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裝置知識 > 魚洗實驗裝置論文

魚洗實驗裝置論文

發布時間:2023-01-06 17:59:28

㈠ (急)(急)(急)魚洗論文

1實驗時的感受: (1)在手搓時,雙手有一種「身不由己」的感覺,雙手似乎不由自主地在某個方向上不停來回搓動。 (2)一開始搓動,水面只有皺波,隨著繼續手搓,水波處運動逐漸劇烈,然後產生跳動的水珠,再噴出水柱,而且水柱越噴越高。 2.由實驗得到的猜想:產生以上現象會不會是由於自激振動引起的呢? 3.什麼是自激振動: (1)實驗題目: 研究范德波耳(Van der pol)方程: 所描述的非線性有阻尼的自激振動系統,其中 是一個小的正的參量, 是常數。 下面簡稱范德波耳方程為VDP方程。 (2)解題分析:自激振動是一個非線性有阻尼的振動系統,在運動過程中伴隨有能量損耗。但系統存在一種機制,使能量能夠由非振動的能源通過系統本身的反饋調節,及時適量地得到補充,從而產生一個不穩定的不衰減的周期運動,這樣的振動成為自激振動。 對�0�2�0�2 VDP方程,可從機械振動角度理解, 是阻尼系數,它是變化的。如果 ,則阻尼系數為正,系統將受阻尼,能量將逐漸減少;但如果 ,則發生負阻尼,意味著不僅不消耗系統的能量,反而給系統提供能量。此系統能通過自動的反饋調節,使得在一個振動過程中,補充的能量正好等於消耗的能量,從而系統作穩定的周期振動。 (3)結果圖形展示: 5.探討分析得出的觀點:盛水魚洗是一個殼液耦合系統,手可視為一個簡單的彈性系統,則魚洗搓振運動的力學模型可視為兩個彈性系統間由於干摩擦引起的自激振動。 6.實驗中的新發現:當盆受到的簡諧激勵力的頻率大約為盆液耦合系統的某一固有頻率(較高,例如幾百赫茲)與盆內水的重力波頻率(很低,例如幾赫茲)之和時,系統將由高頻的振動狀態轉變為水面以低頻大幅重力波為主的運動。這種高頻激勵產生大幅振盪是流固耦合系統的一種強非線性行為。 7.影響魚洗噴水效果的因素: (1)液體的深度:液體越深,噴水效果越明顯。 (2)液體粘度:液體越粘,噴水效果越明顯。 (3)盆的大小:盆越大,水的波動越大。 (4)盆的厚度變化:影響不明顯。 (5)盆的材料:材料越有彈性,越容易噴水。 (6)手搓方式(包括力量、頻率、方向):不同的手搓方式會產生不同的皺波。 (7)手的摩擦系數(即粗糙程度):摩擦力越大,水的振動越劇烈。 (8)手的張緊度:影響不明顯。 (9)外部干擾(會消耗振動能):在手搓時,若有外物接觸魚洗壁,會阻礙噴水。 五、結論 通過對實驗現象的觀察及討論分析,可以認為如果用激振器使魚洗噴水,則此現象解釋為「共振」並不為過,但如果用手搓來使魚洗噴水,就不能用簡單的「共振」來解釋了,而要用「自激振動」的觀點來說明。因為手是個復雜的物體,其運動方式也很復雜,手搓所產生的摩擦屬於干摩擦。綜上所述,魚洗手搓現象的原理與「自激振動」有關,而不是簡單的「共振」。 雖然我們又提出了新的觀點,但魚洗振動噴水的奧秘還是沒有完全揭開,要藉助現代科學揭示這些深層次的古代科學信息,還需攻克一些難點,或是發現一些新的科學現象、發展新的科學理論。 六、後記 魚洗不僅本身很神奇,而且可以在物理學研究實驗中起到典型的作用。魚洗具有結構簡單、圖案分明、概念清楚等特點,所以我們可以用魚洗作為實驗模型來做以下動力學實驗: 1. 模態分析實驗 2. 自激振動實驗 3. 強迫振動實驗 4. 衰減振動實驗 5. 共振現象實驗 可見,魚洗是世界科學技術史上一件非常有價值、非常了不起的發明創造。研究魚洗能使我們進一步了解中國古代科技,從而促進現代科技的發展。 �0�2

㈡ 一個洗臉盆能玩出什麼花樣古時候的洗臉盆有什麼黑科技

古代的洗臉盆叫「洗」,闊口窄底,深度較大 ,兩側還有「耳朵」。於今天的洗臉盆很像。先秦時期,「洗」多是銅制,底部通常還有雙魚紋飾,稱為「魚洗」。洗手的時候,看著水下的魚兒,別有一番趣味。

什麼地方的水跳得最高?是盆壁震動幅度最大的地方,稱為波腹。古人也許不知道波腹,但是知道原理,所以通常會把鯉魚放在波腹處,這樣水看起來就像是從魚嘴裡出來一樣,構思絕妙!

㈢ 影響魚洗水花高度的因素有哪些

實驗時,把「魚洗」盆中放入適量水,將雙手用肥皂洗干凈,然後用雙手去摩擦「魚洗」 耳的頂部。隨著雙手同步地同步摩擦時,「魚洗」盆會發出悅耳的蜂嗚聲,水珠從4個部位噴出,當聲音大到一定程度時,就會有水花四濺。繼續用手摩擦「魚洗」耳,就會使水花噴濺得很高,就象魚噴水一樣有趣。

㈣ 「魚洗」的......

【實驗目的】

演示共振現象。

【實驗器材】

魚洗盆。

【實驗原理】

用手摩擦「洗耳」時,「魚洗」會隨著摩擦的頻率產生振動。當摩擦力引起的振動頻率和「魚洗」壁振動的固有頻率相等或接近時,「魚洗」壁產生共振,振動幅度急劇增大。但由於「魚洗」盆底的限制,使它所產生的波動不能向外傳播,於是在「魚洗」壁上入射波與反射波相互疊加而形成駐波。駐波中振幅最大的點稱波腹,最小的點稱波節。用手摩擦一個圓盆形的物體,最容易產生一個數值較低的共振頻率,也就是由四個波腹和四個波節組成的振動形態,「魚洗壁」上振幅最大處會立即激盪水面,將附近的水激出而形成水花。當四個波腹同時作用時,就會出現水花四濺。有意識地在「魚洗壁」上的四個振幅最大處鑄上四條魚,水花就像從魚口裡噴出的一樣。

【實驗操作與現象】

實驗時,把「魚洗」盆中放入適量水,將雙手用肥皂洗干凈,然後用雙手去摩擦「魚洗」 耳的頂部。隨著雙手同步地同步摩擦時,「魚洗」盆會發出悅耳的蜂嗚聲,水珠從4個部位噴出,當聲音大到一定程度時,就會有水花四濺。繼續用手摩擦「魚洗」耳,就會使水花噴濺得很高,就象魚噴水一樣有趣。

㈤ 大學物理實驗都有哪些

基本測量 液體粘滯系數的測定 三線扭擺法測轉動慣量 駐波實驗 電表的擴充與校準
電橋法測電阻 電位差計原理及其應用 用模擬法測繪靜電場 示波器的使用
分光計的使用 等厚干涉

㈥ 大學物理演示實驗的目錄

1 力、熱學
1.1 力學
1.1.1 向心力
1.1.2 彈性碰撞
1.1.3 圓錐爬坡
1.1.4 科里奧利力
1.1.5 傅科擺
1.1.6 質心運動
1.1.7 轉動定律
1.1.8 角速度合成
1.1.9 直升飛機的角動量守恆
1.1.10 角動量守恆轉台
1.1.11 常平架回轉儀
1.1.12 進動演示儀
1.1.13 混沌擺
1.2 空氣動力學
1.2.1 氣體流速與壓強演示儀
1.2.2 飛機升力
1.2.3 伯努利懸浮球
1.2.4 氣體渦旋演示儀
1.3 振動與波
1.3.1 旋轉喬量演示儀
1.3.2 簡諧振動合成儀
1.3.3 機械共振
1.3.4 音叉
1.4.5 拍頻擺
1.4.6 駐波共振
1.4.7 縱駐波
1.4.8 昆特管
1.4.9 魚洗
1.4.10 水波干涉
1.4.11 傅立葉振動合成儀
1.4.12 聲波波形演示儀
1.4.13 聲聚焦
1.4.14 超聲霧化
1.4 熱學
1.4.1 分子運動
1.4.2 伽爾頓板
1.4.3 模擬電冰箱實驗裝置
1.4.4 投影式相臨界點狀態演示儀
2 光學
2.1 幾何光學
2.1.1 分光計
2.1.2 三棱鏡
2.1.3 尼克爾棱鏡模型
2.1.4 方解石與雙折射
2.1.5 窺視無窮
2.1.6 人造火焰
2.1.7 光柵變換圖
2.1.8 激光反射運動合成儀
2.1.9 反射式運動合成儀
2.1.10 海市蜃景演示儀
2.1.11 光學幻影演示儀
2.1.12 光學分形演示儀
2.1.13 普氏擺
2.1.14 光瞳實驗演示儀
2.2 波動光學
2.2.1 動態多縫衍射強度實時顯示儀
2.2.2 旋轉式小孔衍射儀
2.2.3 散射光干涉演示儀
2.2.4 激光光纖干涉演示儀
2.2.5 台式皂膜
2.2.6 簾式皂膜
2.2.7 光柵視鏡系統
2.2.8 光學儀器解析度
2.2.9 反射白光全息圖
2.2.10 透射白光全患合成圖
2.3 偏振光學
2.3.1 自然光、偏振光模型
2.3.2 偏振光狀態演示儀
2.3.3 旋光色散演示儀
2.3.4 偏振光干涉、應力演示儀
2.4 光學綜合
2.4.1 熱輻射機
2.4.2 氦氖激光器
2.4.3 看得見的激光
2.4.4 綠激光器
2.4.5 激光光學演示儀
2.4.6 紅外接收演示儀
2.4.7 夢幻時鍾
2.4.8 夢幻球
2.4.9 激光多普勒試驗儀
2.4.10 超聲光柵演示儀
2.4.11 電光調制演示儀
2.4.12 法拉第磁旋光演示儀
2.4.13 光纖和互感通訊演示儀
2.4.14 3D立體影像演示儀
2.4.15 光纖陀螺演示儀
2.4.16 夫蘭克一赫茲演示儀
3 電學
3.1 靜電學
3.1.1 維氏起電機
3.1.2 高壓電源
3.1.3 指針驗電器
3.1.4 靜電擺球
3.1.5 靜電除塵
3.1.6 靜電跳球
3.1.7 靜電植絨
3.1.8 雅格布天梯
3.1.9 低氣壓下輝光放電
3.1.10 輝光球、輝光碟
3.1.11 電子束偏轉
3.1.12 庫侖扭秤
3.2 導體與電介質
3.2.1 靜電感應盤
3.2.2 卡文迪許球
3.2.3 導體靜電荷接曲率分布
3.2.4 尖端放電
3.2.5 電風輪、電風轉筒
3.2.6 避雷針
3.2.7 靜電屏蔽
3.2.8 高壓帶電作業
3.2.9 電介質極化
3.2.10 電介質對電容影響
3.2.11 PGM數字小電容測試儀
3.2.12 絕緣體轉換為導體
3.3 電學綜合
3.3.1 手觸式電池
3.3.2 壓電效應
3.3.3 基爾霍夫定律
3.3.4 RLC電路串並聯諧振
……
4 磁學
參考文獻

㈦ 哪些因素影響魚洗盆的震動情況

(1)在不同水深之下系統的振動性
質,水位升高,σ增加,頻率
變小。
(2)在不同密度的液體之下系統的
振動性質,改變液體密度,即
為改變整體σ,σ值加大,f
變小。
(3)在不同大小的魚洗盆之下系統
的振動性質,使用不同大小的
魚洗盆,固定水位深度且使水
面產生四個駐波圖形,由f×a
值知小盆的值最大,代表小盆
波速最大

這是一篇台灣高中老師寫的關於魚洗實驗的文章,看看吧,對你肯定有很大的幫助,不過前提是你機器上有adobe reader(因為文檔是pdf格式的)

㈧ 魚洗原理在生活中運用的例子

一、魚洗原理實質就是共振的原理,在生活中運用的例子有:

如音響設備中揚聲器紙盆的振動,各種弦樂器中音腔在共鳴箱中的振動等利用了「力學共振」;電磁波的接收和發射利用了「電磁共振」;激光的產生利用了「光學共振」;醫療技術中則有已經非常普及的「核磁共振」等。

二、魚洗原理的簡介:

1、現象:

當盆內注入一定量清水,用潮濕雙手來回摩擦銅耳時,可觀察到伴隨著魚洗發出的嗡鳴聲中有如噴泉般的水珠從四條魚嘴中噴射而出,水柱高達幾十厘米。

2、魚洗原理的內容:

從振動與波的角度來分析是由於雙手來回摩擦銅耳時,形成銅盆的受迫振動,這種振動在水面上傳播,並與盆壁反射回來的反射波疊加形成二維駐波。

理論分析和實驗都表明這種二維駐波的波形與盆底大小、盆口的喇叭形狀等邊界條件有關。我國漢代已有魚洗,並把魚嘴設計在水柱噴涌處,說明我國古代對振動與波動的知識已有相當的掌握。

根據經書記載,倒入半盆水,雙手用力往復摩擦盆的雙耳,未久,發生共振,盆里的水居然分成四股水箭向上激射出兩尺多高,並發出震卦爻時的古音,而與黃鍾之聲一致。傳說此物曾於古代作為退兵之器,因共振波發出轟鳴聲,眾多魚洗匯成千軍萬馬之勢,傳數十里,敵兵聞聲卻步。魚洗反映了我國古代科學制器技術,已達到高超的水平。現今仿古製做的震盆盆內刻有龍形,故亦稱龍洗。

㈨ 中國古代的「魚洗」有什麼神奇之處

唐宋時期,中國古代的勞動人民根據殼體振動的一般道理,發明出一種比較神奇的「噴水魚洗」。這種「洗」與其他的「洗」不一樣,這種「洗」只要人們用雙手去猛烈摩擦「洗」的雙耳,就會發出「嗡嗡」的聲音,過不了一會兒。「洗」里的水就會噴起來,如萬道噴泉。當時的人們不懂其中的科學道理,認為這是「神仙顯靈」。

這種能變「魔法」的奇妙魚洗,在洗的底部都刻有4條魚的花紋,雕刻得非常精緻。魚鱗和魚尾都惟妙惟肖,就如4條真的大鯉魚一樣靜靜地卧在水底。人們在洗里盛滿水後,用雙手沾上水使勁摩擦洗外面的「雙耳」,洗里就會立即發出響亮的「嗡嗡」聲,過一會兒後,洗里出現了美麗的浪花,這時就會水珠四濺,如無數條噴泉。洗里的4條「大鯉魚」就像在水裡歡呼跳躍,真如洗里的魚顯了神通。如果人們摩擦的越快,洗發出的聲音就會越來越響,水花四射。這種具有中華民族傳統特徵的魚洗,曾多次被帶到國外展出,成為世界博覽會上最受歡迎的展品之一。

㈩ 最新物理學成就

中國古代的物理學成就——易經
生物是完全不同於非生物的特殊實物,非生物形成了自然現象,而生物是形成生命現象(社會、意識、思想、特異功能、心靈感應、智力、生命力、靈魂、生物能等現象)的主體。二者有完全不同的性能和現象,因此一定有不同的組成和結構。我們已經知道,分子構成細胞,細胞構成生物。在分子之間和細胞之間還有氣物質,就是虛物炁體,這些就是經絡穴位物質。具體地說,生物是由固態的骨肉發甲、液態的體液(津血)、氣態的呼吸消化道、炁態的經絡穴位共四個系統組成的統一的有機整體。固液氣三態構成生物的肉身系統,炁態經絡構成生物的意識系統。四態齊全才能構成活生生的生物,缺一不可,而且炁態才是決定生命活動的關鍵系統,沒有了炁態系

時空觀的先進性 在歐洲,人們對時間和空間的認識是割裂的,孤立的,直到20世紀初,相對論才把空間和時間科學地統一起來。但在中國古代,遠在先秦時期,不少哲人就把空間和時間聯系起來考慮。戰國時期成書的《管子·宙合》篇,把時間稱為「宙」,空間稱為「合」,其中說,「天地,萬物之橐,宙合又橐天地」,意思是說,萬物都包涵在天地之內,而天地又包涵在時空的「宙合」之中。墨家對時空的認識又有了新發展,他們把空間稱為「宇」,包括東南西北、四面八方的各種不同場所和方位,把時間稱為久,「宇久」就是現代的宇宙。

物質無限可分論的最旱提出者 戰國的惠施已經認識到「至小無內,謂之小一」,意思是說物的構成單位沒有內部的極限,是無限小的。與惠施同時代的辯者還用具體比喻來說明物質的無限可分性,即「一日之捶,日取其半,萬世不竭」。這種物質不可窮盡的觀點,比古希臘的原子論更深刻地反映了自然界的辯證本性。

對雪花晶體的認 識古代歐洲對雪花晶體的認識始於13世紀,阿爾伯特斯於1260年提到「雪花是星狀的。」但對雪花晶體六角對稱性的認識,西方直到開普勒才實現。1611年,開普勒在《把六角形的雪花作為新年禮物》的論文中肯定了雪花的六角晶體結構。中國古人對雪花晶體六角對稱性的認識始於西漢的韓嬰,公元前135年,他在《韓詩外傳》中說:「凡草木花多五齣,雪花獨六齣」。這比歐洲要早十幾個世紀。

利用振動原理製成的噴水魚洗 噴水魚洗,一個類似銅盤的器物,其外緣上有一對稱豎起的雙耳。當盆內盛水時,如來回摩擦銅盆的雙耳,會產生嗡嗡的響聲,同時有水柱從水面升起。早在中國五代時期,晉國被遼國戰敗,晉皇帝投降時(946年)曾向遼太宗貢獻了一個能噴水的雙魚瓷盆,這是我國古籍記載中最早的噴水魚洗。銅質噴水魚洗的出現則在北宋後期,在宣和年間(1119—1125)還出現了能噴水的瑪瑙質魚洗。

魚洗噴水的原理是振動,一種規則的類似圓柱形板的板振動。振動從雙耳傳到側壁,產生垂直於水面的橫向振動,使水面濺起水花。

西方對板振動的研究始於18世紀下半葉德國的克拉尼。為使板振動變為可見,他在金屬板上撒上一層薄砂,然後敲擊金屬板使它振動,板上的細砂就移到那些不振動的波節線上。他由此畫下的各種振動圖形就是克拉尼砂圖。中國的噴水魚洗比克拉尼振動板早7個世紀。

對共振現象的認識與實驗 我國古代很早就對共振現象有記述,公元前3世紀—4世紀的《莊子》一書就記載了調瑟時發生的共振現象。這種基音與泛音共振現象的發現比西方早得多,歐洲直到15世紀才由達·芬奇首次進行共振實驗。《墨子·備穴篇》還記述了共振現象的具體應用:在城牆根下每隔幾米,挖一個坑,坑內埋置容量為70升—80升的陶瓮,瓮口蒙上皮革。若有敵人挖地道攻城,可以根據各陶瓮聲響情況,確定敵人挖掘的位置和方向。

中國古代不僅很早就懂得共鳴現象,還掌握了消除共鳴的方法。唐代著作《劉賓客嘉話錄》記載了這方面的一個故事:洛陽某和尚的房裡掛有一個磬,經常自鳴發聲,和尚因此驚憂成疾。一天朋友曹紹夔來訪,發現磬的自鳴是由寺院的鍾聲引起的,就用銼把磬銼磨了幾下,果然,鍾再響時磬不再自鳴了。

世界上最早的游標卡尺 公元初年,王莽變法改制,製作了一種銅卡尺。它長14.22厘米,分固定尺和活動尺兩部分。尺的正面刻有寸、分等刻度。從原理、性能、用途看,這個游標卡尺同現代的游標卡尺十分相似,但它比西方科學家製成的游標卡尺早1700多年。

常平架裝置 公元4世紀前成書的《西京雜記》記載了長安工匠丁緩發明的被中香爐。當將香爐中的檀香木塊點燃後,可以把香爐隨便放進被子里,不僅不會燒壞被子,連香爐灰也不會撒出來。奧妙在於爐內有一種叫「常平架」的裝置,它由內外兩個金屬環組成,兩環用轉軸聯結,外環又通過另一轉軸與外架聯結。這種常平架裝置在近代航海磁羅經、電羅經上有廣泛應用。歐洲直到16世紀才出現常平架裝置,比中國晚了1600多年。

物理相關的中國的世界第一還有許多,如磁偏角和磁傾角的發現、對太陽能的利用、潛望鏡、透光銅鏡、光的直線傳播、小孔成像、十二平均律等方面的發明和發現,都是在世界上最早的

閱讀全文

與魚洗實驗裝置論文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某同學設計了如下裝置來 瀏覽:633
超聲波儀器動態范圍是什麼意思 瀏覽:11
傳動裝置分析 瀏覽:263
風機與閥門連鎖怎麼實現 瀏覽:314
消防管道閥門抽檢比例 瀏覽:313
礦用自動除塵噴霧裝置生產工藝 瀏覽:334
鑄造灰鐵很硬怎麼回事 瀏覽:505
天然氣灶沒有自動滅火裝置會有什麼後果 瀏覽:221
江蘇旭潤設備有限公司怎麼樣 瀏覽:653
預作用裝置開箱檢查記錄 瀏覽:355
電動工具龍韻開關 瀏覽:472
數控機床電氣互鎖是什麼意思 瀏覽:448
軸承漏灰如何防護 瀏覽:2
儀表上油壺紅燈出現什麼意思 瀏覽:919
冰箱的製冷液是什麼顏色的 瀏覽:425
真空鍍膜設備多少錢 瀏覽:475
某同學用如圖所示的a實驗裝置 瀏覽:558
如何培訓機械零件檢驗員工 瀏覽:250
溫州濱海工業園供水閥門廠 瀏覽:915
查乳腺用什麼儀器 瀏覽:2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