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機械結構設計要實現哪些功能
機械結構設計的任務
機械結構設計的任務是在總體設計的基礎上,根據所確定的原理方案,確定並繪出具體的結構圖,以體現所要求的功能。是將抽象的工作原理具體化為某類構件或零部件,具體內容為在確定結構件的材料、形狀、尺寸、公差、熱處理方式和表面狀況的同時,還須考慮其加工工藝、強度、剛度、精度以及與其它零件相互之間關系等問題。所以,結構設計的直接產物雖是技術圖紙,但結構設計工作不是簡單的機械制圖,圖紙只是表達設計方案的語言,綜合技術的具體化是結構設計的基本內容。
5.1.2機械結構設計特點
機械結構設計的主要特點有:(1)它是集思考、繪圖、計算(有時進行必要的實驗)於一體的設計過程,是機械設計中涉及的問題最多、最具體、工作量最大的工作階段,在整個機械設計過程中,平均約80%的時間用於結構設計,對機械設計的成敗起著舉足輕重的作用。(2)機械結構設計問題的多解性,即滿足同一設計要求的機械結構並不是唯一的。(3)機械結構設計階段是一個很活躍的設計環節,常常需反復交叉的進行。為此,在進行機械結構設計時,必須了解從機器的整體出發對機械結構的基本要求
5.2機械結構件的結構要素和設計方法
5.2.1結構件的幾何要素
機械結構的功能主要是靠機械零部件的幾何形狀及各個零部件之間的相對位置關系實現的。零部件的幾何形狀由它的表面所構成,一個零件通常有多個表面,在這些表面中有的與其它零部件表面直接接觸,把這一部分表面稱為功能表面。在功能表面之間的聯結部分稱為聯接表面。
零件的功能表面是決定機械功能的重要因素,功能表面的設計是零部件結構設計的核心問題。描述功能表面的主要幾何參數有表面的幾何形狀、尺寸大小、表面數量、位置、順序等。通過對功能表面的變異設計,可以得到為實現同一技術功能的多種結構方案。
5.2.2結構件之間的聯接
在機器或機械中,任何零件都不是孤立存在的。因此在結構設計中除了研究零件本身的功能和其它特徵外,還必須研究零件之間的相互關系。
零件的相關分為直接相關和間接相關兩類。凡兩零件有直接裝配關系的,成為直接相關。沒有直接裝配關系的相關成為間接相關。間接相關又分為位置相關和運動相關兩類。位置相關是指兩零件在相互位置上有要求,如減速器中兩相鄰的傳動軸,其中心距必須保證一定的精度,兩軸線必須平行,以Vこ萋值惱
② 1)試總結歸納機械傳動系統設計的一般方法和步驟。 (2)說明傳動系統方案是如何確定的,有何特點
第一部分為電動機選擇及傳動系統總的傳動比分配;主要確定電動機類型和結構形式、工作機主動軸功率、電動輸出功率及傳動系統總的傳動比分配。第二部分為傳動裝置的運動和動力參數計算,主要確定各軸轉速、各軸的輸入功率、及各軸轉矩。第三部分為有關錐齒輪的計算,選擇齒輪、材料、精度、等級、確定齒輪齒數、轉矩、載荷系數、輪寬系數及齒根彎曲疲勞強度校核。第四部分為帶輪的設計包括帶輪類型的選擇、帶輪尺寸參數的確定。第五部分為聯軸器類型的選擇及聯軸器尺寸(型號)的確定 。
該變速器主要由齒輪、軸、軸承、箱體等組成。為方便減速器的製造、裝配及使用 ,還在減速器上設置一系列附件,如檢查孔、透氣孔、油標尺或油麵指示器、吊鉤及起蓋螺釘等。在原動機於變速器間採用是機械設備中應用較多的傳動裝置帶傳動,主要有主動輪、從動輪和傳動帶組成。工作時靠帶與帶輪間的摩擦或嚙合實現主、從動輪間運動和動力的傳遞,具有結構簡單、傳動平穩、價格低廉、緩沖吸振及過載打滑以保護其他零件的優點。
設計者以嚴謹務實的認真態度進行了此次設計,但由於知識水平與實際經驗有限。在設計中難免會出現一些錯誤、缺點和疏漏,誠請位評審老師能給於批評和指正。
摘 要
這次畢業設計是由封閉在剛性殼內所有內容的齒輪傳動是一獨立完整的機構。通過這一次設計可以初步掌握一般簡單機械的一套完整的設計及方法,構成減速器的通用零部件。
這次畢業設計主要介紹了減速器的類型作用及構成等,全方位的運用所學過的知識。如:機械制圖,金屬材料工藝學公差等已學過的理論知識。在實際生產中得以分析和解決。減速器的一般類型有:圓柱齒輪減速器、圓錐齒輪減速器、齒輪-蝸桿減速器,軸裝式減速器、組裝式減速器、聯體式減速器。
在這次設計中進一步培養了工程設計的獨立能力,樹立正確的設計思想,掌握常用的機械零件,機械傳動裝置和簡單機械設計的方法
和步驟,要求綜合的考慮使用經濟工藝性等方面的要求。確定合理的設計方案
③ 簡單的機械模型製作方法是什麼
①及時貼製作法來製作標盤、指北針及比例尺是一種簡而易行的製作方法。
②有內機玻璃將標盤、容指北針及比例尺製作出來,然後將其粘貼在盤面上,這是一種傳統的製作方法,這種方法立體感較強、醒目。
③腐蝕板製作法是一種以1.0~1.5mm厚的不銹鋼、銅板作基底,用腐蝕工藝進行加工製作的方法。
④雕刻製作法是以雙色板為基底,用雕刻機完成加工製作的一種方法。具體製作方法是用計算機將圖文錄入、編輯,然後將可加工數據傳入銑雕系統進行雕刻加工。
④ 怎樣設計製做一個有簡單機械組成的機械模型
模型有很多種,比如建築中的建築模型、規劃設計中的規劃模型、機械設計中的機械模型、人體模型、動物模型、工業模型、產品模型等等。
就是把真實機器按照一定比例做出來,以及外觀動態效果的一種模仿
⑤ 機械設計的一般步驟
機械設計的一般步驟是1.充分了解客戶需要解決什麼樣的問題或實現什麼樣的功能;2.制定設計方案;3.製作模型或輸出圖紙;4.模擬、評估、及優化;5.設計的實現,及按設計方案或圖紙實現產品製作;6.產品測試,是否滿足客戶需求;7.產品交付。
計算說明書應妥善保留,以備核查。暴露的運動構件要配以防護網。易造成人身傷害的部位必須有安全連鎖裝置或實施遠距離操縱。電氣元件、導線的規格和安裝必須符合安全標准。初次之外,為了保護設備,還應設置保險銷、安全閥等過載保護裝置以及紅燈、警鈴等警示裝置。
(3)可靠、耐用 在預定的使用期限內不發生或極少發生故障。大修或更換易損件的周期不宜太短,以免經常停機影響生產。但是,也不宜過分強調「耐用」。現代化生產推行定期更新和預期強制報廢,個別零、部件的「長壽」對整機並無實際意義。因追逐「耐用」而濫用貴重材料突然增加成本。
(4)經濟 設計中應盡可能多選用標准件和成套組件,它們不僅可靠、廉價,而且能大大節省設計工作量。可以說,設計中使用標准件的多少是評價設計水平的重要標志。要重視節約貴重原材料,降低成本。零件設計必須關注加工工藝性,力求減少加工費用。良好的經濟性不僅體現在製造成本低廉,更應體現在機器使用中的高效率、低效能。
(5)符合環保要求 機器雜訊不超標。不採用石棉等禁用的原材料。確保機械使用過程中不會泄漏水、油、粉塵和煙霧。生產中的廢水、廢氣必須經過治理,達標排放。
⑥ 如何製作一個有簡單機械組成的的機械模型並能省力地提升重物,如何寫製作原理
直接用一組渦輪渦桿進行傳動,大傳動比可以增大扭矩,提升重物,而且在失去動力時可以實現反向自鎖,更加安全!
⑦ 機械設計的一般過程及方法都有哪些內容
機械設計的一般抄過程及方法襲:
1、確定設計任務
需要提出設計任務書,其中包含提出任務、分析需求和確定任務三個步驟。
2、方案設計
根據制定的設計任務書進行方案設計,對設備的功能、用材、原理等提出可能的解決方案並反復確認,確認一個選定的方案。
3、技術設計
確定方案時,需要提供原理圖或者機械結構圖,亦或者機構運動簡圖。設計方案後,開始對機械部分進行技術設計,外形、結構、材料、標准件、圖紙等。
4、編寫技術文件
設備圖紙的加工、驗收、試運行和技術文件的編制。
(7)簡單機械裝置模型設計與實現擴展閱讀:
機械設計的基本要求
1、造型美觀、減少污染
2、滿足可靠性要求 :盡量減少零件數目。
3、操作方便、工作安全操作系統簡便可靠,減輕操作人員的勞動強度。
4、實現預定的功能: 在規定的工作條件下、規定的工作期限內能正常運行。
5、滿足經濟性要求 :要求設計及製造成本低、機器生產率高、能源和材料耗費少、維護及管理費用低。
⑧ 機械設計基礎模型製作
一、機械設計基礎課件總體介紹:
機械設計基礎是一門培養學生具有一定機械設計能力的技術基礎課程。本課程在教學內容方面看重基本知識、基本理論、基本方法和創新思維,在培養學生實踐能力方面著重設計能力和創新能力的基本訓練。
本課程的目的及主要任務是培養學生:
1.掌握機構的原理、運動特性和機械動力學的基本知識,初步具有分析和設計基本機構的能力,並對機械運動方案的確定有所了解。
2.掌握通用機械零部件的工作原理、特點、選用和設計計算的基本知識,並初步具有設計簡單的機械及通用機械傳動裝置的能力。
3.具有應用計算機技術的能力。?
4.具有運用標准、規范、手冊、圖冊等有關技術資料的能力。
5.能通過實驗來驗證理論,並鞏固和加深對理論的理解,同時使學生的動手及創新能力得到培養和訓練。
二、機械設計基礎課程的主要內容
1.教學基本內容?
機械設計基礎的主要內容。機械設計的一般原則和程序。
平面機構的結構分析。平面連桿機構,凸輪機構、齒輪機構、輪系、其它常用機構。
機械運動方案的選擇。
機械調速,剛性回轉件平衡。
機械零件的工作能力和計算準則,機械零件常用材料選擇原則,機械零件工藝性、標准化。
聯接件設計:螺紋聯接,鍵、花鍵聯接等。
傳動件設計:帶傳動,鏈傳動,齒輪傳動,蝸桿傳動,螺旋傳動等。
軸系零、部件設計:軸,滑動軸承,滾動軸承,聯軸器,離合器等。
其它零、部件設計:彈簧,減速器等。
創新設計:簡介,實例分析。
2.習題課,課外習題和設計作業?
根據教學需要,要適當安排習題課(討論課)、課外習題和設計作業。
學生必須獨立、按時完成課外習題和設計作業。
習題和作業完成情況應作為評定課程成績的一部分。
3.課程設計?
設計能力的培養要求包括下列內容:
(1) 能根據設計任務擬定總體方案。
(2) 能按機器的工作狀況分析和計算作用在零件上的力,合理選擇零件材料正確計算零件的工作能力和確定其主要尺寸。
(3) 能考慮製造工藝、使用、維護,經濟性和安全等問題,進行零件的結構設計。
(4) 繪制機器或部件的裝配圖以及零件圖等。
每個學生必須在教師的指導下獨立完成課程設計。設計題目為機械傳動裝置、簡單的機械或機構設計。設計題目要靈活多樣,教師要加強指導,注意培養和發揮學生的創新精神和獨立工作能力。設計工作量的最低要求應相當於以單級圓柱齒輪減速器為主體的機械傳動裝置,每個學生至少應完成:部件裝配圖1張,零件工作圖1張,設計說明書1份。課程設計完成後,每個學生應進行答辯,答辯情況應作為評定成績的一部分。
4.實驗?
每個學生要做4個實驗,實驗內容如下:
實驗1、 機械設計及創新展示與分析
實驗2、 機構運動簡圖測繪
實驗3、 齒輪范成實驗
實驗4、 機械拆裝實驗
實驗後應寫出實驗報告。
三、機械設計基礎的教學基本要求
1.要求掌握的基本知識
機械設計的一般知識。機構和機械零件的主要類型、性能、特點、應用。機械零件的常用材料、標准,結構工藝性。摩擦、磨損、潤滑和密封的一般知識。
2.要求掌握的基本理論和方法?
機構的組成,工作原理和運動特性。
機械動力學的基本原理、防振、減振的途徑。
機械零件的工作原理、受力分析、應力狀態、失效形式等。
機械零件的設計計算準則:強度,剛度,耐磨性,壽命,熱平衡及經濟性等。
簡化計算,當量法,試演算法等。
改善載荷和應力分布不均勻的方法,提高零件疲勞強度的措施,改善摩擦學性能的途徑。
3.要求掌握的基本技能?
繪制機構簡圖;機械零、部件的設計計算及其工作圖的繪制;查閱技術資料;編寫技術文件及應該計算機技術等
機械設計基礎課件在線學習:http://www.qzc.cn/jdx/jxsj/wlkj/word/html/out/kjjs.html
機械工程師網站: http://www.chinamachinist.net/html/jiaocheng/lijiaocheng/20080312/2357.html
希望幫得上你
⑨ 怎麼製作簡單機械組合模型
第一步是先設計角色立體圖稿,有時還必須發揮想像力,補足動漫或游戲「看不到」的部分。 第二個步驟是製作原型土模。塑膠模型分為「實心」和「空心」兩種,實心模型的土模通常使用木節土或精雕油土,做好土模之後再開出空心的鋼模,因為實心模型是以上百噸的壓力將塑膠粒子打入模型中,因此一定需要較硬的鋼材才能承受,而接下來將調好色的塑膠粒子射入,即完成素胚。 將模型初步整修過後,就可以開始上色。一般是採用之前提過的「套模上色」法,先製作上色需要的片狀模具`,再進行噴色來表現色澤材質。如果需要表現較精緻的圖騰、LOGO,則有另一種「球體印刷機」,可將這些較細致的圖形印在模型上。上完色進行組裝、包裝後即完成一個模型的製作。 這些程序基本上都是半機械半人工,需要人力去進行對位,雖然比較花時間,但上色的准確度會較高。 除了實心模型所需的「鋼模」外,另有一種常見的模型製作方式稱為「搪膠技術」,先用蠟雕作出原型,電鍍上一層銅材製成銅模後,讓蠟融掉流出,再把銅模分各零組件開出生產模,這種技術可製作出如「大同寶寶」之類的空心塑膠公仔來。 ◆少量生產、個人創作 「玻利」最實用 上述兩種模型開模成本大,通常用於大量生產。另有一種材質叫「玻利(POLY)」,完全是純手工製作,所需要的模種是矽膠模。這種模型好處是手工灌模,速度快,可以小量製作。缺點是因為玻利類似陶瓷類的材質,硬度高、易碎,不耐碰撞,所以只能作靜態的物品。
⑩ 做個簡單機械裝置實現機械按壓沐浴露然後彈起,請問用什麼機構怎麼實現
活塞壓出去,參考針筒結構原理。
壓活塞的桿下裝個彈簧,就自動回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