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初中生物】在探究光對鼠婦生活的影響時,實驗裝置:「一邊蓋上紙板,另一邊蓋上玻璃板」
蓋上紙板製造一個陰暗的環境。
蓋上玻璃板一方面是為了防止鼠婦逃脫,一方面是即使蓋上玻璃板,因為它透明,所以製造了一個有光的條件,和蓋上紙板的那邊作對比,作對照。
主要是防止鼠婦逃脫。
如果不蓋的話,鼠婦都往沒有蓋蓋子的一邊爬,希望爬出去,會影響到實驗的結果。
2. 鼠婦,人們又叫它們「潮蟲」,常生活在陰暗潮濕的環境中.為了驗證鼠婦更適宜生活在陰暗潮濕的環境中,科
在研究一種條件對研究對象的影響時,所進行的除了這種條件不同以外,其它條件都相同的實驗,叫對照實驗;要探究鼠婦到底喜歡什麼樣的生活環境?要以環境為變數設置對照實驗.
(1)根據探究實驗的問題,此實驗目的:驗證鼠婦更適宜生活在陰暗潮濕的環境中.
(2)實驗方案的設計要緊緊圍繞提出的問題和假設進行;該探究的變數是光,要以光為變數設置對照實驗,因此在實驗設置中就要以明亮和陰暗兩種環境形成對照實驗.
實驗裝置:以橫軸中線為界,在紙盒內一側放濕土,另一側鋪上一層乾乾土,蓋上紙板,這樣在盒內就形成了潮濕和乾燥兩種環境.
(4)①從表格中可以看出,A組和B組可以形成一組對照實驗,因為乾燥透明和潮濕透明,是以水分為惟一變數的對照實驗.可以說明:鼠婦相對喜歡潮濕透明的環境.
②從表格中可以看出,B組和D組可以形成一組對照實驗,因為潮濕透明和潮濕陰暗,是以光為惟一變數的對照實驗.可以說明:鼠婦相對喜歡潮濕陰暗的環境.
③從表格中可以看出,B組和c組不能形成一組對照實驗,因為潮濕透明和乾燥陰暗,是兩個變數,變數不惟一.
④為了排除由偶然性引起的誤差,計算三次統計數的平均值,使結論更准確.
⑤通過實驗,可得出結論:光對鼠婦的生活有影響,鼠婦喜歡生活在陰暗的環境中生活.
故答案為:(11分)(1)驗證鼠婦更適宜生活在陰暗潮濕的環境中
(3)②乾燥潮濕透明不透明
(4)①潮濕②陰暗③變數有兩個④取平均值進行比較⑤鼠婦更適宜陰暗潮濕的生活環境(2分)
3. 探究鼠婦
:(小組1):我們組提出的問題是光對鼠婦分布有影響嗎?我們做出的假設時光對鼠婦的分布有影響。我們的實驗記錄為
明亮
第1次9隻
第2次7隻
第3次7隻
第4次7隻
第5次7隻
第6次2隻
第7次2隻
第8次1隻
平均值6隻
黑暗
第1次1隻
第2次3隻
第3次3隻
第4次3隻
第5次3隻
第6次8隻
第7次8隻
第8次9隻
平均值4隻
在實驗過程中我們沒有把潮濕的土壤壓實,比較疏鬆。有幾只鼠婦意外地鑽進了土裡,原來我們把它算在了明亮處,原來我們集體討論認為鑽進土裡,它選擇的環境依舊是黑暗的,所以在最後3分鍾我們把它算進了暗處,所以我們的結論為光對鼠婦的分布有影響。
(小組2):我們組的問題和假設和小組1相同,我們的實驗記錄為
明亮
第1次.6隻
第2次.4隻
第3次.4隻
第4次.2隻
第5次.2隻
第6次.2隻
第7次.1隻
第8次.0隻
平均值.3隻
黑暗
第1次.4隻
第2次.6隻
第3次.6隻
第4次.8隻
第5次.8隻
第6次.8隻
第7次.9隻
第8次.10隻
平均值7隻
我們把鼠婦放入後保持安靜的去觀察,鼠婦剛開始四處亂爬慢慢的安靜了下來最後得出了結論是光對鼠婦分布有影響,鼠婦喜歡黑暗的地方。
(小組3): 我們組的問題和假設和小組1相同,我們的實驗記錄為
明亮
第1次.6隻
第2次.6隻
第3次.7隻
第4次.6隻
第5次.6隻
第6次.6隻
第7次.6 只
第8次.6隻
平均值6隻
黑暗
第1次.4隻
第2次.4隻
第3次 3隻
第4次.4隻
第5次 4隻
第6次 4隻
第7次 4隻
第8次 4隻
平均值 4隻
實驗過程中我們觀察到鼠婦的活動沒有選擇性,對於光似乎沒有什麼影響。根據實驗數據我們得出的結論是光對鼠婦分布沒有影響。這與我們的假設相反,我們小組集體討論了一下。又仔細觀看了我們的實驗裝置,發現我們小組的位置靠近窗戶,光線比較明亮,在盒子上把黑紙片放置在了遠離窗戶的一面,光線可以射入,使整個裝置處於明亮狀態,我們認為這樣影響實驗的准確性,我們准備課後再進行一次實驗。
(小組4):我們組提出的問題是水分對鼠婦的分布有影響嗎?我們做出的假設是,水分對鼠婦的分布有影響。我們准備了同等數量的潮濕的土和乾燥的土進行實驗,實驗記錄為
濕土
第1次 6隻
第2次 8隻
第3次 9隻
第4次 9隻
第5次 9隻
第6次 10隻
第7次 10隻
第8次 10隻
平均值 9隻
干土
第1次 4隻
第2次 2隻
第3次 1隻
第4次 1隻
第5次 1隻
第6次 0隻
第7隻 0隻
第8次 0隻
平均值 1隻
實驗過程中我們觀察到在中間放入鼠婦後,鼠婦直接向潮濕的土壤爬去並很快的安靜下來不動了。我們得出的結論是水分對鼠婦的分布有影響。鼠婦特別喜歡潮濕的土壤。
(小組5):我們提出的問題和假設與小組4相同。我們准備了一張濕潤的紙和一張乾燥的紙放在了鐵盒裡。我們的實驗記錄為
濕紙
第1次 6隻
第2次 8隻
第3次 10隻
第4次 10隻
第5次 10隻
第6次 10隻
第7次 10隻
第8次 10隻
平均值 9隻
干紙
第1次 4隻
第2次 2隻
第3次 0隻
第4次 0隻
第5次 0隻
第6次 0隻
第7次 0隻
第8次0隻
平均值 1隻
我們小組的實驗現象非常明顯,爬在干紙上的鼠婦很快的爬動著顯得有些焦躁,在快速的爬動中遇到了濕紙便很快的爬了上去。由此我們得出的結論是水分對鼠婦的分布有影響。
(小組6):我們的實驗與小組4大致相同。在實驗中我們發現潮濕的土壤中有一條盒子邊兒所形成的陰影,最後所有的鼠婦都趴在了潮濕土壤中的陰影部分。我們得出的結論是鼠婦喜歡陰暗潮濕的地方。光和水分對鼠婦的分布都有影響。
4. 鼠婦實驗10次的數據怎樣處理
鼠婦實驗10次的數據處理:
1、將鼠婦平均分成兩組,每組5隻鼠婦,放入實驗裝置中,靜置2min。
2、每分鍾統計一次,統計未遮蓋部分的鼠婦數量,並記錄在表格上,共觀察記錄10次。
3、將10次觀察結果累加,分別算出。
5. (2013長沙縣模擬)某生物興趣小組做有關鼠婦的研究,裝置如圖.他們的做法是將20隻大小和發育狀態一致
(1)如果要探究「土壤的潮濕程度對鼠婦生活的影響」,唯一變數是土壤濕度.通過實驗數據,從表中反映出鼠婦鼠婦大都集中在濕土的一側,而乾燥的土壤中鼠婦很少,故土壤的濕度會影響鼠婦的生活.該實驗的目的是探究土壤的干濕程度對鼠婦生活的影響.在實驗裝置中設置干土的目的是起到對照的作用.
(2)將10次統計的濕土中得鼠婦個數所佔總數的百分比按照觀察次數依次找出對應點如圖,然後分別用曲線在圖的坐標圖上連線即可.因此,鼠婦喜歡生活在潮濕的土壤里.
故答案為:(1)探究土壤的干濕程度對鼠婦生活的影響;對照;(2)如圖所示:;
(3)增加;潮濕.
6. 下列四個實驗裝置中,哪一個用來探究「光對鼠婦生活的影響」更科學()A.B.C.D
該實驗的目的是探抄究「光對鼠婦襲生活的影響」,實驗變數是有無光照,在設計實驗時,要給鼠婦提供明亮和黑暗兩種環境.觀察鼠婦對環境的選擇,形成以光照為唯一變數的對照實驗.在設置對照時,要排除無關變數干擾和影響實驗結果.
A、實驗裝置內一側是濕土,另一側是干土,上面蓋上玻璃板,實驗變數是水分.該選項不符合題意.
B、實驗裝置內一側是濕土,另一側是干土,上面蓋上木板,實驗變數是水分.該選項不符合題意.
C、實驗裝置內是濕土,在一側上蓋上木板,另一側上面蓋上玻璃板,實驗變數是光照.該選項符合題意.
D、實驗裝置內是干土,在一側上蓋上木板,另一側上面蓋上玻璃板,實驗變數是光照.但是我們常在花盆、石塊下等陰暗、潮濕的地方看到了鼠婦,而在明亮、乾燥的地方一般看不到鼠婦,說明鼠婦喜歡生活在陰濕的環境中.該裝置內放上干土會干擾和影響實驗結果.與選項C相比,選項C更科學.該選項不符合題意.
故選:C.
7. 圖1是某位同學做得有關「探究土壤濕度對鼠婦分布的影響」的實驗裝置圖.實驗過程是:將20隻鼠婦放入此裝
(1)將10次統計的濕土和干土中得鼠婦個數所佔總數的百分比按照觀察次數依次找出對應點如圖,然後分別用曲線在圖2的坐標圖上連線即可.
(2)從曲線上反映出鼠婦在實驗數據顯示鼠婦大都集中在濕土的一側,而乾燥的土壤中鼠婦很少,故土壤的濕度會影響鼠婦的生活.
(3)在實驗裝置中設置干土的目的是起到對照的作用.
故答案為:(1)如圖所示:a曲線代表濕土中鼠婦的個數占總數的百分比;b曲線代表濕土中鼠婦的個數占總數的百分比.
(2)適於生活在潮濕的土壤里.
(3)對照
8. 有關鼠婦的實驗
課題:探究光對鼠婦生活的影響
地點:生物實驗室
時間: 2006。3
班級:初一
學習目標:1、體驗探究的一般過程,模仿控制變數和設計對照實驗。
2、形成愛護實驗動物的情感。
3、能夠認真觀察和記錄,並與小組其他同學合作和交流。
知識目標:1、探究問題的一般過程:發現或提出問題→作出假設→制定計劃(探究方案)→實施計劃(探究實驗)→結果處理與分析→結論(肯定或否定假設或進一步探究)
2、對照實驗:在研究一種條件對研究對象的影響時,所進行的除了這種條件不同以外,其他條件都相同的實驗。如研究光對鼠婦生活的影響時,光照就是這個實驗的變數,而溫度、濕度等其他條件都相同。即在鼠婦隨機分布的濕度、溫度等條件都相同的環境中,一邊有光照一邊處在黑暗中,光照側和黑暗側即為對照,通過對照、看光是如何影響鼠婦生活的。
3、為探究光對鼠婦生活的影響進行實驗時應注意的事項:(1)注意對照實驗的設計。即設計出光環境與暗環境(2)鼠婦的數量不宜過少。(3)統計次數不宜過少。(4)重復實驗時,拿去遮光紙,等鼠婦分布均勻時再在一側遮光,遮光側可交替進行。(5)實驗完畢,把鼠婦放歸大自然。
課時安排:1課時
教學策略:1、此次探究活動,主要目的是讓學生了解探究的一般過程,並且體會控制實驗變數和設置對照實驗的重要性。探究的每一個步驟,教師不直接告訴學生,而是引導學生積極地思考。例如,教師要求學生根據捕捉鼠婦時所觀察到的鼠婦的生活環境,或本探究第一段文字呈現的問題情境,引導學生提出問題;假設不是隨便作用假設;制定計劃是探究的重要環節,實驗法是常用的方法。在實驗法中,控制變數和設置對照實驗是設計實驗方案必須處理好的兩個關鍵問題,教師多舉些例子幫助學生理解這兩個關鍵步驟。
2、在實驗中可以研究的因素有很多,考慮到初一學生的認知水平,在引導學生設計實驗方案時,本節課只對單一因素進行研究。其他如溫度、濕度、水分等將於下節課進行探究。
3、表達和交流是學生總結和反思探究過程,展示探究成果的重要環節,教師將多鼓勵學生正確表達其探究結果,並與其他同學充分交流。
學法引導:通過探究光對鼠婦生活的影響,體會環境因素對生物生命活動的影響,掌握探究問題的一般方法。
探究過程:
一、提出問題:光會影響鼠婦的生活嗎?
二、作出假設:鼠婦適於生活在陰暗的環境中,光會影響鼠婦的生活。
三、制定計劃:
1、原理:鼠婦隨機分布在濕度、溫度等條件都相同的環境中,一邊有光照一邊處在黑暗中,光照側和黑暗機時即為對照,通過對照、看光是如何影響鼠婦生活的。
2、材料用具:每個小組10隻鼠婦,濕士、花鏟、解剖盤、玻璃板、書本。
3、實驗步驟:A、在解剖盤內放上一層濕士,蓋上玻璃板,以中線為界,一側蓋上書本。B、將鼠婦放入以上裝置,兩側的中央放同樣數目的鼠婦,(或將10隻鼠婦全放於裝置的中央)靜置2分。C、每分統計一次明亮處和陰暗處的鼠婦數目,統計10次。
四、實施計劃:按照上述實驗方案做實驗。實驗過程中要仔細觀察,認真記錄。記於下表:
環境 2分 3分 4分 5分 6分 7分 8分 9分 10分 11分
明亮
陰暗
五:得出結論:
六:表達和交流:
附:討論題目
1、這個實驗中有哪些因素對鼠婦有影響?你如保證實驗結果的不同只能是由你確定的變數(光)引起的?
2、為什麼要用10隻鼠婦做實驗?只用1隻鼠婦做實驗行嗎?
圖是參考資料
9. 關於鼠婦的實驗報告
鼠婦探究過程一、提出問題:光會影響鼠婦的生活機時即為對照,通過對照看光是如何影響鼠婦生 二、作出假設:鼠婦適於生活在陰暗的環境中,光會影響鼠婦的生活。 三、制定計劃: 1、原理:鼠婦隨機分布在濕度、溫度低等條件都相同的環境中,一邊有光照一邊處在黑暗中,光照側和黑暗2、材料用具:每個小組10隻鼠婦.濕土.書本或紙盒。 3、實驗步驟:將鼠婦放入紙盒一端,並一邊有光一邊無光,(或將10隻鼠婦全放於裝置的中央)靜置2分。每次統計一次明亮處和陰暗處的鼠婦數目,統計三次。 四、實施計劃:按照上述實驗方案做實驗。實驗過程中要仔細觀察,認真記錄。記於下表:環境/次數一二三平均值有光處7隻6隻8隻70%無光處3隻4隻2隻30%五:得出結論:光會影響鼠婦的生活。六:表達和交流:鼠婦適於生活在陰暗的環境中,光會影響鼠婦的生活。
10. 要探究水分對鼠婦生活的影響,在下列的四個實驗裝置中,應該選擇() A. B. C. D
該實驗探究的是「水分對鼠婦生活的影響」實驗變數是水分,在設置對照組時,要控制其他可能影響實驗結果的條件.即除了有無水分的條件不同外,其他條件都應該相同, A、實驗裝置內一側是濕土,另一側是干土,實驗變數是水分,但是光影響鼠婦的生活,影響、干擾的實驗結果.該選項不符合題意. B、實驗裝置內一側是濕土,另一側是干土,實驗變數是水分,說明水分會影響鼠婦的生活.該選項符合題意. C、實驗裝置內一側是濕土並在該側上蓋上紙板,另一側是干土,這樣實驗變數是水分和光照,不符合單一變數原則.該選項不符合題意. D、實驗裝置內一側是濕土,另一側是干土並在該側上蓋上紙板,由選項C可知,該選項不符合題意. 故選:B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