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闡釋環境設計中的藝術理念
闡釋環境設計中的藝術理念
藝術理念推動了環境藝術設計的進步,滿足了人們的審美需求。下面我為大家搜索整理了關於環境設計中藝術理念的闡釋,歡迎參考閱讀,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想了解更多相關信息請持續關注我們應屆畢業生培訓網!
隨著社會的發展與生活水平的提高,人們對生活環境的質量要求也愈發提高,這就要求設計者做好環境藝術設計工作。環境藝術設計,包括室內環境設計與室外環境設計兩個類型,能夠為人們提供良好的生活環境,提高人們的生活質量。
一、環境藝術設計概述
1.環境藝術設計的產生和發展
在生產力極端低下的古代社會,人們的生存條件很差,面臨著諸多的生存危機。在如此惡劣的生存條件下,人們開始想法設法對環境加以改造,以利於自己的生存。在不斷地探索中,人們的居住環境也從洞穴發展到了建造房屋。隨著人類建築知識的豐富,人們的建築思想也由簡單的物質追求發展到追求物質與精神的統一。隨之出現了古典園林,使得田園式的環境藝術進入人們的視野。除了固定的造型外,人們開始注重建築的顏色、布局、構架結構、民俗特色等因素,影響建築的各種因素在人們的思想中融合形成一個系統的審美體系。之後,出現了唯美藝術思潮,藝術美學成為建築的藝術設計基礎。到了工業化時期,人們對建築有了功能、經濟、技術等新的要求,實用性成為人們的主要要求。近代以來,隨著人們思想意識的提高,建築與環境的關系開始被人們所重視。
世界各地的建築藝術理念各不相同,以當地的文化為基礎,形成了不同的藝術流派。人類進入新世紀以來,為了保護環境,實現可持續發展,各種新思想、新理念層出不窮。這就要求環境藝術設計師在進行環境藝術設計時,有著更加開放的思想和更加嚴謹的手段,以改善惡劣的生態環境,使人類社會得到可持續發展。
2.環境藝術設計的內涵
“環境”是人類社會發展的載體,是人類生存與發展的基礎。環境藝術設計中的藝術,可以理解為對環境的藝術設計,並滿足人類的可持續發展與美的需求。按狹義的概念來說,環境藝術設計的對象是人工環境中的建築。在環境藝術設計中,詮釋建築空間,通過對室內外建築的專業定位,來進行景觀設計。環境藝術的出發點是人的主觀意識,其中的藝術理念是人類對其的感悟,來滿足人類對物質與精神的需求,使得自然環境與人工建築和諧共處。環境藝術設計中的藝術理念,存在於人工建築之中,與人工建築融為一個統一的整體,反映著人類對美的訴求。
3.現代環境藝術的特徵
地域性、時代性、整體性、參與性是現代環境藝術的幾個特徵。環境藝術具有明顯的地域性特徵,不同地區人們的審美觀念不同,產生了不同的環境藝術風格。環境藝術還具有時代性,每個時代的人們對藝術都有著不同的需求,環境藝術都要與時代相適應。環境藝術還具有整體性的特徵,考慮不同空間人的.共存、共生、共享情感。環境藝術設計要滿足不同人的不同需要,要讓廣大用戶參與到藝術創造中。好的環境藝術能夠滿足不同人群的需求,做到因時而異、因地制宜。
二、科學性與藝術性的結合
現代的環境設計藝術,已經做到了科學性與藝術性的結合。科學性的環境設計,能夠帶來空間環境的新體驗,帶來舒適、高效、安全、合理的感受;同時,藝術手法的運用,結合設計的結構、工藝、材料,使得設計的作品產生藝術上的美感,這是環境設計藝術的一個重要特徵。在現代的環境藝術設計中,在重視設計藝術性的同時,也要重視設計的科學性,使得藝術性與科學性緊密地結合在一起,共同撐起環境藝術設計的脊樑。從環境藝術設計的發展歷史看,隨著時代的發展,生產力的進步,環境設計藝術會適應社會的發展,滿足人們更多的審美需求。而社會的發展和文明的進步,會改變著人們的審美觀與價值觀,促使環境設計與當時科學技術的結合。
當代環境設計中的科學性方面,設計人員在進行了觀念上進行改變;同時,在表現手法與設計方法上,也越來越得到人們的重視,設計者確定建築的物理與心理環境的好壞,已經運用了較為精準的科學方法。同時,在環境藝術設計中,廣泛用到了計算機設計與繪圖,在設計之初就能通過三維視覺技術來查看藝術效果。對於建築的高情感與高科技問題,設計者能夠在運用先進物質手段的同時,注重對美學原理的應用,把人們的生理要求、心理要求與建築的科學性與藝術性結合在一起,從物質因素、精神因素、心理因素多角度進行考慮,設計出能夠滿足人們審美與需求的藝術環境。
三、藝術理念在環境設計中的應用
1.建築造型的整體性
在進行建築的環境藝術設計時,要明確整體性的理念。建築不是孤立存在的,其與其他建築構成整個人文環境的整體。在建築藝術設計中,要充分考慮附近其他建築的藝術風格,並考慮整個建築區域的整體藝術風格,使得本建築的藝術風格與整體的建築風格即城市的風格相一致。例如,在設計建築時,要考量本城市的建築風格,建築的藝術設計要與城市的總體風格相統一,更要與周圍的環境相統一,以免造成突兀、不協調之感。
在進行環境藝術設計的室內造型設計時,更要明確整個空間是一個完整而又相互和諧的整體。在同一個空間同一個居室內,牆壁的造型、天花板的造型、傢具的造型、地板的顏色等,風格要統一,給人一種有內在聯系之感。例如,故宮博物院的室內空間以黃和紅作為主色調,反映著封建社會皇權的權威與凝重的氣氛,形成和諧與統一的一個整體。假如在一個空間內,沒有完整性的造型,顏色也搭配得不好,就會給人一種雜亂無章之感,沒有和諧良好的比例,造成了環境的失衡,破壞了環境整體性之美,環境藝術設計的藝術理念便得不到很好的表達。
2.建築造型的類別
整個建築的造型分為結構性造型與裝飾性造型兩種。結構性造型就是建築物的構架造型,以及為滿足裝飾而設計的造型。在整個室外環境藝術設計中,要做好結構性造型的設計工作。結構性造型是環境藝術設計中藝術理念能否得以實現的基礎和重中之重,沒有良好的結構性造型,裝飾性造型的設計就成了無源之水,醜陋的結構性造型很難設計出美輪美奐的裝飾性造型。同時,室外的環境藝術設計也要做好裝飾性造型的設計。裝飾性造型設計屬於室外環境設計的點睛之筆,設計時要考慮整體環境與建築的風格,使得整個建築環境渾然一體。
而在室內環境設計中,要做好結構性造型的設計工作。為了顯得簡潔、明快,可以將建築中的結構性造型如樑柱等,做簡潔化的處理,能夠有效節省室內空間,有利於裝飾性造型設計的開展。在進行裝飾性造型設計時,要根據設計藝術理念,根據人們的實際要求,對吊頂面、牆面等進行統一設計,做到整體環境與傢具、固定設施的和諧,使得環境設計中的藝術理念得到很好的貫徹。
總之,環境藝術設計,是一個多學科交叉、綜合性的科學,其中的藝術理念是環境設計的靈魂所在,離不開科學的理論做指導。隨著人類的發展與社會的進步,越來越多的新科學、新觀念、新方法、新材料被引入環境藝術設計中,給環境藝術設計帶來廣泛的發展空間。明確環境設計中的藝術理念,有利於建立科學的環境藝術設計知識體系,為建設和諧社會,創造和諧、優美的社會環境打下深厚的知識基礎。
;❷ 環境藝術設計專業的畢業論文題目
環境藝術設計專業的 畢業 設計是該專業學生畢業之前最重要的課程,而影響畢業設計的一個因素就是論文題目,題目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下文是我為大家整理的關於環境藝術設計專業的畢業論文題目的內容,歡迎大家閱讀參考!
環境藝術設計專業的畢業論文題目(一)
1. 明清吉祥紋樣在茶室空間設計中的應用
2. 屏風隔斷藝術在現代室內空間中的應用
3. 餐飲空間設計中人性化設計的應用與發展
4. 地域 文化 在室內設計領域中的應用
5. 論室內空間設計中的過渡空間設計 方法
6. 論屏風設計元素在現代辦公空間中的運用
7. 論櫥窗設計手法與意境營造
8. 從視覺角度分析室內裝飾材料的表現與應用
9. 現代辦公空間的人性化設計
10. 點、線、面在住宅空間設計中的運用
11. 中式風格酒店設計中的配飾設計
12. 論展示設計中地域特色形式的表達
13. 現代休閑娛樂空間室內光環境的人性化設計
14. 論行為心理元素影響下的酒店接待空間設計
15. 論網路時代的辦公空間設計
16. 論商業櫥窗設計中的動態展示方法
17. 論中國裝飾元素在室內設計中的應用
18. 論自然採光與人工照明在室內設計中的合理運用
19. 論現代室內設計中的流動空間設計
環境藝術設計專業的畢業論文題目(二)
1. 論歐式新古典風格室內軟裝飾設計的應用
2. 論審美構成元素與室內空間設計
3. 論可持續裝飾材料在室內空間設計中應用
4. 論 布藝 軟裝在家居設計中的運用
5. 論 DIY 手工藝術品在現代室內裝飾中的應用
6. 唐代裝飾紋樣在現代室內設計中的應用
7. 論新中式家居中傳統裝飾元素的運用
8. 論裝飾陶瓷藝術品在室內設計中的應用與發展
9. 論肌理設計元素在室內設計中的應用
10. 論室內公共空間中裝置藝術品的運用
11. 住宅空間中的衛浴空間設計
12. 論KTV室內空間的設計方法與實踐應用
13. 論辦公空間設計中情感設計元素的表達與應用
14. 論室內空間設計的文化功效與設計意識
15. 傳統民居室內裝飾與陳設藝術研究
16. 論LOFT文化元素在展示空間設計中的應用
17. 壁畫在公共環境中的研究與運用
18. 論室內設計中的綠色設計理念
19. 論當代都市夜店娛樂空間設計元素的運用
20. 論中國傳統室內設計元素與現代簡約設計的融合
環境藝術設計專業的畢業論文題目(三)
1. 論室內空間設計中的人性智能化與生態化的交互
2. 論低碳時代經濟型酒店室內設計要素
3. 論展示設計中的情感化設計
4. 論室內空間形態設計的分析與應用
5. 商業空間室內設計中的可變性設計
6. 論會所類餐飲空間設計中意境的表現
7. 論後現代設計思想對商業空間設計的影響
8. 論品牌專賣店展示空間的設計特徵
9. 論企業形象設計元素與辦公空間設計的融合
10. 論酒店空間設計中的動態化設計元素
11. 度假酒店設計中的公共空間設計
12. 論餐飲空間設計中的情景式設計方法
13. 度假酒店室內空間的地域性特色塑造
14. 論商業展示空間設計中品牌形象塑造
15. 論當代商務酒店設計中空間尺度表現與運用
16. 論現代室內設計中軟裝飾的發展和運用
17. 論中國 傳統文化 下室內空間的裝置藝術設計
18. 論綠色設計理念在室內設計中的應用
19. 論纖維藝術材料美在建築空間中的表現
20. 陶瓷壁畫在建築室內設計中的應用
猜你喜歡:
1. 藝術畢業論文題目大全
2. 環境藝術設計專業畢業論文
3. 有關環境藝術設計專業論文
4. 藝術設計類畢業論文題目
5. 環境藝術設計專業的畢業論文
6. 環境藝術設計畢業論文
❸ 裝置藝術就是什麼的綜合展示藝術
裝置藝術就是場地+材料+情感的綜合展示藝術。
在特定時間、場合用特定藝術品與觀眾互動的藝術流派。20世紀60年代出現。其形式和概念可追溯到達達主義和超現實主義。尋求重新定義藝術作品的作用與功能。它部分地對特定的展覽空間進行轉化,拒絕形式主義的範式以及市場化的作品。
在短短幾十年中,裝置藝術已經成為當代藝術中的時髦,許多畫家、雕塑家都給自己新添了「裝置藝術家」的頭銜。在西方已經有專門的裝置藝術美術館,美術院校也開始開設裝置藝術課程。在西方當代美術館的展覽中,裝置藝術也占據了相當重要的位置。
❹ 環境藝術設計專業的畢業論文
環境藝術設計是一門新興的建立在現代環境科學研究基礎上的邊緣學科,也是一門尚在發展中的學科。下文是我為大家整理的關於環境藝術設計專業的畢業論文的範文,歡迎大家閱讀參考!
淺談環境藝術設計
摘要:環境藝術設計作為一門新興的學科,是二戰後在歐美逐漸受到重視的,它是二十世紀工業與商品經濟高度發展中,科學、經濟和藝術結合的產物。它一步到位地把實用功能和審美功能作為有機的整體統一起來。
關鍵詞:環境藝術設計
一、概述
“環境藝術”是一個大的范疇,綜合性很強,大致是指環境藝術工程的空間規劃,藝術構想方案的綜合計劃,其中包括了環境與設施計劃、空間與裝飾計劃、造型與構造計劃、材料與色彩計劃、採光與布光計劃、使用功能與審美功能的計劃等,其表現手法也是多種多樣的。著名的環境藝術理論家多伯解釋道:環境設計“作為一種藝術,它比建築更巨大,比規劃更廣泛,比工程更富有感情。這是一種愛管閑事的藝術,無所不包的藝術,早已被傳統所矚目的藝術,環境藝術的實踐與影響環境的能力,賦予環境視覺上秩序的能力,以及提高、裝飾人存在領域的能力是緊密地聯系在一起的”。
現代風格是比較流行的一種風格,追求時尚與潮流,非常注重居室空間的布局與使用功能的完美結合。這種技術美學的思想是本世紀室內裝飾最大的革命。現代主義也稱功能主義,是工業社會的產物,起源於1919年包豪斯學派,提倡突破傳統,創造革新,重視功能和空間組織,注重發揮結構構成本身的形式美,造型簡潔,反對多餘裝飾,崇尚合理的構成工藝;尊重材料的特性,講究材料自身的質地和色彩的配置效果;強調設計與工業生產的聯系。
二、環境藝術設計之室內設計
室內設計,包括居家環境和非居家環境,非居家環境設計又被分為商業環境、辦公環境、零售、展覽、飯店、酒店及文教衛生等,每一個方面又都包括人體工程學、特殊環境設計、設計處理過程(設計任務策劃、設計構思、設計評估、空間組織、傢具布置及選擇、特殊用途設計、細節設計(色彩、材料、燈光、傢具設備及紡織品)。從構成世界之三大要素的自然――人――社會這三個坐標體系出發,現代設計已從產品設計拓展到環境設計,由“生存意識”進展到“環境意識”,正如加拿大建築師阿瑟・埃利克森所說的:“環境意識就是一種現代意識”。西方國家建築師們認為:21世紀重要發展並不是這個主義或者那個運動,而是對環境設計和景觀設計的普遍認同。
記者在采訪我國當代環境藝術設計專業的開拓者和學術帶頭人,清華大學美術學院張綺曼教授,請她對室內設計的發展新趨勢進行分析。張教授認為現代室內設計大致可歸納為;環境藝術設計,它包括了城市規劃建築設計、園林設計、園林廣場設計、雕塑與壁畫等環境藝術品設計以及室內設計。室內設計是為了滿足人們生活、工作的物質要求和精神要求所進行的理想的內容環境設計,與人們的生活密切相關,以至於迅速發展成為一門專業性很強的、十分實用的新興邊緣科學。
三、環境藝術的內涵
設計師們認為藝術設計是藝術和技術完美結合的創造性活動。正因為這一特性,使設計師在長期的設計工作中,培養了對技術發展前沿的關注,以及對探索和創造的興趣。無論是建築設計師、工程師、雕塑家、畫家、音樂家、燈光師、園藝家、工藝匠師等,都可把環境藝術視為己任,並且基於各自的專長,從不同角度理解“環境藝術”。
大自然是天然環境,即第一環境;城鄉建築及其建築的室內空間是人造環境,即第二環境;園林、農場、水庫之類是利用自然,略施人工的第三環境。一般意義上的環境藝術是指人造環境。
“環境藝術”中的“藝術”,是以美術為骨架的。造型、光色、尺度、比例、體重、質地等形式美,是環境藝術的基本語匯。功能、空氣、聲音、溫度、氣味等因素,也須綜合考慮。因而所謂“藝術”既有視覺的,也有聽覺的和嗅覺的,既是靜態的,也是動態的,它是一項非合作不可的綜合創造。
三、 建築是環境藝術的主要載體和體現者。
對環境而言,建築側重處理自身 與第一環境的關系。(切不可理解為藝術只是建築完成後的添加和補綴)這一特性決定了建築師和藝術家各自的分工,也暴露了各自的才智缺憾。只有把建築師側重的功能和藝術家側重的審美完整地、有機地統一起來,環境藝術才能成功。新一代的環境藝術人才,應具有綜合才智,避免建築師多注重單體,規劃師不顧及細節,藝術家漠視實用與技術的通病。
環境藝術的精神是“景”與“情”的統一。“景”是指自然景觀的選擇和人文景觀的營造,使環境融入風物,成為民族傳統的縮影或現代文明的集錦。鑒於環境藝術的巨大體量,包涵的豐富信息,存在時限的相對長久性,它不啻為一個國家一個民族的最直觀的表徵。在環境藝術的設計與創造中,設計師們總會不失時機地輸入情感,體現人情味,把造境上升至造意境,追求環境中的情調,烘托民族的風格,抑或也體現設計者的個性。
環境藝術的最高原則是人與自然的和諧融處。“人是自然之子”這句話,揭示了人與自然須臾不可分離的關系。另方面,一切建築又都是以使人與自然相對分離和隔絕來保護人,避免人“風餐露宿”、“星月披肩”的。但凡人造環境,都意味著對自然環境的改造和破壞。環境藝術正是要在這種改善與破壞中,重建人與自然的和諧關系。“以人為主、物以人用”。建築造址更益於人的身心健康。型、色、聲、光、氣的處理均為使人愉悅;道路、樓梯、門窗要方便人的出入。傢具、商場、車庫、垃圾站等配套設施,也得考慮人的行為習慣。
結語
對室內設計發展前景的展望縱上所述,我們認識到,現代社會的發展使室內設計面臨的課題越來越多因素化與復雜化,現代的室內設計給予未來的室內設計師是一種能力;一種創造精神;一種把握環境空間的觀念和方法。
我們看到,對室內環境本質的研究就是室內環境如何體現人對環境的把握,如何創造人性化的空間。如何處理好人與環境的最佳關系。室內環境氛圍的完善程度決定了人們生存空間的理想化程度。這也是21世紀賦予我們設計師的責任。為了創造人們心中理想的而又美好的室內環境,需要室內設計師與人們心靈的溝通;需要室內設計師的艱苦創造。設計以人為本,21世紀的環境設計、環境氛圍必將更有詩意。
現代環境藝術設計概述
摘要:“環境藝術設計”是指通過藝術設計的方式對室內外環境進行規劃、設計的一門實用藝術。環境藝術不像其他的藝術形式,並不僅僅提供藝術欣賞,而且更是一種集生活、技術與藝術為一體的藝術形式。是一門創造人類生活環境的綜合的藝術和科學。從系統論的角度來看,環境藝術設計是藝術設計這個大系統中的一個子系統。環境藝術設計的最終目的,就是為人類創造更加合理、更加符合人的物質文化生活需要的生活空間。
關鍵詞:環境藝術 設計
引言:隨著人類社會的發展,人們的社會需求越來越豐富,這也使得環境藝術設計不能僅僅停留在實用上,在使用的基礎上,還用更加重視環境藝術的藝術性、科學性以及功能性,只有兼顧這方面的要求,才能為創造出滿足人們需要的環境藝術設計提供可能。
一、 環境藝術設計的本質
環境藝術設計作為人在生活世界中構造出與自然和諧相處的美好生活方式的設計實踐,它與人類其它的主動創造性行為一樣,它不是單純某個設計師個人行為,而是人類的共同體的行為。設計是規劃未來,是規劃未來的生活方式,規劃人性的發展變化。環境藝術設計的本質就是要將科技與人文恰當的融合,設計規劃人類與自然和諧相處的美好生活環境與方式。 環境藝術設計行業的發展應當吸收科技創新和技術進步的新成果,積極致力於將新技術、新成果運用於將低碳環保生活理念轉入現實生活環境的方方面面,轉變原有的發展方式和思維方式,構建集約永續的資源利用體系。以人和自然共贏為本,構建生態友好的宜居環境體系。如在景觀設計中加強雨水的收集與綜合利用,採用滲水路面技術,利用雨水涵養地表水源;結合建築、綠化和沿河濕地建設雨水收集凈化設施,作為綠化用水和景觀補充用水。這些都結合了環境景觀建設和節水的要求,選擇本地適生植物類型,使得規劃綠地系統建成後,除滿足城市景觀、休憩功能以及隔音降噪等功能外,可產生氧氣,吸收二氧化碳、二氧化硫,形成滯塵帶,調溫當地小氣候環境,並結合各項生態環保管理措施的實施,大幅度提高生態環境質量水平。
二、現代環境藝術設計的理念
現代社會及人類對客觀環境設計行為的理性認識和感性思維意識的一種觀念。同時也是對現代環境藝術設計活動的決策性引導和科學認識。在人類社會發展的歷程中,觀念和設計的認識具有著漸變性的升華。古代社會,設計活動主要為神而存在。在漫長的中世紀,設計則是以為宗教和帝王皇族們服務為其主要目的。到了近代以來,人類經歷了工業革命和發展工業化大生產的歷程實踐。由現代文明所造成的對自然資源掠奪性索取,大量有害物質的排放,人口惡性增長,城市社區的極限擴張,生活垃圾污染等,給綠色的自然環境造成了巨大的破壞。為此只有樹立科學的發展觀和構建符合社會健康發展的現代環境藝術設計理念,才能不斷改善現狀提高生存質量,創造出物質和精神充實亦具有文化品味價值的社會生活環境。可以說這是現代科技信息化時代的今天,人類對環境藝術設計的理念和使命。後現代工業化電子信息時代的今天,人類對環境藝術設計的真正使命和作用寄託希望和期盼。環境藝術設計作為連接物質文明與精神文化的重要紐帶,在改善和創造人類生活空間環境,科學處理可持續發展的難解問題,建設理想的生存環境將肩負歷史的重託。因而,設計與需求、價值與觀念、物質與文明、現代與未來等因素都與環境有著密不可分的關系,毋庸置疑,合理設計規劃空間環境、再造設計文明,提升人類生存質量和品位,已經成為現代人類社會文化活動的重點。
三、色彩在現代環境藝術設計中的作用
在環境藝術設計中,一個成功的色彩設計,可以很好地體現建築的功能,凸顯設計的個性和特色,並能成功地被人們識別和記住。例如,世界著名的澳大利亞的悉尼歌劇院,獨特而優美的建築造型運用了潔白的色彩,在藍天和碧水的映襯下,酷似乘風破浪的帆影矗立著,以一種強大的視覺沖擊力讓所有見過的人都過目不忘,充分體現了環境設計中的色彩之美。
色彩本身具有一定的象徵作用,特別是環境藝術設計中的色彩。人們通常通過色彩來象徵一個民族的社會制度、宗教信仰以及風俗習慣。在現代環境設計中,色彩通常用來裝飾,通過色彩的變換和應用對空間起到調節的作用、表達審美感受,甚至達到改善建築物功能的目的。
色彩能夠表達一定的情感,這是眾所周知的。人們在看到色彩的時候,除了能夠直接受到色彩的視覺沖擊外,也可能在思維方面產生對環境事物和生活經驗的聯想,從而影響人們的心理情緒,這就是色彩的心理感覺,而這種感覺就是色彩的情感性。在進行環境設計的時候,可以巧妙地運用色彩的情感性來改變環境空間的氣氛
四、中國傳統裝飾藝術在現代環境藝術設計中的體現
現代環境藝術設計中,因地域的不同,會展示這一地域的文化特色,山東給予世人的是溫文儒雅,魯文化的發源地,那麼在城市建設和規劃的過程中,環境藝術設計給予對自身文化的展現,運用現代的技術,把對地域文化的展示注入了城市的每個角落,作為省會城市,濟南依託泉水的自然條件,結合自身所處的盆地的地理位置,在環境設計中,添加一些具有代表性的傳統藝術,趵突泉,大明湖,黑虎泉,在每個景觀處都可以看到具有現代氣息的發電設備和衛生設施,但是在從建築和整體的風格上,不論是原來的建築的修復上,還是現在植入的各種商店和名人畫仿,都有著傳統的氣息,最為顯著的是名人故居的修復和重現,形象生動的展現了名人的生活現狀,在喧鬧和快節奏的生活中找到一份安寧。將中國的傳統元素融合貫通,同時運用現代的藝術設計思路,互相結合,使得中國館呈獻給世界的是中國人的品質是熱情而不張揚,沉穩而不狂野,讓世界真正的了解中國,接受一個正在強大的中國與世界的友好的理念,中國與世界共謀發展與和平。
五、水體景觀在現代環境藝術設計中的體現
隨著社會的發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們對灰色混凝土建築感到疲倦,對現代景觀越來越多的關注。現代景觀設計的水景是一個重要的組成部分。水景的基本功能是人們觀看,所以它必須能帶來美麗,供人們美觀,使所有旨在滿足審美價值。景觀水設計增加了人們的親水性和休閑性。
在休閑的成人和兒童的喜悅是相同的享受。世界水濺水形式的人民公園的不同部分,是作為一個社會建設,人民充分享受沖廁,沖浪,滑水,游泳及所有水上運動。在城市中心的一條小溪,銀像水柱,舞蹈和音樂噴泉,使城市人民幸福心理和精神的飛越自由。
六、自然在現代環境藝術設計中的體現
現在的環境設計越來越重視生態建設和環境保護,而自然中最原始最神秘的美學存在卻需要我們去深究和利用。當我在眾多書籍中尋找有關大自然創造的精髓時,我發現大自然最原始最純粹的美是曲線。自然界呈現在我們眼前的曲線形式是自然規律作用下的結果,也是美的最原始形態。
自然中的曲線不僅僅是為視覺享受而存在的,它涉及到數學、植物學、動物學、天文學、建築學、藝術諸多學科。從某種角度來說,曲線作為自然之美能用科學的方法來總結美的規律是遵循事物的客觀性,而我們的設計也是客觀的反應出人和社會,更多是整個生態環境的客觀存在,其中的"美”必然有共同之處。
總結:現代環境藝術設計改變並重構著人類的活動方式以及思想模式。一般地理解,環境藝術設計是對人類的生活空間進行設計。其設計需要滿足人們的生理空及心理方面的感受,需要綜合地處理人與人、人與環境等多方面的關系,需要在為人服務的前提下,綜合解決使用功能、經濟效益、舒適美觀、環境氛圍等種種要求。
參考文獻
[1] 鄔琦姝. 談談環境藝術設計專業的教學和發展. 寧波:浙江工商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04,3(4) G4.
[2] 吳國盛.《讓科學回歸人文》. 南京:江蘇人民出版社,2003,6(3):278.
[3] 李樂山.《設計調查》. 中國建築工業出版社,2009.8.
❺ 環境藝術設計的性質與目標分別是什麼
環境藝術設計是指對於建築室內外的空間環境,通過藝術設計的方式進行整合設計的一門實用藝術。環境藝術所涉及的學科很廣泛,包括建築學、城市規劃學、人類工程學、環境心理學、設計美學、社會學、文學、史學、考古學、宗教學、環境生態學、環境行為學等學科。
環境藝術設計通過一定的組織、圍合手段、對空間界面(室內外牆柱面、地面、頂棚、門窗等)進行藝術處理(形態、色彩、質地等),運用自然光、人工照明、傢具、飾物的布置、造型等設計語言,以及植物花卉、水體、小品、雕塑等的配置,使建築物的室內外空間環境體現出特定的氛圍和一定的風格,來滿足人們的功能使用及視覺審美上的需要。
環境藝術設計專業培養扎實掌握環境藝術設計基礎理論、知識,具有一定實際應用能力,能從事建築、城市規劃、景觀設計、室內設計等領域工作以及滿足本專業教學與研究工作需要的德才兼備的高技能專業人才。 通過本專業所有課程教學,學生應先具備一定哲學理論基礎,熟悉我國的文藝指導方針、政策,系統地掌握環境藝術設計的基本理論和相關技能,了解相關學科的知識,有較高文化藝術修養、較強的審美感覺和獨立創造設計思維,有觀察、理解、總結生活的能力,並能結合運用各方面學科知識解決實際問題,參與設計完整的建築、規劃等方面項目工程。自如運用所學知識從事建築、城市規劃、景觀設計、園林設計、室內設計等領域的工作,服務於社會現代化的建設。 具備事本專業教學和初步的科研的能力,掌握一門外語,畢業前應具備三級以上外語標准考試,有健康的體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