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氯化氫用水吸收製得鹽酸的實驗裝置
我用的是手機,不方便發圖,只能用說的了.實驗室里會用一個燒杯里盛上水,再用一個漏斗於水面相切地放在水面上.是不是很難想像?或者把乾燥管細的一端淺淺的插入水中.這么做完全是為了防止因氯化氫被水吸收太快導致倒吸.工業上要簡單的多.他們把氯化氫通到一間房子里,然後從上面通水進去吸收.美其名曰"淋洗".
B. 碳酸鈣與稀鹽酸反應裝置都有什麼
1、最典型的就是試管
2、如果是為了製取二氧化碳,多使用啟普發生器
3、也可以自製各種簡易裝置
這幾個就可以
C. 實驗室製取HCL用什麼裝置製取,用什麼吸收尾氣
用普氏發生器,用水吸收尾氣,成鹽酸。
先將氯化鈉裝在普氏發生器的底瓶中,將硫酸裝載普氏發生器的上瓶中,把裝置裝好,不漏氣,加入硫酸。
D. 用石灰石與鹽酸反應製取二氧化碳,需要哪些儀器(寫出兩種裝置
需要用到試管(或者是錐形瓶),單孔導管,長頸漏斗,集氣瓶 在長頸漏斗里加稀鹽酸和試管(或者是錐形瓶)中的石灰石(也可以是大理石)發生反應,通過單孔導管把生成的二氧化碳收集到集氣瓶中(集氣瓶要正放,導管要伸到集氣瓶的最底部,因為二氧化碳密度比空氣大).E. 高錳酸鉀與濃鹽酸制氯氣反應裝置及圖
[原理]2KMnO4+16HCl==2KCl+2MnCl2+5Cl2↑+8H2O
[用品]具支試管、滴液漏斗、集氣瓶、燒杯、鐵架台、高錳酸鉀、37%濃鹽酸、氫氧化鈉溶液。
F. 碳酸鈣與鹽酸實驗裝置
因為用粉末狀的固體碳酸鈣的話,反應速度過快,短時間生成大量泡沫,堵塞漏斗埠,使反應無法進行,氣體無法排除,發生危險。
G. 實驗室如何製取濃鹽酸
實驗室製取濃鹽酸:實驗室用隔膜法電解氯化鈉溶液,陽極析出的氯版氣和陰極析出的氫權氣混合在一起,使氫氣在氯氣中燃燒,產生的氯化氫溶於水,即得鹽酸。
由於鹽酸的強揮發性,其中揮發出來的氯化氫會和空氣中的水蒸氣結合,形成鹽酸的小液滴,擴散在空氣中。所以鹽酸要儲存在密封容器當中,否則時間長以後鹽酸的質量會逐漸下降,濃度也會下降。存於陰涼、乾燥、通風處。應與易燃、可燃物,鹼類、金屬粉末等分開存放。
(7)鹽酸實驗裝置擴展閱讀:
濃鹽酸的化學用途:
鹽酸是重要的基本化工原料,應用十分廣泛。主要用於生產各種氯化物、苯胺和染料等產品;在濕法冶金中提取各種稀有金屬;在有機合成、紡織漂染、石油加工、製革造紙、電鍍熔焊、金屬酸洗中是常用酸。
在生活中,可以除水銹、除水垢;在有機葯物生產中,制普魯卡因、鹽酸硫胺、葡萄糖等不可缺少;在製取動物膠、各種染料時也有用武之地;在食品工業中用於制味精和化學醬油;醫生還直接讓胃酸不足的病人服用極稀的鹽酸治療消化不良;在科學研究、化學實驗中它是最常用的化學試劑之一。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濃鹽酸
H. 石灰石與稀鹽酸所做的實驗儀器名稱分別是啥
(1)儀器A的名稱試管,該儀器在此實驗中的用途是:用作少量石灰石與稀鹽酸的反應容器,在常溫時使用;
(2)燒杯使用時的注意事項加熱時應放置在石棉網上,使受熱均勻;
(3)石灰石和稀鹽酸反應生成二氧化碳氣體,因此在試管中觀察到的實驗現象是白色固體表面產生氣泡,白色固體逐漸減少;
(4)石灰石與稀鹽酸反應生成氯化鈣、水和二氧化碳,文字表達式為:碳酸鈣+鹽酸→氯化鈣+水+二氧化碳;
(5)上述實驗反應前需先檢查裝置的氣密性,其操作應後連接儀器,將導管插入水中,用手握住試管,觀察水中的導管口是否有氣泡冒出.
故答案為:(1)試管,用作少量石灰石與稀鹽酸的反應容器,在常溫時使用;
(2)加熱時應放置在石棉網上,使受熱均勻;
(3)白色固體表面產生氣泡,固體逐漸減少;
(4)碳酸鈣+鹽酸→氯化鈣+水+二氧化碳;
(5)檢查裝置的氣密性,連接儀器.
I. 濃鹽酸和二氧化錳共熱製取氯氣的實驗裝置
實驗裝置分為發生裝置,過濾裝置(可分為除雜,乾燥等),收集裝置,尾氣處理裝置。(這個也是一般的順序)。
第一個是發生裝置。生成氯氣,但是因為濃鹽酸的易揮發性,會有大量的HCl氣體和水蒸氣。
第二個是過濾裝置,可以除掉HCl氣體。因為它的溶解性比較的大。而氯氣因為「同離子效應」溶解的少。
第三個是尾氣處理裝置。多餘的氯氣和氫氧化鈉反應。
第四個是乾燥裝置。濃硫酸可以吸收水蒸氣。
第五個是收集裝置。因為氯氣比空氣重,應該用向上排空氣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