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檢測技術及自動化裝置專業 就業前景
檢測技術與自動化裝置專業就業方向
本專業就業前景廣闊,畢業生可以適應現代信息化企事業單位的多種需求。
可在控制類、電氣類、電子類等領域從事自動控制系統的設計、模擬、開發、維護、調試技術改造和技術管理等工作;
從事自動化儀器儀表、檢測儀器儀表的設計開發、市場營銷、生產管理和售後服務;從事企業系統管理、質量管理、信息化技術開發與改造。
② 在自動化工廠生產線上使用的一些檢測設備目前主流的都有什麼呢
要看是檢測什麼抄產品,或者檢測什麼項目的, 不同生產線不同工藝用到的檢測設備也不同,有檢測外觀的,有檢測性能的,有檢測厚度的,等等。 要具體項目去看。目前生產線上我很多是需要自動檢測的,比如原來是人工作業的改成自動檢測。河北從勝機電科技可以非標改自動化,已成功為多個工廠改造自動化項目。
③ 自動化設備怎麼調試
自動化設備調試一般分為幾個階段,調試工作一般在現場設備安裝完成後開始(即設備基本具備通電條件)。
設備/系統檢查:對已完成安裝的設備或系統進行檢查,主要用於檢查設備安裝是否正確、穩固,接線是否牢固等內容。同時檢查設備接線是否存在錯誤,特別是是否有短接或漏接現象。所有檢查按照電氣原理圖進行操作,防止發生漏項。同時還要特別注意檢查系統的接地是否正確;
單點測試:也稱為打點。即在屏蔽PLC內部程序後,對設備進行上電,然後通過強制置位/復位等操作,對系統的輸入/輸出進行測試,以確保所有I/O點的功能均正常(包括所有數字量和模擬量點);
功能測試:逐步解開對PLC程序的屏蔽,對系統的功能進行逐項測試,通過模擬現場的操作環境和條件,驗證每個自動化程序功能塊的邏輯是否正確。例如測試啟動電機的啟動、停止和緊急停止的條件;
模擬聯調:在不對自動化系統載入真實載荷的情況下,對系統進行聯調(例如鋼材酸洗線的酸洗槽中不注入酸液,而採用水替代)。著重測試系統的自動化聯動、手動功能操作、報警及緊急停止功能;
輕負載聯調:自動化系統控制的生產線進行低負荷調試,驗證系統在真實條件下的工作能力;
全負載調試及驗收:使系統工作在設計的滿負荷之下,以測試系統的生產能力。同時開始對系統進行驗收,並對業主方的工作人員開展培訓工作。
④ 機械自動化常見故障有哪幾種檢測方法
任何一台機械自動化都是由執行元件,感測器部分,控制器部分三部分組成,當自動化設備突然出現故障不工作,或者工作順序失常,就必須進行故障診斷。下面我們從組成設備的三部分來了解一下診斷自動化設備故障的方法。
1.
檢查機械自動化的所有電源,氣源,液壓源。電源,氣源和液壓源的問題會經常導致自動化設備出現故障。比如供電出現問題,包括整個車間供電的故障,比如電源功率低,保險燒毀,電源插頭接觸不良等;氣泵或液壓泵未開啟,氣動三聯件或二聯件未開啟,液壓系統中的泄荷閥或某些壓力閥未開啟等。檢測自動化設備時應包括以下幾個方面:電源,包括每台設備的供電電源和車間的動力電。氣源,包括氣動裝置所需的氣壓源。液壓源,包括自動化設備液壓裝置需要的液壓泵的工作情況。
2.
檢查自動化設備的感測器位置是否出現偏移。由於設備維護人員的疏忽,可能某些感測器的位置出現差錯,比如沒有到位,感測器故障,靈敏度故障等。要經常檢查感測器的感測位置和靈敏度,出現偏差及時調節,感測器如果壞掉,立刻更換。很多時候,此外,由於自動化設備的震動,大部分的感測器在長期使用後,都會出現位置松動的情況,所以在日常維護時要經常檢查感測器的位置是否正確,是否固定牢固。
⑤ 檢測技術與自動化裝置的學科概況
本學科是隸屬於控制科學與工程學科下的一個二級學科。本學科以自動化、電子、計算機、控制工程、信息處理為研究對象,以現代控制理論、感測技術與應用、計算機控制等為技術基礎,以檢測技術、測控系統設計、人工智慧、工業計算機集散控制系統等技術為專業基礎,同時與自動化、計算機、控制工程、電子與信息、機械等學科相互滲透,主要從事以檢測技術與自動化裝置研究領域為主體的、與控制、信息科學、機械等領域相關的理論與技術方面的研究。研究本學科及相關科學領域基礎理論的分析、建模與模擬、應用技術及系統設計和自動化新技術、新產品研究開發等。掌握本科學領域堅實的理論基礎和系統的專門知識是檢測技術與自動化裝置學科及其工程應用的重要基礎和核心內容之一。隨著國民經濟各行業及科學技術的迅速發展,以及本學科專業理論和技術水平的提高,檢測技術與自動化裝置學科的研究內容越來越豐富,應用范圍也越來越廣闊。檢測技術與自動化裝置的應用基礎是扎實的理論基礎以及科研和工程實踐過程中不斷積累的新技術使用技能和知識;隨著自動化系統規模和新技術應用范圍的不斷擴大,加上學科基礎理論和光、機、電結合新技術的迅速發展,越來越促進了檢測技術與自動化裝置學科的迅速發展。本學科是一門以應用為主、理論和實踐緊密結合的綜合性學科,它的應用已經遍及工業、交通、航空航天、電力、冶金及國防等各個領域。
⑥ 怎樣檢測自動化設備常見故障
自動化設備故障檢測的常用方法現在自動化設備在企業的普及率越來越高了,普及率高的同時設備故障率也就同步上升了,常用的簡易狀態監測方法主要有聽診法、觸測法和觀察法等。
1、聽診法
設備正常運轉時,伴隨發生的聲響總是具有一定的音律和節奏。只要熟悉和掌握這些正常的音律和節奏,通過人的聽覺功能就能對比出設備是否出現了重、雜、怪、亂的異常雜訊,判斷設備內部出現的松動、撞擊、不平衡等隱患。用手錘敲打零件,聽其是否發生破裂雜聲,可判斷有無裂紋產生。
電子聽診器是一種振動加速度感測器。它將設備振動狀況轉換成電信號並進行放大,工人用耳機監聽運行設備的振動聲響,以實現對聲音的定性測量。通過測量同一測點、不同時期、相同轉速、相同工況下的信號,並進行對比,來判斷設備是否存在故障。當耳機出現清脆尖細的雜訊時,說明振動頻率較高,一般是尺寸相對較小的、強度相對較高的零件發生局部缺陷或微小裂紋。當耳機傳出混濁低沉的雜訊時,說明振動頻率較低,一般是尺寸相對較大的、強度相對較低的零件發生較大的裂紋或缺陷。當耳機傳出的雜訊比平時增強時,說明故障正在發展,聲音越大,故障越嚴重。當耳機傳出的雜訊是雜亂無規律地間歇出現時,說明有零件或部件發生了松動。
2、觸測法
用人手的觸覺可以監測設備的溫度、振動及間隙的變化情況。
人手上的神經纖維對溫度比較敏感,可以比較准確地分辨出80℃以內的溫度。當機件溫度在0℃左右時,手感冰涼,若觸摸時間較長會產生刺骨痛感。10℃左右時,手感較涼,但一般能忍受。20℃左右時,手感稍涼,隨著接觸時間延長,手感漸溫。30℃左右時,手感微溫,有舒適感。40℃左右時,手感較熱,有微燙感覺。50℃左右時,手感較燙,若用掌心按的時間較長,會有汗感。60℃左右時,手感很燙,但一般可忍受10s長的時間。70℃左右時,手感燙得灼痛,一般只能忍受3s長的時間,並且手的觸摸處會很快變紅。觸摸時,應試觸後再細觸,以估計機件的溫升情況。
用手晃動機件可以感覺出0.1mm-0.3mm的間隙大校用手觸摸機件可以感覺振動的強弱變化和是否產生沖擊,以及溜板的爬行情況。
用配有表面熱電偶探頭的溫度計測量滾動軸承、滑動軸承、主軸箱、電動機等機件的表面溫度,則具有判斷熱異常位置迅速、數據准確、觸測過程方便的特點。
3、觀察法
人的視覺可以觀察設備上的機件有無松動、裂紋及其他損傷等;可以檢查潤滑是否正常,有無干摩擦和跑、冒、滴、漏現象;可以查看油箱沉積物中金屬磨粒的多少、大小及特點,以判斷相關零件的磨損情況;可以監測設備運動是否正常,有無異常現象發生;可以觀看設備上安裝的各種反映設備工作狀態的儀表,了解數據的變化情況,可以通過測量工具和直接觀察表面狀況,檢測產品質量,判斷設備工作狀況。把觀察的各種信息進行綜合分析,就能對設備是否存在故障、故障部位、故障的程度及故障的原因作出判斷。
通過儀器,觀察從設備潤滑油中收集到的磨損顆粒,實現磨損狀態監測的簡易方法是磁塞法。它的原理是將帶有磁性的塞頭插入潤滑油中,收集磨損產生出來的鐵質磨粒,藉助讀數顯微鏡或者直接用人眼觀察磨粒的大孝數量和形狀特點,判斷機械零件表面的磨損程度。用磁塞法可以觀察出機械零件磨損後期出現的磨粒尺寸較大的情況。觀察時,若發現小顆磨粒且數量較少,說明設備運轉正常;若發現大顆磨粒,就要引起重視,嚴密注意設備運轉狀態;若多次連續發現大顆粒,便是即將出現故障的前兆,應立即停機檢查,查找故障,進行排除。
⑦ 自動化外觀檢測設備主要檢測什麼
自動化外觀檢測設備無疑就是指對產品的外觀進行檢測的自動化設備,
外觀檢測一般來說都檢測表面劃痕,裂紋,缺塊,麻點等,
產品不同稍有不同,這種檢測一般使用視覺檢測設備來檢測比較准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