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高分求紅外線感應燈設計論文
摘要:本文介紹了紅外線感應開關的原理,採用熱釋電紅外探頭(PT8A2621)將接收到的微弱信號加以放大,然後驅動繼電器,製成紅外熱釋電感應開關。本開關能探測來自移動人體的紅外輻射,只要人體進入探測區域,開關會自動開啟。該設計可作為企業、賓館、商場及住宅的走廊、樓梯、電梯間、衛生間、庫房等處的自動開關,起到「人來燈自亮,人走燈自滅」的作用,既新穎方便,又節約用電,在某些場所還能起到威懾盜竊活動的防範作用。本設計結構簡單,本身不發任何類型的輻射,器件功耗很小,價格低廉,隱蔽性好,應用范圍廣,所以可以通過擴展而達到實際的應用。
關鍵詞:紅外線,感應開關,紅外輻射,探測區域
Abstract:this article will normally introce the theory of dopuler effect, which advance PT8A2621 to zoom out micro-signal. then drive the relay, complete the infrared -heat electric on- off. this switch can mensurate moving-body infraed ray. once coming into the mensurate area, the switch will automatically turn on .this invitation could be used as auto-on-off in corporation, hotel, mall and could ince house like the lane, stairs, bathroom, stockroom. bringing the effectness that coming on, leaving off. it is innovate and convient, also rece the expanse of electricity, could resist the steal activities. its structure is very simple. it can emit no ray, small size, low price, well cover-up, widely used, attach to practical advantage when spreaded.
Keywords: Infrared, Sensor switch, Infrared radiation, Detection of regional
引言:作為世界上最大的發展中國家,我國是一個能源生產和消費大國。能源生產量僅次於美國和俄羅斯,居世界第三位;基本能源消費佔世界總消費量的l/10,僅次於美國,居世界第二位。中國又是一個以煤炭為主要能源的國家,發展經濟與環境污染的矛盾比較突出。近年來能源安全問題也日益成為國家生活乃至全社會關注的焦點,日益成為中國戰略安全的隱患和制約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的瓶頸。上個世紀90年代以來,中國經濟的持續高速發展帶動了能源消費量的急劇上升。自1993 年起,中國由能源凈出口國變成凈進口國,能源總消費已大於總供給,能源需求的對外依存度迅速增大。煤炭、電力、石油和天然氣等能源在中國都存在缺口,因此節能思想尤為重要,節能的中心思想是採取技術上可行、經濟上合理以及環境和社會可接受的措施,來更有效地利用能源資源。為了達到這一目的,需要從能源資源的開發到終端利用, 更好地進行科學管理和技術改造,以達到高的能源利用效率和降低單位產品的能源消費。由於常規能源資源有限,而世界能源的總消費量則隨著工農業生產的發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越來越大,世界各國十分重視節能技術的研究,特別是節約常規能源中的煤、石油和天然氣,因為這些還是寶貴的化工原料;電力作為一種潔凈方便的能源廣泛的應用與我們的生活與生產方面,因此電能的節能尤為重要,要節能首先就要做到節約能源,其次再通過科學研究發明更加人性化和節能的用電器。
熱釋電紅外感測器是一種能檢測人或動物發射的紅外線而輸出電信號的感測器。早在1938年,有人提出過利用熱釋電效應探測紅外輻射,但並未受到重視,直到六十年代,隨著激光、紅外技術的迅速發展,才又推動了對熱釋電效應的研究和對熱釋電晶體的應用。熱釋電晶體已廣泛用於紅外光譜儀、紅外遙感以及熱輻射探測器,它可以作為紅外激光的一種較理想的探測器。它目標正在被廣泛的應用到各種自動化控制裝置中。除了在我們熟知的樓道自動開關、防盜報警上得到應用外,在更多的領域應用前景看好。比如:在房間無人時會自動停機的空調機、飲水機。電視機能判斷無人觀看或觀眾已經睡覺後自動關機的機構。
1紅外線感應燈控制系統研究的目的意義
課題目的:本課題是設計一個紅外線感應燈控制系統控制系統,通過本設計了解紅外線感應燈控制系統的工作原理,進而研究紅外線感應燈控制系統的設計方法。
通過已學的模擬電路知識設計紅外線感應燈控制開關電路,再利用由光敏電阻組成的光感電路來控制感應燈開關的觸發與否,將控制開關與節能燈組成家庭照明系統。
課題意義:現代化家居照明系統要適應網路時代的發展,應引入智能化的概念。在傳統的家居照明系統中,一般都是綜合布線,使用刀開關來控制,燈具的壽命短,較費電。但近年來,隨著經濟的發展和科技的進步,人們對照明燈具節能和科學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使得照明控制在智能化領域的地位越來越重要。而在商品房的建設熱潮中,各大樓盤和房地產商也意識到了智能照明的重要性。使用智能照明控制系統,更能體現其在節能與管理方面的優勢。紅外智能節電開關由於觸發的時候不需要人發出任何聲音,而是人走過時身體向外界散發紅外熱量最終控制燈具的開啟,當人離開後,經過一定時間的延時,自動熄滅。因為不同於聲光控燈,不需要聲音和開關控制,從而避免了聲控噪音的侵擾,同時因為它是感應人體熱量控制開關,所以避免了無效電能的損耗,達到節能效果。
現在的公共場所照明(比如公共走廊及樓梯間)應用最多的還是幾年前出現的聲光控延時燈具和開關。這種燈具和開關的出現,實現了人來燈亮,人走燈滅,目前已成為公共場所照明開關的主流產品。當然,這種產品在某種程度上說確實實現了節能的目的,但同時也給人們的生存環境造成了一定的破壞。由於產品本身性能的限制,這種聲光控燈具和開關自動控制的實現需要(超過60分貝)聲音的配合,這就給大眾需要的安靜環境造成一定的雜訊污染。
隨著社會的發展和人們對生態環境的重視,這種聲光控燈具和開關已慢慢不能滿足人們的需要,這就要求更加節能和環保的自動照明控制產品的出現,以滿足人們對高質量生活的需求。
紅外智能節電開關是以成熟的紅外感應技術為平台,加入更多的高新技術元素而形成的一種具有廣闊市場前景的高科技產品,它的出現彌補了聲光控技術的缺陷,它的自動控制的實現不需要聲音和其他會給環境造成影響的條件的配合,而是人走過時身體向外界散發紅外熱量最終實現它的自動控制功能。
2紅外線感應燈控制系統的現狀及發展趨勢
我國照明缺乏獨創產品,模仿產品居多,基礎加工落後,只顧外表,輕視功能,產品的品種比較單一,性能差。尤其是在「智能」照明方面,缺乏創新,與國外智能燈具在技術研究方面有著不小的差距。我國現階段的照明系統一般採用主電源經配電箱分成多路配電輸出線,提供照明燈迴路用電,由串接在照明燈迴路中的開關面板直接接通或斷開供電線來實現對燈的控制,燈只有開和關兩種狀態,無邏輯時序及亮、暗調光控制,因而無法形成各種燈光亮度組合的場景及系統控制。而美國、日本等國家和台灣地區對LED照明效益進行了預測,美國55%白熾燈及55%的日光燈被LED取代,每年節省350億美元電費,每年減少7.55億噸二氧化碳排放量。日本100%白熾燈換成LED,可減少1~2座核電廠發電量,每年節省10億公升以上的原油消耗。台灣地區15%白熾燈換成LED,每年節省110億度電。全球性的能源短缺和環境污染在經濟高速發展的中國表現得尤為突出,節能和環保是中國實現社會經濟可持續發展所急需解決的問題。每年照明電能消耗約佔全部電能消耗的12%~15%,作為能源消耗的大戶,必須盡快尋找可以替代傳統光源的節能環保光源。LED以其較之於傳統照明光源所沒有的優勢,諸如較低的功率需求、較好的驅動特性、較快的響應速度、較高的抗震能力、較長的使用壽命、綠色環保以及不斷快速提高的發光效率等,成為目前我國今後照明系統發展的方向。基於目前國內國際形勢,尤其是能源緊缺,智能照明必是以後照明系統的發展方向。智能照明將會使人們利用起來更加便利,改善家庭環境,提高管理水平,減少維護費用,不僅為建築照明提供多種的藝術效果,而且使燈具控制和維護變得更為簡單,而且具有可靠性高、安裝布線容易。
② 簡易紅外線發射接收裝置
首先確定你的發射距離多遠?如果只需要十幾厘米至幾十厘米之內,用普通發射二極體串聯一內個200歐姆左右的電阻容,電壓用5V就可以了,接收(注意接收二極體是反向接入電路的)串聯一個10K電阻就可以。這個方案的發射距離不長,但是容易實現,如果要具有開關功能,可以考慮加入三極體,利用三極體的開關功能可以達到開關效果。前提是弱電。
如果需要像遙控器那樣發射距離達到十幾米的距離,發射時需要調頻發射,一般利用振盪電路(一般用38KHZ)驅動發射管,接收頭也要購買,外面很容易買到配對的接收頭。
③ 紅外發射及接收裝置電路圖分析
HS0038接收的是38KHz載波調制的紅外信號,內部有選頻電路,用連續的紅外信號恐怕得不到正常的輸出。
建議發射部分改為38KHz的脈沖紅外信號。
④ 課程設計:紅外遙控解碼器(基於單片機AT89C51),能同過數碼管把相應的按鍵顯示出來~ 各位高手幫幫忙
//實例97:用紅外遙控器控制繼電器
#include<reg51.h> //包含單片機寄存器的頭文件
sbit IR=P3^2; //將IR位定義為P3.2引腳
unsigned char a[4]; //儲存用戶碼、用戶反碼與鍵數據碼、鍵數據反碼
unsigned int LowTime,HighTime; //儲存高、低電平的寬度
sbit Relay=P1^3; //將Relay位定義為P1.3引腳
/************************************************************
函數功能:對4個位元組的用戶碼和鍵數據碼進行解碼
說明:解碼正確,返回1,否則返回0
出口參數:dat
*************************************************************/
bit DeCode(void)
{
unsigned char i,j;
unsigned char temp; //儲存解碼出的數據
for(i=0;i<4;i++) //連續讀取4個用戶碼和鍵數據碼
{
for(j=0;j<8;j++) //每個碼有8位數字
{
temp=temp>>1; //temp中的各數據位右移一位,因為先讀出的是高位數據
TH0=0; //定時器清0
TL0=0; //定時器清0
TR0=1; //開啟定時器T0
while(IR==0) //如果是低電平就等待
; //低電平計時
TR0=0; //關閉定時器T0
LowTime=TH0*256+TL0; //保存低電平寬度
TH0=0; //定時器清0
TL0=0; //定時器清0
TR0=1; //開啟定時器T0
while(IR==1) //如果是高電平就等待
;
TR0=0; //關閉定時器T0
HighTime=TH0*256+TL0; //保存高電平寬度
if((LowTime<370)||(LowTime>640))
return 0; //如果低電平長度不在合理范圍,則認為出錯,停止解碼
if((HighTime>420)&&(HighTime<620)) //如果高電平時間在560微秒左右,即計數560/1.085=516次
temp=temp&0x7f; //(520-100=420, 520+100=620),則該位是0
if((HighTime>1300)&&(HighTime<1800)) //如果高電平時間在1680微秒左右,即計數1680/1.085=1548次
temp=temp|0x80; //(1550-250=1300,1550+250=1800),則該位是1
}
a[i]=temp; //將解碼出的位元組值儲存在a[i]
}
if(a[2]=~a[3]) //驗證鍵數據碼和其反碼是否相等,一般情況下不必驗證用戶碼
return 1; //解碼正確,返回1
}
/************************************************************
函數功能:執行遙控功能
*************************************************************/
void Function(void)
{
Relay=!Relay; //對P1.3引腳取反,控制繼電器的吸合、釋放
}
/************************************************************
函數功能:主函數
*************************************************************/
void main()
{
EA=1; //開啟總中斷
EX0=1; //開外中斷0
ET0=1; //定時器T0中斷允許
IT0=1; //外中斷的下降沿觸發
TMOD=0x01; //使用定時器T0的模式1
TR0=0; //定時器T0關閉
while(1) //等待紅外信號產生的中斷
;
}
/************************************************************
函數功能:紅外線觸發的外中斷處理函數
*************************************************************/
void Int0(void) interrupt 0 using 0
{
EX0=0; //關閉外中斷0,不再接收二次紅外信號的中斷,只解碼當前紅外信號
TH0=0; //定時器T0的高8位清0
TL0=0; //定時器T0的低8位清0
TR0=1; //開啟定時器T0
while(IR==0) //如果是低電平就等待,給引導碼低電平計時
;
TR0=0; //關閉定時器T0
LowTime=TH0*256+TL0; //保存低電平時間
TH0=0; //定時器T0的高8位清0
TL0=0; //定時器T0的低8位清0
TR0=1; //開啟定時器T0
while(IR==1) //如果是高電平就等待,給引導碼高電平計時
;
TR0=0; //關閉定時器T0
HighTime=TH0*256+TL0; //保存引導碼的高電平長度
if((LowTime>7800)&&(LowTime<8800)&&(HighTime>3600)&&(HighTime<4700))
{
//如果是引導碼,就開始解碼,否則放棄,引導碼的低電平計時
//次數=9000us/1.085=8294, 判斷區間:8300-500=7800,8300+500=8800.
if(DeCode()==1)
Function(); //如果滿足條件,執行遙控功能
}
EX0=1; //開啟外中斷EX0
}
⑤ 怎樣用紅外發射和接收裝置及單片機實現記錄圖書館人數的計數功能
設計應該有2路對射光耦 一路負責記錄進去的人數 一路是出去的人數
你的描述不是很詳細 可以發郵件[email protected]給我看看
⑥ 基於單片機的紅外遙控收發系統的設計與實現
低頻信號發生器的設計
摘 要:
直接數字合成(DDS)是一種重要的頻率合成技術,具有解析度高、頻率變換快優點,在雷達及通信等領域有著廣泛的應用前景。文中介紹了一種高性能DDS晶元AD9850的基本原理和工作特點,闡述了如何利用此晶元設計一種頻率在0—50
kHz內變化、相位正交的信號源,給出了AD9850晶元和MCS51單片機的硬體介面和軟體流程。
關鍵詞:直接數字頻率合成 信號源 AD9850晶元
概述:
隨著數字技術的飛速發展,高精度大動態范圍數字/模擬(D,A)轉換器的出現和廣泛應用,用數字控制方法從一個標准參考頻率源產生多個頻率信號的技術,即直接數字合成(DDS)異軍突起。其主要優點有:(1)頻率轉換快:DDS頻率轉換時間短,一般在納秒級;(2)解析度高:大多數DDS可提供的頻率解析度在1 Hz數量級,許多可達0.001 Hz;(3)頻率合成范圍寬;(4)相位雜訊低,信號純度高;(5)可控制相位:DDS可方便地控制輸出信號的相位,在頻率變換時也能保持相位聯系;(6)生成的正弦/餘弦信號正交特性好等。因此,利用DDS技術特別容易產生頻率快速轉換、解析度高、相位可控的信號,這在電子測量、雷達系統、
調頻通信、電子對抗等領域具有十分廣泛的應用前景。
1. 低頻信號發生器的組成
圖2.7為低頻信號發生器組成框圖。它主要包括主振器、電壓放大器、輸出衰減器、功率放大器、阻抗變換器和指示電壓表等。
(1)主振器
RC文氏橋式振盪器具有輸出波形失真小、振幅穩定、頻率調節方便和頻率可調范圍寬等特點,故被普遍應用於低頻信號發生器主振器中。主振器產生與低頻信號發生器頻率一致的低頻正弦信號。
文氏橋式振盪器每個波段的頻率覆蓋系數(即最高頻率與最低頻率之比)為10,因此,要覆蓋1Hz~1MHz的頻率范圍,至少需要五個波段。為了在不分波段的情況下得到很寬的頻率覆蓋范圍,有時採用差頻式低頻振盪器,圖2.8為其組成框圖。假設f2=3.4MHz,f1可調范圍為3.3997MHz~5.1MHz,則振盪器輸出差頻信號頻率范圍為300Hz (3.4MHz-3.3997MHz)~1.7MHz(5.1 MHz-3.4 MHz)。
差頻式振盪器的缺點是對兩個振盪器的頻率穩定性要求很高,兩個振盪器應遠離整流管、功率管等發熱元件,彼此分開,並良好屏蔽。
(2)電壓放大器
電壓放大器兼有緩沖與電壓放大的作用。緩沖是為了使後級電路不影響主振器的工作,一般採用射極跟隨器或運放組成的電壓跟隨器。放大是為了使信號發生器的輸出電壓達到預定技術指標。為了使主振輸出調節電位器的阻值變化不影響電壓放大倍數,要求電壓放大器的輸入阻抗較高。為了在調節輸出衰減器時,不影響電壓放大器,要求電壓放大器的輸出阻抗低,有一定的帶負載能力。為了適應信號發生器寬頻帶等的要求,電壓放大器應具有寬的頻帶、小的諧波失真和穩定的工作性能。
(3)輸出衰減器
輸出衰減器用於改變信號發生器的輸出電壓或功率,分為連續調節和步進調節。連續調節由電位器實現,步進調節由步進衰減器實現。圖2.9為常用輸出衰減器原理圖,圖中電位器RP為連續調節器(細調),電阻R1~R8與開關S構成步進衰減器,開關S為步進調節器(粗調)。調節RP或變換開關S的擋
(4) 功率放大器及阻抗變換器功率放大器用來對衰減器輸出的電壓信號進行功率放大,使信號發生器達到額定功率輸出。為了能實現與不同負載匹配,功率放大器之後與阻抗變換器相接,這樣可以得到失真小的波形和最大的功率輸出。
阻抗變換器只有在要求功率輸出時才使用,電壓輸出時只需衰減器。阻抗變換器即匹配輸出變壓器,輸出頻率為5Hz~5kHz時使用低頻匹配變壓器,以減少低頻損耗,輸出頻率為5kHz~1MHz時使用高頻匹配變壓器。輸出阻抗利用波段開關改變輸出變壓器次級圈數來改變。
2. 工作原理及結構
函數信號發生器產生信號的方法有三種:一種是由施密特電路產生方波,然後經變換得到三角波和正弦波形;第二種是先產生正弦波再得到方波和三角波;第三種是先產生三角波再變換為方波和正弦波。在此主要介紹第一種方法,即脈沖式函數信號發生器
3. 低頻信號發生器的主要工作特性
目前,低頻信號發生器的主要工作特性如下:
①頻率范圍 一般為20Hz~1MHz,且連續可調。
②頻率准確度 ±(1~3)%。
③頻率穩定度 一般為(0.1~0.4)%/小時。
④輸出電壓 0~10V連續可調。
⑤輸出功率 0.5~5W連續可調。
⑥非線性失真范圍 (0.1~1)%。
⑦輸出阻抗 50Ω、75Ω、150Ω、600Ω、5kΩ等幾種。
⑧輸出形式 平衡輸出與不平衡輸出。
4. 低頻信號發生器的使用
低頻信號發生器型號很多,但它們的使用方法基本類似
(1)了解面板結構
使用儀器之前,應結合面板文字元號及技術說明書對各開關旋鈕的功能及使用方法進行耐心細致的分析了解,切忌盲目猜測。信號發生器面板上有關部分通常按其功能分區布置,一般包括:波形選擇開關、輸出頻率調諧部分(包括波段、粗調、微調等)、幅度調節旋鈕(包括粗調、細調)、阻抗變換開關、指示電壓表及其量程選擇、電源開關及電源指示、輸出接線柱等。
5. AD9850 晶元介紹
AD9850是AD公司生產的最高時鍾為125 MHz、採用先進的CMOS技術的直接頻率合成器,主要由可編程DDS系統、高性能模數變換器(DAC)和高速比較器3部分構成,能實現全數字編程式控制制的頻率合成,並具有時鍾產生功能。AD9850的DDS系統包括相位累加器和正弦查找表,其中相位累加器由一個加法器和一個32位相位寄存器組成,相位寄存器的輸出與外部相位控制字(5位)相加後作為正弦查找表的地址。正弦查找表實際上是一個相位/幅度轉換表,它包含一個正弦波周期的數字幅度信息,每一個地址對應正弦波中0。一360。范圍的一個相位點。查找表把輸入地址的相位信息映射成正弦波幅度信號,然後驅動10bit的DA變換器,輸出2個互補的電流,其幅度可通過外接電阻進行調節。AD9850還包括—個高速比較器,將DA變換器的輸出經外部低通濾波器後接到此比較器上即可產生一個抖動很小的方波,這使得AD9850可以方便地用作時鍾發生器。AD9850包含40位頻率/相位控制字,可通過並行或串列方式送人器件:並行方式指連續輸入5次,每次同時輸入8位(1個位元組);串列方式則是在—個管腳完成40位串列數據流的輸入。這40位控制字中有32位用於頻率控制,5位用於相位控制,1位用於掉電(powerdown)控制,2位用於選擇工作方式。在並行輸入方式下,通過8位匯流排D0一D7將外部控制字輸入到寄存器,在W—CLK(字輸入時鍾)的上升沿裝入第一個位元組,並把指針指向下一個輸入寄存器,連續5個W—CLK的上升沿讀入5個位元組數據到輸入寄存器後,W—CLK的邊沿就不再起作用。然後在rQ—UD(頻率更新時鍾)上升沿到來時將這40位數據從輸入寄存器裝入到頻率/相位寄存器,這時DDS輸出頻率和相位更新一次,同時把地址指針復位到第一個輸入寄存器以等待下一次的頻率/相位控制字輸入。
6 硬體設計
要產生兩路相位正交、頻率可由外部控制的正弦信號,必須通過單片機編程來完成外部輸入的頻率數據(3個位元組)與DDS38晶元(AD9850)內部頻率相位控制字(5個位元組)間的轉換。單片機8051與AD9850晶元的介面既可採用並行方式,也可採用串列方式,本設計採用的是8位並行介面方式。由於需要產生VQ兩路正弦信號,因此使用了2片AD9850晶元,這兩路的頻率相同,相位差90。。單片機8051的P1口(P1.0一P1.7腳)用作外部控制字輸入,通過中斷1和中斷0讀入外部頻率數據,連續讀3次,對應頻率值的二進制數;單片機的P0口(P0.0一P0.7腳)用作頻率/相位控制字輸出,通過8位緩沖器74LS244作數據緩沖後加到2片AD9850晶元的8位控制字輸入端(DO—D7腳),同時產生相應的DDS時序控制信號(一路復位reset1、二路復位reset2、一路字輸入時鍾W1、二路字輸入時鍾W2、一路頻率更新時鍾FU1、二路頻率更新時鍾FU2)加到AD9850晶元的對應管腳。AD9850的外部參考時鍾信號(dk4Om)頻率為40 MHz,由晶體振盪器產生。單片機8051的復位信號(reset)、中斷0和中斷1控制信號(intO、int1)由外部控制系統給出,從而實現兩路相位正交、頻率可控的正弦信號。該DDS信號源的硬體介面電路如圖1所
圖1 DDS信號源硬體介面電路
7. 軟體控制
此程序的功能就是要將外部輸入的頻率數據按照一定協議和演算法變換成DDS晶元(AD9850)所能接受的格式,並送出相應的頻率相位控制信號,從而使AD9850能產生兩路相位正交、頻率可控的正弦信號。下面給出程序設計輸入、輸出、變換演算法。
(1) 輸入
數據同步:上升沿時讀人1個位元組的頻率數據,作為intl中斷輸入;
數據寫入:上升沿時頻率更新1次,作為intO中斷輸入;
8位數據:輸入的頻率位元組。分3次輸入,如圖2所示。
(2)輸出
單片機控製程序將產生下述輸出信號加到DDS晶元(AD9850)的對應腳:
reset1:一路DDS復位(一路AD9850第22腳);
reset7.:二路DDS復位(-路AD9850第22腳);
w1:一路數據同步(一路AD9850第7腳);
w2:二路數據同步(二路AD9850第7腳);
ful:一路數據寫入(一路AD9850第8腳);
fu2:二路數據寫入(二路AD9850第8腳);
P0口(P0.0一P0.7):8位頻率/相位數據輸出(AD9850的DO—D7腳)。
(3)演算法:程序中單片機輸入頻率數據F(3個位元組)與輸出頻
率數據△P(4個位元組)間的變換演算法見式(2)
其中CLKIN為外部參考時鍾(40 M Hz)。
(4)程序流程:整個程序由主程序、中斷0子程序、中斷1子
程序三部分構成。流程圖略。
8 結論
對設計的信號源在不同頻率下的輸出波形進行了測試,結果完全能達到所要求的性能指標。而且AD9850工作可靠,對參考時鍾波形要求不高,輸出信號穩定且信噪比高,是一種性價比很高的晶元,正廣泛應用於電子測量、跳頻通信、雷達系統等領域。
9 致謝
通過對低頻信號發生器的設計,我深刻認識到了「理論聯系實際」的這句話的重要性與真實性。而且通過對此課程的設計,我不但知道了以前不知道的理論知識,而且也鞏固了以前知道的知識。最重要的是在實踐中理解了書本上的知識,明白了學以致用的真諦。也明白老師為什麼要求我們做好這個課程設計的原因。他是為了教會我們如何運用所學的知識去解決實際的問題,提高我們的動手能力。在整個設計到電路的焊接以及調試過程中,我個人感覺調試部分是最難的,因為你理論計算的值在實際當中並不一定是最佳參數,我們必須通過觀察效果來改變參數的數值以期達到最好。而參數的調試是一個經驗的積累過程,沒有經驗是不可能在短時間內將其完成的,而這個可能也是老師要求我們加以提高的一個重要方面吧
參考文獻:
【1】高衛東.等.AD9850 DDS晶元信號源的研製【J】.實驗室研究與探
索,2000,(5).
【2】石雄.等.DDS晶元AD9850的工作原理及其與單片機的介面【J】.國
外電子元器件,2001。(5).
(上
⑦ 紅外線接發射管和接收管製作一個開關電路
解答:
紅外發光二極體D6選用HG504,其工作電流為200mA,光輻射功率為40mW-50mW,控制距離可達8米左右,若控制距離小於5米,也可選用HG410系列。光敏三極體Q1選用3DU31或3DU5均可。
整個電路安裝無誤後即可通電調試,首先將Q4的基極與電路斷開,調節RW1使D6的電流為150mA左右,並將Q6與Q1相對靠近,這時Q2、Q3應呈導通狀態。調節RW1使R1兩端的電壓接近電源電壓,然後將D6與Q1之間的距離慢慢拉開,其間距離可根據所要控制的走道或房間的寬度而定,並且始終保持D6與Q1對齊。此時,Q2、Q3應保持導通狀態,否則可適當調節RW1使D6中的電流增大,但不要超過200mA,也可適當調節RW2的阻值使Q2、Q3導通。然後將Q4接入電路,試用手擋住D6或Q1時,Q5應導通,繼電器動作即可。
工作原理
接通電源後,紅外發光二極體D6即發出紅外光線,光敏三極體Q1在紅外光線的照射下,c-e極間呈低阻狀態,致使Q2的基極b處於高電平,Q2導通。Q3、Q4隨之導通。Q5則因Q4的導通,基極b呈現低電平處於截止狀態,繼電器不工作。當有人或物體阻斷D6發出的紅外光束時,Q1的c-e極立即處於高阻狀態,Q2、Q3、Q4隨之截止,Q5導通,繼電器動作接通燈泡點亮。當人離開後,D6重新照射Q1,使Q1、Q2、Q3、Q4導通,C4開始放電,經一段時間延時後Q5截止,繼電器釋放,燈泡熄滅。
⑧ 紅外線數字轉速表課程設計
用51單片機,數碼管是陰碼的,范圍0-9999,紅外對管接P20,需要接三極體;
#include<reg51.h>
sbit P10=P1^0; //第0位數碼管
sbit P11=P1^1;
sbit P12=P1^2;
sbit P13=P1^3;
sbit P20=P2^0;
unsigned int a=0,b=0;
#define THCO 0xee;
#define THLO 0x00;
unsigned char code an[]={0x3F, 0x06,0x5B,0x4F,0x66,0x6D,0x7D,0x07,0x7F,0x6F};
main(void)
{
unsigned char course=0;
TMOD=0x11;
TH0=THCO;
TL0=THLO;
EA=1;
ET0=1;
TR0=1;
while(1)
{
if(P20==1)course=1;
if(P20==0&&course==1){b++; course=0 ; }
}
}
void timw0() interrupt 1
{
static unsigned char k=0,c=0;
TH0=THCO;
TL0=THLO;
c++;
P1|=0xff;
if(k>3){k=0;}
k++;
switch(k-1)
{
case(0):P0=an[a%10]; P13=0; break;
case(1):P0=an[a%100/10];P12=0;break;
case(2):P0=an[a%1000/100];P11=0;break;
case(3):P0=an[a/1000];P10=0; break;
}
if(c==200) {c=0;a=b;b=0;}
}
⑨ 紅外計數器課程設計答辯
三極體作開關管用,當紅外感測器接收到物體信號時會產生一個電平脈沖,這個脈沖通過與非門又產生一個反相脈沖,傳遞給計數器,從而實現加一計數,同時又將這個反相脈沖又反相,這個脈沖有一個高電平,從而導通PNP三極體,三極體導通之後使555不會工作,只有當三極體不導通時,555會工作從而驅動蜂鳴器和LED工作。R9和C3的計算是根據你的555工作方式來計算,作定時器還是頻率發生器,具體計算方式忘了,好久沒碰555了,但是你可以通過網路或者文庫搜索計算方法,最好還是參閱一下數字電子技術中的相關章節。
希望我的回答能幫助到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