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選擇適宜的材料和試劑設計一個原電池,完成下列反應:Zn+CuSO 4 =ZnSO 4 +Cu(1)畫出裝置圖:______(2
(1)根據自發的氧化還原反應:金屬鋅失電子,為負極,正極可以用活潑性較差的金屬銅,溶液中的銅離子得電子,必須用可溶的銅鹽作電解質,結合原電池的構成條件,裝置為:![]() ; (2)負極是失去電子的極,金屬要比正極活潑,氧化還原反應中金屬鋅失電子,所以負極為鋅片,正極可以是金屬銅(或者碳棒),電解質溶液為可溶的銅鹽,如氯化銅或硫酸銅等,故答案為:負極:鋅片,正極:銅片(或碳棒),電溶解質:CuSO 4 溶液(或CuCl 2 溶液); (3)負極是負極是電極本身發生失電子的氧化反應,即Zn-2e - =Zn 2+ ,正極是電解質中的陽離子發生得電子的還原反應,即Cu 2+ 2e - =Cu,故答案為:Zn-2e - =Zn 2+ ;Cu 2+ 2e - =Cu. |
『貳』 據化學反應Cu+2AgNo3=Cu(No3)2+2Ag設計一個原電池裝置
電池總反應為
Cu+2AgNO3=Cu(NO3)2+2Ag
設計原電池裝置
負極是Cu
正極是石墨
溶液為AgNO3溶液
『叄』 將一個具體反應設計成原電池的步驟)
1活潑金屬與酸或金屬與鹽溶液間置換反應:金屬作原電池的負極,不活潑金屬或非金屬導體作原電池的正極,電解質溶液為酸或鹽溶液.
2金屬與鹽溶液發生氧化還原反應(非置換反應):金屬作原電池的負極,不活潑金屬或非金屬導體作原電池的正極,電解質溶液為鹽溶液(如FeCl3等).
『肆』 用電解原電池的方法設計反應裝置 Cu+H2SO4=CuSO4+H2
這個設計的是電解池。
陽極是Cu,失去電子。Cu-2e-=Cu2+。
陰極是Cu可以,也可以是惰性電極,H+得到電子生成H2,2H+ +2e-=H2↑
電解液是稀硫酸,總反應式是Cu+H2SO4=通電=CuSO4+H2↑。
『伍』 據化學反應Cu+2AgNo3=Cu(No3)2+2Ag設計一個原電池裝置
電池總反應為
Cu+2AgNO3=Cu(NO3)2+2Ag
設計原電池裝置
負極是Cu
正極是石墨
溶液為AgNO3溶液
滿意請採納
謝謝
『陸』 用電解原電池的方法設計反應裝置 2Ag+H2O=Ag2O+H2
陽極材料:Ag
陰極材料:Ag、Pt、碳棒均可
電解質溶液:NaOH溶液
陽極:2 Ag - 2 e- + 2 OH- = Ag2O + H2O
陰極:2 H+ + 2 e- = H2
總反應: 2 Ag + H2O = Ag2O + H2
利用Ag+在鹼性條件下生成Ag2O的特點
『柒』 根據Fe+2FeCl=3FeCl反應方程式,設計原電池,畫出裝置,寫出電極反應,描述原電池
該反應方程式為:Fe+2FeCl3=3FeCl2,反應中Fe化合價升高,失去電子,應作原電池的正極。FeCl3得到電子,因在正極發生反應,因其易溶於水,應作電解質溶液。
負極材料:鐵
正極材料:銅/銀/石墨/鉑【沒有鐵活潑的金屬或者石墨作電極】
電解質溶液:氯化鐵溶液
『捌』 根據下式所表示的氧化還原反應設計一個原電池:Zn(s)+Fe2+(aq)═Zn2+(aq)+Fe(s)(1)裝置可採用
(1)根據電池反應式知,該反應中鋅失電子發生氧化反應而作負極,因為有鹽橋,正極可以是鐵,鋅電極對應的溶液為可溶性的鋅鹽溶液,一般用硫酸鋅溶液,鐵電極對應的溶液為可溶性的亞鐵鹽溶液,一般用硫酸亞鐵溶液,裝置圖為:;
(2)負極失電子,發生氧化反應,正極得電子發生還原反應,所以負極為鋅,正極為鐵,答:負極是鋅,正極是鐵;
(3)外電路中,電子從負極流向正極,從鋅流向鐵,答:電子從鋅流向鐵;
(4)負極上鋅發生氧化反應,電極反應式為:Zn-2e-=Zn2+,正極電極反應式為:Fe2++2e-=Fe,答:正極電極反應式:Fe2++2e-=Fe,負極電極反應式:Zn-2e-=Zn2+.
『玖』 18.圖為某同學設計的原電池裝置(1)當電解質溶液為稀硫酸時:①fe電極是_______
(1)①活潑性強的金屬做負極,所以Fe作負極,Fe失電子發生氧化反應內生成容二價鐵離子,其電極反應式為:Fe-2e - =Fe 2+ ;
故答案為:負;Fe-2e - =Fe 2+ ;氧化;
②活潑性弱的金屬作正極,所以C4為正極,正極上溶液0的氫離子c電子發生還原反應,生成氫氣,其電極反應式為:2H + +2e - =H 2 ↑;
故答案為:正;2H + +2e - =H 2 ↑;還原;
(2)①Fe做負極,Fe失電子發生氧化反應,生成二價鐵離子,其電極反應式為:Fe-2e - =Fe 2+ ;
故答案為:負;Fe-2e - =Fe 2+ ;氧化;
②C4作正極,正極上硝酸根離子c電子發生還原反應,生成Ng,其電極反應式為:4H + +N 3 - +3e - =Ng↑+2H 2 g;
故答案為:正;4H + +N 3 - +3e - =Ng↑+2H 2 g;還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