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下列有關實驗裝置的說法中正確的是()A.用如圖裝置製取乾燥純凈的NH3B.用如圖裝置制備Fe(OH)2並
A、裝置中發生裝置可以制備氨氣,通過鹼石灰乾燥氨氣,但收集氨氣比空氣輕,需要用向下排氣法收集,故A錯誤;
B、裝置中應把鐵做電解池的陽極生成亞鐵離子,亞鐵離子和氫氧化鈉反應生成氫氧化亞鐵沉澱,故B錯誤;
C、氯氣和氫氧化鈉溶液反應燒瓶中壓強減小,燒杯中氫氧化鈉溶液被壓入燒瓶形成噴泉,符合形成條件,故C正確;
D、裝置中銅和濃硝酸反應生成二氧化氮氣體,二氧化氮和水反應,不能測定二氧化氮氣體體積,故D錯誤;
故選C.
② 如圖為驗證水的組成的實驗裝置,下列有關說法正確的是
A錯,體積比是1:2,不是質量比。
B對,產生的是氧氣。
C錯,應該是組成,元素才用構成
D錯,應該是每個水分子由兩個氫原子和一個氧原子組成。
希望可以幫到你。
③ 用如圖裝置進行相應實驗,下列有關實驗裝置及操作說法正確的是()A.用於分離沸點不同且互溶的液體
A.溫度計測量餾分溫度而不是混合溶液溫度,一般用帶支管的蒸餾燒瓶進行蒸餾實驗,回故A錯誤答;
B.氯化鎂屬於強酸弱鹼鹽,鎂離子水解生成氫氧化鎂,加熱促進氯化鎂水解,為防止氯化鎂水解,應該在HCl氛圍中蒸發氯化鎂溶液,故B錯誤;
C.慢慢向左推針筒活塞時,錐形瓶內壓強增大,如果長頸漏斗中液面上升就證明氣密性良好,否則氣密性不好,故C正確;
D.萃取劑和原溶劑不能互溶,甘油和水互溶,所以甘油不能作萃取劑,故D錯誤;
故選C.
④ 下列有關實驗裝置及用途敘述完全正確的是()A.如圖裝置檢驗消去產物,中間應加水洗裝置B.如圖裝置
A.消去產物為乙抄烯,乙醇襲易揮發,且乙醇、乙烯均能被高錳酸鉀氧化,則裝置檢驗消去產物,中間應加水洗裝置排除乙醇的干擾,故A正確;
B.發生強酸製取弱酸的反應,但濃鹽酸易揮發,則裝置檢驗酸性:鹽酸>碳酸,不能確定碳酸>苯酚,鹽酸也與苯酚鈉反應,故B錯誤;
C.制備乙烯在170℃,且乙烯與空氣密度相近,則溫度計的水銀球應在液面以下,最後利用排水法收集,故C錯誤;
D.苯與濃硝酸、濃硫酸加熱制硝基苯,水浴加熱,圖中制備實驗裝置合理,故D正確;
故選AD.
⑤ 如圖所示的裝置是化學實驗中常用的裝置,有關此裝置的說法正確的是() A.可用於實驗室製取CO 2
A、實驗室製取二氧化碳用固體碳酸鈣和液體稀鹽酸反應,製取氫氣用鋅粒和稀硫酸反應,因此此裝置可用於實驗室製取二氧化碳和氫氣;故說法正確; B、由於裝置內生成了氣體,壓強增大,因此氣體導出過程中容器內外氣壓不相等;故說法錯誤; C、長頸漏斗和錐形瓶組成了連通器;故說法正確; D、長頸漏斗下端管口伸到液面以下,主要是防止生成的氣體從漏斗逸出;故說法錯誤. 故選AC. |
⑥ 對於下列裝置所示的實驗,有關說法正確的是()A.雙手移去後,導管中水面與燒杯水面相平,則說明裝
A.如不漏氣,導管中的液面應高於燒杯液面,雙手移去後,導管中水面與燒杯水面相平,則說明裝置漏氣,故A錯誤;
B.實驗室用二氧化錳和濃鹽酸反應制備氯氣,應在加熱的條件下進行,常溫下不反應,故B錯誤;
C.苯的密度比水小,應從分液漏斗的上口倒出,故C錯誤;
D.甲烷密度比空氣小,用向下排空法收集,故D正確.
故選D.
⑦ 下列有關實驗裝置或儀器的使用,敘述正確的是() A.裝置①可用於實驗室製取純凈而乾燥的氯氣
A、濃鹽酸有揮發性,濃鹽酸中的水在加熱條件下變成水蒸氣,所以回氯氣中混有氯化答氫和水蒸氣,用濃硫酸來吸水,用飽和食鹽水除去氯化氫,得到純凈而乾燥的氯氣,多餘的氯氣可用氫氧化鈉溶液吸收,故A正確; B、因為鹼式滴定管的下端有一段橡皮管,而高錳酸鉀具有強腐蝕性,所以量取高錳酸鉀溶液要用酸式滴定管,故B錯誤; C、因氫氧化鈉溶液與玻璃中的二氧化硅反應有硅酸鈉(Na 2 SiO 3 )生成,硅酸鈉是一種粘合劑,所以盛放氫氧化鈉溶液的試劑瓶不能用玻璃塞,故C錯誤; D、泥三角是灼燒時放置坩堝用的工具,加熱蒸發皿時使用鐵圈,故D錯誤; 故選:A. |
⑧ 化學是一門一實驗為基礎的科學,如圖1~4是教科書上有關實驗的裝置圖.下列說法正確的是()A.圖1實
A.圖1可以得出的結論是:氧氣約占空氣總體積的1/5,而不是質量,故A錯誤.
B.無色酚酞溶液遇鹼變成紅色,氨氣分子運動到A燒杯中,使A燒杯中的液體顯鹼性,因此A燒杯中的液體由無色變為紅色,故B正確.
C.正極端的玻璃管內產生氣體是氧氣,負極端的玻璃管內產生氣體是氫氣,所以正負極產生的氣體體積比應為1:2,故C錯誤.
D.鹽酸與碳酸鈉反應生成氯化鈉、水、二氧化碳,而燒杯是敞開的,所以生成的二氧化碳逸散到空氣中使質量減小,故指針偏右,故D正確.
故選:B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