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高層逃生器材有哪些
如果高層一旦失火,火勢蔓延快、疏散困難和撲救難度大,自己也需要掌握一定的逃生技能,下面分別介紹逃生繩、防煙面具、滅火器、毛巾、樓頂緩降裝置這幾種逃生器材。
1、逃生繩
逃生繩是一個非常實用的火災逃生消防器材,尤其是對於住在高層的居民。逃生繩有兩層:內芯是鍍鋅鋼絲繩 φ3.6mm ,外層是麻繩,可以承受較大的拉力,購買時長度可以根據家庭具體情況定製。
2、防煙面具
火災現場會產生大量的有毒氣體和濃煙,如果不慎吸入體內,是有很大的危害的。因此,防毒面具是必須准備的,可以保證安全的逃離火災現場。
3、滅火器
適用於撲救可燃液體、氣體、電氣火災以及不宜用水撲救的火災。ABC乾粉滅火器可以撲救帶電物質火災和A、B、C、D類物質燃燒的火災,方便簡單,適合家庭備用。每個家庭最好配備兩只該類滅火器,一隻放在廚房,另一隻放在主卧室。乾粉滅火器一般為兩年檢修一次,使用後可重新沖灌。
4、毛巾
如果沒有防煙面具,可以把毛巾打濕捂住口鼻。在煙霧中一刻也不能把毛巾從口和鼻上拿開,即使只吸一口氣,也會使呼吸困難。應該注意,使用毛巾是不能消除一氧化碳的。
5、樓頂緩降裝置
一種安裝於大樓樓頂的緩降裝置,其頂端包括一個圓球、一個支架和滑動平台,圓球內垂下一根帶著掛鉤的鋼索,作為危險時刻逃生者的「救命稻草」。
工作時,滑動平台需要向外推出約1.2米,這樣平台一側的一個直徑約1米的圓洞就被推出了樓頂,被救人員由此園洞下跳逃生。
Ⅱ 高樓大廈如果發生火災,正確的逃生方法是什麼哪
您好!
隨著城市建設的不斷發展,高層建築也如雨後春筍般不斷涌現。近年來,高層建築火災頻發,雖然消防部門經常針對高層建築火災進行實戰演練,但真正發生火災時,消防救援人員趕到火災現場仍需要一定的時間……因此,大家都應掌握高層建築物發生火災時的應急逃生知識,做到有備無患。
火場逃生總原則
首先要冷靜地觀察火情和環境,迅速分析判斷火勢趨向和災情發展的可能,理智地作出果斷決策。萬萬不可留戀火場中的財物而長時間逗留,抓住有利時機,選擇合理的逃生路線和方法,爭分奪秒地逃離十分危險的火災現場。
在火災中,被困人員應有良好的心理素質,保持鎮靜,不要驚慌,不盲目行動,選擇正確的逃生方法。必須注意的是,火災現場的溫度是十分驚人的,而且煙霧會擋住你的視線。當處於火災現場時,能見度非常低,甚至在你長期居住的房間里也搞不清楚窗戶和門的位置,在這種情況下,更需要保持鎮靜,不能驚慌,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有利條件,選擇正確的火災逃生方法。
開門前應先用手觸摸門鎖。如果門鎖溫度很高,或有煙霧從門縫中往裡鑽,則說明大火或濃煙已封鎖房門出口,此時千萬別貿然打開房門。如果門鎖溫度正常或門縫沒有煙霧鑽進來,說明大火離自己尚有一段距離,此時可打開一道門縫觀察外面通道的情況。開門時要用一隻腳去抵住門的下框,防止熱氣浪將門沖開,助長火勢蔓延。在確信大火並未對自己構成威脅的情況下,應盡快離開房間逃出火場。
在較高樓層上的呼救聲,地面上的人是聽不到的,因為火場相當嘈雜。這種情況下應利用手機、電話等通訊工具向外報警,以求得援助;也可從陽台或臨街的窗戶內向外發出呼救信號,如向樓下拋扔沙發墊、枕頭和衣物等軟體信號物,夜間則可通過打開手電筒、應急照明燈等方式發出求救信號,幫助營救人員找到確切目標。
穿過著火區域時,萬一衣服著火,可就地打滾壓滅火苗,不宜帶火奔跑,以免加快空氣的相對流動,從而增大衣物燃燒的火勢。如果著火點位於自己所處位置的上層,此時應向樓下逃去,直至到達安全地點;如果著火點位於自己所處位置的下層,且火和煙霧已封鎖向下逃生的通道,應盡快往樓上逃生,樓頂平台是一個比較安全的場所;發現自己被火、煙追趕且又封鎖了向上的道路時,此時應果斷地選擇橫向逃生路線,從另一層樓的走廊通道逃生,或退守到該層有利於逃避的房間內,尋求其他的自救逃生方法。
切記高層建築火災中千萬不可鑽到床底下、衣櫥內、閣樓上躲避火焰或煙霧。因為這些地方都是火災現場中最危險的地方,而且又不易被消防人員發覺,難以獲得及時的營救。
一、利用樓道走廊逃生。在火災初期,樓道、走廊沒有被大火完全封住時,把被子、毛毯或褥子用水淋濕裹住身體,用濕毛巾捂住口鼻,低身沖出受困區。
二、利用窗戶逃生。在火場受困時,大多數人可採用這個辦法。利用窗戶逃生的前提條件是火勢不大,還沒有蔓延到整個單元住宅,同時是在受困者較熟悉室內的情況下進行的,具體做法是:將繩索(無繩索可用床單或窗簾撕成布條代替)一端系於窗戶橫框(或室內其他固定構件)上,另一端系於小孩或老人的兩腋和腹部,將其沿窗放至地面或下層的窗口,然後破窗入室從通道疏散,其他人可沿繩索滑下。
三、利用陽台、外通廊、避難層設置的緩降器、救生袋、安全繩等專業設備進行逃生。在火場中由於火勢較大,樓道走廊已被濃煙充滿無法通過時,可利用陽台逃生。緊閉與陽台相通的門窗,站在陽台上避難,等待消防人員到來。有些高層單元住宅建築從第七層開始每層相鄰單元的陽台相互連通,在此類樓層中受困,可拆破陽台間的分隔物,從陽台進入另一單元,再進入疏散通道逃生。
四、利用空間逃生。在室內空間較大而火情不嚴重時可採用這個方法,其具體做法是:將室內(衛生間、廚房都可以,室內有水源最佳)的可燃物清除干凈,同時清除與此室相連室內的可燃物,消除明火對門窗的威脅,然後緊閉與燃燒區相通的門窗,並用淋濕的被子、毛毯封堵防止煙和有毒氣體進入,等待火勢熄滅或消防人員的救援。
五、利用管道逃生。房間外牆壁上有落水或供水管道時,有能力的人,可以利用管道逃生,這種方法一般不適用於婦女、老人和小孩。
六、要充分利用身邊的各種利於逃生的物品,如把床單、窗簾、地毯等接成堅固的繩,進行滑繩自救,下到安全的下層。萬不得已的情況下,也可利用外牆立面處滿足一定承重荷載要求的金屬雨水管進行逃生。
逃生五大誤區應知曉
原路逃生:一旦發生火災,人們總是習慣沿著進來的出入口和樓道逃生,發現此路被封死時,才去尋找其他出入口。殊不知,此時也許已失去最佳逃生機會。
朝光亮走:緊急情況下,人們總是朝著有光亮的方向逃生。但此時火場中,電源多半已被切斷或已短路跳閘,光亮之地正是火魔肆虐之處。
盲目追隨:常見的盲目追隨行為有跳窗、跳樓,躲進廁所、浴室、門角等。
慣性思維:人們總是習慣性地認為火是從下面往上燒,越高越危險,只有盡快逃到一層跑出室外,才有生的希望。殊不知,這時底層可能是一片火海。
實際上,超高層建築每隔15層會設置一個避難層,逃生時盡快抵達一個避難層即可。
冒險跳樓:面對愈來愈大的火勢,愈來愈濃的煙霧,人們容易失去理智,但此時也不要跳樓、跳窗等。
如有疑問,歡迎提問。
Ⅲ 三大逃生裝置包括
三大逃生裝置包括:
1、安全錘 位置一般在前車廂及中門後的車窗上方,多數大巴配有2把以上安全錘。
2、逃生應急開關,司機儀表附近:旋轉鈕為紅色,即使在電源被燒壞情況下,也能第一時間將前後門開啟。
3、手動滅火裝置,主要是乾粉火器,通常放置在司機座椅靠灣後面、下客門附近以及後置發動機箱三個位置,可以有效撲滅初起火源,在自救滅火時,要有重點地保護駕駛室和油箱部位。
Ⅳ 用於高層火災的逃生器有哪些
高層建築火災逃生器,包括一個由胯帶、腰帶、前胸板、後背板和肩帶組成的安全帶,其特徵在於在前胸板上固定一個滑輪組,滑輪組由主動輪、被動輪和從動輪組成,主動輪、被動輪和從動輪的繩軸為正多邊形,主動輪和被動輪的輪軸上固定有鏈輪,兩鏈輪間連接有鏈條,主動輪軸安裝有搖把,後背板上通過支架和固定一個鋼絲繩捲筒,支架上固定一個可向鋼絲繩捲筒側壁施加阻力的彈簧阻尼銷,在胯帶上固定有導輪,捲筒內的鋼絲繩通過導輪引入前胸板的滑輪組,鋼絲繩在滑輪組的每個滑輪的繩軸上纏繞一周,繩頭由滑輪組引出,繩頭上固定一個吊鉤。
Ⅳ 常用的逃生方法有哪些
發生火災時,迅速採取正確的逃生方法,對避免和降低人身傷害的程度有極為重要的意義內。逃生時要採取如下方容法:
開啟分步閱讀模式
操作方法
01
發生火災時,如果眼前有毛巾可用,立即用其捂住鼻子(沒有就用手捂住鼻子),迅速通過正常設計的安全出口和緊急通道離開火災現場。發生火災時不可乘坐電梯逃生。
02
如果煙霧很濃,逃離時要盡量把身體貼近地面。
03
高層樓發生火災,如果沒有逃離現場的可能,要立刻就近尋找衣物、被褥等,有水就要用水將其浸濕,捂住口鼻和披在身上,打開窗戶,爬到窗檯上,用大聲呼救的方式,向外發出求救的信號。
04
多層樓發生火災,如果沒有逃離現場的可能,要立刻在就近尋找衣物、被褥等,有水就要用水將其浸濕,捂住口鼻和披在身上,立即用床單等可以聯接到一起的物品聯結成繩索,一邊捆紮在暖氣管等牢固的固定物件上,一邊牢固地捆在自己的腹部上,打開窗戶,用手抓住靠近固定物一段的繩索,慢慢向樓下順滑至地面。不到萬不得已不可採取跳樓的方式逃生。
05
如果身上著火,萬萬不要奔跑,要立即用就地打滾的方式壓滅火苗
Ⅵ 高樓逃生器的分類有哪些
高樓逃生器的分類有防毒面具(避免吸入有毒氣體),防火手套(防火),逃生緩降器(樓梯無法逃生時,使用此設備窗外逃生)都是比較必要的逃生設備,逃生時時間點很重要,要選擇還沒燒到的那一面窗戶逃走。
1、防毒面具
防煙防毒面具又叫消防過濾式自救呼吸器,是防止火場有毒氣體侵入呼吸道的個人防護用品,最常見的防煙防毒面具分海綿、石棉網和活性炭三種。
一般設備僅供一次性使用,不能用於常態性工作保護,只供個人逃生自救。防煙防毒面具應遠離熱源(暖氣)以及易燃、易爆、腐蝕性物品,不可放置在衛生間等通風狀況較差、潮濕的位置。
2、防火手套
防火手套也稱為耐高溫手套、隔熱手套、防高溫手套,是由阻燃耐高溫材料製成,一般適合在接觸明火的環境下使用。
防火手套一般由石棉纖維、碳纖維、玻璃纖維等耐高溫在800度以上的材料製成,通常會在表層復合上一層鋁箔反射層,因為表層的鋁箔材料能有效的反射95%的熱輻射,使佩戴者在接觸明火的時候能反射一部分熱量減輕內層隔熱層的負擔。
3、逃生緩降器
逃生緩降器由掛鉤(或吊環)、吊帶、繩索及速度控制等組成,是一種可使人沿(隨)繩(帶)緩慢下降的安全營救裝置。它可用專用安裝器具安裝在建築物窗口、陽台或樓房平頂等處,也可安裝在舉高消防車上,營救處於高層建築物火場上的受難人員。
使用者先將掛鉤掛在室內窗戶、管道等可以承重的物體上,然後將綁帶系在人體腰部,從窗戶上下落緩緩降到地面。每次可以承載約100公斤重的單人個體自由滑下,其下滑速度約為每秒0.5~1.5米,從二十層樓上降到地面約需一分鍾,根據人體重量的不同,略有差異。
(6)高層逃生裝置機械部分擴展閱讀
高層防火注意事項
1、熟悉環境,暗記出口
當處在陌生的環境時,為了自身安全,務必留心疏散通道、安全出口及樓梯方位等,以便關鍵時候能盡快逃離現場。
2、通道出口,暢通無阻
樓梯、通道、安全出口等是火災發生時最重要的逃生之路,應保證暢通無阻,切不可堆放雜物或設閘上鎖,以便緊急時能安全迅速地通過。
3、撲滅小火,惠及他人
當發生火災時,如果發現火勢並不大,且尚未對人造成很大威脅時,當周圍有足夠的消防器材,如滅火器、消防栓等,應奮力將小火控制、撲滅;千萬不要驚慌失措地亂叫亂竄,置小火於不顧而釀成大災。
4、保持鎮靜,明辨方向
突遇火災,面對濃煙和烈火,首先要強令自己保持鎮靜,迅速判斷危險地點和安全地點,決定逃生的辦法,盡快撤離險地。
5、迅速撤離,尋求支援
逃生行動是爭分奪秒的行動。一旦聽到火災警報或意識到自己可能被煙火包圍,千萬不要遲疑,要立即跑出房間,設法脫險,切不可延誤逃生良機。
Ⅶ 家裡有必備和高樓逃生的消防工具有哪些
家庭必備的消防用品有防火毯、滅火器、逃生繩、強光手電筒和防煙面具。家庭消防用品以防火為主、滅火為輔,居民家中不慎發生火災,自救滅火比消防官兵到場處置效率往往更高,家中常備實用性消防器材顯得很必要。
1、防火毯
防火毯又稱滅火毯、消防被、消防毯等,是由玻璃纖維等材料經過特殊處理編織而成的織物,能起到隔離熱源及火焰的作用,可用於撲滅油鍋火或者披覆在身上逃生。火災初期將防火毯直接蓋在火源或著火物體上,可在短時間內撲滅火源。
在無破損的情況下,防火毯可重復使用,沒有失效期。日常保存時應將其固定放置於易取之處,每隔12個月檢查一次,發現有損壞或污染立即更換。
2、滅火器
家庭常備滅火器宜選用手提式ABC類乾粉滅火器,配置在便於取用的地方,注意防止被水浸漬和受潮生銹。
滅火器主要功用是滅火,不能直接噴在人身上作為防火使用;應存放在乾燥通風且隨手可拿到的地方,避免陽光照射、雨淋、遠離腐蝕性物質,不可放在衛生間或者暖氣上。同時,還要注意定期檢查,看是否過期或者壓力不足。
(7)高層逃生裝置機械部分擴展閱讀
家庭消防注意事項
1、不能隨意亂扔火種,小孩不能玩火,家長應妥善放置火柴、打火機等物品,不要讓小孩拿來玩耍。
2、不要在酒後、疲勞時或臨睡前躺在床上或沙發上吸煙。
3、外出時、臨睡前要熄滅室內外的火種,關閉燃氣(煤氣、液化氣、天然氣)的總閥門。
4、要保持居室的走道、樓梯暢通,不隨意堆物;不允許以防盜為名,擅自安裝鐵門封堵樓房通道、安全出口。
5、不應亂拉亂接電線;使用電熨斗、 電吹風、電熱杯、電取暖器等家用電熱器具時,人不能離開;也不要用燈泡取暖或烘烤衣物。
Ⅷ 高層火災逃生緩降器結構與原理
你好,緩降器本體中部裝置有中心輪軸,中心輪軸上設有中心輪軸外齒和中心輪片,中心輪軸外齒與兩個繩輪外齒構成嚙合副軸接在殼體中,在繩輪的下方設有三個導向輪,鋼絲繩繞過兩個繩輪的輪槽交叉後與導向輪構成運動副,並從本體的下端引出,鋼絲繩兩端分別設有安全帶;中心輪片內裝置有摩擦塊並軸接在摩擦外罩中,與摩擦外罩的內壁構成摩擦副;通過離心力作用使其與摩擦外罩產生摩擦阻尼,從而控制人體下降速度,具有結構簡單,體積小勻速緩降反復使用的特點。如有疑問,歡迎提問。
Ⅸ 高層逃生設備有哪些
近年來,我國高層火災越來越頻繁,學習掌握逃生工具成為了重要內容,下面分別介紹一下高層逃生設備:緩降器、滅火毯、毛巾、救生氣墊、應急救援吊籃。
1、緩降器
主要針對個人使用,其構造由調速器、安全帶、安全鉤、鋼絲繩等組成,其無需動力,能夠使被困人員安全地緩降至地面,如圖所示。每次可以承載100公斤以內的單人個體,其下滑速度約為每秒1.5米。
2、滅火毯
滅火毯是由玻璃纖維等材料經過特殊處理編織而成的織物,能起到隔離熱源及火焰的作用,對於須遠離熱源體的人、物是一個最理想和有效的外保護層。而且,滅火毯表面柔軟,可以很容易包紮表面凹凸不平的物體,特別適用於廚房、賓館、娛樂場所、加油站等一些容易著火的場所,防止火勢蔓延。
3、毛巾
若樓房失火,人被圍困在房間內,濃煙彌漫時,毛巾可以暫時作為防毒面具使用。濕毛巾在硝煙和消除煙中的刺激性物質的效果方面比干毛巾好,但其通氣阻力比干毛巾大。對於質地不密實的毛巾要盡量增多折疊層數。同時,要捂住口鼻,使保護面積大一些,更有利於自救。
4、救生氣墊
救生氣墊是一種利用充氣產生緩沖效果的高空救生設備。一般採用高強度纖維材料,經縫紉、粘合製成,其氣源一般採用高壓氣瓶。
救生氣墊僅限於高度為3-4層的樓房使用,隨著高度的增加,其緩沖效果、作用面積也將大打折扣,因此應用范圍非常有限。
5、應急救援吊籃
高樓火災應急救援吊籃由懸掛機構和升降設備兩部分組成,懸掛機構預先安裝在各個高樓的樓頂,升降設備在消防部門裝備,包括鋼索和懸吊平台。
發生高樓火災時消防人員攜帶升降設備到達火災現場,操作懸掛機構可以牽引鋼索上升並且懸掛在樓頂,掛好的鋼索容許載荷。再操作懸吊平台沿鋼索升降,可以運送消防人員及器材至火災樓層實施滅火,也可以將樓內被困人員有序地疏散到地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