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汽車自動啟停系統的工作原理是怎樣的
「自動啟停」系統其實就是一套控制發動機熄火/點火的系統,核心在於行駛過程中內根據車速和停車容時間,自動控制發動機熄火/點火,盡量減少怠速時產生的燃油消耗並降低排放,主要適用於城市交通中等待信號燈或是堵車時。
發動機熄火後,電源還能取代皮帶輪對發動機冷卻風扇及車內空調提供運轉動力。
(1)啟停和轉向裝置的設計要點擴展閱讀:
目前現有的啟停系統只能在車輛完全停下來時才關閉發動機,而博世推出全新帶滑行功能的起動-停止系統在車輛滑行時即可關閉發動機(如高速下坡道)。
同時,在自動擋車型中使用控制系統自動控制離合器,將發動機與傳動系統分離,以延長滑行距離。當滑行中駕駛員操作油門或剎車踏板時,發動機會迅速啟動。
集成起動機/發電機是一個通過永磁體內轉子和單齒定子來激勵的同步電機,能將驅動單元集成到混合動力傳動系統中。
❷ 自動啟停究竟有何優缺點
現在很多汽車都安裝有自動啟停功能,但使用的人並不多,或者使用了一段時間就不再使用,認為自動啟停功能太傷電瓶,而且影響駕駛體驗,但其實自動啟停功能的好處還是很多的。
一、自動啟停功能最主要的好處是省油
我們車輛在短時間停止後再次起動時,由於發動機處於正常運轉溫度,起動阻力較小,而且在起動時,發動機飛輪是通過起動機的幫助進行起動的,此時起動的耗油量僅相當於怠速0.8秒的耗油量,所以理論上停車超過1秒就會有省油效果,另外,之前德國博世公司就對發動機啟停技術做過相關測試,得到的結論是,發動機啟停技術平均節油率為9%-14%左右,越是擁堵路段、汽車排量越大節油效果就越明顯,我們中國汽車技術研究中心以前也有過類似測試,得出的結果是節油率高達8%-27%,這已經是相當大的一部分成本了,日積月累下來,可以省很多錢呢,本來,這項技術發明的最初目的就是為了省油。
二、減少積碳的產生
汽車自動啟停可以讓我們在日常通過擁堵路段或者等紅綠燈時大大減少發動的空轉和低速怠速時間,如果汽車發動機長期處於這樣的空轉、低轉速運轉的話並沒有什麼太大的危害,但是由於怠速轉速低,發動機可燃燒混合氣體會燃燒的不充分,容易在發動內產生積碳的堆積和沉澱,從而間接影響發動機的性能,縮短發動機的壽命,影響發動機的正常運行,而汽車的自動啟停就可以大大縮短發動機空轉時間,從而減少發動機產生積碳。
三、減少尾氣的排放
節能減排,因為發動機的自動啟停技術可以讓我們在通過擁堵路段或者等紅燈時,車輛不排放尾氣,從而減少車輛的尾氣排放,大家可能會說我少排幾秒有什麼用啊?一個人少排幾秒,全國有這么多車子,大家都少排幾秒,我們的空氣質量肯定會提升好幾個檔次的,美化生存環境從我們自己本身做起。
汽車自動啟停技術有利有弊,但任何一個成功的技術都是為了服務我們的,世界上本就沒有完美的技術和無暇的事物,所以,我們在享受技術便利的同時,也要承擔相應的負擔,這樣才能平衡啊,另外,祝願廣大車友一帆風順,事事順心!
❸ 汽車自動啟停系統的工作原理是怎樣的
1「自動啟停」(Start-Stop System)系統其實就是一套控制發動機熄火/點火的系統,核心在於行駛過程中根據車速和停車時間,自動控制發動機熄火/點火,盡量減少怠速時產生的燃油消耗並降低排放,主要適用於城市交通中等待信號燈或是堵車時。發動機熄火後,電源還能取代皮帶輪對發動機冷卻風扇及車內空調提供運轉動力。
2當然,熄火也是有判定條件的,自動擋踩下剎車,靜止數秒後即可熄火,手動擋則需要掛空擋松離合,靜止數秒後同樣自動熄火。除了這個基本限定條件,啟停系統在設計之初還考慮到了很多特殊情況。例如堵車時頻繁啟停、行車速度過低、蓄電池電量不足、車外溫度過高/過低、剎車系統內壓力下降到臨界點之下等等,都不會觸發啟停系統。
說到節油,啟停系統到底能幫我們省多少油呢?在車輛原地怠速時,大約一小時耗油1升(以1.8排量舉例,不同排量有所不同),一次啟動大概消耗3~5秒怠速的汽油。也就是說,任何一次最多超過5秒的自動啟停就是你賺到了。
開啟發動機節能自動啟停功能可節約燃油1.6升/百公里。發動機節能自動啟停功能不僅適用於紅綠燈的城市路況,也適用於走走停停的擁堵環路。只不過兩者能夠節約的燃油量有所不同,在紅燈或者交通管制、長時間停止的路況下,發動機節能自動啟停功能效果更加顯著。
當然,如果您已購買的車不帶啟停系統,也可以開啟「人工啟停系統」,預感到等候將超過兩分鍾,您就可以手動熄火了,能比較好地兼顧機械磨損與節油。
希望我的回答能幫助到你。
❹ 汽車什麼叫做啟停裝置
啟停裝置要我們逐步認識、慢慢理解,從道理來說肯定是利國利己,版對城市中路權口的紅燈等待時間,的確可以節省不少燃油,德國的專家說等待「4」秒鍾就有燃油節余,所以德國專家在設計上外控不能永久關閉,啟動車輛後自動啟停裝置程序上就做好了工作準備,必須要駕駛者自己來控制。
使用一般不關閉啟停系統,等紅燈時間超過20秒,讓它自動工作,如果紅燈時間短,用控制剎車讓它不工作。方法很簡單:等紅燈一般是輕踩剎車慢慢停車,車停穩後重踩一腳剎車,再回原位就能讓啟停裝置不工作,多試幾次就能熟練掌握,很方便。我個人認為技術成熟,可以放心的使用。節能模式必須根據需要進行設定,這也是寶馬車的駕駛樂趣之一。啟停必須腳一直踩著剎車,我嘗試切換到任何檔位都會重新回到怠速,還是建議分情況使用啟停裝置
❺ 汽車中的自動起停裝置是什麼
自動起停裝置 我們都已經習慣了用擰鑰匙的方法來發動汽車,但福特Mondeo旅行轎版車在你踩到油門踏板時就已經發動權了。它的發動機在沒有什麼明顯延遲的情況下就可以達到最大功率。 發電機和起動電機的合二為一是今後能使用高電壓和高能量的電力系統的一個原因。由福特的子公司Visteon公司提出的這個部件是一個套在離合器或液力變矩器上的大窄圓環。汽車使用的電來自12伏或36伏的蓄電池。起停裝置在遇紅燈時會自動熄火,可節省8%的燃料,還可以減少排放。冷車起動可能會產生碳氫化合物,但比傳統發動機要少得多。寶馬公司也已經宣布將在3年內將自己設計的二合一發電機起動電機裝車使用。
❻ 汽車轉向系統有哪幾部分構成各部分的作用是什麼
兩個部分構成。汽車轉向系統分為兩大類:機械轉向系統和動力轉向系統。
1、機械轉向系統
機械轉向系統以駕駛員的體力作為轉向能源,所有這些都是機械的。機械轉向系統由轉向控制機構、轉向器和轉向傳動機構組成。
作用:從轉向盤到轉向傳動軸這一系列部件和零件屬於轉向操縱機構。從轉向搖臂到轉向梯形的一系列零部件(不包括轉向節)屬於轉向傳動機構。
2、動力轉向系統
動力轉向系統是兼用駕駛員體力和發動機動力為轉向能源的轉向系。通常情況下,駕駛員只提供轉向所需能量的一小部分,而大部分能量由發動機通過動力轉向裝置提供。
作用:在動力轉向裝置失效時,駕駛員應能獨立承擔汽車轉向的任務。因此,動力轉向系統是在機械轉向系統的基礎上增加一套動力轉向裝置而形成的。
(6)啟停和轉向裝置的設計要點擴展閱讀:
汽車轉向系統的優點:
1、減輕方向盤上的轉向力,特別是原地轉向和大轉角低速轉向。
2、提高了轉向靈敏性。從轉向輕便性與轉向靈敏性的矛盾出發,動力轉向是汽車轉向系統設計的兩個主要要求,解決了轉向輕便性的問題,使轉向器設計能夠選擇更合適的轉向器速比。
根據車輛布置的不同要求,提高轉向系統的靈敏度。選擇方向盤的圈數。這對於經常在山區有許多彎道(特別是急轉彎)的道路上行駛的汽車來說更為明顯。
3、減小了地面反沖對方向盤的影響。
4、在某個車輪爆破的情況下,可以更好地防止車輪突然轉向,提高安全性;
5、轉向車輪的允許負荷較大,可以增加總布置的自由度。
❼ 汽車自動啟停系統的一些特點
自動啟停系統的功能
比如在擁擠的城市裡開車,面對紅燈和長龍,是保持發動機怠速還是熄火,每個人都會根據當時的情況做出不同的選擇。
於是人們也在糾結:發動機怠速,一個是油耗,一個是排放污染和熱效應。但是,如果發動機關閉,再次啟動它會消耗電池電量和起動機的壽命。
鑒於擁擠的城市,許多汽車製造商都配備了自動啟停系統。
自動啟停系統的由來
最傳統的自動啟停系統是基於原車設計,但起動機、電池和發電機的性能得到了增強,可以及時調整和監控。
同時升級發動機控制單元的程序,配合離合器踏板感測器、檔位開關、剎車開關等信號,判斷是否自動停止。
因為這種啟停系統中的起動機和發電機是分開設計的,所以也叫分離式起動機/發電機啟停系統。
自動啟停系統的開發
與分離式起動機/發電機啟停系統相比,開發了起動電機用集成起動機自動啟停系統,稱為集成起動機/發電機啟停系統。
Leo開發了i-Stop-Start系統,首次應用於PSA(標致雪鐵龍集團)的e-HDi。i-Start系統的電子控制裝置集成在發電機中。當發動機在紅燈時停下來,汽車一換擋或松開剎車踏板就會自動啟動發動機。
馬自達SISS智能啟停系統;
馬自達的SISS智能啟停系統(現稱i-stop技術)主要是通過缸內直接燃油噴射和燃油燃燒產生的膨脹力來重新啟動發動機。發動機上的傳統起動機在發動機啟動時起輔助作用。
官方數據顯示,採用SISS技術,發動機最快0.35s即可啟動,比只使用起動機或電機的系統快一倍。
❽ 發動機啟停技術是什麼 啟動時需要滿足哪些條件
發動機啟停技術,就是在車輛行駛過程中臨時停車(例如等紅燈)的時候,自動熄火。當需要繼續前進的時候,系統自動重啟發動機的一套系統。而當信號燈變綠後,駕駛員踩下離合器,隨即就可以啟動「啟動停止器」,並快速地啟動發動機。駕駛員掛擋,踩油門,車輛快速啟動。
在高效的蓄電池技術和相應的發動機管理程序的支持下,啟停系統在較低的溫度下也能正常工作,只需短暫的預熱過程便可激活。發動機啟停系統的啟動條件有:
1、發動機空轉且沒有掛擋;
2、防鎖定系統的車輪轉速感測器顯示為零;
3、電子電池感測器顯示有足夠的能量進行下一次啟動。
相關問題:
1、啟停技術對燃油油耗增加問題:
自動啟停技術主要用在堵車情況下,這種情況多半發動機是熱的,熱車著車本身油耗沒多大。發動機通常在轉速350轉/分就可以啟動,比怠速轉速低近一半,假設除了發動機啟動過程中的自身內阻和必須設備如變速箱的損耗之外沒有其他負荷,那麼油耗肯定要小於怠速時工況。
2、頻繁啟動對發動機帶來磨損問題:
發動機內部主要靠油膜潤滑,鑒於自動啟停時間都很短,被機油泵打上去的機油不會都流回干凈,摩擦零件上還保留著足夠的機油,在啟動而且是熱啟動那麼點轉速和時間內對摩擦件的潤滑沒什麼不利影響。
傳統上,認為對發動機磨損大,是在冷啟動和高溫冷啟動狀態下的情況,以機油質量,只要能用好的機油,那麼對磨損的影響應該是低於高溫帶來的影響。
3、車載電瓶的壽命和可靠性問題:
普通車用的電瓶和有混合動力汽車用的電池不同,我們用的通常叫起動型電瓶,這種電瓶設計時考慮了暫時大電流放電問題,但不能長時間使用,否則很快就損壞。
更新電池技術可以實現即可提供大電流輸出又可保證一定的壽命,只是價格比較高。另外還有很多尚未投使用的新技術,比如電容電池、燃料電池等,某品牌的自動啟停車在澳大利亞實際使用60萬公里後電瓶衰減到需要更換的狀態,但只是衰減,並不是完全損壞。
❾ 轉向系統的設計要求
1)汽車轉彎行駛時,全部車輪應繞瞬時轉向中心旋轉。
2)轉向輪具有自動回正能力。
3)在行駛狀態下,轉向輪不得產生自振,轉向盤沒有擺動。
4)轉向傳動機構和懸架導向裝置產生的運動不協調,應使車輪產生的擺動最小。
5)轉向靈敏,最小轉彎直徑小。
6)操縱輕便。
7)轉向輪傳給轉向盤的反沖力要盡可能小。
8)轉向器和轉向傳動機構中應有間隙調整機構。
9)轉向系應有能使駕駛員免遭或減輕傷害的防傷裝置。
10)轉向盤轉動方向與汽車行駛方向的改變相一致。
正確設計轉向梯形機構,可以保證汽車轉彎行駛時,全部車輪應繞瞬時轉向中心旋轉。
轉向輪的自動回正能力決定於轉向輪的定位參數和轉向器逆效率的大小.合理確定轉向輪的定位參數,正確選擇轉向器的形式,可以保證汽車具有良好的自動回正能力。
轉向系中設置有轉向減振器時,能夠防止轉向輪產生自振,同時又能使傳到轉向盤上的反沖力明顯降低。
為了使汽車具有良好的機動性能,必須使轉向輪有盡可能大的轉角,其最小轉彎半徑能達到汽車軸距的2~2.5倍。
轉向操縱的輕便性通常用轉向時駕駛員作用在轉向盤上的切向力大小和轉向盤轉動圈數多少兩項指標來評價。
轎車轉向盤從中間位置轉到第一端的圈數不得超過2.0圈,貨車則要求不超過3.0圈。 隨著汽車車速的提高,駕駛員和乘客的安全非常重要,目前國內外在許多汽車上已普遍增設能量吸收裝置,如防碰撞安全轉向柱、安全帶、安全氣囊等,並逐步推廣。從人類工程學的角度考慮操縱的輕便性,已逐步採用可調整的轉向管柱和動力轉向系統。
低成本、低油耗、大批量專業化生產
隨著國際經濟形勢的惡化,石油危機造成經濟衰退,汽車生產愈來愈重視經濟性,因此,要設計低成本、低油耗的汽車和低成本、合理化生產線,盡量實現大批量專業化生產。對零部件生產,特別是轉向器的生產,更表現突出。 汽車的轉向器裝置,必定是以電腦化為唯一的發展途徑。
❿ 汽車轉向系統由哪些組成
汽車轉向系統分為兩大類:機械轉向系統和動力轉向系統。
機械轉向系統
機械轉向系統以駕駛員的體力作為轉向能源,其中所有傳力件都是機械的。機械轉向系由轉向操縱機構、轉向器和轉向傳動機構三大部分組成。
動力轉向系統
動力轉向系統是兼用駕駛員體力和發動機動力為轉向能源的轉向系。在正常情況下, 汽車轉向所需能量,只有一小部分由駕駛員提供,而大部分是由發動機通過動力轉向裝置提供的。但在動力轉向裝置失效時,一般還應當能由駕駛員 獨立承擔汽車轉向任務。因此,動力轉向系是在機械轉向系的基礎上加設一套動力轉向裝置而形成的。
對最大總質量在50t以上的重型汽車而言,一旦動力轉向裝置失效,駕駛員通過機械傳動系加於轉向節的力遠不足以使轉向輪偏轉而實現轉向。故這種汽車的動力轉向裝置應當特別可靠。
設計要求
1)汽車轉彎行駛時,全部車輪應繞瞬時轉向中心旋轉。
2)轉向輪具有自動回正能力。
3)在行駛狀態下,轉向輪不得產生自振,轉向盤沒有擺動。
4)轉向傳動機構和懸架導向裝置產生的運動不協調,應使車輪產生的擺動最小。
5)轉向靈敏,最小轉彎直徑小。
6)操縱輕便。
7)轉向輪傳給轉向盤的反沖力要盡可能小。
8)轉向器和轉向傳動機構中應有間隙調整機構。
9)轉向系應有能使駕駛員免遭或減輕傷害的防傷裝置。
10)轉向盤轉動方向與汽車行駛方向的改變相一致。
正確設計轉向梯形機構,可以保證汽車轉彎行駛時,全部車輪應繞瞬時轉向中心旋轉。
轉向輪的自動回正能力決定於轉向輪的定位參數和轉向器逆效率的大小.合理確定轉向輪的定位參數,正確選擇轉向器的形式,可以保證汽車具有良好的自動回正能力。
轉向系中設置有轉向減振器時,能夠防止轉向輪產生自振,同時又能使傳到轉向盤上的反沖力明顯降低。
為了使汽車具有良好的機動性能,必須使轉向輪有盡可能大的轉角,其最小轉彎半徑能達到汽車軸距的2~2.5倍。
轉向操縱的輕便性通常用轉向時駕駛員作用在轉向盤上的切向力大小和轉向盤轉動圈數多少兩項指標來評價。
以上內容參考:網路-轉向系統
以上內容參考:網路-動力轉向系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