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液力傳動裝置的作用是什麼
是為了滿足機來車牽引性能要求。源這個問題一兩句話也說不清楚。要分析機車的牽引性能和機車發動機的性能。如果沒有傳動裝置,直接將柴油機和機車動輪通過離合器和一對傳動比為i=1的齒輪直接相連,這種直接傳動的內燃機車牽引力性能不能滿足機車理想牽引性能,直接傳動的機車,在低速范圍內牽引力太小,在高速范圍內牽引力又太大,而機車的速度范圍等於柴油機的彈性系數,不能適應機車運行要求。因此機車不採用直接傳動,要有傳動裝置。
B. 液力傳動主要是利用什麼的傳動
以液體為工作介質,利用液體動能來傳遞能量的流體傳動。
葉輪將動力機(內燃機、電動機、渦輪機等)輸入的轉速、力矩加以轉換,經輸出軸帶動機器的工作部分。液體與裝在輸入軸、輸出軸、殼體上的各葉輪相互作用,產生動量矩的變化,從而達到傳遞能量的目的。液力傳動與靠液體壓力能來傳遞能量的液壓傳動在原理、結構和性能上都有很大差別。液力傳動的輸入軸與輸出軸之間只靠液體為工作介質聯系,構件間不直接接觸,是一種非剛性傳動。液力傳動的優點是:能吸收沖擊和振動,過載保護性好,甚至在輸出軸卡住時動力機仍能運轉而不受損傷,帶載荷起動容易,能實現自動變速和無級調速等。因此它能提高整個傳動裝置的動力性能。
液力傳動開始應用於船舶內燃機與螺旋槳間的傳動。20世紀30年代後很快在車輛(各種汽車、履帶車輛和機車)、工程機械、起重運輸機械、鑽探設備、大型鼓風機、泵和其他沖擊大、慣性大的傳動裝置上廣泛應用。
C. 液力是干什麼的
你是問液力傳動嗎?是的話答案如下: 能用作驅動機車車輪的機械,電動機不是唯一無二的。水力機械中的渦輪機也有和電動機相類似的驅動特性。只要用柴油機帶動一個泵,向渦輪提供具有某些壓力的液流,而且能夠把在渦輪中工作完畢後的液流引回到泵的進口處,使液流循環工作,這套系統就可用作內燃機車的動力驅動系統。根據這一原理,德國工程師費廷格創造了液力變扭器和液力偶合器,把渦輪和泵輪組合在一起,二者之間沒有機械連結而只是通過液流循環來相互作用。內燃機車採用這種「軟」連結方式而設計的傳動系統稱作液力傳動。 與電力傳動相比,液力傳動不過是後起之秀。但它在與電傳動的競爭中,異軍突起,很快贏得了重要位置。液力傳動裝置的優點是不用電機,可以節省大量昂貴的銅,同時它的重量也輕些。這使得機車降低了造價也減輕了重量,即在同樣的機車重量下,它的機車功率一般都比電傳動機車大。另外,液力傳動裝置的可靠性高,維護工作簡單,修理費也少。還有一個優點是,它的部件是密閉式的,無論風砂雨雪對它的工作都不產生什麼壞的影響。 液力傳動裝置的主要組成部分是液力傳動箱、車軸齒輪箱、換向機構和相互聯結的萬向軸等。它的核心元件是液力傳動箱中的液力變扭器,主要由泵輪、渦輪和導向輪組成。泵輪通過軸和齒輪與柴油機的曲軸相連,渦輪通過軸和齒輪與機車的動輪相連,導向輪固定在變扭器的外殼上,並不轉動。當柴油機啟動時,泵輪被帶動高速旋轉,泵輪葉片則帶動工作油以很高的壓力和流速沖擊渦輪葉片,使渦輪與泵輪以相同的方向轉動,再通過齒輪把柴油機的輸出功率傳遞到機車的動輪上,從而使機車運行。 變扭器關鍵在「變」。當機車起動和低速運行時,變扭器中的渦輪轉速很低,工作油對渦輪葉片的壓力就很大,從而滿足機車起動時牽引力大的需求;當渦輪的轉速隨著機車運行速度的提高而加快時,工作油對渦輪葉片的壓力也逐漸減小,正好滿足機車高速運行時對牽引力要小的需求。由此可見,柴油機發出的大小不變的扭矩,經過變扭器就能變成滿足列車牽引要求的機車牽引力。當機車需要惰力運行或進行制動時,只要將變扭器中的工作油排出到油箱,使泵輪和渦輪之間失去聯系,柴油機的功率就不會傳給機車的動輪了。
D. 汽車上採用哪些液力傳動裝置特點有哪些
耦合器液力傳動和變矩器液力傳動。液力耦合是由兩個直徑相同,彼此相對的葉輪組成;液力變回矩器是由可旋轉的答泵輪、渦輪和固定不動的導向輪三個元件組成。液力傳動的特點:1.可根據車輛運行的阻力或其他工作阻力的變化,在一定范圍內自動無級改變傳動比和扭矩。當外載荷突然增大時,車輛能自動降速而增大牽引,以克服增大的外載荷,從而避免發動機因超載而熄火。反之當外載荷減小時,車輛有能自動減小牽引力,提高工作速度,自動適應工作需要。2.由於有自動變速與變距的特性,因此可減少換擋次數,減輕司機的勞動強度,也便宜實現換擋工作的自動化或半自動化,從而使操作簡易。3.由於它是傳動系統中的一個柔和性環節,可使車輛的起步和換擋都非常平穩柔和,從而減少各相關零件所受的振動和沖擊,提高整台軌道車的使用壽命。4.可是變速箱的擋數大大減少。
E. 液力機械自動變速器的功用
液力變扭器(HYDRAULIC CONVERTER),是能改變所傳遞扭矩的液力傳動裝置。液力自動變速器的基本結構是由液力變矩器與動力換檔的輔助變速裝置組成。
液力變矩器安裝在發動機和變速器之間,以液壓油為工作介質,起傳遞轉矩、變矩、變速及離合的作用。液力變矩器可在一定范圍內自動無級地改變轉矩比和傳動比,以適應行駛阻力的變化。
(5)液力傳動裝置的功能有什麼擴展閱讀
液力自動變速器不用機械式的離合器,而且只有低速、高速和倒車三個擋位,因此,駕駛起來十分輕松,用不著踩離合器,也用不著頻繁換擋,運行平穩,低速扭矩大。
所以,特別受到業余駕駛員的歡迎。在美國,大多數汽車都裝用這種自動變速器。不過,這種自動變速器機構復雜,質量重,價格較貴,也比較費油,加速較慢。所以還不能完全取代齒輪變速器。
F. 液力傳動的液力傳動裝置
液力傳動裝置是以液體為工作介質以液體的動能來實現能量傳遞的裝置,常見的有液力耦合器、液力變矩器和液力機械元件。
目前,液力傳動元件主要有液力元件和液力機械兩大類。液力元件有液力耦合器和液力變矩器;液力機械裝置是液力傳動裝置與機械傳動裝置組合而成的,因此,它既具有液力傳動變矩性能好的特點,又具有機械傳動效率高的特徵。
液力傳動裝置主要由三個關鍵部件組成,即泵輪、渦輪、導輪。
泵輪:能量輸入部件,它能接受原動機傳來的機械能並將其轉換為液體的動能;
渦輪:能量輸出部分,它將液體的動能轉換為機械能而輸出;
導輪:液體導流部件,它對流動的液體導向,使其根據一定的要求,按照一定的方向沖擊泵輪的葉片。 下圖a是液力變矩器的實物模型圖,圖b是其結構原理簡圖。它主要由泵輪、渦輪、導輪等構成。泵輪、渦輪分別與主動軸、從動軸連接,導輪則與殼體固定在一起不能轉動。當液力變矩器工作時,因導輪D對液體的作用,而使液力變矩器輸入力矩與輸出力矩不相等。當傳動比小時,輸出力矩大,輸出轉速低;反之,輸出力矩小而轉速高。它可以隨著負載的變化自動增大或減小輸出力矩與轉速。因此,液力變矩器是一個無級力矩變換器。
下面以目前廣泛使用的三元件綜合式液力變矩器來具體說明其工作原理。
如圖4所示,泵輪與變矩器外殼連為一體,是主動元件;渦輪通過花鍵與輸出軸相連,是從動元件;導輪置於泵輪和渦輪之間,通過單向離合器及導輪軸套固定在變速器外殼上。
發動機啟動後,曲軸通過飛輪帶動泵輪旋轉,因旋轉產生的離心力使泵輪葉片間的工作液沿葉片從內緣向外緣甩出;這部分工作液既具有隨泵輪一起轉動的園周向的分速度,又有沖向渦輪的軸向分速度。這些工作液沖擊渦輪葉片,推動渦輪與泵輪同方向轉動。
從渦輪流出工作液的速度可以看為工作液相對於渦輪葉片表面流出的切向速度與隨渦輪一起轉動的圓周速度的合成。當渦輪轉速比較小時,從渦輪流出的工作液是向後的,工作液沖擊導輪葉片的前面。因為導輪被單向離合器限定不能向後轉動,所以導輪葉片將向後流動的工作液導向向前推動泵輪葉片,促進泵輪旋轉,從而使作用於渦輪的轉矩增大。
隨著渦輪轉速的增加,圓周速度變大,當切向速度與圓周速度的合速度開始指向導輪葉片的背面時,變矩器到達臨界點。當渦輪轉速進一步增加時,工作液將沖擊導輪葉片的背面。因為單向離合器允許導輪與泵輪一同向前旋轉,所以在工作液的帶動下,導輪沿泵輪轉動方向自由旋轉,工作液順利地迴流到泵輪。當從渦輪流出的工作液正好與導輪葉片出口方向一致時,變矩器不產生增扭作用(這時液力變矩器的工況稱為液力偶合工況)。
液力耦合器其實是一種非剛性聯軸器,液力變矩器實質上是一種力矩變換器。它們所傳遞的功率大小與輸入軸轉速的3次方、與葉輪尺寸的5次方成正比。傳動效率在額定工況附近較高:耦合器約為96~98.5%,變矩器約為85~92%。偏離額定工況時效率有較大的下降。根據使用場合的要求,液力傳動可以是單獨使用的液力變矩器或液力耦合器;也可以與齒輪變速器聯合使用,或與具有功率分流的行星齒輪差速器(見行星齒輪傳動)聯合使用。與行星齒輪差速器聯合組成的常稱為液力-機械傳動。
液力傳動裝置的整體性能跟它與原動機的匹配情況有關。若匹配不當便不能獲得良好的傳動性能。因此,應對總體動力性能和經濟性能進行分析計算,在此基礎上設計整個液力傳動裝置。為了構成一個完整的液力傳動裝置,還需要配備相應的供油、冷卻和操作控制系統。
G. 液力傳動的液力傳動的應用
液力傳動用於現代化機器始於20世紀初,最早作為船舶動力裝置與螺旋槳之間的傳動機構,解決大功率、高轉速的氣輪機和轉速受到「氣蝕」限制的螺旋槳間的減速傳動問題。20世紀30年代,瑞典的阿爾夫·里斯豪姆與英國里蘭汽車公司的史密斯工程師合作研製了里斯豪姆一史密斯型三級液力變矩器,先後應用到公共汽車和其他車輛上。20世紀40年代,液力傳動在軍事裝備上得到了較廣泛的應用,如:打撈絞車、登陸艇的錨鏈絞車、坦克、自行火炮等,同時,帶動了液力傳動在汽車、拖拉機、工程機械等相關領域的應用和發展。現在液力傳動已廣泛應用於汽車、拖拉機、工程機械、建築機械、鐵路機車、坦克裝甲車輛、石油鑽探機械、起重運輸機械、風機、水泵等產品上。
20世紀50年代末,我國開始自行設計製造液力傳動,在高校、研究所和相關工廠的共同努力下,首先在轎車和內燃機車上得到了應用。經過50多年的發展,液力傳動已在我國得到了廣泛的推廣和應用,現在,國內工程機械、起重運輸機械、車輛等行業廣泛採用液力傳動裝置。
H. 液力傳動的介紹
液力傳動是液體傳動的一個分支,它是由幾個葉輪組成的一種非剛性連接的傳動裝置。這種裝置把機械能轉換為液體的動能,再將液體的動能轉換為機械能,起著能量傳遞的作用。液力傳動有諸多優點,如自動適應性,防振、隔振性能,還具有過載保護、自動協調、分配負載的功能。也有一些缺點,比如:效率較低、高效范圍較窄等。
I. 液力傳動裝置有哪些類型
=(1)機械傳動
機械傳動是通過齒輪、皮帶、鏈條、鋼絲繩、軸和軸承等機械零件傳遞能量的。它具有傳動准確可靠、製造簡單、設計及工藝都比較成熟、受負荷及溫度變化的影響小等優點,但與其他傳動形式比較,有結構復雜笨重、遠距離操縱困難、安裝位置自由度小等缺點。
(2)電力傳動
電力傳動在有交流電源的場合得到了廣泛的應用,但交流電動機若實現無級調速需要有變頻調速設備,而直流電動機需要直流電源,其無級調速需要有可控硅調速設備,因而應用范圍受到限制。電力傳動在大功率及低速大轉矩的場合普及使用尚有一段距離。在工程機械的應用上,由於電源限制,結構笨重,無法進行頻繁的啟動、制動、換向等原因,很少單獨採用電力傳動。
(3)氣體傳動
氣體傳動是以壓縮空氣為工作介質的,通過調節供氣量,很容易實現無級調速,而且結構簡單、操作方便、高壓空氣流動過程中壓力損失少,同時空氣從大氣中取得,無供應困難,排氣及漏氣全部回到大氣中去,無污染環境的弊病,對環境的適應性強。氣體傳動的致命弱點是由於空氣的可壓縮性致使無法獲得穩定的運動,因此,一般只用於那些對運動均勻性無關緊要的地方,如氣錘、風鎬等。此外為了減少空氣的泄漏及安全原因,氣體傳動系統的工作壓力一般不超過0.7~0.8MPa,因而氣動元件結構尺寸大,不宜用於大功率傳動。在工程機械上氣動元件多用於操縱系統,如制動器、離合器的操縱等。
(4)液體傳動
以液體為工作介質,傳遞能量和進行控制的叫液體傳動,它包括液力傳動、液黏傳動和液壓傳動。
1)液力傳動
它實際上是一組離心泵一渦輪機系統,發動機帶動離心泵旋轉,離心泵從液槽吸入液體並帶動液體旋轉,最後將液體以一定的速度排入導管。這樣,離心泵便把發動機的機械能變成了液體的動能。從泵排出的高速液體經導管噴到渦輪機的葉片上,使渦輪轉動,從而變成渦輪軸的機械能。這種只利用液體動能的傳動叫液力傳動。現代液力傳動裝置可以看成是由上述離心泵一渦輪機組演化而來。
液力傳動多在工程機械中作為機械傳動的一個環節,組成液力機械傳動而被廣泛應用著,它具有自動無級變速的特點,無論機械遇到怎樣大的阻力都不會使發動機熄火,但由於液力機械傳動的效率比較低,一般不作為一個獨立完整的傳動系統被應用。
2)液黏傳動
它是以黏性液體為工作介質,依靠主、從動摩擦片間液體的黏性來傳遞動力並調節轉速與力矩的一種傳動方式。液黏傳動分為兩大類,一類是運行中油膜厚度不變的液黏傳動,如硅油風扇離合器;另一類是運行中油膜厚度可變的液黏傳動,如液黏調速離合器、液黏制動器、液黏測功器、液黏聯軸器、液黏調速裝置等。
3)液壓傳動
它是利用密閉工作容積內液體壓力能的傳動。液壓千斤頂就是一個簡單的液壓傳動的實例。
液壓千斤頂的小油缸l、大油缸2、油箱6以及它們之間的連接通道構成一個密閉的容器,裡面充滿著液壓油。在開關5關閉的情況下,當提起手柄時,小油缸1的柱塞上移使其工作容積增大形成部分真空,油箱6里的油便在大氣壓作用下通過濾網7和單向閥3進入小油缸;壓下手柄時,小油缸的柱塞下移,擠壓其下腔的油液,這部分壓力油便頂開單向閥4進入大油缸2,推動大柱塞從而頂起重物。再提起手柄時,大油缸內的壓力油將力圖倒流入小油缸,此時單向閥4自動關閉,使油不致倒流,這就保證了重物不致自動落下;壓下手柄時,單向閥3自動關閉,使液壓油不致倒流入油箱,而只能進入大油缸頂起重物。這樣,當手柄被反復提起和壓下時,小油缸不斷交替進行著吸油和排油過程,壓力油不斷進入大油缸,將重物一點點地頂起。當需放下重物時,打開開關5,大油缸的柱塞便在重物作用下下移,將大油缸中的油液擠回油箱6。可見,液壓千斤頂工作需有兩個條件:一是處於密閉容器內的液體由於大小油缸工作容積的變化而能夠流動,二是這些液體具有壓力。能流動並具有一定壓力的液體具有壓力能。液壓千斤頂就是利用油液的壓力能將手柄上的力和位移轉變為頂起重物的力和位移。
J. 液力傳動的特點
液力傳動具有很多優點,但是也存在一些缺點,它主要有以下優點: 指泵輪轉速不變的情況下,當負載變化時引起輸入軸(即泵輪或發動機軸)力矩變化的程度。由於液力元件類型的不同而具有不同的透穿性,可根據工作機械的不同要求與發動機合理匹配,藉以提高機械的動力和經濟性能。
另外,還具有過載保護、自動協調、分配負載的功能。液力傳動並不完美,它也是有缺點的,比如:效率較低、高效范圍較窄,需要增設冷卻補償系統,使結構復雜、成本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