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裝置知識 > 位移檢測裝置實驗報告

位移檢測裝置實驗報告

發布時間:2022-12-26 02:36:39

Ⅰ 電子測量與儀器的實驗報告怎麼寫

英盛觀察:
一. 實訓目的(1) 熟悉常用電子儀器的功能及使用方法。(2) 掌握常用電子儀器的工作原理。(3) 掌握常用電子儀器附加功能的使用。(4) 熟練使用常用電子儀器進行數據測量。(5) 掌握常用電子元器件的測量方法,掌握電子元器件的焊接技巧和裝配工藝;學會 使用萬用表、示波器、毫伏表、頻率計、 信號發生器等電子測量儀器。掌握查找電子設備故障的一般方法。培養學生實際動手操作能力;為學生以後參加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礎。

二.基本要求一、課程性質和任務

陝航航空電子設備維修專業的主幹專業課程。其任務是使學生掌握從事航空電子設備維修工作所必需的電子基本工藝和基本技能,初步形成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為學習其他專業知識和職業技能打下基礎。

二、課程教學目標

(一) 知識教學目標

1. 了解電工電子儀表、儀器的基本結構及正確使用與維護;2. 掌握常用電子元器件的正確識別與檢測方法;3. 理解常用電子電路和簡單電子整機電路的分析、檢測與常見故障排除方法;4. 掌握電子電路安裝的工藝知識。

(二) 能力培養目標

1. 能正確使用常用電工電子儀表、儀器;2. 能正確閱讀分析電路原理圖和設備方框圖,並能根據原理圖繪制簡單印刷電路;3. 初步學會藉助工具書、設備銘牌、產品說明書及產品目錄等資料,查閱電子元器件及產品有關數據、功能和使用方法;4. 能按電路圖要求,正確安裝、調試單元電子電路、簡單整機電路;5. 處理電子設備的典型故障。

(三) 思想教育目標

1. 具有熱愛科學、實事求是的學風和創新意識、創新精神;2. 加強愛崗敬業意識和職業道德意識。

三、教學內容和要求

基 礎 模 塊

(一) 常用電子儀器、儀表的使用與維護1. 了解常用電子儀器、儀表的結構;2. 理解常用電子儀器、儀表的基本功能;3. 掌握常用電子儀器、儀表的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項。

(二) 常用電子元器件的識別與檢測

1. 理解常用電子元器件的型號和主要參數;2. 理解常用電子元器件的識別和分類方法;3. 掌握用萬用表檢測常用電子元器件的方法。

三.實訓內容

1.各種交流表電壓的測量 1. 實訓目的

1﹚掌握模擬是電壓表的使用方法和幾種典型電壓表波形的觀測和分析方法。

2)掌握模擬電壓表、數字電壓表的使用方法。

3)掌握直流穩壓電源的輸出指示准確度和紋波系數的測量方法。

2. 實訓儀器

yb2173交流毫伏表一台;mag-203d音頻信號發生器一台;yb4320示波器一台;fc-1000數字頻率計一台。

3. 交流電壓表整概要

1)一個交流電壓的大小,可以用峰值up,平均值 u,有效值u,以及波形因數kf,波峰因數kp等表徵,若被測電壓的瞬時值為u(t),則

全波平均值 有效值 波形因數 波峰因數

2)電壓表的檢波特性有峰值型,均值型,有效值型等多種形式。一般說來,具有不同檢波特性的電壓表都是以正弦電壓的有效值來定度的,但是,除了有效電壓表之外,電壓表的示值本身並不直接代表任意波形被測電壓的有效值。

3)根據理據論分析,不同波形的電壓加至不同檢波特性的電壓表示,可根據電壓表的讀數確定電壓的up,Ū,u,一般可根據表1-1的關系換算。

圖1-2

2.將各測量數據填入表1-3中

調節交流毫伏表的旋鈕,使之正確測量各種波形電壓,並記錄交流毫伏表電壓示值,將各種測量數據填入表1-4中

1.2直流穩壓電源的輸出指示准確度的測量

1.按1-5圖所示連接電路圖1-5

2.用數字電壓表分別測量直流穩壓電源的輸出,將讀數分別記入表1-6.

1.按如圖1-7所示連接測量電路

圖1-7

2.在交流毫伏表適當的檔位上,分別記下交流毫伏表的讀數u2,填入表1-8中

2.1 示波器的應用

1. 實訓目的

1﹚掌握示波器、交流毫伏表、音頻信號發生器的基本應用。

2﹚掌握示波器觀察信號波形和測量直流電壓幅度、周期的方法。

2. 實訓內容

﹙1﹚ 示波器的校準

﹙2﹚ 利用示波器1khz,0.5vp-p的方波校準信號作為示波器的輸入信號,調出圖2-1所示正常波形。

﹙3﹚ 將掃描基線移動的格數、垂直偏轉因數和穩定電壓原指示電壓值填入表2-2中。

圖2-1

表2-2直流電壓測量

已調信號低、中放的增益可以做的較大,工作較穩定,通頻帶特性也可做的(5)梯形法測量調幅波的調幅系數

1)採用音頻信號發生器輸出1000hz的正弦信號加至示波器的ch1(x)端;as1053rf信號發生器的輸出的已調信號加至示波器的ch2(y)端。

2)按下「x-y」,示波器處於x-y工作方式。

3)適當調節音頻信號發生器,調節示波器的x,y位移及v/div開關,使屏幕上顯示出圓柱形或梯形。

4)若調制信號與與x掃描信號同頻同相,即以音頻正弦信號同時作為高頻信號發生器的外調制信號,高頻信號發生器採用外調制方式進行調節,可顯示較穩定的梯形。適當調節外調制調制度旋鈕,觀察波形的變化。

4 實訓報告要求

整理好測量數據,填好表2-4、2-5。

。在實習期間,我們學習了初步的錫焊以及印製電路板的設計,元件測試,剛開始,錫焊,一個既熟悉又陌生 的概念,從開始的興奮到後來的痛苦,一遍遍的焊接,看焊點,反反復復,基本上掌握了要點。如果說焊接是體力勞動,那麼印製電路設計就是腦力勞動,遠比體力 勞動恐怖,最後在無數次的改動中結束。可 以說,兩周的電工實習,學到了不少東西,動手能力得到了提高,更重要的是有了一種精益求精的追求,獲益匪淺,而且理解了一個道理,什麼都是一門學問!

通過實際的測量實訓,讓我學到了很多實實在在的東西,比如對實驗儀器的錯誤!未找到索引項。操作更加熟練,懂得了如何運用該知識結合實際來完成對收音機的檢修,同時也提高了我們的思維能力和實際操作能力。

另外,這次電子產品設備維修實訓還讓我更進一步的認識了關於對lv軟體的操作和使用方法,使我學會了應用該軟體來繪制一些電子電路,為以後更好的走上工作崗位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在製作實訓報告的過程中,我們感覺自己的知識還是太有限了,還要繼續學習,因為它對我們以後的學習和工作太有幫助了,因為它給人一種「電腦在手,使用不愁」的感覺。課程雖然學完了,但我們對於這門課的學習才剛剛起步,真心希望我們能夠在這方面能有更深的造詣!

經驗教訓:

1、實驗儀器對實驗數據的誤差有很大的影響;

2、小組成員的合作很重要,實習小組的氣氛很大程度上影響實驗的進度。

Ⅱ 大學物理實驗報告範文3篇

大學物理實驗是一門著重培養大學生綜合能力和素質的課程。做好大學物理實驗課程的考試工作對於大學物理實驗課程教學質量的提高和人才的培養都具有重要的意義。本文是我為大家整理的大學物理實驗 報告 範文 3篇_大學物理實驗報告怎麼寫,僅供參考。

更多關於 學習 總結 內容推薦(點擊進入↓↓↓)

大一班幹部學習委員個人期末總結3篇

考研英語學習總結範文

政治理論學習總結_政治理論學習心得體會6篇

大二上學期總結下學期計劃

高中物理知識點總結:時間和位移

學習經驗總結範文

大學物理實驗報告範文篇一:

一、實驗綜述

1、實驗目的及要求

1.了解游標卡尺、螺旋測微器的構造,掌握它們的原理,正確讀數和使用 方法 。 2.學會直接測量、間接測量的不確定度的計算與數據處理。 3.學會物理天平的使用。 4.掌握測定固體密度的方法。

2 、實驗儀器、設備或軟體

1 50分度游標卡尺 准確度=0.02mm 最大誤差限 △儀=±0.02mm 2 螺旋測微器 准確度=0.01mm 最大誤差△儀=±0.005mm 修正值=0.018mm

3 物理天平 TW-0.5 t天平感度0.02g 最大稱量 500g △儀=±0.02g 估讀到 0.01g

二、實驗過程(實驗步驟、記錄、數據、分析)

1、實驗內容與步驟

1、用游標卡尺測量圓環體的內外徑直徑和高各6次; 2、用螺旋測微器測鋼線的直徑7次; 3、用液體靜力稱衡法測石蠟的密度;

2、實驗數據記錄表

(1)測圓環體體積

(2)測鋼絲直徑

儀器名稱:螺旋測微器(千分尺) 准確度=0.01mm 估讀到0.001mm

測石蠟的密度

儀器名稱:物理天平TW—0.5 天平感量: 0.02 g 最大稱量500 g

3、數據處理、分析

(1)、計算圓環體的體積

1直接量外徑D的A類不確定度SD ,SD=○

SD=0.0161mm=0.02mm

2直接量外徑D的B類不確定度u○

d.

ud,=

Ud=0.0155mm=0.02mm

3直接量外徑D的合成不確定度σσ○

σD=0.0223mm=0.2mm

4直接量外徑D科學測量結果 ○

D=(21.19±0.02)mm

D=

5直接量內徑d的A類不確定度S○

Sd=0.0045mm=0.005mm

d。d

S=

6直接量內徑d的B類不確定度u○

d

ud=

ud=0.0155mm=0.02mm

7直接量內徑d的合成不確定度σi σ○

σd=0.0160mm=0.02mm

8直接量內徑d的科學測量結果 ○

d=(16.09±0.02)mm

9直接量高h的A類不確定度S○

Sh=0.0086mm=0.009mm

d

=

h h

S=

10直接量高h的B類不確定度u○

h d

uh=0.0155mm=0.02mm

11直接量高h的合成不確定度σ○

σh=0.0177mm=0.02mm 12直接量高h的科學測量結果 ○

h=(7.27±0.02)mm

h

σh=

13間接量體積V的平均值:V=πh(D-d)/4 ○

2

2

V =1277.8mm

14 間接量體積V的全微分:dV=○

3

? (D2-d2)

4

dh+

Dh?dh?

dD- dd 22

再用「方和根」的形式推導間接量V的不確定度傳遞公式(參考公式1-2-16)

222

?v(0.25?(D2?d2)?h)?(0.5Dh??D)?(0.5dh??d)

計算間接量體積V的不確定度σ

3

σV=0.7mm

V

15寫出圓環體體積V的科學測量結果 ○

V=(1277.8±0.7) mm

2、計算鋼絲直徑

(1)7次測量鋼絲直徑d的A類不確定度Sd ,Sd=SdSd =0.0079mm=0.008mm

3

(2)鋼絲直徑d的B類不確定度ud ,ud=ud

ud=0.0029mm=0.003mm

(3)鋼絲直徑d的合成不確定度σ。σd=dσd=0.0084mm=0.008mm

(4)寫出鋼絲直徑d的科學測量結果 d=(2.169±0.008)mm

3、計算石蠟的密度

(1)以天平的感量為Δ儀,計算直接測量M1、M2、M3的B類不確定度uM uM=0.0115g=0.01g

(2)寫出直接測量M1、M2、M3的科學測量結果

M1=(2.44±0.01)g M2=(11.04±0.01)g M3=(8.50±0.01)g

(3)ρt以22.5C為標准查表取值,計算石蠟密度平均值:?

M1

?t

M2?M3

ρ=0.9584(kg/m3)=0.958(kg/m3) (4)間接量石蠟密度ρ的全微分:

?tm1?tm1?t

dρ=dm1-dm2+dm3

m2-m3(m2-m3)2(m2-m3)2

再用「方和根」的形式推導密度的不確定度傳遞公式 (參考公式1-2-16)

2

??(?t?m1/(m2?m3))?(m1?t?m2/(m2?m3)2)?(m1?t?m3/(m2?m3)2)

2

2

計算間接量密度ρ的不確定度σ

3 3

dρ=0.0076 kg/m=0.008 kg/m

(5)寫出石蠟密度ρ的科學測量結果 ρ=(0.958±0.008) kg/m3

ρ

三、結論

1、實驗結果

實驗結果即上面給出的數據。

2、分析討論

(1) 心得體會 :

1、天平的正確使用:測量前應先將天平調水平,再調平衡,放取被稱量物和加減砝碼時○

一定要先將天平降下後再操作,天平的游碼作最小刻度的1/2估讀。

2、螺旋測微器正確使用:記下初始讀數,旋動時只旋棘輪旋柄,當聽到兩聲「咯咯」響○

時便停止旋動,千分尺作最小刻度的1/10估讀。

(2)思考:

1、試述螺旋測微器的零點修正值如何確定?測定值如何表示? ○

答:把螺旋測微器調到0點位置,讀出此時的數值,測定值是讀數+零點修正值 2、游標卡尺讀數需要估讀嗎? ○

答:不需要。

3、實驗中所用的水是事先放置在容器里,還是從水龍頭里當時放出來的好,為什麼? ○

答:事先放在容器裡面的,這樣溫度比較接近設定溫度。

(3)建議

學校的儀器存放時間過長,精確度方面有損,建議購買一些新的。

四、指導教師評語及成績:

評語:

成績: 指導教師簽名:

批閱日期:

大學物理實驗報告範文篇二:

一、實驗目的

。。。。

。。。。。

二、實驗原理

。。。。

。。。。。。

三、實驗內容與步驟

。。。。

。。。。。

四、數據處理與結果

。。。。

。。。。。

五、附件:原始數據

____說明:

第五部分請另起一頁,將實驗時的原始記錄裝訂上,原始記錄上須有教師的簽名。

大學物理實驗報告範文篇三:

【實驗題目】長度和質量的測量

【實驗目的】

1. 掌握米尺、游標卡尺、螺旋測微計等幾種常用測長儀器的讀數原理和使用方法。 2. 學會物理天平的調節使用方法,掌握測質量的方法。

3. 學會直接測量和間接測量數據的處理,會對實驗結果的不確定度進行估算和分析,能正確地表示測量結果。

【實驗儀器】(應記錄具體型號規格等,進實驗室後按實填寫)

直尺(50cm)、游標卡尺(0.02mm)、螺旋測微計(0~25mm,0.01mm),物理天平(TW-1 B型 ,分度值0.1g,靈敏度1div/100mg),被測物體

【實驗原理】(在理解基礎上,簡明扼要表述原理,主要公式、重要原理圖等)

一、游標卡尺

主尺分度值:_=1mm,游標卡尺分度數:n(游標的n個小格寬度與主尺的n-1小格長度相等),游標尺分度值:

n?1n

_(50分度卡尺為0.98mm,20分度的為:0.95mm),主尺分度值與游標尺

n?1n

_

_n

分度值的差值為:_?

,即為游標卡尺的分度值。如50分度卡尺的分度值為:

1/50=0.02mm,20分度的為:1/20=0.05mm。

讀數原理:如圖,整毫米數L0由主尺讀取,不足1格的小數部分?l需根據游標尺與主尺對齊的刻線數

?lk_?kk和卡尺的分度值_/n讀取:

n?1n

_k

_n

讀數方法(分兩步):

(1)從游標零線位置讀出主尺的讀數.(2)根據游標尺上與主尺對齊的刻線k讀出不足一分格的小數,二者相加即為測量值.即: ll0??ll0?k

_n

,對於50分度卡尺:ll0?k?0.02;

對20分度:ll0?k?0.05。實際讀數時採取直讀法讀數。

二、螺旋測微器

原理:測微螺桿的螺距為0.5mm,微分筒上的刻度通常為50分度。當微分筒轉一周時,測微螺桿前進或後退0.5mm,而微分筒每轉一格時,測微螺桿前進或後退0.5/50=0.01mm。可見該螺旋測微器的分度值為0.01mm,即千分之一厘米,故亦稱千分尺。

讀數方法:先讀主尺的毫米數(注意0.5刻度是否露出),再看微分筒上與主尺讀數准線對齊的刻線(估讀一位),乖以0.01mm, 最後二者相加。 三:物理天平

天平測質量依據的是杠桿平衡原理

分度值:指針產生1格偏轉所需加的砝碼質量,靈敏度是分度值的倒數,即S

n?m

,它表示

天平兩盤中負載相差一個單位質量時,指針偏轉的分格數。如果天平不等臂,會產生系統誤差,消除方法:復稱法,先正常稱1次,再將物放在右盤、左盤放砝碼稱1次(此時被測質量應為砝碼質量減游碼讀數),則被測物體質量的修正值為:m

【實驗內容與步驟】(實驗內容及主要操作步驟)

m1?m2。

1. 米尺測__面積:分別測量長和寬各一次。

2. 游標卡尺測圓環體積:(1)記下游標卡尺的分度值和零點誤差。(2)用游標卡尺測量圓環的外徑D、內徑d及圓環高度h各6次(在垂直交叉方向進行)。

3.千分尺測小鋼球直徑:(1)記下螺旋測微器的分度值,(2)測量其零點讀數3次,求出平均值.(3)用千分尺測量小鋼球不同部位的直徑d,測量6次(要在垂直交叉方向進行)。

4.物理天平使用(1)調底座水平;(2)調平衡;(3)稱量;(4)天平復原。

【數據處理】 (實驗數據見數據記錄紙,不必在報告里再抄寫一遍,要有主要的處理過程,要求用作圖法處理的應附坐標紙作圖或計算機列印的作圖,處理的中間結果應多保留1-2位,以免產生截斷誤差,最終結果表示應符合有效數字規則和不確定度位數要求,計算中要特別注意單位的換算和書寫)

【實驗結果與分析】

1、米尺測得__的面積為:27.07.915cmS?,相對不確定度:0.08%

2、游標卡尺測得圓環體積為:)(10)13.001.4(34mmV??,相對不確定度:3.2% 3、千分尺測得圓球直徑為:)(09.004.20mmd?,相對不確定度:0.45% 4、復稱法測得圓柱體質量為:293.18g。

測量結果是可信的。面積的相對不確定度非常小,並不能說明誤差非常小,因只對長、寬的一個位置進行了一次測量。

游標卡尺測量誤差主要來自對與主尺對齊的游標格線判斷不準;螺旋測微器的測量誤差主要來自對格線是否露出的判斷和零點讀數及估讀數;

從天平測量結果可以看出,復稱法測出的兩次質量很接近,說明天平的不等臂誤差是很小的。


大學物理實驗報告範文3篇相關 文章 :

★ 大學物理實驗報告範文3篇

★ 政治理論學習總結_政治理論學習心得體會6篇

★ 考研英語學習總結範文

★ 個人學習總結範文3篇

★ 高中學生學習總結1000字

★ 本學期學習總結下學期學習計劃

★ 大學實驗報告範文

★ 大學物理實驗心得

★ 大學實驗論文範文

★ 大學物理實驗課心得體會

Ⅲ 電渦流感測器測量位移特性實驗報告

電渦流感測器對金屬材料的成分比較敏感,一般選擇推薦的標准材料,例如45鋼;一般來說電渦流感測器擅長微小位移的檢測,例如0.0001mm,此時最大量程一般在幾毫米的最常用。如果量程較大,則解析度下降,線圈直徑也較大。\r\n孩子你要寫實驗報告吧。。。我也在寫,這是我剛找到的答案。。。湊合寫上吧。。。

Ⅳ 位移電流實驗報告怎麼寫自製感應器

1、實驗目的和要求。
2、實驗內容和原理。
3、實驗所運用的主要儀器設備。
4、實驗方案設計。
5、實驗數據記錄以及處理結果。
6、實驗結果分析與討論。

Ⅳ 大學物理實驗報告怎麼寫

應該有試驗報告紙和試驗預習報告紙。有的話照著填。沒有的話這樣:
預習報告:
1.試驗目的。(這個大學物理試驗書上抄,哪個試驗就抄哪個)。
2。實驗儀器。照著書上抄。
3.重要物理量和公式:把書上的公式抄了:一般情況下是抄結論性的公式。再對這個公式上的物理量進行分析,說明這些物理量都是什麼東東。這是沒有充分預習的做法,如果你充分地看懂了要做的試驗,你就把整個試驗里涉及的物理量寫上,再分析。
4.試驗內容和步驟。抄書上。差不多抄半面多就可以了。
5.試驗數據。做完試驗後的記錄。這些數據最好用三線圖畫。注意標上表號和表名。eg:表1.紫銅環內外徑和高的試驗數據。
6.試驗現象.隨便寫點。
試驗報告:
1.試驗目的。方法同上。
2.試驗原理。把書上的歸納一下,抄!差不多半面紙。在原理的後面把試驗儀器寫上。
3。試驗數據及其處理。書上有模板。照著做。一般情況是求平均值,標准偏差那些。書上有。注意:小數點的位數一定要正確。
4.試驗結果:把上面處理好的數據處理的結果寫出來。
5.討論。如果那個試驗的後面有思考題就把思考提回答了。如果沒有就自己想,寫點總結性的話。或者書上抄一兩句比較具有代表性的句子。
實驗報告大部分是抄的。建議你找你們學長學姐借他們當年的實驗報告。還有,如果試驗數據不好,就自己捏造。尤其是看到壞值,什麼都別想,直接當沒有那個數據過,仿著其他的數據寫一個。
不知道。建議還是借學長學姐的比較好,網路上的不一定可以得高分。每個老師對報告的要求不一樣,要照老師的習慣寫報告。

Ⅵ 關於物理實驗的實驗報告

一、實驗名稱:測量紙片下落的速度
二、實驗設計思路:
實驗「測量紙片下落的速度」所提供的實驗器材有捲尺、秒錶、紙片,但是採用這些實驗器材總是發現紙片在下落的過程中忽左忽右的飄,下落的路線不是直的,容易碰到課桌或其它的物體而改變路線。我就想找一種東西來代替它,起初想用氣球,但發現更難控制路線,而且氣球太大,放在實驗桌上會引起學生的無意注意。後來想這種東西應該還是用紙來做,因為如果採用鐵球等密度較大的東西做實驗的話,由於下落的時間太短無法測量下落時間,或者是測量出來的時間誤差太大。最後和同學們一起討論想到用小時候玩過的三個紙條組成的「紙錐」來替代原來的紙片。而且下落的時間可以通過秒錶測出(由於實驗室沒有足夠多的捲尺,可以利用人的身高這個已知條件,此時下落的時間大約是1.2秒)。
三、實驗目的:
學會測量運動物體的速度。
四、實驗所涉及的科學道理:
測量紙片(改成「紙錐」)下落的速度這個實驗利用的實驗原理是速度公式 。把紙片改成「紙錐」,主要考慮它在下落時由於下部的形狀不同,空氣的流速也不相同,根據「在流體中,流速越大的地方壓強越小」(伯努利原理),會產生壓力差,導致「紙錐」下落時會順時針或者逆時針旋轉(具體旋轉的方向是由安裝時的順序決定的)。
五、實驗操作步驟:
(1)實驗前要測量出同學的身高,作為「紙錐」下落的高度s,記錄在實驗表格。
(2)一位同學把30~50厘米長的刻度尺平放在自己的頭頂,另一個同學按照這樣的高度自由釋放「紙錐」,同時開始記時,記下「紙錐」落地時所用的時間t,記錄在實驗表格。
(3)重復上述步驟兩次。
(4)根據速度公式計算出「紙錐」三次下落的速度,並計算出平均值。
六、實驗裝置或照片:
學生可以自製「紙錐」(剪三個完全相同的左右的紙條,把每個紙條對折一次,然後連環套在一起,如圖1所示,把三個「腳」向外抽緊,如圖2所示)

七、實驗所用器材:
「紙錐」一個,30~50厘米長的刻度尺一把,秒錶一隻。
八、實驗效果以及其他需要說明的問題:
實驗效果:2005年12月14日前後在南京樹人國際學校初二十二個班級中施教效果很好,解決了原來所用紙片下落不穩、路線不是直線,路程無法測量的缺點,而且實驗器材製作方便、成本低廉、操作簡單、學生感興趣。後來在鼓樓區其他學校初二物理教學中得到進一步的檢驗,各位同行一致反應較好。具有較大的推廣使用價值。

Ⅶ 實驗報告的總結怎麼寫

實驗 報告 是實驗過程的 總結 與提升,也是實驗的一個重要環節,但其重要性往往被忽略,特別是實驗數據的總結,今天我給大家整理了實驗報告的總結怎麼寫,謝謝大家對我的支持。

實驗報告的總結怎麼寫篇一

本學期我們生科專業開設了3門實驗課,在實驗課中,我學到了很多在平時的學習中學習不到的東西,尤其是物理光學實驗。它教會我更多的應該是一種態度,對待科學,對待學習。為期七周的的大學物理實驗就要畫上一個圓滿的句號了,回顧這七周的學習,感覺十分的充實,通過親自動手,使我進一步了解了物理實驗的基本過程和基本 方法 ,為我今後的學習和工作奠定了良好的實驗基礎。

我很感謝能夠有機會學習物理實驗,因為每一位老師都教會了我很多。每次上實驗課,老師都給我們認真的講解實驗原理,輪到我們自己動手的時候,老師還常常給予我們幫助,不厭其煩地為我們講解,直到我們做出來。有的同學在實驗過程中出現了問題,就耽誤了時間,老師也總是陪著我們直到最後一名同學做完實驗。

在大學物理實驗課即將結束之時,我對在這一年來的學習進行了總結,總結這一年來的收獲與不足。取之長、補之短,在今後的學習和工作中有所受用。下面我就對我這一年所學到的東西做一個概述:

1、實驗課的基本程序

1.1、 課前預習 :

對於每一次將要進行的實驗,我們都要做好預習,通過閱讀實驗教材,上網搜索資料,自己翻閱其他輔導書,弄清本次實驗的目的、原理和所要使用的儀器,明確測量方法,了解實驗要求及實驗中特別要注意的問題等。這一步至關重要,它是實驗成敗的關鍵。我覺得我對於這一點還是做的不錯的,因此每一次實驗都能夠很順利地完成。而且我發現我准備地越充分,實驗就會越順利。因為前期的准備可以使我在實驗的時候避免手忙腳亂,充分的預習也使我充滿了信心。因為我做了充分的預習,在實驗中就不會遇到突發狀況就不知該如何是好。就這樣一步一個腳印,就不必「從頭再來」,節省了時間。

1.2、實驗操作

我們做實驗是在每周周二的下午,先由實驗輔導老師對實驗進行講解,老師的講解很重要,一定要認真地聽。因為老師會講一些實驗中可能會出現的問題及注意事項,這會幫我們解決很多麻煩,可以避免很多錯誤。老實講解完實驗有關的事情後,還會給我們再詳細的對實驗儀器的使用進行講解,在對基本實驗的裝置了解之後,我們對自己動手實驗就不會有一種很陌生的感覺了,這一點對我們來說很有利,我們可以很投入和很成功的完成實驗。因為我們已經知道什麼地方是操作的要點,什麼可能導致失敗。並且物理實驗本就在很大程度上調動我們學習的積極性。實驗完畢,實驗數據須經教師審閱、簽字,再將儀器整理好。

1.3、實驗數據記錄

「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准」,通過實驗,我們在研究中才能獲得第一手的數據,以幫助我們順利得出結論。同時我們也初步體會到了何謂「嚴格審慎的科學態度」:科學實驗容不得一絲作假,它是永遠與「誠實」二字相聯系的;即使在實驗過程中遇到挫折與失敗,也要實事求是。我們不能因為一點虛榮心,就只想把成功的步驟或漂亮的結果記到實驗記錄里,而不想把那些不好的甚至是失敗的過程留下。其實這是不好的。殊不知,許多寶貴 經驗 和意外發現就這樣與你擦肩而過。客觀、真實、詳盡的記錄是一筆寶貴的財富。我們應該始終摯著地追求科學真理,就能無愧吾心,科學的大門也將為我們敞開!

1.3、整理實驗報告

實驗報告是實驗成果的文字報告,是實驗過程的總結。我們是在做完實驗的下一周交報告,這樣的好處是我們不會為了寫報告手忙腳亂而且還會很好的幫我們能復習一下實驗內容。實驗報告對我們整個大學期間的物理實驗都是很重要的一步,這也是檢測我們學生學到什麼的重要一步,並且也是考察我們數據處理能力的一個重要依據。對於實驗報告我每次都很認真地對待,很認真地去完成。只有將實驗報告完成了,才表示本次實驗已經完成了。

2、物理實驗數據處理的基本方法(列表法、作圖法、最小二乘法、逐差法)

一般在記錄原始數據的時候用列表法,在處理數據的時候有時為了直觀會用到作圖法,另外兩種方法並不是很常用。

在實驗中我們還用到了很多原來沒有接觸過的儀器,我們知道在使用儀器前一定要調整儀器的初態使之處於安全位置,還要對零位作調整如果沒有歸零的話應使其歸零,在做某些實驗如:薄透鏡焦距的測定(需使用分光計)需要將儀器調整至水平則還需要做這方面的調整,還需要在轉動機械搖桿時注意避免空程誤差……

總之在實驗中需要注意的事情很多,但也是因為這些事情讓我們能體會到,物理實驗需要的是嚴謹的思維,需要認真的去想,每一步都要做的很嚴謹,不然就會產生不該產生的誤差影響最終的數據結果,導致實驗失敗。

大學物理光學實驗是我進入大學以來接觸的第二門物理實驗課,相對於物理電學實驗,這一次我有了上次的經驗,對於光學實驗就更得心應手一些。通過對其長時間的學習與了解,我學到了很多關於大學實驗的方法與要求,更重要的是,在自己親自嘗試與接觸各種實驗操作過程中,我了解到要作為一個合格的實驗者,必須具備很多綜合素質:1、科學的嚴謹性;2、解決問題的主動性;3、對知識的探索性。開放實驗教會了我許多東西,而這些東西,恰是我今後大學生活乃至日後的科學研究方面所必須具備的。

物理實驗遠沒有我想像的那樣簡單,要想做好一個物理實驗,容不得半點馬虎。大學物理實驗正是這樣一門培養我們耐心、恆心和信心的課,讓我們的思維和創造力得到了大幅度的提高,讓我們的科學素養有了很大的飛越。真真正正變學生的被動學習為主動學習,激發了我們的學習熱情,不管實驗成功或是失敗,我們都能從中獲得很多從 其它 地方得不到的知識,讓我們獲益匪淺!

當然對於這門課程,我也有一些想法,我們所做的六個實驗都是按照已經設計好的路子走下來的,有點變化也不怎麼大,如果這門課程可以變成一門開放的課程就更好了,讓學生自己去摸索,自己去查閱資料,自己去想辦法做好一個實驗,或者讓學生自己去設計一個實驗驗證一些理論,這樣的話這門課將會變得更加有吸引力,而且學習效果也會更加的明顯。

回顧六個實驗的過程,總的來說收獲還是很多的。最直接的收獲是提高了實驗中的基本操作能力,並對各種常見儀器有了了解,並掌握了基本的操作。但感到更重要的收獲是培養了自己對實驗的興趣。還有,就是切身的體驗到了嚴謹的實驗態度是何等的重要。本學期的實驗也在很大程度上開闊了我的視野,增長了見識,在喟嘆先人的聰明才智之餘,更激發了我們對未知領域的求知與探索。而且這才實驗也是對我們進入大學後的又一次系統的實驗方法與實驗技能的培訓,通過對實驗現象的觀察、分析和對物理量的測量,使我們進一步加深了對物理學原理的理解,培養與提高了我們的科學實驗能力以及科學實驗素養。特別是對於我們這樣一批理科的學生,對於我們的理論知識的要求並不是很高,因此對於物理我們並不是理解的很透徹的,實驗就給了我們一個機會,讓我們更直觀地去理解科學,理解物理。科學實驗是科學理論的源泉,是自然科學的根本,大學物理實驗為我們提供了這樣的一個平台,為我們動手能力的培養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除次之外,大學物理實驗使我們認識到了一整套科學縝密的實驗方法,對於我開發我們的智力,培養我們分析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有著十分重要的意義,對於我們科學的 邏輯思維 的形成有著積極的現實意義。

感謝大學物理光學實驗,讓我收獲了許多。也非常感謝所有的實驗老師,對我的悉心指導。

實驗報告的總結怎麼寫篇二

對某種 教育 現象實驗後,要對整個實驗過程進行全面總結,提出一個客觀的、概括的、能反映全過程及其結果的書面材料,即謂教育實驗報告。教育實驗報告可分為三部分:①前言。②實驗過程和結果。③討論及結論。實驗報告的基本結構:

(1)題目。應以簡練、概括、明確的語句反映出教育的對象、領域、方法和問題,使讀者一目瞭然,判斷出有無閱讀價值。

(2)單位、作者。應寫明研究者的工作單位,或寫明某某課題實驗者或牽頭人、組長、撰稿人,其他人員可寫在報告的結尾處。以示對實驗報告的負責,並便於讀者與之聯系。

(3)課題部分。是實驗研究工作的出發點和實驗報告的核心。課題的表述要具體、清楚,明確表示出作者的研究方向、目的,並說明課題來源、背景、針對性及解決該課題的實際意義的價值。

(4)實驗方法。這是實驗報告的主要內容之一,目的是使人了解研究結果是在什麼條件下和情況中通過什麼方法,根據什麼事實得來的,從而判定實驗研究的科學性和結果的真實性和可靠性,並可依此進行重復驗證。關於實驗方法主要應交代:①怎樣選擇被試,被試的條件、數量、取樣方式,實驗時間及研究結果的適應范圍。②實驗的組織類型(方法)及採取這種組織類型的依據。即:單組實驗、等組實驗還是輪組實驗;採取這種實驗類型的依據包括哪些方面,如考試成績及評分標准;基礎測定及測定內容等。③實驗的具體步驟;對實驗班進行實驗處理的情況。④因果共變關系的驗證(要注意原因變數一定要出現在結果變數之前,或兩者同時出現,但不能產生於結果變數之後,否則先果後因,實驗就不成立了)。這里,要對兩個變數進行測定。測定方法也應交代清楚:是口頭測定,書面測定還是操作測定;是個別測定還是集體測定;有無後效測定的時間等。因此,在實驗前,就應對與效果變數測定內容相關的原因變數進行測定,以便與效果變數對比。只有經過這樣的對比,才能發現共變關系。⑤對無關因子的控制情況。只有嚴格控制無關因子的作用,才可運用統計檢驗來消除偶然因子的作用。

(5)實驗結果。實驗結果中最重要的是提出數據和典型事例。數據要嚴格核實,要注意圖表的正確格式。用統計檢驗來描述實驗因子與實驗結果之間的關系;典型事例能使人更好地理解實驗結果,使實驗更有說服力。

(6)分析與討論。即運用教育教學理論來討論和分析與實驗結果有關的問題。其主要內容有:①由實驗結果來回答篇首提出來的問題;②對實驗結果進行理論上的分析與論證;③把實驗結果與同類研究結果相比較,找出得失優差;④提出可供深入研究的問題及本實驗存在的問題,使以後的研究方向更明確,少走彎路。

(7)結論。它是整個實驗的一個總結,它直接來自實驗的結果,並回答實驗提出的問題。下結論語言要准確簡明;推理要有嚴密的邏輯性。結論適用的范圍應同取樣的范圍一致。

(8)附錄和參考文獻。附錄是指內容太多、篇幅太長而不便於寫入研究報告但又必須向讀者交代的一些重要材料。如測試題、評分標准、原始數據、研究記錄、統計檢驗等內容;參考文獻是指在實驗報告中參考和引用別人的材料和論述。應註明出處、作者、文獻、標題、書名或刊名及出版時間。如引用未經編譯的外文資料,用原文註解,以資查證。

實驗報告的總結怎麼寫篇三

一、《軟體技術基礎》上機實驗內容

1.順序表的建立、插入、刪除。

2.帶頭結點的單鏈表的建立(用尾插法)、插入、刪除。

二、提交到個人10m硬碟空間的內容及截止時間

1.分別建立二個文件夾,取名為順序表和單鏈表。

2.在這二個文件夾中,分別存放上述二個實驗的相關文件。每個文件夾中應有三個文件(.c文件、.obj文件和.exe文件)。

3. 截止時間:12月28日(18周周日)晚上關機時為止,屆時伺服器將關閉。

三、實驗報告要求及上交時間(用a4紙列印)

1.格式:

《計算機軟體技術基礎》上機實驗報告

用戶名se____ 學號 姓名 學院

① 實驗名稱:

② 實驗目的:

③ 演算法描述(可用文字描述,也可用流程圖):

④ 源代碼:(.c的文件)

⑤ 用戶屏幕(即程序運行時出現在機器上的畫面):

2.對c文件的要求:

程序應具有以下特點:a 可讀性:有注釋。

b 交互性:有輸入提示。

c 結構化程序設計風格:分層縮進、隔行書寫。

3. 上交時間:12月26日下午1點-6點,工程設計中心三樓教學組。 請注意:過時不候喲!

四、實驗報告內容

0.順序表的插入。

1. 順序表的刪除。

2.帶頭結點的單鏈表的插入。

3. 帶頭結點的單鏈表的刪除。

注意:

1. 每個人只需在實驗報告中完成上述4個項目中的一個,具體安排為:將自己的序號對4求余,得到的數即為應完成的項目的序號。

例如:序號為85的同學,85%4=1,即在實驗報告中應完成順序表的刪除。

2. 實驗報告中的源代碼應是通過編譯鏈接即可運行的。

3. 提交到個人空間中的內容應是上機實驗中的全部內容。

實驗報告的總結怎麼寫篇四

【引言】

順磁共振(EPR)又稱為電子自旋共振(ESR),這是因為物質的順磁性主要來自電子的自旋。電子自旋共振即為處於恆定磁場中的電子自旋在射頻場或微波場作用下的磁能級間的共振躍遷現象。順磁共振技術得到迅速發展後廣泛的應用於物理、化學、生物及醫學等領域。電子自旋共振方法具有在高頻率的波段上能獲得較高的靈敏度和解析度,能深入物質內部進行超低含量分析,但並不破壞樣品的結構,對化學反應無干擾等優點,對研究材料的各種反應過程中的結構和演變,以及材料的性能具有重要的意義。研究了解電子自旋共振現象,測量有機自由基DPPH的g因子值,了解和掌握微波器件在電子自由共振中的應用,從矩形諧振長度的變化,進一步理解諧振腔的駐波。

【正文】

一、實驗原理

(1)電子的自旋軌道磁矩與自旋磁矩 l

原子中的電子由於軌道運動,具有軌道磁矩,其數值為:

l號表示方向同Pl相反。在量子力學中PePl2me,負,因而lB1)B2me稱為玻爾磁子。電子除了軌道運動外,其中e還具有自旋運動,因此還具有自旋磁矩,其數值表示為:sePsme。

由於原子核的磁矩可以忽略不計,原子中電子的軌道磁矩和自旋磁矩合成原子的總磁矩:jgej(j1)l(l1)s(s1)Pjg12me,其中g是朗德因子:2j(j1)。

在外磁場中原子磁矩要受到力的作用,其效果是磁矩繞磁場的方向作旋進,也就是Pj繞著磁場方向作旋進,引入回磁比同時原子角動量Pj和原子總磁矩Pjm ,mj,j1,j2,e2me,總磁矩可表示成jPj。j取向是量子化的。Pj在外磁場方向上的投影為:其中m稱為磁量子數,相應磁矩在外磁場方向上j。的投影為: jmmgB ;mj,j1,j2,

(2)電子順磁共振 j。

如果在原子所在的穩定磁場區又疊加一個與之垂直的交變磁場,且角頻率滿足條件gBB,即EB,剛好滿足原子在穩定外磁場中的鄰近二能級差時,二鄰近能級之間就有共振躍遷,我們稱之為電子順磁共振。 P當原子結合成分子或固體時,由於電子軌道運動的角動量常是猝滅的,即j近似為零,所以分子和固體中的磁矩主要是電子自旋磁矩的貢獻。根據泡利原理,一個電子軌道最多隻能容納兩個自旋相反的電子,若電子軌道都被電子成對地填滿了,它們的自旋磁矩相互抵消,便沒有固有磁矩。通常所見的化合物大多數屬於這種情況,因而電子順磁共振只能研究具有未成對電子的特殊化合物。

(3)弛豫時間

實驗樣品是含有大量具有不成對電子自旋所組成的系統,雖然各個粒子都具有磁矩,但是在熱運動的擾動下,取向是混亂的,對外的合磁矩為零。當自旋系統處在恆定的外磁場H0中時,系統內各質點的磁矩便以不同的角度取向磁場H0的方向,並繞著外場方向進動,從而形成一個與外磁場方向一致的宏觀磁矩M。當熱平衡時,分布在各能級上的粒子數服從波耳茲曼定律,即:N2EE1Eexp(2)exp()N1kTkT式中k是波耳茲曼常數,k=1.3803×10-16(爾格/度),T是絕對溫度。計算表明,低能級上的粒子數略比高能級上的粒子數多幾個。這說明要現實出宏觀的共振吸收現象所必要的條件,既由低能態向高能級躍遷的粒子數比由高能級向低能級躍遷的粒子數要多是滿足的。正是這一微弱的上下能級粒子數之差提供了我們觀測電子順磁共振現象的可能性。

二、實驗裝置

微波順磁共振實驗系統由三厘米固態信號發生器,隔離器,可變衰減器,波長計,魔T,匹配負載,單螺調配器,晶體檢波器,矩形樣品諧振腔,耦合片,磁共振實驗儀,電磁鐵等組成,為使聯結方便,增加了H面彎波導,波導支架等元件。

(1)三厘米固態信號發生器:

是一種使用體效應管做振盪源的信號發生器,為順磁共振實驗系統提供微波振盪信號。

(2)隔離器:

位於磁場中的某些鐵氧體材料對於來自不同方向的電磁波有著不同的吸收,經過適當調節,可使其哦對微波具有單方向傳播的特性。隔離器常用於振盪器與負載之間,起隔離和單向傳輸作用。

(3)可變衰減器:

把一片能吸收微波能量的吸收片垂直與矩形波導的寬邊,縱向插入波導管即成,用以部分衰減傳輸功率,沿著寬邊移動吸收可改變衰減量的大小。衰減器起調節系統中微波功率以及去耦合的作用。

(4)波長表:

波通過耦合孔從波導進入頻率計的空腔中,當頻率計的腔體失諧時,腔里的電磁場極為微弱,此時,它基本上不影響波導中波的傳輸。當電磁波的頻率滿足空腔的諧振條件時,發生諧振,反映到波導中的阻抗發生劇烈變化,相應地,通過波導中的電磁波信號強度將減弱,輸出幅度將出現明顯的跌落,從刻度套筒可讀出輸入微波諧振時的刻度,通過查表可得知輸入微波諧振頻率。

(5)匹配負載:

波導中裝有很好地吸收微波能量的電阻片或吸收材料,它幾乎能全部吸收入射功率。

(6)微波源:

微波源可採用反射式速調管微波源或固態微波源。本實驗採用3cm固態微波源,它具有壽命長、輸出頻率較穩定等優點,用其作微波源時,ESR的實驗裝置比採用速調管簡單。因此固態微波源目前使用比較廣泛。通過調節固態微波源諧振腔中心位置的調諧螺釘,可使諧振腔固有頻率發生變化。調節二極體的工作電流或諧振腔前法蘭盤中心處的調配螺釘可改變微波輸出功率。

(7)魔 T:

魔 T是一個具有與低頻電橋相類似特

征的微波元器件,如圖(2)所示。它有四個臂,相當於一個E~T和一個H~T組成,故又稱雙T,是一種互易無損耗四埠網路,具有「雙臂隔離,旁臂平分」的特性。利用四埠S矩陣可證明,只要1、4臂同時調到匹配,則2、3臂也自動獲得匹配;反之亦然。E臂和H臂之間固有隔離,反向臂2、3之間彼此隔離,即從任一臂輸入信號都不能從相對臂輸出,只能從旁臂輸出。信號從H臂輸入,同相等分給2、3臂;E臂輸入則反相等分給2、3臂。由於互易性原理,若信號從反向臂2,3同相輸入,則E臂得到它們的差信號,H臂得到它們的和信號;反之,若2、3臂反相輸入,則E臂得到和信號,H臂得到差信號。當輸出的微波信號經隔離器、衰減器進入魔 T的H臂,同相等分給2、3臂,而不能進入E臂。3臂接單螺調配器和終端負載;2臂接可調的反射式矩形樣品諧振腔,樣品DPPH在腔內的位置可調整。E臂接隔離器和晶體檢波器;2、3臂的反射信號只能等分給E、H臂,當3臂匹配時,E臂上微波功率僅取自於2臂的反射。

(8)樣品腔:

樣品腔結構,是一個反射式終端活塞可調的矩型諧振腔。諧振腔的末端是可移動的活塞,調節活塞位置,使腔長度等於半個波導波長的整數倍lpg/2時,諧振腔諧振。當諧振腔諧振時,電磁場沿諧振腔長l方向出現P/2個長度為g的駐立半波,即TE10P模式。腔內閉合磁力線平行於波導寬壁,且同一駐立半波磁力線的方向相同、相鄰駐立半波磁力線的方向相反。在相鄰兩駐立半波空間交界處,微波磁場強度最大,微波電場最弱。滿足樣品磁共振吸收強,非共振的介質損耗小的要求,所以,是放置樣品最理想的位置。在實驗中應使外加恆定磁場B垂直於波導寬邊,以滿足ESR共振條件的要求。樣品腔的寬邊正中開有一條窄槽,通過機械傳動裝置可使樣品處於諧振腔中的任何位置並可以從窄邊上的刻度直接讀數,調節腔長或移動樣品的位置,可測出波導波長。

三、實驗步驟

(1)連接系統,將可變衰減器順時針旋至最大, 開啟系統中各儀器的電源,預熱20分鍾。

(2)按使用 說明書 調節各儀器至工作狀態。

(3)調節微波橋路,用波長表測定微波信號的頻率,使諧振腔處於諧振狀態,將樣品置於交變磁場最強處。

(4)調節晶體檢波器輸出最靈敏,並由波導波長的計算值大體確定諧振腔長度及樣品所在位置,然後微調諧振腔的長度使諧振腔處於諧振狀態。

(5)搜索共振信號,按下掃場按扭,調節掃場旋鈕改變掃場電流,當磁場滿足共振條件時,在示波器上便可看到共振信號。調節儀器使共振信號幅度最大,波形對稱。

(6)使用高斯計測定磁共振儀輸出電流與磁場強度的數值關系曲線,確定共振時的磁場強度。

(7)根據實驗測得的數據計算出g因子。

實驗報告的總結怎麼寫篇五

(在所做過的實驗內容里挑選一個自己最有收獲,最有感想的實驗內容)

綜合實驗報告標題(可與實驗名稱不同)

一、實驗目的和要求。

二、實驗儀器設備。

三、實驗設計及調試:

(一)實驗內容。

(二)實驗電路:畫出與實驗內容有關的簡單實驗電路。

(三)實驗設計及調試步驟:

(1)對實驗內容和實驗電路進行分析,理出完成實驗的設計思路。(2)列出程序設計所需的特殊標志位、堆棧sp、內部ram、工作寄存器等資源的分配列表,分配列表時注意考慮資源在程序執行過程可能會出現沖突的問題。

(3)畫出程序設計流程圖,包括主程序和各子程序流程圖。

(4)根據(2)、(3)的內容寫出實驗程序。

(5)調試程序(可以使用模擬模擬器)。

a、根據程序確定調試目的,即調試時所需觀察的內容結果。

b、根據各調試目的分別選擇調試所需的方法,如單步、斷點等命令,分別列出各調試方法中所需要關注記錄的內容。

c、調試程序,按各種調試方法記錄相應的內容。

d、分析調試記錄的內容和結果,找出程序中可能出錯的地方,然後修改程序,繼續調試、記錄、分析,直到調試成功。

(四)實驗調試過程中所遇到的問題、解決問題的思路和解決的方法。

四、實驗後的經驗教訓總結。

>>>下一頁更多精彩的「實驗報告的總結怎麼寫」

var _hmt = _hmt || []; (function() { var hm = document.createElement("script"); hm.src = "https://hm..com/hm.js?"; var s = document.getElementsByTagName("script")[0]; s.parentNode.insertBefore(hm, s); })();
閱讀全文

與位移檢測裝置實驗報告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江湖多功能電動工具 瀏覽:995
光碟機如何改裝機械硬碟嗎 瀏覽:480
工具箱漢化smart 瀏覽:133
鑄造除塵器為什麼要做保溫層 瀏覽:617
怎麼看機械表要保養 瀏覽:517
小學生雕刻工具箱 瀏覽:417
k5儀表信息怎麼調 瀏覽:936
青島泰科閥門怎麼樣 瀏覽:277
地熱總閥門開關擰不動怎麼辦 瀏覽:60
03儀表盤模式怎麼換 瀏覽:284
ktv設備有哪些設備 瀏覽:191
關節軸承怎麼安裝使用 瀏覽:838
生產山楂糕需要哪些設備 瀏覽:91
機械表後面的飛輪是什麼 瀏覽:163
怎麼實現儀表盤ar導航 瀏覽:722
某同學設計了如下裝置來 瀏覽:633
超聲波儀器動態范圍是什麼意思 瀏覽:11
傳動裝置分析 瀏覽:263
風機與閥門連鎖怎麼實現 瀏覽:314
消防管道閥門抽檢比例 瀏覽:3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