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換熱器課程設計的不足與改進怎麼寫
不足:
1、缺乏對換熱器的系統研究,沒有深入了解換熱器的結構、原理、性能及其應用,缺乏對換熱器的系統研究。
2、缺乏對換熱器的實驗研究,沒有對換熱器的實驗研究,缺乏對換熱器的實驗研究。
3、缺乏對換熱器的設計研究,沒有對換熱器的設計研究,缺乏對換熱器的設計研究。
改進:
1、加強對換熱器的系統研究,深入了解換熱器的結構、原理、性能及其應用,加強對換熱器的系統研究。
2、加強對換熱器的實驗研究,研究不同類型換熱器的性能,加強對換熱器的實驗研究。
3、加強對換熱器的設計研究,研究不同類型換熱器的設計方法,加強對換熱器的設計研究。
Ⅱ 氣液兩相流傳熱實驗冷熱流體分別是什麼
氣液兩相流傳熱實驗冷熱流體分別是冷空氣和熱空氣。氣液兩相流傳熱實驗目的是通過測定換熱器冷、熱流體的流量,測定換熱器的進、出口溫度,熟悉換熱器性能的測試方法,冷熱流體時冷空氣和熱空氣。
Ⅲ 傳熱實驗裝置,換熱器水平放置有什麼優點
可以依靠重力多次進行換熱,要是豎直放置則只能依靠重力進行一次
Ⅳ 換熱器性能測試中的熱流體放熱量的m怎麼求
在換熱器冷熱流體傳熱的過程當中,我們把熱流體放出的熱量(Q1)或冷流體吸收的熱量(Q2),稱為熱負荷。熱負荷是由生產工藝決定的,理論上Q1=Q2。
在進行熱負荷計算當中,需要用到如下幾個參數:
1、比熱
工業傳熱過程中,常用到的是定壓比熱。其概念是在壓力一定的情況下,每單位重量(Kg)物料溫度變化1℃所需要吸收或放出的熱量,通常使用符號C來表示,單位:千卡/千克·℃。比熱是一個隨溫度變化而變化的物理量。
2、顯熱
顯熱是指物料在不發生相變以及化學變化的情況下,溫度升高或降低而吸收或放出的熱量,稱為顯熱。
3、潛熱
物料在一定溫度條件下發生相變時,所吸收或放出的熱量稱為潛熱。比如水在1個大氣壓下,溫度加熱至100℃的水後,再變為水蒸氣而吸收的熱量,叫做潛熱。
4、飽和蒸汽
處於動態平衡的蒸汽稱為飽和蒸汽,其對應的氣壓稱為飽和蒸氣壓。飽和蒸氣壓隨蒸汽的溫度升高而增加。
5、過熱蒸汽
一定的溫度下,液體全部汽化為蒸汽,此蒸汽稱為干飽和蒸汽。在特定壓力條件下繼續對該飽和蒸汽加熱,則蒸汽溫度繼續上升,即變為過熱蒸汽。如在1個大氣壓條件下,100℃的水蒸氣為飽和蒸汽,而同樣壓力條件下,130℃的水蒸氣則是過熱蒸汽。
四川迪瑞機電設備有限公司,主要設計及製造浮動盤管(半)容積式換熱器、列管式換熱器、U型管管殼式換熱器、板式換熱器、換熱機組、儲水罐以及冷凝水回收器等給水系統設備的廠家,擁有先進的X射線探傷機、磁粉探傷機、著色檢測機等檢測設備,為您的疑難與困惑提供細致的解答,歡迎來電來函咨詢。
Ⅳ 傳熱實驗中冷流體的比熱容如何得到
實驗四傳熱實驗一、實驗目的1.通過對空氣一水蒸氣簡單套管換熱器的實驗研究,掌握對流傳熱系數勺的測左方法,加深對苴 概念和影響因素的理解。並應用線性回歸分析方法,確左關聯式嚴丹如中常數A、川的值。2.通過對管程內部插有螺旋線圈的空氣一水蒸氣強化套管換熱器的實驗研究,測左其准數關聯式 NzBR嚴中常數B、加的值和強化比Ni叫、了解強化傳熱的基本理論和基本方式。二.實驗內容與要求
實驗4-1 實驗4-2
實 臉 內 容 與 要 求 1測泄5~6個不同流速下 簡單套管換熱器的對流傳 熱系數血。2對勺的實驗數據進行 線性回歸,求關聯式 NxAR^P"中常數 A. m 的值。 1測左5~6個不同流速下 強化套管換熱器的對流傳 熱系數%。2對4的實驗數據進行 線性回歸,求關聯式 Nu=BRem中常數B、加的值。3同一流量下,按實驗一 所得准數關聯式求得Me, 計算傳熱強化比Nu/Nu0o
三、實驗原理實驗4-1普通套管換熱器傳熱系數及其准數關聯式的測定1.對流傳熱系數%的測定對流傳熱系數勺可以根據牛頓冷卻疋律,用實驗來測泄。因為所以傳熱管內的對流 傳熱系數勺a熱冷流體間的總傳熱系數K = Q /(△. xsj (W/m2 • °C )(4-1)式中:勺一管內流體對流傳熱系數,W/(m2-°C):©—管內傳熱速率,W:SL管內換熱面積,n*:△g—對數平均溫差,°C。對數平均溫差由下式確立:
式中:切,G—冷流體的入口、出口溫度,0
心一壁而平均溫度,°C;因為換熱器內管為紫銅管,英導熱系數很大,且管壁很薄,故認為內壁溫度、外壁溫度和壁面平均溫度近似相等,用h來表示,由於管外使用蒸汽,近似等於熱流體的平均溫度。管內換熱面積:Sj 二碼厶 (4-3)式中:山一內管管內徑,m;乙一傳熱管測量段的實際長度,m。由熱量衡算式:Q 二 (4-4)其中質量流量由下式求得:叱=匕空 (4-5)3600式中:冷流體在套管內的平均體積流M. m5/h:cpi—冷流體的進壓比熱,kJ / (kg・°C):PL冷流體的密度,kg/m3o切和。•可根據泄性溫度查得,tm = 斗乞為冷流體進岀口平均溫度。⑺,址,治 匕可採取2一定的測量手段得到。2.對流傳熱系數准數關聯式的實驗確左流體在管內作強制湍流,被加熱狀態,准數關聯式的形式為Nut = ARe," Pi;". (4-6)貝中:眄=叫 込,P「=沁A 「 』 A物性數據入、切、°、閃可根據左性溫度乙查得。經過訃算可知,對於管內彼加熱的空氣,普蘭特准數 p八變化不大,可以認為是常數,則關聯式的形式簡化為:Nui =ARe/MPi;0-4 (4-7)這樣通過實驗確左不同流呈:下的Re,與Ng ,然後用線性回歸方法確定A和加的值。實驗4-2、強化套管換熱器傳熱系數、准數關聯式及強化比的測定強化傳熱又被學術界稱為第二代傳熱技術,它能減小初設訃的傳熱面積,以減小換熱器的體積和重 量:提高現有換熱器的換熱能力:使換熱器能在較低溫差下工作;並且能夠減少換熱器的阻力以減少換 熱器的動力消耗,更有效地利用能源和資金。強化傳熱的方法有多種,本實驗裝豊是採用在換熱器內管 插入螺旋線圈的方法來強化傳熱的。
螺旋線圈的結構圖如圖3-1所示,螺旋線圈由 直徑3mm以下的銅絲和鋼絲按一立節距繞成。將 金屬螺旋線圈插入並固左在管內,即可構成一種強 化傳熱管。在近壁區域,流體一面由於螺旋線圈的 作用而發生旋轉,一而還周期性地受到線圈的螺旋 金屬絲的擾動,因而可以使傳熱強化。由於繞制線 圈的金屬絲直徑很細,流體旋流強度也較弱,所以 阻力較小,有利於節省能源。螺旋線圈是以線圈石 距H與管內徑〃的比值以及管壁粗糙度(2〃/力) 為主要技術參數,且長徑比是影響傳熱效果和阻力 系數的重要因素。科學家通過實驗研究總結了形式為Nil = BRe,n的經驗公式,英中B和加的值因螺旋 絲尺寸不同而不同。
在本實驗中,採用實驗3・1中的實驗方法確泄不同流量下的R©與眄,用線性回歸方法可確立B和m的值。單純研究強化手段的強化效果(不考慮阻力的影響),可以用強化比的概念作為評判准則,它的形式是:Nu/Nu(),其中N「是強化管的努塞爾准數,M❻是普通管的努塞爾准數,顯然,強化比1,而且它的值越大,強化效果越好。需要說明的是,如果評判強化方式的貞•正效果和經濟效益,則必須 考慮阻力因素,阻力系數隨著換熱系數的增加而增加,從而導致換熱性能的降低和能耗的增加,只有強 化比較高,且阻力系數較小的強化方式,才是最佳的強化方法。四、實驗裝置1.實驗流程圖及基本結構參數:
圖4-2空氣-水蒸氣傳熱綜合實驗裝置流程圖1 一普通套管換熱器:2—內插有螺旋線圈的強化套管換熱器:3—蒸汽發生器:4 一旋渦氣泵:5—旁路調節閥:6—孔板流量訃;7、8、9一空氣支路控制閥:10、11 一蒸汽支路控制閥:12、13—蒸汽放空口: 14一傳熱系數分布實驗套盒(本實驗不使用):15—紫銅管:16-加水口:17—放水口: 18—液位計:19一熱點偶溫度測址實驗測試點介面: 20—普通管測壓口: 21—強化管測壓口如圖3-2所示,實驗裝置的主體是兩根平行的套管換熱器,內管為紫銅材質,外管為不銹鋼管,兩 端用不銹鋼法蘭固左。實驗的蒸汽發生釜為電加熱釜,內有2根2.5RW螺旋形電加熱器,用200伏電壓 加熱(可由固態調壓器調節)。氣源選擇XGB-2型旋渦氣泵,使用旁路調卉閥調肖流量。蒸汽空氣上升 管路,使用三通和球閥分別控制氣體進入兩個套管換熱器。空氣由旋渦氣泵吹岀,由旁路調卉閥調節,經孔板流量計,由支路控制閥選擇不同的支路進入換熱 器。管程蒸汽由加熱釜發生後自然上升,經支路控制閥選擇逆流進入換熱器殼程,由另一端蒸汽出口自 然噴岀,達到逆流換熱的效果。空氣經支路控制閥7後,進入蒸汽發生器上升主管路上的熱電偶和傳熱 系數分布實驗管,可完成熱電偶原理實驗。
裝豊結構參數表3-1所示。2.實驗的測量手段(1)空氣流量的測量空氣主管路由孔板與差壓變送器和二次儀表組成空氣流量計,孔板流量計為標准設計,其流量訃算 式為:
實驗內管內徑也(mm) 19.25
實驗內管外徑必(mm) 20.01
實驗外管內徑D (mm) 50
實驗外管外徑D, (mm) 52.5
總管長(紫銅內管)L (m) 1.30
測量段長度/ (m) 1」0
加熱釜 操作電壓 W200 伏
操作電流 W20安
表4-1實驗裝置結構參數第⑦、⑧套實驗裝置:匕=23.80式中:孔板流量計兩端壓差,KPa;R—孔板流量計兩端壓差,mH/O柱;/。一流量計處溫度(本實驗裝置為空氣入口溫度),°C;內一巾時的空氣密度,kg/m\由於被測管段內溫度的變化,還需對體積流量進行進一步的校正:
273 +口273 + r()⑵溫度的測咼實驗採用銅-康銅熱電偶測溫,溫度與熱電勢的關系為:
(4-9)
(4-10)
T(°C)二8・ 5009+21. 25678XE(mv)圖4・3傳熱實驗中冷流體進岀口溫度及壁溫的測量線路圖五、注意事項1.由於採用熱電偶測溫,所以實驗前要檢查冰桶中是否有冰水混合物共存。檢査熱電偶的冷端,是 否全部浸沒在冰水混合物中。2・檢查蒸汽加熱釜中的水位是否在正常范用內*特別是每個實驗結束後,進行下一實驗之前,如果發現水位過低,應及時補給水量。3.必須保證蒸汽上升管線的暢通。即在給蒸汽加熱釜電壓之前,兩蒸汽支路控制閥(見圖4-2所示) 之一必須全開。在轉換支路時,應先開啟需要的支路閥,再關閉另一側,且開啟和關閉控制閥必須緩慢, 防止管線截斷或蒸汽壓力過大突然噴出。4・必須保證空氣管線的暢通」即在接通風機電源之前,三個空氣支路控制閥之一和旁路調節閥(見 圖4-2所示)必須全開。在轉換支路時,應先關閉風機電源,然後開啟和關閉控制閥。
¥
5.9
網路文庫VIP限時優惠現在開通,立享6億+VIP內容
立即獲取
實驗四傳熱實驗
實驗四傳熱實驗
一、實驗目的
1.通過對空氣一水蒸氣簡單套管換熱器的實驗研究,掌握對流傳熱系數勺的測左方法,加深對苴 概念和影響因素的理解。並應用線性回歸分析方法,確左關聯式嚴丹如中常數A、川的值。
2.通過對管程內部插有螺旋線圈的空氣一水蒸氣強化套管換熱器的實驗研究,測左其准數關聯式 NzBR嚴中常數B、加的值和強化比Ni叫、了解強化傳熱的基本理論和基本方式。
Ⅵ 換熱器綜合實驗為什麼使用立式列管換熱器
性能好。換熱器綜合實驗是一種工程實驗,實驗使用立式列管換熱器是因為立式的性能好,適應性更好,材料的范圍也更廣。
Ⅶ 用於汽車檢測方面的檢測設備試驗機有哪些
用於汽車檢測這方面的設備有很多,不過既然說到汽車檢測設備試驗機這塊,就要分好幾部分來講了。根據不同汽車零部件,使用的試驗機檢測設備就不一樣。
一,制動系統檢測設備,是用於制動膠管總成、液壓制動主缸帶真空助力器總成、制動主鉗、液壓感載比例閥、真空單向閥、真空管、儲液罐的相關試驗。用於這塊的試驗機有以下這幾台設備
1.制動管脈沖試驗機
Ⅷ 氟利昂製冷裝置用翅片式換熱器的性能如何檢測
其性能主要體現在壓力損失以及換熱性能上
壓力損失,測一測換熱器進出口的壓差就好 一般希望壓損小
換熱性能就測一測冷熱流體的進出口溫差以及流量算出換熱系數吧(具體怎麼算還請另外提問吧,問得不詳細,沒法說) 一般希望換熱系數大
Ⅸ 各種換熱器的工作原理和特點
各種換熱器 的 工作原理和特點
一、換熱器
1、U形管式換熱器
每根管子都彎成U形,固定在同一側管板上,每根管可以自由伸縮,也是為了消除熱應力。
性能特點:
(1)優點
此類換熱器的特點是管束可以自由伸縮,不會因管殼之間的溫差而產生熱應力,熱補償性能好;管程為雙管程,流程較長,流速較高,傳熱性能較好;承壓能力強;管束可從殼體內抽出,便於檢修和清洗,且結構簡單,造價便宜。
(2)缺點
是管內清洗不便,管束中間部分的管子難以更換,又因最內層管子彎曲半徑不能太小,在管板中心部分布管不緊湊,所以管子數不能太多,且管束中心部分存在間隙,使殼程流體易於短路而影響殼程換熱。
此外,為了彌補彎管後管壁的減薄,直管部分需用壁較厚的管子。這就影響了它的使用場合,僅宜用於管殼壁溫相差較大,或殼程介質易結垢而管程介質清潔及不易結垢,高溫、高壓、腐蝕性強的情形。
2、沉浸式蛇管換熱器
沉浸式蛇管換熱器以蛇形管作為傳熱元件的換熱器,是間壁式換熱器種類之一。根據管外流體冷卻方式的不同,蛇管式換熱器又分為沉浸式和噴淋式。
(1)優點
這是一種古老的換熱設備。它結構簡單,製造、安裝、清洗和維修方便,便於防腐,能承受高壓,價格低廉,又特別適用於高壓流體的冷卻、冷凝,所以現代仍得到廣泛應用。
(2)缺點
由於容器體積比管子的體積大得多、笨重、單位傳熱面積金屬耗量多,因此管外流體的表面傳熱系數較小。為提高傳熱系數,容器內可安裝攪拌器。
3、列管式換熱器
冷流體走管內,熱流體經折流板走管外,冷、熱流體通過間壁換熱。
性能特點:
列管式換熱器的結構比較簡單、緊湊、造價便宜,但管外不能機械清洗。此種換熱器管束連接在管板上,管板分別焊在外殼兩端,並在其上連接有頂蓋,頂蓋和殼體裝有流體進出口接管。通常在管外裝置一系列垂直於管束的擋板。同時管子和管板與外殼的連接都是剛性的,而管內管外是兩種不同溫度的流體。因此,當管壁與殼壁溫差較大時,由於兩者的熱膨脹不同,產生了很大的溫差應力,以至管子扭彎或使管子從管板上松脫,甚至毀壞換熱器。
為了克服溫差應力必須有溫差補償裝置,一般在管壁與殼壁溫度相差50℃以上時,為安全起見,換熱器應有溫差補償裝置。但補償裝置(膨脹節)只能用在殼壁與管壁溫差低於60~70℃和殼程流體壓強不高的情況。一般殼程壓強超過0.6MPa時,由於補償圈過厚,難以伸縮,失去溫差補償的作用,就應考慮其它結構。
SPEET無源動力強化換熱系統,是由深圳中創鼎新工業節能智能化技術有限公司自主研發的一項革新性的工業高效節能技術,可廣泛應用於化工、冶金、石油、制鹽、製糖、造紙、制葯、海水淡化、製冷等行業的列管式換熱器,有效解決列管式換熱系統因設計或運行等原因導致的換熱效率不足的問題,有效提高換熱效率20%以上。
與傳統的換熱器清洗方式相比,SPEET具有無腐蝕、無污染、免拆卸、對設備無損傷、高可靠性、高效節能的優勢。
SPEET工作原理為,沿著介質流向將SPEET紐帶插入到每一根換熱管中,當設備運行時,利用介質自身流速驅動SPEET裝置不停地快速旋轉,一方面打破管內溫度分層,將流體邊界滯留層厚度降低一個數量級,實現強化換熱;另一方面通過強化擾流和對管壁不規則刮掃,減少垢的析出,阻止垢的附著,加快垢的剝蝕,防止換熱管壁結晶或結疤,從而實現在線除垢防垢。通過這兩方面共同作用,將換熱器的換熱系數K值提高20%-50%以上,從而達到節能降耗的目的。
SPEET安裝便捷,無需停工或改動換熱器主體;無需專人維護,節省化學清洗及人工清洗費用,投資回報周期6到12個月,經濟效益十分顯著,大幅提升大工業用戶能源利用效率,助力工業企業低碳綠色發展。
4、螺旋板式換熱器
由兩塊相互平行的鋼板,卷製成相互隔開的螺旋形流道。螺旋板的兩端焊有蓋板。冷熱流體分別在兩流道內流動。
性能特點:
(1)傳熱效率高(性能好)
一般認為螺旋板式換熱器的傳熱效率為列管式換熱器的1~3倍。等截面單通道不存在流動死區,定距柱及螺旋通道對流動的擾動降低了流體的臨界雷諾數,水-水換熱時,螺旋板式換熱器的傳熱系數最大可達3000W/(㎡·K)。
(2)有效回收低溫熱能
螺旋板式換熱器由兩張卷制而成,進行余熱回收,充分利用低溫熱能。
(3)運行可靠性強
不可拆式螺旋板式換熱器螺旋通道的端面採用焊接密封,因而具有較高的密封性,保證兩種工作介質不混合。
(4)阻力小
在殼體上的接管採用切向結構。比較低的壓力損失,處理大容量蒸汽或氣體;有自清刷能力,因其介質呈螺旋型流動,污垢不易沉積;清洗容易,可用蒸汽或鹼液沖洗,簡單易行,適合安裝清洗裝置;介質走單通道,允許流速比其他換熱器高。
(5)可多台組合使用
單台設備不能滿足使用要求時,可以多台組合使用。但組合時,必須符合下列規定:並聯組合、串聯組合,設備和通道間距相同。混合組合:一個通道並聯,一個通道串聯。
5、噴淋式換熱器
熱流體在裸露的管中流過,冷卻水噴淋流過蛇管。
性能特點:
這種換熱器是將換熱管成排地固定在鋼架上,熱流體在管內流動,冷卻水從上方噴淋裝置均勻淋下,故也稱噴淋式冷卻器。噴淋式換熱器的管外是一層湍動程度較高的液膜,管外給熱系數較沉浸式增大很多。
另外,這種換熱器大多放置在空氣流通之處,冷卻水的蒸發亦帶走一部分熱量,可起到降低冷卻水溫度,增大傳熱推動力的作用。因此,和沉浸式相比,噴淋式換熱器的傳熱效果大有改善。
6、熱管換熱器
一根密封的金屬管子,管內壁覆蓋一層有毛細結構材料作成的芯網,其中間是空的。管內裝有一定量的熱載體(如液氨、氟利昂等),被氣化,流向冷端,蒸汽在冷端被冷凝,放出汽化潛熱,而加熱了冷流體。冷凝液又流回熱端,如此反復。
性能特點:
(1)熱管換熱器可以通過換熱器的中隔板使冷熱流體完全分開,在運行過程中,單根熱管因為磨損、腐蝕、超溫等原因發生破壞時,基本不影響換熱器運行。熱管換熱器用於易然、易爆、腐蝕性強的流體,換熱場合具有很高的可靠性。
(2)熱管換熱器的冷、熱流體完全分開流動,可以比較容易的實現冷、熱流體的逆流換熱。冷熱流體均在管外流動,由於管外流動的換熱系數遠高於管內流動的換熱系數,用於品位較低的熱能回收場合非常經濟。
(3)對於含塵量較高的流體,熱管換熱器可以通過結構的變化、擴展受熱面等形式,解決換熱器的磨損和堵灰問題。
(4)熱管換熱器用於帶有腐蝕性的煙氣余熱回收時,可以通過調整蒸發段、冷凝段的傳熱面積來調整熱管管壁溫度,使熱管盡可能避開最大的腐蝕區域。
7、套管式換熱器
冷、熱流體分別在內管和套管中流動並換熱。
(1)優點
這種換熱器具有若干突出的優點,所以至今仍被廣泛用於石油化工等工業部門。
結構簡單,傳熱面積增減自如。因為它由標准構件組合而成,安裝時,無需另外加工。傳熱效能高。它是一種純逆流型換熱器,同時還可以選取合適的截面尺寸,以提高流體速度,增大兩側流體的傳熱系數,因此它的傳熱效果好。液-液換熱時,傳熱系數為 870~1750W/(m2·℃)。這一點特別適合於高壓、小流量、低傳熱系數流體的換熱。套管式換熱器的缺點是佔地面積大;單位傳熱面積金屬耗量多,約為管殼式換熱器的五倍;管接頭多,易泄漏;流阻大。結構簡單,工作適應范圍大,傳熱面積增減方便,兩側流體均可提高流速,使傳熱面的兩側都可以有較高的傳熱系數,是單位傳熱面的金屬消耗量大,為增大傳熱面積、提高傳熱效果,可在內管外壁加設各種形式的翅片,並在內管中加設刮膜擾動裝置,以適應高粘度流體的換熱。可以根據安裝位置任意改變形態,利於安裝。(2)缺點
檢修、清洗和拆卸都較麻煩,在可拆連接處容易造成泄漏。生產中,有較多材料選擇受限,由於套管式換熱器大多是內管中不允許有焊接,因為焊接會造成受熱膨脹開裂,而套管式換熱器大多數為了節省空間選擇,彎制,盤製成蛇管形態,故有較多特殊的耐腐蝕材料無法正常生產。套管換熱器國內還沒有形成統一的焊接標准,各個企業都是根據其它換熱產品經驗選擇焊接方式,所以,套管式換熱器的焊接處,出現各類問題司空見慣,需要經常注意檢查,保養。
二、具有補償圈的換熱器
1、浮頭式換熱器
兩端的管板,有一段不與殼體相連,可以在管長方向自由浮動,當殼體與管束因溫度不同而引起不同的熱膨脹時,可以消除熱應力。
冷流體入口熱流體入口
(1)優點
管束可以抽出,以方便清洗管、殼程;介質間溫差不受限制;可在高溫、高壓下工作;可用於結垢比較嚴重的場合;可用於管程易腐蝕場合。 (2)缺點
小浮頭易發生內漏;金屬材料耗量大,成本高20%;結構復雜。 2、夾套式換熱器
夾套式換熱器是間壁式換熱器的一種,在容器外壁安裝夾套製成。
性能特點:
結構簡單,但其加熱面受容器壁面限制,傳熱系數也不高。為提高傳熱系數且使釜內液體受熱均勻,可在釜內安裝攪拌器。當夾套中通入冷卻水或無相變的加熱劑時,亦可在夾套中設置螺旋隔板或其它增加湍動的措施,以提高夾套一側的給熱系數。為補充傳熱面的不足,也可在釜內部安裝蛇管。夾套式換熱器廣泛用於反應過程的加熱和冷卻。
3、板翅式換熱器
由隔板、肋片和側條組成單元體,多個單元體經逆流或錯流組裝為組裝件,再將帶有集流出口的集流箱焊接到組裝件上。由於材料輕薄,換熱面積與換熱器體積之比可達4000 m2/ m3。
性能特點:
(1)傳熱效率高,由於肋片對流體的擾動使邊界層不斷破裂,因而具有較大的換熱系數;同時由於隔板、肋片很薄,具有高導熱性,所以使得板肋式換熱器可以達到很高的效率。
(2)緊湊,由於板肋式換熱器具有擴展的二次表面,使得它的比表面積可達到1000 m2/ m3 。
(3)輕巧,原因為緊湊且多為鋁合金製造,現在鋼制,銅制,復合材料等的也已經批量生產。
(4)適應性強,板肋式換熱器可適用於:氣-氣、氣-液、液-液、各種流體之間的換熱以及發生集態變化的相變換熱。通過流道的布置和組合能夠適應:逆流、錯流、多股流、多程流等不同的換熱工況。通過單元間串聯、並聯、串並聯的組合,可以滿足大型設備的換熱需要。工業上可以定型、批量生產以降低成本,通過積木式組合擴大互換性。
(5)製造工藝要求嚴格,工藝過程復雜。
(6)容易堵塞,不耐腐蝕,清洗檢修很困難,故只能用於換熱介質干凈、無腐蝕、不易結垢、不易沉積、不易堵塞的場合。
4、渦流熱膜換熱器
流熱膜換熱器體積只有傳統管殼式換熱器的1/5,採用全不銹鋼焊接結構。既具有釺焊板式換熱器體積小、耐高溫的優勢,又克服了框架板式換熱器膠條老化、維護費用高的缺陷,它採用經納米技術處理的不銹鋼渦流管作為換熱元件,極大提高了換熱器的整體性能。
性能特點:
高效節能,該換熱器傳熱系數為6000~8000W/(m2·℃);全不銹鋼製作,使用壽命長,可達20a以上,十年內出現換熱器質量問題免費更換;改層流為湍流,提高了換熱效率,降低了熱阻;換熱速度快,耐高溫(400℃),耐高壓(2.5MPa);結構緊湊,佔地面積小,重量輕,安裝方便,節約土建投資;設計靈活,規格齊全,實用針對性強,節約資金;應用條件廣泛,適用較大的壓力、溫度范圍和多種介質熱交換;維護費用低,易操作,清垢周期長,清洗方便;採用納米熱膜技術,顯著增大傳熱系數;應用領域廣闊,可廣泛用於熱電、廠礦、石油化工、城市集中供熱、食品醫葯、能源電子、機械輕工等領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