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裝置知識 > 阿司匹林生產裝置的設計結論

阿司匹林生產裝置的設計結論

發布時間:2022-12-28 18:54:42

① 阿司匹林的制備實驗

阿司匹林的制備
實驗原理
水楊酸 乙酸酐 乙醯水楊酸 乙酸
(阿司匹林)
水楊酸在酸性條件下受熱,還可發生縮合反應,生成少量聚合物.
實驗用品
儀器:三頸瓶(100mL) 、球形冷凝管 、 減壓過濾裝置、電爐與調壓器、表面皿、水浴鍋、溫度計(100℃)
葯品:水楊酸(C.P.)、乙酸酐(C.P.) 、濃硫酸 、鹽酸溶液(1∶2)、 飽和碳酸氫鈉溶液
實驗裝置
圖4-3-2減壓過濾裝置
實驗步驟
(1) 醯化
實驗裝置:普通迴流裝置
加料量:
水楊酸:4g
乙酸酐(新蒸餾):10mL
濃硫酸:7滴
反應溫度 :75~80℃
水浴溫度 :80~85℃
反應時間 :20min
(2) 結晶、抽濾
實驗裝置:減壓過濾裝置
試劑用量:
蒸 餾 水:100mL
冰-水浴冷卻
放置20min
(3) 初步提純
實驗裝置; 減壓過濾裝置
試劑用量:
飽和碳酸鈉溶液:50mL
鹽酸溶液:30mL
結晶析出:冰-水浴冷卻
(4) 重結晶
實驗裝置; 普通迴流裝置
減壓過濾裝置
試劑用量:95%乙醇
適量水
(5) 稱量、計算收率
注意事項
(1)乙酸酐有毒並有較強烈的刺激性,取用時應注意不要與皮膚直接接觸,防止吸入大量蒸氣.加料時最好於通風櫥內操作,物料加入燒瓶後,應盡快安裝冷凝管,冷凝管內事先接通冷卻水.
(2)反應溫度不宜過高,否則將會增加副產物的生成.
(3)由於阿司匹林微溶於水,所以洗滌結晶時,用水量要少些,溫度要低些,以減少產品損失.
(4)濃硫酸具有強腐蝕性,應避免觸及皮膚或衣物.
阿司匹林化學名稱為乙醯水楊酸,是白色晶體,熔點135℃,微溶於水(37℃時,1g/100gH20).
早在18世紀時,人們就已從柳樹中提取了水楊酸,並發現它具有解熱、鎮痛和消炎作用,但其刺激口腔及胃腸道黏膜.水楊酸可與乙酸
酐反應生成乙醯水楊酸,即阿司匹林,它具有與水楊酸同樣的葯效.近年來,科學家還新發現了阿司匹林具有預防心腦血管疾病的作用,因而得到高度重視.
本實驗以濃硫酸為催劑,使水楊酸與乙酸酐在75℃左右發生醯化反應,製取阿司匹林.
阿司匹林可與碳酸氫鈉反應生成水溶性的鈉鹽,而作為雜質的副產物則不能與鹼作用,可在用碳酸氫鈉溶液進行純化時將其分離除去.
於乾燥的圓底燒瓶中加入4g水楊酸和10mL新蒸餾的乙酸酐,在振搖下緩慢滴加7 滴濃硫酸,參照圖4-3-1安裝普通迴流裝置.通水後,振搖反應液使水楊酸溶解.然後用水浴加熱,控制水浴溫度在80~85℃之間,反應20min.
撤去水浴,趁熱於球形冷凝管上口加入2mL蒸餾水,以分解過量的乙酸酐.
稍冷後,拆下冷凝裝置.在攪拌下將反應液倒入盛有100mL冷水的燒杯中,並用冰-水浴冷卻,放置20min.待結晶析出完全後,減壓過濾.
將粗產品放入100mL燒杯中,加入50mL飽和碳酸鈉溶液並不斷攪拌,直至無二氧化碳氣泡產生為止.減壓過濾,除去不溶性雜質.濾液倒入潔凈的燒杯中,在攪拌下加入30mL鹽酸溶液,阿司匹林即呈結晶析出.將燒杯置於冰-水浴中充分冷卻後,減壓過濾.用少量冷水洗滌濾餅兩次,壓緊抽干,稱量粗產品
將粗產品放入100mL錐形瓶中,加入95%乙醇和適量水(每克粗產品約需3mL95%乙醇和5mL水),安裝球形冷凝管,於水浴中溫熱並不斷振搖,直至固體完全溶解.拆下冷凝管,取出錐形瓶,向其中緩慢滴加水至剛剛出現混濁,靜止冷卻.結晶析出完全後抽濾.
將結晶小心轉移至潔凈的表面皿上,晾乾後稱量,並計算收率.

② 阿斯匹林的制備

我記得當時我們做的時候是用苯胺和乙酸做的,具體的步驟有點忘了,但應該是在燒瓶中加熱迴流。
希望對你有幫助。
要是真急著要,我回去把實驗步驟給你找出來。

好了,幫你找到了!
制備過程:
首先將10ML苯胺和15ML乙酸加入到50ML的圓底燒瓶中,並在其中加入少量鋅粉和沸石。
在燒瓶上加分餾裝置,上面加上溫度計,並用支管試管收集蒸餾出來的少量水和乙酸。電熱套加熱。
先控制溫度保持燒瓶中液體微沸10分鍾左右。再加大電壓,升高溫度,保持溫度計溫度在105度,大概50分鍾。
這時你會發現溫度計的溫度降低,說明反應基本完全。
趁熱把燒瓶中的液體倒在冷水中攪拌,有沉澱後減壓抽濾。

對生成物提純:
在生成物中加入熱水,注意,是熱水且不要太多,剛好溶解即可,趁熱用熱水漏斗過濾,在降溫使結晶,在用減壓漏斗抽濾,乾燥即可。

上面就是大體步驟,我們實驗就是這么做的,希望對你有幫助,如果有什麼不明白,再幫你解答。

③ 合成阿斯匹林試驗

水楊酸乙醯化而得:在反應罐中加乙酐(加料量為水楊酸總量的0.7889倍),再加入三分之二量的水楊酸,攪拌升溫,在81-82℃反應40-60min。降溫至81-82℃保溫反應2h。檢查游離水楊酸合格後,降溫至13℃,析出結晶,甩濾,水洗甩干,於65-70℃氣流乾燥,得乙醯水楊酸。
乙醯水楊酸即阿斯匹林(aspirin),是19世紀末合成成功的,作為一個有效的解熱止痛、治療感冒的葯物,至今仍廣泛使用,有關報道表明,人們正在發現它的某些新功能。水楊酸可以止痛,常用於治療風濕病和關節炎。它是一種具有雙官能團的化合物,一個是酚羥基,一個是羧基,羧基和羥基都可以發生酯化,而且還可以形成分子內氫鍵,阻礙醯化和酯化反應的發生。
阿斯匹林是由水楊酸(鄰羥基苯甲酸)與醋酸酐進行酯化反應而得的。水楊酸可由水楊酸甲酯,即冬青油(由冬青樹提取而得)水解製得。本實驗就是用鄰羥基苯甲酸(水楊酸)與乙酸酐反應制備乙醯水楊酸。

乙醯水楊酸其它制備方法
在乾燥的錐形瓶中放入稱量好的水楊酸(2g 0.045mol)、乙酐(5ml 5.4g 0.053mol),滴入5滴濃硫酸,輕輕搖盪錐形瓶使溶解,在80~90℃水浴中加熱約15min,從水浴中移出錐形瓶,當內容物溫熱時慢慢滴入3~5mL冰水,此時反應放熱,甚至沸騰。反應平穩後,再加入40mL水,用冰水浴冷卻,並用玻棒不停攪拌,使結晶完全析出。抽濾,用少量冰水洗滌兩次,得阿斯匹林粗產物。
將阿斯匹林的粗產物移至另一錐形瓶中,加入25mL飽和NaHCO3溶液,攪拌,直至無CO2氣泡產生,抽濾,用少量水洗滌,將洗滌液與濾液合並,棄去濾渣(為何物?)。
先在燒杯中放大約5mL濃鹽酸並加入l0mL水,配好鹽酸溶液,再將上述濾液倒入燒杯中,阿斯匹林復沉澱析出,冰水冷卻令結晶完全析出,抽濾,冷水洗滌,壓干濾餅,乾燥。

實驗步驟
在50mL圓底燒瓶中,加入乾燥的水楊酸7.0g(0.050mol)和新蒸的乙酸酐10ml(0.100mol)(思考題1),再加10滴濃硫酸,充分搖動(思考題2)。水浴加熱,水楊酸全部溶解,保持瓶內溫度在70℃左右(思考題3),維持20min,並經常搖動。稍冷後,在不斷攪拌下倒入100ml冷水中,並用冰水浴冷卻15min,抽濾,冰水洗滌(思考題4),得乙醯水楊酸粗產品。
將粗產品轉至250ml圓底燒瓶中,裝好迴流裝置,向燒瓶內加入100ml乙酸乙酯和2粒沸石,加熱迴流,進行熱溶解(思考題5)。然後趁熱過濾,冷卻至室溫,抽濾,用少許乙酸乙酯洗滌,乾燥,得無色晶體狀乙醯水楊酸,稱重,計算產率。測熔點(思考題6)。
乙醯水楊酸熔點:136℃。
六、存在的問題與注意事項:
1、 熱過濾時,應該避免明火,以防著火。
2、為了檢驗產品中是否還有水楊酸,利用水楊酸屬酚類物質可與三氯化鐵發生顏色反應的特點,用幾粒結晶加入盛有3mL 水的試管中,加入1~2滴1% FeCl3溶液,觀察有無顏色反應(紫色)。
3、產品乙醯水楊酸易受熱分解,因此熔點不明顯,它的分解溫度為128~135℃。因此重結晶時不宜長時間加熱,控制水溫,產品採取自然晾乾。用毛細管測熔點時宜先將溶液加熱至120℃左右,再放入樣品管測定。
4、儀器要全部乾燥,葯品也要實現經乾燥處理,醋酐要使用新蒸餾的,收集139~140℃的餾分。
5、本實驗中要注意控制好溫度(水溫90℃)
6、產品用乙醇-水或苯-石油醚(60~90℃)重結晶。

思考題1:為什麼使用新蒸餾的乙酸酐?
思考題2:加入濃硫酸的目的是什麼?
思考題3:為什麼控制反應溫度在70℃左右?
思考題4:怎樣洗滌產品?
思考題5:乙醯水楊酸還可以使用溶劑進行重結晶?重結晶時需要注意什麼?
思考題6:熔點測定時需要注意什麼問題?

思考題1答:長時間放置的乙酸酐遇空氣中的水,容易分解成乙酸,所以在使用前必須重新蒸餾,收集139-140℃餾分。
思考題2答:濃硫酸作為催化劑。
思考題3答:反應溫度不宜過高,否則將增加副產物(如水楊醯水楊酸酯、乙醯水楊醯水楊酸酯)的生成。
思考題4答:洗滌時,應先撥開吸濾瓶上的橡皮管,加少量溶劑在濾餅上,溶劑用量以使晶體剛好濕潤為宜,再接上橡皮管將溶劑抽干。
思考題5答:還可以用乙醇-水、乙酸、苯、石油醚(30-60℃)等溶劑進行重結晶。重結晶時,溶液不能加熱過久,以免乙醯水楊酸分解。
當用有機溶劑重結晶時,不能用燒杯等敞口容器進行,而應用迴流裝置,以免溶劑的蒸氣的散發或火災事故的發生。熱過濾時,應避免明火,以防著火。
思考題6答:產品乙醯水楊酸易受熱分解,因此熔點不明顯,它的分解溫度為128~135℃。因此重結晶時不宜長時間加熱,控制水溫,產品採取自然晾乾。用毛細管測熔點時宜先將溶液加熱至120℃左右,再放入樣品管測定。

測試題1、水楊酸與醋酐的反應過程中,濃硫酸的作用是什麼?
測試題2、若在硫酸的存在下,水楊酸於乙醇作用將得到什麼產物?寫出反應方程式。
測試題3、本實驗中可產生什麼副產物?
測試題4、通過什麼樣的簡便方法可以鑒定出阿斯匹林是否變質?
測試題5、混合溶劑重結晶的方法是什麼?
測試題6、本實驗是否可以使用乙酸代替乙酸酐?

測試題1答:濃硫酸作為催化劑。
測試題2答:將得到水楊酸乙酯,反應式如下:

測試題3答:本實驗的副產物包括水楊醯水楊酸酯、乙醯水楊醯水楊酸酯和聚合物。
測試題4答:為了檢驗產品中是否還有水楊酸,利用水楊酸屬酚類物質可與三氯化鐵發生顏色反應的特點,用幾粒結晶加入盛有3mL 水的試管中,加入1~2滴1% FeCl3溶液,觀察有無顏色反應(紫色)。
測試題5答:當一種物質在一些溶劑中的溶解度太大,而在另一些溶劑中的溶劑度又太小,不能選擇到一種合適的溶劑時,常可使用混合溶劑而得到滿意的結果。所謂混合溶劑,就是把對此物質溶解度很大的和溶解度很小的而又能互溶的兩種溶劑(例如水和乙醇)混合起來,這樣可以獲得新的良好的溶解性能。用混合溶劑重結晶時,可以先將待純化的物質在接近良溶劑的沸點時溶於良溶劑中(在此溶劑中極易溶解)。不有不溶物,趁熱濾去;若有色,則用適量(如1-2%)活性炭煮沸脫色後趁熱過濾。於此熱溶液中小心地加入熱的不良溶劑(物質在此溶劑中溶解度很小),直至所出現的渾濁不再消失為止,再加入少量溶劑或稍熱使恰好透明。然後將混合液冷卻至室溫,使結晶從溶液中析出。
有時也可以將兩種溶劑先進行混合,如1:1(體積比)的乙醇和水,則其操作和使用單一溶劑時相同。
測試題7答:不可以。於酚存在共軛體系,氧原子上的電子雲向苯環移動,使羥基氧上的電子雲密度降低,導致酚羥基親核能力較弱,進攻乙酸羰基碳的能力較弱,所以反應很難發生。

④ 欲制備阿司匹林(乙醯水楊酸)片1000片試分析該片劑處方、制備工藝流程及注意事項

金屬對阿司匹林有加速降解的作用。制粒時宜用尼龍篩網,盡量不要使用金屬;在處方設計時,避開硬脂酸鎂等含金屬離子的潤滑劑的使用,選用滑石粉作為潤滑劑和助流劑較好。

⑤ 阿司匹林的制備

阿司匹靈葯片通常由約0.32克乙醯水楊酸與少量澱粉混合並壓緊而成。澱粉的作用在於使其粘合成片。加過緩沖劑的阿司匹靈通常含有一種鹼性緩沖劑,以減少對胃壁粘膜的酸性刺激作用,因為乙醯化後的產物並非毫無刺激性。一種稱為Bufferin的葯片含阿司匹靈5谷、二羥胺基乙酸鋁0.75谷和碳酸鎂1.5谷。復合解痛片通常含阿司匹靈,非那西汀和咖啡因。例如,Empirin即是一號一種典型的APC(取Aspirin,Phenactin和Caffein三者之字首並合而成),它含有阿司匹靈0.233克,非那西汀0.166克,咖啡因0.03克。

阿司匹靈乃是現代生活中最大眾化的萬應葯(冶百病的葯)之一,而且,盡管它的奇妙歷史開始於200年前,關於這個不可思議的葯我們仍有許多東西該學。雖然至今仍然無人確切知道它究竟怎樣或為什麼會起作用,美國每年消耗的阿司匹靈量卻在二千萬磅以上。

阿司匹靈的歷史開始於1763年6月2日,當時一位名叫Edward Stone的牧師在倫敦皇家學會宣讀一篇論文,題為「關於柳樹治癒寒顫病成功的報告」。Stone 所指的寒顫病實為現在所稱的瘧疾,但他用」治癒」這兩個字則是樂觀主義的;他的柳樹皮提出物真正所起的作用是緩減這種疾病的發燒症狀,幾乎一世紀以後,一位蘇格蘭醫生想證實這種柳樹皮提出物是否也能緩和急性風濕病。最終,發現這種提出物是一種強效的止痛、退熱和抗炎(消腫)葯。

此後不久,從事研究柳樹皮提出物和綉線菊屬植物的花(它含同樣的要素)的有機化學家分離和鑒定了其中的活性成分,稱之為水楊酸(Salicylic Acid);Salicylic取自拉丁文Salix,即柳樹的拉丁文植物名。隨後,此化合物便能用化學方法大規模生產以供醫學上的使用。不久以後,水楊酸作為一種葯物使用受到它的酸性的嚴重限制,這一點巳變得極其明顯。

水楊酸

這個物質嚴重刺激口腔、食道和胃壁的粘膜。設法克服這個問題的第一個嘗試是改用酸性較小的鈉鹽(水楊酸鈉),但這個辦法僅僅取得部分成功。水楊酸鈉的刺激性雖然小些,但卻有令人極為不愉快的甜味,以致大多數病人不願服用它。直到接近十九世紀初期(1893年)才出現一個突破,當時在Bayer公司德國分行工作的化學師Felix Hoffmann發明了一條實際可行的合成乙醯水楊酸的路線。乙醯水楊酸被證明能體現與水楊酸鈉相同的所有醫學上的性質,但沒有令人不愉快的味道或對粘膜的高度刺激性。Bayer公司德國分行遂把它的這個新產品稱為阿司匹靈(Aspirin),這個名稱是從A(指Acetyl,即乙醯基)和字根spir(綉線菊屬植物的拉丁文名spirea)導出的。阿司匹靈的來歷是目前使用的許多葯品的典型。許多醫葯品開始時都以植物的提出物或民間葯物出現,然後由化學家分離出其中的活性成分,測定其結構並加以改良,結果才變成為比原來更好的葯物。

阿 司 匹 林

阿司匹靈的作用方式在最近幾年方始逐漸得到闡明。一組嶄新的叫做前列腺素的化合物巳被證明與身體的免疫反應有關聯。當身體功能的正常運行受到外來物質或受到不習慣的刺激時,會激發前列腺素的合成。這類物質與范圍廣泛的生理過程有關聯,並被認為是負責引起疼痛、發燒和局部發炎的。

最近,已經證實阿司匹靈能阻礙體內合成前列腺素,因而能減弱身體的免疫反應(也就是一些讓你知道什麼地方出現了毛病的反應)的症狀(發燒、疼痛、發炎)。一個更為驚人的發現是,前列腺素F2a能引起子宮平滑肌收縮,從而導致流產。事實上,根據革一假設,IUD(控制生育的子宮內避孕器)是由於避孕使子宮膜受到微弱刺激,激起局部連續不斷地合成前列遙素而奏效的。前列腺素之間的聯系,不免使人懷疑經常服用阿司匹靈的婦女也許不應再信任IUD這種避孕法了。然而,直到目前,還沒有發現服用阿司匹靈和IUD失敗之間的肯定的聯系。

實驗4- 3 阿司匹林的制備
實驗原理

水楊酸 乙酸酐 乙醯水楊酸 乙酸
(阿司匹林)
水楊酸在酸性條件下受熱,還可發生縮合反應,生成少量聚合物。

實驗用品
儀器:三頸瓶(100mL) 、球形冷凝管 、 減壓過濾裝置、電爐與調壓器、表面皿、水浴鍋、溫度計(100℃)
葯品:水楊酸(C.P.)、乙酸酐(C.P.) 、濃硫酸 、鹽酸溶液(1∶2)、 飽和碳酸氫鈉溶液
實驗裝置圖

圖4-3-2減壓過濾裝置
實驗步驟
(1) 醯化
實驗裝置:普通迴流裝置
加料量:
水楊酸: 4g
乙酸酐(新蒸餾): 10mL
濃硫酸: 7滴

反應溫度 :75~80℃
水浴溫度 :80~85℃
反應時間 :20min
(2) 結晶、抽濾
實驗裝置:減壓過濾裝置
試劑用量:
蒸 餾 水:100mL
冰-水浴冷卻
放置20min
(3) 初步提純
實驗裝置; 減壓過濾裝置
試劑用量:
飽和碳酸鈉溶液:50mL
鹽酸溶液:30mL
結晶析出:冰-水浴冷卻

(4) 重結晶
實驗裝置; 普通迴流裝置
減壓過濾裝置
試劑用量: 95%乙醇
適量水

(5) 稱量、計算收率

注意事項
(1)乙酸酐有毒並有較強烈的刺激性,取用時應注意不要與皮膚直接接觸,防止吸入大量蒸氣。加料時最好於通風櫥內操作,物料加入燒瓶後,應盡快安裝冷凝管,冷凝管內事先接通冷卻水。
(2)反應溫度不宜過高,否則將會增加副產物的生成。
(3)由於阿司匹林微溶於水,所以洗滌結晶時,用水量要少些,溫度要低些,以減少產品損失。
(4)濃硫酸具有強腐蝕性,應避免觸及皮膚或衣物。

阿司匹林化學名稱為乙醯水楊酸,是白色晶體,熔點135℃,微溶於水(37℃時,1g/100gH20)。
早在18世紀時,人們就已從柳樹中提取了水楊酸,並發現它具有解熱、鎮痛和消炎作用,但其刺激口腔及胃腸道黏膜。水楊酸可與乙酸
酐反應生成乙醯水楊酸,即阿司匹林,它具有與水楊酸同樣的葯效。近年來,科學家還新發現了阿司匹林具有預防心腦血管疾病的作用,因而得到高度重視。
本實驗以濃硫酸為催劑,使水楊酸與乙酸酐在75℃左右發生醯化反應,製取阿司匹林。

阿司匹林可與碳酸氫鈉反應生成水溶性的鈉鹽,而作為雜質的副產物則不能與鹼作用,可在用碳酸氫鈉溶液進行純化時將其分離除去。

於乾燥的圓底燒瓶中加入4g水楊酸和10mL新蒸餾的乙酸酐,在振搖下緩慢滴加7 滴濃硫酸,參照圖4-3-1安裝普通迴流裝置。通水後,振搖反應液使水楊酸溶解。然後用水浴加熱,控制水浴溫度在80~85℃之間,反應20min。
撤去水浴,趁熱於球形冷凝管上口加入2mL蒸餾水,以分解過量的乙酸酐。
稍冷後,拆下冷凝裝置。在攪拌下將反應液倒入盛有100mL冷水的燒杯中,並用冰-水浴冷卻,放置20min。待結晶析出完全後,減壓過濾。
將粗產品放入100mL燒杯中,加入50mL飽和碳酸鈉溶液並不斷攪拌,直至無二氧化碳氣泡產生為止。減壓過濾,除去不溶性雜質。濾液倒入潔凈的燒杯中,在攪拌下加入30mL鹽酸溶液,阿司匹林即呈結晶析出。將燒杯置於冰-水浴中充分冷卻後,減壓過濾。用少量冷水洗滌濾餅兩次,壓緊抽干,稱量粗產品
將粗產品放入100mL錐形瓶中,加入95%乙醇和適量水(每克粗產品約需3mL95%乙醇和5mL水),安裝球形冷凝管,於水浴中溫熱並不斷振搖,直至固體完全溶解。拆下冷凝管,取出錐形瓶,向其中緩慢滴加水至剛剛出現混濁,靜止冷卻。結晶析出完全後抽濾。
將結晶小心轉移至潔凈的表面皿上,晾乾後稱量,並計算收率。

⑥ 在阿司匹林的生產過程中分別使用了哪些反應及分離鈍化裝置

OHCCHAc2O/TsOHOAcCCHO迴流O(20)

(2)溶劑 反應比較平穩,可不用溶劑,或用與酸酐對應的羧酸為溶劑;若反應激烈,不易控制,可加入惰性溶劑。常用苯、甲苯、硝基苯、石油醚等。

嚴格控制反應體系中的水分 2.應用

用於反應困難位阻大的醇以及酚羥基的醯化。

OHCOOHAc2O/conc.H2SO460~80OAcCOOH

OHCH3NCH31) (C2H5CO)2O/Py,2) HCl(gas)OCOC2H5CH3(59%)HClNCH3

OHOAc2O/Py,18hOAcO(81%)

混合酸酐的開發與利用:

HOCH2(CHOH)4CH2OHD甘露糖醇CH2OAcCOOHNBA/dioxaneH2O/HClO4r.t.,1.5hAcOH(CF3CO)2OCH2OAc(CHOAc)4CH2OAc(80%)

CH2OAcHOCOOHBr(80%~90%)OO

★四、生產實例 阿司匹林的生產 反應過程

OHCOOH操作過程

+(CH3CO)2OH2SO4OCOCH3COOH+CH3COOH

在乾燥的反應器中,依次加入水楊、醋酐,開動攪拌,加濃硫酸 打開冷卻水,逐漸加熱到70℃, 在70-75℃反應半小時 取樣測定

反應完成後,將反應液傾入冷水中 繼續緩緩攪拌,直至乙醯水楊酸全部析出 抽濾,用水洗滌、壓干,即得粗品 ★反應條件及影響因素 醯化反應嚴格無水 溫度控制 醋酐用量 ★工藝流程框圖

蒸汽、水醋酐醯化水楊酸冷凍鹽水水結晶離心脫水氣流乾燥母液阿司匹林★工藝流程圖

包裝過篩旋風分離 冷卻水冷凝器醋酐、水楊酸接真空水蒸汽醯化釜冷卻水水結晶釜冷凍鹽水氣流乾燥器旋風分離器過篩機旋風分離器母液泵離心機母液貯槽成品

學習目標

? 通過對典型葯物的生產過程的分析,熟悉葯品生產的一般過程。 ? 掌握分析、解決問題的思路與方法。

? 熟悉醯化技術在葯物合成中的地位。

醯化技術典型案例分析

案例一 阿司匹林的生產 反應過程

OHCOOH+(CH3CO)2OH2SO4OCOCH3COOH+CH3COOH

工藝流程框圖

蒸汽、水醋酐醯化水楊酸冷凍鹽水水結晶離心脫水氣流乾燥母液阿司匹林工藝流程圖

包裝過篩旋風分離 冷卻水冷凝器醋酐、水楊酸接真空水蒸汽醯化釜冷卻水水結晶釜冷凍鹽水氣流乾燥器旋風分離器過篩機旋風分離器母液泵離心機母液貯槽成品 ★分析:

1.阿司匹林的生產應用的是哪種醯化技術?反應時能否用其他的醯化劑?為什麼? 2.阿司匹林制備反應會發生哪些副反應?產生哪些副產物? 3.阿司匹林制備反應可採用什麼方法檢測反應終點? 4.本實驗所用的儀器、量具為何乾燥無水? 5.根據工藝流程簡要描述阿司匹林的生產過程。 6.比較結晶釜和醯化釜的異同。

⑦ 阿司匹林的制備

制備乙醯水楊酸一般以水楊酸(鄰羥基苯甲酸)和乙酸酐為原料,通過酯化反應進行。加入2.0g(0.014mol)乾燥水楊酸和5ml乙酐理論產量2.52g。

1、實驗儀器及葯品:

儀器:單口燒瓶、球形冷凝管、量筒、溫度計、燒杯、玻璃棒、 吸濾瓶、布氏漏斗、水浴鍋、電熱套。

葯品:水楊酸、乙酸酐、濃硫酸(98%)、鹽酸溶液(1:2)、飽和碳酸鈉溶液、1% FeCl3溶液。

2、實驗原理:

制備乙醯水楊酸的方法是將水楊酸與乙酸酐作用,通過乙醯化反應,使水楊酸分子中酚羥基上的氫原子被乙醯基取代,生成乙醯水楊酸,為了加速反應的進行,通常加入少量濃硫酸作催化劑。濃硫酸的作用是破壞水楊酸分子中羥基與羥基間形成的氫鍵,從而使醯化反應較易完成。

主反應:

4計算:

N=m/M m(水楊酸)=2g M(水楊酸)=138

N(水楊酸)=2/138=0.014mol

N(阿司匹林)=N(水楊酸)=0.014mol

m(阿司匹林)=0.014*180=2.52g

(7)阿司匹林生產裝置的設計結論擴展閱讀:

實驗成功的關鍵:

1控制溫度(80-85℃持續加熱20min)、2反應物的用量(乙酸酐要過量)、3質子酸的作用(加濃硫酸)

實驗操作注意事項:

① 硫酸在加入的時候一定要緩慢,等待其反應之後再繼續加入,不然溶液會被碳化在加熱的時候有顏色

② 反應溫度在80℃左右,太低不反應,太高乙醯水楊酸發生一系列副反應。

③ 反應結束第一次加水時要少量多次加入,醋酸酐分解放熱,蒸汽溢出,防止溶液濺出。

④ 加入飽和碳酸鈉時要一邊加一邊攪拌,會產生大量氣泡,少量多次加完。

⑤ 加鹽酸酸化時,也要少量多次加完,如果沒有固體析出,可測一下PH,最佳為2-2.4。

參考文獻:網路-阿司匹林

閱讀全文

與阿司匹林生產裝置的設計結論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江湖多功能電動工具 瀏覽:995
光碟機如何改裝機械硬碟嗎 瀏覽:480
工具箱漢化smart 瀏覽:133
鑄造除塵器為什麼要做保溫層 瀏覽:617
怎麼看機械表要保養 瀏覽:517
小學生雕刻工具箱 瀏覽:417
k5儀表信息怎麼調 瀏覽:936
青島泰科閥門怎麼樣 瀏覽:277
地熱總閥門開關擰不動怎麼辦 瀏覽:60
03儀表盤模式怎麼換 瀏覽:284
ktv設備有哪些設備 瀏覽:191
關節軸承怎麼安裝使用 瀏覽:838
生產山楂糕需要哪些設備 瀏覽:91
機械表後面的飛輪是什麼 瀏覽:163
怎麼實現儀表盤ar導航 瀏覽:722
某同學設計了如下裝置來 瀏覽:633
超聲波儀器動態范圍是什麼意思 瀏覽:11
傳動裝置分析 瀏覽:263
風機與閥門連鎖怎麼實現 瀏覽:314
消防管道閥門抽檢比例 瀏覽:3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