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壓力容器設計有哪些設計准則它們和壓力容器失效形式有什麼關系
壓力容器來設計准則大致自可分為強度失效設計准則、剛度失效設計准則、失穩失效設計准則和泄漏失效准則。壓力容器設計時,應先確定容器最有可能發生的失效形式,選擇合適的失效判據和設計准則,確定適用的設計規范標准,再按規范要求進行設計和校核。
㈡ 壓力容器中,封頭與筒體之間是否一定要有密封裝置
筒體與封頭之間是否加密封裝置要根據容器的結構需要而定,大部分是焊接連接。
㈢ 快開門式壓力容器應裝設什麼安全裝置
必須安裝安全聯鎖保護裝置。
安全聯鎖保護裝置必須具有3個功能,有壓打不開回;沒關上不能升壓;報警。
3.20 快開答門式壓力容器
快開門式壓力容器,是指進出容器通道的端蓋或者封頭和主體間帶有相互嵌套的快速密封鎖緊裝置的容器。用螺栓(例如活節螺栓)連接的不屬於快開門式壓力容器。快開門式壓力容器的設計應當考慮疲勞載荷的影響。
快開門式壓力容器應當具有滿足以下要求的安全聯鎖功能:
(1)當快開門達到預定關閉部位,方能升壓運行;
(2)當壓力容器的內部壓力完全釋放,方能打開快開門。
㈣ 本人想設計一個密閉壓力容器罐,想在罐中放置一個低揚程離心泵,利用水泵的運行,使罐內水流實現循環
能實現,但不需要把泵放在罐裡面。用攪拌器或管道連接都可以實現啊!
㈤ 壓力容器安全裝置設置原則和選用要求是什麼
應符合《固定式壓力容器安全技術監察規程》第8章的要求:
8.2 安全附件裝設要求
(1)本規程適用范圍內的壓力容器,應當根據設計要求裝設安全泄放裝置(安全閥或者爆破片裝置)。壓力源來自壓力容器外部,且得到可靠控制時,安全泄放裝置可以不直接安裝在壓力容器上。
(2)採用爆破片裝置與安全閥裝置組合結構時,應當符合GB 150的有關規定,凡串聯在組合結構中的爆破片在動作時不允許產生碎片。
(3)對易爆介質或者毒性程度為極度、高度或者中度危害介質的壓力容器,應當在安全閥或者爆破片的排出口裝設導管,將排放介質引至安全地點,並且進行妥善處理,不得直接排入大氣。
(4)壓力容器工作壓力低於壓力源壓力時,在通向壓力容器進口的管道上應當裝設減壓閥。如因介質條件減壓閥無法保證可靠工作時,可用調節閥代替減壓閥,在減壓閥或者調節閥的低壓側,應當裝設安全閥和壓力表。
8.3 安全閥、爆破片
8.3.1 安全閥、爆破片的排放能力
1)安全閥、爆破片的排放能力,應當大於或者等於壓力容器的安全泄放量。排放能力和安全泄放量按GB 150的有關規定進行計算。對於充裝處於飽和狀態或者過熱狀態的氣液混合介質的壓力容器,設計爆破片裝置應當計算泄放口徑,確保不產生空間爆炸。
1) 爆破片的爆破壓力允許差值應符合GB 567-1999《爆破片和爆破片裝置》規定。
2) 安全閥、爆破片按下列要求進行驗收:
安全閥的泄漏(密封)試驗壓力應當大於管道系統的最大工作壓力,爆破片裝置的最小標定爆破壓力應當大於1.05倍的管道系統最大工作壓力。所選用安全閥或者爆破片裝置的額定泄放面積應當大於安全泄放量計算得到的最小泄放面積。
4) 爆破片的爆破壓力允差按GB 567-1999《爆破片和爆破片裝置》表1規定,或者按照設計技術的要求。爆破片的檢查、抽樣及其爆破試驗應當符合GB 567第4.1、4.2條的要求。
5)盛裝可燃、有毒介質的壓力容器,應當在安全閥或者爆破片裝置的排出口裝設導管,將排放介質引至集中地點,進行妥善安全處理,不得直接排入大氣。
6)爆破片裝置產品上應當標有永久性標志,永久性標志至少包括以下內容:
(一)製造單位名稱、製造許可證編號和特種設備製造許可標志;
(二)爆破片的批次編號、型號、型式、規格(泄放口公稱直徑)、材質、適用介質、爆破溫度、標定爆破壓力或者設計爆破壓力、泄放側方向;
(三)夾持器型號、規格、材質,以及流動方向;
(四)檢驗合格標志、監檢標志;
(五)製造日期。
7)爆破片產品必須附產品合格證和產品質量證明書,產品合格證一般包括產品名稱、編號、規格型號、執行標准等。質量證明書除包括產品合格證的內容外,一般還應當包括以下內容:
(一)材料化學成分;
(二)材料以及焊接接頭力學性能;
(三)熱處理狀態;
(四)無損檢測結果;
(五)耐壓試驗結果(適用於有關安全技術規范及其相應標准或者合同有規定的);
(六)型式試驗結果;
(七)產品標准或者合同規定的其他檢驗項目;
(八)外協的半成品或者成品的質量證明。
爆破片裝置產品上應當標志下列內容:
(一)永久性標志的內容;
(二)製造依據的標准;
(三)製造范圍和爆破壓力允差;
(四)檢驗報告(包括爆破試驗報告);
(五)其他特殊要求。
①爆破片裝置單獨使用時,爆破片裝置的入口管需要設置全通徑的切斷閥,以便更換爆破片用,切斷閥在全開啟狀態鎖定或者鉛封;
②爆破片裝置與安全閥串聯使用時,在爆破片與安全閥之間設置壓力表或者壓力開關,以及放空閥、過流閥或者報警指示器;
③安裝爆破片時,採用扭矩扳手,按製造單位安裝說明中的安裝扭矩數據表,按對角線均勻緊固螺栓;
④未經製造單位同意,不得在爆破片兩側加裝墊片、保護膜或者塗層。
8)安全閥安裝時,應當滿足《安全閥安全技術監察規程》TSG ZF001--2006的規定,
9)安全保護裝置的檢驗檢修,應執行定期檢驗制度。安全保護裝置的定期檢驗按照壓力容器定期檢驗等有關安全技術規范的規定進行。
10)進行安全閥在線檢測和壓力調整時,使用單位的管道安全管理人員應當到場確認。檢測和調整合格的安全閥應當加鉛封。檢測和調整裝置用壓力表的量程應當為整定壓力的1.5~3.0倍,精度應當不低於1.0級,而且壓力表前不得裝阻尼器。在檢測和調整時,應當有可靠的安全防護措施。
㈥ 壓力容器設計的注意事項!
壓力容器:是指盛裝氣體或者液體,承載一定壓力的密閉設備,其范圍規定為最高工作壓力大於或者等於0.1MPa(表壓),且壓力與容積的乘積大於或者等於2.5MPa·L的氣體、液化氣體和最高工作溫度高於或者等於標准沸點的液體的固定式容器和移動式容器。
一、 壓力容器的結構:
1.單層式;2.多層式: 安全性高,但是生產工序多,勞動生產率低;3. 繞板式:不必逐層包紮層板和焊接每層層板的焊縫;4. 型槽繞帶式:型槽鋼帶層層嚙合,可使鋼帶層承受容器的一部分軸向力;筒體上沒有貫穿整個壁厚的環焊縫;使用安全性高;但是需要特殊軋制的型槽鋼帶和專用機床;5. 熱套式;6. 鍛焊式:成為輕水反應堆壓力容器,石油工業加氫反應器和煤轉化反應器的主要結構形式。
二、 壓力容器設計:
根據給定的工藝設計條件,遵循現行的標准規范的規定,在確保安全的前提下,經濟、正確合理地選擇材料,並進行結構、強(剛)度和密封設計。
1.結構設計:確定合理、經濟的結構形式,滿足製造、檢驗、裝配、運輸和維修等要求;
2.強(剛)度設計:確定結構尺寸,滿足強度或剛度及穩定性要求,以確保容器安全可靠地運行;
3.密封設計:選擇合適的密封結構和材料,保證密封性能良好。
三、 壓力容器的劃定范圍:
1.受壓元件:容器中直接承受壓力載荷(包括內壓和外壓)的零部件,如容器殼體元件、開孔補強圈、外壓加強圈等;
2.非受壓元件:為滿足使用要求而與受壓元件直接焊接成為整體,不承受壓力載荷(只承受重力載荷)的零部件,如支座、吊耳、墊板等;
3.GB150和《容規》明確規定了壓力容器的范圍,是指殼體及其連為整體的受壓零部件(受壓元件)。
四、 壓力容器焊接結構設計的基本原則:
1.盡量採用對接接頭:易於保證焊接質量,所有的縱向及環向焊接接頭、凸形封頭上的拼接焊接接頭,必須採用對接接頭外,其它位置的焊接結構也應盡量採用對接接頭。
舉例:角焊縫,改用對接焊縫[圖1(a)改為(b)和(c)]。
減小了力集中,方便了無損檢測,有利於保證接頭的內部質量。
圖1容器接管的角接和對接
2.盡量採用全熔透的結構,不允許產生未熔透缺陷:
未熔透:指基體金屬和焊縫金屬局部未完全熔合而留下空隙的現象。未熔透導致脆性破壞的起裂點,在交變載荷作用下,它也可能誘發疲勞破壞。
改進:選擇合適的坡口形式,如雙面焊;當容器直徑較小,且無法從容器內部清根時,應選用單面焊雙面成型的對接接頭,如用氬弧焊打底,或採用帶墊板的坡口等。
3.盡量減少焊縫處的應力集中:
接頭常常是脆性破壞和疲勞破壞的起源處,因此,在設計
焊接結構時必須盡量減少應力集中。
措施:盡可能採用等厚度焊接,對於不等厚鋼板的對接,應將較厚板按一定斜度削薄過渡,然後再進行焊接,以避免形狀突變,減緩應力集中程度。一般當薄板厚度δ2不大於10mm,兩板厚度差超過3mm;或當薄板厚度δ2大於10mm,兩板厚度差超過薄板的30%,或超過5mm時,均需按圖2的要求削薄厚板邊緣。
圖2板厚不等時的對接接頭
五、 壓力容器常用焊接結構設計:
主要內容:選擇合適的焊縫坡口,方便焊材(焊條或焊絲)伸入坡口根部,以保證全熔透。
坡口選擇因素:1.盡量減少填充金屬量;2.保證熔透,避免產生各種焊接缺陷;3.便於施焊,改善勞動條件;
4.減少焊接變形和殘余變形量,對較厚元件焊接應盡量選用沿厚度對稱的坡口形式,如X形坡口等。
六、 開孔帶來的問題:削弱器壁的強度、產生高的局部應力。
七、 符合下列條件之一的壓力容器可不開設檢查孔:
1.筒體Di≤300mm的壓力容器。
2.容器上設有可以拆卸的封頭、蓋板或其他能夠開關的蓋子,而且它們的尺寸不小於規定;
3.無腐蝕或輕微腐蝕,無需作內部檢查和清理的壓力容器;
4.製冷裝置用壓力容器;
5.換熱器。
如不屬於上述五種情況。但由於某種特殊原因而不能開設檢查孔時,應該採取以下措施:
1.對容器的全部縱向與環向焊縫作100%無損檢測;
2.在設計圖樣上註明計算厚度、且在壓力容器使用期間或檢測時重點進行測厚檢查;
3.相應縮短檢驗周期。
八、 螺栓法蘭連接的密封性設計:
螺栓法蘭連接設計關鍵要解決兩個問題:1.保證連接處「緊密不漏」;2.法蘭應具有足夠的強度,不致因受力而破壞。
實際應用中主要是泄漏,很少有強度不足而破壞。
密封性能:壓緊面、墊片。
㈦ 壓力容器設計
壓力容器設計的基本步驟:
以穩壓罐的設計為例,對容器設計的全過程進行講解。
首先,我們根據用戶提出的、在壓力容器規范范圍內雙方簽署的具有法律約束力的設計技術協議書,該協議書也可以經雙方同意共同修改、完善,以期達到產品使用最優化。
根據穩壓罐的設計技術協議,我們知道了容器的最高工作壓力為1.4MPa,工作溫度為200℃,工作介質為壓縮空氣,容積為2m3,要求使用壽命為10年。這些參數就是用戶提供給我們的設計依據。
有了這些參數,我們就可以開始設計。
一. 設計的第一步
就是要完成容器的技術特性表。除換熱器和塔類的容器外,一般容器的技術特性表包括
a 容器類別
b 設計壓力
c 設計溫度
d 介質
e 幾何容積
f 腐蝕裕度
j 焊縫系數
h 主要受壓元件材質等項。一般我所圖紙上沒有做強行要求寫上主要受壓元件材質
一. 確定容器類別
容器類別的劃分在國家質量技術監督局所頒發的《壓力容器安全技術監察規程》(以下簡稱容規)第一章第6條(p7)有詳細的規定,主要是根據工作壓力的大小(p75)、介質的危害性和容器破壞時的危害性來劃分(p75)。本例穩壓罐為低壓(<1.6MPa)且介質無毒不易燃,則應劃為第Ⅰ類容器。
另:具體壓力容器劃分類別見培訓教材 p4 1-11
何謂易燃介質見 p2 1-6
介質的毒性程度分級見 p3 1-7
劃分壓力容器等級見 p3 1-9
二. 確定設計壓力
我們知道容器的最高工作壓力為1.4MPa,設計壓力一般取值為最高工作壓力的1.05~1.10倍。
至於是取1.05還是取1.10,就取決於介質的危害性和容器所附帶的安全裝置。
介質無害或裝有安全閥等就可以取下限1.05,否則就取上限1.10。
本例介質為無害的壓縮空氣,且系統管路中有泄壓裝置,符合取下限的條件,則得到設計壓力為
Pc=1.05x1.4
=1.47MPa。
另:什麼叫設計壓力?計算壓力?如何確定?見p11 3-1
液化石油氣儲罐設計中,是如何確定設計壓力的?
三. 確定設計溫度
一般是在用戶提供的工作溫度的基礎上,再考慮容器環境溫度而得。
比如為華北油田設計的容器,且在工作狀態無保溫的情況下,其工作溫度為30℃,其冬季環境溫度最低可到-20℃,則設計溫度就應該按容器可能達到的最惡劣的溫度確定為-20℃。《容規》附件二(p77)提供了一些設計所需的氣象資料供參考。本例取設計溫度為200℃即可。
四. 確定幾何容積
按結構設計完成後的實際容積填寫即可。
五. 確定腐蝕裕量
由所選定受壓元件的材質、工作介質對受壓元件的腐蝕率、容器使用環境和用戶期待的使用壽命來確定,實際上應先選定受壓元件的材質,再確定腐蝕裕量。
《容規》第三章表3-3(p23)和GB150第3.5.5.2節(p5)對一些常見介質的腐蝕裕量進行了一些規定。工作介質對受壓元件的腐蝕率主要按實測數據和經驗來確定,受使用環境影響很大,變數很多,目前無現成的數據。
一般介質無腐蝕的容器,其腐蝕裕量取1~2mm即可滿足使用壽命的要求。本例取腐蝕裕量為2mm。
另:什麼叫計算厚度、設計厚度、名義厚度、有效厚度?何謂最小厚度?如何確定?見p12 3-5 3-6
六. 確定焊縫系數
焊縫系數的標准叫法叫焊接接頭系數,GB150的3.7節(p6)對其取值與焊縫檢測百分比進行了規定。
具體取值,可以按《容規》第85條(p43)所規定的10種情況選擇:
其焊縫系數取1,即焊接接頭應進行100%的無損檢測,其他情況一般選焊縫系數為0.85。
本例選焊縫系數為0.85。
七. 主要受壓元件材質的確定
材質的確定在滿足安全和使用條件的前提下,還要考慮工藝性和經濟性。
GB150第8頁材料的使用有嚴格的規定,對這些規定的掌握是非常必要的。比較常用的材料有Q235-B(Q235-C)16MnR和0Cr18Ni9這幾種材料
1. 0Cr18Ni9一般用於低於-20℃的低溫容器和
對介質有潔凈要求的容器,如低溫分離器、氟利昂蒸發器等;
2. 16MnR一般用於對安全性要求較高、使用Q235-B時壁厚較大的容器,如油、天然氣等。
3. Q235-B使用最廣也最經濟,GB150第9頁對其使用條件作了詳細規定:
● 規定設計壓力≤1.6MPa;
● 鋼板使用溫度0℃~350℃;
● 用於殼體時厚度不得大於20mm,且不得用於高度危害的介質。
就本例來說,其使用壓力、溫度和介質都符合Q235-B的條件,唯有厚度還未知,若超過了20mm則只能使用16MnR,本例就暫定使用Q235-B。
當然啦,如果我們按以下:
●規定設計壓力≤2.5MPa;
●鋼板使用溫度不得超過0℃~400℃;
●用於殼體時厚度不得大於30 mm,且不得用於高度危害的介質。
Q235-B與Q235-C的主要區別也就是沖擊試驗溫度不同,前者為在溫度20℃下做 V型沖擊試驗;後者為在0℃ 時做V型沖擊試驗
完成了技術特性表,下一步就是容器計算了。
◆ 確定容器直徑
計算時首先要確定容器直徑。除非用戶有要求,一般取長徑比為2~5,很多情況下取2~3就可以了。
本例要求容器的幾何容積為2m3 。
我們只得先設定直徑,再根據此直徑和容積求出筒體高度,驗算其長徑比。設定的直徑應符合封頭的規格。
我們設定為800mm,查標准JB/T4746《鋼制壓力容器用封頭》附錄B,得知此規格的封頭容積為0.0796 m3,
則:
筒體高度為 3664mm,
長徑比為 3664/800=4.58
若加上封頭的高度,可知其長徑比太大,我們先前設定的直徑太小。
再設定直徑為1000mm,查得封頭容積為0.1505立方。
得到:
筒體高度為 2164mm
長徑比為 2164/1000=2.16
比較理想,則我們確定本例穩壓罐的內直徑為1000mm,筒體高度圓整為2200mm。
有了容器直徑,即可按照GB150公式5-1(p26)計算出厚度為8.30mm。此厚度即為計算厚度,其名義厚度為計算厚度與腐蝕裕量之和,再向上圓整到鋼板的商品厚度。本例腐蝕裕量為2mm,與計算厚度之和為10.30mm,與之最接近的鋼板商品厚度為12mm,故確定容器厚度為12mm,並且此值符合Q235-B對厚度不超過20mm的要求。
另外本例若選擇腐蝕裕量為1mm經濟性會好得多,可以思考一下為什麼
至此,我們已得到容器外形。
◆ 下一步該是按用戶要求和《容規》的規定配置各管口的法蘭和接管。
容器上開孔要符合GB150第8.2節(p75)的規定,一般都要進行補強計算,除非滿足GB150第8.3節(p75)的條件,則可不必再計算補強。
選擇接管時應盡量滿足GB150第8.3節的條件,其安全性和經濟性都最好,避免增加補強圈。
本例要求的管口直徑都在GB150第8.3節的范圍內,因此進氣口和出氣口接管選擇φ57x5的無縫鋼管,排污口選擇φ25x3.5的無縫鋼管。法蘭按HG20592選擇1.6MPa的突面(RF)板式平焊法蘭(PL)。
◆ 法蘭及其密封面型式
法蘭及其密封面型式是設計協議書中要求的,
1. 壓力等級必須高於設計壓力;
2. 其材質一般與筒體相同;
3. 確定管口在殼體上的位置時,在空間較為緊張的情況下,一般也應保持焊縫與焊縫間的距離不小於50mm,以避免焊接熱影響區的相互疊加。
本例選定進氣口、出氣口距上下封頭環焊縫各300mm。因本例穩壓罐工作溫度為200℃,故其工作狀態下必定有保溫層,考慮到保溫層厚度以及螺栓安裝的需要,選定法蘭密封面到筒體表面的距離為150。
◆ 檢查孔
除了用戶要求的管口外,《容規》第45條(p26)還對檢查孔的設置進行了規定。
本例直徑為1000mm,按規定必須開設一個人孔。查《回轉蓋平焊法蘭人孔》標准JB580-79 壓力容器與化工設備實用手冊p614,選擇壓力1.6MPa級、公稱直徑450的人孔,密封型式為A型,其接管為φ480x10。因人孔開孔較大,所以人孔一定要使用補強圈補強,查《補強圈》標准JB/T4736,補強圈外徑為760,厚度一般等同於筒體。人孔的位置以方便出入人孔為原則,應盡量靠近下封頭。本例選定人孔中心距下封頭環焊縫500。
立式容器的支座一般選用支承式支座JB/T4724(壓力容器與化工設備實用手冊第599頁),
另:鍛件的級別如何確定?對於公稱厚度大於300mm的碳素鋼和低合金鋼鍛件應選用何級別?
◆ 管口表的填寫
◆ 技術要求的書寫
1 本設備按 GB150-1998《鋼制制壓力容器》進行製造、試驗和驗收,並接受國家質量技術監督局頒發的《壓力容器安全技術監察規程》的監督。
2 焊接採用電弧焊,焊條牌號:焊接採用J422。
3 焊接接頭型式和尺寸除圖中註明外,按HG20583的規定進行施焊:A 類和 B 類焊接接頭型式為DU3; 接管與筒體、封頭的焊接接頭型式見接管表;未注角焊縫的焊角尺寸為較薄件的厚度;法蘭的焊接按相應法蘭標準的規定。
4 容器上的 A 類和 B 類焊接接頭應進行射線探傷檢查,探傷長度不小於每條焊縫長度的20%,其結果應以符合JB4730 規定中的 Ⅲ 級為合格。
5 設備製造完畢應進行水壓試驗,試驗壓力為 MPa。
6 管口、支座及銘牌架方位按本圖。
7 設備檢驗合格後,外表面塗 C06-1 鐵紅醇酸底漆兩道,再塗 C04-42 灰色醇酸磁漆一道。
8 設備檢驗合格後,內部清理干凈,各管口用盲板封嚴。
10 設備筒體的計算厚度為 mm,封頭計算厚度為 mm。
建議使用年限為10年。
交個朋友,剛好我也要用,我是過程裝備與控制的.先給你
㈧ 為保證安全,壓力容器設計時應綜合考慮哪些因素
壓力容器設計應綜合考慮材料、結構、許用應力、強(剛)度、製造、檢驗等環節,這些環節環環相扣,每個環節都應予以高度重視。壓力容器設計就是根據給定的工藝設計條件,遵循現行的規范標准規定,在確保安全的前提下,經濟、正確地選擇材料,並進行結構、強(剛)度和密封設計。結構設計主要是確定合理、經濟的結構形式,並滿足製造、檢驗、裝配、運輸和維修等要求;強(剛)度設計的內容主要是確定結構尺寸,滿足強度或剛度及穩定性要求,以確保容器安全可靠地運行;密封設計主要是選擇合適的密封結構和材料,保證密封性能良好。
㈨ 低中壓三類壓力容器的設計要注意哪些
在確定壓力容器類別的時候,只是考慮容器的壓力等級、介質毒性程度和是否易燃,忽視PV乘積對確定容器類別的影響,造成容器類別劃分的錯誤(P為設計壓力。V為容器容積)。根據《壓力容器安全技術監察規程》中第6條第一款(3)、(4)、(5)指出:「中壓儲存容器 (僅限易燃或毒性程度為中度危害介質,且 PV 乘積大於等於10MPa.m3)為第三類壓力容器。中壓反應容器 (僅限易燃或毒性程度為中度危害介質,且 PV 乘積大於等於0.5MPa.m3) 為第三類壓力容器。低壓容器(僅限毒性程度為極度和高度危害介質,且 PV 乘積大於等於0.2MPa.m3) 為第三類壓力容器。」所以,符合以上三種情況的,容器類別均屬三類壓力容器,都超出了一類、二類的設計范圍。
容器的最高工作壓力小於0.1MPa,設計壓力等於0.1MPa的容器劃為第一類壓力容器的錯誤。根據 《壓力容器安全技術監察規程》中第3條中有關規定上述是錯誤的,因為,僅就其壓力而言,不論其設計壓力是否大於或等於0.1MPa,只要容器的最高工作壓力小於0.1MPa,就不可劃為一類壓力容器,劃為一類的壓力容器最高工作壓力至少要等於0.1MPa
2.卧式容器支座滑動端設置不當。
卧式容器多採用雙支座,其中一端為固定鞍座,另一端為滑動鞍座。當容器操作溫度較高時,容器受熱時滑動端要產生一定的位移。因此,滑動端一般不應設在容器上有較大接管或較多接管的一端。
3.卧式容器鞍座附近的接管與混凝土基礎相碰。
卧式容器鞍座附近接管的位置在設計中常常忽視鞍座下混凝土基礎尺寸的影響,以至造成接管與混凝土基礎相碰。因此,在設計確定鞍座附近接管位置的時候,一定要充分考慮混凝土基礎的寬度。
4.單孔雖補強計算合格,然而卻不能忽視該孔的有效補強區B=2d范圍內還有其他開孔。
根據 GB150.1998第 8.3.C規定:「兩相鄰開孔中心的間距 (對曲面間距的弧長計算 )應不小於兩孔直徑之和的兩倍 。」否則,應按孔橋處理。
5.開孔補強計算中曲面上兩相鄰開孔中心距以弦長計算。
在開孔補牆計算中,凸形封頭上的兩相鄰開孔或圓筒周向上的兩相鄰開孔,其開孔中心的間距按弦長計算是錯誤的,按GB150 8.3的b)條規定,應按弧長計算。
6.法蘭墊片的選用
6.1選用了已確定公稱壓力與材質的管法蘭,並不一定能用於工作壓力等於公稱壓力的工況。
因為隨著工作溫度的升高,法蘭的最高無沖擊工作壓力會降低。如:當工作壓力為300℃時,查 HG20604-97表3.0.1-4,得知公稱壓力為 1.6Mpa,材質為 16Mn的管法蘭,最高無沖擊工作壓力是 1.28Mpa,因此就不能用於 1.6Mpa的工作壓力,只能用於小於或等於 1.28MPa工作壓力。為此,在選用管法蘭時,應根據所選用的法蘭材料與公稱壓力,查一下HG20604-97 的對應列表,來確定在 實際工作溫度下,它的最高無沖擊工作壓力是否大於或等於實際的工作壓力。6.2選擇壓力容器接管法蘭的壓力等級或密封面形式時,沒有考慮介質毒性或易燃易爆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