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裝置知識 > 如圖1為一項實驗裝置

如圖1為一項實驗裝置

發布時間:2023-01-09 15:03:02

1. 用如圖1所示的實驗裝置驗證機械能守恆定律.實驗所用的電源為學生電源,輸出電壓為6V的交流電和直流電兩

(1)因為我們是比較mgh、

1
2
mv2的大小關系,故m可約去比較,不需要用天平.故C沒有必要.
應將打點計時器接到電源的交流輸出端上,故B錯誤.
開始記錄時,應先給打點計時器通電打點,然後再釋放重錘,讓它帶著紙帶一同落下,如果先放開紙帶讓重物下落,再接通打點計時時器的電源,由於重物運動較快,不利於數據的採集和處理,會對實驗產生較大的誤差,故D錯誤.
其中操作不當的步驟是BD.沒有必要進行的是C.
(2)利用勻變速直線運動的推論有:
vC=
xBD
2T
=
(0.8573?0.7018)m
2×0.02s
=3.89 m/s
重力勢能減小量為:△Ep=mgh=1.0×9.8×0.7776 J=7.62J.
由此得到的結論是:在誤差允許范圍內,只在重力作用下物體減少的重力勢能等於增加的動能,物體機械能守恆.
故答案為:(1)B、D、C
(2)3.89;7.62;在誤差允許范圍內,只在重力作用下物體減少的重力勢能等於增加的動能,物體機械能守恆

2. 用如圖1所示的實驗裝置驗證機械能守恆定律.實驗所用的打點計時器為電火花打點計時器.重錘從高處由靜止

(1)B:將打點計時器應接到電源的「交流輸出」上,故B錯誤.
C:因為我們是比較mgh、

1
2
mv2的大小關系,故m可約去比較,不需要用天平,故C錯誤.
D:開始記錄時,應先給打點計時器通電打點,然後再釋放重錘,讓它帶著紙帶一同落下,如果先放開紙帶讓重物下落,再接通打點計時時器的電源,由於重物運動較快,不利於數據的採集和處理,會對實驗產生較大的誤差,故D錯誤.
故選BCD.
(2)在上述驗證機械能守恆定律的實驗中發現,重錘減小的重力勢能總是大於重錘動能的增加,其原因主要是因為在重錘下落的過程中存在阻力作用.
(3)重錘下落時做勻加速運動,因此由△x=aT2得:
a=
△x
T2
=
(s2?s1)f2
4

故答案為:(1)BCD
(2)存在阻力作用(3)a=
(s2?s1)f2
4

3. 如圖1所示為「探究功與速度變化的關系」實驗裝置,讓小車在橡皮筋的作用下彈出,沿木板滑行.思考該探究

(1)使木板傾斜,小車受到的摩擦力與小車所受重力的分力大小相等,在不施加拉力時,小車在斜面上受到的合力為零,小車可以在橡皮筋鬆弛後做勻速直線運動,小車與橡皮筋連接後,小車所受到的合力等於橡皮筋的拉力,橡皮筋對小車做的功等於合外力對小車做的功.故C正確,ABD錯誤.
故選:C.
(2)橡皮筋對小車做的功我們沒法直接測量,所以我們是通過改變橡皮筋的條數的方法來改變功,為了讓橡皮筋的功能有倍數關系就要求將橡皮筋拉到同一位置處,故應選甲同學的方法,乙同學的方法測不出橡皮筋到底做了多少功.
(3)由動能定理得:W=

1
2
Mv2,觀察圖線發現W和v是一個2次函數關系,所以W與v2可能是線性關系,故應做W-v2圖象
故答案為:(1)C;(2)甲;(3)W-v2

4. 如圖1為探究「牛頓第二定律」的實驗裝置,在小車的前端安裝一個拉力感測器,用來記錄小車受到的拉力大小

(1)A、根據實驗原理可知,在該實驗中以及用感測器直接測出了小車所受拉力大小,因此對小車質量和所掛鉤碼質量沒有具體要求,故A錯誤.
B、在實驗的過程中,我們認為繩子的拉力F等於鉤碼的重力mg,而在小車運動中還會受到阻力,所以我們首先需要平衡摩擦力.具體的方法是適當墊高長木板無滑輪的一端,使未掛鉤碼的小車恰能拖著紙帶勻速下滑,故B正確.
C、長木板的表面光滑程度要盡可能均勻,使小車的木板的摩擦力處處相等,這樣我們實驗時只有平衡好摩擦力即可,故C正確;
D、實驗時盡可能使AB間的距離大一些,這樣A、B兩點的速度相差大一些,誤差小一些,故D錯誤.
故選:BC
(2)根據勻變速直線運動的位移與速度公式:v2-v02=2ax
可以求出:a=

vB2?vA2
2L

代入第3次實驗數據得a=2.44m/s2
(3)根據表中數據,得出圖象如圖所示:
vB2?vA22L,2.44m/s2;(3)如圖;(4)沒有完全平衡摩擦力或拉力感測器讀數偏大.

5. 如圖1是「驗證動量守恆定律」實驗裝置.①直接測定小球碰撞前後的速度是不容易的,但可以通過測量______

①小球離開軌道後做平拋運動,由於小球拋出點的高度相等,它們在空中的運動時間相等,小球的水平位移與小球的初速度成正比,可以用小球的水平位移代替其初速度,故選C.
②為避免反彈,入射小球與被碰小球的質量應滿足m1>m2
③毫米刻度尺的分度值為1mm,用該刻度尺測量的測量結果應准確到毫米,在毫米以下還要估讀一位,由題意可知,讀數時沒有估讀,這是錯誤的.
④要驗證動量守恆定律定律,即驗證:m1v1=m1v2+m2v3,小球離開軌道後做平拋運動,它們拋出點的高度相等,在空中的運動時間t相等,
上式兩邊同時乘以t得:m1v1t=m1v2t+m2v3t,得:m1SOM=m1SOP+m2SON
故答案為:①C;時間;②>;③估讀;④m1SOM=m1SOP+m2SON

6. 如圖1所示的實驗裝置是「探究滑動摩擦力大小與哪些因素有關」的實驗(1)在水平桌面上用彈簧測力計______

(1)用彈簧測力計水平向左拉動木塊,使其作勻速直線運動時,則木塊水平方向上受到拉力和滑動摩擦力的作用,這兩個力平衡力,根據二力平衡條件,滑動摩擦力大小等於拉力大小.彈簧測力計的每一個大格代表1N,每一個小格代表0.1N,所以f=F=2.8N;
A、運用的是轉換法,通過擴散實驗研究分子運動;
B、探究串聯電路中總電阻與分電阻的關系時,運用的是等效替代法;
(2)在研究滑動摩擦力大小是否與接觸面積的大小有關時,應該控制壓力和接觸面的粗糙程度相同,實驗中將長方體木塊沿豎直方向鋸掉一半,接觸面積減小一半,同時壓力也會減小一半,所以無法探究滑動摩擦力大小是否與接觸面積的大小有關;
(3)當用F=4.3牛的水平拉力拉靜止的木塊時,由圖2乙可知木塊靜止,所以木塊所受的拉力與靜止木塊所受的摩擦力平衡,所以f=F=4.3N.
在研究摩擦力大小與所受壓力關系時,拉動物體做勻速直線運動,所以摩擦力與拉力是一對平衡力,因此f=F.
從表格中數據可以看出,拉力與壓力大小的比值不變,即摩擦力與所受壓力的比值是0.4.
所以摩擦力大小與接觸面受到壓力之間的關系是f=0.4FN
故答案為:(1)水平;勻速;二力平衡;2.8;A;(2)錯誤;沒有控制壓力不變;(3)4.3;0.4FN

7. 如圖1為驗證機械能守恆定律的實驗裝置示意圖.現有的器材為:帶鐵夾的鐵架台、電磁打點計時器、紙帶,帶

(1)通過打點計時器計算時間,故不需要秒錶,打點計時器應該與交流電源連接,回需要刻答度尺測量紙帶上兩點間的距離.故A、D正確,B、C錯誤.
所以選:AD.
(2)不當的步驟是C,應先接通電源,後放開紙帶,使計時器在紙帶上打出點跡;
所以選:C.
(3)根據某段時間內的平均速度等於這段時間的中時刻速度,則有:v C =
.
v
AE =
x AE
t
=
x 1 + x 2 + x 3 + x 4
4
f
=
( x 1 + x 2 + x 3 + x 4 )f
4

故答案為:(1)AD;(2)C;(3)
( x 1 + x 2 + x 3 + x 4 )f
4

8. 如圖1所示為研究焦耳定律的實驗裝置.(1)在兩個相同的燒瓶中裝滿煤油,兩瓶中電阻絲的阻值關系為R甲>R

(1)甲乙兩根電阻絲串聯在電路中,電流和通電時間相同,甲的電阻大,電流專通過甲時電流產生的熱量多,屬所以在電流和通電時間一定時,電阻越大,電流產生的熱量越多.
(2)小明保持電阻和通電時間不變,調整滑動變阻器改變電流大小,這是探究電流產生熱量跟電流關系.
在電流越大時,溫度計溫度升高得越高.所以在電阻和通電時間一定時,電流越大,電流產生的熱量越多.
(3)此過程中水和煤油吸收熱量相同,根據Q=cm(t-t0)得,
所以,cm(t-t0)=c煤油m(t煤油-t0),
所以,c煤油=

t水?t0
t煤油?t0
c
故答案為:(1)電流和通電時間;電阻;(2)電流產生熱量跟電流的關系;電流;在電阻和通電時間一定時,電流越大,電流產生的熱量越多;(3)
t水?t0
t煤油?t0
c

9. 如圖為一實驗裝置,各種試管中裝有一長度與體積均相同的新鮮馬鈴薯條,處理如下.約1小時後取出各馬鈴薯

(來1)甲試管中蔗糖溶液的濃度大自於細胞液的濃度,細胞將失水,使馬鈴薯條變短;乙試管中,由於蒸餾水的濃度小於細胞液的濃度,造成細胞吸水,使馬鈴薯條變長;丙試管中的馬鈴薯條的長度基本保持不變,因為細胞既不吸水也不失水.
(2)丙試管中的馬鈴薯,在實驗中的作用是對照作用.
(3)此實驗的原理是細胞液濃度大於外界溶液濃度時細胞吸水,細胞液濃度小於外界溶液濃度時細胞失水.
故答案為:
(1)變短細胞失水變長細胞吸水不變細胞中的水分基本不變
(2)對照作用
(3)細胞液濃度大於外界溶液濃度時細胞吸水,細胞液濃度小於外界溶液濃度時細胞失水(或滲透作用的原理)

10. (1)如圖1為「驗證機械能守恆定律」的實驗裝置,下列哪些說法是正確的______A.實驗時應選用密度大體積

(1)A.實驗時應選用密度大體積小,並且下端有橡膠墊的重錘,可以減小空氣阻力的影響,故A正確
B.實驗時,應該先接通電源,再松開紙帶讓重錘下落,故B錯誤
C.根據h=

1
2
gt2=
1
2
×10×(0.02)2=2mm,要選用第1、2點間距離接近2mm的紙帶,故C正確
D.由於阻力的影響,產生內能,根據能量守恆定律知,實驗結果總是動能的增量略小於重力勢能的減小量,故D錯誤
E.用夾子夾住紙帶上端避免手提紙帶因抖動而造成摩擦的增大,故E正確
故選:ACE.
(2)①減小的重力勢能等於重力所做功大小,因此有:△Ep=mgh=1.91J
②打點周期T0=0.02s,根據勻變速直線運動中時間中點的瞬時速度等於該過程中的平均速度有:
vB=
XAC
tAC
=
0.2805?0.125
4×0.02
=1.944m/s
重錘下落到B點時增加的動能為△Ek=
1
2
m
v
2

與如圖1為一項實驗裝置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查乳腺用什麼儀器 瀏覽:211
機械設備修理人員代碼是什麼 瀏覽:198
壁掛式太陽能怎麼換閥門 瀏覽:297
民恆機械的電話是多少 瀏覽:249
生產線步伐式輸送裝置設計開題 瀏覽:216
極光打字設備要多少錢 瀏覽:305
陌陌封禁設備是什麼意思 瀏覽:244
動力頭主軸軸承怎麼裝 瀏覽:611
手術機械有哪些 瀏覽:977
x射線的檢測裝置 瀏覽:679
美術畫室器材有哪些 瀏覽:443
超聲波頻率什麼波長什麼 瀏覽:476
安裝在線監測設備需多少錢 瀏覽:198
尼桑綠色eco儀表燈是什麼意思 瀏覽:186
家裡沒有負重器材怎麼搞負重 瀏覽:619
儀表台上電池的燈亮是什麼原因 瀏覽:521
製冷74f是什麼意思 瀏覽:930
機械挖填土方每平方多少錢 瀏覽:386
娛樂暖場設備出租怎麼找客戶 瀏覽:261
水暖消防閥門怎麼樣 瀏覽:340
© Arrange www.fbslhl.com 2009-2021
溫馨提示:資料來源於互聯網,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