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初中化學:粗鹽提純實驗報告
一,加水溶解粗鹽 二,靜置沉澱 三,將上層清夜倒入漏斗過濾 四,將濾液置於蒸發皿中,加熱蒸發 這是簡單處理,得到的鹽晶體還需進一步提純(粗鹽中一般含有很多雜質離子化合物以及鹵素單質或化合物)。 食鹽的主要成份是NaCl, 粗鹽是指NaCl含雜質,可溶性雜質多為氯化鎂,氯化鈣等,不溶性的有泥沙等。 粗鹽提純的主要操作可分為兩部分:一是過濾,目的是使不溶性固體雜質與NaCl分離,二是結晶,目的是使NaCl與溶解度為陡峭形的可溶性雜質分離 。 實驗前後分別稱量粗鹽和提純後鹽的目的是計算粗鹽的產率。 製作過濾裝置時要注意三個要點1濾紙邊緣低於漏斗邊緣、2漏斗尖嘴處緊貼燒杯內壁、3用玻璃棒引流並貼在三層濾紙處 。 • 在蒸發濾液的過程中,要用玻璃棒攪拌,目的是防止由於溶液局部溫度過高,造成液體飛濺, 在濾液接近蒸干時,應停止加熱,利用蒸發皿的余熱蒸干,這樣做的理由是若持續加熱會出現固體飛濺的狀況 。
『貳』 過濾水的實驗能驗證什麼
將不溶於水的固體雜質與水分離開。(固一液分離)實驗儀器:鐵架台、玻璃棒、漏斗、燒杯、濾紙裝置圖:實驗四:水的凈化(過濾)實驗室過濾裝置圖生活中過濾簡易裝置四、實驗步驟:一貼:濾紙緊貼漏斗內壁,不要留有氣泡。二低:a.漏斗內濾紙邊緣低於漏鬥口邊緣b.漏斗內液面低於濾紙邊緣三靠:a.傾倒液體時,燒杯要緊靠玻璃棒b.玻璃棒的末端緊靠三層濾紙處c.漏斗末端緊靠承接濾液的燒杯的內壁分析實驗問題:過濾後濾液仍然渾濁的原因可能是哪些?原因:濾紙破損;濾液邊緣高於濾紙邊緣;器不幹凈等。辦公室衛生管理制度.本制度規定了辦公室衛生管理的工作內容和要求及檢查與考核。2.此管理制度適用於本公司所有辦公室衛生的管理定義1-公共區域:包括辦公室走道、會議室、衛生間,每天由行政文員進行清掃;2.個人區域:包括個人辦公桌及辦公區域由各部門工作人員每天自行清掃。保持公共區域及個人區域地面干凈清潔、無污物、污水、浮土,無死角。保持衛生間、洗手池內無污垢,經常保持清潔,毛巾放在固定(或隱蔽)的地方。辦公小用品如筆、尺、橡皮榛、訂書機、啟丁器等,應放在辦公桌一側,要從哪取使用完後放到原位。飲食水機、燈具、列印機、傳真機、文具櫃等擺放要整齊,保持表面無污垢,無灰塵,蜘蛛網等,辦公室內電器線走向要美觀,規范,並用護釘固定不可亂搭接臨時線。7)新進設備的包裝和報廢設備以及不用的雜物應按規定的程序及時予以清除。3.個人衛生應注意以下幾點:禁止在辦公區域抽煙。4)下班後先檢查各自辦公區域的門窗是否鎖好,將一切電源切斷後即可離開。辦公室門口及窗外不得丟棄廢紙、煙頭、傾倒剩茶。4.總經理辦公室衛生應做到以下幾點:保持掛件、畫框及其他裝飾品表面干凈整潔。三、檢查及考核每天由領導檢查公共區域的環境,如有發現不符合以上要求
『叄』 過濾裝置圖三原則
(1)A儀器是鐵架台,B儀器是漏斗,C儀器是燒杯.
(2)沒有使用玻璃棒引流,會造內成過濾時液體濺出;改正:容應使用玻璃棒引流.
漏斗下端管口未緊靠燒杯內壁,會使液體濺出;改正:漏斗下端管口應緊靠燒杯內壁.
濾紙不能高於漏斗邊緣,否則會使濾液渾濁;改正:濾紙應低於漏斗的邊緣.
(3)濾紙破損,會造成渾濁的液體就會不經過濾直接進入濾液;接濾液的燒杯不幹凈,濾液也會渾濁;液面高於濾紙邊緣;
答案:
(1)鐵架台;漏斗;燒杯;
(2)3,應使用玻璃棒引,漏斗下端管口應緊靠燒杯內壁,濾紙應低於漏斗的邊緣;
(3)濾紙破損 接濾液的燒杯不幹凈 液面高於濾紙邊緣
『肆』 空氣過濾器的過濾原理是什麼
空氣過濾器的過濾原理將壓縮空氣中的液態水、液態油滴分離出來,並濾去空氣中的灰塵和固體雜質,但不能除去氣態的水和油。
空氣中顆粒物去除技術主要有機械過濾、吸附、靜電除塵、負離子和等離子體法及靜電駐極過濾等。
機械過濾一般主要通過以下3種方式捕獲微粒:直接攔截,慣性碰撞,布朗擴散機理,其對細小顆粒物收集效果好但風阻大,為了獲得高的凈化效率,濾芯需要緻密並定期更換。
吸附是利用材料的大表面積及多孔結構捕獲顆粒污染物,很容易堵塞,用於氣體污染物去除效果更顯著;
靜電除塵是利用高壓靜電場使氣體電離從而使塵粒帶電吸附到電極上的收塵方法,其風阻雖小但對較大顆粒和纖維捕集效果差,會引起放電,且清洗麻煩費時,易產生臭氧,形成二次污染。
負離子和等離子體法去除室內顆粒污染物的工作原理類似,都是通過使空氣中的顆粒物帶電,聚結形成較大顆粒而沉降,但顆粒物實際上並未移除,只是附著於附近的表面上,易導致再次揚塵。
靜電駐極過濾有效阻隔空氣中顆粒污染物,如粉塵、毛屑、花粉、細菌等,同時超低阻抗確保空調穩定運行及製冷效果。
傳統的標准過濾介質能非常有效地去除10微米以上的顆粒物。當顆粒物的粒徑除至5微米,2微米甚至亞微米的范圍時,高效的機械式過濾系統就會變得比較昂貴,且風阻會顯著增加。通過靜電駐極空氣過濾材料過濾,能以較低的能源消耗達到很高的捕獲效率,同時兼具靜電除塵低風阻的優點,但無需外接上萬伏的電壓,故不會產生臭氧,且由於其組成為聚丙烯材質,很方便拋棄處理。
攔截
空氣中的塵埃粒子,隨氣流作慣性運動或無規則布朗運動或受某種場力的作用而移動,當微粒運動撞到其它物體,物體間存在的范德華力(是分子與分子、分子團與分子團之間的力)使微粒粘到纖維表面。進入過濾介質的塵埃有較多撞擊介質的機會,撞上介質就會被粘住。較小的粉塵相互碰撞會相互粘結形成較大顆粒而沉降,空氣中粉塵的顆粒濃度相對穩定。室內及牆壁的退色就因為這原因。
把纖維過濾器像篩子一樣看待是錯誤的。
慣性和擴散
顆粒粉塵在氣流中作慣性運動,當遇到排列雜亂的纖維時,氣流改變方向,粒因慣性偏離方向,撞到纖維上而被粘結。粒子越大越容易撞擊,效果越好。
小顆粒粉塵作無規則的布朗運動。顆粒越小,無規則運動越劇烈,撞擊障礙物的機會越多,過濾效果也會越好。空氣中小於0.1微米的顆粒主要作布朗運動,粒子小,過濾效果好。大於0.3微米的粒子主要作慣性運動,粒子越大效率越高。擴散和慣性都不明顯得粒子最難過濾掉。測量高效過濾器性能時,人們經常規定測量最難測量的粉塵效率值。
靜電作用
由於某種原因,纖維和微粒可能帶上電荷,產生靜電效應。帶靜電的過濾材料過濾效果可以明顯改善。原因:靜電使粉塵改變運動軌跡並撞上障礙物,靜電使粉塵在介質上粘的更牢。
能長期帶靜電的材料也稱作"駐極體"材料。材料帶靜電後阻力不變,過濾效果會明顯改善。靜電在過濾效果中不起決定作用,只起輔助作用。
化學過濾
化學過濾器主要有選擇性的吸附有害氣體分子。
活性碳材料中有大量看不見的微孔,有較大的吸附面積。米粒大小的活性碳中,微孔內面積有十幾平方米大。
游離分子接觸活性碳後,在微孔中凝聚成液體因毛細管原理呆在微孔中,有的與材料和而為一體。沒有明顯化學反應的吸附稱為物理吸附。
有的對活性碳進行處理,被吸附的顆粒與材料進行反應,生成固體物質或無害氣體,稱為化學吸附。
活性碳在使用過程中材料的吸附能力不斷減弱,當減弱到某一程度,過濾器將報廢。如果僅為物理吸附,用加熱或水蒸汽熏可使有害氣體脫離活性碳,使活性碳再生。
重力效應
微粒通過纖維層時,在重力作用下,發生脫離氣流流線的位移而沉降在纖維表面上,這種作用只有在微粒較大(>0.5um)時存在,這是微粒重力作用太小,當它還沒有沉降到纖維上時已隨氣流通過纖維層。因而,對粒徑小於0.5um的微粒的過濾,重力沉降完全可以忽略。
『伍』 過濾裝置圖及注意事項
(1)據圖可知,來a鐵架台,b漏斗,c燒杯;自
(2)如不使用玻璃棒引流,會造成過濾時液體濺出,甚至會損壞濾紙.另外濾紙不能高於漏斗邊緣,否則會使濾液渾濁;漏斗下端管口未緊靠燒杯內壁,會使液體濺出;
(3)濾紙破損,則混合物就會不經過濾直接進入濾液;待濾液體液面高於濾紙邊緣,液態混合物也會從過濾器外側流下;接濾液的燒杯不幹凈,濾液也會渾濁;
(4)過濾時需要很長的時間可能濾紙孔被堵塞
故答案為:
(1)鐵架台,b漏斗,c燒杯;
( 2)待濾液體液面高於濾紙邊緣 漏斗下端管口未緊靠燒杯內壁
(3)
①濾紙破損;
②倒入的液體高於濾紙邊緣;
③接濾液的燒杯不幹凈
(4)濾紙孔被堵塞
『陸』 壓縮空氣過濾器的工作原理
導語:壓縮空氣過濾器在日常生活中可能很多人都不是很了解,不是專業人士對壓縮空氣過濾器的了解肯定不會多。今天我們來學習一下壓縮空氣過濾器的工作原理。
壓縮空氣過濾器工作原理
1、空氣中一般都含有灰塵、鐵銹、水分等有害物質,將這些帶有有害物質的空氣壓縮後進入壓縮空氣或濾器的第一集過濾裝置。壓縮空氣在第一道過濾裝置的時候會產生聚結效應,也就是再通過這一通道的時候會凝結出一些顆粒,而大一點的顆粒就會留在過濾網上,因為顆粒較大而被濾材吸附,這些小的顆粒凝結久後水分會變成比較大的水滴。
2、之後壓縮的空氣會進入分離室,在進入分離室後空氣的流動速度會自然地慢下來,當空氣的流通速度減慢之後,從上一通道流通過來的顆粒就會再一次聚集起來,在分離室里有一個像蜂窩一樣的據水氣,流過的水霧就會在這個聚水器上凝結。而沒有凝結的水是帶有雜質水,這些帶有雜質的水會沿著裝置底部流動,之後就到排水設備的位置後,電動排水閘會將這些水排出。
3、壓縮空氣在經過第一道裝置的時候基本上95%的水滴、有害物質都已經被過濾掉,然後進入到第二道裝置。在通過第二道裝置的時候會產生很多的小漩渦,而且進入這道裝置的時候空氣的速度會增加很多倍。在第二道裝置中,那些經過第一道裝置時沒有被過濾掉的雜物會再一次被氣化、過濾、轉換。基本上經過第二道裝置很小的顆粒也會被完全清除.
4、在經過兩道設備的過濾之後,就會得到無塵、無油、霧水地的比較乾燥並且干凈的壓縮空氣,得到干凈的空氣後也可以是氣動設備的使用壽命延長。
壓縮空氣過濾器的特點
1、壓縮空氣過濾器的過濾效果很好,因為它的濾芯是採用了特殊的防止泄露的技術。濾芯還採用了硼硅酸玻璃纖維,這些玻璃纖維都是進口的。
2、設備中使用的前衛具有很小的直徑,它的表面十分光滑。固體雜質和油霧也是可以過濾的。
壓縮空氣過濾器的工作過程看起來簡單,但是每一步流程都有其必然的價值。現在大家對壓縮空氣過濾器的工作原理都有了一定的了解吧,如果大家感興趣,可以再去了解其他更多的相關內容。
『柒』 實驗室乘熱過濾的措施 謝
熱過濾就是在普通過濾器外套上一個熱濾漏斗,
某些熱的濃溶液,過濾時,由於溫度降低,晶體很容易在濾紙上析出,這將使濾出的固體雜質與晶體相混,因此該種溶液就需在保溫的情況下進行過濾,即熱過濾.
1.熱過濾裝置的准備:
熱濾漏斗是銅制的,具有夾層和側管.夾層內盛水,漏鬥上沿有一注水口,側管處用於加熱.
熱濾漏斗內的玻璃漏斗其大小應與熱濾漏斗相匹配,且應為短頸(比熱濾漏斗的底端稍長).
2.過濾操作:
(1)從注水口處向熱濾漏斗夾層中注水,水不可盛得過滿,以防水沸騰時溢出.
(2)將過濾器准備好後,開始加熱漏斗側管,使漏斗內的水溫達到要求.過濾前還應把玻璃漏斗在水浴上用蒸氣加熱一下.
(3)過濾過程中若有結晶析出,應待過濾結束,將濾紙上的晶體再用溶劑溶解,然後用新濾紙重新過濾.
過濾的注意事項
(1)常壓過濾時,如果濾紙和漏斗的隔層和漏斗管里有氣泡或者漏斗管口(斜面背後)沒有貼緊燒杯壁,就會使過濾受到空氣的阻力而減慢.
(2)在熱過濾時,要經常向保溫漏斗中添加熱水.
(3)抽濾的關鍵在於控制水的流量,開始時如果水的流速過大,會使濾紙穿孔.當固體物質增厚時,如果水的流速過小,將使抽濾速率減小.
『捌』 粗鹽提純的實驗報告
粗鹽的提純實驗報告 一、實驗目的1.掌握溶解、過濾、蒸發等實驗的操作技能.2.理解過濾法分離混合物的化學原理.3.體會過濾的原理在生活生產等社會實際中的應用.二、實驗儀器和葯品葯品:粗鹽,水器材:托盤天平,量筒,燒杯,玻璃棒,葯匙,漏斗,鐵架台(帶鐵圈),蒸發皿,酒精燈,坩堝鉗,膠頭滴管,濾紙,剪刀,火柴,紙片三、實驗原理粗鹽中含有泥沙等不溶性雜質,以及可溶性雜質如: 等.不溶性雜質可以用溶解、過濾的方法除去,然後蒸發水分得到較純凈的精鹽.四、實驗操作1.溶解用托盤天平稱取2.5克粗鹽(精確到0.1克).用量筒量取10毫升水倒入燒杯里.用葯匙取一匙粗鹽加入水中,觀察發生的現象.用玻璃棒攪拌,並觀察發生的現象(玻璃棒的攪拌對粗鹽的溶解起什麼作用?).接著再加入粗鹽,邊加邊用玻璃棒攪拌,一直加到粗鹽不再溶解時為止.觀察溶液是否渾濁.在天平上稱量剩下的粗鹽,計算在10毫升水中大約溶解了多少克粗鹽. 2.過濾按照化學實驗基本操作6所述方法進行過濾.仔細觀察濾紙上的剩餘物及濾液的顏色.濾液仍渾濁時,應該再過濾一次.如果經兩次過濾濾液仍渾濁,則應檢查實驗裝置並分析原因,例如,濾紙破損,過濾時漏斗里的液面高於濾紙邊緣,儀器不幹凈等.找出原因後,要重新操作.3.蒸發把得到的澄清濾液倒入蒸發皿.把蒸發皿放在鐵架台的鐵圈上,用酒精燈加熱.同時用玻璃棒不斷攪拌濾液.等到蒸發皿中出現較多量固體時,停止加熱.利用蒸發皿的余熱使濾液蒸干.4.用玻璃棒把固體轉移到紙上,稱量後,回收到教師指定的容器.比較提純前後食鹽的狀態並計算精鹽的產率.五、實驗總結
過濾操作中的問題探析過濾是最常用的分離液體和固體的實驗操作.現行的初中化學教材中僅粗淺地介紹了過濾的操作要點,而實際操作過程中,往往會遇到許多細節性的問題.筆者結合教學實際,就過濾操作中經常遇到的問題談一下自已的解決辦法,僅供參考.(一)、怎樣選擇漏斗和濾紙?漏斗的大小主要取決於要過濾的沉澱的量或析出固體的量,而不是看液體的體積.沉澱量或固體量較多,則所選用的漏斗就大,反之亦然.漏斗的圓錐角應為60°.管徑粗細適宜,太粗難以保持水柱,太細則水流速度慢,過濾需要的時間過長.管徑末端應稍微傾斜.濾紙的選擇依據所做的實驗來定.濾紙分定性濾紙和定量濾紙.定性濾紙在過濾操作中主要用於研究物質的物理性質和化學性質;定量濾紙主要用於物質的定量分析.在中學實驗中,過濾操作常用於定性實驗,所以大多用定性濾紙.選好的濾紙放入漏斗後,紙的邊緣要比漏斗邊緣低5毫米左右為宜.(二)、怎樣組裝過濾器?首先,將選好的濾紙對折兩次,第二次對折要與第一次對折的折縫不完全重合.當這樣的濾紙放入漏斗(頂角60°)中,其尖角與漏斗壁間有一定的間隙,但其上部卻能完好貼在漏斗壁上.這樣裝成的過濾器比所有表面都貼在漏鬥上的過濾器的過濾速度更快.對折時,不要把濾紙頂角的折縫壓得過扁,以免削弱尖端的強度.然後剪去三層紙那邊的兩層的小角,以便在濕潤後,濾紙的上部能緊密地貼在漏斗壁上.其次,將疊好的濾紙放入合適的漏斗中,用洗瓶的水濕潤濾紙,用手指把濾紙上部1/3處輕輕壓緊在漏斗壁上.把水注入漏斗時,漏斗頸應充滿水,或用手指堵住漏斗頸末端,使其充水至漏斗頂角稍上部為止.漏斗頸保持有連續的水柱,會產生向下的引力,加速了過濾過程.(三)、怎樣正確地進行過濾?在過濾時,玻璃棒與盛有過濾液的燒杯嘴部相對著;玻璃棒末端和漏斗中濾紙的三層部分相接近,但不能觸及濾紙;要保持垂直(筆者認為玻璃棒斜立易導致過濾液外溢);漏斗的頸部尖端緊靠接收濾液燒杯嘴部的內壁.每次轉移的液體不可超過濾紙高度的三分之二,防止濾液不通過濾紙而由壁間流出.對於殘留在燒杯里的液體和固體物質應該用溶劑或蒸餾水按少量多次的原則進行潤沖,將洗液全部轉移到漏斗中進行過濾.(四)、怎樣正確洗滌沉澱物?如果需要洗滌沉澱物,則應立即進行洗滌,否則沉澱物在濾紙上放置過久會開裂或結塊,不易潤洗.可用原溶劑、蒸餾水或其它適當的洗滌劑進行潤洗.換一個潔凈的空燒杯以代替原來接受濾液的燒杯,這樣可以避免因沉澱穿透濾紙而要重新過濾大體積的液體.每次洗液用量以能浸沒所收集的沉澱物為宜.洗滌時,用少量洗液小心沿四周從上而下沖洗,將沉澱沖到漏斗底部,不可使液體流速過猛,否則會使沉澱沖出過濾器.也不可用玻璃棒攪拌漏斗內的物質,以免劃破濾紙,前功盡棄.一般洗2到3次左右,可基本洗凈(五)、怎樣檢驗沉澱物是否洗凈?可根據沉澱物上可能檢出的雜質類別,在最後一次洗出液中加入適宜的試劑,來檢驗洗滌程度.如過濾Na2SO4、BaCl2兩溶液恰好完全反應後的混合物時,要檢驗沉澱物是否洗凈,應選擇AgNO3溶液.若在最後一次洗出液中加入AgNO3溶液無沉澱(AgCl)生成,則說明沉澱已洗凈.(六)、過濾時,濾液過多而超出濾紙邊緣或濾紙被劃破怎麼辦?可用少量原溶劑沖洗漏斗和濾紙2到3次,原濾液連同洗液重新進行過濾.(七)、分離沉澱和液體是否必需用過濾操作?否.當分離的沉澱量很少時,可盛物於離心試管內,用離心機進行常溫下沉澱分離.用吸管吸取沉澱上清液.根據需要可進行洗滌後再離心分離.只有當沉澱量較多時,才適宜用過濾法分離(八)、過濾操作是否還有其他方式?有.要使過濾速度快,且方便洗滌,可用布氏漏斗進行減壓抽濾,這使得過濾和洗滌費時少,而且便於洗滌;當過濾需要在一定溫度下進行時應選用保溫漏斗進行過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