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裝置知識 > 探究運動和力的關系實驗裝置

探究運動和力的關系實驗裝置

發布時間:2022-12-30 00:04:49

㈠ 「探究加速度與力的關系」實驗裝置如圖1所示。(1)為減小實驗誤差,盤和砝碼的質量應比小車的質量

(1)小(2)0.460, 1.19

㈡ 用如圖所示的實驗裝置研究運動和力的關系.(1)每次都讓小車從同一個斜面的同一位置由靜止開始下滑,是

(1)根據控制變數法的思想;讓小車從同一個斜面的同一高度位置專由靜止開始滑下,是屬為了使小車滑到斜面底端時具有相同速度;
(2)觀察圖中三次實驗,小車在水平面上受到的摩擦力大小不同,這說明小車受到摩擦力的大小與接觸面的粗糙程度有關;
(3)對比三幅圖,不難看出:水平面越光滑,小車受到的摩擦力越小,速度減小的越慢,小車運動的距離越遠;
(4)在此實驗的基礎上進行合理的推理,可以得出:運動物體不受外力時,總保持靜止狀態或勻速直線運動狀態,這就是著名的牛頓第一定律;
故答案為:(1)速度;(2)粗糙程度;(3)小;遠;(4)勻速直線運動;牛頓第一定律.

㈢ 如圖1為研究加速度和力的關系的實驗裝置.(1)在本實驗中,用鉤碼所受的重力大小當做小車所受的______,

(1)探究加速度與力的關系,應保持小車的質量不變,用鉤碼所受的重力作為小車所受的合力.
用DIS系統測小車的加速度.在改變所掛鉤碼的數量,多次重復測量中,不需要同時在小車上加減砝碼.
(2)根據在某次實驗中測得的多組數據可畫出a-F關系圖線(如圖2所示).分析此圖線的OA段可得出的實驗結論是小車的質量一定,加速a與合力F成正比.
由於OA段a-F關系為一傾斜的直線,所以在質量不變的條件下,加速度與外力成正比;由實驗原理:mg=Ma
得a=

mg
M
而實際上a′=
mg
m+M
可見A,B段明顯偏離直線是由於沒有滿足M>>m造成的,故選項C正確.
(3)A、若探究水平射程與初速度的關系,應控制拋出點的高度高度不變,可用表中序號為1、2的實驗數據,故AD錯誤;
B、若探究水平射程與高度的關系,應控制水平初速度不變,可用表中序號為1、3、5的實驗數據,故B正確,C錯誤;
故選B
故答案為:(1)合外力不需要
(2)①在質量不變的條件下,加速度與外力成正比.②C
(3)B

㈣ 為了探究加速度與力的關系,某同學設計了如圖1所示的實驗裝置,一端帶有定滑輪的長木板水平放置,長木板

(1)根據運動學公式d=

1
2
at2得,a=
2d
t2
2×0.5
0.25
m/s2=4.0m/s2.
(2)依據表中數據運用描點法作出圖象,如圖所示.
(3)根據F-μmg=ma得a=
F
m
?μg,所以滑塊運動的加速度a和所受拉力F的關系圖象斜率等於滑塊質量的倒數.
由圖形得加速度a和所受拉力F的關系圖象斜率k=4,所以滑塊質量m=0.25Kg,
由圖形得,當F=0.5N時,滑塊就要開始滑動,所以滑塊與軌道間的最大靜摩擦力等於0.5N,
而最大靜摩擦力等於滑動摩擦力,即μmg=0.5N,
解得μ=0.2
故答案為:(1)4.0;(2)如圖;(3)0.25,0.2

㈤ 「探究加速度與力的關系」實驗裝置如圖1所示.(1)為減小實驗誤差,盤和砝碼的質量應比小車的質量______

(1)在小車的質量遠大於砝碼盤和砝碼的總質量時,細線的拉力等於砝碼盤和砝碼的總重力大小.
(2)計時器打點的時間間隔為0.02s,每五個點取一個計數點,則相鄰兩計數點間的時間間隔為0.1s;
根據時間中點的瞬時速度等於該過程的平均速度v3=

x24
2T
0.0400+0.0519
2×0.1
m/s=0.46m/s;
紙帶運動的加速度是:a=
x3+x4?x1?x2
4T2
0.0400+0.0519?0.0160?0.0281
4×0.12
m/s2=1.2m/s2
故答案為:(1)小;(2)0.1,0.46,1.2.

㈥ 「探究加速度與力的關系」實驗裝置如圖1所示.(1)為減小實驗誤差,砂桶總質量______小車總質量.(2)

(1)對整體分析,根據牛頓第二定律得,a=

mg
M+m
,則繩子的拉力F=Ma=
Mmg
M+m
mg
1+
m
M
,當M>>m時,F=mg.
(2)為了消除小車與水平木板之間摩擦力的影響應採取做法是,將不帶滑輪的木板一端適當墊高,在不掛鉤碼的情況下使小車恰好做勻速運動,以使小車的重力沿斜面分力和摩擦力抵消,所以應將右端適當墊高;
(3)利用勻變速直線運動的推論得出:
vE=
xDF
2T
0.016+0.018
0.04
=0.85m/s.
小車的加速度為a=
△x
T2
2×10?3
0.022
=10m/s2.
故答案為:(1)遠遠小於;(2)右端;(3)0.85;10

㈦ 研究物體運動的加速度與物體所受力的關系的實驗裝置如圖甲所示,實驗的步驟如下:①把一端帶有定滑輪的長

(1)上述操作步驟中明顯遺漏的步驟是沒有平衡摩擦力.
(2)當m<<M時,即當砝碼和砝碼盤的總重力要遠小於小車的重力,繩子的拉力近似等於砝碼和砝碼盤的總重力.從圖象上可以看出:F從0開始增加,砝碼和砝碼盤的質量遠小於車的質量,慢慢的砝碼和砝碼盤的重力在增加,那麼在後面砝碼和砝碼盤的質量就沒有遠小於車的質量呢,那麼繩子的拉力與砝碼和砝碼盤的總重力就相大呢.
所以原因是砝碼和砝碼盤的質量沒有遠小於車的質量.
(3)另一位同學將本實驗做了改動:每次實驗時將小車上的砝碼拿下放到砝碼盤上,其他操作都與上面一樣.
根據牛頓第二定律得
小車的加速度等於a=
mg
M+m
,即小車的加速度等於砝碼和砝碼盤的重力與砝碼、砝碼盤和小車總質量的比值,而
砝碼、砝碼盤和小車總質量不變.那麼他畫出的a-F圖象是一條過坐標原點的直線.
故答案為:(1)沒有平衡摩擦力
(2)是,小車的加速度等於砝碼和砝碼盤的重力與砝碼、砝碼盤和小車總質量的比值,而
砝碼、砝碼盤和小車總質量不變.

㈧ 如圖所示,探究運動和力的關系.(1)讓小車從斜面上滑下後沿水平面運動,是為了使小車在豎直方向上受到

(1)小車沿水平面運動,是為了使小車在豎直方向上受到的支持力和重力平衡,作用效果互相抵消,重力方向豎直向下,支持力方向豎直向上,如圖所示:

(2)每次都讓小車從同一個斜面的同一位置由靜止開始滑下,是為了使小車在滑到斜面低端時具有相同的速度;
(3)由圖知,在初速度相同的條件下,水平面越光滑,小車受到的摩擦力越小,小車運動的越遠;
(4)由上推理得出:若運動的物體不受外力作用,將做勻速直線運動.
故答案為:(1)支持;重力;示意圖如上;(2)使小車在滑到斜面低端時具有相同的速度;(3)小;遠;(4)做勻速直線運動.

㈨ 如圖是探究運動和力的關系的實驗裝置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A、實驗時應使小車到達水平面時的速度相等,因此每次實驗時,應使小車從同一高度從靜止開始滑下,A說法正確,不符合題意;
B、為探究阻力對運動的影響,每次實驗時應使水平桌面的粗糙程度不同,故B說法正確,符合題意;
C、水平表面越粗糙,小車受到的阻力越大,小車的速度減小得越快,故C說法正確,不符合題意;
D、由實驗數據可以推知,一切物體都有保持原有運動狀態的特性,故D說法正確,不符合題意;
故選B.

與探究運動和力的關系實驗裝置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光碟機如何改裝機械硬碟嗎 瀏覽:480
工具箱漢化smart 瀏覽:133
鑄造除塵器為什麼要做保溫層 瀏覽:617
怎麼看機械表要保養 瀏覽:517
小學生雕刻工具箱 瀏覽:417
k5儀表信息怎麼調 瀏覽:936
青島泰科閥門怎麼樣 瀏覽:277
地熱總閥門開關擰不動怎麼辦 瀏覽:60
03儀表盤模式怎麼換 瀏覽:284
ktv設備有哪些設備 瀏覽:191
關節軸承怎麼安裝使用 瀏覽:838
生產山楂糕需要哪些設備 瀏覽:91
機械表後面的飛輪是什麼 瀏覽:163
怎麼實現儀表盤ar導航 瀏覽:722
某同學設計了如下裝置來 瀏覽:633
超聲波儀器動態范圍是什麼意思 瀏覽:11
傳動裝置分析 瀏覽:263
風機與閥門連鎖怎麼實現 瀏覽:314
消防管道閥門抽檢比例 瀏覽:313
礦用自動除塵噴霧裝置生產工藝 瀏覽:334
© Arrange www.fbslhl.com 2009-2021
溫馨提示:資料來源於互聯網,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