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輪船與螺旋槳的連接處不會漏水,這是怎麼做到的如何用科學解釋
除了可以在高壓力軸承上獨立添加潤滑油外,在傳動軸和艦體的交界處還有一個特殊的防水隔間,用於在密封、水壓力下澆注水平衡,用於潛艇,甚至用於驅動軸水封艙,通過注水降低水壓對深度密封裝置的影響,因此,在傳動軸與艦船和潛艇艇體的接合處很少發生漏水現象。
通常在轉子軸與艉部的接合處安裝密封件,如橡膠、聚四氟乙烯等。因此,在途中,即使船舶停航後,防水環可以確保水不會進入,船舶的艙室也可以保持乾燥。這樣,船就可以繼續在水面上行駛,而不必擔心旋轉軸的密度。
船和潛艇螺旋槳如何防水。防水是要做的,有油脂密封的軸承,但是所謂防水都只是降低程度,都是要漏水的。不過漏水也沒有關系,這個密封艙嘛,不影響其他艙。只要保持這個艙的水位低就可以了。怎麼保持呢?往出抽嘛,有抽水的水泵啦。
『貳』 輪船的動力裝置是什麼
船舶動力裝置包括三個主要部分:主動力裝置、輔助動力裝置、其他輔機和設備。內
主動力裝置,又稱推容進裝置,是為船舶提供推進動力,保證船舶以一定速度的各種機械設備,包括主機及其附屬設備,是全船的心臟。主動力裝置包括主機、傳動設備、軸系、推進器等。當啟動主機,即可驅動傳動設備和軸系,使推進器工作。當推進器,通常是螺旋槳,在水中旋轉時就能使船舶前進或後退。
輔助動力裝置是用於提供除推進裝置以外的各種能量,供船舶航行、作業和生活需要的裝置,包括為全船提供電力、照明和其他動力的裝置,如發電機組、副鍋爐等。
『叄』 輪船是靠什麼給動力的
不用風帆而用蒸汽輪機做前進動力的船叫蒸汽船。蒸汽船使用的燃料是煤,蒸汽船外面有一個大輪子,所以
也叫「輪船」,它是由富爾頓發明的。
在漢語中,輪船一般有狹義和廣義兩種用法,廣義的輪船泛指所有大的,機動推進的船隻,這篇文章主要描寫狹義的輪船定義。狹義地輪船是指用汽輪機推進的船隻,輪船的推進有兩種方式,一種是原始的以人力踩踏木輪推進,一種是現代的以機械化螺旋漿推進。
第一次使用蒸汽機的輪船是1783年在英國下水的。1807年羅伯特·富爾頓建造了一種在河流上使用的輪船,這種船還帶有帆,它的最高速度是4.5節(8.3千米/小時)。它在紐約和奧爾巴尼之間用為擺渡船。
現代輪船的動力可以來自兩種不同的機器:渦輪機和蒸汽機。
蒸汽機由三個部分組成:蒸汽爐、汽缸和冷凝器。在蒸汽爐中,通過燃燒過程水沸騰為蒸汽。通過管道蒸汽被送到汽缸。閥門控制蒸汽到達汽缸的時間。蒸汽在汽缸內推動活塞做功,冷卻的蒸汽通過管到被引入冷凝器重新凝結為水。這個過程在蒸汽機運動時不斷重復。一般的蒸汽機有三個汽缸組
成一個組。蒸汽機直接將活塞的上下運動轉化為船軸的旋轉運動。今年新造的蒸汽機中還包含了一個小的渦輪機,從汽缸中出來的蒸汽還可以利用它的余熱在推動這個渦輪機來提高整個驅動裝置的效率。這個渦輪機也與船的螺旋漿軸相連。
現代輪船的蒸汽機還有其它提高其效率的機構。往往有多個汽缸連在一起。蒸汽從一個汽缸出來後還被輸入下一個汽缸。這些汽缸的直徑一個比上一個大。這樣雖然蒸汽的壓力在每通過一個汽缸後不斷減小,但它對每個活塞施加的總的力卻是相同的。
漸漸地輪船取代了過去的帆船。輪船最主要的優點是它們不依靠風和比帆船快。它們比較可靠,到達一個港口的時間也一般與天氣無關。輪船的燃料有煤、煤球、重油和木頭。
『肆』 淺析船舶推進器裝置的使用與管理
為了提高船舶的操縱性,滿足船舶狹水道低速航行及靠離碼頭等各種機動工況的需要,船舶側向推進器(side thruster)裝置在各種類型的船舶上得到了廣泛的應用,如現代大型海洋運輸船舶、港內作業船舶、海洋工程船舶等等,我整理的這一篇文章就是關於船舶推進器裝置的使用與管理的論文,有這一方面興趣的同學們不妨看一看哦!
摘要: 為了提高船舶的操縱性,滿足船舶狹水道低速航行及靠離碼頭等各種機動工況的需要,船舶側向推進器 (sidethruster)裝置在各種類型的船舶上得到了廣泛的應用,如現代大型海洋運輸船舶、港內作業船舶、海洋工程船舶、海洋石油服務船(三用船)的靠離平台作業,採用單手柄操縱方式(ioystiek),即用一個手柄就能綜合操縱電動舵、槳和側推器,能方便地操作;動力定位系統(dynamiC p0Sitioningsystem,Dp),使船舶定位在預先設定的位置。相對而言,由於平時船舶側推裝置使用時間較短,管理上易產生疏忽大意,導致各種故障的發生。因此根據本人長期從事對船舶側推裝置使用與管理的實踐經驗,提出如下探討。
關鍵詞: 船舶;側推器;使用與管理
1 、船舶推進器
船舶推進器是船舶上提供推力的工具,它的作用是將船舶動力裝置提供的動力轉換成推力,推進船舶。推動船舶前進的機構。它是把自然力、人力或機械能轉換成船舶推力的能量轉換器。推進器按作用方式可分為主動式和反應式兩類。靠人力或風力驅船前進的纖、帆(見帆船)等為主動式,槳、櫓、明輪、噴水推進器、螺旋槳等為反應式。現代運輸船舶大多採用反應式推進器,應用最廣的是螺旋槳。
在19世紀30年代,瑞典的前任軍官約翰•愛立信和英國工程師弗蘭西斯•佩蒂特•史密斯兩人都設計過用螺旋槳推進的船。他們從古希臘人那兒得到啟發。古希臘人使用阿基米德螺旋,即一種"瓶塞鑽"狀裝置來提水。佩蒂特•史密斯的試驗是成功的,他建造了一艘有木製螺旋槳的船,螺旋槳的一部分突然折斷了。奇怪的是,這個木製螺旋槳變短了,船反而走得更快了。這說明變短的木製螺旋槳推進效率高度。
布魯內爾工程師受到啟發,在他設計、建造的"大不列顛號"上使用了螺旋槳推進器。這艘螺旋槳推進的輪船在1845年第一次橫渡了大西洋。螺旋槳推進器在船舶上廣泛採用。
船舶螺旋槳是一種水螺旋槳,其原理是螺旋槳旋轉時,槳葉不斷把大量水向後推去,在槳葉上產生一向前的力,即推進力。螺旋槳槳葉像一小段機翼,槳葉上的水動力在前進方向的分力構成拉力,即船舶推進力。
在普通螺旋槳的基礎上,為了改善性能,更好地適應各種航行條件和充分利用主機功率,發展了以下幾種特種螺旋槳。①可調螺距螺旋槳:簡稱調距槳,可按需要調節螺距,充分發揮主機功率;提高推進效率,船倒退時可不改變主機旋轉方向。螺距是通過機械或液力操縱槳轂中的機構轉動各槳葉來調節的。調距槳對於槳葉負荷變化的適應性較好,在拖船和漁船上應用較多。對於一般運輸船舶,可使船-機-槳處於良好的'匹配狀態。但調距槳的轂徑比普通螺旋槳的大得多,葉根的截面厚而窄,在正常操作條件下,其效率要比普通螺旋槳低,而且價格昂貴,維修保養復雜。②導管螺旋槳:在普通螺旋槳外緣加裝一機翼形截面的圓形導管而成。此導管又稱柯氏導管。導管與船體固接的稱固定導管,導管被連接在轉動的舵桿上兼起舵葉作用的稱可轉導管。導管可提高螺旋槳的推進效率,這是因為導管內部流速高、壓力低,導管內外的壓力差在管壁上形成了附加推力;導管和螺旋槳葉間的間隙很小,限制了槳葉尖的繞流損失;導管可以減少螺旋槳後的尾流收縮,使能量損失減少。但導管螺旋槳的倒車性能較差。固定導管螺旋槳使船舶回轉直徑增大,可轉導管能改善船的回轉性能。導管螺旋槳多用於推船。③串列螺旋槳:將兩個或三個普通螺旋槳裝於同一軸上,以相同速度同向轉動。當螺旋槳直徑受限制時,它可加大槳葉面積,吸收較大功率,對減振或避免空泡有利。串列螺旋槳重量較大,槳軸伸出較長,增加了布置及安裝上的困難,應用較少。④對轉螺旋槳:將兩個普通螺旋槳一前一後分別裝於同心的內外兩軸上,以等速反方向旋轉。因可減小尾流旋轉損失,效率比單槳略高,但其軸系構造復雜,大船上還未應用。⑤直葉推進器:由4~8片垂直的槳葉組成。直葉推進器上部呈圓盤形,槳葉沿圓盤周緣均勻安裝,圓盤底與船殼板齊平相接,圓盤轉動時,葉片除繞主軸轉動外,還繞本身的垂直軸系擺動,從而產生不同方向的推力,所以可使船在原地回轉,不必用舵轉向,船倒退時也不必改變主機轉向。但因機構復雜,價格昂貴,槳葉易損壞,僅用於少數港務船或對操縱性能有特殊要求的船上。
2 、船舶側推器裝置的分類
按側推器安裝在船舶上的位置分:側推器安裝在船脂,稱為舶側推(bowthruster)。側推器安裝在船娓,稱為艦側推(sternthruster)。按側推器數目分:一個側推器,大多數在船舷;兩個側推器,一脆一娓或船循兩個;三個側推器,船舷兩個,船娓一個;四個側推器,兩脆兩娓。按側推器驅動方式分:電驅動式側推器 (eleetriemotor)。柴油機驅動式側推器(dieslengine) 按螺旋槳螺距是否可變分:螺距固定的,稱為定距槳側推器螺距可變的,稱為變距槳側推器現代船舶的側推器多數是可調螺旋槳,操作靈活,左右方向的改變及橫移力大小的調整隻需改變槳葉的螺距角即可。本文以螺距槳是否可變和驅動方式這兩個分類特點來討論側推器。主要討論電驅動定距側推器和電驅動變距側推器。而柴油機驅動式側推器在此不作討論分析。
3 、工作特點及故障分析
3.1電驅動定距槳側推器
該側推器是由電動機通過齒輪箱傳遞螺旋槳動作。其特點是定螺距,正倒車有級變速。結構上較為簡單,管理上方便。主要故障:
(1)運行中軸承異常聲響
原因:軸承損壞:齒輪箱無油或系統中有空氣。
(2)運行中突然停車
原因:電源無電或保險絲燒壞,熱保護環節作用(高溫保護、熱保護繼電器動作)。
(3)不能正倒車,不能變速
原因:剎車裝置沒有松開,直流調速失效(接觸器,時間繼電器等元件有故障)。
3.2 電驅動變距槳側推器
該側推器是駕駛台遙控/原地啟動控制,電動機動力輸出,液壓變螺距。其裝置由調距槳、傳動軸、調距機構、液壓系統,操縱系統等五個基本組成部分。
調距槳包括可轉動的槳葉,槳毅和槳毅內部裝設的轉動槳葉的轉葉機構等。調距槳的轉葉機構是將來自動力油缸的往復運動轉變為轉動槳葉的回轉運動的機構。
傳動軸是由電動機(大馬達)通過聯軸器與立軸相連,立軸與螺旋槳軸經齒輪嚙合傳動。
調距機構包括產生轉動槳葉動力的伺服油缸、伺服活塞、分配壓力油給伺服油缸的配油器、給槳葉定位和槳葉位置反饋的裝置及其附屬設備等。其主要任務是調距、穩距以及對螺距進行反饋和指示。
伺服油缸、伺服活塞、分配壓力油給伺服油缸的配油器、給槳葉定位和槳葉位置反饋的裝置及其附屬設備等。其主要任務是調距、穩距以及對螺距進行反饋和指示。
操縱系統主要由操縱台、控制和指示系統組成。作用是按預先確定的控製程序來調節調距槳的螺距,以獲得所要求的工況。工作特點:操作靈活,反應快,但結構復雜,管理要求相對較高。主要故障:
(1)運行中側推螺距不能變化或不能動作。
原因:電磁閥卡阻或泄漏,安全閥起跳或泄漏,冷車時正常工作而熱態時不能工作,主要由於配油閥泄漏引起的.
(2)側推單方向動作
原因:電磁閥卡阻,反饋電位器線路破損或絕緣不良。
(3)運行中側推突然停車
原因:負載超整定值,過載保護停車;電機高溫保護停車;螺距限位凸輪動作停車;濾器臟堵,低壓停車。
(4)側推啟動失敗
原因:電機缺相;電源電壓過低;非零螺距啟動;低油壓保護;啟動過程中星形-----三角形轉換時間繼電器故障;槳葉有異物(水下有異物卡住);側推帶載啟動(長期不使用,有海洋生物在槳葉上生長。
(5)側推啟動成功,但冷車時螺距不動作,熱車時能動作。
原因:環境溫度過低,沒有保溫,選配油種不適合周圍環境溫度,即粘溫特性差。
(6)電動機絕緣低
原因:側推艙室通風口有海風海水吸入,艙室排風機轉向錯誤而變成吸風機,電機的烘潮裝置失效。
4 、管理上的建議
由於船舶側推裝置體積大,又是水下裝置,如何正確地使用和管理,准確地判斷故障點,排除故障以減少船舶停航、塢修時間,節約船舶維修成本,減少對海洋環境的污染,為保障船舶航行安全,提高運營率,定會起到重要的作用。
4.1 對於電驅動定距槳側推器:
(1)定期進行控制箱保養;
(2)加強艙室通風:
(3)保持齒輪箱的正常液位;
(4)修理後,齒輪箱加油過程中進行放空氣;
(5)保持齒輪箱呼氣通暢
4.2 對於電驅動變距漿側推器
(1)定期進行控制箱保養
(2)保持艙室通風良好;
(3)按操作程序起動側推;
(4)定期清洗液壓油濾器,清洗完畢後放空氣;
(5)定期化驗油樣,或結合塢修更換系統油;
(6)根據區域作業環境溫度,選擇合適的油種;
(7)尤其在冬季,如渤海灣區域作業,應加強艙室的防凍保溫工作;
(8)對於有多個側推器的船舶,由於各工況不同,對某個長期不使用的側推,應擇時運轉,防止海生物生長過多;
(9)對執行小油缸,電位器定期檢查螺絲緊固;
(10)對於屍LC控制側推器,要注意對備用電源(蓄電池)的管理工作
5 、結論
本文對船舶推進器的一些基本知識進行了理論分析,對船舶側推器的一些故障原因進行了重點分析,並提出了一些排除故障的方法和手段,對船舶推進器的管理提出了一些自己的看法,由於本人水平有限,這些看法可能存在一些疏漏,本人會在以後的工作和學習中加以改正。
參考文獻
[1]申永山.雙旋水下機器人推進器無刷直流電動機及控制系統研究[D];沈陽工業大學;2006年
[2]李代金.水下熱動力推進系統閉環控制研究[D];西北工業大學;2006年
[3]錢程.某五體船推進系統方案設計與操縱性分析[D];上海交通大學;2007年
『伍』 急需知道些關於船舶方面的知識
一艘營運的船舶必須安裝有各種各樣的設備。通過這些設備的應用來完成船舶的航行、靠離泊、裝卸貨物等生產作業,並保證船舶和人員的安全。船舶的主要設備有動力設備、操縱設備、裝卸設備和安全設備等。 船舶動力設備 船舶必須配置一整套符合規范要求的動力裝置和輔助設備後,才能在水上航行。這些動力裝置包括有船舶主動力裝置、輔助動力裝置、蒸汽鍋爐、製冷和空調裝置、壓縮空氣裝置、船用泵和管路系統、造水裝置和自動化系統等。這此機電動力設備主要集中於機艙,專門管理這些設備的技術部門是輪機部。
1、主動力裝置 船舶主動力裝置又稱「主機」,它是船舶的心臟,是船舶動力設備中最重要的部分,主要包括:
(1)船舶主機
能夠產生船舶推進動力的發動機的一種俗稱,包括為主機服務的各種泵和換熱器、管系等。目前商船的主機是以船舶柴油機為主,其次是汽輪機。
(2)傳動裝置
把主機的功率傳遞給推進器的設備,除了傳遞動力,同時還可起減速、減震作用,小船還可利用傳動設備來改換推進器的旋轉方向。傳動設備因主機型式不同而略有差異,總的來說由減速器、離合器、偶合器、聯軸器、推力軸承和船舶軸等組成。
(3)軸系和推進器
船舶推進器中以螺旋槳應用最為廣泛,大多採用固定螺距或可調螺距的螺旋槳推進器;船舶軸系是將主機發出的功率傳遞給螺旋槳的裝置。船舶主機通過傳動裝置和軸系帶動螺旋槳旋轉產生推力,克服船體阻力使船舶前進或後退。
2、輔助動力裝置
船舶輔助動力裝置又稱「輔機」,是指船上的發電機,它為船舶在正常情況和應急情況提供電能。由發動機組、配電盤等機電設備構成了船舶電站。
(1)發電機組
原動力主要是由柴油機提供,基於船舶安全可靠和維護管理簡便的考慮,大型的船舶配置有不少於兩台同一型號的柴油發電機,根據需要可多部同時發電。
為了節能,航行中,有的船舶可利用主機的傳動軸來帶動發電機發電(軸帶發電機)或利用主排出氣的余熱產生低壓蒸汽來推動汽輪發電機組發電等。
(2)配電盤
它進行電的分配、控制、輸送、變壓、變流以保證各電力拖動設備及全船生活、照明、信號及通訊等的需要。
3、蒸汽鍋爐
以柴油機為主機的船上,都需要設有蒸汽鍋爐,它由輔助燃油爐和廢氣鍋爐以及為其配套服務的管系、設備所組成。輔助燃油鍋爐是供應船上上些輔助性蒸汽的需要,如加熱燃油和滑油、暖氣、生活用水、廚房、開水等,並滿足一些輔機用蒸汽的需要。為節能,航行中廢氣鍋爐利用柴油機排氣中的余熱來產生蒸汽,在停泊時只使用輔助燃油鍋爐。
4、製冷和空調裝置
船舶安裝製冷裝置的是冷藏運輸貨物、冷藏一定數量的食品以及改善船員和旅客的生活工作條件等。空氣調節裝置的任務在於保持艙室中具有適於人們工作和生活的氣候條件,它包括夏季降溫、除濕,冬季加熱、加濕以及一年四季的通風換氣工作。其主要設備有製冷壓縮機、蒸發器、冷凝器、空調器及其自動化控制元件等。
5、壓縮空氣裝置
一般船上配置有多台空氣壓縮機和多個壓縮空氣瓶,以供應並存全船所需的壓縮空氣,如用壓縮空氣啟動主、輔柴油機;主機換向;為氣笛、甲板氣動機械等設備提供氣源。其主要設備有空氣壓縮機、貯氣瓶、管系及安全、控制元件等。
6、船用泵和管路系統
船上為了泵送海水、淡水、燃油、潤滑油等液體,需要一定數量和不同類型的泵。一般在機艙中就必需設置艙底水泵、燃油和滑油輸送泵、鍋爐給水泵、冷卻水泵、壓載水泵、衛生水泵等主要的油泵和水泵。與泵相連接,船上設置了各種用途的管路,按用途不同可分為:
(1)動力系統
為主、輔機安全持續運轉服務的管系。有燃油、潤滑油、海水淡水、蒸汽、壓縮空氣等管系。
(2)船舶系統
為船舶航行、船舶安全及人員生活服務的管系。如壓載、艙底水、消防、衛生、通風(空調)以及生活用水等管系。
7、造水裝置
造水裝置又稱造水機,是在真空狀態下對海水進行加熱產生蒸汽,然後將蒸汽凝結成淡水的設備。
8、自動化系統
隨著科學技術的進步以及在船上的廣泛的應用,機艙控制系統越來越先進,船舶動力裝置的遠距離操縱與集中控制,大大改善了船員的工作條件,提高了工作效率,減少了維護修理工作量。對機艙的主、輔機及其它機械設備進行遙控、自動調節、監測、報警等設備所組成的自動化系統,是現代船舶必不可少的組成部分。
船舶操縱設備
船舶操縱設備包括錨設備、舵設備和泊設備,在航行中、港內操縱或系泊時都要扮演重要的角色,是保證船舶必不可少組成部分。
1、錨設備
船舶要停泊於某一水域,必須拋錨,利用錨抓住水底泥沙的力量,以及錨和鏈的重量,來克服風和水流等使船舶漂移的外力;錨設備還可以輔助船舶的操縱,如在狹水道掉頭、靠離碼頭、系離浮筒時等輔助操作;船舶發生擱淺事故後,可用錨來穩定船位,或利用錨自力將船舶拉出淺灘。
錨設備主要由錨、錨鏈、錨鏈筒、制鏈器、錨機、錨鏈管、錨鏈艙和棄鏈器等組成。
按用途可分為民用船和軍用船。民用船又可分為運輸船舶、漁業船舶、工程船舶、海洋開發船舶、拖帶船舶、港作船舶、農用船舶、游樂船舶,從船舶設計特徵考慮,民用船也可分為運輸船舶和作業船舶兩類;軍用船又可分為戰斗艦艇和輔助艦艇。
按航行區域分為極地船舶、遠洋船舶、近海船舶、江海直達船舶、內河船舶和港灣船舶。
按航行狀態分為排水量船、滑行艇、水翼艇、氣墊船、小水線面船、沖翼艇。
按動力裝置分為蒸氣動力船、內燃機動力船、核動力船、電力推進船等。
按推進形式分為螺旋槳船、平旋推進器船、噴水推進船、明輪船等。按船體材料分為鋼質船、鐵質船、木質船、玻璃鋼船、鋁質船、鋼絲網水泥船、混合結構船等。
此外,還可按上層建築、船體結構型式、船體線型等分類。
在諸多船舶中,最常見的是鋼質船、內燃機動力船、螺旋槳推進船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