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簡要說明起動機控制裝置工作過程
汽車馬達起動機的作用是啟動發動機,啟動機上的齒輪工作時和發動機曲軸相連的飛輪咬合,驅動飛輪,帶動發動機。起動機的工作原理:
汽車起動機的控制裝置包括電磁開關、起動繼電器和點火起動開關燈部件,其中電磁開關於起動機製作在一起。
一、電磁開關
1。電磁開關結構特點
電磁開關主要由電磁鐵和電動機開關兩部分組成。電磁鐵由固定鐵心、活動鐵心、吸引線圈和保持線圈等組成。固定鐵心固定不動,活動鐵心可以在銅套里做軸向移動。活動鐵心前端固定有推桿,推桿前端安裝有開關觸盤,活動鐵心後段用調節螺釘和連接銷與撥叉連接。銅套外面安裝有復位彈簧,作用是使活動鐵心等可移動部件復位。電磁開關接線的端子的排列位置如圖所示
2。電磁開關工作原理
當吸引線圈和保持線圈通電產生的磁通方向相同時,其電磁吸力相互疊加,可以吸引活動鐵心向前移動,直到推桿前端的觸盤將電動開關觸點接通勢電動機主電路接通為止。
當吸引線圈和保持線圈通電產生的磁痛方向相反時,其電磁吸力相互抵消,在復位彈簧的作用下,活動鐵心等可移動部件自動復位,觸盤與觸點斷開,電動機主電路斷開。
二、起動繼電器
起動繼電器的結構簡圖如圖左上角部分所示,由電磁鐵和觸點總成組成。線圈分別與殼體上的點火開關端子和搭鐵端子「E」連接,固定觸點與起動機端子「S」連接,活動觸點經觸點臂和支架與電池端子「BAT」相連。起動繼電器觸電為常開觸點,當線圈通電時,繼電器鐵心便產生電磁力,使其觸點閉合,從而將繼電器控制的吸引線圈和保持線圈電路接通。
1。 控制電路
控制電路包括起動繼電器控制電路和起動機電磁開關控制電路。
起動繼電器控制電路是由點火開關控制的,被控制對象是繼電器線圈電路。當接通點火開關起動擋時,電流從蓄電池政界經過起動機電源接線柱到電流表,在從電流表經點火開關,繼電器線圈回到蓄電池負極。於是繼電器鐵心產生較強的電磁吸力,是繼電器觸點閉合,接通起動機電磁開關的控制電路。
2。 主電路
如圖中箭頭所示,電磁開關接通後,吸引線圈3和保持線圈4產生強的電磁引力,將起動機主電路接通。電路為:
蓄電池正極→起動機電源接線柱 → 電磁開關→ 勵磁繞阻 → 電樞繞阻→搭鐵→ 蓄電池負極,於是起動機產生電磁轉距,起動發動機。
❷ 汽車啟動系統應檢測哪些內容如何檢測
汽車在啟動行駛之前,需要做以下檢查:進入駕駛室之前,要檢查一下車輛周圍的環境。察看是否有障礙物或危險因素。然後看一下輪胎是否氣壓正常,外部是否有損傷,地面是否有滲漏液體等,以確保行車安全。
進入駕駛艙後,關好車門,調節好座椅位置和內外後視鏡的角度,系好安全帶,以保證行駛過程中的舒適及駕車安全。
安全隱患:
現代汽車發動機以電動機作為啟動動力。啟動系統的基本組成,由蓄電池、點火開關、啟動繼電器、啟動機等組成。啟動系統的功用是通過啟動機將蓄電池的電能轉換成機械能,啟動發動機運轉。
由啟動繼電器觸點(常開型)控制啟動機電磁開關電路的通斷,啟動開關只是控制啟動繼電器線圈電路,從而保護了啟動開關,有單聯型(保護啟動開關)和復合型(既保護啟動開關又保護啟動機)。
❸ 起動機的動態試驗有哪兩種
1.起動機四個;
2.尖嘴鉗三把、一字起子、十字起子、尖嘴鉗、扭力扳手各一,開口扳手一套;
3.萬用表。
三、 實驗原理
起動機主要由直流串勵式電動機(產生轉矩,將蓄電池輸入的電能轉換為機械運動)、傳動機構(嚙合機構)和電磁開關(起動機的控制裝置),控制電路的通斷)組成。
四、 實驗步驟
(一)不解體檢測
1、QD121型起動機驅動齒輪與限位環間隙為4.5±1 mm,驅動齒輪端面與端蓋凸緣距離為32~34 mm。
2、以QD124型起動機為例,空轉試驗時,電壓12V,起動機轉速不低於5000r/min,電流不大於90A;全制動試驗時,電壓8V,電流不大於650A,扭矩不小於29.4N·m。
(二)起動機的分解
1、用扳手旋下電磁開關的接線柱「M」的螺母,取下連接片。
2、旋下起動機貫穿螺釘6和襯套座螺釘14,取下村套座12和端蓋9,取出墊片組件11和襯套10。
3、用尖嘴鉗將電刷彈簧抬起,拆下電刷架8及電刷33。
4、用扳手旋下螺栓 37,從驅動端蓋上取下電磁開關總成。
5、在取出轉子後,從端蓋上取下傳動叉26,然後取出驅動齒輪與單向離合器31,再取出驅動齒輪端襯套29。
起動機的分解
1—起動機總成 2—磁場線圈固定螺栓 3—起動機固定螺栓 4—彈性墊圈 5一螺母
6一端益連接螺栓 7—墊圈 8—電刷架 9—電刷端蓋 10—寸套 11—墊片組件
12一村套座 13一彈性墊圈 14一螺釘 18一彈簧墊圈 19一電磁開關端蓋 20—電磁開關總成 21—墊塊及密封圈 22—螺母 23—彈性墊圈 24一電磁開關活動接住中間支撐盤25—撥叉軸 26—傳動軸 27—驅動端端蓋 28—中間支撐 29一電樞軸驅動齒輪套30—止推墊圈 31—驅動齒輪與單向離合器 32一勵出繞組 33一電刷 34一電刷彈簧 35一彈簧 36一電樞 37一螺栓。
❹ 汽車啟動系統檢測
1、起動無反應
原因:
A、電瓶嚴重虧電;
B、主拉線圈開路;
C、KEY(點火開關)嚴重燒蝕。
檢查:
首先將KEY打到ST(起動)檔,測量電瓶電壓,如電瓶虧電,則應找出電瓶虧電的原因並處理。可給電瓶充電或更換新電瓶。如電瓶電壓正常,則可繼續測量起動S柱電壓,如測得起動S柱有電,則為起動機故障(電磁開關吸引線圈開路、起動機電動機故障、電磁開關接觸盤與觸點嚴重燒蝕)。如無電壓,則為KEY嚴重燒蝕或起動線路故障。
2、起動嗒嗒響
原因:電瓶嚴重虧電或保持線圈開路
檢修:首先將KEY打到ST檔,測電瓶電壓,如測得電瓶嚴重虧電,則應找出電瓶虧電的原因並處理。如測得電瓶電壓正常,則為保持線圈開路,應更換起動機總成。
3、起動響一下
原因:
A、電瓶嚴重虧電
B、接觸片嚴重燒蝕
C、直流電機本身故障
檢修:
首先將KEY打到ST檔,測電瓶電壓,如測得電瓶嚴重虧電,則應找出電瓶虧電的原因並處理。如測得電瓶電壓正常,則可用螺絲刀短接電瓶柱和電機柱,如直流電機工作正常,則故障為接觸片嚴重燒蝕。如直流電機依然不工作,則為直流電機故障,應更換起動機總成。
4、起動機轉動無力
原因:
A、電瓶虧電
B、電機本身原因
C、接觸片輕微燒蝕
檢修:
首先將KEY打到ST檔,測電瓶電壓,如測得電瓶虧電,則應找出電瓶虧電的原因並處理。如測得電瓶電壓正常 ,則可用螺絲刀短接電瓶柱和電機柱,如直流電機工作正常,則故障為接觸片輕微燒蝕。如電直流電機依然轉動無力,則為直流電機故障,應更換起動機總成。
❺ 如何檢查發動機起動機
根據收集到資料 以下方法可以試試
註:本文由汽修寶典-孤雲原創,如需轉載請註明出處
1、吸引線圈(主拉線圈)開路: 將萬用表打到」二級管檔「,一表筆與起動S柱相連,另一表筆與電機柱相連。若測得通,則吸引線圏未開路,若不通,則吸引線圈開路,一般更換起動機總成。 2、保持線圈(保位線圈)開路: 將萬用表打到二級管檔」,一表筆與起動S柱相連,另一表筆與磁力開關外殼相連,若測得不通,則為保持線圈開路,一般更換起動機總成。 3、接觸片或觸點燒蝕: 輕微燒蝕:當兩接頭在接觸時,產生自感電壓(火花),會使接觸面產生金屬氧化物,使經過的電流不能滿足用電器的正常使用,用電器工作不良,可對氧化物表面進行打磨處理。 嚴重燒蝕:建立在輕微燒的基礎上,氧化程度更嚴重,經過的電流甚至不能帶動用電器工作,甚至幾乎沒有電流經過,相當於開路,可對其進行打磨處理或直接更換。 註:可用一螺絲刀直接短接電瓶柱與電機柱。若起動機工作正常 ,則為燒蝕。若依然轉動無力,則為電瓶虧電或直流電機故障。 4、接觸片與觸點燒連: 在高電流的作用下,使兩接觸面產生高溫,從而熔為一體,不再受某元件或某開關的控制,一般更換總成。 5、直流電機轉子線圈搭鐵: 現象:起動機不轉 檢測方法:將萬用表打到」二級管檔」,一表筆與換向器相接,另一表筆與轉子軸相接,正常時應不通,若通則為轉子線圈搭鐵,應更換起動機總成。 6、單向離合器卡死或打滑 現象:a、卡死:起動機空轉或起動機帶動發動機著車後,起動機不能退出工作,由發動機帶動常轉。 b、打滑:起動機齒輪與飛輪嚙合後,起動機空轉飛輪不動。 檢查:首先固定住單向器後方的某個元件(轉子或某個齒輪),再轉動最前方的齒輪(嚙合飛輪的驅動齒輪),正常應只能朝一個方向空轉,若兩個方向都能空轉,則為單向器打滑,若兩個方向都不能轉動,則為單向器卡死,卡死可清潔或更換,打滑只能更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