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裝置知識 > 電壓調節性無功自動補償裝置

電壓調節性無功自動補償裝置

發布時間:2023-01-03 03:19:03

A. 無功功率自動補償控制器是做什麼用的

無功功率自動補償控制器(簡稱控制器)是無功功率補償屏配套使用的專用儀專器。適合於220V、380V、50Hz三相電屬力系統,控制器根據電網中無功功率的大小和性質來控制電容器的投入和退出電網,使電網中的功率因數保持在設定值內。

B. 請問電力系統無功補償裝置有哪些

電力系統無功補償裝置:
一. 靜態補償:
電容櫃的控制器測出電路的功率因數並決定要補償的電容器,並投入電容器補償,需要一定的時間。特別是某個或幾個電容器從電路中切除後需要有一定的時間間隔進行放電,才可以再次投入。有的負載變化快,這時電容器的切除、投入的速度跟不上負載的變化,所以稱為靜態補償。靜態補償的優點:價格低,初期的投資成本少,無漏電流。缺點:涌流大,影響接觸器的使用壽命,應用時要採取限流措施(如採用限流接觸器)。
二.動態補償:
採用晶閘管控制電容器的接入和切除,選擇電路上電壓和電容器上電壓相等時投入、切除,此時流過晶閘管和電容器的電流為零。解決了電容器投入時的涌流問題。動態補償的優點:涌流小、無觸點、使用壽命長、投切速度快(小於20ms)。缺點:價格高、發熱嚴重、耗能、有漏電流。並聯電容器無功補償方式按照電容器安裝地點的不同又可分為集中補償、分組補償和就地補償。
1.分組補償方式:將電容器組安裝在功率因數較低的終端配電所高壓或低壓母線上,也稱作分散補償。這種方式與集中補償方式有相同的優點,僅無功補償的容量較小,但是分組補償效果明顯,使用比較普遍。
2.集中補償方式:將電容器組直接安裝在變電所的6~10KV母線上,用來提高整個變電所的功率因數,使變電所在供電范圍內無功功率基本平衡。可以減少高壓線路的無功損耗,而且能夠提高供電電壓質量。
3.就地補償方式:將電容器組安裝在非同步電機或者電感性用電設備附近,就地進行無功功率補償。這種補償方式既能夠提高用電設備供電迴路的功率因數,又能改善用電設備的電壓質量,對中小型設備十分適用。

C. 無功補償的裝置

選擇哪一種補償方式,還要依電網的狀況而定,首先對所補償的線路要有所了解,對於負荷較大且變化較快的工況,電焊機、電動機的線路採用動態補償,節能效果明顯。對於負荷相對平穩的線路應採用靜態補償方式,也可使用動態補償裝置。一般電焊工作時間均在幾秒鍾以上,電動機啟動也在幾秒鍾以上,而動態補償的響應時間在幾十毫秒,按40毫秒考慮則從40毫秒到5秒鍾之內是一個相對的穩態過程,動態補償裝置能完成這個過程。 無功功率補償控制器有三種采樣方式,功率因數型、無功功率型、無功電流型。選擇那一種物理控制方式實際上就是對無功功率補償控制器的選擇。控制器是無功補償裝置的指揮系統,采樣、運算、發出投切信號,參數設定、測量、元件保護等功能均由補償控制器完成。十幾年來經歷了由分立元件--集成線路--單片機--DSP晶元一個快速發展的過程,其功能也愈加完善。就國內的總體狀況,由於市場的需求量很大,生產廠家也愈來愈多,其性能及內在質量差異很大,很多產品名不符實,在選用時需認真對待。在選用時需要注意的另一個問題就是國內生產的控制器其名稱均為"XXX無功功率補償控制器",名稱里出現的"無功功率"的含義不是這台控制器的采樣物理量。采樣物理量取決於產品的型號,而不是產品的名稱。
1.功率因數型控制器
功率因數用cosΦ表示,它表示有功功率在線路中所佔的比例。當cosΦ=1時,線路中沒有無功損耗。提高功率因數以減少無功損耗是這類控制器的最終目標。這種控制方式也是很傳統的方式,采樣、控制也都較容易實現。
* "延時"整定,投切的延時時間,應在10s-120s范圍內調節 "靈敏度"整定,電流靈敏度,不大於0-2A 。
* 投入及切除門限整定,其功率因數應能在0.85(滯後)-0.95(超前)范圍內整定。
* 過壓保護設量
* 顯示設置、循環投切等功能
這種采樣方式在運行中既要保證線路系統穩定、無振盪現象出現,又要兼顧補償效果,這是一對矛盾,只能在現場視具體情況將參數整定在較好的狀態下工作。即使調整的較好,也無法禰補這種方式本身的缺陷,尤其是在線路重負荷時。舉例說明:設定投入門限;cosΦ=0.95(滯後)此時線路重載荷,即使此時的無功損耗已很大,再投電容器組也不會出現過補償,但cosΦ只要不小於0.95,控制器就不會再有補償指令,也就不會有電容器組投入,所以這種控制方式建議不做為推薦的方式。
2. 無功功率(無功電流)型控制器
無功功率(無功電流)型的控制器較完善的解決了功率因數型的缺陷。一個設計良好的無功型控制器是智能化的,有很強的適應能力,能兼顧線路的穩定性及檢測及補償效果,並能對補償裝置進行完善的保護及檢測,這類控制器一般都具有以下功能:
* 四象限操作、自動、手動切換、自識別各路電容器組的功率、根據負載自動調節切換時間、諧波過壓報警及保護、線路諧振報警、過電壓保護、線路低電流報警、電壓、電流畸變率測量、顯示電容器功率、顯示cosΦ、U、I、S、P、Q及頻率。
由以上功能就可以看出其控制功能的完備,由於是無功型的控制器,也就將補償裝置的效果發揮得淋漓盡致。如線路在重負荷時,那怕cosΦ已達到0.99(滯後),只要再投一組電容器不發生過補,也還會再投入一組電容器,使補償效果達到最佳的狀態。採用DSP晶元的控制器,運算速度大幅度提高,使得富里葉變換得到實現。當然,不是所有的無功型控制器都有這么完備的功能。國內的產品相對於國外的產品還存在一定的差距。
3. 用於動態補償的控制器
對於這種控制器要求就更高了,一般是與觸發脈沖形成電路一並考慮的,要求控制器抗干擾能力強,運算速度快,更重要的是有很好的完成動態補償功能。由於這類控制器也都基於無功型,所以它具備靜態無功型的特點。
國內用於動態補償的控制器,與國外同類產品相比有較大的差距,一是在動態響應時間上較慢,動態響應時間重復性不好;二是補償功率不能一步到位,沖擊電流過大,系統特性容易漂移,維護成本高、造成設備整體投資費用高。另外,相應的國家標准也尚未見到,這方面落後於發展。 由於現代半導體器件應用愈來愈普遍,功率也更大,但它的負面影響就是產生很大的非正弦電流。使電網的諧波電壓升高,畸變率增大,電網供電質量變壞。
如果供電線路上有較大的諧波電壓,尤其5次以上,這些諧波將被補償裝置放大。電容器組與線路串聯諧振,使線路上的電壓、電流畸變率增大,還有可能造成設備損壞,再這種情況下補償裝置是不可使用的。最好的解決方法就是在電容器組串接電抗器來組成諧波濾波器。濾波器的設計要使在工頻情況下呈容性,以對線路進行無功補償,對於諧波則為感性負載,以吸收部分諧波電流,改善線路的畸變率。增加電抗器後,要考慮電容端電壓升高的問題。
濾波補償裝置即補償了無功損耗又改善了線路質量,雖然成本提高較多,但對於諧波成分較大的線路還是應盡量考慮採用,不能認為裝置一時不出問題就認為沒有問題存在。很多情況下,採用五次、七次、十一次或高通濾波器可以在補償無功功率的同時,對系統中的諧波進行消除。
(三)無功動態補償裝置工作原理與結構特點:
一般無功動態補償裝置由控制器、晶閘管、並聯電容器、電抗器、過零觸發模塊、放電保護器件等組成。裝置實時跟蹤測量負荷的電壓、電流、無功功率和功率因數,通過微機進行分析,計算出無功功率並與預先設定的數值進行比較,自動選擇能達到最佳補償效果的補償容量並發出指令,由過零觸發模塊判斷雙向可控硅的導通時刻,實現快速、無沖擊地投入並聯電容器組。

D. 電壓補償器與無功補償是一樣嗎

原理就不一樣,所以不一樣啦!
電壓補償器:利用電感器的感抗功能,產生相對於電壓變化的相反變化,補償電壓的波動;
無功補償: 由於感抗、容抗的存在,導致會有一部分電流在線路裡面跑來跑去,而不作任何的功能而形成浪費。最主要的是,這部分電能從電力部門出來了,卻由於沒做功而沒有計入用戶電表數字,所以電力部門最討厭無功電流。
由此就產生了無功補償的需求,由於感抗、容抗分別超前、滯後阻性電流90°的相位角,就需要根據電流的性質,採取相應的措施以提高功率因數。
比如,如果是感性的,就需要增加容性負載;反之正好相反。
希望能幫到你,呵呵

E. 求教 無功功率自動補償裝置 的工作原理,安裝方法及電腦無功功率自動補償控制器的使用說明方法……

無功補償的基本原理
一般在系統中所說的無功負載大部是感性無功負載,把具有容性功率負荷的裝置與感性功率負荷並聯接在同一電路,當感性無功負載吸收能量時,容性負載釋放能量,而感性負載釋放能量時,容性負荷卻在吸收能量,能量在容性負載和感性負載之間交換,這樣容性負載所吸收的無功功率可以從容性負荷裝置輸出的無功功率中得到補償,無功功率就地平衡掉,以降低線路損失,提高帶載能力,降低電壓損失及緩解發電廠的供電壓力,這就是無功補償的基本原理。
★ 相位分析無功補償的基本原理
電感負載中電流IL滯後電壓90°,而純電容的電流Ic則超前電壓90°,如圖所示。電容中的電流與電感中的電流相位相差180°,可以相互抵消。
電力系統中的負載大部分是感性負載,因此總電流I將滯後電壓一個角度Φ1,如果將並聯電容器與負載並聯,這時I′=I+IC,電容器的電流將抵消一部分電感電流,從而使總電流從I降低到I′,相位角由Φ1減少為Φ2,可以提高功率因數,無功就地平衡掉。

F. 電壓補償裝置工作原理

調壓式無功電壓自動補償裝置原理、構造及優點
一.
原理:
調壓式無功電壓自動補償裝置根據q=2∏cu2
原理採用調節電容器端電壓方式,改變電容器端電壓u來調節電容器無功出力滿足系統容性無功需要,達到穩定電壓,提高功率因數降低輸電損耗之目的

G. 什麼叫無功補償裝置有哪些

總的來說無功補償裝置就是個無功電源。
一般電業規定功率因數為低壓0.85以上,回高壓0.9以上。為了克服答無功損耗,就要採用無功補償裝置來解決。電力系統中現有的無功補償設備有無功靜止式補償裝置和無功動態補償裝置兩類,前者包括並聯電容器和並聯電抗器
,後者包括同步補償機(調相機)和靜止型無功動態補償裝置(SVS)。
並聯電抗器的功能是:
1)吸收容性電流,補償容性無功,使系統達到無功平衡;2)可削弱電容效應,限制系統的工頻電壓升高及操作過電壓。其不足之處是容量固定的並聯電抗器,當線路傳輸功率接近自然功率時,會使線路電壓過分降低,且造成附加有功損耗,但若將其切除,則線路在某些情況下又可能因失去補償而產生不能允許的過電壓。
改進方法是採用可控電抗器,它藉助控制迴路直流的勵磁改變鐵心的飽和度(即工作點),從而達到平滑調節無功輸出的目的。工業上採用
1.同步電機和同步調相機;
2.採用移相電容器;
目前大多數採用移相電容器為主。

H. 低壓無功動態補償裝置簡介

低壓動態無功補償發生裝置,即靜止同步補償器,又名靜止無功發生器。由於其開關器件為IGBT,所以其動態補償效果是早期的同步調相機、電容器和無功補償裝置不能比擬的,無功補償裝置以其較低諧波,較高的效率,較快速的動態響應,成為現代柔性交流輸電系統中的重要設備。
該裝置主要用來補償電網中頻繁波動的無功功率,抑制電網閃變和諧波,提高電網的功率因數,改善高壓配電網的供電質量和使用效率,進而降低網路損耗,有利於延長輸電線路的使用壽命。
目前各種無功和諧波補償的設備中,用於抑制諧波、補償無功的方法主要有兩類:一類是裝設諧波無功補償裝置;另一類是對電力電子裝置本身進行改造,使其在實現自身功能的同時不產生諧波,也不消耗無功,或者根據需要對其進行功率因數校正。
傳統的補償諧波和無功電流的另一種方法是裝設無源濾波器,通常由電力電容器、電抗器和電阻器串並聯組合而成,該方法既可補償諧波,又可補償無功功率。目前我國常用的無功調節設備仍為機械式並聯電抗器、投切電容器,這些靜止型調壓手段,因調節不連續、響應速度慢,很難滿足系統運行方式快速變化時的需求。
而另一種調壓裝置SVC,響應速度很快,但由於呈恆阻抗特性,使得在電壓低時,無法提供所需的無功支持,因此應付突發事件的能力較弱,並且為了抑制諧波,必須裝設濾波器,佔地面積較大,此外,過多的SVC裝置容易引發系統振盪。
相比之下,新型無功補償裝置 ,則是較為有效的調壓手段,它的無功電流輸出可在很大電壓變化范圍內恆定,在電壓低時仍能提供較強的無功支撐,並且可從感性到容性全范圍內連續調節。

I. 請教下有人知道自動電壓調整器(AVR)和靜態無功補償裝置(SVC)的用途分別是什麼嗎

自動電壓調整器就是穩壓器了,他是作用是保證輸出電壓是額定值;無功補償裝置的版用途權是補償無功功率,補償無功功率以後可以降低線損,也有提升電壓的作用,因為無功功率就是有電流,但是又沒有做功,佔用了變壓器和導線的容量。

J. 動態無功自動補償裝置原理是

無功補償的基本原理:電網輸出的功率包括兩部分:一是有功功率:直接消耗電能,把電能轉變為機械能、熱能、化學能或聲能,利用這些能作功,這部分功率稱為有功功率;二是無功功率:不消耗電能,只是把電能轉換為另一種形式的能,這種能作為電氣設備能夠作功的必備條件,並且,這種能是在電網中與電能進行周期性轉換,這部分功率稱為無功功率(如電磁元件建立磁場佔用的電能,電容器建立電場所佔的電能)。
無功補償的具體實現方式:把具有容性功率負荷的裝置與感性功率負荷並聯接在同一電路,能量在兩種負荷之間相互交換。這樣,感性負荷所需要的無功功率可由容性負荷輸出的無功功率補償。無功補償的意義:
⑴ 補償無功功率,可以增加電網中有功功率的比例常數。
⑵ 減少發、供電設備的設計容量,減少投資,例如當功率因數cosΦ=0.8增加到cosΦ=0.95時,裝1Kvar電容器可節省設備容量0.52KW;反之,增加0.52KW對原有設備而言,相當於增大了發、供電設備容量。因此,對新建、改建工程,應充分考慮無功補償,便可以減少設計容量,從而減少投資。
⑶ 降低線損,由公式ΔΡ%=(1-cosθ/cosΦ)×100%得出其中cosΦ為補償後的功率因數,cosθ為補償前的功率因數則:
cosΦ>cosθ,所以提高功率因數後,線損率也下降了,減少設計容量、減少投資,增加電網中有功功率的輸送比例,以及降低線損都直接決定和影響著供電企業的經濟效益。所以,功率因數是考核經濟效益的重要指標,規劃、實施無功補償勢在必行。
電網中常用的無功補償方式包括:
① 集中補償:在高低壓配電線路中安裝並聯電容器組;
② 分組補償:在配電變壓器低壓側和用戶車間配電屏安裝並聯補償電容器;
③ 單台電動機就地補償:在單台電動機處安裝並聯電容器等。
加裝無功補償設備,不僅可使功率消耗小,功率因數提高,還可以充分挖掘設備輸送功率的潛力。
確定無功補償容量時,應注意以下兩點:
① 在輕負荷時要避免過補償,倒送無功造成功率損耗增加,也是不經濟的。
② 功率因數越高,每千伏補償容量減少損耗的作用將變小,通常情況下,將功率因數提高到0.95就是合理補償。
無功就地補償容量可以根據以下經驗公式確定:Q≤UΙ0式中:Q---無功補償容量(kvar);U---電動機的額定電壓(V);Ι0---電動機空載電流(A);但是無功就地補償也有其缺點:⑴不能全面取代高壓集中補償和低壓分組補償;眾所周之,無功補償按其安裝位置和接線方法可分為:高壓集中補償、低壓分組補償和低壓就地補償。其中就地補償區域最大,效果也好。但它總的電容器安裝容量比其它兩種方式要大,電容器利用率也低。高壓集中補償和低壓分組補償的電容器容量相對較小,利用率也高,且能補償變壓器自身的無功損耗。為此,這三種補償方式各有應用范圍,應結合實際確定使用場合,各司其職分類

閱讀全文

與電壓調節性無功自動補償裝置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鑄造除塵器為什麼要做保溫層 瀏覽:617
怎麼看機械表要保養 瀏覽:517
小學生雕刻工具箱 瀏覽:417
k5儀表信息怎麼調 瀏覽:936
青島泰科閥門怎麼樣 瀏覽:277
地熱總閥門開關擰不動怎麼辦 瀏覽:60
03儀表盤模式怎麼換 瀏覽:284
ktv設備有哪些設備 瀏覽:191
關節軸承怎麼安裝使用 瀏覽:838
生產山楂糕需要哪些設備 瀏覽:91
機械表後面的飛輪是什麼 瀏覽:163
怎麼實現儀表盤ar導航 瀏覽:722
某同學設計了如下裝置來 瀏覽:633
超聲波儀器動態范圍是什麼意思 瀏覽:11
傳動裝置分析 瀏覽:263
風機與閥門連鎖怎麼實現 瀏覽:314
消防管道閥門抽檢比例 瀏覽:313
礦用自動除塵噴霧裝置生產工藝 瀏覽:334
鑄造灰鐵很硬怎麼回事 瀏覽:505
天然氣灶沒有自動滅火裝置會有什麼後果 瀏覽:2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