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汽車剎車的原理是什麼
所有的汽車,都要用一種耐磨的剎車片,與汽車旋轉部位緊緊貼合,靠摩擦力使轉動部位停下來。 被摩擦方式有不同,可以分為鼓和碟兩大類。跟自行車類似,鼓的方式,是從內向外張開,剎住旋轉的鼓,碟的方式,是從兩邊夾緊旋轉的盤。 剎車動力,最原始的來自人的腳,氣動剎車,腳只是一個開關,踩剎車使的勁大小與剎車效果沒有關系。液壓剎車,動力也是來自人的腳,現在的車有真空助力,一部分動力來自人的腳,大部分動力是發動機產生的真空。
Ⅱ 電動機的剎車裝置是什麼原理
剎車片(機械制動)
;電磁抱閘,能耗制動、反接制動(電磁製動)
剎車片的原理最簡單,解體電動機就可以了解。
電磁抱閘:電機與電磁抱閘的電源是同步的,電磁抱閘的電源從電動機的接線盒或接觸器下端引出,電磁抱閘的工作原理:通電時,電磁力使抱閘裝置分開,電機可以轉動,停電時,由於內部失去磁力,彈簧使抱閘裝置合上,電機停轉。
能耗制動:所謂能耗制動,即在電動機脫離三相交流電源之後,定子繞組上加一個直流電壓,即通入直流電流,利用轉子感應電流與靜止磁場的作用已達到制動的目的。
反接制動:在電動機切斷正常運轉電源的同時改變電動機定子繞組的電源相序,使之有反轉趨勢而產生較大的制動力矩的方法。反接制動的實質,使電動機欲反轉而制動,因此當電動機的轉速接近零時,應立即切斷反接轉制動電源,否則電動機會反轉。實際控制中採用速度繼電器來自動切除制動電源。
Ⅲ 汽車剎車是怎麼實現的採用什麼原理
工作原理:
1、機械式的手剎,通過鋼絲或者類似機構聯動後輪的剎車卡鉗,拉起手剎後,卡鉗壓住剎車片,從而實現駐車的功能。
2、電子式的手剎,是通過開啟駐車開關,電機驅動鋼絲或者類似機構聯動後輪的剎車卡鉗,通過卡鉗壓緊剎車片實現駐車功能。
3、手剎對於小型汽車來說,有的是在變速箱後,與傳動軸連接的地方有一個制動盤,類似盤式制動器的(當然也有鼓式的),然後通過鋼索,將拉力傳動到那,從而實現駐車制動。
4、拉動手剎後,它利用一個液壓輔缸,推動車下邊的液壓總缸運動,然後帶動氣閥,,然後氣閥動作之後,制動傳動軸,汽車只手剎只剎傳動軸的。
5、當完成制動傳動軸之後,如果是普通的卡車則利用手剎桿的鋼索拉動拉實現長期剎車。如果是比較高檔的卡車,比如沃爾沃的,則使用電控制,上面當你推動手剎的時候,事實上有一個電動拽引機已經啟動,在空氣制動完成之後他就拉近鋼索並且鎖定,當然也有直接拉制動器的。
(3)剎車裝置是什麼簡單機械原理擴展閱讀:
使用注意事項
對於最常見的機械手剎來說,首先要注意不要每次駐車時都狠狠地拉起來,特別注意不要拉到頭,因為金屬過度拉伸或者是長時間保持拉伸都會加快形變,導致加速手剎拉線的制動衰退。正確的做法是,拉手剎直到後輪抱死後再向上提1-2格,保證不溜車即可。
如果是在坡道上停車,不建議純粹用手剎將車固定住,因為這樣做會讓手剎承受太大的制動力,加快手剎的磨損。正確的做法是駐車後先用手剎固定,然後找一些可靠的磚頭或者其他物體墊在輪胎下面,待車輪固定牢靠後,釋放手剎讓受力轉移到四個車輪上,再次拉起手剎,讓車輪和手剎共同受力。
Ⅳ 什麼是制動裝置,工作原理是什麼
制動裝置(制動裝備)是汽車裝設的全部制動和減速系統的總稱,其功能是使行駛中的汽車減低速度或停止行駛,或使已停駛的汽車保持不動,由於制動裝置的結構和性能直接關繫到車輛、人員的安全,因而被認為是汽車的重要安全件,受到普遍的重視。
汽車以一定的車速行駛時具有一定的動能。隨著汽車行駛速度的不斷提高,要使行駛中的汽車減速或停車,就必須強制地對汽車施加一個與汽車行駛方向相反的力,這個力叫做制動力。制動裝置(汽車制動系統)就是產生制動力的裝置。
駕駛員能夠根據道路和交通等情況對制動力進行控制,以實現一定程度的強制制動,使汽車減速或停車,這一功能是制動系統的主要功能。下坡行駛時,為了使汽車維持穩定的車速,也需要制動系統起作用,這是制動系統的又一功能。另外,當汽車停下來後,需要可靠的停車(包括在坡道上停車)。使汽車原地可靠停車也是制動系統的功能之一。
由此可見制動裝置包括下列制動和減速系統:
1、行車制動系(常用制動系),即用以使行駛中的車輛減速或停駛的零部件總稱;
2、應急制動系,即在行車制動系失效的情況下,仍能使行駛中的車輛減速或停駛的零部件總稱;
3、駐車制動系,即使停駛的車輛(包括坡道停車)以機械作用保持其不動的零部件總稱;
4、輔助制動系,即為輔助行車制動系而設,能使行駛中的車輛(特別是下長坡時)持續地減低或穩定車輛速度的零部件總稱;
5、自動制動系,即當掛車與牽引車連接的制動管路滲漏或斷裂時,能使掛車自動制動的零部件總稱。
制動裝置工作原理:
汽車制動系統一般採用摩擦制動,車輪制動器利用摩擦制動車輪,輪胎與路面間的摩擦力使汽車停車。因此,制動的實質就是將汽車的動能強制地轉化為其他形式的能量(通常是熱能),擴散到大氣環境中。
各種類型的制動系統,其工作原理類似,故可用一種簡單的液壓制動系統來說明一般制動系統的工作原理。
該制動系統由鼓式制動器和液壓傳動機構組成。車輪制動器主要由旋轉部分、固定部分和張開機構組成。旋轉部分是一個以內圓面為工作表面的金屬制動鼓8它固定在車輪輪轂上,隨車輪一同旋轉。固定部分包括制動蹄10和制動底板11等。制動底板用螺栓與轉向節凸緣(前輪)或橋殼凸緣(後輪)固定在一起。在固定不動的制動底板上,有兩個支承銷12,支撐著兩個弧形制動蹄的下端。制動蹄的外圓面上鉚有摩擦片9。制動蹄上端用回位彈簧13拉緊壓靠在輪缸活塞7上,下端松套在支承銷上。
液壓傳動機構主要由制動踏板1、推桿2、制動主缸4、制動輪缸6和油管5等組成。制動踏板通常安裝在駕駛室內,踩下踏板可使推桿的一端移動,推桿的另一端支承在制動主缸活塞3上。制動主缸活塞安裝在制動主缸里,可由駕駛員通過制動踏板機構來操縱。液壓制動輪缸裝在制動底板上,用油管與裝在車架上的液壓制動主缸相連。制動主缸、油管和制動輪缸里充滿了制動液。
Ⅳ 汽車剎車系統的原理是怎麼回事求詳解.
制動系統的一般工作原理是,利用與車身(或車架)相連的非旋轉元件和與車輪(或傳動軸)相連的旋轉元件之間的相互摩擦來阻止車輪的轉動或轉動的趨勢。
可用一種簡單的液壓制動系統示意圖來說明制動系統的工作原理。一個以內圓面為工作表面的金屬制動鼓固定在車輪輪轂上,隨車輪一同旋轉。在固定不動的制動底板上,有兩個支承銷,支承著兩個弧形制動蹄的下端。制動蹄的外圓面上裝有摩擦片。制動底板上還裝有液壓制動輪缸,用油管5與裝在車架上的液壓制動主缸相連通。主缸中的活塞3可由駕駛員通過制動踏板機構來操縱。
當駕駛員踏下制動踏板,使活塞壓縮制動液時,輪缸活塞在液壓的作用下將制動蹄片壓向制動鼓,使制動鼓減小轉動速度,或保持不動。
使機械運轉部件停止或減速所必須施加的阻力矩稱為制動力矩。制動力矩是設計、選用制動器的依據,其大小由機械的型式和工作要求決定。制動器上所用摩擦材料(制動件)的性能直接影響制動過程,而影響其性能的主要因素為工作溫度和溫升速度。摩擦材料應具備高而穩定的摩擦系數和良好的耐磨性。摩擦材料分金屬和非金屬兩類。前者常用的有鑄鐵、鋼、青銅和粉末冶金摩擦材料等,後者有皮革、橡膠、木材和石棉等。
在了解某款車型的剎車系統時,您可能經常會聽到「前盤後鼓」或「前碟後鼓」這四個字,那麼,它到底是什麼意思呢?最近就有讀者通過電子郵件詢問有關汽車制動系統的問題,比如盤式制動器和鼓式制動器的區別,通風盤和實心盤的不同之處等等。
目前車市中很多發動機排量較小的中低檔車型,其制動系統大多採用「前盤後鼓式」,即前輪採用盤式制動器,後輪採用鼓式制動器,比如常見的一汽大眾捷達、長安鈴木奧拓及羚羊、比亞迪福萊爾、東風悅達起亞千里馬、上海通用賽歐等等。我們先來簡單了解一下後輪經常採用的鼓式制動器。
實際應用差別很明顯,盤剎比鼓剎好用。剎車鼓中的石棉材料會致癌。鼓剎與盤剎各有利弊。在剎車效果上,鼓剎與盤剎的相差並不大,因為剎車時,是輪胎和地面的摩擦力讓車子逐漸停止下來的。如果車身小巧,車身重量輕,後輪採用鼓剎就足以使輪胎和地面產生足夠的摩擦力了。如果後輪使用盤剎,ABS和EBD系統也會自動降低其剎車力度,以保證後輪不會失去抓地力出現打滑、抱死現象。
散熱性上,盤剎要比鼓剎散熱快,通風盤剎的散熱效果更好;在靈敏度上,盤剎會更高些,不過在下雨天道路泥濘的情況下當剎盤沾了泥沙後剎車效果就會大打折扣,這也是盤剎的缺點;費用方面,鼓剎較盤剎更低,而且使用壽命更長,因此一些中低檔車多會採用鼓剎,中高檔以上的車型基本採取四輪盤剎。
汽車設計者從經濟與實用的角度出發,一般轎車採用了混合的形式,前輪盤式制動,後輪鼓式制動。四輪轎車在制動過程中,由於慣性的作用,前輪的負荷通常占汽車全部負荷的70%-80%,因此前輪制動力要比後輪大。轎車生產廠家為了節省成本,就採用前輪盤式制動,後輪鼓式制動的方式。四輪盤式制動的中高級轎車,採用前輪通風盤式制動是為了更好地散熱,至於後輪採用非通風盤式同樣也是成本的原因。畢竟通風盤式的製造工藝要復雜得多,價格也就相對貴了。隨著材料科學的發展及成本的降低,在轎車領域中,盤式制動有逐漸取代鼓式制動的趨向。
一般制動器都是通過其中的固定元件對旋轉元件施加制動力矩,使後者的旋轉角速度降低,同時依靠車輪與地面的附著作用,產生路面對車輪的制動力以使汽車減速。凡利用固定元件與旋轉元件工作表面的摩擦而產生制動力矩的制動器都成為摩擦制動器。目前汽車所用的摩擦制動器可分為鼓式和盤式兩大類。
旋轉元件固裝在車輪或半軸上,即制動力矩直接分別作用於兩側車輪上的制動器稱為車輪制動器。旋轉元件固裝在傳動系的傳動軸上,其制動力矩經過驅動橋再分配到兩側車輪上的制動器稱為中央制動器。
簡單地說剎車系統的原理是製造出巨大的摩擦力,將車輛的動能轉化為熱能。眾所周知,能量既不會憑空產生,也不會憑空消失,它只能從一種形式轉化為其他形式,或者從一個物體轉移到另一個物體,在轉化或轉移的過程中,能量的總量不變。汽車在加速過程中把化學能轉化成熱能和動能,剎車時剎車系統又將汽車的動能轉化成熱能散發到空氣中。一輛車從靜止加速到時速100公里可能需要10秒鍾,但從時速100公里剎車到靜止可能只需要XX秒而已,可見剎車系統承受著巨大的負荷。從另一個角度來說,如果你想體驗超級跑車的加速快感,用普通家用車也可以,只不過你需要反過來坐著並且是在急剎車中體驗到。
目前大部分小型車都採用液壓制動,因為液體是不能被壓縮的,能夠幾乎100%的傳遞動力,基本原理是駕駛員踩下剎車踏板,向剎車總泵中的剎車油施加壓力,液體將壓力通過管路傳遞到每個車輪剎車卡鉗的活塞上,活塞驅動剎車卡鉗夾緊剎車盤從而產生巨大摩擦力令車輛減速。
希望我的回答對你有所幫助。
Ⅵ 自行車的剎車運用了什麼機械原理
鼓剎:它的鼓內有一個環形的彈簧片,一端固定在剎車鼓內側邊緣,另一側與剎車線相連;簧片內側有一層橡膠。環形簧片的中心有一個不與簧片接觸的圓柱形金屬件,與車輪剛性相連。剎車時,剎車線將簧片向中心拉,摩擦圓柱形金屬件,進而使車輪旋轉減慢。
碟剎:顯而易見,剎車碟片與車輪剛性相連,一個夾鉗含著碟片並固定在車架上。剎車時,夾鉗在剎車線的拉動下夾緊碟片,進而減速。這是剎車系統中減速最快,價錢也最貴的一種。
另外一種就是用剎膠摩擦車輪外緣的鋼圈,使車輪旋轉變慢。這種剎車最簡單也最常見了。
自行車向前移動時,在外胎的摩擦力下,車輪會開始旋轉,將動力提供給車輪旋轉,外胎的摩擦力也會使自行車向前移動。使車輪停轉,外胎相對於車靜止,而車因慣性會向前移動,外胎與路面間會產生很大的摩擦阻力,使車子停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