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硫燃燒產生的二氧化硫氣體會造成空氣污染.為避免二氧化硫污染空氣,某教師對教材中「硫在空氣和氧氣中燃
(1)硫在空氣中燃燒發出微弱的淡藍色火焰,生成二氧化硫,二氧化硫與氫氧化鈉反應生成亞硫酸鈉和水,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2NaOH+S02=Na2S03+H20;
(2)D裝置的閥門打開,水流出後,水位下降,造成壓強減小,形成內外壓強差,故氣流能從左向右作定向流動;
(3)未反應的一氧化碳和反應生成的二氧化碳進入C裝置,二氧化碳被氫氧化鈣吸收,一氧化碳與氫氧化鈣不反應,然後進入D裝置,故裝置還有儲存氣體的作用;
(4)因為B中玻璃管內有空氣,如果在加熱的條件下進入一氧化碳,可能會引起爆炸,故先打開止水夾和閥門,通一會兒一氧化碳把玻璃管內的空氣排凈,然後點燃酒精燈,目的是排盡裝置中的空氣,防止爆炸.
故答案為:(1)微弱的淡藍色;2NaOH+S02=Na2S03+H20;
(2)水位下降,壓強減小,形成內外壓強差;
(3)儲存氣體(或收集氣體);
(4)排盡裝置中的空氣,防止爆炸;
㈡ 硫在氧氣中燃燒的實驗需要哪些器材
燃燒匙,酒精燈、葯匙、集氣瓶
㈢ 某小組同學做「硫在氧氣中燃燒」的實驗時,老師建議在集氣瓶底部放少量NaOH溶液吸收生成的SO2.這種做法
[反思與改進]由於SO2溶於水中能與水反應生成亞硫酸,也會導致試管內氣壓減小,使塑料瓶變癟,故填:SO2溶於水,也會出現塑料瓶變癟的現象.
方案一:通常狀況下,1體積水約能溶解40體積SO2,10mL水就能吸收400mL二氧化硫,為了比較出明顯的效果,需注入少量的水,溶解不了200mL的二氧化硫,應選3mL水,最多吸收120mL二氧化硫,故填:10mL水和10mL氫氧化鈉溶液都能將200mL的SO2完全吸收;d
方案二:SO2與NaOH反應後,瓶內壓強變小,打開止水夾,有水倒吸入集氣瓶,溶解餘下的二氧化硫,故填:有水倒吸入集氣瓶,會使餘下的二氧化硫全部被吸收
丁同學將裝置進行了改進,置B的作用是防止水倒吸入裝置A中,故填:防止水倒吸入裝置A中
㈣ 收集硫燃燒產生的二氧化硫的裝置
SO2的實驗室製法
(1)反應原理:Na2SO3+H2SO4(濃)=Na2SO4+H2O+SO2↑
(2)實驗裝置:制Cl2裝置(但不需加熱)
(3)注意事項:
①由於SO2易溶於水,所以應選用濃H2SO4和Na2SO3(s)反應,反應是在固體和液體之間進行的,且不需加熱反應就能順利進行,故可採用不加熱制Cl2裝置.通常Na2SO3(s)為粉末狀,為控制反應速率,濃H2SO4應從分液漏斗中逐滴滴下.
②濃鹽酸是不能採用的,因為其中含有大量的水(常溫常壓下,質量分數最大的濃鹽酸為45%的濃鹽酸),否則會有大量的SO2溶解在水中.
③18.0
mol·L-1的濃H2SO4(即質量分數為98%的濃H2SO4)也不能採用,因為其中缺少水分,硫酸並未電離,仍以分子形式存在,而Na2SO3(s)與H2SO4的反應是在H2SO4電離成離子的狀態下才能順利進行的.故通常採用體積比為1∶1的濃H2SO4.
④Na2SO3(aq)不宜採用,因為其中含有大量水,開始階段主要生成HSO
㈤ 拉瓦錫實驗中,用硫代替紅磷,怎樣改進裝置,能夠讓水進入集氣瓶中
硫燃燒消耗氧氣而產生氣體SO2,瓶內壓強不變,要使水進入,必須加入能與SO2反應的物質,如氫氧化鈉溶液等 祝學習進步 更上一層樓 O(∩_∩)O哈哈~ 記得採納啊
㈥ (4分)用如圖裝置做硫燃燒的實驗。 (1)硫在空氣中燃燒不如在氧氣中劇烈的原因是 。(2)觀察到實驗
⑴空氣抄中氧氣濃度比純氧中濃度低襲⑵伸入氫氧化鈉溶液中;降溫, 隔絕氧氣
㈦ 硫燃燒產生的二氧化硫氣體會造成空氣污染。為避免二氧化硫污染空氣,某教師對教材中「硫在空氣和氧氣中燃
㈧ 某同學對教材中硫在氧氣中燃燒的實驗進行了改進.具體操作是:在燃燒匙中放少量硫粉,點燃後迅速伸入充滿 (1)由題意可知,硫在氧氣中燃燒時,硫燃燒發出藍紫色火焰,生成刺激性氣味內的氣體,可容知反應物為硫與氧氣,生成物為二氧化硫.反應條件為點燃,則可以書寫其化學方程式為:S+O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