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中性點經消弧線圈接地電力系統的補償方式
中性點經消弧線圈接地電力系統的補償方式如下:
中性點經消弧線圈接地方式,是在中性點和大地之間接入一個電感消弧線圈,在系統發生單相接地故障時,利用消弧線圈的電感電流對接地電容電流進行補償,使流過接地點的電流減小到能自行熄弧范圍,其特點是線路發生單相接地時,按規程規定電網可帶單相接地故障運行2h。
對於中壓電網,因接地電流得到補償,單相接地故障並不發展為相間故障,因此中性點經消弧線圈接地方式的供電可靠性高於中性點經小電阻接地方式。
中性點經消弧線圈接地電力系統介紹:
1、調匝式自動跟蹤補償消弧線圈。
調匝式消弧線圈是將繞組按不同的匝數抽出分接頭,用有載分接開關進行切換,改變接入的匝數,從而改變電感量。調匝式因調節速度慢,只能工作在預調諧方式,為保證較小的殘流,必須在諧振點附近運行。
2、調氣隙式自動跟蹤補償消弧線圈。
調氣隙式電感是將鐵心分成上下兩部分,下部分鐵心同線圈固定在框架上,上部分鐵心用電動機,通過調節氣隙的大小達到改變電抗值的目的。它能夠自動跟蹤無級連續可調,安全可靠。
其缺點是振動和雜訊比較大,在結構設計中應採取措施控制雜訊。這類裝置也可以將接地變壓器和可調電感共箱,使結構更為緊湊。
3、調容式消弧補償裝置。
通過調節消弧線圈二次側電容量大小來調節消弧線圈的電感電流,二次繞組連接電容調節櫃,當二次電容全部斷開時,主繞組感抗最小,電感電流最大。
二次繞組有電容接入後,根據阻抗折算原理,相當於主繞組兩端並接了相同功率、阻抗為K倍的電容,使主繞組感抗增大,電感電流減小,因此通過調節二次電容的容量即可控制主繞組的感抗及電感電流的大小。電容器的內部或外部裝有限流線圈,以限制合閘涌流。
電容器內部還裝有放電電阻。
⑵ 投切裝置是什麼
電氣的投切裝置表示控制器件的通、斷裝置(開關、接觸器等)。
無功補償中關於投切裝置的概念表示隨著線路力率的變化作出投入部分電容量或切除部分電容量的操作。
⑶ 無功補償的配置比例是什麼
無功容量/變壓器容量(及變電站有功容量)
⑷ 求中壓(高壓)自動轉換開關
ROONSH一體式中壓(高壓)轉換開關技術規范
ROONSH中壓切換開關,適用於特別重要的負載,如數據中心、醫院、通訊、銀行等,當常用電源出現故障時,能快速切換至備用中壓發電機組,確保負荷正常運行。
ROONSH開創性的推出了RNSH-MV一體式中壓轉換開關,超短距離的杠桿式機械連鎖,確保安全可靠的切換。
特性
1、專用一體式設計,安全可靠;
2、可靠的剛性機械+電氣連鎖,連鎖方式為A級,以防止主備電源同時接通;
3、能接通、承載和分斷短路電流,屬專用型中壓自動轉換開關,可設置為PC級或CB級;
4、優越的關合和開斷轉換能力,TQ-4A,適用於安全設施供電系統,且要求連續供電的場合;
5、外殼防護等級IP40,防護等級高;
6、控制具備逐級投切功能;
⑸ 什麼是BZT裝置
就是備自投裝抄置。襲
為提高供電的可靠性,在具備兩回線及以上的多回供電線路,在安裝備用進線自動投入裝置來提高可靠性。當正在運行的線路失電時,該裝置能迅速判斷各路電源情況,並進行自動投切,確保負荷連續供電。備用進線自動投入裝置簡稱備自投。
⑹ 並聯電容器裝置設計規范的6.2 投切裝置
6.2.1 高壓並聯電容器裝置可根據其在電網中的作用、設備情況和運行經驗選擇自動投切或手動投切方式,並應符合下列規定:
6.2.1.1 兼負電網調壓的並聯電容器裝置,可採用按電壓、無功功率及時間等組合條件的自動投切。
6.2.1.2 變電所的主變壓器具有有載調壓裝置時,可採用對電容器組與變壓器分接頭進行綜合調節的自動投切。
6.2.1.3 除上述之外變電所的並聯電容器裝置,可分別採用按電壓、無功功率(電流)、功率因數或時間為控制量的自動投切。
6.2.1.4 高壓並聯電容器裝置,當日投切不超過三次時,宜採用手動投切。
6.2.2 低壓並聯電容器裝置應採用自動投切。自動投切的控制量可選用無功功率、電壓、時間、功率因數。
6.2.3 自動投切裝置應具有防止保護跳閘時誤合電容器組的閉鎖功能,並根據運行需要應具有的控制、調節、閉鎖、聯絡和保護功能;應設改變投切方式的選擇開關。
6.2.4 並聯電容器裝置,嚴禁設置自動重合閘。
7 控制迴路、信號迴路和測量儀表
⑺ 停用線路自投切裝置時為什麼要先斷開直流電源,後斷開交流電源
線路自投切裝置通常是用接在
交流迴路
中的
電壓繼電器
的無壓觸點啟動的,如果在未斷開直流電源之前就將交流電源斷開,會造成自投切裝置的誤動作,所以在停用線路自投切裝置時必須先斷開直流電源,然後斷開交流電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