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交、220V(2) B(3)0.49或0.50(4)C
『貳』 如圖1所示為「探究加速度與力、質量的關系」的實驗裝置圖.圖中A為小車,B為砝碼及砝碼盤,C為一端帶有定
(1)A、平衡摩擦力,假設木板傾角為θ,則有:f=mgsinθ=μmgcosθ,m約掉了,故不需要重新平衡摩擦力.故A錯誤;
B、實驗時應先接通電源後釋放小車,故B錯誤;
C、讓小車的質量M遠遠大於小桶(及砝碼)的質量m,因為:際上繩子的拉力F=Ma=
mg,
故應該是m<<M,而當m不再遠遠小於M時a=
=
隨m的增大物體的加速度逐漸減小且無限趨近於g,故C錯誤;
D、F=ma,所以:a=
,當F一定時,a與
成正比,故D正確;
(2)遺漏了平衡摩擦力這一步驟,就會出現當有拉力時,物體不動的情況.故圖線為:丙.
(3)由於每相鄰兩個計數點間還有4個點沒有畫出,所以相鄰的計數點間的時間間隔T=0.1s,
根據勻變速直線運動的推論公式△x=aT
2可以求出加速度的大小,
得:a=
=0.50m/s
2.
故答案為:(1)D;(2)丙;(3)0.50
『叄』 圖1為「探究加速度與力、質量的關系」實驗裝置圖.圖中A為小車,B為砝碼及砝碼盤,C為一端帶有定滑輪的長
(1)A:平衡摩擦力,假設木板傾角為θ,則有:f=mgsinθ=μmgcosθ,m約掉了,故不需要重新平衡摩擦力.故A錯誤. B:實驗時應先接通電源後釋放小車,故B錯誤. C:讓小車的質量M遠遠大於小桶(及砝碼)的質量m,因為:繩子的拉力F=Ma= mg,故應該是m<<M,而當m不再遠遠小於M時a= 隨m的增大物體的加速度逐漸減小且無限趨近於g,故C正確. D:F=ma,所以: a- F,當F一定時,a與 成正比,故D正確. 故選CD (2)遺漏了平衡摩擦力這一步驟,就會出現當有拉力時,物體不動的情況.故圖線為丙. (3)設第1段位移為:x 1 ,第2段位移為:x 2 , 計時器打點的時間間隔為0.02s.從比較清晰的點起,每兩測量點間還有4個點未畫出,說明時間間隔T=0.1s 由△x=aT 2 得: 即:0.50×10 -2 =a×0.1 2 解得:a=0.50m/s 2 故答案為:①CD②丙③0.50 |
『肆』 圖為「探究加速度與力、質量的關系」實驗裝置示意圖A.實驗小組利用此裝置來探究:在外力一定的條件下,
①為了保證在改變小車中砝碼的質量時,小車所受的拉力近似不變,則應滿足回的條件是:小吊盤和盤中物答塊的質量之和遠小於小車和砝碼的總質量. ②由圖示紙帶可知,s 1 =3.56cm-1.20cm=2.36cm,s 2 =7.20cm-3.56cm=3.64cm,計數點間的時間間隔t=0.02×5=0.1s, 由△x=at 2 得:加速度a= = ≈1.28m/s 2 ; ③a- 圖象是一條直線,a與m成反比;圖象在a軸上有截距,這是平衡摩擦力時長木板的傾角過大造成的. 故答案為:①遠小於;②2.36;1.28;③反比;過大. |
『伍』 如圖為「用DIS研究加速度和力的關系」的實驗裝置.(1)圖1是本實驗的裝置圖,圖中①是位移感測器的_____
(1)圖1是本實驗的裝置圖,圖中①是位移感測器的發射器,接收器固定在軌道上;內
因為要探索「加速容度和力的關系」所以應保持小車的總質量不變,鉤碼所受的重力作為小車所受外力;
在質量不變的條件下,加速度與外力成正比;由實驗原理:mg=(M+m)a
得a=
,繩子的拉力:F=Ma=
=
可見當滿足M>>m時,繩子上的拉力近似等於鉤碼的重力,所以鉤碼的質量要小一些.
(2)在圖2中,當繩子的拉力大於0時,小車的加速度仍然是0,說明小車還受到其他的力的作用(摩擦力),從圖象上可以看到直線不過原點,這是由小車與軌道間的摩擦力引起的;由於a=
,由圖可知小車的質量為m=
=
=
=
kg≈0.83kg.
故答案為:(1)發射器,鉤碼所受的重力,小(2)小車與軌道間的摩擦力,0.83
『陸』 如圖1所示,為「探究加速度與力、質量的關系」實驗裝置圖.圖中A為小車,B為砝碼及砝碼盤,C為一端帶有定
(1)A、根據mgsinθ=μmgcosθ知,m可以約去,改變小車質量時,不需重新平衡摩擦力.故A錯誤.
B、實驗時應先接通電源後釋放小車.故B錯誤.
C、根據牛頓第二定律得,a=
,隔離對小車分析,根據牛頓第二定律得,繩子的拉力F=
m1a==,知當m1應遠大於m2時,繩子的拉力等於砝碼及砝碼盤的重力.故C正確.
D、在用圖象探究加速度與質量關系時,應作a-圖象.故D錯誤.
故選:C.
(2)實驗中遺漏了平衡摩擦力這一步驟,則拉力不為零時,加速度仍然為零,故可能的圖線是:丙.
(3)根據某段時間內的平均速度等於中間時刻的瞬時速度得,vA=m/s=0.314m/s.
故答案為:(1)C(2)丙(3)0.314
『柒』 圖甲是用來探究加速度和力之間關系的實驗裝置示意圖,圖乙是其俯視圖.兩個質量相等的小車,放在水平桌面
解;A、盤和盤中砝碼的質量遠遠小於小車的質量,繩對小車拉力大小等於盤和盤中砝碼的重力.故A錯誤
B、根據初速度為零的勻變速直線運動公式x=
at2,用刻度尺測量兩小車通過的位移,兩車的位移之比就是加速度之比,所以可以通過比較位移來得知加速度大小與力大小之間的關系,故B正確
C、實驗的目的是探究加速度和力之間關系,即探究小車的加速度和小車受的合力之間關系,
所以在兩小車內放置相同質量的砝碼進行實驗,在兩小盤內放置不同質量的砝碼改變合力,故C、D錯誤
故選B.
『捌』 如下圖所示為「探究加速度與物體受力和質量的關系」實驗裝置圖.圖中A為小車,B為裝有砝碼的小盤,C為一
(1) C ;(2)  ;(3) 2.0或2.1 ; 0.060-0.063之間都對 ;(4) 10
『玖』 「探究加速度與力的關系」的實驗裝置如右圖。下圖為某同學在平衡摩擦力後中打出的一條紙帶,為了求出小車
0.215;0.5
『拾』 如圖所示為「探究加速度與物體受力的關系」實驗裝置圖.圖1中A為小車,B為裝有砝碼的小桶,C為一端帶有定
(1)打點計時器使用交流電源. (2)「探究加速度與物體受力的關系」,應控制小車質量不變而改變拉力大小進行試驗,因此實驗中應保持m1不變. (3)實驗時,如果遺漏了平衡摩擦力這一步驟,小車受到的合力為拉力與摩擦力的合力,合力小於拉力,當拉力大到一定程度時才會產生加速度,即a-F圖象在F軸上有截距,由圖示圖象可知,可能的圖象是圖2中的丙圖象. 故答案為:(1)交流;(2)m1;(3)丙.
與力和加速度實驗裝置圖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傳動裝置分析
發布:2025-09-15 09:38:25
瀏覽:263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