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初中科學(電路探秘)到底該怎麼學
先得學會畫電路圖
滑動變阻器一上一下接、
電壓表要並聯接,如果不懂的話,可以算把它當成開路,先理清電路的大概結構(是串聯還是並聯)
電流表串聯。要分清是在支路上還是在幹路上。支路上的電流總和等於幹路上的電流
電流從正極出、繞一圈後,從負極回
⑵ 初中電學實驗器材使用方法
不知道這個電學實驗盒中的電鈴是哪個樣式,如圖所示,沒接線的的那個上邊有兩個接線柱,分別接電源正負極就行了。
利用右圖裝置,改變鉤碼個數,測出彈簧總長度和所受拉力(鉤碼總重量)的多組對應值,填入表中。算出對應的彈簧的伸長量。在坐標系中描點,根據點的分布作出彈力F隨伸長量x而變的圖象,從而發確定F-x間的函數關系。解釋函數表達式中常數的物理意義及其單位。
該實驗要注意區分彈簧總長度和彈簧伸長量。對探索性實驗,要根據描出的點的走向,嘗試判定函數關系。(這一點和驗證性實驗不同。)
器材:方木板、白紙、圖釘、橡皮條、彈簧秤(2個)、直尺和三角板、細線。
該實驗是要用互成角度的兩個力和另一個力產生相同的效果,看其用平行四邊形定則求出的合力與這一個力是否在實驗誤差允許范圍內相等,如果在實驗誤差允許范圍內相等,就驗證了力的合成的平行四邊形定則。
⑶ 初中物理 電學實驗題步驟
1.針對不同的實驗,設計電路圖
2.按圖連接電路,連接電路時開關要斷開,有滑動變阻器的要把阻值跳到最大處
3.檢查電路是否正確,確認無誤後,閉合開關,開始進行數據測量
4.記錄不同時刻,不同電路組成情況下的電流、電壓值
5.斷開開關後,分析實驗數據和實驗現象,歸納實驗結論
6.如果認為實驗結論或現象或數據有較大出入,閉合開關重做實驗,再次分析總結
7.拆開電路,整理器材
8.總結實驗的得失
⑷ 初中科學電路知識及要點
一、電壓
(一)電壓的作用
1.電壓是形成電流的原因:電壓使電路中的自由電荷定向移動形成了電流。電源是提供電壓的裝置。
2.電路中獲得持續電流的條件:①電路中有電源(或電路兩端有電壓);②電路是連通的。
註:說電壓時,要說「xxx」兩端的電壓,說電流時,要說通過「xxx」的電流。
3.在理解電流、電壓的概念時,通過觀察水流、水壓的模擬實驗幫助我們認識問題,這里使用了科學研究方法「類比法」
(類比是指由一類事物所具有的屬性,可以推出與其類似事物也具有這種屬性的思考和處理問題的方法)
(二)電壓的單位
1.國際單位:V 常用單位:kV 、mV 、μV
換算關系:1Kv=1000V1V=1000mV 1mV=1000μV
2.記住一些電壓值:一節干電池1.5V 一節蓄電池2V 家庭電壓220V 安全電壓不高於36V
(三)電壓測量:
1.儀器:電壓表,符號:
2.讀數時,看清接線柱上標的量程,每大格、每小格電壓值
3.使用規則:兩要、一不
①電壓表要並聯在電路中。
②電流從電壓表的「正接線柱」流入,「負接線柱」流出。否則指針會反偏。
③被測電壓不要超過電壓表的最大量程。
Ⅰ 危害:被測電壓超過電壓表的最大量程時,不僅測不出電壓值,電壓表的指針還會被打彎甚至燒壞電壓表。
Ⅱ 選擇量程:實驗室用電壓表有兩個量程,0~3V和0~15V。測量時,先選大量程,用開關試觸,若被測電壓在3V`15V可測量,若被測電壓小於3V則換用小的量程,若被測電壓大於15V則換用更大量程的電壓表。
(四)電流表、電壓表的比較
電流表
電壓表
異
符號
連接
串聯
並聯
直接連接電源
不能
能
量 程
0.6A 3A
3V 15V
每大格
0.2A 1A
1V 5V
每小格
0.02A 0.1A
0.1V 0.5V
內阻
很小,幾乎為零
相當於短路
很大
相當於開路
同
調零;讀數時看清量程和每大(小)格;正接線柱流入,負接線柱流出;不能超過最大測量值。
(五)利用電流表、電壓表判斷電路故障
1.電流表示數正常而電壓表無示數:
「電流表示數正常」表明主電路為通路,「電壓表無示數」表明無電流通過電壓表,則故障原因可能是:①電壓表損壞;②電壓表接觸不良;③與電壓表並聯的用電器短路。
2.電壓表有示數而電流表無示數
「電壓表有示數」表明電路中有電流通過,「電流表無示數」說明沒有或幾乎沒有電流流過電流表,則故障原因可能是:①電流表短路;②和電壓表並聯的用電器開路,此時電流表所在電路中串聯了大電阻(電壓表內阻)使電流太小,電流表無明顯示數。
3.電流表電壓表均無示數
「兩表均無示數」表明無電流通過兩表,除了兩表同時短路外,最大的可能是主電路斷路導致無電流。
二、電阻
(一)定義及符號
1.定義:電阻表示導體對電流阻礙作用的大小。
2.符號:R。
(二)單位
1.國際單位:歐姆。規定:如果導體兩端的電壓是1V,通過導體的電流是1A,這段導體的電阻是1Ω。
2.常用單位:千歐、兆歐。
3.換算:1MΩ=1000KΩ1KΩ=1000Ω
4.了解一些電阻值:手電筒的小燈泡,燈絲的電阻為幾歐到十幾歐。日常用的白熾燈,燈絲的電阻為幾百歐到幾千歐。實驗室用的銅線,電阻小於百分之幾歐。電流表的內阻為零點幾歐。電壓表的內阻為幾千歐左右。
(三)影響因素
1.實驗原理:在電壓不變的情況下,通過電流的變化來研究導體電阻的變化。(也可以用串聯在電路中小燈泡亮度的變化來研究導體電阻的變化)
2.實驗方法:控制變數法。所以定論「電阻的大小與哪一個因素的關系」時必須指明「相同條件」。
3.結論:導體的電阻是導體本身的一種性質,它的大小決定於導體的材料、長度和橫截面積,還與溫度有關。
4.結論理解:
⑴導體電阻的大小由導體本身的材料、長度、橫截面積決定。與是否接入電路、與外加電壓及通過電流大小等外界因素均無關,所以導體的電阻是導體本身的一種性質。
⑵結論可總結成公式R=ρL/S,其中ρ叫電阻率,與導體的材料有關。記住:ρ銀<ρ銅<ρ鋁,ρ錳銅<ρ鎳隔。假如架設一條輸電線路,一般選鋁導線,因為在相同條件下,鋁的電阻小,減小了輸電線的電能損失;而且鋁導線相對來說價格便宜。
(四)分類
1.定值電阻:電路符號:。
2.可變電阻(變阻器):電路符號。
⑴滑動變阻器:
構造:瓷筒、線圈、滑片、金屬棒、接線柱。
結構示意圖:。
變阻原理:通過改變接入電路中的電阻線的長度來改變電阻。
使用方法:選、串、接、調。
根據銘牌選擇合適的滑動變阻器;串聯在電路中;接法:「一上一下」;接入電路前應將電阻調到最大。
銘牌:某滑動變阻器標有「50Ω1.5A」字樣,50Ω表示滑動變阻器的最大阻值為50Ω或變阻范圍為0~50Ω。1.5A表示滑動變阻器允許通過的最大電流為1.5A.
作用:①通過改變電路中的電阻,逐漸改變電路中的電流和部分電路兩端的電壓;②保護電路。
應用:電位器
優缺點:能夠逐漸改變連入電路的電阻,但不能表示連入電路的阻值。
注意:①滑動變阻器的銘牌,告訴了我們滑片放在兩端及中點時,變阻器連入電路的電阻;②分析因變阻器滑片的變化引起的動態電路問題,關鍵搞清哪段電阻絲連入電路,再分析滑片的滑動導致變阻器的阻值如何變化。
⑵電阻箱:
分類:
旋盤式電阻箱:結構:兩個接線柱、旋盤
變阻原理:轉動旋盤,可以得到0~9999.9Ω之間的任意阻值。
讀數:各旋盤對應的指示點的示數乘以面板上標記的倍數,然後加在一起,就是接入電路的電阻。
插孔式電阻箱:結構:銅塊、銅塞,電阻絲。
讀數:拔出銅塞所對應的電阻絲的阻值相加,就是連入電路的電阻值。
優缺點:能表示出連入電路的阻值,但不能夠逐漸改變連入電路的電阻。
⑸ 誰能總結一下初中物理的實驗!急急!!
初中物理合集網路網盤下載
鏈接:https://pan..com/s/1znmI8mJTas01m1m03zCRfQ
簡介:初中物理優質資料下載,適合各階段老師教學,學生日常輔導,中考沖刺,技能提升的學習。
⑹ 初中階段物理的電學實驗有哪些
初中物理電學實驗
1、用電流表測電流
實驗目的:用電壓表測電壓
實驗器材:電源、電鍵、小燈泡、電壓表、若干導線等
實驗步驟:
1.將電源、電鍵、小燈泡連接在電路中,連接過程中電鍵處於斷開狀態。
2.將電壓表與小燈泡並聯連接,在連接過程中,電壓表的正接線柱靠近電源的正極,負接線柱靠近電源的負極,在未知電壓大小時,電壓表選擇0~15V 量程。
3.閉合電鍵,觀察電壓表的示數,確認是否需要改變電壓表的量程,然後記下電壓的示數。
實驗結論:如圖所示,電壓表的示數為 2.5 V。
⑺ 初中物理電學:如何用實驗判斷電路故障
如果一個燈泡不發光:1
將一個電壓表並聯在燈泡兩端,如果電壓表無示數,則燈泡短路,有示數則斷路;2
串聯一個電流表,電流表有示數,電路短路,無示數則斷路
。
用電壓表判斷:1斷路
用電壓表與電源並聯,若有電壓,再逐段與電路並聯,若電壓表指針偏轉,則該段電路中有斷點
2短路
用電壓表與電源並聯,若有電壓,再逐段與電路並聯,若電壓表示數為0,則該電路被短路,若電壓表示數不為0,則該電路沒有被短路或不完全被短路
電路短路:1電源短路—結果—用電器不工作,電壓表電流表都無示數,有可能燒壞電源
2部分短路—結果—電路仍同—現象—{①燈泡仍亮②燈泡不亮(被短路)③電流表有示數(沒有被短路)④電壓表有示數(所測部分被短路)⑤電壓表無示數(所測部分被短路)}
電路斷路:表現為電路不通
現象:a燈泡不亮b電流表無示數c電壓表無示數,說明電壓表對所測電路之外斷路d電壓表有示數說明電壓表所測電路斷路
加入電源,接著將電壓表並聯在燈泡兩端,有示數就說明是斷路,沒示數是短路。
⑻ 初中階段物理的電學實驗有哪些
人教版教材
1、摩擦起電並用帶電棒吸引輕小物體。
2、同種電荷相斥,異種電荷相吸。
3、帶電棒接觸驗電器。
4、組成最簡單電路。
5、辨別導體和絕緣體。
6、玻璃珠加熱變導體。
7、連接串聯電路和並聯電路。
8、燈泡與一節和兩節干電池連接,觀察亮度。
9、用電流表測電流。
10、用電壓表測電壓。
11、研究電阻與哪些因素有關。
12、電路中連接滑動變阻器。
13、研究電流電壓電阻的關系。
14、伏安法測電阻。
15、探究電阻串、並聯時的等效電阻大小。
16、伏安法測功率。
17、探究焦耳定律。
沒了,偶就學了這些。
⑼ 初中物理最重要的四個電學實驗 中考前必看
初中所學電學知識,屬於初中物理中較為抽象的模塊,電學實驗題更是讓很多同學理不清頭緒。下面我整理了一些初中物理電學實驗,供大家參考!
1.探究在電壓一定的情況下,電流和電阻的關系。
滑動變阻器的作用是——使電壓不變,此時,如果換用不同定值電阻,滑動變阻器的阻值應該與定值電阻同增同減。注意——手移動滑片,眼睛看著電壓表示數!
2.探究在電阻一定的情況下,電流和電壓的關系。
滑動變阻器的作用是——使電壓改變。
3.測量定值電阻的阻值。實驗原理:R=U/I
實驗中多次測量的目的是:求平均值,以減小誤差(只要是測量定值的實驗,都是此目的)
4.測量小燈泡的電功率。實驗原理:P=UI
實驗中多次測量的目的是:使實驗結論具有普遍性,避免偶然性。
電學實驗的普遍注意事項:
1.連接電路時,開關必須處於斷開狀態。
2.開關閉合前,應先檢查電路連接是否符合原理圖,檢查無誤後,才可以閉合開關。
3.連接電路時,應從電源正極出發,回到負極。
4.連接電路時,最好採用先串聯再並聯的順序,最後把電壓表並聯在待測電阻兩端。
5.滑動變阻器的連接要採用「一上一下」的方式串聯在電路中。
6.電流表要串聯在電路中。
7.電壓表要並聯在電路中。
8.所有的電表量程選擇都採用「試觸法」!
9.電流表、電壓表的正負接線柱不能接反!
10.開關閉合前,應該把滑動變阻器的滑片調到阻值最大處!
常見電路故障及判斷:
1.電流表沒有示數:故障可能時電流表被短路、或從電流表兩個接線柱到電源兩極間的電路中的某處斷路了!
2.電壓表沒有示數:故障可能是電壓表被短路、或從電壓表兩個接線柱到電源兩極間的電路中的某處斷路了!
3.電流表沒有示數但是電壓表有示數並且示數接近電源電壓:可以肯定電壓表兩接線柱到電源兩極間的電路為通路,所以故障的原因可能時被測用電器斷路或電壓表串聯在電路中了。
⑽ 初中物理電學實驗報告
★知識點1:串聯電路電壓的關系:
在如圖中,二個燈泡是串聯起來接到電源上的。
提出問題:串聯電路中各部分電路的電壓與總電壓有什麼關系?
猜想或假設:——————————————————————————————————————————。
設計實驗:把三次測量的電路圖:測AB兩點間電壓;測BC兩點間電壓;測CD兩點間電壓;測AD兩點間電壓的電路圖分別畫在下面:進行實驗:(根據演示實驗結果填寫)
AB間電壓U1
BC間電壓U2
CD間電壓U3
第一次測量
第二次測量
分析論證:結論: 。
★知識點2:串聯電路電壓的關系:
在如右圖中,兩個燈泡是並聯起來接到電源上的。(畫出電路圖)
提出問題:並聯電路中各部分電路的電壓與總電壓有什麼關系?
猜想或假設:——————————————————————————————————————————。
設計實驗:把三次測量的電路圖:測L1兩點間電壓、測L2兩點間電壓、測總電壓的電路圖分別畫在下面:
進行實驗:(根據演示實驗結果填寫)
L1間電壓U1/V
L2間電壓U2/V
電壓U總/V
第一次測量
第二次測量
分析論證:結論: 。
評估交流
串聯電路電壓的特點:串聯電路的總電壓等於各部分電壓之和。U=U1+U2
並聯電路電壓的特點:並聯電路各支路兩端的電壓相等。U=U1=U2
圖自己畫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