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電力系統頻率崩潰是怎麼產生的
簡單的說當負載有功功率不斷增加,發電機有功出力跟不上,系統的頻率就會不斷下降,當頻率下降到一定程度就形成電網崩潰。
B. 防止系統頻率崩潰有哪些主要措施
1、電力系統運行應保證有足夠的、合理分布的旋轉備用容量和事故備用容量;
2、水電機組採用低頻自啟動裝置和抽水蓄能機組裝設低頻切泵及低頻自動發電的裝置;
3、採用重要電源事故聯切負荷裝置;
4、電力系統應裝設並投入足夠容量的低頻率自動減負荷裝置;
5、制定保證發電廠廠用電及對近區重要負荷供電的措施;
6、制定系統事故拉電序位表,在需要時緊急手動切除負荷。
C. 電力系統頻率嚴重下降將造成什麼後果
電力系統頻率嚴重下降將直接導致系統內的低頻減載裝置動作,切除一部分線路負荷,導致停電。
電力系統運行在低頻下,有如下危害。
1.影響電能質量,不能供給用戶以符合質量的電能,影響甚至破壞各個部門的生產過程。
2.對發電廠汽輪機造成較大危害。運行經驗表明,某些形式的汽輪機長時期在頻率低於49~49.5HZ以下運行時,葉片容易產生裂紋,當頻率低到45HZ附近時,個別級的葉片可能發生共振而引起斷裂事故。
3.引起火電廠廠用機械的出力顯著下降,從而導致發電機出力減少,功率更缺,使頻率進一步下降,造成「頻率崩潰」現象。
4.當頻率下降到46~45HZ時,由於與發電機同軸的勵磁機轉速嚴重下降,勵磁機電壓嚴重降低,使發電機端電壓降得很低,自動電壓調節器已不能把電壓維持在額定值,致使系統「電壓崩潰」,最後導致系統瓦解。
D. 電力系統頻率過低或過高有什麼危害
電力系統中的發電與用電設備都是按照額定頻率
設計和製造的,只有在額定頻率附近運行時,才能發揮最好的性能。系統頻率過大的變動,對用戶和發電廠的運行都將產生不利影響。系統頻率變化的不利影響,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a.頻率變化將引起電動機轉速的變化,由這些
電動機驅動的紡織、造紙等機械的產品質量將受到影響,甚至出現殘、次品。系統頻率降低將使電動機的轉速和功率降低,導致傳動機械的出力降低,影響生產效率。
b.無功補償用電容器的補償容量與頻率成正比,
當系統頻率下降時,電容器的無功出力成比例降低,此時電容器對電壓的支持作用受到削弱,不利於系統電壓的調整。
c.頻率偏差的積累會在電鍾指示的誤差中表現
出來。工業和科技部門使用的測量、控制等電子設備將受系統頻率的波動而影響其准確性和工作性能,頻率過低時甚至無法工作。頻率偏差大使感應式電能表的計量誤差加大。研究表明:頻率改變1%,感應式電能表的計量誤差約增大0.1%。頻率加大,感應式電能表將少計電量。
d.電力系統頻率降低,會對發電廠和系統的安
全運行帶來影響,例如:頻率下降時,汽輪機葉片的振動變大,影響使用壽命,甚至產生裂紋而斷裂。又如:頻率降低時,由電動機驅動的機械(如風機、水泵及磨煤機等)的出力降低,導致發電機出力下降,使系統的頻率進一步下降。當頻率降到46Hz或47Hz以下時,可能在幾分鍾內使火電廠的正常運行受到破壞,系統功率缺額更大,使頻率下降更快,從而發生頻率崩潰現象。再如:系統頻率降低時,非同步電動機和變壓器的勵磁電流增加,所消耗的無功功率增大,結果更引起電壓下降。當頻率下降到45~46Hz時,各發電機及勵磁的轉速均顯著下降,致使各發電機的電動勢下降,全系統的電壓水平大為降低,可能出現電壓崩潰現象。發生頻率或電壓崩潰,會使整個系統瓦解,造成大面積停電。
表達式為:頻率偏差=實際頻率-標稱頻率(我國系統標稱頻率為50HZ,國外有60HZ的);我國電力系統的正常頻率偏差允許值為±0.2HZ,當系統容量較小時,頻率偏差值可以放寬到±0.5HZ;系統有功功率不平衡是產生頻率偏差的根本原因。
E. 電力系統低頻運行有什麼危害
具體如下:
1、引起汽輪機葉片斷裂。在運行中,汽輪機葉片由於受不均勻氣流沖擊而發生振動。在正常頻率運行情況下,汽輪機葉片不發生共振。當低頻運行時,未級葉片可能發生共振或接近於共振,從而使葉片振動應力大大增加,如時間長,葉片可能損壞甚至斷裂。
2、使發電機出力降低。頻率降低,轉速下降,發電機兩端的風扇鼓進的風量減小,冷卻條件變壞,如果仍維持出力不變,則發電機的溫度升高,可能超過絕緣材料的溫度允許值,為了使溫度不超過容許值,勢必要降低發電機出力。
3、使發電機機端電壓下降。因為頻率下降時,會引起內電勢下降而導致電壓降低,同時,由於頻率降低,使發電機轉速降低,同軸勵磁電流減小.使發電機的機端電壓進一步下降。
4、使火電廠輔機設備出力下降。當低頻運行時,所有廠用交流電動機的轉速都相應下降,因而火電廠的給水泵、風機、磨煤機等輔助設備的出力也將下降,而影響電廠的出力。其中影響最大的是高壓給水泵和磨煤機,由於出力的下降,使電網有功電源更加缺乏,致使頻率進一步下降,造成惡性循環。
5、給用戶帶來危害。頻率下降,將使用戶的電動機轉速下降,出力降低,影響用戶產品的產量和質量。另外,頻率下降,將引起電鍾不準.電器測量儀器誤差增大,自動裝置及繼電保護誤動作等。
F. 電網安全穩定三道防線是什麼
簡單點說,三道防線分別是:繼電保護、過載切機切負荷穩控裝置、低頻低壓失步解列裝置。
第一道防線:高速、准確地切除故障元件的繼電保護和反應被保護設備運行異常的保護,不損失負荷,快速隔離故障;
第二道防線:保障電網安全運行的安全自動裝置,允許損失少量負荷,避免元件過載、電網失穩;
第三道防線:失步解列與頻率、電壓控制,採取一切必要手段避免電網崩潰。
電力系統穩定
電力系統在正常運行時,經受干擾而不發生非同步運行、頻率崩潰和電壓崩潰的能力。這種抗干擾的能力是電力系統保證正常運行必須具備的。從狹義的觀點看,電力系統穩定單指不發生非同步運行,不管電力系統中聯接多少台發電機,聯網地域有多大(全省、跨省區、跨國家),都要求在經受干擾時所有交流同步發電機保持同步運行。
G. 電力系統自動裝置的作用
電力系統自動裝置的作用是防止電力系統失去穩定、避免電力系統發生大面積停電。
電力系統常見的自動裝置有:
1、發電機自動勵磁-自動調節勵磁。同步發電機為了實現能量的轉換,需要有一個直流磁場而產生這個磁場的直流電流,稱為發電機的勵磁電流。根據勵磁電流的供給方式,凡是從其它電源獲得勵磁電流的發電機,稱為他勵發電機,從發電機本身獲得勵磁電源的,則稱為自勵發電機。
2、電源備自投(BZT)---備用電源自動投入。備自投是備用電源自動投入使用裝置的簡稱,應急照明系統就是一個備自投備自投的電源系統。備用電源自動投入使用裝置通常採用繼電接觸器作為蓄電池自投備的控制。當主電源故障,繼電接觸器控制系統的控制觸頭自動閉合自動將蓄電池與應急照明電路接通。
3、自動重合-自動判斷故障性質,自動合閘。自動重合閘裝置是將因故障跳開後的斷路器按需要自動投入的一種自動裝置。
4、自動准同期---自動調節,實現准同期並列。自動准同期是利用頻差檢查、壓差檢查及恆定導前時間的原理,通過時間程序與邏輯電路,按照一定的控制策略進行綜合而成的,它能圓滿地完成准同期並列的基本要求簡稱AS。
5、還有自動抄表,自動報警,自動切換,自動開啟,自動點火,自動保護,自動滅火,等等。
(7)電力系統自動裝置頻率崩潰擴展閱讀:
電力系統中裝設的反事故自動裝置:
①繼電保護裝置:其功能是防止系統故障對電氣設備的損壞,常用來保護線路、母線、發電機、變壓器、電動機等電氣設備。按照產生保護作用的原理,繼電保護裝置分為過電流保護、方向保護、差動保護、距離保護和高頻保護等類型。
②系統安全保護裝置:用以保證電力系統的安全運行,防止出現系統振盪、失步解列、全網性頻率崩潰和電壓崩潰等災害性事故。系統安全保護裝置按功能分為4種形式:
一是屬於備用設備的自動投入,如備用電源自動投入,輸電線路的自動重合閘等;
二是屬於控制受電端功率缺額,如低周波自動減負荷裝置、低電壓自動減負荷裝置、機組低頻自起動裝置等;
三是屬於控制送電端功率過剩,如快速自動切機裝置、快關汽門裝置、電氣制動裝置等;
四是屬於控制系統振盪失步,如系統振盪自動解列裝置、自動並列裝置等。
H. 密切華東電網低頻減載第一頻率是什麼
密切華東電網低頻減載第一頻率一般為48.5~49Hz。
低頻減載裝置簡稱aer低頻減載低頻減載是一種防止電力系統出現頻率崩潰的安全控制措施,低頻減載裝置是實現這一措施的自動裝置,它由頻率測量和減載兩個環節組成。
定義一種防止電力系統出現頻率崩潰的安全控制措施。即當電力系統因發電和用電負荷的需求之間出現缺額而引起頻率下降時,按照事先整定的動作頻率值,依次將系統中預先安排好的一部分次要負荷切除,從而使系統有功功率重新趨於平衡,頻率得到回升。迄今為止,這是防止電力系統因頻率下降導致頻率崩潰事故的最主要的一種安全措施。為盡量減小切除負荷及盡快恢復頻率,要根據系統功率缺額大小和頻率下降的速度與絕對值把要切除的負荷分為若干輪,在頻率下降的過程中順次切除。一般分為5~6輪,第一輪的起動頻率整定在48.0~48.5赫,最後一輪為46.0~46.5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