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二氧化硫 實驗室制備方法及實驗裝置
實驗室制備實驗室通常用亞硫酸鈉與濃硫酸反應製取二氧化硫
Na2SO3+H2SO4=Na2SO4+SO2(g)+H2O
或用銅與濃硫酸加熱內反應
Cu+2H2SO4=△=CuSO4+SO2(g)+2H2O
尾氣處容理:通入氫氧化鈉溶液
2NaOH+SO2=Na2SO3+H2O;
制氣裝置是用固體粉末與液體反應製取氣體的儀器裝置(參看《初中卷》使用固體和液體葯品制備氣體的儀器裝置).
二氧化硫易溶於水,密度比空氣大,收集二氧化硫是用向上排空氣集氣法.
B. 二氧化硫的實驗室製法
實驗室的二氧化硫製法用亞硫酸鈉與濃硫酸反應製取二氧化硫:
Na₂SO₃+H₂SO₄=Na₂SO₄+SO₂(g)+H2O;
或用銅與濃硫酸加熱反應得到二氧化硫:
Cu+H₂SO₄(濃)=加熱=CuSO4+SO₂(g)+H₂O;
實驗最後的尾氣處理,通入氫氧化鈉溶液 2NaOH+SO₂=Na₂SO₃+H₂O。
注意由於SO₂易溶於水,所以應選用濃H₂SO₄和Na₂SO₃(s)反應,反應是在固體和液體之間, Na₂SO₃(s)為粉末狀,為控制反應速率,濃H₂SO₄應從分液漏斗中逐滴滴下。
濃鹽酸是不能採用的,因為其中含有大量的水(常溫常壓下,質量分數最大的濃鹽酸為45%的濃鹽酸),否則會有大量的SO₂(溶解在水中.
8.0mol·L-1的濃H₂SO₄(即質量分數為98%的濃H₂SO₄)也不能採用,因為其中缺少水分,硫酸並未電離,仍以分子形式存在,而Na₂SO₃(s)與H₂SO₄的反應是在H₂SO₄電離成離子的狀態下才能順利進行的.故通常採用體積比為1∶1的濃H₂SO₄.
(2)實驗室制so2收集裝置擴展閱讀:
SO₂是一個V型的分子,硫原子的氧化態為+4,形式電荷為0,被5個電子對包圍著,因此可以描述為超價分子。從分子軌道理論的觀點來看,可以認為這些價電子大部分都參與形成S-O鍵。
SO₂中的S-O鍵長(143.1 pm)要比一氧化硫中的S-O鍵長(148.1 pm)短,而O₃中的O-O鍵長(127.8 pm)則比氧氣O₂中的O-O鍵長(120.7 pm)長。SO₂的平均鍵能(548 kJ mol−1)要大於SO的平均鍵能(524 kJ mol−1)。
而O₃的平均鍵能(297 kJ mol−1)則小於O₂的平均鍵能(490 kJ mol−1)。這些證據使化學家得出結論:二氧化硫中的S-O鍵的鍵級至少為2,與臭氧中的O-O鍵不同,臭氧中的O-O鍵的鍵級為1.5。
SO₂是酸性氧化物,具有酸性氧化物的通性。可以與水作用得到二氧化硫水溶液,即「亞硫酸」(中強酸),與鹼反應形成亞硫酸鹽和亞硫酸氫鹽。以與氫氧化鈉的反應為例,產物是亞硫酸鈉還是亞硫酸氫鈉,取決於二者的用量關系。
SO₂中的硫元素的化合價為+4價,為中間價態,既可升高,也可下降。所以SO2既有氧化性,又有還原性,但以還原性為主。
SO₂的還原性較強,可被多種氧化劑(如O2、Cl2、Br2、HNO3、KMnO4等)氧化。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二氧化硫
C. 二氧化硫 實驗室制備方法及實驗裝置
用品:圓底燒瓶(250ml)、玻璃導管、滴液漏斗、雙孔塞、集氣瓶、玻璃片、量筒、玻璃棒。亞硫酸鈉、濃H2SO4、氨水、大燒杯、品紅溶液、紅色鮮花、藍色石蕊試液。
原理:實驗室里一般用銅跟濃H2SO4或強酸跟亞硫酸鹽反應,製取二氧化硫。二氧化硫跟水化合生成亞硫酸,很不穩定,易分解。二氧化硫還能跟某些有色物質化合生成無色物質,具有漂白性。
准備和操作:
1.二氧化硫的製取亞硫酸鹽跟H2SO4反應可製得較純的二氧化硫。例如
Na2SO3+H2SO4=Na2SO4+H2O+SO2↑
在一個250毫升的圓底燒瓶里盛亞硫酸鈉14克,分液漏斗里盛濃H2SO4,裝置如圖7-70所示。(見圖)
實驗開始時,將濃H2SO4逐滴加入燒瓶里,立即有二氧化硫氣體發生,不需加熱。當亞硫酸鈉全部被酸浸濕而發生氣體的速度減慢時,可以微微加熱,以加速反應的進行。二氧化硫容易跟水反應,所以要用向上排空氣法收集。用玻璃棒蘸氨水放在瓶口,如果出現濃厚的白煙,表示二氧化硫已收集滿。二氧化硫是一種有刺激性氣味的有毒氣體,勿使它逸散出來污染空氣。
D. 實驗室收集二氧化硫氣體,應選用的裝置是()A.B.C.D
SO2易溶於水(常溫、常壓一體積水約能溶解40體積的SO2),密度比空氣大,是一種大氣污染物所內以製取容、收集應謹慎小心.不能用排水法,可用向上排空氣法收集.用雙孔膠塞密封,並把導出管末端插入鹼液,完事後導管內的SO2也應吹入鹼液以防污染空氣. 故選D
E. 既可收集二氧化硫的裝置
思路解析:乾燥二氧化硫可用濃硫酸洗氣;收集NO只能用排水法,氯氣又能溶於水專,但氯氣難溶於飽和屬食鹽水;二氧化硫酸與氫氧化鈉反應,極易產生倒吸現象,所以中間的廣口瓶是充當安全瓶。 答案:(1)AEF (2)AB (3)AF(或AE) (4)作安全瓶,防止鹼液倒吸
F. 製取so2的裝置,收集so2的裝置可用
A.實驗室一般用75%硫酸和亞硫酸鈉反應制備二氧化硫,硫酸濃度不能太大或太內小,故A正確;
B.二氧化硫具有容漂白性,可使品紅褪色,可完成實驗,故B正確;
C.二氧化硫氣體的密度比空氣大,氣體應從長導管進氣,故C錯誤;
D.二氧化硫與氫氧化鈉反應,且裝置可防止倒吸,可完成實驗,故D正確.
故選C.
G. 實驗室制備、收集乾燥的SO2,所需儀器如圖.裝置A產生SO2,按氣流方向連接各儀器介面,順序為a→______→
收集二氧化硫應先乾燥再收集,故先通過d、e,二氧化硫的密度比空氣大,要從專c口進氣,屬b口出來進行尾氣處理.因為二氧化硫易於氫氧化鈉反應,故f的作用是安全瓶,防止倒吸;盛放NaOH溶液的燒杯為尾氣處理裝置要放置在最後,故D的作用是安全瓶,防止倒吸;E的作用為尾氣處理,吸收多餘的SO2,防止污染.
故答案為:d;e;c;b;防止倒吸;吸收多餘的SO2.
H. 實驗室 制 SO2 用什麼裝置
SO2的實驗室製法
(制1)反應原理:Na2SO3+H2SO4(濃)=Na2SO4+H2O+SO2↑
(2)實驗裝置:制Cl2裝置(但不需加熱)
(3)注意事項:
①由於SO2易溶於水,所以應選用濃H2SO4和Na2SO3(s)反應,反應是在固體和液體之間
I. 二氧化硫 實驗室制備方法及實驗裝置 實驗需要注意事項各項試劑作用方程式原理以及檢驗...等
用品:圓底燒瓶(復250ml)、玻璃導制管、滴液漏斗、雙孔塞、集氣瓶、玻璃片、量筒、玻璃棒.亞硫酸鈉、濃H2SO4、氨水、大燒杯、品紅溶液、紅色鮮花、藍色石蕊試液.
原理:實驗室里一般用銅跟濃H2SO4或強酸跟亞硫酸鹽反應,製取二氧化硫.二氧化硫跟水化合生成亞硫酸,很不穩定,易分解.二氧化硫還能跟某些有色物質化合生成無色物質,具有漂白性.
准備和操作:
1.二氧化硫的製取亞硫酸鹽跟H2SO4反應可製得較純的二氧化硫.例如
Na2SO3+H2SO4=Na2SO4+H2O+SO2↑
在一個250毫升的圓底燒瓶里盛亞硫酸鈉14克,分液漏斗里盛濃H2SO4,裝置如圖7-70所示.(見圖)
實驗開始時,將濃H2SO4逐滴加入燒瓶里,立即有二氧化硫氣體發生,不需加熱.當亞硫酸鈉全部被酸浸濕而發生氣體的速度減慢時,可以微微加熱,以加速反應的進行.二氧化硫容易跟水反應,所以要用向上排空氣法收集.用玻璃棒蘸氨水放在瓶口,如果出現濃厚的白煙,表示二氧化硫已收集滿.二氧化硫是一種有刺激性氣味的有毒氣體,勿使它逸散出來污染空氣.
J. 怎樣製取二氧化硫
一、工業製法:工業上常用硫或硫鐵礦燃燒製取SO2②硫鐵礦煅內燒生成SO2接觸法制容硫酸的生產過程中,這一反應是在沸騰爐中進行的。產生的爐氣中含有礦塵、水蒸氣及砷、硒等化合物的雜質,為防止催化劑中毒和對設備的不良影響,在進入接觸室以前必須對爐氣進行凈化處理。二、實驗室製法:
在實驗室製取SO2的方法①亞硫酸鈉固體與75%左右的硫酸反應製取SO2反應原理:穩定的硫酸與不穩定酸的鹽Na2SO3反應,可生成Na2SO4和不穩定的亞硫酸,亞硫酸立即分解生成SO2和水。反應中使用的硫酸以中等濃度(1∶1)為適宜。發生裝置:與製取氯化氫氣的裝置相同。反應開始時不需要加熱,隨反應的進行硫酸被沖稀,反應速率逐漸減慢時,可用酒精燈微熱以加快反應速率。收集裝置:SO2易溶於水且密度比空氣大,只能用瓶口向上的排空氣法收集。實驗過程中注意通風。②製取少量純度不高的SO2時,可以用銅與濃H2SO4共熱或用燃燒硫粉的方法來製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