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裝置知識 > 機械實用機構與裝置圖冊攝影

機械實用機構與裝置圖冊攝影

發布時間:2022-12-27 13:41:04

機械創新設計都有哪些原則

機械創新設計的原則:
(1)科學性原則
設計方案是某種或某些科學技術原理的體現,因此,任何設計方案都不能違背科學技術原理。
違背這一原則的設計以「永動機方案」為最典型。自古以來,有無數發明家絞盡腦汁地設計了一個又一個永動機,但都因直接違背能量守恆定律而徒勞無益,沒有任何結果。設計方案除了不違反科學原理外,還應能達到預期的性能。大多數發明的目的都是要超過已有技術。
如果效果並不那麼理想,該發明也就失去了存在的意義。因此,多方面地對設計的技術性能進行論證很有必要。
例如,有人曾設計出一種「液壓傳動和變速的自行車」。他的目的是使車子騎起來更為輕快和靈便。這就要有一個前提,即液壓傳動系統要與鏈條傳動的效率相近或更高。但是如果認真進行核查的話,我們就會發現事實正好相反,在功率傳送上液壓傳動的效率較低,因此該項發明的預期目的很難實現。
對於一項本身作用原理沒有問題的發明,還應考慮它在製造過程中是否存在特殊的困難。假定你想發明一種「撲翼式人力飛機」,如果你的設計有賴於一種極輕然而又很堅固、彈力又極好的材料,大概就有問題了。你必須首先調查一下你所需要的這種材料目前是否可能製造出來,然後再去考慮你的發明是否有意義。
另外一個必須考慮的問題是,你設計的東西如果如願以償地製造出來了,在實際使用中是否會遇到特殊的困難。
例如,一種像帆船那樣由風驅動的運輸車輛並不是製造不出來,但是如果我們真要使用這樣一種「風動車輛」,就會遇到許多麻煩。我們必須在很窄的道路上行駛,然而,陸地上的風遠不像海上那樣穩定,因此,我們的車輛就會陷入時快時慢、時走時停的狀態。這在公路運輸上是不能允許的,會大大妨礙其他車輛的行駛和安全。
(2)獨特性原則
創新設計者往往別具匠心,常常以不同於一般設計師的方式提出一些奇特的構思,使技術方案具有突出的實際效果。
例如,轉子發動機的設計,磁懸列車的設計等,都是別具匠心的設計。
出色的設計往往具有獨特的構思,但獨特的構思未必能成為有實際效果的為人們所急需的產品。例如,有人曾設計了一種「能噴水的鬧鍾」,他用噴頭射水代替鈴聲來澆醒沉睡的主人,但是,這樣的設計由於人們不那麼需要,所以很難商品化。
(3)求優性原則
要想直接估計出一項設計的實用價值是十分困難的。實際上,人們往往採取比較法來進行估計,也就是將新方案的可能效果與那些要解決同樣問題的全部已有技術相比較,看它是否處於比較優越的地位。
一般說來,追求完全相類似功能的不同技術是可以進行比較並分出優劣的。例如,愛迪生設計的碳鈕電話話筒與原來貝爾所用的液體變阻器話筒是兩種技術,但它們所要達到的功能完全相同,即把聲音變成相應的波動電流。在這種情況下,人們可以清楚地看出,前一種技術比後一種更為簡單、方便、耐用,明顯優於後一種。實際上,貝爾公司很快就買下了愛迪生的專利權。
想出一個優於已有技術的設計方案當然是很值得高興的事,但是,我們也應該意識到,技術在不斷發展進步,新的設計也會層出不窮。因此,我們還必須考慮可能出現的其他種種技術方案,考慮到各種可能的改進方案,這樣才能使自己的設計在稍長的時間內處於相對最優地位,在較長時間里保持其使用價值。從中可以看到,創新才是技術設計永保青春的秘訣。
(4)簡捷性原則
技術方案是否簡捷,也是判斷一項設計能不能獲得成功的一項設計原則。
有一種模糊的錯覺認為,一項設計的原理和構造越復雜,就說明它的水平越高。誠然,把一件構造復雜的東西製造出來絕非易事,但這僅僅是對製造者而言。如果設計者使其構造的復雜性超越了一定的限度,那麼這就是一件蹩腳的或失敗的設計。因此,創新設計者應追求功能明確、性能可靠且機理簡單的技術方案。
(5)市場性原則
符合科學原理和技術原理的產品設計,通常可以製造出來。那麼,是否就能認為這一項設計已經取得了成功呢?事實上未必如此。除了極少數特殊情況(如作為一項科學研究的實驗)以外,一般的設計要獲得最後成功,必須證明自己具有突出的實用性,必須經受住市場的嚴峻考驗。
愛迪生曾這樣說:「我不打算發明任何賣不出去的東西,因為不能賣出去的東西都沒有達到成功的頂點。能銷售出去就證明了它的實用性,而實用性就是成功。」這對任何有志於創新設計的人來說是金玉良言,是判斷設計價值的最高標准。有人可能錯把專利局審查批准看作設計成功的標志。誠然,這確實是一個可喜的標志,標志著你的設計有了起碼的水平,然而這並不是最重要的標志。有人可能要問,專利審查不是已經包括實用性的內容了嗎?實際上,專利局僅僅是把那些明顯不實用的設計加以剔除,並不對獲准專利的商業價值作任何保證。從世界上發達國家獲准專利的實施情況來看,真正獲得效益的僅占總數的15%左右。
那麼,什麼樣的東西能獲得市場呢?一般地說,要求該設計者的使用價值超過出售價格。
一種商品的售價總是受成本制約的。一般情況下產量越多,成本就越低。而同一種設計對於不同的人來說,其使用價值往往是不同的。通常只有少數人認為其使用價值很高,而多數人則不這樣認為。
例如,同樣一種太陽能利用設備,在陽光充足而燃料貧乏的地區(如青藏高原)就有較高的使用價值;而在燃料非常豐富的地區則沒有很重要的使用價值。因此,對於特定的某一產品來說,考慮的銷售面越廣,其平均使用價值就越低。
對熟悉工程技術的人來說,估計一種新產品的成本並不感到十分困難,而估計一項新設計的使用價值卻常常感到是十分困難的事情。盡管如此,我們仍可以從下面幾個方面來考慮使用價值:
1)該設計解決的問題是否迫切?一般說來,如果一項設計解決了人們迫切需要解決的問題。它的使用價值就比較高。例如,在電報發明之前,火車和輪船已在世界上得到應用,運輸的速度已大大加快,但通訊速度受運輸速度所限制,遠遠不能適應當時工業和商業迅速發展的需要。因此,電報被莫爾斯發明出來以後不到10年,就在許多國家得到廣泛應用。但是,人們在短距離通訊上,使用電報仍不夠方便,需要專人收發報和翻譯電碼,往往還不如派人送信省事,然而,電話的發明,掃除了這些麻煩,因而以更快的速度得到普及。
2)是否容易使用?一項能夠解決某一問題的設計還必須保證本身使用起來是方便的,否則,它將會帶來新的問題。例如,許多人在做飯時感到剁肉末十分費事,有人設計出了一種家用手搖絞肉機,用起來確實比剁肉省力。但是,這種絞肉機需要經常清洗,十分麻煩,結果不少人都棄之不用。
3)是否耐用、可靠?耐用與可靠直接關繫到使用價值,需要特別注意。例如,目前市場上可以看到一種名叫「熱得快」的電熱器,可以方便地用來加熱杯子里的水或奶,構造簡單,價格便宜。但是它的設計不盡合理,很不耐用,稍有不慎就會燒壞,甚至有漏電的危險,因此銷路大減。
4)是否令人喜歡?應該理解到這一點,即外觀美也是使用價值的一部分。例如,鍾表是用來指示時間的,但不能認為只要走時准,外觀不用考慮。實際上,許多物品都兼有裝飾房間或其他場所的作用,至少不應該破壞環境的美感。即使是工,一里的機器,適當的外觀也常有助於減輕操作者的疲勞感,並讓人產生愛惜的心情。除了以上幾點,使用價值還應包括安全,不妨礙他人,無公害,等等。
機械創新設計是指充分發揮設計者的創造力,利用人類已有的相關科學技術成果(含理論、方法、技術、原理等),進行創新構思,設計出具有新穎性、創造性及實用性的機構或機械產品(裝置)的一種實踐活動。它包含兩個部分:一是改進完善生產或生活中現有機械產品的技術性能、可靠性、經濟性、適用性等;二是創造設計出新產品、新機器,以滿足新的生產或生活的需要。

㈡ 簡述機器與機構的區別與聯系

一、兩者的組成不同:

1、機器的組成:機器是由各種金屬和非金屬部件組裝成的裝置,消耗能源,可以運轉、做功。

2、機構的組成:機構指由兩個或兩個以上構件通過活動聯接形成的構件系統。

二、兩者的分類不同:

1、機器的分類:包括原動機和工作機。

2、機構的分類:按組成的各構件間相對運動的不同,機構可分為平面機構(如平面連桿機構、圓柱齒輪機構等)和空間機構(如空間連桿機構、蝸輪蝸桿機構等);

按運動副類別可分為低副機構(如連桿機構等)和高副機構(如凸輪機構等);按結構特徵可分為連桿機構、齒輪機構、斜面機構、棘輪機構等;按所轉換的運動或力的特徵可分為勻速和非勻速轉動機構、直線運動機構、換向機構、間歇運動機構等。

三、兩者的作用不同:

1、機器的作用:用來代替人的勞動、進行能量變換、以及產生有用功。機器貫穿在人類歷史的全過程中。但是近代真正意義上的「機器」,卻是在西方工業革命後才逐步被發明出來。

零件、部件間有確定的相對運動,用來轉換或利用機械能的機械。機器一般由零件、部件組成一個整體,或者由幾個獨立機器構成聯合體。由兩台或兩台以上機器機械地聯接在一起的機械設備稱為機組。

2、機構的作用:機器、儀器等內部為傳遞、轉換運動或實現某種特定的運動而由若干零件組成的機械裝置。如機械手錶中有原動機構、擒縱機構、調速機構等;車床、刨床等有走刀機構。

機器與機構之間的聯系:機器由不同功用的機構組成;在運動鏈中,如果將其中某一構件加以固定而成為機架,則該運動鏈便成為機構。

從能量角度定義,機器為利用或轉換機械能的裝置,將其他形式的能量轉換為機械能的稱原動機,如內燃機、蒸汽機,電動機等,利用機械能來完成有用功的稱工作機,如各種機床、起重機、壓縮機等。隨著科學技術的發展,機器的概念也在不斷地更新和變化。

㈢ 常用機械零件及機構圖冊的內容簡介

本書的編排按圖例的功能分類進行。以常用機械零件和機構的圖例為主線,加以扼要的敘述,介紹其工作原理、結構特點和設計選用要點等。全書共分15章,選編1100多個圖例,內容包括,平面連桿機構,凸輪機構,齒輪機構,間歇運動機構,聯接,齒輪,蝸桿傳動,撓性傳動,軸.滑動軸承,滾動軸承,聯軸器,離合器和制動器,彈簧,其他機構,機構設計原則、原理與方法。其中,其他機構主要介紹一般圖書沒有系統介紹而工程實際中又經常使用的一些機構,如導軌、手輪、折葉等。
本書可供機械類和相關專業的工程技術和科研人員在產品設計開發時使用,也可供高等院校有關專業的師生在學習中參考。

㈣ 淺析大工程背景下機械設計基礎課程教學改革與實踐論文

淺析大工程背景下機械設計基礎課程教學改革與實踐論文

機械設計基礎是近機類各專業開設的一門重要的技術基礎課程,該課程主要研究機械中的常用機構和通用零件的工作原理、結構特點、基本的設計理論和計算方法。它要求學生不僅要掌握扎實的基礎理論知識,還需要具備一定的工程意識和工程實踐能力。幾年來,我們以培養大工程背景下學生創新設計能力為目標,以機械傳動方案設計為主線,對機械設計基礎課程的教學內容、教學方法、教學手段、實踐環節、考核方式等進行了改革和實踐。

一、機械設計基礎課程教學存在的問題

1。工程意識薄弱,對機構及零部件認識不足我國高校的學生絕大多數學習經歷都是連續的,都是從高中直接進入大學的,沒有實際工作經驗,在學習本課程中一般不安排參觀和實習,對機械的了解只限於生活中接觸的范圍,還習慣於理性思維,缺少工程觀念。無法將理論知識和工程實際相結合,教學內容和實際脫節。

2。教學內容應做相應調整機械設計基礎是一門傳統的課程,具有較多的經典內容,但近幾十年來,機構學和機械設計方法都有很大的發展,特別是計算機在機構的綜合和分析方面的應用已較為普遍。而我們在機構的設計方法這部分還主要以圖解法為主,解析法通常作為自學內容。同時,教學內容應考慮教學的需要和學習者的實際情況,改變以往的理論分析過多,實踐應用較少的局面。

3。教學方法和手段有需進一步改革由於教學內容較多,學時有限,教師一般常採用「滿堂灌」的方法講授學習內容。一方面由於學生缺乏感性認識,造成對所學內容理解困難;另一方面由於教師處於主動,學生處於被動,所以不利於調動學生的積極性以及培養他們的獨立思考問題、獨立解決問題的能力。雖然傳統教學手段和現代化教學手段已經實現了並重,但這些手段還不足以使學生真正的了解現實的工程實踐以及具有較強的感性認識,對學生工程意識的培養還存在一定的不足。

4。實踐環節學時偏少目前該門課程實踐環節是4學時的實驗和2周的課程設計,實踐學時偏少,能開設的實驗很有限,一般都是驗證性實驗和演示性實驗,不利於學生能力的提高,因此應增加實踐學時,讓學生接觸更多的模型和實物,把理論和實踐結合起來,同時開設綜合性和設計性實驗,培養學生創新意識和創新能力。2周的課程設計由於題目都比較經典和單一,學生又普遍缺乏感性認識,所以課程設計普遍存在照搬照抄的現象,達不到教學的基本要求。

5。考核方式單一,不能突出能力培養學生學習成績的評定方法過於單一,期末考試成績定終身是沿用至今的成績評定製度,然而,它並不能全面反映學生的學習態度和實際水平,有的學生平時不學習,靠考前突擊,仍然可以通過考試。因此,這種成績評定製度不利於激發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也不利於知識的理解和掌握。

二、機械設計基礎課程教學改革的思路

1。加強工程教育,引入工程實例在課堂教學中,加強了課堂教學與工程實際的聯系,在新的教學大綱中規定每章內容都要引入典型的與課程有關的工程實例,並增加了機械創新設計方法的內容。在授課中要以大工程為背景,以工程為主線,著力於學生的工程意識、工程素質和工程實踐能力的培養,將工程教育、自然科學教育融合在一起。要注重介紹利用工程基礎理論解決工程實際問題的思維和方法,加強學生工程素質的培養。

2。精選和更新教學內容教學內容的調整思路是強調基本知識、基本原理和基本方法,並且注重實際應用,根據實際需要引入反映有關機械設計發展的最新成果,介紹和生活、生產相關的新型機構和現代機械設計方法,力求反映發展前沿,拓寬知識面,增加課堂信息量,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從而提高教學效果。另外,傳統的機械設計的所有環節完全都是由人工來完成,這極大影響了學習和工作的效率,同時也很難反映出科學技術和手段的發展和更新。為此,在教學中逐漸增加了CAD技術的應用范圍,先是實現圖紙繪制的CAD化,然後逐漸實現設計過程的CAD化,通過這樣的內容改革,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明顯加強,既培養了學生的計算機應用能力,又培養了學生利用計算機解決工程實際問題的能力。

3。教學方法的改革為培養學生創新設計和工程實踐能力,我們採用了「精講多練、講練結合、自我學習、課內和課外相結合」的教學方法。具體內容為:

(1)授課內容少而精根據本門課程實踐性強的特點,在講授理論時精講基本概念、基本理論和基本方法,使知識易於理解、掌握和記憶。同時給學生留出一定的思維空間,避免滿堂灌和填鴨式的教學方法。

(2)適當安排練習時間在每次課程中,都要留出一定的時間安排相應的練習,以鞏固和加深所學習的內容。同時還應安排一些階段性的綜合練習,提高練習的綜合程度,並對各種理論、方法的綜合應用進行分析和總結,以提高學生綜合運用所學知識解決生產實際問題的能力。

(3)鍛煉和培養學生的自我學習能力重點教會學生自主學習、掌握科學學習的思維和方法,始終堅持把啟發式教學方法放在首位,鼓勵學生積極思考並提出新的設想。教師要注意在新舊知識的銜接轉換處提出新問題和新想法,以此來激發學生積極思考,使學生做出正確的回答和判斷,從而提高學生的自我學習能力。

(4)課內和課外相結合,激發學習興趣機械設計基礎是與工程實際聯系緊密的的一門課程,在教學過程中要特別注重理論聯系實際。在講解實踐性較強的內容時,組織學生到實驗室和訓練基地進行現場教學。在現場教學前,先布置一些思考題,讓學生帶著問題一邊參觀一邊討論,把課堂理論知識和實踐知識有機地結合起來,使學生體會到各種機構在機器中的應用以及本門課程在生產中的重要性。

4。教學手段的改革機械設計基礎課程的知識點都有一定的工程實際背景,即許多問題都來自工程實際,而對缺乏實踐感性認識的學生難以講清楚。利用多媒體技術,將文字、圖片、圖像、聲音、動畫和視頻圖像等多種電子媒體有機的結合在一起,會收到良好的教學效果,可以使原來用傳統授課方式難以表達清楚的部分形象化。同時利用多媒體教學既可以加深學生的工程意識,培養學生分析和解決工程實際問題的能力,又可以充分利用課堂有效時間,增加課堂信息量,拓展教學內容的深度和廣度。為了進一步加深學生的感性認識,真正地接觸工程實際,在授課時,還廣泛採用現場教學的手段,將和現場結合緊密的內容安排到現場組織教學,使學生既能聽,又能看,同時還能親自感受到,這樣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

5。加強實踐環節,培養動手能力實踐教學環節是啟發學生學習興趣、加深學生對知識的理解、提高動手能力的重要教學環節,針對該門課程工程應用性極強這一特點和目前實踐環節薄弱的不足,應著手從以下幾方面加強實踐環節。

(1)加強實驗室建設,增設綜合性、設計性實驗在原有機械設計基礎陳列室的基礎上,補充一些新型的機構和典型機器模型及實物。與各工廠聯系,收集各種典型失效的零部件,為學生認識各種失效零件的狀況提供感性認識。改革以驗證性實驗為主的實驗教學內容,增設綜合性和設計性實驗,開設軸系結構方案和機構運動方案綜合、設計性實驗。學生綜合課堂所學知識,自己動手設計、組裝並評價或測定軸系結構方案和機構傳動系統方案,從而培養學生工程實踐能力、動手能力和創新能力。

(2)豐富實踐內容,搞好課程設計應安排一定學時的生產現場參觀,在講解各種機構前讓學生多接觸機器實物,並以典型機器實物為例,進行講解機構的傳動原理和方案的設計。

課程設計是綜合該課程以及先修課程所學理論知識、基本技能、獨立完成機械傳動裝置或簡單機械設計任務的一種教學方法。首先,在選題上要考慮學生的培養目標,有針對性、有側重面。在設計之前,應先組織學生對該傳動裝置進行拆卸、安裝和現場參現,使學生熟悉機械裝置的基本構造,整體組成結構及各部分結構、功能、裝拆和調整;各個零件之間的連接關系與特點。然後找出標准件與非標准件,明確傳動裝置布置形式與空間位置的關系,建立起一個立體的概念,避免出現照抄照搬式的設計,避免使設計與生產實際相互脫節的現象。

6。考核方式的改革

(1)加大平時考核力度平時考核包含二部分內容,占總成績的45%。一部分是出勤、學習表現、提問成績、作業成績和實驗成績,這部分成績佔30%;另一部分是撰寫科技論文成績,佔15%,在進行緒論課的教學時,通過放映一些機械方面的短片,激發學生學習本門課程的興趣,同時給學生布置一個課外作業,即撰寫有關機械發展方面的論文,要求學生要查閱一定數量的資料,並按照科技論文的格式進行書寫,這樣既鍛煉了學生利用資料的能力、撰寫科技論文的能力,同時又激發了學習的興趣。

(2)加大能力考核的力度期末考核包含二部分內容,占總成績的55%。一部分是筆試考核部分,考核題目主要側重於基本理論和基本方法,並且注重能力和素質的考核,加大分析題和說明題的比重,這部分成績佔45%;另一部分是創新作品製作成績,所有學生都要參與到創新活動中去,進行小發明和小製作,這部分成績佔10%。通過這樣的改革,使學生更加重視了每一個考核環節,從而也提高了學習的興趣,使得教學質量有了明顯的提高。

;

㈤ 機械設計課程設計圖冊的內容簡介

本圖冊根據高等工科院校機械設計和機械設計基礎課程的教學要求,並按照最新頒布的國家標准編制而成。《機械設計課程設計圖冊》以機械零部件及減速器設計為主要內容,對機械設計課程設計中常用的機械圖進行了總結歸納。全書分為三個部分,第一部分分散課程設計以常用機械零部件為主,包括:螺旋傳動、帶傳動、鏈傳動、齒輪傳動、蝸桿傳動、滾動軸承、螺紋連接、軸轂連接、聯軸器、軸系零部件的設計流程、結構圖、零件工作圖及裝配圖:第二部分集中課程設計以常用減速器為主,包括:減速器外形、設計流程、結構圖,一級減速器(圓柱齒輪、圓錐齒輪、蝸桿蝸輪)、二級減速器(二級圓柱齒輪、圓錐—圓柱齒輪、齒輪—蝸桿、蝸桿—齒輪)的裝配圖和典型零件工作圖,減速器常用附件結構圖:第三部分列出了部分常用機械零部件、常用減速器的課程設計任務書及設計中的注意事項。

㈥ 機械設計製造及其自動化專業可外專業書問題

你真是好學啊,我們上學的時候時間全荒廢了,你大有前途啊,先祝你成功!
我是做機械設計工作的,有些書對工作很有用,但是可能你還是學生,看著感覺枯燥。我還是建議先看看有關目前行業動態的書籍,提高對行業的興趣,可以去圖書館查查,類似《2002機械產業現況與趨勢分析》,看看有沒有近幾年的。
有一本書我覺得特別好《第三版機械設計課程設計圖冊》1989年版,一般學校圖書館有,從網上買本舊的加上運費才十幾塊錢,裡面有百餘張圖紙,涉及到多種減速機結構,為設計工作開闊一下思路。雖然學過機械制圖,但裡面真正的圖紙未必全都能看懂,也練練識圖的能力
還有就是關於結構設計的書籍(工作中很少做強度校核),如《機械設計實用機構與裝置圖冊》《機械結構合理設計圖冊》,後者簡單明了,才一百多頁有點意思。
現在書店有幾本什麼機械設計禁忌200例500例什麼的,我覺得《機械設計圖冊》第六卷《機械設計的錯例與禁忌》還不錯,挺有用。看了之後再看圖紙就能看出來哪些圖紙是學生畫的,哪些圖紙才是真正可以加工的圖紙。
關於畫圖軟體的書籍很多,平面繪圖要精通至少比如AutoCAD,CAXA電子圖版,三維的Pro/E,ug,soildwoeks等等吧,也最好會一個,還有機械分析軟體CAE系列(上班後能提高身價,面試時很少有要求這個的),想學的深入一點,對軟體的各種功能了解的話就必須看相關書了,畫圖技巧、命令、快捷鍵什麼的挺有用。
此外,公差配合(或是叫《互換性與測量技術》)很重要,其實圖紙誰都會畫就是看誰的加工出來更好用,這就是靠公差配合了。這個平時好好學習一下就行了。
上面我說的有很多網上有電子版的PDF格式的,還比如成套的機械設計手冊,機械設計圖冊等等都有,可以省很多錢。但是PDF看著沒有書感覺好。
電控這方面也很有用,學會了會有更寬闊的思路,現在就講究機電一體的設計呢,但是我目前還沒有研究。
目前就想到這么多,慢慢學習吧,干機械是個積累的工作,我畢業剛半年,恨自己虛度幾年光陰,很佩服有思想的朋友,有什麼問題可以一起聊聊QQ553812839,
如果你奔著干機械設計工作並且月薪上萬的話就努力去看吧,

㈦ 介紹幾本關於機械設計的好書~~~~

答得好
1.日本機械設計構思與設計方法 (有)
2.《全美經典》機械振動書(中文的)
3.機械設計手冊(新) 全6卷PDF格式 (有)
4.機械實用手冊[日]土屋喜一 (有)
5.機械最優化設計及應用實例.pdf(值收藏的老書)
6.法蘭連接設計計算手冊 (有)
7.機械傳動設計手冊(上)(有)
8.機械傳動設計手冊(下)(有)
9.面向製造與裝配的產品設計.pdf(很有實際操作指導意義!)
10.變位齒輪原理和應用(很不錯的資料,1958年)
11.彈性力學(PDF清晰版)
12.聯軸器選用手冊(介紹了聯軸器的選擇,是傳動設計不可多得的好資料)(有)
13.機械精度設計與檢測基礎(一本不錯的書) (有)
14.精巧機構設計實例(一本難得好書) (有)
15.非標准刀具設計手冊——機械工業出版社(pdf)+書簽
16.自動化夾具圖集PDF--實用 (有)
17.自動省力機械300例(值得收藏的好資料!)
18.機械制圖手冊 (有)
19.《自動武器設計》此類書比較少見,感興趣的朋友來收藏呀!
20.非標准機械設備設計手冊(不可多得的好資料呀)(有)
21.現代機構手冊(上).pdf (有)
22.組合機床設計手冊(大連組合機床研究所編制)
23.實用應力集中手冊
24.五金手冊excel版
25.【機械設計禁忌手冊】(小栗富士雄 小栗達男著)
26.液壓氣動系統設計禁忌470例(PDF掃描版) (有)
27.凸輪機械設計(裡面的機械結構的實例很多,非常好)
28.一本台灣人的電子模具書
29.《機械故障診斷學》
30.自動化機構圖例 (有)
31.古董級資料《繪圖魯班經》(有)

32.機械傳動裝置選用手冊(關於傳動裝置極其全面的資料)

33農業機械的機械傳動
34.復雜刀具設計手冊(1000頁)

35.現代機械設備設計手冊(全三卷) (有)
37.金屬結構第一版,第二版、金屬結構習題集三本(徐克晉主編PDF)
38.螺紋與螺紋聯接100個問與答

39.機床動力部件圖樣(DWG)500多張圖
40. 齒輪經典講解,內容豐富,結構完美,適合授課-PowerPoint傾心力作

41.超完整夾具部件標准圖冊--繼夾具零件圖冊後又一經典

42.超完整夾具零件標准圖冊-東風汽車公司標准

43.《機械零件》第二卷【PDF】 + 超詳細書簽

44.精密機械設計基礎(書籍) (有)

45.《機床設計手冊下》通用標准資料 78版,PDF(值得收藏)
46.機械零件設計手冊上、下冊PDF(蔡春元)
47.《鼓形齒聯軸器》關於鼓形齒聯軸器的專著
48.精密機床(PDF+書簽)1989年上海,同濟大學出版社

49.《實用典型刀具圖冊》1982年農機系統實用刀具 (有)

50.公制、美製和英制螺紋標准手冊(PDF掃描版)
51.液壓系統圖集(PDF掃描版+詳細書簽)周士昌 (有)
52. 齒輪手冊2000版(上下冊)完整版(PDF掃描版+詳細書簽)
53.彈簧設計手冊
54.機床結構圖解(書籍)

55.最新軸承手冊(2007)pdf格式
56.《實用工具手冊》[耿煒主編] [PDF+書簽]
57.機械裝置的創造性設計 超星版轉PDF版
58.一本台灣人的電子模具書
59.現代製造工程學
60.日本機械設計手冊(中文版)

61.《新編形狀和位置公差標注讀解》標准出版社 (有)
62.圖說機械制圖,形象生動,希望對大家有用
63.螺旋錐齒輪設計與加工
64.氣動手冊 (有)
65.公差配合和測量技術ppt、

66.《玩具器具.機械結構.自動裝置

67.《汽車標准件手冊》PDF有書簽

68.《機械機構精確度》PDF

69.機構設計實用構思圖冊

70.《機械設計實用機構與裝置圖冊》清晰/很有價值的參考圖冊,很多實例 (有書)

71.彎頭技術手冊 (有)

72.液壓與氣動設備維修問答(機械工業出版社) (有)


73.《實用液壓機械故障排除與修理大全》

74.液壓系統設計圖集(周士昌)機械工業出版社 (有)

還有很多的,看幾本就好了,天下文章一大抄

㈧ 求一些機械制圖類的書籍

特價論壇精品機械設計、製造基礎理論匯總帖

1.日本機械設計構思與設計方法

2.《全美經典》機械振動書(中文的)

3.機械設計手冊(新) 全6卷PDF格式

4.機械實用手冊[日]土屋喜一

5.機械最優化設計及應用實例.pdf(值收藏的老書)

6.法蘭連接設計計算手冊

參考資料鐵甲論壇

7.機械傳動設計手冊(上)

8.機械傳動設計手冊(下)

9.面向製造與裝配的產品設計.pdf(很有實際操作指導意義!)

10.變位齒輪原理和應用(很不錯的資料,1958年)

11.彈性力學(PDF清晰版)

12.聯軸器選用手冊(介紹了聯軸器的選擇,是傳動設計不可多得的好資料)

13.機械精度設計與檢測基礎(一本不錯的書)

14.精巧機構設計實例(一本難得好書)

15.非標准刀具設計手冊——機械工業出版社(pdf)+書簽

16.自動化夾具圖集PDF--實用

17.自動省力機械300例(值得收藏的好資料!)

18.機械制圖手冊

19.《自動武器設計》此類書比較少見,感興趣的朋友來收藏呀!

20.非標准機械設備設計手冊(不可多得的好資料呀)

21.現代機構手冊(上).pdf

22.組合機床設計手冊(大連組合機床研究所編制)

23.實用應力集中手冊

24.五金手冊excel版

25.【機械設計禁忌手冊】(小栗富士雄 小栗達男著)

26.液壓氣動系統設計禁忌470例(PDF掃描版)

27.凸輪機械設計(裡面的機械結構的實例很多,非常好)

28.一本台灣人的電子模具書

29.《機械故障診斷學》

30.自動化機構圖例

31.古董級資料《繪圖魯班經》

32.機械傳動裝置選用手冊(關於傳動裝置極其全面的資料)

33農業機械的機械傳動

34.復雜刀具設計手冊(1000頁)

35.現代機械設備設計手冊(全三卷)

37.金屬結構第一版,第二版、金屬結構習題集三本(徐克晉主編PDF)

38.螺紋與螺紋聯接100個問與答

39.機床動力部件圖樣(DWG)500多張圖

40. 齒輪經典講解,內容豐富,結構完美,適合授課-PowerPoint傾心力作

41.超完整夾具部件標准圖冊--繼夾具零件圖冊後又一經典

42.超完整夾具零件標准圖冊-東風汽車公司標准

43.《機械零件》第二卷【PDF】 + 超詳細書簽

44.精密機械設計基礎(書籍)

45.《機床設計手冊下》通用標准資料 78版,PDF(值得收藏)

46.機械零件設計手冊上、下冊PDF(蔡春元)

47.《鼓形齒聯軸器》關於鼓形齒聯軸器的專著

48.精密機床(PDF+書簽)1989年上海,同濟大學出版社

49.《實用典型刀具圖冊》1982年農機系統實用刀具

50.公制、美製和英制螺紋標准手冊(PDF掃描版)

㈨ 機械設計類基本常識

1. 進行機械設計需要的知識
我是干機械設計的,但還沒干多長時間,設計過程中有很多都是借鑒,所以前人的經驗很重要。

《機械設計》《機械製造》《機械制圖》《工程材料》類是肯定的,這些翻翻大學課本就行。還有公差配合(或是叫《互換性與測量技術》)很重要,其實圖紙誰都會畫就是看誰的加工出來更好用,這就是靠公差配合了。

我還推薦一本書高等教育出版社的《第三版機械設計課程設計圖冊》,雖然這是本學校用的書,但是裡面裡面有一百餘張成型的圖紙供參考,很多圖紙有現成配合公差。這是本老書,一般書店都沒有,我再淘寶網上買了本舊的,感覺很好。

《機械設計手冊》共五卷。是必備的工具書,一般上班的公司都會有。

還有就是關於結構設計的書籍,美觀也很重要!如《機械設計實用機構與裝置圖冊》《機械結構合理設計圖冊》,後者簡單明了,才一百多頁有點意思。現在書店有幾本什麼機械設計禁忌200例500例什麼的,我覺得《機械設計圖冊》第六卷《機械設計的錯例與禁忌》還不錯,挺有用。

看了之後再看圖紙就能看出來哪些圖紙是學生畫的,哪些圖紙才是真正可以加工的圖紙。《機械設計圖冊》共6卷,以結構設計為主,和《機械設計手冊》是一個人主編的,裡面圖多,但是沒有完整的圖紙,很少有標注公差什麼的,我不喜歡前5卷。

畫圖習慣用哪個軟體就多學學相關軟體的書籍,比如AutoCAD,CAXA電子圖版,Pro/E,ug,soildwoeks等等吧,各有優點。學學畫圖技巧,快捷鍵什麼挺有用。

上面窩說的有很多網上有電子版的PDF格式的,比如成套的機械設計手冊,機械設計圖冊等等,可以省很多錢。就是看著沒有書感覺好。

目前就想到這么多學完了電控,再干機械,你會有更寬闊的思路,現在就講究機電一體的設計呢,祝你成功吧!!。
2. 機械設計要具備哪些知識和技能
主要看你做什麼。

一般大專要求: 了解生產加工要求,會繪機械零件圖,裝配圖,熟悉各種繪圖,分析軟體。

本科的要求:在以上的基礎上懂得更多的機械設計,機械原理,自動結構的知識,對機械常用軟體要熟練

研究生: 在以上的基礎上,要有獨立的科研能力,精通你所使用的機械設計軟體。

這個是我的體會,不過目前很多學生,本科的都達不到專科的要求。

其實機械設計初期就是要好好的繪圖,這個可不是一兩天完成的。
3. 機械設計行業需要掌握哪些知識
理論部分:力學是最為重要的。

理論力學,材料力學,是絕對要熟練掌握的內容,如果有精力的話,把流體力學,結構力學搞明白會在設計中有很大的幫助,如果還能學一點彈性力學那就更好了。其次是機械原理,機械設計這兩門課,除了對各種機構有很廣泛的了解,還要知道其中的不同與優劣。

材料方面主要掌握一些主要的結構用什麼材料,焊接與螺栓連接是最為重要的兩大類材料成形的方法,理論計算一定要會。除了上課以外,所有相關的課程設計最好都能認真的做一下,對將來的實際工作有很基礎的作用。

此外,液壓以及電氣控制都要學好,機械設計並不僅僅是一個齒輪,一個軸的問題,做設計的人要有全局的意識。實踐部分:機械加工的車,銑,刨,磨,鏜有機會的親自操作一下,沒機會的話也一定要認真的看一下。

鑄造的兩箱造型,三箱造型要了解,鉗工一定要親手做一下,對設計有指導作用。計算機操作方面:CAD一定要精通,三維軟體選一種學一下。
4. 機械的專業知識是什麼
(1) 從事機械設計與製造加工工藝規程的編制與實施工作;

(2) 從事機械、電氣、液壓、氣壓等控制設備的維護維修工作;

(3) 從事工藝工裝的設計、製造工作;

(4) 從事數控機床、加工中心等高智能設備的編程及操作工作;

機械

(5) 從事機械CAD/CAM技術的應用工作;

(6) 從事機械設計與製造的現場技術管理工作;

(7) 從事機電產品的銷售和服務工作。

(8) 鉗工、車工或電工的初級技能;

(9) 編制、實施機械設計與製造工藝規程的基本能力;

(10) 使用、保養、維修、管理機電設備的基本能力;

(11) 選用、設計製造、調試工藝工裝的基本能力;

(12) 操作數控機床、加工中心等高智能設備的基本能力;

(13) 行機械設計與製造生產現場技術管理的初步能力;

(14) 應用機械CAD/CAM的基本能力;

(15)應用計算機處理文字、圖表、數據和信息,設計機械和電氣圖樣,編制數控加工程序的能力。
5. 進行機械設計需要的知識
我是干機械設計的,但還沒干多長時間,設計過程中有很多都是借鑒,所以前人的經驗很重要。

《機械設計》《機械製造》《機械制圖》《工程材料》類是肯定的,這些翻翻大學課本就行。還有公差配合(或是叫《互換性與測量技術》)很重要,其實圖紙誰都會畫就是看誰的加工出來更好用,這就是靠公差配合了。

我還推薦一本書高等教育出版社的《第三版機械設計課程設計圖冊》,雖然這是本學校用的書,但是裡面裡面有一百餘張成型的圖紙供參考,很多圖紙有現成配合公差。這是本老書,一般書店都沒有,我再淘寶網上買了本舊的,感覺很好。

《機械設計手冊》共五卷。是必備的工具書,一般上班的公司都會有。

還有就是關於結構設計的書籍,美觀也很重要!如《機械設計實用機構與裝置圖冊》《機械結構合理設計圖冊》,後者簡單明了,才一百多頁有點意思。

現在書店有幾本什麼機械設計禁忌200例500例什麼的,我覺得《機械設計圖冊》第六卷《機械設計的錯例與禁忌》還不錯,挺有用。看了之後再看圖紙就能看出來哪些圖紙是學生畫的,哪些圖紙才是真正可以加工的圖紙。《機械設計圖冊》共6卷,以結構設計為主,和《機械設計手冊》是一個人主編的,裡面圖多,但是沒有完整的圖紙,很少有標注公差什麼的,我不喜歡前5卷。

畫圖習慣用哪個軟體就多學學相關軟體的書籍,比如AutoCAD,CAXA電子圖版,Pro/E,ug,soildwoeks等等吧,各有優點。學學畫圖技巧,快捷鍵什麼挺有用。

上面窩說的有很多網上有電子版的PDF格式的,比如成套的機械設計手冊,機械設計圖冊等等,可以省很多錢。就是看著沒有書感覺好。

目前就想到這么多

學完了電控,再干機械,你會有更寬闊的思路,現在就講究機電一體的設計呢,祝你成功吧!!!

㈩ 有沒有適合非標自動化設計學習參考的書籍

你好,機構類的《電子工業專用設備設計手冊 自動化機構》 、《包裝機械結構參考圖冊》、版《權機械設計實用機構與裝置圖冊》
、《機構設計實用構思圖冊》、《自動化機構圖例》(小日本的)還有一本自動上料的書名記不清了台灣人出的。涉及計算的《自動機械機構學[日]牧野 洋》、《袖珍機械公式手冊(PDF完整版)》

閱讀全文

與機械實用機構與裝置圖冊攝影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江湖多功能電動工具 瀏覽:995
光碟機如何改裝機械硬碟嗎 瀏覽:480
工具箱漢化smart 瀏覽:133
鑄造除塵器為什麼要做保溫層 瀏覽:617
怎麼看機械表要保養 瀏覽:517
小學生雕刻工具箱 瀏覽:417
k5儀表信息怎麼調 瀏覽:936
青島泰科閥門怎麼樣 瀏覽:277
地熱總閥門開關擰不動怎麼辦 瀏覽:60
03儀表盤模式怎麼換 瀏覽:284
ktv設備有哪些設備 瀏覽:191
關節軸承怎麼安裝使用 瀏覽:838
生產山楂糕需要哪些設備 瀏覽:91
機械表後面的飛輪是什麼 瀏覽:163
怎麼實現儀表盤ar導航 瀏覽:722
某同學設計了如下裝置來 瀏覽:633
超聲波儀器動態范圍是什麼意思 瀏覽:11
傳動裝置分析 瀏覽:263
風機與閥門連鎖怎麼實現 瀏覽:314
消防管道閥門抽檢比例 瀏覽:3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