有二檔的為一檔,實得分達不到100%的標准分值。
設置的否決項目為: 安裝工程 :給水排水及採暖工程承壓管道、設備水壓試驗,電氣安裝工程接地裝置、防雷裝置的接地電阻測試,通風與空調工程通風管道嚴密性試驗,電梯安裝工程電梯安全保護裝置測試,智能建築工程系統檢測等。
4、GB50339-2003《智能建築工程質量驗收規范》3.1.1 條:智能建築工程質量驗收應包括工程實施及質量控制、系統檢測和竣工驗收。
5、GB50339-2003《智能建築工程質量驗收規范》3.1.5 條:火災自動報警及消防聯動系統、安全防範系統、通信網路系統的檢測驗收應按相關國家現行標准和國家及地方的相關法律法規執行。
其他系統的檢測應由省市級以上的建設行政主管部門或質量技術監督部門認可的專業檢測機構組織實施。
6、GB50339-2003《智能建築工程質量驗收規范》3.4.1條:「 系統檢測時應具備的條件: 1 系統安裝調試完成後,已進行了規定時間的試運行; 2 已提供了相應的技術文件和工程實施及質量控制記錄。
7、GB50339-2003《智能建築工程質量驗收規范》3.4.2 條:「 建設單位應組織有關人員依據合同技術文件和設計文件,以及本規范規定的檢測項目、檢測數量和檢測方法,制定系統檢測方案並經檢測機構批准實施。
8、GB50339-2003《智能建築工程質量驗收規范》3.4.3 條:「檢測機構應按系統檢測方案所列檢測項目進行檢測。」
9、GB50348-2004《安全防範工程技術規范》7.1.2條:「安全防範工程的檢驗應由法定檢驗機構實施。
10、GB50348-2004《安全防範工程技術規范》8.2.1條:「安全防範工程的驗收應符合下列條件:」第6款:「工程檢驗合格並出具工程檢驗報告。」
C. 什麼是建築智能化系統具體包含哪些內容
智能建築工程包括通信網路系統、信息網路系統、建築設備監控系統、火災報警及消防聯動系統、安全防範系統、綜合布線系統、智能化集成系統、電源與接地、環境和住宅(小區)智能化系統等10個子分部。
一、通信網路系統的組成及其功能
通信網路有電話通信、衛星通信、無線信號覆蓋、衛星電視、有線電視、電視會議、背景音響及廣播等系統,使建築物內語音、數據、圖像、視頻可靠地傳輸。
1.電話通信系統(電話網)主要包括用戶交換設備、通信線路和用戶終端設備三大部分,為建築物內各類人員提供通信服務。
2.電視會議系統由攝像機、麥克風、彩色顯示器、音箱、控制器、通信網路等組成。
3,有線電視系統(有線電視網)由信號源裝置、前端設備、干線傳輸系統和用戶分配網路組成,為用戶提供有線電視信號。
4.廣播音響系統有音源設備、聲源處理設備、擴音設備、放音設備和傳輸線纜等組成。為大樓內的各種場所營造聽音環境,廣播各種信息和節目,同時兼做緊急廣播使用。
二、信息網路系統的組成及其功能
信息網路系統包括計算機網路設備(交換機、路由器、防火牆、網管、文件伺服器等)、應用軟體、管理軟體及網路安全等。
藉助於這一平台實現信息共享、資源共享和信息的傳遞與處理,是辦公自動化系統的主要信息通道,與外部互聯網連接,開展各項業務。
三、綜合布線系統的組成及其功能
綜合布線系統由工作區子系統、水平布線子系統、設備間子系統、垂直干線子系統、管理間子系統和建築群子系統組成。
建築物內部或建築群之間的傳輸網路,使建築物內部或建築群之間的通信設備、信息交換設備,以及建設設備與物業管理設備的狀態信號彼此相連,傳輸語音、數據、圖像以及各類控制信號。
四、火災自動報警及消防聯動系統的組成及其功能
火災自動報警及消防聯動系統由火災探測器、輸入模塊、報替控制器、聯動控制器和控制模塊等組成。主要功能為火災參數的檢測,火災信息的處理與自動報警,消防設備聯動與協調控制,消防系統的計算機管理等。
五、安全防範系統的組成及其功能
建築物的安全防範系統是為保障人身和財產的安全,運用計算機,電視監控及入侵報瞢等技術形成的綜合安全防範體系。
(一)門禁系統(出入口管理系統)
1.對講門機:普通對講門機和可視對講門機。
2.電控鎖:鑰匙電控鎖、磁卡電控鎖、IC卡電控鎖、密碼電控鎖和指紋電控鎖等。
(二)入侵報警系統(周界防越報醬系統)
1.入侵報警探測器有門窗磁性開關、玻璃破碎探測器、被動型紅外線探測器和主動型紅外線探測器(截斷型、反射型)、微波探測器、超聲波探測器、雙鑒(或三鑒)探測器、線圈感測器和泄漏電纜感測器等。
2.中央報警控制由微處理器組成,配有顯示器、列印機等。
3.報警方式採用有聲響報警(電笛、管鈴、頻閃燈等)和無聲報警(向監控中心或向公安局110發出報警信號)。
(三)電視監控系統
1.模擬式電視監控系統由攝像裝置、傳輸控制線、監控主機、星示錄像設備等組成。
2.數字視頻監控系統(DVR)由數字攝像機、計算機或硬碟錄像機、圖像壓縮解壓縮系統(MPEG4)、圖像記錄及功能切換控制裝置等組成。
(四)巡更系統
1.離線式巡更系統採用模塊化信息鈕和信息採集(巡更)棒,信息鈕安裝在巡更點,世紀星介紹巡更人員攜帶信息採集(巡更)棒,按預定線路巡視採集信息,記錄巡更信息。
2.在線式巡更系統利用報瞀系統和門禁系統的設備(按鈕、讀卡器等)實現巡更功能。
(五)停車場自動管理系統
停車場自動管理系統主要設備有:自動感應器,讀卡器,出票機,自動閘門機,控制器,收費機,車位顯示器等。系統可自動或半自動管理。
1、消防報警系統
作為一座高檔的綜合性建築,按照消防局的管理規范,一套先進的消防報警系統必不可少。通過煙溫感探測器對各種火情作出分析報警,通知主機作出聯動反應。
這一功能可以很好的對火災做出預防和治理,能大大減少火災的發生,為大家創造一個更加安全的生活環境。
2、閉路監控系統
為了加強對建築物周圍環境及內部的管理,保障入住客戶的人身財產安全,使入住的客戶有一個滿意的生活、居住、工作的空間,閉路監控系統顯得尤為重要。
閉路監控系統還可以與停車場管理系統聯合使用,對進出的車輛進行強化管理。防止一些不必要的麻煩、糾紛,從而提高大廈在本行業內的知名度,招攬來更多的客戶入住。
簡單來說就是監控,讓一切不法行為都暴露出來,從而保障安全。
3、樓宇自控系統
樓宇自控系統可以將分散的設備集中管理起來,實現高效、節能的作用。
D. 智能建築一般控制哪些建築設備用什麼裝置或元器件進行控制怎麼計
工程實施質量及質量控制
1 工程實施質量及質量控制應包括與前期工程交接工程實施條件准備進場設備、材料檢測、驗收隱蔽工程檢查驗收工程施工計劃、組織實施施工質量檢查、系統自檢試運行等
2 工程實施質量及質量控制般由建設單位負責組織設計、施工、系統集、監理(必要應包括設備、材料供應商)等關單位技術、質量負責共同組質量保證組負責工程程、工藝、設備、材料等質量檢查、檢測、檢驗驗收
3 施工單位工程實施前應做准備:
【1】 確定工程設計文件施工圖完備性完施工組織設計、施工技術案、施工質量控制質量檢驗制度編制經審查批准向施工員交底確保施工按已審批案實施;
【2】按照合同工程設計文件要求設備、材料軟體等進行檢測、驗收;
【3】 完善施工現場質量管理、質量檢查施工管理、施工技術措施
4 工程實施程質量管理應包括幾面:
【1】嚴格按照已審批設計文件施工圖施工遵守設計變更質量控制關規定;
【2】嚴格遵守施工進度計劃、現場管理制度、施工工藝操作規程注意協調各工種、工序關系確保安全、文明產;
【3】各項工程與土建、設備安裝施工式相適應部便於質量控制原則按工作班、樓層或施工段劃若干檢驗批各檢驗批由施工單位獨立編制施工程及質量控制資料;
【4】根據施工段或項工程劃按照檢驗批組織涉及質量施工安全設備、材料、施工工藝結構重要部位鑒證檢測或觀質量驗收並檢查質量控制資料
E. 智能建築信息化應用系統工程質量檢測內容應包括哪些
智能建築是利用系統集成方法,將智能型計算機技術、通信技術、控制技術、多媒體技術和現代建築藝術有機結合,通過對設備的自動監控,對信息資源的管理,對使用者的信息服務及其建築環境的優化組合,所獲得的投資合理,適合信息技術需要。
常見系統:消防報警系統、閉路監控系統、停車場管理系統、樓宇自控系統、背景音樂及緊急廣播系統、綜合布線系統、有線電視及衛星接收系統、無線轉發系統及無線對講系統、音視頻系統、水電氣三表抄送系統、物業管理系統、大屏幕顯示系統、機房裝修工程等。
(5)智能建築中的檢測裝置擴展閱讀:
注意事項:
在建築工程中,物資材料的質量直接影響著整個工程的施工質量,因此,對質量保證體系進行健全,做好物資質量管理,是非常重要的。首先,要結合工程的實際需求,對物資材料進行確定,選擇信譽良好的供應商,確保其具備足夠的能力,為建築機電安裝工程提供設備的全部型號規格和數量,保證工程中使用的設備材料的一致性。
根據國家的相關規定和標准,做好物資的檢驗工作,通過抽樣檢驗和試驗等方式,確保物資的質量和性能。然後在對材料進行驗收後,要及時填寫《綜合驗收單》,明確合同單號、材料單號、數量、外觀等,並由驗收人員簽字確認。
F. 建築智能化包括的內容是什麼
建築智能化主要包括的內容有三大方面,對建築的安全防範系統、通信及控制系統和多媒體系統。
通信及控制系統是為確保建築物與外部信息通信網的互聯及信息暢通,能對語音、數據、圖像和多媒體等信息予以接收、交換、傳輸、存儲、檢索和顯示等綜合處理功能的多種類信息設備系統加以組合,提供實現建築物業務及管理等應用功能的基礎設施。
建築的安全防範系統是為維護公共安全,綜合運用現代科學技術,能應對危害社會安全的各類突發事件而構建的技術防範系統或保障體系。
多媒體系統以建築物信息設施系統和建築設備管理系統等為基礎,為滿足建築物各類業務和管理功能的多種類信息設備與應用軟體而組合的系統,用於對建築設備監控系統和公共安全管理系統等實施綜合管理。
(6)智能建築中的檢測裝置擴展閱讀
智能建築是計算機信息處理技術與建築藝術相結合的產物,將面向整個大樓各個智能化系統的一個綜合管理系統也獨立形成信息管理自動化系統(MA),在智能建築中,各個系統組成了不可分割的有機體。
建築智能化主要是以建築物為平台,基於對各類智能化信息的綜合應用,集架構、系統、應用、管理及優化組合為一體,具有感知、傳輸、記憶、推理、判斷和決策的綜合智慧能力,形成以人、建築、環境互為協調的整合體,為人們提供安全、高效、便利及可持續發展功能環境的建築。
G. 建築智能化系統的系統檢測
1、國家規范關於智能化系統檢測的規定:
(1)GB50300-2001《建築工程施工質量驗收統一標准》強制條文3.0.3條第8款:「對涉及結構安全和使用功能的重要分部工程應進行抽樣檢測」。
(2)GB50300-2001《建築工程施工質量驗收統一標准》強制條文3.0.3條第9款:「承擔見證取樣檢測及有關結構安全檢測的單位應具有相應資質。」
(3)GB50375-2006《建築工程施工質量評價標准》3.4.4 條:「工程結構、單位工程施工質量凡出現下列情況之一的不得進行優良評價:」第3款: 評價項目中設置否決項目,確定否決的條件是:其評價得分達不到二檔,實得分達不到85%的標准分值;沒有二檔的為一檔,實得分達不到100%的標准分值。設置的否決項目為: 安裝工程 :給水排水及採暖工程承壓管道、設備水壓試驗,電氣安裝工程接地裝置、防雷裝置的接地電阻測試,通風與空調工程通風管道嚴密性試驗,電梯安裝工程電梯安全保護裝置測試,智能建築工程系統檢測等。」
(4)GB50339-2003《智能建築工程質量驗收規范》3.1.1 條:智能建築工程質量驗收應包括工程實施及質量控制、系統檢測和竣工驗收。
(5)GB50339-2003《智能建築工程質量驗收規范》3.1.5 條:火災自動報警及消防聯動系統、安全防範系統、通信網路系統的檢測驗收應按相關國家現行標准和國家及地方的相關法律法規執行;其他系統的檢測應由省市級以上的建設行政主管部門或質量技術監督部門認可的專業檢測機構組織實施。
(6)GB50339-2003《智能建築工程質量驗收規范》3.4.1條:「 系統檢測時應具備的條件: 1 系統安裝調試完成後,已進行了規定時間的試運行; 2 已提供了相應的技術文件和工程實施及質量控制記錄。
(7)GB50339-2003《智能建築工程質量驗收規范》3.4.2 條:「 建設單位應組織有關人員依據合同技術文件和設計文件,以及本規范規定的檢測項目、檢測數量和檢測方法,制定系統檢測方案並經檢測機構批准實施。
(8)GB50339-2003《智能建築工程質量驗收規范》3.4.3 條:「檢測機構應按系統檢測方案所列檢測項目進行檢測。」
(9)GB50348-2004《安全防範工程技術規范》7.1.2條:「安全防範工程的檢驗應由法定檢驗機構實施。
(10)GB50348-2004《安全防範工程技術規范》8.2.1條:「安全防範工程的驗收應符合下列條件:」第6款:「工程檢驗合格並出具工程檢驗報告。」
2、建築智能化系統工程存在的問題
隨著信息與控制技術的飛速發展,智能建築日益增多。但目前智能建築工程的施工質量參差不齊,大量智能建築工程不但遠未能達到設計使用年限,還帶來嚴重的安全隱患。智能建築工程因質量問題而重復投資,浪費國家的財力物力情況亦屢見不鮮。在國家提倡可持續發展的今天,智能建築工程質量的檢測成為迫切需要。
3、建築智能化系統檢測的益處
(1)法定檢驗機構經國家計量認證,具有第三方公正性,依據規范所作的檢測可作為系統驗收的依據;
(2)檢測活動依據客觀公正的原則,在建設方、施工方、監理方見證的情況下進行,法定檢驗機構作出的專業認定,可促進各方統一對系統的認識和判斷,減少關於工程質量的爭議;
(3)法定檢驗機構依據規范所出具的數據、報告,具有法律效力,工程各方及其責任人可以此規避風險。 《智能建築工程質量驗收規范》GB50339-2003
《智能建築工程檢測規程》CECS182:2005
《建築電氣工程施工質量驗收規范》GB50303-2002
《有線電視系統工程技術規范》GB50200-1994
《基於乙太網技術的區域網系統驗收測評規范》GB/T21671-2008
《安全防範工程技術規范》GB50348-2004
《民用閉路監視電視系統工程技術規范》GB50198-1994
《綜合布線系統工程驗收規范》GB/T50312-2007
《電子計算機場地通用規范》GB2887-2000等 儀器名稱 子分部工程 檢測參數 數字電纜分析儀 綜合布線系統 連接圖、長度、衰減、近端串音、綜合近端串音功率和、等電平遠端串音、等電平遠端串音功率和、回波損耗、光纖衰減、衰減串音比、衰減串音比功率和、傳輸時延、傳輸時延偏差、直流環路電阻、屏蔽層的導通等 電能質量分析儀 通信網路系統
、建築設備監控、電源與接地檢測 交流電壓、直流電壓、交流電流、頻率、有功功率、無功功率、功率因數、電壓偏差,波動和閃變,電壓不平衡度,諧波、暫時過電壓和瞬態過電壓等 網路分析儀 信息網路系統、智能化系統集成 連通性、傳輸速率、吞吐率、丟包率、傳輸時延等 音頻分析系統 通信網路系統、安全防範系統、電源與接地檢測、環境系統 應備聲壓級、聲場不均勻度、傳輸頻率特性、漏出聲衰減、系統設備信噪比、擴聲系統語言傳輸指數、混響時間、延遲時間 六十四路模擬呼叫器 通信網路系統 局內障礙率、局間接通率 接地電阻測試儀 電源與接地檢測 接地電阻 絕緣電阻多功能測試儀 電源與接地檢測 絕緣電阻 數字模擬電視分析儀 通信網路系統
、安全防範系統 視頻輸出電平、視屏信號質量 多功能環境測量儀 環境系統 CO,CO2 塵埃粒子計數器 環境系統 塵埃粒子濃度 誤碼綜合測試儀 通信網路系統 數據誤碼率、傳輸信道速率、誤比特率 專業照度計 建築設備監控系統、環境系統 光照度 灰度測試儀、清晰度測試卡 安全防範系統 水平清晰度、灰度等級 交直流耐壓測試儀 電源與接地檢測 耐壓性能 攜帶型溫濕度測量儀 建築設備監控系統、環境系統 溫濕度 電磁輻射檢測儀 環境系統 電磁波場強 風速測試儀、風量罩 建築設備監控系統、環境系統 風速 表面電阻測試儀 環境系統 地毯靜電泄露電阻 視頻質量檢測技術
音頻質量檢測技術
網路質量檢測技術
電源質量檢測技術 1、建築智能化系統系統檢測時應具備的條件:
(1)系統安裝調試完成,已進行了規定時間的試運行並提供試運行報告;
(2)已提供了相應的技術文件和工程實施及質量控制記錄。
2、建設單位或施工單位在確認具備檢測條件(必要時可由請法定檢測機構確認)後,向法定檢測機構委託檢測。
3、檢測機構接受委託後,依據規范規定的檢測項目、檢測數量和檢測方法,制定系統檢測方案,確定檢測時間。
4、檢測時,檢測方安排2~4人,按系統檢測方案所列檢測項目進行檢測;施工方安排1~2人予以現場協助,建設方安排1~2名觀察員。
5、檢測結束後,對需整改的部分,檢測機構將及時與委託方溝通,以便工程整改。
6、在商定的時間內,檢測機構向委託方提供工程檢測報告,委託方付清檢測費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