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裝置知識 > 人機安全裝置設計有

人機安全裝置設計有

發布時間:2023-01-01 20:13:13

⑴ 機器安全防護裝置有哪些

機器的安復全防護裝置有很多制,主要的有以下幾類:
固定安全防護裝置.防止操作人員接觸機器的危險部件,只有用改錐、扳手等專用工具才能拆卸.
連鎖安全裝置.只有安全裝置關合時,機器才能運轉;機器的危險部件停止,安全裝置才能開啟.
控制安全裝置.使機器迅速停止運動.
自動安全裝置.把暴露在危險中的人體從危險區域中移開,僅限於在低速運動的機器上採用.
隔離安全裝置.阻止身體的任何部分靠近危險區域的設施,如固定的柵欄.
可調安全裝置.在無法實現對危險區域進行隔離的情況下,可以使用部分可調安全裝置.
自動調節安全裝置.由於工件的運動而自動開啟,操作完畢後回到關閉的狀態.
跳閘安全裝置.在操作到危險點之前,自動使機器停止或反向運動.
雙手控制安全裝置.迫使操作者應用兩只手來操縱控制器.控制器之間有適當的距離,僅能對操作者提供保護.

⑵ 安全裝置由哪些種類

在2007年11月10日 ,國家安全監管總局關於印發《危險化學品建設項目安全設施目錄(試行)》和《危險化學品建設項目安全設施設計專篇編制導則(試行)》的通知(安監總危化〔2007〕225號)中,對安全裝置列出了目錄:

危險化學品建設項目安全設施目錄
(試行)

說明
一、安全設施的含義
指企業(單位)在生產經營活動中將危險因素、有害因素控制在安全范圍內以及預防、減少、消除危害所配備的裝置(設備)和採取的措施。
二、安全設施的分類
安全設施分為預防事故設施、控制事故設施、減少與消除事故影響設施3類。
三、適用范圍
本目錄適用於中華人民共和國境內新建、改建、擴建危險化學品生產、儲存裝置和設施,以及伴有危險化學品產生的化學品生產裝置和設施的建設項目安全評價和安全設施設計審查及竣工驗收。

⒈預防事故設施
⑴檢測、報警設施
壓力、溫度、液位、流量、組份等報警設施,可燃氣體、有毒有害氣體、氧氣等檢測和報警設施,用於安全檢查和安全數據分析等檢驗檢測設備、儀器。
⑵設備安全防護設施
防護罩、防護屏、負荷限制器、行程限制器,制動、限速、防雷、防潮、防曬、防凍、防腐、防滲漏等設施,傳動設備安全鎖閉設施,電器過載保護設施,靜電接地設施。
⑶防爆設施
各種電氣、儀表的防爆設施,抑制助燃物品混入(如氮封)、易燃易爆氣體和粉塵形成等設施,阻隔防爆器材,防爆工器具。
⑷作業場所防護設施
作業場所的防輻射、防靜電、防噪音、通風(除塵、排毒)、防護欄(網)、防滑、防灼燙等設施。
⑸安全警示標志
包括各種指示、警示作業安全和逃生避難及風向等警示標志。
⒉控制事故設施
⑹泄壓和止逆設施
用於泄壓的閥門、爆破片、放空管等設施,用於止逆的閥門等設施,真空系統的密封設施。
⑺緊急處理設施
緊急備用電源,緊急切斷、分流、排放(火炬)、吸收、中和、冷卻等設施,通入或者加入惰性氣體、反應抑制劑等設施,緊急停車、儀表聯鎖等設施。
⒊減少與消除事故影響設施
⑻防止火災蔓延設施
阻火器、安全水封、回火防止器、防油(火)堤,防爆牆、防爆門等隔爆設施,防火牆、防火門、蒸汽幕、水幕等設施,防火材料塗層。
⑼滅火設施
水噴淋、惰性氣體、蒸氣、泡沫釋放等滅火設施,消火栓、高壓水槍(炮)、消防車、消防水管網、消防站等。
⑽緊急個體處置設施
洗眼器、噴淋器、逃生器、逃生索、應急照明等設施。
⑾應急救援設施
堵漏、工程搶險裝備和現場受傷人員醫療搶救裝備。
⑿逃生避難設施
逃生和避難的安全通道(梯)、安全避難所(帶空氣呼吸系統)、避難信號等。
⒀勞動防護用品和裝備
包括頭部,面部,視覺、呼吸、聽覺器官,四肢,軀干防火、防毒、防灼燙、防腐蝕、防雜訊、防光射、防高處墜落、防砸擊、防刺傷等免受作業場所物理、化學因素傷害的勞動防護用品和裝備。

⑶ 論述人機工程對安全領域有何積極意義

1.第一個方面是針對機的:分析機械設備及設施在生產過程中存在的不安全因素,並有針對性地進行可靠性設計、維修性設計、安全裝置設計、安全啟動和安全操作設計及安全維修設計等。
2.第一個方面是針對人和機的:研究人的生理和心理特性,分析研究人和機器各自的功能特點,進行合理的功能分配,以構成不同類型的最佳人機系統。
3.第三個方面式研究人機交互:研究人與機器相互接觸、相互聯系的人機界面中信息傳遞的安全問題。
4.最後是分析人機系統的可靠性,建立人機系統可靠性設計原則,據此設計出經濟、合理以及可靠性高的人機系統。

⑷ 機械設備安全裝置選擇方法有哪些

一、安全裝置的技術特徵

1、安全裝置零部件的可靠性,是安全功能的基礎,在使用期間不會因為零件失效而喪失其安全功能。所以在使用安全裝置時還是具備一定安全性的。

2、安全裝置可以在危險事件發生時停止危險過程。

3、安全裝置有重新啟動的功能,當安全裝置出現第一次停機之後,只有經過再次的啟動才能讓機器開展工作。

4、安全裝置比較常用的有光電式、感應式,這兩種都是具備自檢功能的,當安全裝置出現故障的時候,會讓處於危險狀態的機器不能執行或者停止執行,並觸發報警器。

5、安全裝置需要與控制系統一起操作,這樣可以形成一個整體。而安全裝置的性能水平應該與其相適應。

6、安全裝置的系統或者零件在進行設計的時候會出現「定向失效模式」,這是需要對加倍和冗餘進行考慮,必要的時候要採用自動監控。

二、安全防護裝置的選擇

在對安全防護裝置進行選擇的時候,需要考慮機械危險以及其他非機械危險,根據運動件的性質以及人員的需求來決定。而對於特定的機器要根據機器的風險評估來進行選擇。

1、不需要進入危險區的場合(機械設備運行中)
在機械正常運行期間,操作者不需要進入危險區的場合,這需要優先考慮選擇使用固定式防護裝置,例如進料、取料的裝置,輔助工作台,適當高度的柵欄及通道防護裝置等。

2、需要進入危險區的場合(機械設備運行中)
在機械設備正常運行過程中,操作者需要進入危險區,而且次數頻繁、經常開啟固定防護裝置。這種情況可以考慮採用連鎖裝置、自動停機裝置、可調防護裝置、自動關閉防護裝置、雙手操縱裝置、可控防護裝置等。

3、需要進入危險區的場合(機械設備未運行)
在機械設備未運行階段,對機器進行設定、示教、過程轉換、查找故障、清理或維修等作業,防護裝置需要移動或拆除,此時可採用手動控制模式、止動操縱裝置或雙手操縱裝置、點動有限運動操縱裝置等。——漢高機械

⑸ ABB機器人有哪幾種常見的安全裝置

ABB機器人有6種常見的安全裝置:

  1. 斷氣保護裝置:採用單向閥和儲氣罐,確保焊接機回器人突然斷氣後答不會發生意外傷人,並能提供持續穩定的工作壓力。夾具自鎖裝置。夾具設有截止閥,確保在系統突然出現漏氣時,夾具不會松開,除非操作按鈕;

  2. 低壓報警裝置:當氣源工作異常時,實時偵測並及時給予安全警示信號,提醒操作者迅速採取措施;

  3. 誤操作保護裝置:監控機械臂運動速度,防止誤操作時機械臂快速上升或下降時引起意外傷人;

  4. 增壓裝置:當現場氣源壓力不高,或不穩定時,可選用增壓裝置,可提高氣源工作壓力,保證系統正常工作;

  5. 承重極限保護裝置:當焊接機器人抓取超重的工件時,就會發出報警,嚴重超重時安全閥打開,防止發生危險;

  6. 剎車裝置:在焊接機器人的鏈接關節處均設有剎車裝置,以防止焊接機器人旋轉或松脫,當工作結束後用以停放焊接機器人。

機器人身上配備多種保護裝置,這些裝置在作業過程中發揮了重要的作用。機器人身上的保護裝置算是比較齊全的,他們分工明確,充分保障機器人的良好狀態。機器人是現代工業生產的先進設備,特別是對於一些人為無法涉及或是比較危險的工作環境來說,它的誕生無疑是給工業生產帶來了極大的幫助。

⑹ 安全工程師考試知識點:安全人機工程基本知識

安全工程師考試知識點:安全人機工程基本知識

為了幫助考生們更順利地通過考試,下面是我為大家搜索整理的關於安全工程師考試知識點,歡迎參考學習,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一、定義與研究內容

(一)安全人機工程的定義

安全人機工程是運用人機工程學的理論和方法研究“人—機—環境”系統,並使三者從安全的角度上達到最佳匹配,以確保系統高效、經濟運行的一門綜合性的邊緣科學。

(二)安全人機工程的主要研究內容

安全人機工程在所研究的諸多因素中,主要是研究人與機器的關系,主要內容包括如下4個方面:

(1)分析機械設備及設施在生產過程中存在的不安全因素,並有針對性地進行可靠性設計、維修性設計、安全裝置設計、安全啟動和安全操作設計及安全維修設計等。

(2)研究人的生理和心理特性,分析研究人和機器各自的功能特點,進行合理的功能分配,以構成不同類型的最佳人機系統。

(3)研究人與機器相互接觸、相互聯系的人機界面中信息傳遞的安全問題。

(4)分析人機系統的可靠性,建立人機系統可靠性設計原則,據此設計出經濟、合理以及可靠性高的人機系統。

在人機系統中人始終起著核心和主導作用,機器起著安全可靠的'保證作用。解決安全問題的根本是實現生產過程的機械化和自動化,讓工業機器人代替人的部分危險操作,從根本上將人從危險作業環境中徹底解脫出來,實現安全生產。

(三)人機系統的類型

人機系統主要有兩類,一類為機械化、半機械化控制的人機系統;一類為全自動化控制的人機系統。

機械化、半機械化控制的人機系統,人機共體,或機為主體,系統的動力源由機器提供,人在系統中主要充當生產過程的操作者與控制者,即控制器主要由人來操作。在控制系統中設置監控裝置,如果人操作失誤,機器會拒絕執行或提出警告,其結構如圖4一l所示,這是現代生產中應用最多的人機系統。系統的安全性主要取決於人機功能分配的合理性,機器的本質安全性及人為失誤。

在全自動化控制的人機系統中,以機為主體,機器的正常運轉完全依賴於閉環系統的機器自身的控制,人只是一個監視者和管理者,監視自動化機器的工作。只有在自動控制系統出現差錯時,人才進行干預,採取相應的措施。其結構框圖如圖4—2所示。系統的安全性主要取決於機器的本質安全性、機器的冗餘系統失靈以及人處於低負荷時應急反應變差等。

二、機械設計本質安全

(一)機械設計本質安全的定義

機械設計本質安全是指機械的設計者,在設計階段採取措施來消除安全隱患的一種機械安全方法。包括在設計中排除危險部件,減少或避免在危險區處理工作需求,提供自動反饋設備並使運動的部件處於密封狀態之中等。

(二)機械失效安全

機械設計者應該在設計中考慮到當發生故障時不出危險。

這一類裝置包括操作限制開關,限制不應該發生的沖擊及運動的預設制動裝置,設置把手和預防下落的裝置,失效安全的限電開關等。

(三)機械部件的定位安全

把機械的部件安置到不可能觸及的地點,通過定位達到安全的目的。設計者必須考慮到人在正常情況下不會觸及到部件,而在某些情況下可能會接觸到,例如登著梯子對機械進行維修等情況。

(四)機器的安全布置

在車間內對機器進行合理的安全布局,可以使事故明顯減少,布局時要考慮如下因素:

(1)空間:便於操作、管理、維護、調試和清潔。

(2)照明:包括工作場所的通用照明(自然光及人工照明,但要防止炫目)和為操作機器而需的照明。

(3)管、線布置:不要妨礙在機器附近的安全出入,避免磕絆,有足夠的上部空間。保證維修時人員的出入安全。

;

⑺ 安全人機工程學的安全人機工程學研究的內容

安全人機工程學研究的內容大體包括:
1. 研究人機之間分工及其相互適應問題。分工要根據兩者各自特徵,發揮各自的優勢,達到高效、安全、舒適、健康的目的。
2. 研究信息傳遞過程。人與機器在操作過程中要不斷傳遞信息,因此,機器上各種顯示器、控制器要設計得適合於人使用。
3. 研究作業環境,創造安全的條件。生產場所有各種各樣的環境條件,例如高溫、高濕、振動、雜訊、空氣中的有害物質、工作地的狀況等。這些因素,都會影響人的健康。安全人機工程學研究的目標,是要將這些因素控制在規定的標准范圍之內,使環境條件符合人的生理和心理要求,從而使操作者感到舒適和安全。
4. 研究安全裝置。許多設備都有「危區」,若無安全裝置、屏障、隔板、外殼、將危區與人體隔開,便可能對人產生傷害。因此,設計可靠的安全裝置,是安全人機工程學的任務。
5. 選擇合適的操作者。人的個體差異,使操作者對工作的適應程度不同。在人事安排上,要研究人機關系的協調性,人適其職,才有利於安全生產。
6. 研究生產過程中,操作者疲勞的特點以及減輕疲勞和緊張度的措施。
7. 研究人機系統的可靠性,保證人機系統的安全。研究事故的預防和危險情況的控制。

⑻ 如何提高人-機系統的可靠性

人機系統可靠性設計基本原則,包括14個原則,這部分需要掌握,所以我們需要重點注意:

1、系統的整體可靠性原則

從人機系統的整體可靠性出發,合理確定人與機器的功能分配,從而設計出經濟可靠的人機系統。

一般情況下,機器的可靠性高於人的可靠性,實現生產的機械化和自動化,就可將人從機器的危險點和危險環境中解脫出來,從根本上提高了人機系統可靠性。

2、高可靠性組成單元要素原則:系統要採用經過檢驗的、高可靠性單元要素來進行設計。

3、具有安全系數的設計原則:由於負荷條件和環境因素隨時間而變化,所以可靠性也是隨時間變化的函數,並且隨時間的增加,可靠性在降低。因此,設計的可靠性和有關參數應具有一定的安全系數。

4、高可靠性方式原則:為提高可靠性,宜採用冗餘設計、故障安全裝置、自動保險裝置等高可靠度結構組合方式。

5、標准化原則:為減少故障環節,應盡可能簡化結構,盡可能採用標准化結構和方式。

6、高維修度原則:為便於檢修故障,且在發生故障時易於快速修復,同時為考慮經濟性和備用方便,應採用零件標准化、部件通用化、設備系列化的產品。

7、事先進行試驗和進行評價的原則:對於缺乏實踐考驗和實用經驗的材料和方法,必須事先進行試驗和科學評價,然後再根據其可靠性和安全性而選用。

8、預測和預防的原則:要事先對系統及其組成要素的可靠性和安全性進行預測。對已發現的問題加以必要的改善,對易於發生故障或事故的薄弱環節和部位也要事先制定預防措施和應變措施。

9、人機工程學原則:從正確處理人一機一環境的合理關系出發,採用人類易於使用並且差錯較少的方式。

10、技術經濟性原則:不僅要考慮可靠性和安全性,還必須考慮系統的質量因素和輸出功能指標。其中還包括技術功能和經濟成本。

11、審查原則:既要進行可靠性設計,又要對設計進行可靠性審查和其他專業審查,也就是要重申和貫徹各專業各行業提出的評價指標。

12、整理准備資料和交流信息原則:為便於設計工作者進行分析、設計和評價,應充分收集和整理設計者所需要的數據和各種資料,以有效地利用已有的實際經驗。

13、信息反饋原則:應對實際使用的經驗進行分析之後,將分析結果反饋給有關部門。

14、設立相應的組織機構。

⑼ 起重機的安全防護裝置有哪些

為了確保起重作業安全可靠,起重機裝有較完善的安全裝置,以便在意外的情況下,起到保護機件或提醒操作人員注意,從而起到安全保護作用。

1.液壓系統中各溢流閥:可抑制迴路中的異常高壓,以防止液壓油泵及馬達的損壞,並防止處於過載狀態。

2.吊臂變幅安全裝置:當不測事故發生,吊臂變幅油缸迴路中的高壓軟管或油管爆裂或切斷時,液壓迴路中的平衡閥就起作用,鎖閉來自油缸下腔的工作油,使吊臂不致下跌,從而確保作業的安全性。

3.吊臂伸縮安全裝置:當不測事故發生,吊臂伸縮油缸迴路中的高壓軟管或油管爆裂或切斷時,液壓迴路中的平衡閥就起作用,鎖閉來自油缸下腔的工作油,使吊會自己縮回,從而確保作業的安全性。

4.高度限位裝置:吊鉤起升到規定的高度後,碰觸限位重錘,打開行程開關,"過繞"指標燈即亮,同時切斷吊鉤起升、吊臂伸出、吊臂伏到等動作的操作而確保安全。

5.支腿鎖定裝置:當不測事故發生,通往支腿垂直油缸的高壓軟管或油管破裂或切割時,液壓系統中的雙向液壓鎖能封鎖支腿封鎖油缸兩腔的壓力油,使支腿不縮或甩出,從而確保起重作業的安全性。

6.起重量指示器:起重量指示器設置在基本臂的合側方(即操縱室的右側面),操作者坐在操縱室內便能清楚地觀察到,能准確地指示出吊臂的仰角及對應工況下起重機允許的額定起重量。

7.起重特性表:設置在操縱室內前側下牆板上,該表列出了各種臂長和各種工作幅度下的額定起重量和起重高度,以便操作時查閱。起重作業時,切不可超過表中規定的數值。

⑽ 安全人機工程學

安全人機工程學是從安全的角度和著眼點研究人與機的關系的一門學科,其立足點放在安全上面,以活動過程中的人文實行保護為目的,主要闡述人與機保持什麼樣的關系,才能保證人的安全。也就是說,在實現一定的生產效率的同時,如何最大限度地保障人的安全健康與舒適愉快。這主要是從活動者的生理、心理、生物力學的需要與可能等諸因素,去著重研究人從事生產或其他活動過程中在實現一定活動效率的同時最大限度地免受外界因素的作用機理.為預防與消除危害的標准與方法提供科學依據,從而達到實現安全衛生的目的,確保人類能在安全健康、舒適愉快的條件與環境中從事各項活動。
安全人機工程學側重於人和機的安全、減少差錯、緩解疲勞等課題的研究。
安全人機工程學研究的內容大體包括:
1. 研究人機之間分工及其相互適應問題。分工要根據兩者各自特徵,發揮各自的優勢,達到高效、安全、舒適、健康的目的。
2. 研究信息傳遞過程。人與機器在操作過程中要不斷傳遞信息,因此,機器上各種顯示器、控制器要設計得適合於人使用。
3. 研究作業環境,創造安全的條件。生產場所有各種各樣的環境條件,例如高溫、高濕、振動、雜訊、空氣中的有害物質、工作地的狀況等。這些因素,都會影響人的健康。安全人機工程學研究的目標,是要將這些因素控制在規定的標准范圍之內,使環境條件符合人的生理和心理要求,從而使操作者感到舒適和安全。
4. 研究安全裝置。許多設備都有「危區」,若無安全裝置、屏障、隔板、外殼、將危區與人體隔開,便可能對人產生傷害。因此,設計可靠的安全裝置,是安全人機工程學的任務。
5. 選擇合適的操作者。人的個體差異,使操作者對工作的適應程度不同。在人事安排上,要研究人機關系的協調性,人適其職,才有利於安全生產。
6. 研究生產過程中,操作者疲勞的特點以及減輕疲勞和緊張度的措施。
7. 研究人機系統的可靠性,保證人機系統的安全。研究事故的預防和危險情況的控制。

閱讀全文

與人機安全裝置設計有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怎麼看機械表要保養 瀏覽:517
小學生雕刻工具箱 瀏覽:417
k5儀表信息怎麼調 瀏覽:936
青島泰科閥門怎麼樣 瀏覽:277
地熱總閥門開關擰不動怎麼辦 瀏覽:60
03儀表盤模式怎麼換 瀏覽:284
ktv設備有哪些設備 瀏覽:191
關節軸承怎麼安裝使用 瀏覽:838
生產山楂糕需要哪些設備 瀏覽:91
機械表後面的飛輪是什麼 瀏覽:163
怎麼實現儀表盤ar導航 瀏覽:722
某同學設計了如下裝置來 瀏覽:633
超聲波儀器動態范圍是什麼意思 瀏覽:11
傳動裝置分析 瀏覽:263
風機與閥門連鎖怎麼實現 瀏覽:314
消防管道閥門抽檢比例 瀏覽:313
礦用自動除塵噴霧裝置生產工藝 瀏覽:334
鑄造灰鐵很硬怎麼回事 瀏覽:505
天然氣灶沒有自動滅火裝置會有什麼後果 瀏覽:221
江蘇旭潤設備有限公司怎麼樣 瀏覽:6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