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如圖(a)為某同學設計的「探究加速度與物體所受合力F及質量m的關系」實驗裝置簡圖,A為小車,B為電火花
(1)A、由於砝碼和小桶加速下滑,根據牛頓第二定律得拉力和重力的合力向下,
所以拉力小於重力,所以用砝碼和小桶的總重力來表示F,對實驗結果會產生誤差.故A正確;
B、為消除摩擦力對實驗的影響,可以把木板D的左端適當墊高來平衡摩擦力,故B正確;
C、使用電火花計時器時應該先接通電源後使紙帶運動,故C錯誤;
D、木板D的左端被墊高後,圖中細線應保持與木板表面平行,故D正確;
故選:ABD;
(2)每相鄰兩計數點間還有4個打點(圖中未標出),所以相鄰的計數點間的時間間隔T=0.1s,
設0到1之間的距離為x1,以後各段分別為x2、x3、x4,
根據勻變速直線運動的推論公式△x=aT2可以求出加速度的大小,
得:x3-x1=2a1T2
x4-x2=2a2T2
為了更加准確的求解加速度,我們對兩個加速度取平均值
得:a=
1 |
2 |
x24?x02 |
4T2 |
(0.0288+0.0240)?(0.0140+0.0189) |
4×(0.1)2 |
1 |
m |
⑵ (1)初中物理學習過程中,我們認識了很多的實驗裝置.圖(a)所示為______實驗的裝置;圖(b)所示為可
(1)圖(a)76cm表示的是玻璃管內水銀面與水銀槽內水銀面的高度差,因此,這一高度才專能反映出大氣壓屬的大小;為托里拆利實驗的裝置;
圖(b)可用來模擬馬德堡半球實驗,當將球中空氣抽出時,在大氣壓的作用下,兩個半球很難被拉開;以用來證明大氣壓強的存在;
圖(c)用兩只彈簧測力計拉著同一個物體,可用來探究二力平衡的條件,彈簧測力計可比較兩端力的大小;
圖(d)是壓強計,由金屬盒和U形管兩部分組成,可用來研究同種液體內部壓強與深度的關系;
故答案為:托里拆利;大氣壓強;二力平衡的條件;液體壓強.
(2)實驗器材:天平和10張(或20張、30張等均可)A4紙刻度尺;
實驗方法:①用天平測出10張(或20張、30張)A4紙的總質量為M;
②算出一張A4紙的質量m=
1 |
10 |
⑶ 某同學設計了一個探究加速度與物體所受合外力F及質量M的關系實驗.圖1為實驗裝置簡圖,A為小車,B為打點
(1)根據表格數據,通過描點,作出圖線,如下圖所示.
⑷ 如圖(a)為某同學設計的「探究加速度與物體所受合力F及質量m的關系」實驗裝置簡圖,A為小車,B為電火花
(1)A、由於砝碼和小桶加速下滑,處於失重狀態,故拉力小於重力;
故用砝碼和小桶的總重力來表示拉力F,偏大,產生的是系統誤差;
偶然誤差可能偏大,也可能偏小,具有偶然性;
故A錯誤;
B、為消除摩擦力對實驗的影響,可以把木板D的左端適當墊高來平衡摩擦力,故B正確;
C、電火花計時器使用220V交流電源,故C正確;
D、為使砝碼和小桶的重力約等於拉力,要使其總質量可以遠小於小車的質量,故D錯誤;
故選BC;
(2)體的加速度與質量成反比,故作a-
1 |
m |
⑸ 如圖為某同學設計的「探究加速度與物體所受合力F及質量0的關系」實驗裝置簡圖,A為他車,B為電火花計時器
⑹ 某同學設計了一個探究加速度a與物體所受合力F及質量m關系的實驗,如圖所示,圖甲為實驗裝置簡圖.(交流
(1)相鄰的計數點之間的時間間隔為0.04s
根據運動學公式得:△x=at2,
a=
△x |
t2 |
mg |
m+M |
M |
m+M |
1 |
M |
F |
a |
1 |
M |
⑺ 一道高一物理題,在線求解!
(1)先利用掛在槽口的重錘線在白紙上記下重錘線的豎直方向確定即為Y軸,再確定坐標原點O:把小球放在槽口處用鉛筆記下球在槽口時球心在白紙上的水平投影點O,即為坐標原點。最後過O點用直角三角板做Y軸的垂線即為X軸。
(2)可以用小球平衡法,將小球靜止放在槽口,看小球是否靜止平衡可判斷斜槽末端切線是否是平。
(3)每次讓小球多次從斜槽同一位置靜止釋放。
⑻ 如圖1為某同學設計2「探究加速度與物體所受合力F及質量m2關系」實驗裝置簡圖,A為g車,B為電火花計時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