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繼電保護管理的規程和標准
繼電保護和安全自動裝置技術規程GB14285-93 繼電保護技術規程GB14285-2006 繼電保護及自動化裝置通內用技術要求 國網容二十九項反措_繼電保護期工程 DLT970-2005大型汽輪發電機非正常和特殊運行及維護導則
❷ 110/35/10KV降壓變電所電氣部分設計
估了一下,用兩台40MVA的主變
110內橋,35、10單母分段
❸ 電力系統繼電保護原理
第一章緒論 一、電力系統繼電保護的概念與作用 1.電力系統故障和不正常運行 故障:短路和斷線(斷相) 短路: 大電流接地系統d(3)、d(2)、d(1)、d(1。1) 小電流接地系統d(3)、d(2)、d(1。1) 斷相: 單相斷線和兩項斷線(不要與PT二次斷線混淆) 其中最常見且最危險的是各種類型的短路。其後果: 1I增加危害故障設備和非故障設備; 2U降低影響用戶正常工作; 3破壞系統穩定性,使事故進一步擴大(系統震盪,互解) I2(I0)旋轉電機產生附加發熱I0—相鄰通訊系統 故障特徵: I增加、U降低、Z降低 接地故障、斷線有零序 不對稱故障有負序 不正常運行狀態: 電力系統中電氣元件的正常工作遭到破壞,但沒有發生故障的運行狀態。 如:小電流接地系統d(1)、過負荷、過電壓、頻率降低、系統震盪等。 2.繼電保護的作用: 要求能區分故障和正常運行、判斷故障設備(區內還是區外故障) 兩個作用:故障 不正常運行狀態 故障和不正常運行狀態—>事故(P1),不可能完全避免且傳播很快(光速) 要求:幾十毫秒內切除故障人(×),繼電保護裝置(√) 任務:P2.被形象的比喻為「靜靜的哨兵」 二、繼電器 繼電器動作: 繼電器返回: 繼電特性: 三、繼電保護的基本原理、構成與分類: 1.基本原理: 為區分系統正常運行狀態與故障或不正常運行狀態——找差別:特徵。 ①增加故障點與電源間—>過電流保護 ②U降低—>低電壓保護 ③變化;正常:20°左右—>短路:60°~85°—>方向保護. ④;模值減少—>阻抗保護 ⑤—>——〉電流差動保護 ⑥I2、I0序分量保護等。 另非電氣量:瓦斯保護,過熱保護 原則上說:只要找出正常運行與故障時系統中電氣量或非電氣量的變化特徵(差別),即可找出一種原理,且差別越明顯,保護性能越好。 2.構成 以過電流保護為例: 正常運行:Ir=IfLJ不動 故障時:Ir=Id>IdzLJ動—>SJ動(延時)—>XJ動—>信號 TQ動—>跳閘 一般由測量元件、邏輯元件和執行元件三部分組成。 (1)測量元件 作用:測量從被保護對象輸入的有關物理量(如電流、電壓、阻抗、功率方向等),並與已給定的整定值進行比較,根據比較結果給出「是」、「非」、「大於」、「不大於」等具有「0」或「1」性質的一組邏輯信號,從而判斷保護是否應該啟動。 (2)邏輯元件 作用:根據測量部分輸出量的大小、性質、輸出的邏輯狀態、出現的順序或它們的組合,使保護裝置按一定的布爾邏輯及時序邏輯工作,最後確定是否應跳閘或發信號,並將有關命令傳給執行元件。 邏輯迴路有:或、與、非、延時啟動、延時返回、記憶等。 (3)執行元件: 作用;根據邏輯元件傳送的信號,最後完成保護裝置所擔負的任務。如:故障時→跳閘;不正常運行時→發信號;正常運行時→不動作。 3.分類: 幾種方法如下: (1)按被保護的對象分類:輸電線路保護、發電機保護、變壓器保護、電動機保護、母線保護等; (2)按保護原理分類:電流保護、電壓保護、距離保護、差動保護、方向保護、零序保護等; (3)按保護所反應故障類型分類:相間短路保護、接地故障保護、匝間短路保護、斷線保護、失步保護、失磁保護及過勵磁保護等; (4)按繼電保護裝置的實現技術分類:機電型保護(如電磁型保護和感應型保護)、整流型保護、晶體管型保護、集成電路型保護及微機型保護等; (5)按保護所起的作用分類:主保護、後備保護、輔助保護等; 主保護滿足系統穩定和設備安全要求,能以最快速度有選擇地切除被保護設備和線路故障的保護。 後備保護主保護或斷路器拒動時用來切除故障的保護。又分為遠後備保護和近後備保護兩種。 ①遠後備保護:當主保護或斷路器拒動時,由相鄰電力設備或線路的保護來實現的後備保護。 ②近後備保護:當主保護拒動時,由本電力設備或線路的另一套保護來實現後備的保護;當斷路器拒動時,由斷路器失靈保護來實現後備保護。 輔助保護:為補充主保護和後備保護的性能或當主保護和後備保護退出運行而增設的簡單保護。 3.電保護包括繼電保護技術和繼電保護裝置。 ﹡繼電保護技術是一個完整的體系,它主要由電力系統故障分析、繼電保護原理及實現、繼電保護配置設計、繼電保護運行及維護等技術構成。 ﹡繼電保護裝置是完成繼電保護功能的核心。P1 繼電保護裝置就是能反應電力系統中電氣元件發生故障或不正常運行狀態,並動作於斷路器跳閘或發出信號的一種自動裝置。 四、對繼電保護的基本要求: 對動作於跳閘的繼電保護,在技術上一般應滿足四個基本要求:選擇性、速動性、靈敏性、可靠性。即保護四性。 (一)選擇性:P4 選擇性是指電力系統發生故障時,保護裝置僅將故障元件切除,而使非故障元件仍能正常運行,以盡量縮小停電范圍。 例: 當d1短路時,保護1、2動→跳1DL、2DL,有選擇性 當d2短路時,保護5、6動→跳5DL、6DL,有選擇性 當d3短路時,保護7、8動→跳7DL、8DL,有選擇性 若保護7拒動或7DL拒動,保護5動→跳5DL(有選擇性) 若保護7和7DL正確動作於跳閘,保護5動→跳5DL,則越級跳閘(非選擇性) 小結:選擇性就是故障點在區內就動作,區外不動作。當主保護未動作時,由近後備或遠後備切除故障,使停電面積最小。因遠後備保護比較完善(對保護裝置DL、二次迴路和直流電源等故障所引起的拒絕動作均起後備作用)且實現簡單、經濟,應優先採用。 (二)速動性: 快速切除故障。1提高系統穩定性;2減少用戶在低電壓下的動作時間;3減少故障元件的損壞程度,避免故障進一步擴大。 ; t-故障切除時間; tbh-保護動作時間; tDL-斷路器動作時間; 一般的快速保護動作時間為0.06~0.12s,最快的可達0.01~0.04s。 一般的斷路器的動作時間為0.06~0.15s,最快的可達0.02~0.06s。 (三)靈敏性:P5 指在規定的保護范圍內,對故障情況的反應能力。滿足靈敏性要求的保護裝置應在區內故障時,不論短路點的位置與短路的類型如何,都能靈敏地正確地反應出來。 通常,靈敏性用靈敏系數來衡量,並表示為Klm。 對反應於數值上升而動作的過量保護(如電流保護) 對反應於數值下降而動作的欠量保護(如低電壓保護) 其中故障參數的最小、最大計算值是根據實際可能的最不利運行方式、故障類型和短路點來計算的。 在《繼電保護和安全自動裝置技術規程(DL400-91)》中,對各類保護的靈敏系數Klm的要求都作了具體規定(參見附錄2,P231)。 (四)可靠性:P5 指發生了屬於它改動作的故障,它能可靠動作,即不發生拒絕動作(拒動);而在不改動作時,他能可靠不動,即不發生錯誤動作(簡稱誤動)。 影響可靠性有內在的和外在的因素: 內在的:裝置本身的質量,包括元件好壞、結構設計的合理性、製造工藝水平、內外接線簡明,觸點多少等; 外在的:運行維護水平、調試是否正確、正確安裝 上述四個基本要求是分析研究繼電保護性能的基礎,也是貫穿全課程的一個基本線索。在它們之間既有矛盾的一面,又有在一定條件下統一的一面。 四、發展: 原理:隨電力系統的發展和科學技術的進步而發展 過電流保護(最早熔斷器)電流差動保護方向性電流保護 (1901年)(1908年)(1910年) 距離保護高頻保護微波保護行波保護、光纖保護 (1920年)(1927年)(50年代)(70年代誕生、50年代有設想) 結構型式: 機電型電子型微機型(華北電力大學80年代)數字式 (電磁型、感應型、電動型)晶體管 集成電路 20世紀50年代60年代末提出70年代後半期出樣機
❹ 我想做一名配電櫃的設計,請問該看些什麼書,學點什麼基礎知識啊
想進入這個行業;肯定也是有一個過程的; 建議到 成套電氣樂園 (技術論壇,技術交流一欄有入門學習的專業書籍)! 高低壓開關行業入門培訓專業書(原中國五大開關廠及西高所參與編寫!
❺ 繼電保護技術規程GB14285-2006
太感謝了!!!!!!
❻ 什麼是繼電保護的四項基本原則,談談它們之間的相互關系.
對動作於跳閘的繼電保護,在技術上一般應滿足四個基本要求:選擇性、速動性、靈敏性、可靠性.即保護四性.
(一)選擇性:
選擇性是指電力系統發生故障時,保護裝置僅將故障元件切除,而使非故障元件仍能正常運行,以盡量縮小停電范圍.
例:
當d1短路時,保護1、2動→跳1DL、2DL,有選擇性
當d2短路時,保護5、6動→跳5DL、6DL,有選擇性
當d3短路時,保護7、8動→跳7DL、8DL,有選擇性
若保護7拒動或7DL拒動,保護5動→跳5DL(有選擇性)
若保護7和7DL正確動作於跳閘,保護5動→跳5DL,則越級跳閘(非選擇性)
小結:選擇性就是故障點在區內就動作,區外不動作.當主保護未動作時,由近後備或遠後備切除故障,使停電面積最小.因遠後備保護比較完善(對保護裝置DL、二次迴路和直流電源等故障所引起的拒絕動作均起後備作用)且實現簡單、經濟,應優先採用.
(二)速動性:
快速切除故障.○1提高系統穩定性;○2減少用戶在低電壓下的動作時間;○3減少故障元件的損壞程度,避免故障進一步擴大.
一般的快速保護動作時間為0.06~0.12s,最快的可達0.01~0.04s.
一般的斷路器的動作時間為0.06~0.15s,最快的可達0.02~0.06s.
(三)靈敏性:
指在規定的保護范圍內,對故障情況的反應能力.滿足靈敏性要求的保護裝置應在區內故障時,不論短路點的位置與短路的類型如何,都能靈敏地正確地反應出來.
通常,靈敏性用靈敏系數來衡量,並表示為Klm.
其中故障參數的最小、最大計算值是根據實際可能的最不利運行方式、故障類型和短路點來計算的.
在《繼電保護和安全自動裝置技術規程(DL400-91)》中,對各類保護的靈敏系數Klm的要求都作了具體規定.
(四)可靠性:
指發生了屬於它改動作的故障,它能可靠動作,即不發生拒絕動作(拒動);而在不改動作時,他能可靠不動,即不發生錯誤動作(簡稱誤動).
影響可靠性有內在的和外在的因素:
內在的:裝置本身的質量,包括元件好壞、結構設計的合理性、製造工藝水平、內外接線簡明,觸點多少等;
外在的:運行維護水平、調試是否正確、正確安裝
上述四個基本要求是分析研究繼電保護性能的基礎,也是貫穿全課程的一個基本線索.在它們之間既有矛盾的一面,又有在一定條件下統一的一面.
❼ 繼電保護裝置運行規程包括哪些
產品別稱微機繼保儀、微機繼電保護測試儀、繼電保護測試儀、六相繼電保護測試儀、繼保測試儀、六相繼保測試儀、六相繼電保護校驗儀、繼保校驗儀、六相繼保校驗儀、繼保儀
產品介紹
電壓電流輸出靈活組合 輸出達6相電壓6相電流,可任意組合實現常規4相電壓3相電流型、6相電壓型、6相電流型,以及12相型輸出模式,既可兼容傳統的各種試驗方式,也可方便地進行三相變壓器差動試驗和廠用電快切和備自投試驗繼電保護測試儀。
。 操作方式 裝置直接外接筆記本電腦或台式機進行操作,方便快捷,性能穩定。
新型高保真線性功放 輸出端一直堅持採用高保真、高可靠性模塊式線性功放,而非開關型功放,性能卓越。不會對試驗現場產生高、中頻干擾,而且保證了從大電流到微小電流全程都波形平滑精度優良。
高性能主機 輸出部分採用DSP控制,運算速度快,實時數字信號處理能力強,傳輸頻帶寬,控制高解析度D/A轉換。輸出波形精度高,失真小線性
好。採用了大量先進技術和精密元器件材料,並進行了專業化的結構設計,因而裝置體積小、重量輕、功能全、攜帶方便,開機即可工作,流動試驗非常方便。
軟體功能強大 可完成各種自動化程度高的大型復雜校驗工作,能方便地測試及掃描各種保護定值,進行故障回放,實時存儲測試數據,顯示矢量圖,聯機列印報告等。6相電流可方便進行三相差動保護測試。
具有獨立專用直流電源輸出 設有一路110V 及 220V專用可調直流電源輸出。
介面完整 裝置帶有USB通訊口,可與計算機及其它外部設備通信。
完善的自我保護功能 散熱結構設計合理,硬體保護措施可靠完善,具有電源軟啟動功能,軟體對故障進行自診斷以及輸出閉鎖等功能。
產品參數
電流通道數
標准6相
電壓通道數
標准6相
交流電流輸出范圍
30A /相或180A(六並)
直流電流輸出范圍
10ADC /相
交流電壓輸出范圍
120VAC / 相
直流電壓輸出范圍
160VDC / 相
額定參數
1、交流電流輸出
相電流輸出時每相輸出(有效值): 0~30A 輸出精度 0.2級
相電流輸出時每相輸出(有效值): 0~60A
相並聯電流輸出(有效值): 0~180A
相電流長時間允許工作值(有效值): 10A
相電流最大輸出功率: 300VA
相並聯電流最大輸出時最大輸出功率: 1000VA
相並聯電流最大輸出時允許工作時間: 10s
頻率范圍(基波): 20~1000Hz
諧波次數: 1~20 次
2、直流電流輸出
電流輸出: 0~±10A / 每相 輸出精度 0.5級
最大輸出負載電壓: 20V
3、交流電壓輸出
相電壓輸出(有效值): 0~120V 輸出精度 0.2級
線電壓輸出(有效值): 0~240V
相電壓 / 線電壓輸出功: 80VA / 100VA
頻率范圍(基波): 20~1000Hz
諧波次數: 1~20次
4、直流電壓輸出
相電壓輸出幅值: 0~±160V 輸出精度 0.5級
線電壓輸出幅值: 0~±320V
相電壓/ 線電壓輸出功率: 70VA / 140VA
5、開關量
路開關量輸入
空接點: 1~20mA,24V
電位接點接入: 「0」:0 ~ +6V; 「1」:+11 V ~ +250 V
對開關量輸出: DC:220 V/0.2 A;AC:220 V/0.5 A
6、時間測量范圍
0.1ms ~ 9999s , 測量精度 <0.1mS
❽ 繼電保護專業行規標准
GB/T 14285-2006 繼電保護及安全自動裝置技術規程
GB/T 15145-2001 微機線路保護裝置通用技術條件
GB/T 15147-2001 電力系統安全自動裝置設計技術規定
GB/T 14598-1998 電氣繼電器
GB/T 7261-2000 繼電器及繼電保護裝置基本試驗方法
GB 50150-1991 電氣裝置安裝工程電氣設備交接試驗標准
DL 408-91 電業安全工作規程(發電廠和變電所電氣部分)
DL/T 748-2001 靜態繼電保護及安全自動裝置通用技術准則
DL/T 587-1996 微機繼電保護裝置運行管理規程
DL/T 624-1997 繼電保護微機型試驗裝置技術條件
DL/T 769-2001 電力系統微機繼電保護技術導則
DL/T 671-1999 微機發電機變壓器組保護裝置通用技術條件
DL/T 670-1999 微機母線保護裝置通用技術條件
DL/T 770-2001 微機變壓器保護裝置通用技術條件
DL/T 5136-2001 火力發電廠、變電所二次接線設計技術規程
DL/T 527-2002 靜態繼電保護逆變電源技術條件
DL/T 955-2006 繼電保護和電網安全自動裝置檢驗規程
不能確保是最新的規程。大致上都是行業標准。
❾ 倒閘操作時繼電保護及自動裝置的使用原則是什麼
答
倒閘操作時繼電保護及自動裝置的使用原則是:
(1)設備不允許無保護運行。一切新設備均應按照DL400-91《繼電保護和安全自動裝置技術規程》的規定,配置足夠的保護及自動裝置。設備送電前,保護及自動裝置應齊全,圖紙、整定值應正確,傳動良好,壓板在規定位置。
(2)倒閘操作中或設備停電後,如無特殊要求,一般不必操作保護或斷開壓板。但在下列情況要特別注意,必須採取措施:
1)倒閘操作將影響某些保護的工作條件,可能引起誤動作,則應提前停用。例如電壓互感器停電前,低電壓保護應先停用。
2)運行方式的變化將破壞某些保護的工作原理,有可能發生誤動時,倒閘操作前也必須將這些保護停用。例如當雙回線接在不同母線上,且母聯斷路器斷開運行,線路橫聯差動保護應停用。
3)操作過程中可能誘發某些聯動跳閘裝置動作時,應預先停用。例如,發電機無勵磁倒備用勵磁機,應預先把滅磁開關聯鎖壓板斷開,以免恢復勵磁合滅磁開關時,引起發電機主斷路器及廠用變壓器跳閘。
(3)設備雖已停電,如該設備的保護動作(包括校驗、傳動)後,仍會引起運行設備斷路器跳閘時,也應將有關保護停用,壓板斷開。例如,一台斷路器控制兩台變壓器,應將停電變壓器的重瓦斯保護壓板斷開;發電機停機,應將過電流保護跳其它設備(主變壓器、母聯及分段斷路器)的跳閘壓板斷開。
❿ 現行的繼電器和繼電保護裝置試驗標準是哪個標准
現行的繼電器和繼電保護裝置試驗標準是:GB7261-2008。
GB7261-2008:
《繼電保護和安全自動回裝置基本試驗方法答(GB/T 7261-2008)》與GB/T 7261—2000相比,主要變化如下:標准名稱進行了修改;按IEC 60255—11更新了輔助激勵量中斷試驗;增加了工頻抗擾度試驗、脈沖磁場試驗、阻尼振盪磁場試驗;增加了恆定濕熱試驗;增加了地震試驗;增加了安全試驗;增加了電氣間隙及爬電距離測量;增加了外殼防護試驗;增加了保護聯結的阻抗試驗;增加了接觸電流測量;增加了著火危險試驗;增加了通信規約測試;增加了附錄C、附錄D、附錄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