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裝置知識 > 李恩菲爾德半自動裝置

李恩菲爾德半自動裝置

發布時間:2022-12-27 23:01:38

『壹』 二戰一箱步槍有幾只支

十隻。為了避免步槍在箱子中互相磕碰造成損傷,所以一箱中只會放十隻步槍,並且用干稻草之類的填充物進行填充。二戰時期各國所以步槍如下:
1、李恩菲爾德,作為英軍一戰和二戰的主力裝備,它在二戰中以高射速完全能壓制住德國人的毛瑟98K,戰後很多國家依然一直在裝備著,比如說印度!其個性就是「射速高」
2、三八式步槍,侵華日軍步兵的主力步槍,國人對這款槍再熟悉不過,並給它起了個外號「三八大蓋」,此槍以精度高,射程遠而聞名,但穿透力太大反而使殺傷效果一般,而且槍加刺刀後超過一米6。其個性就是「長」。
3、漢陽造步槍,漢陽造是我國歷史上第一支自行製造的制式栓動步槍。而這把槍可以說伴隨著中國從積弱到獨立,從封建到新中國的全部歷程,甚至在抗美援朝中都還有使用。其個性為「中國情懷」。
4、M1加蘭德步槍,二戰時期美軍的半自動步槍,高射速和優秀精準度戰場上完虐日軍的三八式步槍,被巴頓將軍稱贊為有史以來最好的武器,其個性為「打完子彈會叮的一聲」。
5、毛瑟98K,作為一款手動單發步槍,它無疑頭頂著無數「榮譽」,整個二戰德軍雖然研發也不少新式步槍,比如G43,STG44等,但都沒能取代它的重要位置,其個性為「又准又狠」。
6、莫辛納甘步槍,蘇聯衛國戰爭中的主力步兵槍械,簡單粗暴的槍械代表之作,戰場上故障率低,成本低廉,蘇軍靠著無數支這樣耐用的槍械,一直反攻到柏林。其個性特點為「物美價廉」。

『貳』 乖巧虎李恩菲爾德和莫辛納甘哪個好

莫辛納甘更好。莫辛納甘是美軍制式裝備,口徑7.62毫米,槍長1.1米,帶刺刀時槍重4.75公斤,採用8發漏夾供彈,有效射程750米,是一支半自動步槍,因為有很高的精度,也可以當狙擊槍。李恩菲爾德是日本陸軍最主要的槍械,口徑6.5毫米,5發容彈量,有效射程460米,槍重4.1公斤,槍長1.27米,再加上30式單刃刺刀後,全槍長達1.66米,整體性能沒有過於突出的表現。

『叄』 cs的(自動)步槍的介紹

【B11】【USP45】USP(Universal Selbstlade Pistole)是HK公司第一支專門為美國市場設計的手槍,它的設計原則以美國民間、執法機構和軍事部門的用戶要求為依據的。在1993年休斯頓舉行的 SHOT Show上,USP第一次向公眾展示,同年,USP開始投入生產。USP一開始只有9mm和.40S&W兩種口徑,雖然這兩種型號相當受歡迎,但許多美國人始終對.45口徑情有獨鍾,當年在美國軍方選擇發射9mm的伯萊達92F手槍作為制式手槍後,發射.45ACP(Automatic Colt Pistol )彈的M1911手槍系列仍在民間或各個軍事部門和執法機構中廣泛使用。所以HK公司便設計了發射.45ACP彈的USP,並於1995年5月推出市面
B12】【glock 18】
奧地利格洛克有限公司(Glock G.M.B.H.)由工程師格斯通·格洛克(Gaston·Glock)創立於1963年,座落於奧地利德意志瓦格拉姆市(Wagram)A-2232豪斯費爾德斯特拉貝大街17號。很多人都認為格洛克公司在20世紀80年代推出的Glock17是世界上最早大量採用工程塑料的手槍(所謂「大量」的定義是至少套筒座這樣的大部件是採用工程塑料的),其實世界上第一支大量採用工程塑料的手槍應該是HK公司在1968年設計的VP70沖鋒手槍。但事實是, Glock系列手槍所取得的成功是VP70所無法相比的,不到20年時間,Glock手槍已經裝備了40多個國家的軍隊和警察,而從90年代開始世界各地的槍械製造公司在自動手槍中大量採用工程塑料部件的熱潮,也是因為Glock手槍的成功而掀起的。對於Glock大量採用工程塑料作為主要部件最令人質疑的地方就是它的堅固程度和耐用性,一般人總覺得塑料不如金屬耐用。事實上,Glock所用的強化塑料有非常好的強度和耐磨能力。使用Glock的軍警單位對於它的耐用性很滿意,民間的用戶也很少抱怨Glock的塑料部件。
B13】【Desert Eagle】
提起大威力的半自動手槍沙漠之鷹(Desert Eagle),很多人都知道是以色列軍事工業公司(IMI)的產品,但實際上它是明尼亞波尼斯市的馬格南研究公司(Magnum Research Inc.)研製的。
1979 年,在馬格南研究公司有三個人想要研製出一種發射.357馬格南左輪手槍彈的半自動手槍,當時他們的研製計劃名稱為「馬格南之鷹」(Magnum Eagle)。馬格南之鷹的設計目的是作為靶槍和狩獵手槍。第一把原型槍在1981年完成,並在1982年公布,當時引起了很大的回響,這種.357馬格南口徑的半自動手槍巨大的威力和漂亮的外形引起很多射手的極大興趣。然後,馬格南研究公司需要尋找一家大公司來生產這種手槍,不久就找上了IMI。為什麼是IMI?目前還缺乏這方面的資料。總之,這種手槍在1983年開始以IMI生產的「沙漠之鷹」的形式開始生產和銷售,不過直到1985年,.357口徑的沙漠之鷹才正式出現在美國手槍市場的售貨架上。為了追求比.357馬格南更大的威力,因此在1987年推出.41馬格南型,不久又推出了.44馬格南型,在1994年又推出了.50AE口徑,而在1998年又推出了不太有前途的.440 Cor-Bon口徑。沙漠之鷹彪悍的外形,不是任何人都能控制的發射力量,這是任何小巧玲瓏的戰斗手槍所不能替代的
B14】【Sig p228】
SIG-SAUER手槍是由瑞士SIG公司研製,德國SAUER公司生產的手槍。在SIG-SAUER系列手槍中最早的型號是P220手槍。SIG-SAUER P220手槍是20世紀70年代研製的,目的是為取代P210。雖然P220是P210的改進,但比起P210性能更完善,更安全可靠,而且價格也更便宜。SIG公司以P220為基礎開發出的一系列的手槍憑著性能優良、操作可靠,在軍用、警用和民間市場都很受歡迎。

Five-seveN手槍是一種半自動手槍,槍機延遲式後坐,非剛性閉鎖,平移式擊針擊發。Five- seveN擴展了工程塑料在手槍上的應用,以往的手槍只在套筒座、彈匣及其他非主要受力部件上使用工程塑料,而套筒的運動速度很高,需要承受猛烈撞擊,因此都是採用優質鋼材。Five-seveN手槍通過精心設計,首次在手槍套筒上成功採用鋼——塑料復合結構,支架用鋼板沖壓成形,擊針室用機械加工,用固定銷固定在支架上,外面覆上高強度工程塑料,然後表面再經過磷化處理。因此,既減輕重量又保證了強度要求。B21】【M3 Super 90 Combat】

義大利伯奈利公司的M1超級90(M1 Super90)系列霰彈槍是在80年代為軍隊及警察使用而開發的,發射12號口徑的2.75英寸和3英寸彈,還在的基礎上演變出M1 Tactical(M1戰術)和M1 Entry(M1進入)這兩種霰彈槍。M1的一種變形槍曾作為貝內利/HK公司為1997美國三軍戰斗霞彈槍競選提供的侯選槍。M1系列的機匣用高強度鋁合金製成,回轉式槍機由機框帶動,閉鎖在鋼質槍管節套上,該槍通過一個慣性後坐系統動作,實際是個快速循環動作的短後坐系統。M3super90是這一系列的改進槍種。B22】【XM1014】
由於對城市作戰武器越來越重視,各類CQB武器充斥了美國各個軍事單位,同時,面對這方面的軍事威脅也在增長,因此率先開辟戰術霰彈槍軍事用途的美國軍方決定為軍隊提供新的軍用霰彈槍,提出的三軍戰術霰彈槍計劃(Joint Service Combat Shotgun——JSCS),JSCS提出的技術指標中包括有:性能可靠的半自動發射方式,折疊式槍托,與76mm以內所有類型的彈葯相容,結構堅固。經過美國陸軍軍械研究、發展與工程中心的對比試驗,伯奈利公司與HK美國公司組成的聯合公司提供的樣槍XM1014(商業名稱為M4超級90)從其它競爭者中脫穎而出,該槍為導氣式半自動霰彈槍,為保證低溫條件的足夠能量,採用獨特的雙活塞系統。彈膛長76mm,可用76mm或70mm長的霰彈。機匣頂部有RIS導軌,可配備種瞄準系統。首選的標准配件是ACOG Reflex瞄準鏡。M4超級90的伸縮式槍托很特別,槍托可以向右傾側,這樣可以方便戴防毒面具進行貼腮瞄準
B31】【MP5 】
20世紀50年代初,北約和華約開始進行冷戰對峙階段,1954年原西德制定了新的軍備計劃,並開展了與制式步槍不同的制式沖鋒槍試驗,以此為促進國產沖鋒槍的研製開發。德國國內各大槍械公司參加了這次試驗,而一些國外的進口槍也參與其中。同年,為參加這次試驗,HK公司的設計師蒂洛·黙勒(Tilo M?ler)、曼佛雷德·格林(Manfred Guhring)、喬治·塞德爾(Georg Seidl)和赫爾穆特·巴爾烏特(Helmut Baureuter)開始了命名為「64號工程」的設計工作,這項設計的成品是使G3步槍小型化的沖鋒槍,命名為MP·HK54沖鋒槍。該槍發射9×19 mm手槍彈,準星與初期的CETME步槍相似,呈圓錐形,照門則與後期的CETME步槍相似,為翻轉式。20世紀60年代初,HK公司忙於G3步槍的生產,末能顧及HK54的發展,直到1964年HK54尚未投入生產,僅有少量試製品。1965年,HK公司才公開了HK54,並向德國軍隊、國境警備隊和各州警察提供試用的樣槍。1966年秋,西德國境警備隊將試用的MP·HK54命名為MP5(Machine Pistol 5)沖鋒槍。這個試用的名稱就這樣沿用至今。同年瑞士警察也採用了MP5,成為第一個德國以外採用MP5的國家。通過試用,HK公司對MP5原槍型的瞄具進行了改進,將翻轉式照門改為可在25~100m之間調整的回轉環式照門;露出的準星改為帶防護圈的準星;帶鰭狀物的槍管改為光滑的不帶鰭狀物槍管;槍管前方增加了三片式的卡筍,用以安裝消聲器、消焰器之類的各種槍口附件,經過上述改進的MP5被稱為MP5A1。MP5的性能優越,特別是它的射擊精度相當高,這是因為MP5採用了與G3步槍一樣的半自由槍機和滾柱閉鎖方式,而當時大部分沖鋒槍均採用槍機自由後坐式以減少零部件,降低造價.
B32】【Steyr TMP】
史岱爾公司在1993年推出新型戰術沖鋒槍 (Tactical Machine Pistolru-TMP),TMP是該公司最新嘗試,專供執法人員貼身攜帶的全自動火力支援武器,而該公司的構想是將TMP直接配發給第一線特警作為制式配備,能在犯案的第一現場壓制歹徒防其逃逸。TMP是1990年代發展的新型沖鋒槍,它的機械結構也獨創一格,在全長不及30cm的槍身內,竟採用槍機旋轉式的閉鎖結構,舍棄沖鋒槍慣用的簡單反沖式槍機,這種全新設計可大幅減輕沖鋒槍的重量。
B33】【FN P90】
單兵自衛武器(Personal Defence Weapon,簡稱PDW)的概念,最初是在1986年美國戰備協會舉辦的年會上提出的,期後美國本寧堡步兵學校在《美國輕武器總規劃》中正式提出開發 PDW的設想,其目的是取代手槍、沖鋒槍和短突擊步槍。根據該規劃的要求,PDW的裝備對象是駕駛員、操作員、司令部人員、裝甲兵、工兵、無線電員、飛行員、後勤人員或維護保養人員等。這些人員雖然不是一線步兵,卻占軍隊總人數一半以上,他們很少有時間來提高個人射擊技術,而他們所裝備的自衛武器——手槍和沖鋒槍大多數發射9mm Para手槍彈,不能有效對付穿著防彈衣的人敵人。因此,對PDW的要求要重量輕,易於攜帶,容易瞄準和操作,能有效對付防彈衣。在1989年4月16 日,北約組織發布的AC225文件中明確表示需要在北約各國軍隊中裝備這種武器。而在1986年,FN公司就以異乎尋常的速度開發PDW系統,當時FN公司的設計人員意識到手槍和沖鋒槍如果不經嚴格訓練,命中精度很低,而折疊槍托的短突擊步槍仍是偏大偏重,自動射擊時的後坐力也不好控制,因此必須研製一種全新的武器。新槍被命名為P90,在1987年10月就進行了第一次的樣槍射擊表演,1988年,FN公司生產了4支樣槍,每支槍均發射了15,000發槍彈,主要零件無破損現象。到1992年P90正式投產,FN P90成了世界上第一支單兵自衛武器。

B34】【Mac10】
英格拉姆Mac10式沖鋒槍由美國戈登·B·英格拉姆於1964年開始設計,美國軍用武器裝備公司1969年開始生產。為了擴大其銷售市場,每種槍都有標准型和民用型,而標准型專供軍用和警用。Mac10式沖鋒槍是現代名槍之一,目前該槍裝備美國、英國、玻利維亞、哥倫比亞、瓜地馬拉、宏都拉斯、以色列、葡萄牙、委內瑞拉等國家的警察和特種部隊。Mac10式標准型沖鋒槍結構緊湊,動作可靠,大量採用高強度鋼板沖壓件,結實耐用,可配裝消聲器作微聲武器使用

B35】【UMP45】
由於美國特種部隊手槍(自衛用)和MP5沖鋒槍(進攻用)所用子彈不同,對後勤供應造成不便,因此在執行特種作戰任務時,希望沖鋒槍也能改用.45ACP彈。但不僅在HK公司的沖鋒槍中沒有.45口徑的,在現役的沖鋒槍中也根本沒有適合拯救人質這一類的特種作戰用的. 45ACP口徑型號。在這種背景下,HK公司開發了全新的「.45口徑通用沖鋒槍(簡稱UMP45)」,並於1998年底交付試驗。UMP45的自動方式不再是MP5傳統的半自由槍機式,而是採用自由式槍機,為了保證射擊精度採用閉膛待擊。另外,為便於連發時操槍和減小射彈散布,還安裝了射速減速器,把射速限制在580發/min,在發射高壓彈(+P彈)時,射速會提高到700發/min。塑料制的直形彈匣容量為25發,比MP5少,這是因為.45ACP 彈的直徑比9mm彈大得多。另外還有設計有一種10發的短彈匣。槍管前端有一個凸爪,凸爪的設計與MP5不一樣,但作用是一樣的,是為了安裝消聲器或消焰器。槍托向右折疊後,拋出的彈殼從槍托中的孔中拋出,與G36相似。槍的分解十分簡單,也與G36相似,因為這是設計時刻意採用的一條原則。UMP45的瞄具採用的是柱型準星和固定的覘孔式照門,簡單實用,不過在試驗中普遍反映瞄具的位置偏低

B42】【SSG552 Commando】
瑞士工業公司的SG551-1P是一支為執法機構的武裝部隊提供300米距離上延伸火力的突擊步槍。雖然9mm口徑的彈葯有更好的停止作用,比5.56mm步槍彈更適合治安部隊的使用,但當特種部隊面對一些穿著防彈衣的匪徒,9mm手槍彈就顯得力不從心了。SG551-1P專門安裝有一個6×42的瞄準鏡,這是為了更容易地狙擊混在平民中的匪徒,事實上,由於SG550/551的扳機力比起大多數突擊步槍都要柔和,因此SG551-1P就好像是一種近距離的狙擊步槍。在推出改進後的SG551-SWAT後,SG551-1P就停產了。SG552突擊隊員是SIG公司最新的突擊步槍,也是最短的一種,似乎是一種受潮流影響而設計的CQB用短突擊步槍,比起SG551系列,SG552的槍管進一步縮短,並把質心後移以方便控制提高射擊精度。扳機護圈可向左右兩側折疊,帶手套也可操作。

B43】【M4A1】
由於以往的CAR-15(美國前主戰步槍)的有效射程都比較低,終點彈道性能不穩定,1988年由柯爾特公司授命於美國陸軍部,在陸軍部與海軍陸戰隊聯合參與下研製新型的M16卡賓槍。柯爾特公司的工程師把槍管弄短至14.5英寸(370mm),槍管上增加了一個縮頸用以掛裝M203榴彈發射器,採用伸縮槍托,射擊方式為半自動和三發點射,護木內採用了雙層的鋁制隔熱屏。這種新型卡賓槍的柯爾特公司產品編號為Model 720,在1991年3月軍方正式定型並命名為「美國5.56mm北大西洋公約組織口徑M4卡賓槍」(The United States Carbine, Caliber 5.56mm NATO, M4)。由於M4和M16A2非常相似,事實上它們有80%的零件可以互換,因此最初也稱為M16A2卡賓槍。M4首先裝備82空降師,用於替代 M16A1/A2步槍、M3沖鋒槍和車輛駕駛員使用的部分9mm手槍,1994年正式列裝。柯爾特公司又為海軍研製了一種射擊方式為半自動和全自動的 Model 727,除射擊方式外其他與M4完全一樣,因此有些人稱Model 727為M4增強型(M4 except)或海軍型M4。然後柯爾特公司又研製了一種M4的子變體,主要是設計了一種新的平頂型機匣蓋以安裝模塊化的瞄準系統。在1994年8月,這項改進被軍方採納,並把這種平頂型M4正式命名為「美國5.56mm北大西洋公約組織口徑M4A1卡賓槍」(The United States Carbine, Caliber 5.56mm NATO, M4A1),柯爾特公司編號Model 27。M4A1的主要改進是把原來的固定式提把改為可以安裝不同瞄準裝置的M1913導軌——即平頂型機匣,此外M4A1的射擊方式是半自動和全自動,就像M16A1。M4/M4A1卡賓槍在美國的特種作戰部隊中服役,特別是美國陸軍的游騎兵、海軍陸戰隊的武力偵察隊和海軍的海豹突擊隊等等。由於 M4/M4A1射程遠殺傷力大而結構又比較緊湊,也受到其他作戰部隊及非一線作戰人員的鍾愛。從1997年11月起,美軍陸軍正式裝備M4/M4A1卡賓槍,到1999年底全部現役部隊換裝M4/M4A1,而原來的M16A2則轉交預備役部隊和海岸防衛隊。不過盡管平頂型機匣早已投產,但首先裝備的M4仍然是帶瞄具提把的標准M16A2機匣。M4和M4A1主要由柯爾特公司和大毒蛇公司(Bushmaster Arms)生產,此外M4/M4A1也被一些執法機構所採用。現在柯爾特公司銷售的M4/M4A1的名稱已經改為RO777、779、977和979。另外民間也出現一些民用型的M4/M4A1,有半自動也有全自動,但為符合相關法規,槍管長度一般都在16英寸或以上。

B44】【Steyr AUG】
斯太爾AUG(德語Armee Universal Gewehr的縮寫,即陸軍通用步槍)是一種導氣式、彈匣供彈、射擊方式可選的無托結構步槍,是在1960年代後期開始研製的,其目的是為了替換當時奧地利軍方採用的Stg.58(FN FAL)戰斗步槍。新武器的研製由奧地利斯太爾-丹姆勒-普赫(Steyr-Daimler-Puch)公司的子公司斯太爾-曼利徹爾有限公司 (Steyr-Mannlicher GmbH, AT)負責,主設計師有三個人——霍斯特·韋斯珀(Horst Wesp,也是Glock手槍的設計者)、卡爾·韋格納(Karl Wagner)和卡爾·摩斯(Karl M?ser)。AUG定型生產後,奧地利軍方讓AUG與FN FAL、FN CAL、捷克的Vz58和M16A1進行了對比試驗,AUG的性能表現可靠,而且在射擊精度、目標捕獲和全自動射擊的控制方面表現優秀。這種新步槍經過技術試驗和部隊試驗後,於1977年正式被奧地利陸軍採用,並命名為Stg.77(意思是「1977型突擊步槍」),並在1978年開始批量生產。從那時起 AUG便聲名大噪,除奧地利外,被多個國家的軍隊所採用。當AUG剛研製出來時,有些說法認為AUG步槍有許多獨特設計都是革命性,其實不然。事實上, AUG是一種把以往多種已知的設計意念聰明地組合起來,結合成一個可靠美觀的整體。斯太爾AUG實際上是一個武器系統,4種不同的槍管可以在幾秒內就裝進任一機匣中,成為4種不同的武器;AUG武器系統是模塊化結構的,全槍由槍管、機匣、擊發與發射機構、自動機、槍托和彈匣六大部件組成,所有組件,包括槍管、機匣和其他部件都可以互換。AUG系統中採用了大量塑料件,約佔全槍零部件總數的20%,不僅槍托、握把和彈匣採用工程塑料,就連受力的擊錘、阻鐵、扳機也用塑料製成,這些部件耐摩擦而且不需要潤滑,因此有較長的壽命周期,而且非常堅固。據奧地利軍方的測試,這些塑料部件可以承受射擊100,000發以上的使用壽命。AUG很容易分解而不需要專門工具,這樣可以大大減少基本維護費用,士兵在野戰條件下也方便維護步槍。

B45】【Steyr Scout Sniper Rifle】
美國海軍陸戰隊退役的槍械專家傑夫·庫珀產生一種叫做「通用步槍」 (General-Purpose Rifle)構思,然後在1983年,他定義出這種命名為「Scout Rifle」通用步槍的規格,這些規格包括:便於攜帶、個人操作的武器,能擊倒重量200公斤的有生目標,最大長度為1米(39.37英寸),總重不超過 3公斤(約6.6磅),其他還包括方便、威力大、精確、堅固耐用和外形漂亮等等。此後,有一些人根據庫珀定出的標准用市面上的商業槍支進行改裝,使槍支達到或接近標准。在7年後,斯太爾-曼利夏公司推出了一種按照這些標准設計並命名為「Scout」的旋轉後拉式槍機步槍。斯太爾Scout是一種很輕的精確射擊步槍,全槍共129個零件,槍管細長,並大量採用新材料,因此重量很輕。槍管長只有19英寸,4條右旋膛線,纏距12英寸。槍管壁雖然薄,但採用冷鍛製造,因此非常堅固。

B46】【Arctic Warfare Magnum/P】
從李·恩菲爾德No.4型單發步槍改成的L42A1式狙擊步槍「年事已高」,早就不能適應現代戰爭的要求。在馬島戰爭中,該槍就顯得「力不從心」。於是英軍把眼光轉向了7.62x51毫米北約口徑的新型狙擊步槍。其基本要求是:不管槍管清潔與否,都要首發命中。此後,英軍對好幾種型號進行了對比試驗,最後選中了英國國際精密儀器公司的PM狙擊步槍(意為精確競賽槍)。該槍又稱AW (Arctic Warfare,意為北極作戰),研製者是「自選步槍」射擊的世界冠軍和金牌獲得者馬爾科姆·庫帕。該槍有步兵型、警用型和「隱形PM」三種,其中步兵型 1986年裝備英軍,稱為L96A1式狙擊步槍。PM狙擊步槍的主要特點是:機匣由鋁合金製成;槍托由高強度塑料製作,分兩節,與機匣螺接在一起,槍托前部配有可調式輕型兩腳架;槍管由不銹鋼製成,長660毫米,螺接在超長的機匣正面,可在槍托內自由浮動,在保證精度的情況下,壽命達5000發;槍機後部拉機柄周圍有數條縱向銑槽,在槍里進水並在嚴寒條件下結成冰的情況下,自動機不會凍結,射手仍可以完成裝填動作。該槍之所以被稱為AW,就是這個緣故。

B47】【G3/SG-1 Sniper Rifle】
G3/SG1狙擊步槍是在G3步槍中精心挑選精度最高的槍管,配上兩腳架、槍托貼腮板和望遠瞄準鏡而成的,和G3步槍基本沒有區別,是一支用突擊步槍拼湊出來的狙擊槍。SG是「Schützen Gewehr」精確步槍的意思。雖然現在德國聯邦國防軍已經換裝G22狙擊步槍,但G3/SG1仍在軍隊中服役

B48】【Sig 550】
1988年,SIG公司在SG550突擊步槍的基礎上研製出SG550狙擊步槍。SG550狙擊步槍實際上是使用重型槍管的單發型SG550突擊步槍,但SIG公司強調SG550狙擊步槍是在警察和特種部隊的密切合作下研製成功的。經過嚴格徹底的功能和精度試驗,軍方便大量采購作為戰術狙擊步槍。該槍有兩種口徑,發射5.56×45mm NATO彈的為SG550-1,發射.223雷明登彈的為SG550-2。

B51】【FN M249 】
「米尼米」(MINIMI)機槍是FN公司於70年代開始研製的機槍,是FN公司開發的第二種5.56mm NATO口徑的輕武器,第一次公開露面是在1974年。1982年2月1日,美軍決定採用MINIMI(試驗編號XM249)作為陸軍班用自動武器(Squad Automatic Weapon,簡稱SAW)型號,正式定名為M249 SAW,首先配發給美國陸軍和海軍陸戰隊的步兵作戰分隊。MINIMI為導氣式自動武器,開膛待擊的方式可以使槍膛迅速散熱,防止槍彈自燃。導氣箍上有一個氣體調節器,有三個位置可調:一個為正常使用,可以限制射速,以免彈葯消耗量過大;一個位置為在復雜氣象條件下使用,通過加大導氣管內的氣流量,減少故障率,但射速會增高;另一個位置是發射槍榴彈時用的 。

『肆』 自動步槍和全自動步槍區別注意是自動和全自動

同是自動步槍,由於設計理念不同,在結構上外形上口徑上會存在差異。半自動步槍與自動步槍的主要區別是半自動步槍一次擊發只能夠射擊一彈,連續擊發才能連續射擊;自動步槍一次擊發手壓扳機不松可以把彈匣里的子彈連續全部射出。

『伍』 朝鮮戰爭中朝鮮人民軍主要使用的有哪些裝備

第二次世界大戰末期,盟國協議以朝鮮半島上北緯38度線作為蘇、美兩國對日軍事行動和受降范圍的分界線,這兩個區域逐漸演變成兩個截然不同的國家。1950年,朝鮮戰爭爆發,這是二戰後新世界的第一次重大武裝沖突。而南北分裂的局面,通過戰爭不僅沒有解決,還進一步惡化,朝鮮半島作為世界軍事舞台上的一個熱點持續至今。

人類很早就發明了「輕兵器」這個詞,它通常指槍械及其他各種由單兵或班組攜行戰斗的武器,主要裝備對象是步兵,也廣泛裝備於其他軍種和兵種。今天我們就來看看在1950年的朝鮮戰爭中,朝、美、英所裝備的部分輕兵器。

◆朝鮮軍隊

南部14式手槍
1950年配屬於朝鮮人民軍第109裝甲團
日制南部手槍是一種質量低劣、可靠性差的武器,它發射一種威力較低的子彈。然而,這種缺點無關緊要,因為與其說手槍是戰鬥武器,還不如說它是身份的標志和維持軍紀的工具。(注③:這里應該是1925年)

SKS半自動步槍
1951年配屬於朝鮮人民軍第12師
SKS步槍是第一批採用7.62×39毫米M43彈葯的武器之一,這種彈葯後來也供AK- 47突擊步槍和RPD輕機槍使用。

PPSh-41沖鋒槍
1952年配屬於朝鮮人民軍第7師
朝鮮使用蘇聯提供的PPSh- 41沖鋒槍,也使用其許可生產的各種版本,譬如中國製造的50式沖鋒槍和朝鮮製造的49式沖鋒槍。

托卡列夫SVT-40半自動步槍
1951年配屬於朝鮮人民軍第6師
SVT- 40和已經接受戰爭考驗的莫辛納干步槍使用相同的7.62×54毫米子彈。SVT- 40的可卸式10發容彈量彈匣,也能用莫辛納干那種10發橋夾進行裝填。盡管它在方興未艾的第一代突擊步槍的影響下漸漸衰落,但它仍是一款有效的戰鬥武器。

郭留諾夫SGM機槍
列裝朝鮮人民軍第4步兵師
該機槍與SVT- 40使用相同的7.62×54毫米彈葯,它被放置在三腳架或輪式槍架上執行多種任務。有一種許可生產的版本是在中國製造的。

◆美 軍

柯爾特&雷明頓M1911A1手槍
1950年配屬於駐烏山市的美國陸軍史密斯特遣部隊
M1911A1是美軍軍官和車組乘員的制式佩槍,在最後關頭時是一種有效的自衛武器。它發射大威力的0.45英寸柯爾特自動手槍彈。

史密斯威森M1917 0.45左輪手槍
1950年配屬於美國海軍陸戰隊第1陸戰隊師
盡管半自動手槍作為佩槍已經極為流行,但有些作戰單位仍被配發同種彈葯的左輪手槍。

M1A1卡賓槍
1951年配屬於美軍第8軍第2步兵師第38步兵團
M1A1卡賓槍是一種專供軍官和不直接參戰的專業技術人員使用的輕型武器。嚴寒時,這種槍容易出毛病。

M1伽蘭德步槍
1950年配屬於位於釜山的美軍第8軍第24步兵師
M1伽蘭德為美軍步兵提供了遠程大威力的火力。它是二戰時期最棒的武器之一,就算在20世紀50年代,它仍是一款優秀的半自動步槍。

春田M1903A4狙擊步槍
1950年配屬於位於仁川的美國海軍陸戰隊陸戰1師
該老舊栓動步槍的狙擊型號研發於1943年,有效射程為750米(2460英尺),其遠距離的精確度主要受制於低倍數(2.5倍倍率)的狙擊鏡。它見證了二戰各個戰場的行動,也見證了朝鮮戰爭各戰場的行動,尤其特別的是,它是隨美國海軍陸戰隊員們一同見證這些事件的。(註:M1903A4狙擊步槍是1943年誕生的)

M1919A4勃朗寧中型機槍
1951年配屬於美第8集團軍第1騎兵師
除了擔任步兵支援的角色外,0.30英寸口徑的M1919機槍還被用在各種裝甲車輛和柔性蒙皮車輛上。

◆英聯邦部隊

韋伯利Mk Ⅳ型左輪手槍
1951年配屬於防守漢江的英聯邦第1師國王皇家愛爾蘭輕騎兵團
韋伯利Mk IV型手槍裝備部隊最早要追溯至20世紀初, 該型手槍發射0.455英寸口徑的彈葯,這使得它成為經實戰檢驗過的威力最強的軍用手槍之一。直到1963年, 英軍中的韋伯利手槍才完全被勃朗寧大威力手槍替代。

李恩菲爾德No.4步槍MkⅠ型
曾裝備英聯邦第1師格洛斯特郡團第1營
李恩菲爾德步槍已在半世紀的沖突中證明了自己的價值,但朝鮮戰爭結束後不久,它就因更受偏愛的半自動型FN FAL步槍被淘汰。

德利爾微音效卡賓槍
英國/英聯邦特種部隊
研製該槍的目的是為了能近乎無聲地射出0.45英寸柯爾特自動手槍彈。德利爾卡賓槍供英國特種部隊行動單位使用,生產數量不大。

歐文沖鋒槍
皇家澳大利亞團第2營
歐文沖鋒槍雖然簡單且設計怪異,但仍是一種很可靠和有效的武器。它在叢林地帶的行動中曾被英美某些部隊使用過。

英聯邦步兵排
英聯邦部隊參加朝鮮戰爭時的編制和裝備與他們二戰時的基本一致。實際上,編制各有不同,沒有作戰單位曾達到過他們在紙面上的作戰力量。1個步兵排會包含1個排指揮部班和3個步兵班,每個班配1挺布倫輕機槍。

相關閱讀《單兵裝備》

閱讀全文

與李恩菲爾德半自動裝置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江湖多功能電動工具 瀏覽:995
光碟機如何改裝機械硬碟嗎 瀏覽:480
工具箱漢化smart 瀏覽:133
鑄造除塵器為什麼要做保溫層 瀏覽:617
怎麼看機械表要保養 瀏覽:517
小學生雕刻工具箱 瀏覽:417
k5儀表信息怎麼調 瀏覽:936
青島泰科閥門怎麼樣 瀏覽:277
地熱總閥門開關擰不動怎麼辦 瀏覽:60
03儀表盤模式怎麼換 瀏覽:284
ktv設備有哪些設備 瀏覽:191
關節軸承怎麼安裝使用 瀏覽:838
生產山楂糕需要哪些設備 瀏覽:91
機械表後面的飛輪是什麼 瀏覽:163
怎麼實現儀表盤ar導航 瀏覽:722
某同學設計了如下裝置來 瀏覽:633
超聲波儀器動態范圍是什麼意思 瀏覽:11
傳動裝置分析 瀏覽:263
風機與閥門連鎖怎麼實現 瀏覽:314
消防管道閥門抽檢比例 瀏覽:3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