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裝置知識 > 三維cam的新型傳動裝置

三維cam的新型傳動裝置

發布時間:2023-01-19 21:07:54

㈠ 陝西理工學院機械研究生如何

還可以吧

機械工程學院碩士授權點簡介

一、機械工程(0802)

機械工程一級學科碩士點經國務院學位委員會批准於2011年設立,2012年開始招生,其下的機械製造及其自動化、機械電子工程、機械設計及理論和車輛工程4個二級學科全面招生,其中機械設計及理論從2007年開始招生。畢業的碩士生均獲得工學碩士學位,分別考取博士或進入高校、科研院所、國有特大型企業就職,就業率100%。

1.培養目標

通過學習,掌握本學科領域內堅實的基礎理論、系統的專業知識和良好的實踐技能;具有從事科學研究工作及獨立擔負本專業技術工作的能力;較為熟練地掌握一門外語,能夠熟練閱讀本專業外文資料及進行一般會話的能力;畢業後能在研究院(所)、大專院校及製造業相關學科方面從事科學研究、設計、製造、教學及管理工作。

2.研究方向

本一級碩士點目前下設機械製造及其自動化、機械電子工程、機械設計及理論和車輛工程四個二級碩士點,其緊密結合區域經濟需要,以應用研究和技術開發為主要研究內容,主要研究領域包括機械的基礎理論、各類機械產品及系統的設計方法、製造技術、檢測與控制、自動化及性能分析與實驗研究。

(1)機械製造及其自動化(080201)
本學科主要研究各類機械製造的工藝方法及其自動化以及加工設備和製造系統的設計方法和運行技術。

研究方向一:機械裝備的設計與製造研究

本研究方向緊密圍繞區域機械製造裝備領域實際需求,以提高刀具刃磨質量、刃磨效率為目標,研究刀具刃磨理論、設計開發新型刀具刃磨裝備;以提高切削效率為目標,設計和開發振動切削加工設備。

研究方向二:數字化製造技術

本研究方向將計算機技術、信息化技術等最新科研成果與先進製造科學技術相結合,以提高加工精度為目標,主要從事數字化加工技術、開放式數控裝置、數字化裝配技術、基於網路的檢測監控技術等的研究。

(2)機械電子工程(080202) 本學科主要研究各類機械的檢測、控制及機電一體化技術。

研究方向一:機電控制及其自動化

本研究方向主要是在機械製造與工廠生產線自動控制領域進行全面系統創造性的研究,即在機械的主功能、動力功能、信息處理功能和控制功能上引入微電子技術和計算機技術,實現機電一體化,使產品走向智能化、使機械、電子有機結合,實現系統或產品整體最優化。

研究方向二:機械設備檢測與診斷技術

本研究方向以發電設備安裝與檢測技術研究和開發為主,主要研究機械設備的故障檢測、開發新型專用智能儀器和設備的智能控制。

(3)機械設計及理論(080203) 本學科主要研究各種機器的設計理論和方法以及性能分析和實驗研究。

研究方向一:機械強度分析及現代設計方法

本研究方向以機械傳動零部件為對象,主要從事傳動零部件強度分析、動態模擬、優化設計等方面的研究。

研究方向二:新型機械傳動的設計與研究

本研究方向以應用技術開發為主,主要研究開發性能好、效率高的新型機械傳動裝置,長期從事新型減速器和變速器的理論及應用技術研究。

研究方向三:逆向工程與造型設計

本研究方向以已存在的產品或零件原型為根據,構造產品或零件的工程設計模型,並在此基礎上對已有的產品進行剖析、理解和改進,是對已有設計的二次設計。同時也從事各類工業產品的造型設計和新產品開發設計與研究。

(4)車輛工程(080204) 本學科主要研究陸上移動機械的理論、設計與試驗方法。

研究方向一:汽車節能與能量轉換技術

本研究方向以發動機節能環保技術、新能源應用技術為主要研究內容,符合國家節能減排、綠色環保和發展低碳經濟的方針政策。

研究方向二:製冷系統優化設計、節能控制

本研究方向主要從事製冷系統優化設計、製冷蓄能新技術和新產品等方面的研究。

二、機械工程專業碩士(085201)

工程碩士機械工程領域專業碩士點經國務院學位委員會批准於2014年設立,2015年開始招生。

1.培養目標

主要培養從事機械裝備設計、生產製造、檢測及控制、使用及維修的高級應用型工程技術人才;掌握現代機械設計基礎理論和方法、現代製造技術、現代控制理論、機電液一體化技術、實驗理論及技術、機械性能分析技術和新材料開發技術;具有從事新產品開發設計能力、生產工藝設計及實施能力、生產設備管理及新材料的研製、開發和設計以及機械設備的質量、性能檢測和特性分析能力。

2.研究方向

機械工程碩士專業學位的研究方向主要針對工程特點和企業需求按工程領域設置,以解決工程實際問題為目標,強調本領域的新技術、新方法和新工藝的學習和實踐,確定的研究方向為:

(1) 現代製造工藝及裝備

(2) 數字化製造技術(CAD/CAM)

(3) 機械設備檢測與故障診斷

(4) 機械傳動與優化設計技術

(5) 有限元技術及應用

(6) 逆向工程與造型設計

㈡ 間歇凸輪分割器是起什麼作用的

精密凸輪分割器已被廣泛應用於包裝,印刷,制葯,化工,煙草,電子電器,玻璃陶瓷,汽車製造等自動化生產線及各種通用機械設備,它們作為自動化機器的核心傳動裝置,發揮著至關重要的作用.
凸輪分割器(Cam indexers)又名凸輪分度器、間歇分割器、凸輪分度機構、凸輪分度箱、弧面凸輪分割器、平行凸輪分割器、平板凸輪分割器、圓柱凸輪分度機構等等,它是目前世界上最精密、最可靠、最穩定的一種間歇式傳動機構,通過該機構可將連續的輸入運動轉化為間歇式的分度運動。輸入軸上的弧面(平面)共軛凸輪與輸出軸上的分度輪無間隙垂直(平行)嚙合,弧面(平面)凸輪廓面的曲線段驅使分度輪轉位,直線段使分度輪靜止,並定位自鎖。通常情況下,入力軸每完成一個360°旋轉,出力軸便同時完成一次分度運動(靜止和轉位)。在一個分度運動過程中,出力軸運轉與靜止的時間比,由凸輪的驅動角來決定。所謂凸輪驅動角,是指入力凸輪驅使出力軸分度所需旋轉的角度。該角度越大,機構運轉越平穩。當入力軸走完驅動角,出力軸便開始靜止。出力軸靜止時入力軸所旋轉的角度稱為靜止角,該角度與驅動角的總和為360°。
SANHER的凸輪分度器標准曲線由以下四種類型組成:
1、變形梯形曲線(MT):適於高速和輕負荷;
2、變形正弦曲線(MS):適於中/高速和中度負荷;
3、變形等速曲線(MCV50):適於低速和重負荷。
凸輪分割器入力軸和出力軸的聯結必須注意軸向對准,並避免留下任何的間隙。可採用齒輪、聯軸器、皮帶輪、鏈輪以及圓形轉台等;根據不同工廠的不同使用場合,入力軸可選配定位凸輪和感應器、剎車、電磁離合器等,出力軸可選配扭力限制器

㈢ 機械專業畢業設計題目「」

機械專業畢業設計題目「匯總」

以下是關於機械設計製造及其自動機專業畢業設計題目大全。希望能夠幫到大家!

基於數控專業畢業設計

1.C616型普通車床改為經濟型數控機床.

2.CA6140型車床的經濟型數控改造設計(橫向)

3.CA6140經濟型數控車床縱向進給系統設計及進給系統的潤滑設計

3.c6150普通機床的自動化改造

4.C620普通車床進行數控改造

5.CA6150車床橫向進給改造的設計

6.CA6150車床主軸箱設計

7.CJK6256B簡易數控車床的的設計

8.XKA5032AC數控立式升降台銑床自動換刀裝置(刀庫式)設計

9.數控銑高級工零件工藝設計及程序編制

10.共軛凸輪的設計製造(CADCAM)及工藝

11.行星架的數控加工與選用

12.空壓機吸氣閥蓋頭加工工藝編程及夾具

13.300X400數控激光切割機設計

14.數控機床位置精度的檢測及補償

15.數控機床位置精度及標准

16.數控銑床工作台模擬實驗系統的開發

(零件的加工工藝及夾具設計課題17-42)

17.杠桿工藝和工裝設計

18.活塞的機械加工工藝,典型夾具及其CAD設計

19.過橋齒輪軸機械加工工藝規程

20.FA311A一三排羅拉支架加工工藝設計。

21.CA6140車床後托架加工工藝及夾具設計31001-後托架

22.WHX112減速機殼加工工藝及夾具設計

23.WH212減速機殼體加工工藝及夾具設計

24.CA6140拔叉零件的加工工藝及夾具的設計

25.拖拉機拔叉零件的加工工藝及夾具的設計

26.撥叉80-08的加工工藝及夾具設計

27.撥叉(12-07-05)加工工藝及夾具設計

28.CA6140撥叉81002-81005

29.變速器換檔叉的工藝過程及裝備設計

30.差速器殼體工藝及鏜工裝設計

31.T350攪拌機工藝工裝設計

32.29323聯軸器的加工

33.後鋼板彈簧吊耳加工工藝及夾具設計

34.連桿孔加工工藝與夾具設計

35.連桿體的機械加工工藝規程的編制

36.錫林右軸承座組件工藝及夾具設計

37.內齒圈成組數控加工工藝及其鑽床夾具設計

38.基於Mastercam的收音機上殼的模具設計與加工

39.溜板工藝極其掛架式雙引導鏜床夾具

40.3L-108空氣壓縮機曲軸零件的機械加工工藝及夾具設計

41.掛輪架軸工藝過程及工裝設計

42.道奇T110總泵缸加工

機械機電設計類及PLC控制類課題43-120

43.A272F系列高速並條機車頭箱設計

44.A272F系列高速並條機車尾箱設計。

45.一級圓柱齒輪減速器

46.二級圓柱齒輪減速器 二級直齒圓錐齒輪減速器

47.同軸式二級圓柱齒輪減速器的設計

48.環面蝸輪蝸桿減速器

49.自動洗衣機行星齒輪減速器的設計

50.帶式輸送機傳動裝置設計

51.軋鋼機減速器的設計

52.Z32K型搖臂鑽床變速箱的改進設計

53.無軸承電機的結構設計

54.AWC機架現場擴孔機設計

55.普通鑽床改造為多軸鑽床

56.鑽床的自動化改造及進給系統設計

57.銑床夾具設計

58.粗鏜活塞銷孔專用機床及夾具設計

59.車床改裝成車削平面體的專用機床設計。

60.去毛刺專用機床電氣系統控制設計(plc)

61.軸向柱塞泵設計

62.四軸頭多工位同步鑽床設計

63.鑽孔組合機床設計

64.攻絲組合機床設計及夾具設計

65.全液壓升降機設計

66.萬能外圓磨床液壓傳動系統設計

67.雙鉸接剪叉式液壓升降台的設計

68.半自動液壓專用銑床液壓系統的設計

69.掩護式液壓支架

70.刮板式流量計設計。

71.封閉式液壓阻尼器設計。

72.YZ90機油冷卻器氣密性能自動測試台的設計。

73.液壓上料機械手

74.液壓卷花機的設計

75.多層次金屬密封蝶閥

76.茶樹重修剪機的開發研究

77.燃油噴射裝置

78.葯品包裝機

79.旋轉門的設計

80.鋼筋彎曲機設計及其運動過程虛擬

81.新KS型單級單吸離心泵的設計

82.管套壓裝專機設計

83.生產線上運輸升降機的自動化設計(PLC)

84.多用途氣動機器人結構設計

85.機油冷卻器自動裝備線壓緊工位裝備設計

86.攪拌器的設計

87.精密播種機

88.馬鈴薯收獲機

89.馬鈴薯播種機

90.插秧機系統設計

91.ZL15型輪式裝載機

92.十二孔鑽削組合機床

93.運載機器人的設計製作

94.凸輪軸加工自動線機械手

95.弧齒圓錐齒輪結構設計

96.給噴油泵下體零件設計組合機床

97.中直縫焊接機設計

98.步進梁式再加熱爐設計。

99.立軸的工藝系統設計。

100.法蘭盤加工的回轉工作台設計。

101.SFY-B-2錘片粉碎機設計。

102.HFJ6351D型汽車工具箱

103.CG2-150型仿型切割機

104.礦車輪對拆卸機設計

105.滾筒採煤機截割部的設計

106.搬運機械手控制系統的設計

107.多功能傳動試驗台的設計與CAD

108.單片機控制的兩坐標工作台的結構和插補程序設計

109.鋼珠式減振器在銑床模型機上的減振實驗研究

110.卧式銑床主軸懸臂梁系統振動減振問題的模擬實驗研究

111.FXS80雙出風口籠形轉子選粉機

112.Φ1200熟料圓錐式破碎機

113.內循環式烘乾機總體及卸料裝置設計

114.新型組合式選粉機總體及分級部分設計

115.螺旋管狀麵筋機總體及坯片導出裝置設計

116.五軸激光三維化測量系統設計

117.諧波齒輪機構的設計

118.高剪切均質機

119.高壓均質機傳動端的設計及運動模擬

120.WE67K-5004000液壓板料折彎機

基於模具設計畢業設計

121.PP(聚丙烯共聚物)直彎管的設計。

122.離合器板精沖成形模具設計。

123.汽車輸油管的模具設計。

124.台燈燈座注塑模的`設計與製造。

125.年產60噸均苯四酸二酐裝置設計(精製部分)

126.線圈架塑料模設計

127.塑料拉手注塑模具設計(三維造型,P/E)

128.心型台燈塑料注塑模具畢業設計

129.直崗拉卡水電站電氣一次及發電機繼電保護設計

130.注塑模具畢業設計(鬧鍾後蓋的設計)

131.旋紐模具的設計

132.油封骨架沖壓模具

133.訂書機外殼注射模設計(三維造型,P/E)

134.DVD遙控器前蓋塑料模設計(三維造型,P/E)

135.加水蓋注射模設計

136.JLY3809機立窯(總體及傳動部件)設計

137.Q3110滾筒式拋丸清理機的設計(總裝、滾筒及傳動機構設計)

138.SF500100打散分級機總體及機架設計

139.YQP36預加水盤式成球機設計

140.柴油機齒輪室蓋鑽鏜專機總體及主軸箱設計

141.X700渦旋式選粉機(轉子部件)設計

142.X700渦旋式選粉機(殼體及傳動部件)設計

143.基於ProE二次開發的端蓋參數化模型的實現

144.基於ProE的彈簧模型庫二次開發

145.基於ProE的齒輪模型庫二次開發

(模具設計類課題146-171)

146.微電機轉子沖片(沖壓模具)

147.大油壺蓋注塑模具設計

148.低壓包注射模具設計

149.調焦導向盤側向沖孔模設計

150.開關座注射模具設計

151.接線端子板沖孔、落料、壓彎復合模設計

152.尼龍66座模具設計

153.前蓋注塑模設計

154.繞線架注塑模設計

155.刷座注塑模設計

156.特殊結構注塑模具設計

157.桶蓋注射模設計

158.微電機定子硅鋼片落料、沖槽復合模設計

159.下端蓋切口彎曲模設計

160.壓簧級進自動模設計

161.支架沖孔、壓彎、切斷連續模設計

162.制動器軸端外殼落料拉深復合模設計

163.軸封端蓋落料,沖孔,拉深,翻邊復合模設計

164.模具-Φ146.6葯瓶注塑模設計

165.模具-冰箱調溫按鈕塑模設計

166.模具-電機炭刷架冷沖壓模具設計

167.噴嘴襯卷模具

168.手提式塑料籃注塑模具設計

169.錄音機放音鍵沖壓模及排樣優化

170.塑料水杯模具的研製

171.洗發水瓶蓋注塑模具設計

機械設計類畢業設計

172.T6113鏜床電氣控制系統的設計

173.機電一體化-連桿平行度測量儀

174.設計-棒料切割機

175.設計-外圓磨床設計

176.長途客車乘客門及艙門設計

177.乘客電梯的PLC控制

178.計程車計價器系統設計

179.電動自行車調速系統的設計

180.金屬粉末成型液壓機PLC設計

181.JX047四層樓電梯自動控制系統的設計

182.Z30130X31型鑽床控制系統的PLC改造

183.接機平台、苗木輸送系統的設計及總裝圖

184.康復機器人的系統設計

185.套類零件自動上下料機構設計

186.1G-100型水旱兩用旋耕機設計

187.設計-工程鑽機的設計

188.CA6136車床手柄座工藝及夾具設計

189.空氣壓縮機V帶校核和雜訊處理設計

190.CA6140車床主軸箱的設計

191.YDY1000螺旋壓濾機原理方案及結構設計

192.咖啡粉枕式包裝機總體設計及計量裝置設計

193.空心鉚釘機總體及送料系統設計

194.氣缸體雙工位專用鑽床總體及左主軸箱設計

195.CA6140撥叉831004

196.CA6140撥叉831005

197.CA6140車床撥叉831003

198.拔叉84009夾具設計與工序設計

199.撥叉831002畢業設計

200.螺紋套管密封試壓裝置設計

201.X53K立式數控銑床縱向進給改造設計

202.C6136型經濟型數控改造(橫向)

203.柴油機箱體組合機床設計

204.CA6140普通車床的經濟型數控改造設計

205.數控車床電動刀架

206.雙面銑床組合機床

207.組合機床設計

模具設計類畢業設計

208.變壓器外殼注射模設計

209.電閥罩殼落料拉深模設計

210.電話機按紐模設計

211.電視機調幅盒塑料注射模設計

212.電源盒注射模設計

213.電子端蓋注射模設計

214.墊圈落料、沖孔復合模設計

215.ABS塑模設計

216.放大鏡框塑模設計

217.蓋子注射模設計

218.襯套注射模設計

219.玻璃升降器外殼的設計

220.四驅車車輪注塑模設計

221.電閥罩殼落料拉深模設計

222.密封內蓋塑膠模具設計

223.瓶蓋注射模設計

224.瓶塞注射模設計

225.鎖殼沖裁模具設計

226.鎖殼拉伸復合模設計

227.外蓋塑模設計

228.萬向腳輪邊蓋注射模設計

229.洗面奶瓶蓋注射模設計

230.照相機支架塑模設計

231.止動片沖模設計

232.貯油蓋注射模設計

;

㈣ 設計一個機械傳動傳動裝置需要哪些軟體

二維的常用AutoCAD,如果搞機械的話推薦用CAXA(版本2007R3企業版);建模用Pro/E或Solidworks,先畫出二維圖內再用三維軟容件把各個零部件畫出來,最後裝配,至於模擬以上兩個三維軟體可以模擬。

機械傳動在機械工程中應用非常廣泛,主要是指利用機械方式傳遞動力和運動的傳動。分為兩類:一是靠機件間的摩擦力傳遞動力與摩擦傳動,二是靠主動件與從動件嚙合或藉助中間件嚙合傳遞動力或運動的嚙合傳動。另有同名《機械傳動》雜志。

㈤ manipulation ball 怎麼做

」manipulation ball「為「操縱球」
常規的操縱球是利用Φ60球的傳動裝置,用手心操縱球旋轉,三個支撐點在 同一個水平面上。而一些特殊情況要求操縱球小型化,使用Φ30小球的傳動裝置,而Φ30 小球的傳動裝置因為用大拇指撥動球旋轉,產生了分力,為了保證小球的傳動可靠的壓在 三個支撐點上,需要進行重新設計結構。

實用新型內容本實用新型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克服現有技術中存在的不足,提供一種操縱 球的精密傳動裝置。本實用新型操縱球的精密傳動裝置,通過下述技術方案予以實現,所述傳動裝置 包括X軸向碼軸、Y軸向碼軸、Φ 30球體和支撐軸,φ 30球體分別與X軸向碼軸、Y軸向碼 軸和支撐軸緊密相鄰,所述碼軸一端安裝碼盤,碼盤前方設置感測器;所述傳動裝置安裝於 底盤上,所述傳動裝置與底盤形成15度夾角。本實用新型傳動裝置因為用大拇指撥動球旋轉,產生了分力,為了保證Φ30小球 的傳動可靠的壓在三個支撐點上,整個裝置順時針旋轉15°,相當於Φ60球的結構順時針旋轉15°。

㈥ 液壓傳動技術在行走驅動中的應用

液壓傳動技術在行走驅動中的應用

1、概述

行走驅動系統是工程機械的重要組成部分。與工作系統相比,行走驅動系統不僅需要傳輸更大的功率,要求器件具有更高的效率和更長的壽命,還希望在變速調速、差速、改變輸出軸旋轉方向及反向傳輸動力等方面具有良好的能力。於是,採用何種傳動方式,如何更好地滿足各種工程機械行走驅動的需要,一直是工程機械行業所要面對的課題。尤其是近年來,隨著我國交通、能源等基礎設施建設進程的快速發展,建築施工和資源開發規模不斷擴大,工程機械在市場需求大大增強的同時,更面臨著作業環境更為苛刻、工況條件更為復雜等所帶來的挑戰,也進一步推動著對其行走驅動系統的深入研究。

這里試圖從技術構成及性能特徵等角度對液壓傳動技術在工程機械行走驅動系統的發展及其規律進行探討。

2、基於單一技術的傳動方式

工程機械行走系統最初主要採用機械傳動和液力機械傳動(全液壓挖掘機除外)方式。現在,液壓和電力傳動的傳動方式也出現在工程機械行走驅動裝置中,充分表明了科學技術發展對這一領域的巨大推動作用。

2.1 機械傳動

純機械傳動的發動機平均負荷系數低,因此一般只能進行有級變速,並且布局方式受到限制。但由於其具有在穩態傳動效率高和製造成本低方面的優勢,在調速范圍比較小的通用客貨汽車和對經濟性要求苛刻、作業速度恆定的農用拖拉機領域迄今仍然占據著霸主地位。

2.2 液力傳動

液力傳動用變矩器取代了機械傳動中的離合器,具有分段無級調速能力。它的突出優點是具有接近於雙曲線的輸出扭矩-轉速特性,配合後置的動力換擋式機械變速器能夠自動匹配負荷並防止動力傳動裝置過載。變矩器的功率密度很大而負荷應力卻較低,大批生產成本也不高等特點使它得以廣泛應用於大中型鏟土運土機械、起重運輸機械領域和汽車、坦克等高速車輛中。但其特性匹配及布局方式受限制,變矩范圍較小,動力制動能力差,不適合用於要求速度穩定的場合。

2.3 液壓傳動

與機械傳動相比。液壓傳動更容易實現其運動參數(流量)和動力參數(壓力)的控制,而液壓傳動較之液力傳動具有良好的低速負荷特性。由於具有傳遞效率高,可進行恆功率輸出控制,功率利用充分,系統結構簡單,輸出轉速無級調速,可正、反向運轉,速度剛性大,動作實現容易等突出優點,液壓傳動在工程機械中得到了廣泛的應用。幾乎所有工程機械裝備都能見到液壓技術的蹤跡,其中不少已成為主要的傳動和控制方式。極限負荷調節閉式迴路,發動機轉速控制的恆壓,恆功率組合調節的變數系統開發,給液壓傳動應用於工程機械行走系提供了廣闊的發展前景。

與純機械和液力傳動相比,液壓傳動的主要優點是其調節的便捷性和布局的靈活性,可根據工程機械的形態和工況的需要,把發動機、驅動輪、工作機構等各部件分別布置在合理的部位,發動機在任一調度轉速下工作,傳動系統都能發揮出較大的牽引力,而且傳動系統在很寬的輸出轉速范圍內仍能保持較高的.效率,並能方便地獲得各種優化的動力傳動特性,以適應各種作業的負荷狀態。在車速較高的行走機械中所採用的帶閉式油路的行走液壓驅動裝置能無級調速,使車輛柔和起步、迅速變速和無沖擊地變換行駛方向。對在作業中需要頻繁起動和變速、經常穿梭行駛的車輛來說這一性能十分寶貴。但與開式迴路相比,閉式迴路的設計、安裝調試以及維護都有較高的難度和技術要求。

藉助電子技術與液壓技術的結合,可以很方便地實現對液壓系統的各種調節和控制。而計算機控制的引入和各類感測元件的應用,更極大地擴展了液壓元件的工作范圍。通過感測器監測工程車輛各種狀態參數,經過計算機運算輸出控制目標指令,使車輛在整個工作范圍內實現自動化控制,機器的燃料經濟性、動力性、作業生產率均達到最佳值。因此,採用液壓傳動可使工程機械易於實現智能化、節能化和環保化,而這已成為當前和未來工程機械的發展趨勢。

2.4 電力傳動

電力傳動是由內燃機驅動發電機,產生電能使電動機驅動車輛行走部分運動,通過電子調節系統調節電動機軸的轉速和轉向,具有凋速范圍廣,輸人元件(發電機)、輸出元件(電動機)、及控制裝置可分置安裝等優點。電力傳動最早用於柴油機電動船舶和內燃機車領域,後又推廣到大噸位礦用載重汽車和某些大型工程機械上,近年來又出現了柴油機電力傳動的叉車和牽引車等中小型起重運輸車輛。但基於技術和經濟性等方面的一些原因,適用於行走機械的功率電元件還遠沒有像固定設備用的那樣普及,電力傳動對於大多數行走機械還僅是“未來的技術”。

3、發展中的復合傳動技術

從前面的分析可以看出,應用於工程機械行走驅動系統中的基於單一技術的傳動方式構成簡單、傳動可靠,適用於某些特定的場合和領域。而在大多數的實際應用中,這些傳動技術往往不是孤立存在的,彼此之間都存在著相互的滲透和結合,如液力、液壓和電力的傳動裝置中都或多或少的包含有機械傳動環節,而新型的機械和液力傳動裝置中也設置了電氣和液壓控制系統。換句話說,採用有針對性的復合集成的方式,可以充分發揮各種傳動方式各自的優勢,揚長避短,從而獲得最佳的綜合效益。值得注意的是,兼有調節與布局靈活性及高功率密度的液壓傳動裝置在其中充當著重要角色。

3.1 液壓與機械和液力傳動的復合

(1) 串聯方式

串聯方式是最為簡單和常見的復合方式,是在液壓馬達或液壓變速器的輸出端和驅動橋之間設置機械式變速器以擴大調速的高效區,實現分段的無級變速。目前已廣泛用於裝載機、聯合收獲機和某些特種車輛上。對其的發展是將可在行進間變換傳動比的動力換擋行星變速器直接安裝在驅動輪內,實現了大變速比的輪邊液壓驅動,因而取消了驅動橋,更便於布局。

(2) 並聯方式

即為通常所稱的“液壓機械功率分流傳動”,可理解為一種將液壓與機械裝置“並聯”分別傳輸功率流的傳動系統,也就是是利用多自由度的行星差速器把發動機輸出的功率分成液壓的和機械的兩股“功率流”,藉助液壓功率流的可控性,使這兩股功率流在重新匯合時可無級調節總的輸出轉速。這種方式將液壓傳動的無級調速性能好和機械傳動的穩態效率高這兩方面的優點結合起來,得到一個既有無級變速性能,又有較高效率和較寬高效區的變速裝置。

按其結構,這種復合式傳動裝置可分為兩類:第一類為利用行星齒輪差速器分流的外分流式,其中常見的分流傳動機構又可分為輸入分流式和輸出分流式兩種基本形式;第二類為利用液壓泵或馬達轉子與外殼間的差速運動分流的內分流式。

日本小松公司開發的這種復合方式的液壓傳動變速器,已經應用在裝載機、推土機等工程機械上。德國Fendt拖拉機生產的採用Vario型無級變速器裝備的農用拖拉機,到2003年總銷量超過了30000台。

由此可以看出,這種新型的傳動裝置已日益成為大中功率液力傳動和動力換檔變速器的有力競爭者。

(3) 分時方式

對於作業速度和非作業狀態下轉移空駛速度相差懸殊的專用車輛,採用傳統機械變速器用於高速行駛、附加液壓傳動裝置用於低速作業的方式能很好地滿足這兩種工況的矛盾要求。機械——液壓分時驅動的方式在此類車輛上的應用已很普遍,這一技術也已被應用於飛機除冰車和田間移栽機等需要“爬行速度”的車輛和機具上。

(4) 分位方式

把液壓馬達直接安裝在車輪內的“輪邊液壓驅動裝置”是一種輔助液壓驅動裝置,可以解決工程機械需要提高牽引性能,但又無法採用全輪驅動方式,難以布置傳統的機械傳動裝置的問題。液壓傳動的無級調速性能使以不同方式傳動的驅動輪之間能協調同步,這在某種意義上也可視為一種功率分流傳動:動力機的功率被分配到幾組驅動輪上,經地面耦合後產生推動車輛運動的牽引力。目前,許多工程機械製造廠商將這一技術用於具有部分自走驅動能力的,諸如自走式平地機和鏟運機這樣的工程機械上。

3.2 液壓與電力傳動的復合

由於現代技術的發展,電子技術在信號處理的能力和速度方面佔有很大的優勢,而液壓與電力傳動在各自功率元件的特性方面各有所長。因此,除了現在已普遍存在的“電子神經+液壓肌肉”這種模式外,兩者在功率流的復合傳輸方面也有許多成功的實例,如:由變頻或直流調速電機和高效、低脈動的定量液壓泵構成的可變流量液壓油源,用集成安裝的電動泵-液壓缸或低速大扭矩液壓馬達構成的電動液壓執行單元,以及混合動力工業車輛的驅動系統等。

3.3 二次調節靜液傳動系統

二次調節靜液傳動技術是通過對液壓元件所進行的調節來實現液壓能與機械能互相轉換。一般來說,它的實現是以壓力耦聯系統為基礎的,在一次元件(泵)及二次元件(馬達)間採用定壓力偶合方式,依靠實時調節馬達排量來平衡負荷扭矩。目前,對二次調節靜液傳動技術進行研究的出發點是對傳動過程進行能量的回收和能量的重新利用,從宏觀的角度對靜液傳動總體結構進行合理的配置以及改善其靜液傳動系統的控制特性。

為了使不具備雙向無級變數能力的液壓馬達和往復運動的液壓缸也能在二次調節系統的恆壓網路中運行,出現了利用二次調節技術的“液壓變壓器”,它類似於電力變壓器用來匹配用戶對系統壓力和流量的不同需求,從而實現液壓系統的功率匹配。

二次調節靜液傳動系統與傳統靜液傳動系統相比,其優點是更便於控制,能在四個象限中工作,可在不轉變能量形式情況下回收能量,進行能量的存儲,利用液壓蓄能器加速可大大提高加速功率,且系統中無壓力峰值,由於一次元件和二次元件分開安裝,可通過一個泵站給多個液壓動力元件提供油源,減少了冷卻費用,設備的製造成本降低,系統效率高。

二次調節靜液傳動與電力傳動相比,具有閉環控制動態響應快、功率密度高、重量輕、安裝空間小等優點。

由於二次調節靜液傳動系統具有許多優點,使它在很多領域得到廣泛地應用。國外已將其成功應用於造船工業、鋼鐵工業、大型試驗台、車輛傳動等領域。賓士汽車公司已將二次調節技術應用於無人駕駛運輸系統中的行駛驅動。

4、結束語

自2O世紀9O年代以來,工程機械進入了一個新的發展時期,新技術的廣泛應用使得新結構和新產品不斷涌現。隨著微電子技術向工程機械的滲透,工程機械日益向智能化和機電一體化方向發展,對工程機械行走驅動裝置提出的要求也越來越苛刻。近年來,液壓技術迅速發展,液壓元件日臻完善,使得液壓傳動在工程機械傳動系統中的應用突飛猛進,液壓傳動所具有的優勢也日漸凸現。可以相信,隨著液壓技術與微電子技術、計算機控制技術以及感測技術的緊密結合,液壓傳動技術必將在工程機械行走驅動系統的發展中發揮出越來越重要的作用。

;

㈦ csp怎麼固定3d移動攝像頭

移動攝像頭固定裝置,包括外殼,所述外殼的內部滑動設置有內支板,所述內支板的底端固定有固定安裝座,所述外殼的底端開口處滑動設置有兩組相對稱的封閉擋板,所述外殼的底板兩側均開設有用於收納兩組所述封閉擋板的第一容納槽;
7.其中,所述外殼的內部設置有供所述內支板滑動的第一導向裝置,所述外殼與所述內支板之間設置有用於控制所述內支板上下滑動的驅動裝置,兩組所述封閉擋板與所述外殼的內壁之間設置有供兩組所述封閉擋板滑動的第二導向裝置,兩組所述封閉擋板與所述內支板之間分別設置有作用於兩組所述封閉擋板的傳動裝置,所述固定安裝座的內部設置有用於固定攝像頭的卡扣裝置。
8.作為本實用新型進一步的方案:所述第一導向裝置包括固定於所述外殼內部的滑竿、以及滑動設置於所述滑竿的表面並與所述內支板固定連接的滑套。
9.作為本實用新型再進一步的方案:所述驅動裝置包括固定連接於所述內支板的頂端並向上伸出所述外殼頂端的齒條、固定安裝於所述外殼頂端的伺服電機、以及固定套接於所述伺服電機輸出軸一端並與所述齒條相嚙合的齒輪。
10.作為本實用新型再進一步的方案:所述第二導向裝置包括開設於所述外殼內壁上的滑槽、以及滑動設置於所述滑槽內部並分別與兩組所述封閉擋板固定連接的滑塊。
11.作為本實用新型再進一步的方案:所述傳動裝置包括轉動設置於所述外殼頂端的第一轉向輪、轉動設置於所述外殼側壁頂端的第二轉向輪、轉動設置於所述外殼側壁底端的第三轉向輪、固定連接於所述內支板頂端的牽引繩、以及設置於所述第一容納槽內部處於壓縮狀態的第一彈簧;
12.其中,所述牽引繩遠離所述內支板的一端依次繞過所述第一轉向輪、所述第二轉向輪和所述第三轉向輪後伸入所述外殼的內部並與所述封閉擋板固定連接,所述第一彈簧的一端與所述封閉擋板相抵觸,所述第一彈簧的另一端與所述外殼內壁相抵觸。
13.作為本實用新型再進一步的方案:所述卡扣裝置包括開設於所述固定安裝座側壁上的第二容納槽、滑動設置於所述第二容納槽內部的圓桿、設置於所述固定安裝座內部並與所述圓桿一端固定連接的卡塊、設置於固定安裝座外側並與所述圓桿遠離所述卡塊一端固定連接的拉環、固定於所述圓桿表面的固定板、以及套接於所述圓桿表面的第二彈簧;
14.其中,所述固定板與所述第二彈簧均設置於所述第二容納槽的內部,所述第二彈簧的一端與所述固定板遠離所述卡塊的一側相抵觸,所述第二彈簧的另一端與所述固定安裝座側壁相抵觸。
15.採用以上結構後,本實用新型相較於現有技術,具備以下優點:通過控制驅動裝置可以使安裝於固定安裝座上的攝像頭向上或向下移動,當攝像頭暫時不再使用時,通過控制攝像頭向上移動至外殼的內部,此時,傳動裝置會使外殼底端的兩組封閉擋板相互靠近,從而將外殼閉合,攝像頭被收納於封閉的外殼內部,避免了因閑置的攝像頭長期暴露在外而覆蓋大量的灰塵,造成再次使用時拍攝效果不佳。
附圖說明
16.圖1為本實用新型的結構正視示意圖。
17.圖2為本實用新型中a處的放大圖。
18.圖3為本實用新型中第二導向裝置的結構示意圖。
19.圖4為本實用新型中齒條的結構示意圖。
20.圖中:1、外殼;2、內支板;3、固定安裝座;4、封閉擋板;5、第一容納槽;6、滑竿;7、滑套;8、齒條;9、伺服電機;10、齒輪;11、滑槽;12、滑塊;13、第一轉向輪;14、第二轉向輪;15、第三轉向輪;16、牽引繩;17、第一彈簧;18、第二容納槽;19、圓桿;20、卡塊;21、拉環;22、固定板;23、第二彈簧。
具體實施方式
21.為了便於理解本實用新型,下面將參照相關附圖對本實用新型進行更全面的描述。附圖中給出了本實用新型的較佳實施方式。但是,本實用新型可以以多種不同的形式來實現,並不限於本文所描述的實施方式。相反地,提供這些實施方式的目的是使對本實用新型的公開內容理解的更加透徹全面。
22.另外,本實用新型中的元件被稱為「固定於」或「設置於」另一個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個元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元件。當一個元件被認為是「連接」另一個元件,它可以是直接連接到另一個元件或者可能同時存在居中元件。本文所使用的術語「垂直的」、「水平的」、「左」、「右」以及類似的表述只是為了說明的目的,並不表示是唯一的實施方式。
23.請參閱圖1~3,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中,移動攝像頭固定裝置,包括外殼1,所述外殼1的內部滑動設置有內支板2,所述內支板2的底端固定有固定安裝座3,所述外殼1的底端開口處滑動設置有兩組相對稱的封閉擋板4,所述外殼1的底板兩側均開設有用於收納兩組所述封閉擋板4的第一容納槽5;
24.其中,所述外殼1的內部設置有供所述內支板2滑動的第一導向裝置,所述外殼1與所述內支板2之間設置有用於控制所述內支板2上下滑動的驅動裝置,兩組所述封閉擋板4與所述外殼1的內壁之間設置有供兩組所述封閉擋板4滑動的第二導向裝置,兩組所述封閉
擋板4與所述內支板2之間分別設置有作用於兩組所述封閉擋板4的傳動裝置,所述固定安裝座3的內部設置有用於固定攝像頭的卡扣裝置;
25.外殼1整體可在軌道上移動,控制控制卡扣裝置可以使攝像頭固定安裝於固定安裝座3的內部也可以將固定安裝座3內部的攝像頭拆卸下來,控制驅動裝置可以使內支板2受到垂直方向的驅動作用,從而帶動固定安裝座3沿著第一導向裝置的方向向上或向下垂直移動,當控制內支板2向下移動時,兩組封閉擋板4會在傳動裝置的作用下受到向相互遠離的方向移動的驅動力,使得兩組封閉擋板4在第二導向裝置的限製作用下水平移至第一容納槽5的內部,從而使外殼1底端的開口敞開,固定安裝座3上的攝像頭可以在內支板2的帶動下移出外殼1的底端正常工作,反之當控制內支板2向上移動時,固定安裝座3上的攝像頭會在內支板2的帶動下向上移至外殼1的內部,同時兩組封閉擋板4會在傳動裝置的作用下受到向相互靠近的方向移動的驅動力,使得兩組封閉擋板4在第二導向裝置的限製作用下水平相互靠近並移出第一容納槽5的外側,使外殼1底端的開口閉合,從而使安裝於固定安裝座3內的攝像頭在閑置不用時被封閉於外殼1的內部,防止灰塵污染攝像頭的表面。
26.在本實用新型的一個實施例中,所述第一導向裝置包括固定於所述外殼1內部的滑竿6、以及滑動設置於所述滑竿6的表面並與所述內支板2固定連接的滑套7;
27.當內支板2受到驅動作用時,滑套7會在內支板2的帶動作用下在滑竿6的表面滑動,此時內支板2會在滑竿6和滑套7的限製作用下保持垂直滑動。
28.在本實用新型的另一個實施例中,所述驅動裝置包括固定連接於所述內支板2的頂端並向上伸出所述外殼1頂端的齒條8、固定安裝於所述外殼1頂端的伺服電機9、以及固定套接於所述伺服電機9輸出軸一端並與所述齒條8相嚙合的齒輪10;
29.伺服電機9的輸出軸可以帶動齒輪10旋轉,由於齒條8和齒輪10之間的嚙合關系,齒輪10在旋轉的同時會對齒條8產生向上或向下的驅動作用,從而使內支板2受到垂直向上或向下的驅動力。
30.在本實用新型的又一個實施例中,所述第二導向裝置包括開設於所述外殼1內壁上的滑槽11、以及滑動設置於所述滑槽11內部並分別與兩組所述封閉擋板4固定連接的滑塊12;
31.當封閉擋板4受到驅動作用時,滑塊12會在封閉擋板4的帶動下在滑槽11的內部滑動,此時封閉擋板4會在滑塊12和第一轉向輪13的限製作用下沿著滑槽11的方向保持水平滑動。
32.在本實用新型的又一個實施例中,所述傳動裝置包括轉動設置於所述外殼1頂端的第一轉向輪13、轉動設置於所述外殼1側壁頂端的第二轉向輪14、轉動設置於所述外殼1側壁底端的第三轉向輪15、固定連接於所述內支板2頂端的牽引繩16、以及設置於所述第一容納槽5內部處於壓縮狀態的第一彈簧17;
33.其中,所述牽引繩16遠離所述內支板2的一端依次繞過所述第一轉向輪13、所述第二轉向輪14和所述第三轉向輪15後伸入所述外殼1的內部並與所述封閉擋板4固定連接,所述第一彈簧17的一端與所述封閉擋板4相抵觸,所述第一彈簧17的另一端與所述外殼1內壁相抵觸;
34.當內支板2向下移動時,牽引繩16的一端會在內支板2的帶動作用下向下移動,此時牽引繩16的另一端在經過第一轉向輪13、第二轉向輪14和第三轉向輪15的轉向作用後水
平拉動封閉擋板4,使兩組封閉擋板4同時受到向相互遠離方向移動的驅動力,反之當內支板2向上移動時,牽引繩16的一端會在內支板2的帶動作用下向上移動,此時封閉擋板4不再受到牽引繩16的拉動作用,由於第一彈簧17處於壓縮狀態,此時兩組第一彈簧17會對分別對封閉擋板4產生向相互靠近方向移動的彈力。
35.在本實用新型的又一個實施例中,所述卡扣裝置包括開設於所述固定安裝座3側壁上的第二容納槽18、滑動設置於所述第二容納槽18內部的圓桿19、設置於所述固定安裝座3內部並與所述圓桿19一端固定連接的卡塊20、設置於固定安裝座3外側並與所述圓桿19遠離所述卡塊20一端固定連接的拉環21、固定於所述圓桿19表面的固定板22、以及套接於所述圓桿19表面的第二彈簧23;
36.其中,所述固定板22與所述第二彈簧23均設置於所述第二容納槽18的內部,所述第二彈簧23的一端與所述固定板22遠離所述卡塊20的一側相抵觸,所述第二彈簧23的另一端與所述固定安裝座3側壁相抵觸;
37.將攝像頭的頂端於固定安裝座3對其,再向上推動攝像頭,卡塊20會受到攝像頭端部的頂推作用向第二容納槽18的內部移動,此時第二彈簧23受力壓縮並對固定板22產生向第二容納槽18外側方向移動的彈力,當攝像頭的端部完全移至卡塊20的上方位置時,卡塊20不再受到攝像頭端部的推動作用,固定板22會在第二彈簧23的彈力作用下帶動圓桿19向第二容納槽18的外側移動,卡塊20在圓桿19的推動下伸出第二容納槽18的外側,此時攝像頭的端部受到卡塊20的限製作用被固定在固定安裝座3內部,如果向外拉動拉環21,卡塊20就會在圓桿19的帶動移入第二容納槽18的內部,此時攝像頭端部不再受到卡塊20的限製作用,從而可以從固定安裝座3的內部拆卸下來。
38.以上僅就本實用新型的最佳實施例作了說明,但不能理解為是對權利要求的限制。本實用新型不僅限於以上實施例,其具體結構允許有變化。但凡在本實用新型獨立權利要求的保護范圍內所作的各種變化均在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內。
39.除非另有定義,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術和科學術語與屬於本實用新型的技術領域的技術人員通常理解的含義相同。本文中在本實用新型的說明書中所使用的術語只是為了描述具體的實施方式的目的,不是旨在於限制本實用新型。本文所使用的術語「及/或」包括一個或多個相關的所列項目的任意的和所有的組合。

閱讀全文

與三維cam的新型傳動裝置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設備不需要計量貼什麼標簽 瀏覽:440
拍抖音都用什麼器材 瀏覽:445
閥門本體安裝是什麼意思 瀏覽:329
16比亞迪宋儀表時間怎麼調 瀏覽:767
cnc軸承如何保養 瀏覽:985
煤礦環保設備有哪些 瀏覽:237
廣西五金批發市場在哪裡 瀏覽:166
盤錦市五金機電市場 瀏覽:516
邁銳寶xl儀表代表什麼 瀏覽:90
開圖文社都需要什麼設備 瀏覽:447
表前閥門怎麼打開 瀏覽:326
防雷裝置中的接地裝置作用是什麼 瀏覽:211
閥門上r代表什麼意思 瀏覽:953
智能儀表銷售怎麼樣 瀏覽:500
伸縮裝置機械動圖 瀏覽:717
所示裝置是實驗室用輕繩 瀏覽:233
剛開始賣閥門需要了解什麼 瀏覽:29
智跑換儀表盤多少錢 瀏覽:35
分度線用什麼儀表 瀏覽:421
買些什麼器材可以練臂力 瀏覽:5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