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裝置知識 > 某實驗小組用裝置a完成課本實驗

某實驗小組用裝置a完成課本實驗

發布時間:2022-12-30 15:56:48

A. 某實驗小組採用如圖(a)所示的裝置研究「勻變速直線運動」.①所用的電磁式打點計時器用的是低壓______

①所用的電磁式打點計時器用的是低壓交流電源.
②b將小車停在打點計時器附近,先接通電源,然後釋放小車,小車拖動紙帶,打點計時器在紙帶上打下一系列點,斷開打點計時器的電源;
③根據圖(b)紙帶上AB段的距離s=2.00cm,
由於每相鄰兩個計數點間還有4個點沒有畫出,所以相鄰的計數點間的時間間隔T=0.1s,
根據勻變速直線運動中時間中點的速度等於該過程中的平均速度,可以求出打紙帶上B點時小車的瞬時速度大小.
vB=

XAC
2T
=
0.042
0.2
=0.21m/s
根據勻變速直線運動的推論公式△x=aT2可以求出加速度的大小,
得:s3-x1=2a1T2
s4-s2=2a2T2
為了更加准確的求解加速度,我們對兩個加速度取平均值
得:a=
1
2
(a1+a2
即小車運動的加速度計算表達式為:a=
(0.102?0.052)?(0.052?0.01)
4×(0.1)2
m/s2=0.20m/s2
③如果在某次實驗中,交流電的頻率60Hz,f>50Hz,那麼實際打點周期變小,
根據運動學公式△x=at2得:真實的加速度值就會偏大,所以測量的加速度值與真實的加速度值相比是偏小.
故答案為:①交流 ②b、接通電源,釋放小車
c、2.00,0.21,0.20
③偏小

B. 某實驗小組擬用裝置A中的發生裝置產生二氧化碳,實驗室需要溶質質量分數為9.8/的稀硫酸138克,則

解:設需要98%的濃硫酸的體積為X
根據稀釋前後溶質的質量不變得:
X*1.84g/mL*98%=138g*9.8%
解得X=7.5mL
需用10ml量筒一次性量取7.5mL98%濃硫酸。
希望我的回答能對你的學習有幫助!

C. 某實驗小組同學為了探究銅與濃硫酸的反應,對教材中的裝置進行簡單改進,在大試管a中加了一根長玻璃導管

假設0.483g都是CuO,經高溫灼燒後得到Cu2O 質量是0.4347.而現在只有0.420g,所以得出一定含有高溫灼燒後質量小於0.420g的物質。
假設0.483g都是Cu2S,高溫灼燒後,得到Cu2O質量0.4347g
假設0.483g都是CuS,高溫灼燒後,得到Cu2O質量0.36225g
所以答案:一定含有CuS.

D. 某實驗小組採用如圖(a)所示的裝置研究「勻變速直線運動」.(1)實驗的部分步驟如下:a.在小車中放入

(1)根據實驗操作可知,先接通打點計時器的電源,後釋放小車.
(2)利用勻變速直線運動的推論得:
vA=

s3+s4
2t
=0.86m/s.
由於相鄰的計數點間的位移之差不等,故採用逐差法求解加速度.
根據勻變速直線運動的推論公式△x=aT2可以求出加速度的大小,
得:s4-s1=3a1T2
s5-s2=3a2T2
s6-s3=3a3T2
為了更加准確的求解加速度,我們對三個加速度取平均值
得:a=
1
3
(a1+a2+a3
小車運動的加速度計算表達式為a=
(S6+S5+S4)?(s3+s2+s1)
9T2

代入數據得a=0.64m/s2
故答案為:(1)接通打點計時器電源,釋放小車;(2)0.86,0.64.

E. (1)某化學興趣小組的同學按照課本上的實驗裝置做「測定空氣中氧氣的體積分數」實驗,如圖A所示.①如果

(1)①紅磷燃燒的現象:產生大量的白煙,放出熱;氧氣消耗後,瓶內的壓強減小,專所以燒杯內的水會進入集氣瓶屬中;故填:產生大量的白煙,放出熱;燒杯內的水會進入集氣瓶中;
②有同學測出氧氣的體積分數明顯小於1/5,可能原因是裝置漏氣、紅磷量不足;故填:AC;
③不用木炭代替紅磷,因為木炭燃燒生成二氧化碳氣體.故填:生成二氧化碳氣體;
(2)①白磷燃燒生成五氧化二磷,反應的文字表達式為磷+氧氣

點燃

F. 實驗小組同學為了探究銅與濃硫酸的反應,對教材中的裝置進行簡單改進,在大試管a中加了一根長玻璃導管

1、褪色
2、NaoH溶液

G. 某化學興趣小組的同學按照課本上的實驗裝置做「測定空氣中氧氣的體積分數」實驗(如圖1所示),但測出的

(3)【猜想與假設】集氣瓶未冷卻至室溫就打開了彈簧夾也會導致測量結果偏小內,所以我們可以提出的容猜想為:集氣瓶未冷卻至室溫就打開了彈簧夾;
(4)【交流與討論】
①木炭可以和氧氣反應生成二氧化碳氣體,不能產生壓強差,所以水不能進入廣口瓶中而不能測定出空氣中氧氣的含量;
②白磷的著火點低,可以較容易的發生燃燒;銅具有較好的導熱性,所以本實驗中是利用了銅的導熱性;分析圖2中的裝置可以知道該裝置在密閉的環境中進行反應,能夠減少實驗誤差;
(5)【探究與反思】
①銅粉可以和氧氣反應生成黑色的氧化銅固體,所以若觀察到銅粉變黑則說明裝置殘留有氧氣,即乙同學的猜想合理;
②根據【查閱資料】可以知道,白磷為白色或黃色固體,所以左玻璃管上端的黃色固體主要成分可能是白磷固體受熱蒸發後的附著在玻璃管上的;
故答案為:(3)【猜想與假設】集氣瓶未冷卻至室溫就打開了彈簧夾(或裝置氣密性不好);
(4)【交流與討論】
①不合理;木炭可以和氧氣反應生成二氧化碳氣體,不能產生壓強差;
②白磷的著火點低,可以較容易的發生燃燒;導熱;實驗誤差小,不會污染空氣;
(5)【探究與反思】①合理;②白磷.

H. 某研究性學習小組設計如下實驗裝置進行探究.(1)裝置A中反應的化學方程式______(2)實驗結束後,欲驗

(1)銅與濃硫酸共熱生成硫酸銅、二氧化硫和水,反應方程式為:Cu+2H2SO4(濃)

.

I. 某學習小組在完成課本實驗「探究酵母菌細胞的呼吸方式」後,想進一步探究酵母菌在有氧和無氧的條件下產生

(1)實驗前,應封口放置一段時間,以耗去瓶內的氧氣,創設無氧環境.
(2)正確連接甲、乙兩裝置後,二者的液滴都將向右移動直至流入燒杯中,若二者移動的距離相等,不能判定兩裝置中酵母菌呼吸作用產生等量CO2.原因是第一個裝置氣體增加應該是氧氣,因為酵母菌進行有氧呼吸不會導致氣體體積增加,所以判斷二氧化碳的量相等的指標是Ca(OH)2溶液發生同等強度變化;具體的判定指標應該為濾液中葡萄糖濃度的變化.
(3)甲組中的酵母菌進行有氧呼吸,所以產生CO2的具體場所是線粒體.
(4)本實驗的目的是探究酵母菌有氧呼吸消耗葡萄糖的量是否比無氧呼吸多.實驗原理:濾液中的葡萄糖不能通過U形管底部的半透膜,其餘物質能通過.
實驗步驟:①探究實驗應遵循單一變數原則,因此需將等量的濾液1和濾液2分別倒入倒入U形管A、B兩側,並作好液面高度標記.
②一段時間後觀察兩側液面的變化.
實驗結果預測和結論:
①如果A側液面上升,B側液面下降,則有氧呼吸消耗的葡萄糖少;
②如果A側液面下降,B側液面上升,則有氧呼吸消耗的葡萄糖多;
③如果A、B兩側液面高度相同,則有氧呼吸和無氧呼吸消耗的葡萄糖一樣多.
故答案為:
(1)實驗前,應封口放置一段時間
(2)不能 濾液中葡萄糖濃度的變化
(3)線粒體
(4)實驗步驟:①等量的濾液1和濾液2
預測結果和結論:
①A側液面上升,B側液面下降,則有氧呼吸消耗的葡萄糖少;
②A側液面下降,B側液面上升,則有氧呼吸消耗的葡萄糖多;
③如果A、B兩側液面高度相同,則有氧呼吸和無氧呼吸消耗的葡萄糖一樣多.

J. 某實驗小組用如圖裝置進行氧氣的制備實驗.(1)寫出編號儀器的名稱:①______ ②______ ③______(2)裝


(1)編號儀器分別是:①試管、②集氣瓶、③水槽、④量筒;
(2)氯酸鉀在二氧化錳的催化作用下生成氯化鉀和氧氣,反應的文字表達式是:氯酸鉀

二氧化錳

與某實驗小組用裝置a完成課本實驗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光碟機如何改裝機械硬碟嗎 瀏覽:480
工具箱漢化smart 瀏覽:133
鑄造除塵器為什麼要做保溫層 瀏覽:617
怎麼看機械表要保養 瀏覽:517
小學生雕刻工具箱 瀏覽:417
k5儀表信息怎麼調 瀏覽:936
青島泰科閥門怎麼樣 瀏覽:277
地熱總閥門開關擰不動怎麼辦 瀏覽:60
03儀表盤模式怎麼換 瀏覽:284
ktv設備有哪些設備 瀏覽:191
關節軸承怎麼安裝使用 瀏覽:838
生產山楂糕需要哪些設備 瀏覽:91
機械表後面的飛輪是什麼 瀏覽:163
怎麼實現儀表盤ar導航 瀏覽:722
某同學設計了如下裝置來 瀏覽:633
超聲波儀器動態范圍是什麼意思 瀏覽:11
傳動裝置分析 瀏覽:263
風機與閥門連鎖怎麼實現 瀏覽:314
消防管道閥門抽檢比例 瀏覽:313
礦用自動除塵噴霧裝置生產工藝 瀏覽:334
© Arrange www.fbslhl.com 2009-2021
溫馨提示:資料來源於互聯網,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