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裝置知識 > 煙霧自動排風裝置

煙霧自動排風裝置

發布時間:2022-12-26 02:29:19

1. 消防系統中的排風、排煙系統的區別和聯系是什麼

通風系統、送風系統和排煙系統的區別:

1、通風系統包括,送風系統、排風系統、防排煙系統。

根據字面意思就可以理解它們是干什麼用的了。

2、一般情況下是分開施工的;比如單獨的送風系統、排風系統。

3、設計人員有一般是將排風系統與防排煙系統放在一起設計以節約工程成本。

拓展資料:消防聯動系統是火災自動報警系統中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通常包括消防聯動控制器、消防控制室顯示裝置、傳輸設備、消防電氣控制裝置、消防設備應急電源。消防電動裝置、消防聯動模塊、消防栓按鈕、消防應急廣播設備、消防電話等設備和組件。GB50116-2013《火災自動報警系統設計規范》對消防聯動控制的內容、功能和方式有明確的規定。消防排煙系統通常包括機械排煙和自然排煙兩種,其中機械排煙與機械送排風系統一起,都是利用機械(風機)動力促使空氣(煙氣)流動的,一般統稱為機械通風系統。

2. 什麼是全自動防煙防火調節閥

用途
應用於有防火要求的通風和空調系統的穿牆水平風管回及穿過樓層垂直風管道上,當發生火答災時,執行機構在溫感器動作、閉門自動關閉、控制中心輸出24V電源或手動將閥門關閉,防止火勢沿風管蔓延,平時常開,(防煙防火調節閥兼具有風量調節功能)(可做成防爆型、氣動型)
●性能特點
(1)閥門平時處於常開狀態,當氣流溫度達到70℃時,溫感器動作,閥門關閉;
(2)可通過DC24V電源使閥門關閉;
(3)手動關閉或手動復位;
(4)0°~90°范圍內手動調節葉片開啟度;
(5)輸出閥門關閉信號,可與其它防火設備聯鎖。

本系列產品有:防火閥、自重式防火閥、防火調節閥、防煙防火閥、防煙防火調節閥、全自動防煙防火閥、全自動防煙防火調節閥、排煙閥、遠控排煙閥、排煙防火閥、遠控排煙防火閥、全自動排煙防火閥、排煙送風口、遠控排煙送風口、遠控板式排煙口、防火排煙送風口、遠控防火排煙送風口。
參考資料:http://www.fsgeli.cn

3. 酒店的機械通風或排風裝置包括哪些

電源自動控制系統,動力系統(排風機),輸送系統(排風管道),加濕或者乾燥系統之類的

4. 電動排煙窗是什麼意思 怎樣解釋電動排煙窗

1、電動排煙窗的意思是安裝設置在建築中庭或者是高層建築的外牆,電動排煙窗上有自動開啟排煙窗的裝置。電動排煙天窗是一種玻璃材質的天窗,一般指三角形電動天窗,圓拱形電動天窗,一字型電動天窗,主要作用是採光,滿足消防要求,必要的時候實現通風功能。

2、一般情況下,電動排煙窗是由幾個主要部件組成的,窗扇、窗樘和自動開啟裝置組成的,自動開啟裝置又由開啟器、報警器和電動控制器等相關元件構成,能在檢測到因火災引起的大量煙霧,自動開啟排煙窗,及時排放有毒煙霧。電動採光排煙天窗有工業和民用兩種,一般是指大型建築(工廠廠房、機嘗體育館等)屋頂的採光和排煙的窗戶。

3、可以電動控制的採光和排煙的窗戶。稱「電動採光排煙天窗」,是無動力排風設備,頂部一般設置採光,側面自由開啟,污染空氣就跑出去了,所以當然能排煙。

5. 能裝遇到煙霧能自動開啟的排風扇么

能裝遇到煙霧能自動開啟的排風扇。
感煙自動排氣扇能夠通過煙霧感應器感應煙塵的濃度,自動開啟開關,將煙塵排出,保護安全。
排風扇,由電動機帶動風葉旋轉驅動氣流,使室內外空氣交換的一類空氣調節電器。

6. 氣體滅火系統

1.二氧化碳滅火系統:窒息、冷卻。

2.七氟丙烷滅火系統:吸熱、降低氧濃度。

3.IG-541混合氣體滅火系統:物理滅火,降低氧濃度、增加二氧化碳含量。

1)二氧化碳滅火系統:高壓(5.17MPa)、低壓(2.07MPa)。

2)七氟丙烷滅火系統:鹵代烷滅火劑,1301和1211。

3)惰性氣體滅火系統:IG01氬氣、IG100氮氣、IG55氬氣和氮氣、IG541氬氣和氮氣和二氧化碳。

1)無管網滅火系統:預制滅火系統,櫃式氣體滅火裝置、懸掛式氣體滅火裝置

2)管網滅火系統:組合分配(保護兩個以上防護區)、單元獨立(保護一個防護區)。

1)全淹沒滅火系統

2)局部應用滅火系統

1)自壓式氣體滅火系統:依靠自身飽和蒸氣壓力進行輸送。

2)內儲壓式氣體滅火系統:靠瓶組內充壓氣體進行輸送。

3)外儲壓式氣體滅火系統:充壓氣體瓶組按設計壓力進行充壓。

1. 高壓二氧化碳滅火系統、內儲壓式七氟丙烷滅火系統、外儲壓式七氟丙烷滅火系統、惰性氣體滅火系統:驅動氣體瓶組(可選)、容器閥、單向閥、連接管、集流管、選擇閥、驅動裝置、信號反饋裝置、安全泄放裝置、檢漏裝置、控制盤、管道管件、噴頭及吊鉤支架等。(減壓裝置,針對外儲壓合或惰性氣體滅火系統)

2.低壓二氧化碳滅火系統:滅火劑儲存裝置、總控閥、驅動器、噴頭、管道超壓泄放裝置、信號反饋裝置、控制器等。

3.無管網滅火系統:

1)櫃式氣體滅火裝置:滅火劑瓶組、驅動氣體瓶子(可選)、容器閥、減壓裝置(針對惰性氣體滅火裝置)、驅動裝置、集流管(只限多瓶組)、連接管、噴頭、信號反饋裝置、安全泄放裝置、控制盤、檢漏裝置、管道管件等。

2)懸掛式氣體滅火裝置:滅火劑儲存容器、啟動釋放組件、懸掛支架等。

氣體滅火系統主要有自動、手動、機械應急手動合緊急啟動/停止四種控制方式。

1.高壓二氧化碳滅火系統、內儲壓式七氟丙烷滅火系統與惰性氣體滅火系統:

當防護區方式火災時,產生煙霧、高溫和光輻射使感煙、感溫、感光等探測器探測到火災信號,探測器將火災信號轉變為電信號傳送到報警滅火控制器,控制器自動發出聲光報警並經過邏輯判斷後,啟動聯動裝置,經過一段時間延時,發出系統啟動信號,啟動驅動氣體瓶組上的容器閥釋放驅動氣體,打開通向發生火災的防護區的選擇閥,同時打開滅火劑瓶組的容器閥,各瓶組的滅火劑經連接管匯集到集流管,通過選擇閥到達安裝在防護區內的噴頭進行噴房滅火,同時安裝在管道上的信號反饋裝置動作,將信號傳送到控制器,由控制器啟動防護區外的釋放警示燈和警鈴。

壓力開關檢測系統是否正常工作,若啟動指令發出,而壓力開關的信號未反饋,則說明系統存在故障,值班人員應在聽到事故報警後趕到儲瓶間,手動開啟儲存容器上的容器閥,實施人工啟動滅火。

2.外儲壓式七氟丙烷滅火系統:

控制器發出系統啟動信號,啟動驅動氣體瓶組上的容器閥釋放驅動氣體,打開通向發生火災的防護區的選擇閥,同時打開加壓單元氣體瓶組的容器閥,加壓氣體經減壓後進入滅火劑瓶組,加壓後的滅火劑經連接管道匯集到集流管,通過選擇閥到達安裝在防護區內的噴頭進行噴放滅火。

滅火前可切斷氣源的氣體火災、電氣火災、液體火災或可熔化的固體火災、固體表面火災。

1.防護區的劃分:管網滅火系統一個防護區面積不宜大於800㎡,且容積不宜大於3600m³;預制滅火系統一個防護區面積不宜大於500㎡,且容積不宜大於1600m³。

2.耐火性能:防護區圍護結構及門窗的耐火極限均不宜低於0.5h;吊頂的耐火極限不宜低於0.25h。延時時間為30s,撲救表面火災應不大於1min,撲救固體深位火災不應大於7min。

3.耐壓性能:防護區圍護結構承受內壓壓強不宜低於1200Pa。

4.泄壓能力:對於全封閉防護區,應設置泄壓口,泄壓口應位於防護區凈高的2/3以上,宜設置在外牆上,對於設有防爆泄壓設施或門窗縫隙未設密封條的防護區可不設泄壓口。

5.封閉性能:防護區圍護構件上不宜設置敞開孔洞,當必須設置敞開孔洞時,應設置能手動或自動關閉的裝置。滅火劑噴放前,應自動關閉防護區內除泄壓口外的開口。

6.環境溫度:防護區最低環境溫度不應低於-10℃。

1.應設疏散通道和安全出口,保證人員30s撤離完畢。門應向疏散方向開啟,並能自行關閉,用於疏散的門必須能從防護區內打開。

2.地下防護區和無窗或固定窗扇的地上防護區,應設置機械排風裝置,排風口宜設在防護區的下部並直通室外。通信機房、電子計算機房等場所的通風換氣次數應不小於每小時5次。

3.儲瓶間的門應向外開啟,應設應急照明,應有良好的通風條件,地下儲瓶間應設機械排風裝置,排風口應設在下部,室內氣體可通過排風管排至室外。

4.經過油爆炸危險和變電、配電場所的管網,以及布設在以上場所的金屬箱體等,應設防靜電接地。

5.有人工作的防護區的滅火設計濃度或實際使用濃度,不應大於有毒性反應濃度。

6.防護區內的預知滅火系統的充壓壓力不應大於2.5MPa。

7.設有氣體滅火系統的場所,宜配置空氣呼吸器。

1)啟動釋放二氧化碳之前或同時,必須切斷可燃、助燃氣體的氣源。

2)組合分配系統的二氧化碳儲量,不應小於所需儲存量最大的一個防護區域或保護對象的儲存量。

3)當組合分配系統保護5個及以上的防護區或保護對象,或者在48h內不能恢復時,二氧化碳應有備用量,備用量不應小於系統設計的儲存量。

1)對氣體、液體、電氣火災和固體表面火災,在噴放二氧化碳前不能自動關閉的開口,其面積不應大度防護區總面積的3%,且開口不應設在底面。

2)對固體深位火災,除泄壓口以外的開口,在噴放二氧化碳前應自動關閉。

3)防護區圍護結構及門窗耐火極限不應低於0.5h,吊頂的耐火極限不應低於0.25h,圍護結構及門窗的允許壓強不宜小於1200Pa。

4)防護區用的通風機和通風管道中的防火閥,在噴放二氧化碳前應自動關閉。

5)二氧化碳設計濃度不應小於滅火濃度的1.7倍,並不得低於34%。

6)當防護區的環境溫度超過100℃時,設計用量應在基礎上每超過5℃增加2%。當防護區的環境溫度低於-20℃時,設計用量應在基礎上每降低1℃增加2%。

7)防護區應設置泄壓口,並宜設在外牆上,其高度應大於防護區凈高的2/3。

8)二氧化碳的噴放時間不應大於1min,當撲救固體深位火災時,噴放時間不應大於7min,並應在2min內使二氧化碳濃度達到30%。

1)保護對象周圍的空氣流動速度不宜大於3m/s,必要時應採取擋風措施。

2)在噴頭魚保護對象之間,噴頭噴射角范圍內不應有遮擋物。

3)當保護對象為可燃液體時,液面至容器緣口的距離不得小於150mm。

4)滅火系統的設計可採用面積法或體積法。當保護對象的著火部位是比較平直的表面時宜採用面積法,當著火對象為不規則物體時,應採用體積法。

5)二氧化碳的噴射時間不應小於0.5min,對於燃點溫度低於沸點溫度的液體和可熔化固體的火災,二氧化碳的噴射時間不應小於1.5min。

1)有爆炸危險的氣體液體類火災的防護區,應採用惰化設計濃度;無爆炸危險的氣體、液體類火災和固體類火災的防護區,應採用滅火設計濃度。

2)幾種可燃物共存或混合時,滅火設計濃度或惰化設計濃度,應按其中最大的滅火設計濃度或惰化設計濃度確定。

3)兩個或者兩個以上的防護區採用組合分配系統時,一個組合分配系統所保護的防護區不應超過8個。

4)滅火系統的滅火劑儲量,應為防護區的滅火設計用量與儲存容器內的滅火劑剩餘量和管網內的滅火劑剩餘量之和。

5)滅火系統的儲存裝置72h內不能重新充裝恢復工作的,應按系統原儲存量的100%設置備用量。

6)滅火系統的設計溫度,應採用20℃。

7)同一集流管上的儲存容器,其規格、充裝壓力和充裝量應相同。

8)同一防護區,當設計兩套或三套管網時,集流管可分別設置,系統啟動裝置必須共用。

9)各管網上噴頭流量均應按同一滅火設計濃度、同一噴放時間進行設計,且管網上不應採用四通管件進行分流。

10)噴頭的保護高度最大不宜大於6.5m,最小不應小於0.3m;噴頭安裝高度小於1.5m時,保護半徑不宜大於4.5m,噴頭安裝高度不小於1.5m時,保護半徑不應大於7m。

11)噴頭宜貼近防護區頂面安裝,距頂面的最大距離不宜大於0.5m。

12)一個防護區設置的預制滅火系統,裝置數量不宜超過10台;同一防護區內的預制滅火系統裝置多於1台時,必須能同時啟動,動作響應時差不得大於2s。

1)滅火設計濃度不應小於滅火濃度的1.3倍,惰化設計濃度不應小於惰化濃度的1.1倍。

2)滅火濃度:固體表面火災位5.8%;圖書、檔案、票據和文物資料庫等宜為10%;油浸變壓器室、帶油開關的配電室和自備發電機房宜為9%;通信機房和計算機房宜為8%。

3)防護區實際應用的濃度不應大於滅火設計濃度的1.1倍。

4)通信機房和電子計算機房設計噴放時間不應大於8s;其他防護區不應大於10s。

5)滅火浸漬時間:木材、紙張、織物等固體表面火災宜採用20min;通信機房和電子計算機房的電氣設備火災應採用5min;其他固體表面火災宜採用10min;氣體和液體火災不應小於1min。

6)七氟丙烷滅火系統應採用氮氣增壓輸送,氮氣的含水量不應大於0.006%。

7)儲存容器的增壓壓力分級與充裝量:一級,(2.5+0.1)MPa,不應大於1120kg/m³;二級,(4.2+0.1)MPa,焊接結構不應大於950kg/m³,無縫結構不應大於1120kg/m³;三級,(5.6+0.1)MPa,不應大於1080kg/m³。

8)管網的管道內容積,不應大於流經該管網的七氟丙烷儲存量體積的80%。

1)滅火設計濃度不應小於滅火濃度的1.3倍,惰化設計濃度不應小於惰化濃度的1.1倍。

2)固體表面火災的滅火濃度為28.1%。

3)滅火劑噴放至設計用量的95%時,其噴放時間不應大於60s,且不應小於48s。

4)滅火浸漬時間:木材、紙張、織物等固體表面火災宜採用20min;通信機房和電子計算機房的電氣設備火災宜採用10min;其他固體表面火災宜採用10min。

5)儲存容器充裝量:一級充壓(15MPa)系統,充裝量應為211.15kg/m³;二級充壓(20MPa)系統,充裝量應為281.06kg/m³。

1)二氧化碳儲存裝置均為儲存壓力5.17MPa規格,儲存裝置為無縫鋼質容器,由容器閥、連接軟管、鋼瓶組成,耐壓值為22.05MPa。高壓系統儲存裝置規格又32L、40L、45L、50L、82.5L。

2)高壓系統的儲存裝置:工作壓力不應小於15MPa,儲存容器或容器閥上應設泄壓裝置,其泄壓動作壓力應為19MPa±0.95MPa,環境溫度應為0~49℃。

3)低壓系統的儲存裝置:設計壓力不應小於2.5MPa,並應採取良好的絕熱措施。儲存容器上至少應設置兩套安全泄壓裝置,泄壓動作壓力應為2.38MPa±0.12MPa;儲存裝置的高壓報警壓力設定值應為2.2MPa,低壓報警壓力設定值應為1.8MPa;環境溫度宜為-23~49℃;應設檢漏裝置,損失10%時應及時補充

1)按結構形式:差動式和膜片式。

2)啟動方式:手動啟動、氣啟動、電磁啟動和電爆啟動。

3)啟動裝置:手動啟動器、氣動啟動器、電磁啟動器和電爆啟動器。

1)操作方式:電動、氣動、機械操作。

2)工作壓力:高壓系統不應小於12MPa,低壓系統不應小於2.5MPa。

3)系統啟動時,選擇閥應在容器閥動作之前或同時打開。

1)噴頭安裝在管網的末端。

2)用來控制滅火劑的流速與噴射方向的組件。

3)全淹沒系統應在防護區均勻布置,應接近頂棚或屋頂安裝。

4)設置在粉塵或噴漆作業場所,應增設不影響噴射效果的防塵罩。

1)將壓力信號轉化為電信號,一般設置在選擇閥前後,判斷各部位的動作正確與否。

1)一般設置在儲存容器的容器閥上及組合分配系統的集流管部分。

2)組合分配系統中,選擇閥平時處於關閉狀態,在容器閥出口處至選擇閥進口端之間形成一個封閉空間,此空間容易形成一個危險高壓區,為防止儲存器發生誤噴射,因此在集流管末端設置一個安全閥或泄壓裝置。

1)高壓系統管道應能承受最高環境溫度下二氧化碳的儲存壓力,低壓系統管道應能承受4MPa的壓力。

2)在可能爆炸的場所,管網應吊掛安裝並採取防晃措施。

3)管道可採用螺紋連接、法蘭連接或焊接。公稱直徑等於或小於80mm的管道宜採用螺紋連接,公稱直徑大於80mm的管道宜採用法蘭連接。

4)管網中閥門之間的封閉管段應設置泄壓裝置,高壓系統泄壓動作壓力應為15MPa±0.75MPa,低壓系統應為2.38MPa±0.12MPa。

1)管網系統的儲存裝置應由儲存容器、容器閥和集流管等組成;預制滅火系統應由儲存容器和容器閥等組成;容器閥和集流管之間應採用撓性連接。

2)儲瓶間和設置預制滅火系統防護區的環境溫度應為-10~50℃.

3)操作面距離牆面或兩操作面之間的拘留不宜小於1m,且應小於儲存容器外徑的1.5倍。

4)在儲存容器和或容器閥上,應設安全泄壓裝置和壓力表;組合分配系統的集流管,應設安全泄壓裝置。

5)通向每個防護區的滅火系統主管道上,應設壓力信號器或流量信號器。

6)組合分配系統的每個防護區應設置選擇閥,其公稱直徑應與主管道的公稱直徑相等。

7)噴頭應有著名型號、規格的永久性標志;設置在有粉塵、油霧等防護區的噴頭,應由防護裝置。噴頭布置應能滿足噴放後氣體滅火劑能在防護區內均勻分布的要求。當保護對象為可燃液體時,噴頭射流方向不應朝向液體表面。

8)輸送氣體滅火劑的管道應採用無縫鋼管,且內外應進行防腐處理;安裝在腐蝕性較大的環境里,宜採用不銹鋼管;輸送啟動氣體的管道,宜採用銅管。

9)管道的連接,當公稱直徑小於或等於80mm時,宜採用螺紋連接;大於80mm時,宜採用法蘭連接。

1)安全泄壓裝置動作壓力:一級增壓壓力為2.5MPa時,應為5MPa±0.25MPa。二級增壓壓力為4.2MPa,最大充裝量為950kg/m³ 時,應為7MPa±0.35MPa,最大充裝量為1120kgm³時,應為8.4MPa±0.42MPa。三級增壓壓力為5.6MPa時,應為10MPa±0.5MPa

2)增壓壓力為2.5MPa的儲存容器宜採用焊接容器;增壓壓力位4.2MPa的儲存容器,可採用焊接容器或無縫容器;增壓壓力為5.6MPa的儲存容器應採用無縫容器。

3)容器閥和集流管之間的管道上應設單向閥。

1)安全泄壓裝置動作壓力:一級充壓15MPa系統,應為20.7MPa±1MPa;二級充壓20MPa系統,應為27.6MPa±1.4MPa。

2)儲存容器應為無縫容器。

1)應設置火災自動報警系統,並應選用靈敏度級別高的火災探測器。

2)管網滅火系統應設自動、手動控制和應急操作三種啟動方式;預制滅火系統應設自動和手動控制兩種啟動方式。

3)採用自動控制啟動方式時,應由不大於30s的可控延遲噴射;對於平時無人工作的防護區,可設置為無延時噴射。

4)滅火設計濃度或實際使用濃度大於無毒反應濃度NOAEL濃度的防護區,應設手動與自動控制轉換裝置。人員進入應能轉換為手動控制,人員離開應能恢復為自動控制,防護區內外應設手動、自動控制狀態的顯示裝置。

5)自動控制裝置應在接收到兩個獨立的火災信號才能啟動。

6)手動控制裝置和手動與自動轉換裝置應設在防護區疏散出口門外便於操作的地方,安裝高度為中心點距地面1.5m。機械應急操作裝置應設在儲瓶間或防護區疏散出口門外便於操作的地方。

7)氣體滅火系統的操作與控制,應包括對開口封閉裝置、通風機械和防火閥等設備的聯動操作與控制。

8)設有消防控制室的場所,防護區滅火控制系統的有關信息應傳送給消防控制室。

9)組合分配系統啟動時,選擇閥應在容器閥開啟前或同時打開。

7. 樓頂出口蓋有幾種 樓頂排煙出口的原理是什麼

視野比較廣闊,而且還不用擔心樓上有噪音會對自己造成影響,但是對於頂樓也存在著一些弊端,比如說會有排煙出口,如果出口蓋設計的不好,也能夠讓頂樓每天處於煙霧繚繞之中,所以樓頂出口蓋有幾種以及樓頂排煙出口的原理是什麼?

如今有很多人對於居住頂樓都是感覺到比較好的頂樓的生活,讓其他樓層都享受不到,因為視野比較廣闊,而且還不用擔心樓上有噪音會對自己造成影響,但是對於頂樓也存在著一些弊端,比如說會有排煙出口,如果出口蓋設計的不好,也能夠讓頂樓每天處於煙霧繚繞之中,所以樓頂出口蓋有幾種以及樓頂排煙出口的原理是什麼?

樓頂出口蓋有幾種

只有水泥一種,安裝方式也同樣,煙道出口蓋是廢氣和煙霧排放的管狀裝置, 住宅 煙道是指用於排除 廚房 煙氣或 衛生間 廢氣的豎向管道製品,也稱排風道、通風道、住宅排氣道。

1、在主體結構施工時,按照設計圖紙的位置,預留出通風煙道的孔洞,孔洞的尺寸較構件外圍尺寸要多留50~80mm。預留孔洞內的鋼筋應同時也預留下來。

2、安裝前,根據通風煙道尺寸,從 頂層 孔洞處吊垂線,以保證煙道安裝時的垂直度。

3、首層安裝時,先用1:2 水泥砂漿 找平地面。首節管座好漿後,在管內澆灌約40cm高的C20混凝土。待砼終凝後,才接著安裝上部的通風煙道。

4、先將連接件下口座漿於下層煙道隔板上口處,其四邊也應座漿密封。通風煙道要作分層承托處理。施工做法:上下管道對正座漿後,上下層通風煙道的介面一般位於樓板處,故在管道根部預埋鋼板處加焊Ф12鋼筋與孔洞預留鋼筋焊接,支撐在樓板基層上。

5、通風煙道上下節結合面塗滿聚合物水泥漿(108膠:水泥=6:1)。通風煙道與樓板間的接縫,應預先鑿毛處理,清洗干凈後支模,用C20細石微膨脹砼填實。

6、接縫處的混凝土面應比樓面低3cm左右。在填塞完混凝土後,在砼表面蓄水養護。

樓頂排煙出口的原理是什麼

1、當進氣口煙氣排入煙道內時,會和下層往上排的煙氣相遇,二股氣流相遇會形成渦流和空氣幕,該渦流和空氣阻滯幕會對下層煙氣上行產生阻礙,一旦防火 止回閥 被油污粘住開啟失靈時,煙氣因上行有阻礙,便會向室內串煙

2、為了克服以上串煙串味的技術難題,採取的解決方案是運用空氣動力學的動靜壓轉換原理(伯努利定理),由江蘇省紫葳建築技術研究所研發的組合變壓式耐火排煙道,在煙道內設置拔氣和加速氣流的專利變壓止回構件使得煙氣在特定位置完成動靜壓的轉換,使不開排煙機的廚房或衛生間排氣口處呈負壓狀態,並利用伯努利定理的原理,形成抽力,從而消除渦流和空氣阻滯幕,解決排煙道串氣串味現象。

對於頂樓出口蓋有幾種?樓頂排煙出口的原理是什麼?看過介紹之後都是應該已經有所了解了吧,其實有關排煙出口的設計分為很多種的,不同的材質所進行安裝的方式不一樣,在進行施工的時候,一定要選擇質量比較好的材料,而且也應該要按照相關的圖紙去進行操作才行。

8. 庫房溫度檢測及其自動通風排氣裝置

嗯,溫度檢測的話,我覺得應該一把溫度的那個檢測的測試的頭放在盡量的放在嗯,庫房的兩邊吧,中間也應該放一個自動通風的話,就需要均勻的排骨了

9. 自動排氣閥安裝位置、要求及原理介紹

排氣閥顧名思義就是用來排氣的物件,在我們生活中最常用到的地方就是暖氣管道。當然在一些化工工業也會用到,只要是需要排凈管道內氣體的地方都會用到排氣閥。原先我們用的排氣閥是手動的,如今自動排氣閥的產生為我們帶來很大的方便。那麼自動排氣閥安裝位置一般在哪?自動排氣閥安裝方法又是怎樣的呢?工作原理是什麼?


自動排氣閥安裝要求

1、自動排氣閥必須垂直安裝,即必須保證其內部的浮筒處於垂直狀態,以免影響排氣;

2、自動排氣閥在安裝時,最好跟隔斷閥一起安裝,這樣當需要拆下排氣閥時進行檢修時,能保證系統的密閉,水不致外流;

3、自動排氣閥一般安裝在系統的最高點,有利於提高排氣效率。

自動排氣閥安裝位置

排氣閥一般都安裝在暖氣系統的制高點。

1、地暖自動排氣閥必須垂直安裝於地面,必須保證閥體內浮筒處於豎直狀態,不能倒立或水平安裝;

2、自動排氣裝置由於氣體密度比水小,會沿著管道一直爬到系統最高點並聚集在此,為了提高排氣效率,排氣閥一般都安裝在暖氣系統的制高點;

3、為了便於地暖系統的檢修,排氣閥一般跟隔斷閥一起使用,這樣拆卸排氣閥是不需要關停系統;

4、地暖自動排氣裝置安裝好後必須擰松螺帽才能排氣,但不要全部擰開,謹防大量跑水,排氣之後記得擰緊防塵帽。

自動排氣閥工作原理

當系統中有氣體溢出時,氣體會順著管道向上爬,最終聚集在系統的最高點,而排氣閥一般都安裝在系統最高點。當氣體進入排氣閥閥腔聚集在排氣閥的上部,隨著閥內氣體的增多,壓力上升,當氣體壓力大於系統壓力時,氣體會使腔內水面下降,浮筒隨水位一起下降,打開排氣口。氣體排盡後,水位上升,浮筒也隨之上升,關閉排氣口。同樣的道理,當系統中產生負壓,閥腔中水面下降,排氣口打開,由於此時外界大氣壓力比系統壓力大,所以大氣會通過排氣口進入系統,防止負壓的危害。如擰緊排氣閥閥體上的閥帽,排氣閥停止排氣,通常情況下,閥帽應該處於開啟狀態。

大家都知道一般管道內的氣體都是向上飄的,因而我們的自動排氣閥也應該安裝在管道的制高點,才利於氣體的排出,而且我們在安裝時必須是垂直安裝,才不會影響自動排氣閥的排氣效果。一般我們暖氣在管道內進入氣體以後,水將不再循環或者循環的很慢,這樣影響暖氣的制暖效果。因而一般人們都會安裝自動排氣閥,只要有氣體進入便能直接排出。

10. 通風裝置是什麼

風機 在機械通風系統中空氣流動所需的能量由風機供給。常用的風機有離心式和軸流式兩種:①離心式風機,風機壓頭高,雜訊小,其中採用機翼形葉片的後彎式風機是一種低雜訊高效風機。②軸流式風機,在葉輪直徑、轉速相同的情況下,風壓比離心式低,雜訊比離心式高,主要用於系統阻力小的通風系統;主要優點是體積小、安裝簡便,可以直接裝設在牆上或管道內。
通風系統所用的風機按輸送介質分為防塵風機、防爆風機、防腐蝕風機等。
空氣過濾器 為了保證人體健康和滿足某些工業生產過程(如食品工業等)對空氣清潔度的要求,送入室內的空氣必須進行不同程度的凈化處理。在送風系統中常用空氣過濾器去除空氣中的塵粒,根據過濾效率的不同,空氣過濾器分為粗效、中效、高效三類。通常以金屬絲網、玻璃絲、泡沫塑料、合成纖維和濾紙作過濾材料。
除塵器和有害氣體處理設備 當排出空氣中的污染物濃度超過國家排放標准時,必須設置除塵器或有害氣體處理設備,使排出的空氣達到排放標准才可排入大氣。
除塵器是分離氣體中固體微粒的一種設備,在工業通風系統中用以去除粉塵。某些生產過程(如原料破碎、有色金屬冶煉、糧食加工等)排出空氣中所含的粉粒狀物料是生產的原料或產品,對它們進行回收,具有經濟意義。因此,在這些部門,除塵器既是環境保護設備又是生產設備。
通風除塵系統中常用的除塵器有:旋風除塵器、袋式除塵器、濕式除塵器、靜電除塵器等。
通風系統中常用的有害氣體處理方法有吸收法和吸附法。吸收法是利用適當的液體作為吸收劑與含有害氣體的空氣相接觸,使有害氣體被吸收劑所吸收或者與吸收劑發生化學反應而變為無害物質。吸附法是利用某些具有較大吸附能力的物質作為吸附劑,吸附有害氣體。活性炭是工業上應用最廣泛的一種吸附劑。吸附法適用於處理危害大的低濃度有害氣體,吸附效率可接近100%。某些有害氣體由於還缺乏經濟、有效的處理方法,在不得已的情況下可以用高煙囪把未經處理或處理不完全的空氣排入高空。這種方法稱為高空排放。
空氣加熱器 在冬季非常寒冷的地區,不能直接把室外冷空氣送入室內,必須對空氣進行加熱。通常採用表面式熱交換器,以熱水或蒸汽為熱媒進行空氣加熱。 氣幕 空氣以一定速度從條縫形孔口噴出時,構成一股平面射流。如在其對面設置條縫形吸風口吸入這股氣流,在吹、吸風口之間就會構成一道像帷幕一樣的氣流。利用這種吹吸氣流本身所具有的動量隔斷氣流兩側空氣的裝置稱為氣幕。裝設在建築物出入口的氣幕稱為大門空氣幕。大門空氣幕可以防止室外風、灰塵、昆蟲、污染空氣和臭味侵入室內,減少建築物的熱(冷)損失,而且不妨礙人和物的通過。大門空氣幕在人員車輛進出頻繁的工業廠房、冷藏庫、百貨公司、劇院等處得到了廣泛應用。在民用建築中大多採用上部送風的上送式,在工業建築中多採用下送式和側送式。氣幕也用於局部地點控制污染物擴散,作為這種用途的裝置稱為氣幕隔斷或吹吸式排風罩,在大型酸洗槽、鑄造車間落砂和大型工件油漆等生產過程中已大量採用。與傳統的局部排風罩相比,它的動力消耗少,污染控制效果好,不妨礙生產操作。

閱讀全文

與煙霧自動排風裝置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江湖多功能電動工具 瀏覽:995
光碟機如何改裝機械硬碟嗎 瀏覽:480
工具箱漢化smart 瀏覽:133
鑄造除塵器為什麼要做保溫層 瀏覽:617
怎麼看機械表要保養 瀏覽:517
小學生雕刻工具箱 瀏覽:417
k5儀表信息怎麼調 瀏覽:936
青島泰科閥門怎麼樣 瀏覽:277
地熱總閥門開關擰不動怎麼辦 瀏覽:60
03儀表盤模式怎麼換 瀏覽:284
ktv設備有哪些設備 瀏覽:191
關節軸承怎麼安裝使用 瀏覽:838
生產山楂糕需要哪些設備 瀏覽:91
機械表後面的飛輪是什麼 瀏覽:163
怎麼實現儀表盤ar導航 瀏覽:722
某同學設計了如下裝置來 瀏覽:633
超聲波儀器動態范圍是什麼意思 瀏覽:11
傳動裝置分析 瀏覽:263
風機與閥門連鎖怎麼實現 瀏覽:314
消防管道閥門抽檢比例 瀏覽:3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