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消滅白蟻什麼辦法最有效!!
消滅白蟻最有效的方法有:
1、天敵
以白蟻為食物的天敵可分為隨機性和目標性兩類,可以隨機以白蟻為食的生物主要有蟎目、唇足鋼和蜘蛛目等。
螞蟻是白蟻最重要的隨機捕食者,兩者在尋找食物時很容易相遇,部分種類的螞蟻會把白蟻作為目標性捕食對象,例如猛蟻亞科以及切葉蟻亞科中的某些螞蟻種群把白蟻作為主要食物,非洲的長足猛蟻會有針對性地攻擊可可大白蟻,把白蟻作為目標食物。
2、細菌
採用病原體防治白蟻可以取得較好的效果,可以利用蘇雲金芽孢桿菌、銅綠假單孢桿菌、粘質沙雷氏菌防治白蟻。
通過對多個白蟻種群的工蟻進行試驗,有關人員發現大約一個月內便可 100%消除白蟻,效果非常明顯。
3、病毒
採用病毒方式防治白蟻的案例並不多,但採用宿主之間傳播的方式,病毒可以很好地滿足相關要求。利用病毒防治白蟻只局限於實驗室,還沒有應用到實際環境中。
而且病毒還有自身缺陷,會受到環境中溫度和濕度方面的影響,病毒的繁殖還會受到活體宿主的制約,防治成本比較高,這一方法不適合大范圍使用 。
4、真菌
利用真菌防治白蟻的研究較多,在最近幾十年白蟻的防治工作中,與這一方法有關的資料可達 65%。當前,已有 22 種真菌可以作為白蟻專性外寄生物,不少於 20 種真菌對白蟻具有致病性作用。
國內危害最大的是土棲白蟻,很多研究表明,金龜子綠僵菌可以使白蟻致病,接觸 5~35 min 後,白蟻種群的死亡率為 85%;如果接觸時間達到 40 min,白蟻死亡率可上升到 100%;如果接觸時間再延長,白蟻則會在 1 d 內完全消亡 。球孢白僵菌則對白蟻沒有較大的影響。
5、線蟲
在 20 世紀初,研究人員在台灣乳白蟻的頭部發現了線蟲,對白蟻具有較強的致病作用,所以在 20 世紀 30 年代開展了利用線蟲防治白蟻方面的研究。
世界范圍內開展的線蟲防治白蟻的研究和應用較多,但是見效比較慢,應用起來也比較復雜,干木白蟻和木杠白蟻的野外防治效果有限。
6、抗生素
國內採用抗生素防治白蟻時,多採用阿維菌素和衍生伊維菌素。阿維菌素最早用於對寄生線蟲的防治。在室內試驗時,採用濃度為 20 mg/kg 的阿維菌素可消滅白蟻,用葯後的 4~5 d 是白蟻死亡的高峰期,死亡率為 32%,每隻白蟻接觸 0.031 2 滋g 的劑量就會使白蟻出現半致死效果。
不會對自然環境產生污染。伊維菌素用於台灣乳白蟻、黃胞散白蟻的防治試驗中,當溶液濃度達到 25 mg/L,就具備較好的殺蟲效果。
當濃度為 100 mg/L 時,24 h 後白蟻的死亡率可達到 100%。這一試驗在野外的應用較少,必須採用較高的葯物劑量,並進行密封處理才可以有效穿透白蟻,而有效的濃度會比室內試驗條件下高出許多。
⑵ 湖北當陽市正陽白蟻研究所研究的誘殺白蟻葯是否有用。 柯澳特殺白蟻葯水效果怎樣,
正陽白蟻防治研究所的葯物是誘殺性的,中央電視台專訪2次,已經有詳細描述,效果肯定是好的。而且建設部頒布的《白蟻新房預防技術規程》也在大力推廣他們的誘殺裝置。至於你說的柯澳特殺白蟻葯水,天知道會效果怎麼樣。反正我只知道葯水只有預防作用,沒有殺滅作用。你想用葯水趕趕白蟻殺下表面的還行,想要滅,建議還是要用專業的葯!
⑶ 白蟻問題..求救..急急急..急急急-好的回答追加200分
(一)散白蟻的滅治
散白蟻屬(Reticulitermes)的白蟻廣布於溫帶及亞熱帶地區,是我國最大的一個屬,到目前為止,已訂名132種,常見種有黃胸散白蟻(R. flaviceps)黑胸散白蟻 (R. chinensis)等。它為土木兩棲性白蟻,國外列為地棲性白蟻。散白蟻群體中較易產生補充生殖蟻而形成補充生殖群體,通過遷巢活動和群體分裂活動使其危害和棲居分散,不構築結構復雜的大型蟻巢集中生活,故稱散白蟻。
滅治散白蟻有灌注葯液法、投放毒餌法、噴塗法、環境治理法四種主要方法。
(二)台灣乳白蟻的滅治
乳白蟻是我國南方危害建築物的主要白蟻種類,這個屬已定名發表了39種。代表種為台灣乳白蟻(C. formosamus),又名台灣泌乳白蟻,以前稱台灣家白蟻、家白蟻。台灣乳白蟻是集中建築巨巢生活的白蟻,蟻巢有主巢和副巢之分。白蟻群體以蟻巢為生活的大本營,群內工蟻常築路到離巢100多米的地方覓食危害。要殺滅到物體上取食的白蟻並不難,噴一般的農葯也能湊效,問題是殺滅了一批後,不久又來一批,蟻患始終存在,整個巢群安然無恙。因此要消除這類白蟻危害,不同於其他害蟲,關鍵在於找巢,而且用葯也十分講究。
滅治台灣乳白蟻可利用其生活習性和活動規律找巢;或利用葯物藉助於白蟻習性在群體內進行擴散傳遞,最後使全巢白蟻死亡。具體方法有:誘殺法、挖巢滅蟻法、粉劑毒殺法、投放毒餌法等。
蟻巢的外露特徵有:排泄物、分飛孔、通氣孔,蟻路和吸水線也可作為找巢的輔助依據。
(三)黑翅土白蟻的滅治
我國危害農林作物、水壩河堤的白蟻主要有土白蟻屬 Odontotermes 和大白蟻屬Macrotermes。由於土白蟻的蟻巢埋得更深,結構更復雜,危害性就更大。其中分布最廣、危害最嚴重的是黑翅土白蟻(O. formosanus)。
巢位判斷技術依據方法:泥被泥線、分飛孔、鏟草刨土、開溝截路、設置誘樁(堆)、真菌指示物、鋼錐探巢定位、用放射性同位素找巢、用探地雷達探測白蟻巢等。
滅治方法:投放毒餌法、挖巢滅蟻法、薰蒸劑毒殺、灌葯液泥漿、粉劑毒殺法等。
在土質堤壩上滅治黑翅土白蟻之後,與林區、農區大不一樣。蟻患雖除,但白蟻活動形成的蟻路、空腔、蟻穴依然存在,這仍是堤壩上極大的隱患。必須採取灌漿、回填土方等進行再治理,才能確保堤壩安全。
白蟻的基本防治方法
(一)生態防治法
生態防治法是在建築物、水利工程開工前、施工中、竣工後交付使用的長時間內和一系列的種植業工作中,根據防治白蟻的要求,採取各項必要的措施或開展各項活動,創造不利於白蟻滋生的環境,使建築物、土質堤壩和農林作物等免遭白蟻危害的一類防治方法。
(二)生物防治法
以自然界存在的種間斗爭和白蟻與真菌的關系為基礎,利用白蟻的天敵來防治白蟻和利用真菌指示物找巢的方法。
(三)物理機械防治法
利用人工、器械和光、熱、電、聲、波等物理能來防治白蟻的方法。
1、挖巢法 2、誘殺法(燈光誘殺有翅成蟲、食餌誘) 3、熱殺法 4、建砂粒屏障阻止白蟻穿越 5、生物物理學在白蟻防治中的應用(高頻和微波滅蟻、放射性同位素示綜、利用聲頻探巢、利用電阻率探巢、用探地雷達探測白蟻巢)
(四)化學防治法
利用各種有毒的化學物質——葯劑,通過一定的方法,直接接觸白蟻蟲體,或者處理棲息、孳生場所、危害對象,使白蟻因接觸或吞食葯劑而中毒死亡,或者因此而產生忌避作用而不能侵入危害。它的特點是見效快、效率高,使用方法簡便,受區域性的限制小。
1、防治白蟻葯劑的劑型
二、 粉劑、可濕性粉劑、乳劑、水劑、油劑、片劑(錠劑)、煙劑
2、防治白蟻葯劑的使用方法
噴粉、噴液、壓注、熏蒸、壓煙、塗刷、浸漬、食誘葯殺法、跟蹤激素誘殺法、毒餌誘殺、建毒土帶、浸種浸苗、澆灌、灌含葯泥漿、防蟻葯帶包裹
3、常用的防治白蟻葯劑
有機氯類:滅蟻靈、氯丹
有機磷類:毒死蜱
散白蟻的綜合防治方法
1、散白蟻的檢查
要想取理想的防治效果,首先必須進行白蟻檢查,這樣在防治工作中才能做到有的放矢,提高工作效率。目前國內外的檢查方法大部分是根據白蟻的危害特性來判斷,雖然有人在做紅外探測儀、聲音探測儀和氣味探測儀等嘗試工作,但總體來講探測不夠准確,局限性很強。在實際工作中我們總結出了「問、看、聽、探、撬」五字原則來檢查白蟻。
2、散白蟻的綜合防治方法
根據白蟻的生活習性,提出以下五種方法:
① 誘殺法 將引誘材料與滅蟻葯劑按一定比例混合製成白蟻誘殺劑,再將其加工成紙質誘殺卷。在不便施用觸殺葯的部位,如果發現白蟻或危害跡象,可用螺絲刀撬開一道縫隙或用電鑽打孔,將毒餌塞入孔內,再用膩子將孔洞密封。
② 誘集法 在蟻患房周圍,尤其是蟻害較嚴重的地方,選幾個點位,在每個點位上挖一個長寬深各為30厘米、20厘米、30厘米的坑,埋入兩個松木塊,其長寬厚分別為20厘米、10厘米、5厘米。兩木塊中間放誘殺卷, 用以引誘周圍環境中的白蟻來取食,並殺死建築物周圍的地下白蟻。
③ 噴霧法 主要用於樓房的門窗框和封閉陽台及平房的木屋架上、牆壁上和地面。用噴霧器進行噴霧,在不便噴霧的部位用刷子進行塗刷,目的是殺死白蟻並切斷白蟻「飛、爬、帶」這三個傳播途徑,從外部預防白蟻的生存、擴散和蔓延。
④ 灌注法 適用於平房和樓房。在被白蟻危害的門框、柱跟、窗框等靠下部位,以及緊貼門框的地面,如有縫隙,可用螺絲刀撬開,如果沒有縫隙,可用電鑽或電錘打孔,將噴霧器噴頭旋至線狀,然後將葯物灌入,再用膩子將其密封。
⑤ 環境治理法 對建築物周圍的環境進行防白蟻處理。首先對房屋周圍的舊木料進行檢查,並對其進行處理,處理方法有兩種:一種是將其集中焚燒;另一種是將木材集中噴灑葯物,並用防雨布將其罩住,密封24小時。這樣可以將活蟻殺死,並使葯物漫漫滲入地面和木材中,預防白蟻再次危害,並有效的防止白蟻的擴散和蔓延。
台灣乳白蟻的滅治方法
台灣乳白蟻是我國危害最為嚴重的白蟻種類。分布在北緯33.5o(江蘇建湖縣和安徽合肥市)以南地區。主要危害房屋建築,埋地電纜、倉貯物資及野外樹木。
蟻巢:乳白蟻營巢集中型大巢。巢是由土質、木質纖維、自身類便和分泌唾液粘合而成的蜂窩狀和片狀結構。蟻巢位置有地上、地下和樹中。蟻巢外表有三大特徵:
1.排積物(排泄物):俗稱「白蟻坭」是褐色或棕色的疏鬆坭塊,是工蟻建巢時從巢內搬出的沙坭、加上排泄物和唾液加工的物質。排積物通常堆積在巢的外圍。如門框兩旁、梁或柱與牆地交接處。大樹基部或樹基近地面稍下有蟻巢。在樹幹上或樹枝分叉處往往就有白蟻的排積物。
2.分飛孔(飛群孔、移殖孔):分飛孔是有翅繁殖蟻分飛出孔口,每年4—6月繁殖季節,成熟蟻巢的有翅成蟲,從分飛孔飛出,雌雄配對建立新巢。分飛孔多數在蟻巢上方,有的與蟻巢相連。地下巢的分飛孔可離巢幾米至10m以上。分飛孔外形似長條形、長1—5cm,也有呈不規則顆粒狀、腎狀。平時孔口有坭堵住呈微凸起。
3.通氣孔(透氣孔、通風孔):一般認為,通氣孔是白蟻調節巢內體溫、濕度的小孔。孔口直徑1cm,呈圓形似針孔狀,小米狀或芝麻狀。孔口有坭堵塞,非近看不易發現。通氣孔有幾個至數十個,呈不規則排列成梅花狀、虛線狀,時常與排積物、分飛孔連在一起,發現有通氣孔的位置,蟻巢就在其中,且是主巢。
除上述蟻巢三大特徵外,蟻路也是找巢的線索。蟻路是白蟻尋找食物,聯系巢群,通往分飛孔、通氣孔的通路,也是白蟻外出活動,保護自已免受天敵侵襲和避光保濕的掩體。蟻路分兩種:一是表露在外,用泥作掩體,呈條狀的「泥路」,另一種隱蔽在地下或木材中稱作「隧道」。通常越近蟻巢,蟻路越密集,越粗大,兵蟻也特別多。
滅治方法:
1.噴粉法:
1)通用粉劑的配方:
配方一 亞砷酸(毒劑)80%
滑石粉(填充劑)15%
三氯化二鐵(著色劑)5%
配方二 滅蟻靈粉劑一:
滅蟻靈(毒劑)50%
滑石粉(填充劑)45%
三氧化二鐵5%
2)施葯方法:
將葯粉裝在噴粉膠球中,用螺絲刀播入蟻巢,排積物、分飛孔或被害物內,待白蟻紛紛跑出時,手壓膠球,將葯粉直接噴入洞內,用衛生紙塞住孔口,使盡可能多的白蟻粘染葯粉,靠白蟻相互接觸傳染中毒死亡。盡可能在白蟻危害處,多點施葯,完全有可能達到整個巢群滅亡。葯粉須保持乾燥,砷劑中毒夏天3—4天,冬天7—8天即可。滅蟻靈中毒較慢,通常要20—30天才能使全巢群體死亡。
2.誘殺法:
誘殺法的通俗解釋就是 「誘敵深入,聚而殲之」。這包含「引誘」與「毒殺」兩個環節。房屋白蟻的滅治,常用坑誘和箱誘方法,坑誘常用在房屋外圍四周,箱誘多用在室內。
引誘——以白蟻喜食物質作基本材料,對台灣乳白蟻來說松木板(條)最好,適當加入有引誘能力的增效劑如甘蔗渣、松木屑、松花粉,再加一些引誘劑(跟蹤激素或密粘褶菌)。把這些材料放入30cm×40cm×30cm木箱中,野外的埋入地下,室內的用紙箱,放在白蟻出沒的地方,氣候太干,適當灑些蔗糖水或洗米水。快的3—4天,慢的15—20天能引出數以千萬計的白蟻,時間再長一些,引誘箱可成為新的蟻巢。
毒殺——檢查發現誘殺箱中有大量白蟻時,噴施高效傳染力強的滅蟻靈粉劑,施葯後20 —30天可達到100%死亡。
原理:利用白蟻群體生活的生物學特徵,外尋找食物的白蟻,必然與主巢中的白蟻有往來聯系的規律,白蟻各品級和個體之間相互愛撫、清潔及工蟻飼喂幼蟻、兵蟻、蟻王、蟻後等習性,把白蟻引誘到誘殺箱中集中施葯,使白蟻個體攜帶這種慢性中毒葯劑回主巢,相互傳染,最後全巢中毒死亡。優點如下:
滅治效果好,能使巢群整體死亡;
不破壞建築物,不用開挖;
節省勞力,不污染環境,對人畜安全;
不用尋找蟻巢。
現代化的高層建築,白蟻主巢多在地下、牆壁空隙裂縫中或在室外樹木中。在鋼筋混凝土建築、牆、地都是高級瓷磚或大理石,要追挖蟻巢比較困難,採用誘殺法便可迎刃而解。
水庫土壩白蟻防
千丈之堤,以螻蟻之穴潰」,乃公元前234年韓非子《喻老篇》之記述;唐代詩人元稹《長慶集》中有「時術功雖細,年深福亦成,功穿漏江海,噆食困蛟鯨」等記載,與現代人稱「千里金堤,潰於蟻穴」含義相,說明白蟻為害江河堤防的嚴重性由來已久,古今共識。
截至2001年底,我國已建成各類水庫8.4萬座,其中小型水庫8.1萬座。由於種種原因,數量龐大的小型水庫不同程度地存在著安全責任不到位、管理粗放、帶病帶險運行等問題,直接導致了全國小型水庫安全事故頻發。據統計,1954至2001年間,全國共有3459座水庫發生垮壩事故,其中小型水庫多達3434座,平均每年近73座。金華縣境內有小(二)型以上水庫115座,其中就有病險水庫35座,其主要症狀之一就是白蟻危害,導致大壩滲漏。1956年嶺下鎮2萬立方米的葛周塘潰壩,沖毀7戶,死7人;1997年7月14日,澧浦鎮9萬立方米的小青塘出險,因發現早,搶救及時有力,避免一起村毀人亡的慘劇。小型水庫現已成為全國防洪體系中的薄弱環節和危及人民群眾生命財產安全的重要隱患。
水庫土壩白蟻主要屬於白蟻科(Termitidae)的大白蟻屬(Macrotermes)和土白蟻屬(Odontotermes)中的白蟻種類。目前,大白蟻屬中已定名的有25種,土白蟻屬中已定名的有30種(黃遠達等,2001)。另外,在土壩上也常會有鼻白蟻科(Rhinotermitidae)的散白蟻屬(Reticulitrmes)、乳白蟻屬(Coptotermes)的一些種類,但它們基本上不成害,更不會引起土壩發生險情現象。
黑翅土白蟻(O. formosanus)屬白蟻科土白蟻屬,在我國有廣泛分布,是水庫土壩的主要危害種之一。
1 水庫土壩白蟻產生的原因
水庫土壩白蟻的產生,主要有兩個方面的原因:
1.1 附近白蟻蔓延到土壩上水庫土壩兩側山坡上往往孳生白蟻,它們為了生存和發展,到處尋找食料和水源。水庫土壩的土壤溫濕度以及護坡植被適宜白蟻生活。因此,山坡上的白蟻容易蔓延到土壩上來。這種情況下,一般先在壩頭出現蟻害跡象。
1.2 分飛到土壩上
白蟻在生物學特性上,其成熟群體每年都有一個分群繁衍季節,由於白蟻有翅成蟲的正趨光性,土壩或其管理用房的燈光容易將附近山坡中分飛的有翅成蟲吸引到土壩上來,在土壩內創建新群體,營巢繁殖。這是土壩白蟻的主要來源。
2 白蟻對水庫土壩的危害
2.1 白蟻為害的地表特徵
白蟻的工蟻、兵蟻視覺退化而畏光,體壁又薄嫩易散失蒸發體內水份,加上白蟻本身的御敵能力很弱,白蟻在外出地面活動時,一定要覆蓋起來,在其中進行取食活動。因此,土壩上如有白蟻危害,就可發現單一或連片被泥土包裹的枯枝落葉或樹木莖桿,如果濕度適宜,挑開包裹的泥土,即可發現大量的白蟻。
分飛孔是土壩白蟻成熟群體產生有翅成蟲,從土壩內爬到地表層後出飛所經過的孔道,黑翅土白蟻的分飛孔凸出地面,在5--6月間很容易在有蟻害的土壩背水坡找到。有分群孔出現,就說明土壩內有成熟的白蟻巢群,已在土壩造成很多大的空洞,會有險情發生的可能性。
2.2 白蟻對水庫土壩的危害本質
白蟻對土壩的本質性威脅是在土壩內挖掘的四通八達的蟻道和主巢腔及眾多的菌圃腔。蟻巢一般修築在背水坡距壩面2米以下,常水位浸潤線以上。一般從有翅成蟲分飛配對到成熟群體,歷經8--10年,主巢腔積可達0.15M3,再加上菌圃和蟻道,一個群體可掏空土壤約1M3的腔積。2001年四川南部縣龍洞灣水庫土壩挖掘解剖一個黑翅土白蟻成熟群體,其主巢直徑達120厘米,直徑約10--20厘米的半球形菌圃腔數十個(沒有全部追挖),主巢距壩面垂直深度340厘米。白蟻除在背水坡取食植被外,還可通過地下蟻道,穿過土壩到迎水坡取食枯枝落葉和浪渣,而當汛期水位上升時,水流便有可能進入隱藏在土壩內的蟻道和巢腔內,造成散浸、管漏、跌窩和滑坡等險情。
有些水庫為增加蓄水量而加高培厚土壩,但在工程實施前未把舊土壩內已存在的白蟻隱患進行徹底清除,就把相當厚的土層覆蓋上去,將原土壩內的白蟻隱患埋藏得更深了。白蟻巢穴越深,對土壩的安全威脅就越大,水位一提高,常會發生因蟻患導致的險情。
2.3 蟻害程度分級鑒定1995年,對四川地區的部分水庫土壩進行蟻害情況抽查,預先設計調查表,除水庫概況的一些欄目外,將蟻害程度分為四個等級:
Ⅰ. 土壩外圍有蟻點、泥線、泥被,未見侵入土壩;
Ⅱ. 土壩壩頭有蟻點、泥線、泥被,壩體內無蟻巢(分飛孔);
Ⅲ. 壩體內有蟻點、泥線、泥被,壩體內營巢,土壩運行情況正常;
Ⅳ. 壩體有蟻點、泥線、泥被,壩體內營巢,土壩結構、運行存在問題(如管漏等)。這個分級標准能基本上區分鑒定土壩的不同蟻害程度,實踐證明具有較好的實用性。
3 土壩白蟻防治
3.1 防治方法
防治白蟻的方法很多,如挖巢法、灌注葯劑法、熏煙法、先進的放射性同位素探巢法等,但實施起來都有較大局限性和技術難度,我們在實踐中多採用簡便易行的方法,如:
3.1.1 噴施滅蟻靈粉劑 當土壩上泥被泥線分布較密且白蟻數量多時,可挑開泥被泥線或分飛孔,用噴粉球直接向白蟻身上噴施滅蟻靈粉劑,利用白蟻傳遞信息時相互接觸及生活習性上的交哺吮舔特性,可使葯劑在群體內迅速傳播,達到消滅白蟻群體的目的。
3.1.2 投放白蟻誘餌劑 即以白蟻喜食物為主要組分,配以適量化學葯劑,引誘白蟻取食後中毒死亡。我們採用白蟻誘餌劑一般將誘餌劑投放在白蟻活動的場所,覆以乾草或壓上磚石,效果明顯。經過幾年連續投放,蟻害的地表特徵。
3.1.3 灌毒漿防治 有些病庫往往採用灌漿法加固土壩,此時可在每立方米泥漿中加入100克50%氯丹乳劑,具有預防和滅治的雙重功效。其原理一方面殺滅過漿蟻道、蟻巢、菌圃內的白蟻;另一方面,毒化壩體土壤,防止白蟻孳生營巢,並在迎水坡和背水坡間形成隔離牆,阻止白蟻向迎水坡修築蟻道,避免管漏現象發生。
3.2 防治效果檢驗
一般施葯一個月後或第二年同期,蟻害地表特徵明顯減少,說明滅治已有效果。但停葯二、三年後由於幼齡群體的繁衍擴大,泥被泥線等地表特徵又會明顯增加。因此,防治土壩白蟻必須堅持連續幾年施葯,才能真正達到控制蟻害的目的。
鹿角菌(Xylaria nigripes)又名炭棒菌,是白蟻衰亡蟻巢中長出的一種真菌,一般正常巢位深度的巢穴均可在死亡後長出,據此可以檢驗防治的效果。如金華市水角壟水庫施葯後,第二年5月找到10個炭棒菌的密度群,由此判定已至少殺滅了10個白蟻群體;其他水庫每年施葯後也有炭棒菌長出,因而可以肯定上述滅治方法都是有效的。
四、園林樹木的白蟻預防
白蟻對園林觀賞樹木的危害很普遍,樹木受白蟻危害的程度,常與樹木的年齡有關,樹齡越大危害率也越高危害園林樹木的白蟻主要有黑翅土白蟻,黃翅大白蟻,台灣乳白蟻,黑胸散白蟻,黃胸散白蟻,尖唇散白蟻等.
白蟻種類不同,對樹木的危害情況也不一樣,台灣乳白蟻以蛀食木質部為主,所以在樹木表面發現蟻害比較少,但對樹木的危害卻很大,還常在一些樹干中或根部建築巢穴;黑翅土白蟻和黃翅大白蟻一般先危害樹干表皮,木栓層,後期在逐步向木質部深入,一般黃翅大白蟻蛀蝕比黑翅土白蟻更深;黃胸散白蟻一般危害表皮內的淺木質層,但後期也可深入木質部深處危害.
1)檢疫.樹木遷移的過程,往往無意中把白蟻攜帶過去,使之蔓延危害,所以在移栽樹木時,一方面要注意把殘留活動白蟻徹底處理後,再予種植;另一方面,不要選用已被白蟻嚴重危害,特別是帶有台灣乳白蟻巢的樹木,以免蟻害擴展.
2)消滅有翅成蟲,防止新群體產生.群體內的有翅成蟲是新群體的創造者,每年4-7月分飛繁殖,.這期間可利用趨光性,設置燈光誘殺
3)保護天敵.
4)消除園林白蟻孳生場所.園林中常有些枯樹,死根,伐樁,樹棍長期置於露天下,受潮後易腐朽,成為白蟻喜食材料,對白蟻有一定的引誘力,必須清除干凈.
5)避免機械損傷樹木.傷口是白蟻的主要的入侵口,因此在修枝,整形等操作中,避免造成大的傷口,在中耕,整地及其他人為活動中,不要造成機械損傷.已形成的傷口,應塗刷防蟻葯劑後再塗水柏油等防護.
6) 堵塞孔洞,修補創傷.有些大樹會有空心孔洞或者大的創傷,要及時塗刷防蟻葯劑,再用水泥碎石堵塞修補,或用水泥沙漿修補,一來美觀好看,二來防止白蟻入侵.
7) 葯的處理.用50%氯丹乳劑的10倍稀釋液或9202(樂斯本混合液),環塗樹木近地面部分,預防黑翅土白蟻等的上樹危害有一定作用;另外,於苗間開溝,撒放2%氯丹粉劑,對預防扦插木受白蟻危害有一定效果。
⑷ 白蟻誘殺箱是什麼到底有沒有用
上面說的其實是一個概念,形狀、叫法不同而已,要了解白蟻誘殺系統,首先要了解「白蟻滅治誘殺法」。
「白蟻滅治誘殺法」,首先以白蟻喜食的物質作基本材料,加上引誘劑(誘導素),將白蟻引進到裝置內,設誘一段時間後,能將蟻巢大部分的白蟻引誘到裝置內,再進行復查、加葯處理。利用白蟻的生活習性及社會群體性(外出尋找食物的白蟻及引誘到箱內的白蟻與主巢中的白蟻有必然聯系規律,同時白蟻之間彼此接觸、相互愛撫、清潔以及工蟻飼喂幼蟻、蟻王、蟻後),最終將蟻王蟻後及整巢白蟻徹底殺滅。
比較常用的誘殺箱:安達康白蟻族群滅治系統和IPM(西林)白蟻族群誘殺系統,後者為西林蟲控集團研發,是國內白蟻防治業界領導品牌。
誘殺裝置又分為地上形裝置和地下形裝置,整個過程需要專業的白蟻防治技術人員進行操作。當在家裡、公司發現白蟻時,不用緊張、驚慌,更不要用「黑旋風」等噴霧殺蟲劑或隨便用白蟻葯物進行噴殺,不但不能徹底滅殺白蟻,反而會造成白蟻擴散,給以後滅治的工作造成更大的難度。
⑸ 鄭啟洋白蟻誘殺器
中央電視台早公布他本人電話了,和正陽白蟻防治研究所提供的一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