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下列各實驗裝置圖及其作用正確的是()A.分離苯和溴苯的混合液B.吸收HCl或NH3C.分解NH4Cl制NH3D.
A.苯和溴苯是來相溶液體,分餾時自冷卻水逆流冷卻,溫度計處於蒸餾燒瓶支管口,故A正確;
B.HCl或NH3易溶於水,直接通入水中要產生倒吸,故B錯誤;
C.實驗用加熱NH4Cl和氫氧化鈣制氨氣,故C錯誤;
D.CO2的密度比空氣大,收集時應長進短出;NO的密度空氣略大,且能與空氣中的氧氣反應,不能採用排空法收集氣體,故D錯誤;
故選:A.
② 下列有關實驗裝置及用途敘述完全正確的是()A.如圖裝置檢驗消去產物,中間應加水洗裝置B.如圖裝置
A.消去產物為乙抄烯,乙醇襲易揮發,且乙醇、乙烯均能被高錳酸鉀氧化,則裝置檢驗消去產物,中間應加水洗裝置排除乙醇的干擾,故A正確;
B.發生強酸製取弱酸的反應,但濃鹽酸易揮發,則裝置檢驗酸性:鹽酸>碳酸,不能確定碳酸>苯酚,鹽酸也與苯酚鈉反應,故B錯誤;
C.制備乙烯在170℃,且乙烯與空氣密度相近,則溫度計的水銀球應在液面以下,最後利用排水法收集,故C錯誤;
D.苯與濃硝酸、濃硫酸加熱制硝基苯,水浴加熱,圖中制備實驗裝置合理,故D正確;
故選AD.
③ 下列實驗基本操作或實驗裝置正確的()A.向試管中加入少量固體粉末B.給試管加熱C.滴加液體D.實驗
A、操作:先將試管橫放,把盛葯品的葯匙或紙槽小心地送入試管底部,再使試管直立,故A正確;
B、給液體加熱時,①試管內液體不能超過其體積的
1 |
3 |
④ 高中化學實驗裝置:關於下列各裝置圖的敘述中,正確的是(AB)
選AB。
A.正確,H2SO4與碳酸鈉生成CO2,CO2與硅酸鈉溶液生成硅酸。證明非金屬性:S>C>Si。
B.正確,收集密度比空氣大(Cl2、HCl、NO2)的從長口進,收集密度比空氣大(H2、NH3)的從短口進。
C.錯誤,分離互不相溶的液體應該用分液漏斗。
D.錯誤,需要用的是Na2CO3溶液,否則乙酸乙酯會完全水解。而且不能伸入試管中,否則會發生倒吸。
⑤ 關於下列各裝置圖的敘述中,正確的是()A.實驗室用裝置①製取氨氣B.裝置②的原理可以製取氨氣C.
A.加熱氯化銨得到的氨氣和氯化氫氣體會在試管口處重新結合為氯化銨,得回不到大量的氨氣,故A錯誤;
B.濃硫答酸與氨水反應生成硫酸銨,無法製得氨氣,故B錯誤;
C.氨氣極易溶於水,吸收時導氣管插入四氯化碳中,可防止倒吸,故C錯誤;
D.濃硫酸具有吸水性,能吸收飽和硫酸銅溶液中的水分,導致硫酸銅溶液過飽和而析出五水硫酸銅晶體,故D正確.
故選D.
⑥ 關於下列各裝置圖的敘述中,正確的是() A.實驗室用裝置①製取氨氣 B.裝置②中X若為四氯
A、氯化銨加熱分解生成氨氣和氯化氫,在溫度較低時又重新生成氯化銨,版不能只用氯化銨制備權氨氣,實驗室用氫氧化鈣和氯化銨在加熱條件下制備氨氣, 反應方程式為2NH 4 Cl+Ca(OH) 2
B、氨氣不溶於四氯化碳,但易溶於水,四氯化碳的密度比水大,氮氣從四氯化碳進入水中可被吸收,有效防止倒吸,故B正確; C、銅鋅原電池中,鋅較活潑,做原電池的負極,失電子被氧化,故C正確; D、氫氧化亞鐵具有還原性,易被空氣中氧氣氧化,應用膠頭滴管插入到硫酸亞鐵液面以下,故D錯誤. 故選BC. |
⑦ 下列有關實驗裝置或儀器的使用,敘述正確的是() A.裝置①可用於實驗室製取純凈而乾燥的氯氣
A、濃鹽酸有揮發性,濃鹽酸中的水在加熱條件下變成水蒸氣,所以回氯氣中混有氯化答氫和水蒸氣,用濃硫酸來吸水,用飽和食鹽水除去氯化氫,得到純凈而乾燥的氯氣,多餘的氯氣可用氫氧化鈉溶液吸收,故A正確; B、因為鹼式滴定管的下端有一段橡皮管,而高錳酸鉀具有強腐蝕性,所以量取高錳酸鉀溶液要用酸式滴定管,故B錯誤; C、因氫氧化鈉溶液與玻璃中的二氧化硅反應有硅酸鈉(Na 2 SiO 3 )生成,硅酸鈉是一種粘合劑,所以盛放氫氧化鈉溶液的試劑瓶不能用玻璃塞,故C錯誤; D、泥三角是灼燒時放置坩堝用的工具,加熱蒸發皿時使用鐵圈,故D錯誤; 故選:A. |
⑧ 實驗是化學研究的基礎,關於下列各實驗裝置圖的敘述中,正確的是()A.可用於分離苯和硝基苯的混合
A.苯和硝基苯沸點不同,可用蒸餾的方法分離,裝置符合要求,故A正確;
B.應用四專氯化碳,否則不能屬起到防止倒吸的作用,故B錯誤;
C.氯化銨易分解生成氨氣和氯化氫,在溫度稍低時有生成氯化銨,應用氯化銨和氫氧化鈣反應制備氨氣,故C錯誤;
D.應加熱170℃時制備乙烯,題中缺少溫度計,無法控制溫度,故D錯誤.
故選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