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裝置知識 > 碳酸鈉的檢測裝置

碳酸鈉的檢測裝置

發布時間:2022-12-31 07:38:03

① 實驗室鑒別碳酸鈉和碳酸氫鈉的實驗方案

利用它們熱穩定性的差異,可以鑒別這兩種物質。
[用品]試管、小燒杯、酒精燈、鐵架台和附件、導管、橡皮塞。
無水碳酸鈉、碳酸氫鈉、澄清石灰水。
[操作]
1.在兩支乾燥試管中各放入少量被鑒別的白色粉末,按圖所示裝置兩套儀器,並往燒杯里倒入澄清的石灰水。
2.加熱試管,不久可看出其中一支試管的管口處有水珠出現,導管口有連續的氣泡冒出,澄清的石灰水變渾濁。該試管內盛放的是碳酸氫鈉。
3.另一支試管剛加熱時因空氣受熱而從導管口逸出幾個氣泡外,沒有別的變化,石灰水也不變渾濁。該試管內盛放的是碳酸鈉。
方程式:2NaHCO3
=(加熱)Na2CO3+H2O+CO2↑

② 侯氏制鹼法所得的純鹼中常含有少量氯化鈉,現用下圖所示裝置來測定純鹼樣品中碳酸鈉的質量分數(鐵架台、

(1)從該題的後半部分可以看出在檢驗氣密性時是把ab兩個管口堵上然後向分液漏斗中添加水的方法來檢驗的
(2)由題意可知我們是通過測定二氧化碳的質量來測定碳酸鈉的質量分數的,所以要排除空氣中的二氧化碳干擾實驗結果,故應在A中裝鹼的溶液來吸收空氣中的二氧化碳
(3)濃硫酸具有吸水性,在C裝置中吸收由B裝置排出氣體中混有的水蒸氣,若少了此裝置則會使氣體中的水蒸氣被D裝置中鹼石灰吸收,而使測定質量偏大;
(4)反應中放出二氧化碳氣體的質量=85.6g-83.4g=2.2g
設放出2.2g二氧化碳消耗碳酸鈉的質量為x
Na2CO3+H2SO4═Na2SO4+H2O+CO2
10644
x 2.2g

106
X
44
2.2g
,解得x=5.3g
純鹼樣品Na2CO3的質量分數=
5.3g
6g
×100%=88.3%
故答案為:
(1)將a、b兩端堵住,打開分液漏斗,向分液漏斗中加水
(2)使反應生成的二氧化碳氣體被D中鹼石灰完全吸收
氫氧化鈉溶液
(3)偏大
(4)88.3%

③ 兩組同學對碳酸鈉和碳酸氫鈉的混合物與酸的反應進行探究.Ⅰ.一組同學用下圖裝置來測定混合物中碳酸鈉的

Ⅰ.實驗原理為:一定量的碳酸鈉、碳酸氫鈉與硫酸反應生成二氧化碳,利用B中濃硫酸乾燥、吸收二氧化碳中水蒸氣,用C中鹼石灰吸收二氧化碳,根據C裝置增重確定生成二氧化碳的質量,列方程計算出各自的質量,進而確定混合物中Na2CO3的質量分數.空氣中的二氧化碳和水蒸氣進入C裝置會影響實驗結果,D裝置防止二氧化碳和水蒸氣進入C裝置,
(1)B裝置中濃硫酸乾燥、吸收二氧化碳中水蒸氣,若沒有B裝置,導致C中測定的二氧化碳質量偏大,反應中碳酸鈉、碳酸氫鈉中碳元素都轉化到二氧化碳中,碳酸鈉中碳元素的質量分數小於碳酸氫鈉,故生成二氧化碳的質量越大,碳酸鈉的質量越小,會導致碳酸鈉質量分數偏小,
故答案為:偏小;
(2)空氣中的二氧化碳和水蒸氣進入C裝置會影響實驗結果,D裝置防止二氧化碳和水蒸氣進入C裝置,
故答案為:防止二氧化碳和水蒸氣進入C裝置;
(3)由於A中產生的二氧化碳會殘留在A、B裝置中,不能被C中的鹼石灰吸收吸收,導致C裝置中測定二氧化碳的質量偏小,反應中碳酸鈉、碳酸氫鈉中碳元素都轉化到二氧化碳中,碳酸鈉中碳元素的質量分數小於碳酸氫鈉,故生成二氧化碳的質量越小,碳酸鈉的質量越小,導致碳酸鈉的質量分數偏高,
故答案為:A中產生的二氧化碳氣體無法完全排出被C中的鹼石灰吸收;
(4)測得反應後乾燥管C的總質量為85.60g,則生成的二氧化碳質量=85.60g-83.40g=2.2g,其物質的量=

2.2g
44g/mol
=0.05mol,令Na2CO3、NaHCO3的物質的量分別為xmol、ymol,則:

④ 四個裝置哪個能用來鑒別碳酸鈉和碳酸氫鈉

答案D
碳酸鈉一般受熱不分解,碳酸氫鈉受熱分解產生二氧化碳。哪個石灰水渾濁就說明哪個物質是碳酸氫鈉。
PS:更容易的檢測碳酸鈉和碳酸氫鈉的辦法是利用氯化鈣溶液,碳酸鈉溶液與氯化鈣溶液可以生成白色沉澱,而碳酸氫鈉則沒有任何變化。

⑤ (13分)現有碳酸氫鈉和碳酸鈉固體混合物,為了測定混合物中碳酸鈉的百分含量,利用如下裝置: 實驗步驟

(1)稀硫酸,鹼石灰(或生石灰),吸收倒流進入空氣中水蒸氣及二氧化碳氣體,防止對E質量的干擾。--------6分(2分+2分+2分)
(2)CO 2 + 2OH - = CO 3 2- + H 2 O -------2分
(3)55.8%--------3分(4)偏大-------2分

⑥ 某純鹼樣品中含有少量氯化鈉雜質,現用下圖所示裝置來測定純鹼樣品中碳酸鈉的質量分數(鐵架台、鐵夾等在

(1)反應過快會使產生的氣體二氧化碳沒能完全被D裝置中鹼石灰吸收;快速鼓入空氣,也會使裝置內殘留二氧化碳不能被D裝置中鹼石灰完全吸收;二氧化碳質量偏小,則測定結果偏小;
故答案為:偏小(2分);
(2)鼓入空氣,可把殘留在裝置B、C中二氧化碳全部由D中鹼石灰吸收;
故答案為:使B中產生的二氧化碳全部進入D中(1分);
因為空氣中含有二氧化碳,因此應把鼓入的空氣中的二氧化碳吸收處理,所以裝置A應放入氫氧化鈉溶液或其它鹼溶液;
故答案為:NaOH溶液或鹼性溶液(1分);
(3)C裝置中的濃硫酸具有吸水性,在裝置中吸收由B裝置排出氣體中混有的水分,若少了此裝置則會使氣體中的水分被D裝置中鹼石灰吸收,而使測定質量偏大;
故答案為:偏大(2分);
(4)如果D裝置直接與外界空氣相連通,則空氣中的水和二氧化碳會對測定結果帶來影響,所以裝置E的作用則是防止空氣中水和二氧化碳進入裝置D中;
故答案為:防止空氣中CO2和水蒸氣進入D中(2分);
(5)反應中放出二氧化碳氣體的質量=85.6g-83.4g=2.2g
設放出2.2g二氧化碳消耗碳酸鈉的質量為x
Na2CO3~CO2
106 44
x 2.2g
106:44=x:2.2g 解之得 x=5.3g
純鹼樣品Na2CO3的質量分數=

5.3g
6g
×100%≈88.3%
故答案為:88.3%(2分).

⑦ 29.侯氏制鹼法所得的純鹼中常含有少量氯化鈉,現用下圖所示裝置來測定純鹼樣品中碳酸鈉的質量分數(鐵架台

該方法是通過測定二氧化碳的量進而知道碳酸鈉的質量,再用總質量減之得到氯化鈉的質量,D裝置中氣體為二氧化碳,鼓入空氣的目的是確保二氧化碳全部吸收以保證實驗的精準,否則測的氯化鈉質量會偏高

⑧ 某純鹼樣品中含有少量氯化鈉雜質,現用如圖所示裝置來測定純鹼樣品中碳酸鈉的質量分數(鐵架台、鐵夾等在

(1)由題意可知我們是通過測定二氧化碳的質量來測定碳酸鈉的質量分數的,所以要排除空氣中的二氧化碳干擾實驗結果,而在A中裝了鹼性溶液來吸收空氣中的二氧化碳,故本題答案為:吸收空氣中的二氧化碳.
(2)為了減小實驗誤差而採取了鼓入空氣的方法,把殘留在裝置B中二氧化碳全部由D中鹼石灰吸收,實驗結果更准確,故本題答案為:使B中產生的二氧化碳全部進入D中.
(3)濃硫酸具有吸水性,在C裝置中吸收由B裝置排出氣體中混有的水蒸氣,若少了此裝置則會使氣體中的水蒸氣被D裝置中鹼石灰吸收,而使測定質量偏大;
故本題答案為:吸水; 偏大.
(4)如果D裝置直接與外界空氣相連通,則空氣中的水蒸氣和二氧化碳會進入D裝置而對測定結果產生影響,所以裝置E的作用則是防止空氣中水蒸氣和二氧化碳進入裝置D中,故本題答案為:防止空氣中CO2和水蒸氣進入D中.
(5)反應中放出二氧化碳氣體的質量=85.6g-83.4g=2.2g
設放出2.2g二氧化碳消耗碳酸鈉的質量為x
Na2CO3+H2SO4═Na2SO4+H2O+CO2
10644
x2.2g

106
X
44
2.2g
,解得 x=5.3g
純鹼樣品Na2CO3的質量分數=
5.3g
6g
×100%=88.3%
故本題答案為:88.3%.
(6)由於在裝置中不可避免的要存有殘留的空氣,而空氣中的二氧化碳被D裝置吸收,而導致測量結果偏大,故本題答案為:裝置中有一定量的空氣,所含的CO2也會進入D中.

⑨ 工業產品碳酸鈉中,常混有氯化鈉,測定碳酸鈉質量分數的儀器裝置如圖所示:供選用的試劑有:NaOH溶液、飽

原理是利用碳酸鈉與酸反應產生CO2,通過稱量CO2的質量來計算碳酸鈉的質量,進而算出碳酸鈉的質量分數,為測量准確,須趕出容器中的CO2及讓反應產生的CO2全部被吸收;不用鹽酸,因鹽酸易揮發.
(1)A吸收空氣中的二氧化碳,用NaOH溶液吸收二氧化碳;
裝置B產生二氧化碳,樣品與硫酸在裝置B中反應;
裝置E吸收二氧化碳,測定生成的二氧化碳的質量,應用鹼石灰;
故答案為:NaOH溶液,吸收空氣中的CO2;試樣,產生CO2;鹼石灰;
(2)實驗步驟為:先稱量樣品與裝有乾燥劑的乾燥管的質量,在接球形乾燥管前,先檢查裝置的氣密性,儀器中裝上葯品待用,排出裝置內的空氣,接上已稱量過裝有吸收劑的球形乾燥管,關閉甲彈簧夾,將加稀硫酸加到裝有試樣廣口瓶中,反應完全後,打開彈簧夾甲,用打氣球鼓氣,直至裝置中的CO2全部趕出為止,稱量實驗完後乾燥管質量為m3,並記錄數據,所以實驗順序為①⑥⑤⑦③④②;
故答案為:①⑥⑤⑦③④②;
(3)二氧化碳的質量為(m3-m2)g,根據碳元素守恆計算樣品中碳酸鈉的質量為

(m3-m2)g
44g/mol
×106g/mol=
106(m3-m2)
44
g,試樣中含碳酸鈉的質量分數為
106(m3-m2)
44
g
m1g
×100%=
106(m3-m2)
44m1
×100%.
故答案為:
106(m3-m2)
44m1
×100%.

⑩ 某碳酸鈉樣品中混有一些氯化鈉,用下圖的裝置可測定其純度。

(1)A的作用是吸收空氣中的二氧化碳
(2)B中的反應:Na2CO3 + H2SO4——Na2SO4 + H2O + CO2
(3)裝置C用來吸收水份(空氣中原有及反應產生二氧化碳氣泡中夾帶)
(4)乾燥管D中增加的是樣品經反應產生的二氧化碳的質量
(5)反應前鼓入空氣是去除A、B、C三瓶內原有氣體中的水份和二氧化碳,反應後鼓入空氣是為了將B瓶內反應產生的二氧化碳全部從B、C瓶中壓出並進入乾燥管內由鹼石灰吸收。
若反應後未鼓入空氣,B、C瓶內有剩餘二氧化碳未被壓出,測定結果偏小,如鼓入空氣過快,乾燥管內鹼石灰來不及吸收,部分二氧化碳溢出乾燥管,造成測定結果偏小。

與碳酸鈉的檢測裝置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光碟機如何改裝機械硬碟嗎 瀏覽:480
工具箱漢化smart 瀏覽:133
鑄造除塵器為什麼要做保溫層 瀏覽:617
怎麼看機械表要保養 瀏覽:517
小學生雕刻工具箱 瀏覽:417
k5儀表信息怎麼調 瀏覽:936
青島泰科閥門怎麼樣 瀏覽:277
地熱總閥門開關擰不動怎麼辦 瀏覽:60
03儀表盤模式怎麼換 瀏覽:284
ktv設備有哪些設備 瀏覽:191
關節軸承怎麼安裝使用 瀏覽:838
生產山楂糕需要哪些設備 瀏覽:91
機械表後面的飛輪是什麼 瀏覽:163
怎麼實現儀表盤ar導航 瀏覽:722
某同學設計了如下裝置來 瀏覽:633
超聲波儀器動態范圍是什麼意思 瀏覽:11
傳動裝置分析 瀏覽:263
風機與閥門連鎖怎麼實現 瀏覽:314
消防管道閥門抽檢比例 瀏覽:313
礦用自動除塵噴霧裝置生產工藝 瀏覽:334
© Arrange www.fbslhl.com 2009-2021
溫馨提示:資料來源於互聯網,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