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設計一個簡易實驗證明:聲音響度的大小與發聲體振動的振幅有關.寫出實驗所需要的器材、實驗步驟以及實驗
該實驗中我們需要一個聲源,即需要的器材是:鋼尺、桌子;
具體的實驗步驟是:將鋼尺的一端壓在桌邊上,另一端伸出桌面,保持伸出桌面的長度不變,分別較輕和較重撥動鋼尺,聽聲音的響度變化.
實驗結論:聲音的響度與振幅有關,振幅越大、響度越大.
故答案為:(1)鋼尺、桌子;(2)將鋼尺的一端壓在桌邊上,另一端伸出桌面,保持伸出桌面的長度不變,分別較輕和較重撥動鋼尺,聽聲音的響度變化.(3)聲音的響度與振幅有關,振幅越大、響度越大.
B. 觀察比較聲音強弱的變化實驗中應准備哪些器材
觀察比較聲音強弱的變化實驗
實驗器材
1、鋼尺
2、4個同樣的杯子內裝有不同量的水
3、實驗記錄紙、
4、1根橡皮筋、
4、3個長短不同的鐵釘
5、小錘。
C. 怎樣使樂器聲音的大小和高低發生變化呢 科學 6年級上冊
動手做:有趣的吸管樂器 在《美妙聲音的魔幻傳奇》這部科學童話劇里,同學們可以學到很到關於聲音的有趣實驗,下面就向你推薦一個最簡單的來試做,有興趣的話可以向索尼探夢的老師去學習更多。如果你是孩子的爸爸媽媽的話,不妨試試給孩子做做這個實驗,教給孩子聲音的原理。 製作方法:用手將吸管的一頭壓扁,在被壓扁的一頭,把吸管的兩側斜著剪兩刀,再將露出來的尖尖的部分也剪下去,以保證安全。再次將剪好的這頭壓壓扁,吸管樂器就完成了!將壓扁的這頭含在嘴裡,用力吹就能發出很大的聲音。 實驗原理:聲音是物體的振動在媒質中傳播引起人耳或其他接受器的反應。當吸管被剪斷壓扁時,扁平的小片就像是兩個可以振動的彈簧片,向裡面吹氣,就能夠引起吸管內的空氣產生振動,從而發出聲音。 演奏你的吸管樂器:聲音的高低會隨著吸管的長短變化而有所不同。你想發現吸管樂器的更多樂趣?不妨試試看:在吸管上挖幾個小孔,像吹奏笛子一樣吹響你的吸管樂器。會發出什麼樣的聲音?裡面又有哪些奧妙?
D. 在家的創意小實驗(五)——聲振小風車
實驗材料
紙杯,針,膠帶,硬紙板,剪刀
實驗步驟
第一步:將針 緊貼著杯底 固定在紙杯底部,針尖穿過杯壁下沿,針頭在杯底中央,特別注意, 不要弄破杯底 ;
第二步:用膠帶粘牢針頭;
第三步:將硬紙板剪成 1厘米×1.5厘米 的小方塊(也可以是大小相似的其他軸對稱形狀);
第四步:用略粗與針的尖銳物(如筆尖~)在紙片中央鑽一個小孔;
第五步:將紙片掛在針尖上;
第六步:剪出一段膠帶,粘在針尖處,避免紙片掉落;
對著紙杯持續發出聲音,不斷調整音量大小和音調高低,在合適的聲音下,就可以看到紙片像風車一樣轉動起來了~
實驗原理:
我們發出的聲音是通過振動聲帶發出的,而聲音的振動可以通過空氣,傳播到紙杯上,紙杯的底部隨著聲音振動,又傳給了與它緊密接觸的針,再由針傳遞給紙片,紙片在合適的振動下,就開始了轉動。
E. 一個關於聲的實驗
1、聲音的產生(1)音叉實驗做法:將懸吊著乒乓球接觸不發聲的音叉,球並不跳動; 將音叉敲響,再使球接觸音叉,球跳動。結論:發聲的物體在振動。(2)鋼尺實驗做法:用一根長鋼尺,壓緊在桌面的邊緣,適當調節鋼尺伸出桌面的長度,撥動伸出桌面的端部, 鋼尺能夠發出聲音,觀察到鋼尺在振動。結論:發聲的物體在振動。2、聲音的傳播(1)固體傳聲實驗做法:用課桌做實驗,兩位同學一組,甲將一隻耳朵貼在桌子上,堵上另一隻耳朵。乙在甲看不到動作的情況下輕敲甲的桌底或桌腿。甲能聽到乙敲桌的聲音。結論:固體能夠傳聲。(2)液體傳聲實驗做法:將能發聲的物體(如音樂卡、手機、鬧鈴等)放在密封的塑料袋中,塑料袋浸沒在水裡後,仍能聽到發聲體發出的聲音。結論:液體能夠傳聲。(3)氣體傳聲實驗做法:教師說話,坐在座位上學生可以聽到。結論:空氣能夠傳聲。(4)真空響鈴實驗做法:把響鈴的鬧鍾放在漸漸被抽出空氣的玻璃罩內,人所聽到的鈴聲逐漸減弱。結論:真空不能傳聲。3、聲音的音調做法:用一根長鋼尺,壓緊在桌面的邊緣,使鋼尺伸出桌面的長度約為全長的1/3, 撥動它伸出桌面的端部,聽鋼尺發出的聲音,觀察它振動的快慢。 再縮短鋼尺伸出桌面的長度,撥動它伸出桌面的端部,使它振動的幅度跟上次大致相同, 聽它發出的聲音跟上次相比有什麼變化。發現鋼尺振動越快,頻率越高,它發出聲音的音調越高。結論:音調跟頻率有關,頻率越大,音調越高。4、聲音的響度做法:用一根長鋼尺,壓緊在桌面的邊緣,適當調節鋼尺伸出桌面的長度,並保持伸出長度不變, 用大小不同的力撥動它伸出桌面的端部,使鋼尺能夠發出聲音來,觀察鋼尺振動的幅度。 聽聲音的大小,發現當用力較大時,鋼尺振幅大,聽到聲音的響度大。結論:聲音的響度跟振幅有關,振幅大,響度大.
F. 設計一個簡易實驗證明:聲音響度的大小與發聲體振動的振幅有關。寫出實驗所需要的器材、實驗步驟以及實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