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某化學小組同學利用如圖所示裝置進行實驗。 (1)B處放置滴有酚酞溶液的濾紙,用注射器注入少量濃氨水。
(1)酚酞溶液變成紅色分子不斷地運動(2)②防止C中液體倒吸④B處木炭劇烈燃燒,發白光;C處澄清石灰水變渾濁木炭燃燒的條件是:與氧氣接觸,溫度達到木炭的著火點
❷ 某化學小組的同學用下圖所示裝置做了兩個興趣實驗。 (1)檢驗裝置Ⅰ氣密性的方法是:關閉K 1 和K 2 ,
(1)繼續加入液體,液面不再下降(2)2H 2 O 2  2H 2 O + O 2 ↑ (3)裝置II內的液面下降,導管中液面升高,鹽酸流向裝置III (2分) 氫前金屬(鋅、鐵、鎂等);CaCO 3 +2HCl =CaCl 2 + H 2 O + CO 2 ↑
❸ 某小組同學利用如下裝置進行了兩組實驗,研究密閉裝置內壓強變化的原因.同學們點燃一定量的紅磷和木炭,
(1)紅磷燃燒的化學方程式為:4P+5O2 點燃 | .
❹ 1.某校化學興趣小組的同學利用下圖所示裝置進行實驗.
a--__c__--__b__--d 因為氧氣的密度比水小,所以會在水面上,把水壓到量筒里,從而測出氧氣的體積。 C 如果b接氧氣瓶,a接病人的話,會把水壓入病人的鼻腔。所以A,B錯。 D速度是可以觀察的:是觀察氣泡出來的速度啊。(類似於掛葡萄糖時的現象)
❺ 某化學興趣小組的同學利用如圖所示的實驗裝置進行實驗(圖中a、b、c表示止水夾).請按要求填空:(1)利
(1)該裝置的最大特點是可以控制反應的發生和停止,葯品一般是固體和液體在常溫下能反應,實驗室用鋅和稀硫酸製取氫氣,Zn+H2SO4=ZnSO4+H2↑,鋅難溶於水,氫氣難溶於水,當將裝置中的導氣管關閉後,生成的H2使裝置中的氣壓增大,從而使固體和液體分離,使反應停止,所以能用圖中的裝置製取氫氣;金屬銅能稀硝酸在常溫下發生反應生成硝酸銅、一氧化氮和水,即3Cu+8HNO3=3Cu(NO3)2+2NO↑+4H2O,屬於固體和液體混合反應不需要加熱的反應,所以能用圖中的裝置制備, 故答案為:H2、NO; (2)濃鹽酸有揮發性,所以製取的氯氣中含有氯化氫氣體,氯化氫極易溶於水生成鹽酸,鹽酸和品紅溶液不反應,但氯氣與水反應生成的次氯酸具有漂白性,將氯氣滴入品紅溶液中溶液褪色,實驗Ⅰ結論合理;氯氣中含有氯化氫氣體和碳酸氫鈉反應生成二氧化碳,氯氣和水反應也生成鹽酸,所以實驗Ⅱ無法判斷是哪部分的鹽酸,所以不合理, 故答案為:實驗Ⅰ結論合理,實驗Ⅱ結論不合理,因為製取的氯氣中含有氯化氫氣體,氯化氫溶於水後能與碳酸氫鈉粉末反應產生氣泡,不能說明酸性是氯氣和水反應生成的產物造成的; (3)①銅和濃硝酸反應生成硝酸銅、二氧化氮和水,方程式為:Cu+4HNO3(濃)=Cu(NO3)2+2NO2↑+2H2O. 故答案為:Cu+4HNO3(濃)=Cu(NO3)2+2NO2↑+2H2O; ②二氧化氮能和水反應,則燒杯內氣體的壓強會減小,小於外界大氣壓,燒杯中的溶液會倒流於試管丁,所以先關閉止水夾 ab,再打開止水夾 c,使燒杯中的水進入試管丁, 故答案為:ab;c;雙手緊握(或微熱)試管丁使試管中氣體逸出,二氧化氮與水接觸後即可引發燒杯中的水倒流到試管丁中.
❻ 某校化學興趣小組的同學利用下圖裝置進行實驗.
解題思路:用高錳酸鉀製取氧氣的反應原理是:高錳酸鉀在加熱的條件下生成錳酸鉀和二氧化錳和氧氣,要注意配平.實驗儀器的名稱比較容易,都是常見的儀器.為達到粗略測定加熱一定質量的高錳酸鉀所收集到的氧氣體積,各裝置的正確連接順序是:acbd.在實驗中,試管口應該放一個棉花團,是為了防止高錳酸鉀粉末進入導管.根據高錳酸鉀的質量算出產生的氧氣質量為理論值,如果實際測得氧氣的體積超過理論值,可能的原因是:未冷卻到室溫就讀數,氣體的體積受熱膨脹.做細鐵絲燃燒的實驗時,集氣瓶底應放少量的水或鋪一層細沙,防止集氣瓶炸裂. (2)高錳酸鉀在加熱的條件下生成錳酸鉀和二氧化錳和氧氣,用最小公倍數法配平即可,還要注意不要漏掉反應條件.故答案為:2KMnO4 △ . K2MnO4+MnO2+O2↑ (3)本題考查的實驗儀器是試管和量筒,故答案為:試管;量筒. (4)各裝置的正確連接順序是:acbd,注意c、b的連接,因為氧氣的密度比水小,因此氧氣應該從c進入.故答案為:c b (5)試管口應該放一個棉花團,是為了防止高錳酸鉀粉末進入導管,否則氧氣會成為紅色.做細鐵絲燃燒的實驗時,集氣瓶底應放少量的水或鋪一層細沙,防止集氣瓶炸裂.未冷卻到室溫就讀數,氣體的體積受熱膨脹,導致數值偏大.故答案為:①試管口沒有放棉花團②集氣瓶底沒有放少量的水或鋪一層細沙③未冷卻到室溫就讀數 ,9,某校化學興趣小組的同學利用下圖裝置進行實驗. (1)實驗目的:①用高錳酸鉀製取一瓶氧氣,做細鐵絲燃燒的實驗. ②粗略測定加熱一定質量的高錳酸鉀所收集到的氧氣體積. (2)反應原理:加熱高錳酸鉀制氧氣.化學方程式為 2KMnO 4 △ . K 2MnO 4+MnO 2+O 2↑ 2KMnO 4 △ . K 2MnO 4+MnO 2+O 2↑ . (3)儀器認識:寫出上圖中儀器①、②的名稱:①______,②______. (4)裝置連接:為達到實驗目的②,各裝置的正確連接順序是(填介面的字母):a→______→______→d (5)問題分析:①實驗過程發現B瓶中的水變紅了,原因是______; ②用收集到的氧氣做細鐵絲燃燒的實驗時,發現瓶底炸裂,發生失誤的操作原因可能是______. ③根據高錳酸鉀的質量算出產生的氧氣質量為理論值.如果實際測得氧氣的體積超過理論值,你認為原因可能是______.
❼ (6分)某化學小組同學利用如圖所示裝置進行實驗。 (1)B處放置滴有酚酞溶液的濾紙,用注射器注入少量
(1)濾紙變紅;鹼 (2)防止液體倒吸;木炭劇烈燃燒發白光,澄清石灰水變渾濁; CO 2 +Ca(OH) 2  CaCO 3 ↓+H 2 O木炭燃燒的條件是: 與氧氣接觸和溫度達到著火點。
❽ 某小組同學用如圖裝置進行實驗研究(a、b、c表示止水夾).請評價或完善其方案:(1)將裝置A、C、E相連
(1)①氯為17號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為第三周期第ⅦA族,故答案為:第三周期第ⅦA族; ②A中二氧化錳與濃鹽酸反應生成氯氣、氯化錳和水,反應的離子方程式為:MnO2+4H++2Cl- △ | .
❾ 為探究鐵生銹的條件,某化學興趣小組的同學分別進行了如下兩個實驗:實驗一:利用圖1所示的實驗裝置,在
(1)①可以用過氧化氫和二氧化錳混合製取氧氣,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2H2O2 二氧化專錳 | .
❿ 某校化學興趣小組的同學利用下列裝置進行實驗.實驗目的:
解題思路:反應原理:據氯酸鉀製取氧氣的反應原理書寫方程式; 儀器認識:結合常用儀器的名稱和用途解答; 裝置連接:要測定氧氣的體積,可用排水法,短管進氣,長管利於排水; 問題(1)做鐵絲燃燒實驗時要在集氣瓶底放一些水或沙子; (2)據氧氣的質量,高錳酸鉀製取氧氣的方程式中高錳酸鉀和氧氣之間的質量關系計算高錳酸鉀的質量.
反應原理:氯酸鉀在二氧化錳的催化作用下生成氯化鉀和氧氣,反應方程式是2KClO3 MnO2 . △2KCl+3O2↑; 儀器認識:儀器①②分別是作反應容器的試管和量取液體的量筒; 裝置連接:要測定氧氣的體積,可用排水法,短管進氣,長管利於排水; 問題分析:(1)做鐵絲燃燒實驗時要在集氣瓶底放一些水或沙子,防止燃燒後的高溫熔融物濺落炸裂瓶底; (2)設需要高錳酸鉀的質量為x 2KMnO4 △ . K2MnO4+MnO2+O2↑ 316 32 x 4.8kg [316/x]=[32/4.8kg] x=47.4kg 故答案為:反應原理:2KClO3 MnO2 . △2KCl+3O2↑; 儀器認識:①試管;②量筒; 裝置連接:c、b; 問題分析:(1)瓶中沒有留少量水(或鋪一層細沙); (2)47.4. 點評: 本題考點: 氧氣的製取裝置;量氣裝置;氧氣的收集方法;書寫化學方程式、文字表達式、電離方程式;根據化學反應方程式的計算. 考點點評: 本題考查的知識比較全面,既考查了實驗室製取氧氣的反應原理、常用儀器、又考查了鐵絲燃燒實驗和利用方程式解題的相關知識.
與某小組同學利用如下裝置進行了兩組實驗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傳動裝置分析
發布:2025-09-15 09:38:25
瀏覽:263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