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裝置知識 > 有彈性壓邊裝置的正拉深模設計

有彈性壓邊裝置的正拉深模設計

發布時間:2022-12-25 19:22:07

1. 再次拉深模具的間隙取向原則是什麼

再次拉深模具的間隙取向原則如下:

後續拉深用的毛坯是已經過首次拉深的半成品筒形件,而不再是平板毛坯。因此其定位裝置、壓邊裝置與首次拉深模是完全不同的。

後續各工序拉深模的定位方法常用的有三種:

1、第一種採用特定的定位板。

2、第二種是凹模上加工出供半成品定位的凹窩。

3、第三種為利用半成品內孔,用凸模外形或壓邊圈的外形來定位。此時所用壓邊裝置已不再是平板結構,而應是圓筒形結構。

拉深模的背後

拉深模按其工序順序可分為首次拉深模和後續各工序拉深模,它們之間的本質區別是壓邊圈的結構和定位方式上的差異。

按拉伸模使用的沖壓設備又可分為單動壓力機用拉深模、雙動壓力機用拉深模及三動壓力機用拉深模,它們的本質區別在於壓邊裝置的不同(彈性壓邊和剛性壓邊)。

按工序的組合來分,又可分為單工序拉深模、復合模和級進式拉深模。此外還可按有無壓邊裝置分為無壓邊裝置拉深模和有壓邊裝置拉深模等。下面將介紹幾種常見的拉深模典型結構。

2. 拉深的工藝問題

平面凸緣部分的起皺是指在拉深過程中,該部分材料沿切向產生波浪形的拱起。起皺現象輕微時,材料在流入凸、凹模間隙時能被凸、凹模擠平;起皺現象嚴重時,起皺的材料無法被凸、凹模擠平,繼續拉深時將因拉深力的急劇增加導致危險端面破裂,即使被強行拉入凸、凹模間隙,也會在拉深件筒壁留下折皺紋或溝痕,影響拉深件的表面質量。
起皺是平面凸緣部分材料在拉深時受切向壓應力的作用而失去穩定性的結果。拉深時是否產生起皺與變形程度和拉深力的大小、材料的厚度和厚向異性指數、壓邊條件等因素有關。變形程度越大,則拉深力越大,起皺就越容易產生。
材料的相對厚度(t/D)×100越大,表示材料的穩定性越好,起皺就越不容易產生。材料厚向異性指數r如大於1,則表明材料向寬度方向的變形比向厚度方向變形更容易,拉深時就不易產生起皺。r值越大,起皺的可能性越小。
在拉深模中採用剛性壓邊裝置或彈性壓邊裝置,拉深時對平面凸緣部分材料施加壓邊力,能夠有效防止起皺。 通過對拉深過程的應力應變分析,可近似認為筒壁部分受單向拉應力作用。變形開始時,凹模口處的胚料變薄最大,靠近凹模圓角的材料拉深開始包向凸模圓角時,沿凸模圓角發生彎曲及脹形變形,使其厚度繼續變薄。在凸模圓角於直壁交界處形成了拉深件第一個厚度極小值;而凹模圓角發生反復彎曲後再度減薄形成拉深件厚度的第二個極小值。
當拉深力過大,筒壁材料的應力達到抗拉強度極限時,筒壁將被拉裂。由於在筒壁部分與底部圓角部分的交界面附近材料的厚度最薄、硬度最低,因而該處是發生拉裂的危險斷面。拉深件的拉裂一般都發生在危險斷面。
防止拉裂,一方面要通過改善材料的力學性能,提高筒壁抗拉強度;另一方面通過正確制定拉深工藝和設計模具,降低筒壁所受拉應力。

3. 單動壓力機上進行拉深時,一般採用彈性壓邊圈;而雙動壓力機上進行拉深時,一般採用剛性壓邊裝置。( )

單動壓力機自由一個向下動作,壓邊和拉伸不在一個位置,所以在滑塊下面加上彈專性體屬諸如彈簧或橡膠圈,這樣到達壓邊位置,滑塊可以繼續下行,壓邊動作已產生,滑塊下行不受影響,只是彈性體壓縮量增大一些,,壓邊力較開始大一些。這些都可以預先計算好。雙動壓力機的外滑塊是可調的,調整到壓邊位置就不在下行內滑塊可以繼續下行直到行程終了。所以他不再需要彈性體幫忙了

4. 拉伸工序常用的壓邊裝置有哪些

有利於拉深變形,可以降低極限拉深系數;彈性壓邊裝置多用於普通的單動版壓力機上,橡膠及彈簧權結構通常只適用於淺拉深。
氣墊式壓邊裝置的壓邊效果比較好,但其結構、製造、使用與維護都比較復雜;剛性壓邊裝置適用於雙動壓力機上,用剛性壓邊,壓邊力不隨行程變化,拉深效果較好,且模具結構簡單。

5. 拉伸模設計課程設計

① 拉伸、落料、沖孔模具怎麼設計

模具工藝步驟:1.復合下料,沖孔 2.折彎 3.折彎
長橢圓孔距邊多少看不出來,強度弱的話就成形後沖,還能避免折彎拉料!模具不大也很簡單!
手工樣件製作的話就採用鐳射下料,折床成形就好了!模具都不用!

② 拉伸模具的設計原理是什麼

拉深是利用抄模具將平板毛坯或半成品毛坯拉深成開口空心件的一種冷沖壓工藝。

拉深工藝可製成的製品形狀有:圓筒形、階梯形、球形、錐形、矩形及其它各種不規則的開口空心零件。

拉深工藝與其它沖壓工藝結合,可製造形狀復雜的零件,如落料工藝與拉深工藝組合在一起的落料拉深復合模。

日常生活中常見的拉深製品有:

旋轉體零件:如搪瓷臉盆,鋁鍋。

方形零件:如飯盒,汽車油箱

復雜零件:如汽車覆蓋件。

圓形拉深的基本原理

拉深的變形過程

用座標網格試驗法分析。

拉深時壓邊圈先把中板毛坯壓緊,凸模下行,強迫位於壓邊圈下的材料(凸緣部分)產生塑性變形而流入凸凹模間隙形成圓筒側壁。

觀察拉深後的網格發現:底部網格基本保持不變,筒壁部分發生較大變化。

1. 原間格相等的同心圓成了長度相等,間距增大的圓周線,越接近筒口,間距增大。
2. 原分度相等的輻射線變成垂直的平行線,而且間距相等。

3. 凸緣材料發生徑向伸長變形和切向壓縮變形。

總結:拉深材料的變形主要發生在凸緣部分,拉深變形的過程實質上是凸緣處的材料在徑向拉應力和切向壓應力的作用下產生塑性變形,凸緣不斷收縮而轉化為筒壁的過程,這種變形程度在凸緣的最外緣為最大。

此文章來自網路文庫:

③ 拉深模具怎樣設計

你這是直度么。做兩道。。拉伸。。然後變徑。就出來

④ 拉伸模具設計的問題

只用拉伸工序不好做
建議先拉伸成R75直筒t取1 之後再進行復合擠壓 這樣適合批量生產
所以要我說需要兩套模具

⑤ 拉伸模具怎樣設計才能讓產品內壁有很好的光潔度

我看內壁的光潔度已經是不錯的了,就是口部有一些拉痕。可以拋光一下,或者把展開料加大一些,拉伸後,把多餘的切掉就行了。

⑥ 沖壓模具課程設計

這是一個很簡單的二次拉伸模具,我建議擬採用正裝的落料拉伸復合模;
設計的主要步驟包括:1 工藝性分析:材料、結構、尺寸分析等
2 工序方案的確定
3模具結構:導向、定位、卸料、出料等
4 工藝計算:計算沖壓力,選擇壓力機,計算壓力中心、彎曲件毛胚尺寸計算、刃口尺寸的計算
5 零部件設計
6 校核

⑦ 有沒有人告訴我 拉伸模的詳細製作步驟

機加完畢後倒角 排氣孔 部品及加工要確認
籠統的說上下模加阻條及(阻條溝加深0.5mm)清角完畢後下面就可以進行合模動作了
1.上下模具合模(基準面有紅丹接觸率達到85%以上)
*均勻接觸
2.測上下模的料厚看是否正確(拿料片或鉛絲測均可)
*料厚只在斜面有`
3.模具正常安裝(頂桿要分布好),不活塞頂起底面掂上等高的墊塊進行空合接觸率達到85%(均勻接觸)後把墊塊拿掉 用頂桿頂起活塞(標准壓力+30%)帶料合模`
*頂桿要高於下模仁
*碰到就好不要加壓下降
*只許磨阻條溝(怕頂桿不一樣高)
4.合好後將壓著面推石頭
5.板件雙面刷紅丹
6.段抽下降(10-20mm 下降)看壓著面是否有壓的太死 如有須研磨(完畢後要精修)
7. 定位器調整 扳件抽出後做上下模板合,接觸率要85%基準面要90% 都是以上↑
8.精修後做熱處理 熱處理完畢後做精修\
9. 再次合模試模 定位器調整平衡塊 DCB&MAKE調整 製作板件的FAT
10.你可以出師了^_^

CUI SHIWEI
2007.12.4

⑧ 哪裡可以找到模具拉深的畢業設計

是拉伸模具的設計吧?
拉伸模具使用要點
1選擇適合於被拉伸材料的模具形狀、尺寸是內很重要的。

2模具必須容在沿拉伸方向正確緊固,且不能有偏外,防止產生不均勻(單邊)磨損。

3潤滑劑對模具壽命有較大的影響,選擇適當的潤滑劑,並使模具保持在清潔狀態下使用。

4過大的減面率不僅使模具壽命降低,而且會引起事故;因此,合理的減面率時非常重要的。

5模具必須細心使用,不得敲擊或甩仍模具。

6模具需修理時,應盡早進行,通過正確的保養和修理,能保持模具同新品一樣良好的工作性能。
舉例說: 發電機並頭套拉伸工藝及模具結構
1 零件介紹

圖1零件是發電機(SF-J30-28/5500)的並頭套,材料為厚度3.5mm軟銅板。由圖1可知,該零件屬典型矩形盒拉伸件,其外表質量要求較高,不允許有劃痕、拉傷起皺等缺陷,同時須保證外形尺寸精度。

2 拉伸工藝分析

⑨ 拉伸模具課程設計

我們下學期做那個

⑩ 設計拉伸模具必須注意這幾點

拉伸模在設計時要考慮的因素很多,大概需要特別關注以下幾點:

拉伸材料

表面的光潔度

毛坯尺寸的確定

拉伸系數

加工油的選擇

熱處理加工

6. 拉伸模具有哪些卸料裝置

1、拉深模具的卸料裝置與沖裁模具的卸料裝置基本相似。同樣包括彈性回卸料裝置和剛性卸料裝答置,由於拉深模具常需要壓邊裝置,所以剛性卸料裝置很少採用。
2、拉深模具常採用倒裝結構,為防止工件卡在凹模中,在上模用推件裝置,結構與沖裁模具相似。在下模採用頂件裝置。

7. 帶壓邊裝置的首次拉深模 工作零件為什麼會開設氣孔

防止拉深的時候由於負壓的作用導致凹模沒壓力異常而影響拉深質量~同是便於拉深零件容易脫模

8. 地凸板拉深模和修邊模

一、拉深模1、拉深模的基本原理拉深是利用模具將平板毛坯或半成品毛坯拉深成開口空心件的一種冷沖壓工藝。拉深工藝可製成的製品形狀有:圓筒形、階梯形、球形、錐形、矩形及其它各種不規則的開口空心零件。拉深工藝與其它沖壓工藝結合,可製造形狀復雜的零件,如落料工藝與拉深工藝組合在一起的落料拉深復合模。2、拉深模典型結構拉深模具按工序集中程度可分為單工序拉深模、復合拉深模和級進拉深模;按工藝順序可分為首次和以後各次拉深模;按模具結構特點可分為帶導柱、不帶導柱和帶壓邊圈、不帶壓邊圈的拉深模;按使用的壓力機可分為單動壓力機(通用曲柄壓力機)用拉深模和雙動拉深壓力機用拉深模。本節討論單工序和復合拉深模。3、壓邊裝置的確定4、壓邊力和拉深力的確定及計算5、凸、凹模工作部分的尺寸設計拉深模的凸、凹模間隙對拉深件質量和模具壽命都有重要的影響。間隙取值較小時,拉深件的回彈較小,尺寸精度較高,但拉深力較大,凸、凹模磨損較快,模具壽命較低。間隙值過小時,拉深件筒壁將嚴重變薄,危險斷面容易破裂。間隙取值大時,拉深件筒壁的錐度大,尺寸精度低。6、拉深凸、凹模工作部分尺寸計算末次拉深的凸、凹模工作尺寸,應保證拉深件的尺寸精度符合圖紙要求,並且保證模具有足夠的磨損壽命。7、拉深筋設計二、修邊模1、修邊模的分類一般所稱的修邊模包括了修邊沖孔模,沖孔合並在修邊中對於修邊模的結構影響不大,只是增加沖孔凸模、凹模和凸模固定座。根據修邊鑲塊的運動方向,修邊模可分成以下三類:垂直修邊模、斜楔修邊模、垂直斜楔修邊模.2、修邊鑲塊的設計修邊刃口是由修邊鑲塊組合而成,因此修邊鑲塊的穩定性是修邊模的主要條件。3、斜楔、滑塊及其結構尺寸設計4、廢料刀的設計可能存在的問題一、拉深模 由於拉深時各部分的應力(受力情況)和變形情況不一樣,使拉深工藝出現了一些特有的現象:1.起皺:A.拉深時凸緣部分的切向壓應力大到超出材料的抗失穩能力,凸緣部分材料會失穩而發生隆起現象,這種現象稱起皺.起皺首先在切向壓應力最大的外邊緣發生,起皺嚴重時會引起拉度.B.起皺是拉深工藝產生廢品的主要原因之一,正常的拉深工藝中是不允許的.常採用壓力圈的壓力壓住凸緣部分材料來防止起皺.但是在拉深變形過程中,切向壓應力及凸緣的抗失穩能力都是隨著拉深進行,切向壓應力是不斷增大,變形區變小,厚度相對增加,變形失穩抗力增加,兩種作用的相互抵消,使凸緣最易起皺的時刻發生於拉深變形的中間階段,即凸緣寬度大約縮至一半左右時較易發生起皺現象.2.變形的不均勻:拉深時材料各部分厚度都發生變化,而且變化是不均勻的. 凸緣外邊緣材料厚度變化最大,拉深件成形後,拉深件的坯口材料最厚,往裡逐漸減薄,而材料底部由於磨擦作用(拉深凸模與底部材料間)阻止材料的伸長變形而使底部材料變薄較小,而底部圓角部分材料拉深中始終受凸模圓角的頂力及彎曲作用,在整個拉深中一直受到拉應力作用,造成此處變薄最大.二、修邊模從工藝和模具結構考慮會存在模具導正、廢料的排除、工件的取出、側向力平衡等問題。

9. 如何設計蓋罩落料拉深復合模,模具畢業設計用的

5.1沖裁排樣方案的確定

排樣是指沖裁零件在條料、帶料或板料上布置的方法。合理有效的排樣有利於保證在最低的材料消耗和高生產率的條件下,得到符合設計技術要求的工件。在沖壓生產過程中,保證很低的廢料百分率是現代沖壓生產重要的技術指標之一。合理利用材料是降低成本的有效措施,尤其在大批量生產中,沖壓件的年產量達數十萬件,甚至數百萬件,材料合理利用的經濟效益更為突出。

保證在最低的材料消耗和最高的勞動生產率的條件下得到符合技術要求的零件,同時要考慮方便生產操作、沖模結構簡單、壽命長以及車間生產條件和原材料供應等情況,以選擇較為合理的排樣方案。

根據材料的合理利用情況,條料排樣方法可以分為以下三種:

(一)有廢料排樣:沖件與沖件之間、沖件與條料之間都存在搭邊廢料,沖件尺寸完全由沖模來保證,因此精度高,模具壽命也高,但材料利用率低。

(二)少廢料排樣:只在沖件與沖件之間或沖件與條料之間留有搭邊值,因受剪裁條料質量和定位誤差的影響,其沖件質量稍差,同時邊緣毛刺被凹模帶入間隙也影響模具壽命,但材料利用率高,沖模結構簡單。

(三)無廢料排樣:沖件與沖件之間或沖件與條料之間均無搭邊,沿直線或曲線切斷條料而獲得沖件。沖件的質量較差,模具壽命較短,但材料利用率高。

採用少、無廢料的排樣可以簡化沖裁模結構,減小沖裁力,提高材料利用率。但是,因條料本身的公差以及條料導向與定位所產生的誤差影響,沖裁件公差等級低。同時,由於模具單邊受力,不但會加劇模具磨損,降低模具壽命,而且也直接影響沖裁件的斷面質量。

綜上分析,並考慮沖裁零件的形狀、尺寸、材料以及製作工藝,本設計採用有廢料排樣方案,這樣能保證零件的質量以及沖模壽命,由於零件形狀簡單,且尺寸較大,為了便於送料,採用單列沖壓。

目 錄

1、摘要4

2、概論5

2.1模具行業發展前景分析5

2.2模具行業發展趨勢簡要分析5

2.3沖壓的概念、特點及應用6

2.4沖壓的基本工序及模具7

3、設計方案8

3.1 零件的技術要求 9

3.2 毛坯尺寸的確定9

3.2.1 確定盒形件拉深用毛坯高度9

3.2.2 選擇毛坯類型3.

2.3 確定毛坯尺9

3.2.4 確定毛坯圖10

3.3 沖壓工藝方案的確定 10

3.4沖裁排樣設計.11

3.4.1沖裁排樣方案的確定11

3.5 搭邊的選取12

3.6送料步距、條料寬度及板料間距計算13

3.6.1 送料步距.13

3.6.2 條料寬度及板料間距的計算13

3.7零件排樣14

3.7.1 零件排樣圖14

3.7.2 材料利用率15

3.8 各工序的確定15

3.9 沖裁力和壓力中心的計算16

3.9.1 沖裁力的計算16

3.9.2 拉深力的計算16

3.9.3 推件力的計算17

3.9.4 壓邊力的計算17

3.9.5 沖孔力的計算18

3.9.6 沖孔卸料力的計算18

3.9.7 沖孔推件力的計算18

3.9.8 壓力中心的計算18

3.10刃口尺寸的計算19

3.10.1沖孔刃口尺寸計算21

3.10.2落料刃口尺寸計算21

3.11沖裁模主要零部件的結構與設計22

3.11.1 模具類型的選擇 22

3.11.2 定位方式的選擇 23

3.11.3 卸料裝置和推件裝置的選擇 24

3.12 工作零件的設計26

3.12.1凹模的設計 26

3.12.2凸凹模的設計 27

3.12.3凸模的設計28

3.12.4 模架及組成零件的設計30

3.13 壓力機的選取及校核31

3.13.1壓力機的選擇31

3.13.2裝模高度的校核 32

3. 4.總組裝圖32

3. 5 模具材料的選用32

3. 6模具的裝配與檢測32

3. 6.1 模具的裝配 32

3. 6.2模具的檢測32

總 結 ‍33

致 謝 35

參考文獻36

外文資料中英文對照38

英文38

中文43

6.1 沖裁力的計算

沖裁力是沖裁過程中凸模對板料施加的壓力,它是隨凸模進入材料的深度而變化的。通常說的沖裁力是指沖裁力的最大值,它是選用壓力機和設計模具的重要依據之一。

用普通平刃口模具沖裁時,其沖裁力F一般按下式計算:

F=KLtτb (3-2)

=1.3*3.14*191*0.5*260

=101.4KN

式中 F-------沖裁力

L-------沖裁周邊長度

t-----材料厚度

τb----材料抗剪強度(τb=260MPa)

K-----系數(一般取K=1.3)

10. 油杯的拉深模設計 這是我的畢業論文 誰能幫我搞份啊 緊急

設計 題: 油杯 設計說明書1.1 原始資料一、 設計題目油杯落料、拉深、成型、修邊復合模設計及典型工作零件的工藝分析二、原始數據1、沖壓件零件圖(包括零件尺寸、精度、材料等)。2、生產批量為大批大量。三、設計要求1、保證規定的生產率和高質量的沖壓件的同時,力求成本低、模具壽命長。2、設計的冷沖模必須保證操作安全、方便。3、沖模零件必須具有良好的工藝性,即製造裝配容易、便於管理。4、便於搬運、安裝、緊固到沖床上並且方便、可靠。5、保證模具強度前提下,注意外形美觀,各部分比例協調。四、設計圖紙模具總裝圖一張全部模具零件圖紙(其中至少有一張電腦繪圖)所有圖紙摺合成0號圖不得少於3張。五、設計說明書1、資料數據充分,並標明數據出處。2、計算過程詳細、完全。3、公式的字母含義應標明,有時還應標注公式的出處。4、內容條理清楚,按步驟書寫。5、說明書要求有計算機列印出來。六、自選一個重要模具零件編制加工工藝路線,進行相關的計算,並編制加工工藝卡和工序卡。1.零件的工藝性1.2 零件材料及其沖壓工藝性分析1.2.1 零件材料的分析冷沖壓模具包括沖裁、彎曲、拉深、成形等各種單工序模和由這些基本工序組成的復合模、級進模等各種模具。設計這些模具時,首先要了解被加工材料的力學性能。材料的力學性能是進行模具設計時各種計算的主要依據。故在分析零件沖壓成形工藝,設計沖壓模具前,必須要了解和掌握材料的一些力學性能,以便設計。現將油杯零件材料為10號鋼的力學性能主要參數及其概念敘述如下:(1)應力:材料單位面積上所受的內力,單位是N/mm2 ,用Pa表示。106 Pa=1MPa;1MPa = 1N/mm2 ;109 Pa =1GPa。(2)屈服點σs:材料開始產生塑性變形時的應力值,單位是N/mm2 。彎曲、拉深、成形等工序中,材料都是在達到屈服強度時進行塑性變形而完成該工序的成形的。經查表取σs = 206 MPa。(3)抗拉強度σb。材料受到拉深作用,開始產生斷裂時的應力值,單位是MPa。σb = 294~432MPa。(4)抗剪強度τb。材料受到剪切作用,開始產生斷裂時的應力值,單位是MPa。取τb = 255~333MPa。(5)彈性模量E。材料在彈性范圍內,表示受力與變形的指標,彈性模量大,表示材料受力後變形較小,或者說,產生一定的變形需要較大的力。E = 194 x 103MPa。(6)屈服比σs/σb。是材料的屈服強度與抗拉強度之比,其值越小,表示材料允許的塑性變形區越大,在拉深工序中,材料的屈服比較小時,所需的壓邊力和所需克服的摩擦力相應的減小,有利於提高成形極限。(7)伸長率δ。在材料性能實驗時,試件由拉伸試驗機拉斷後,對接起來測量長度,其伸長量與原長度之比稱為伸長率,其數值用「%」表示,其數值越大表示材料的塑性越好。經查表可得,材料為10號鋼的伸長率δ=29%。綜上所述,對油杯零件材料10號鋼的力學性能分析,主要是為了便於模具設計中各參數的計算,故在後序的模具設計中各參數的計算均以上面所取的數值進行計算

需要可以聯絡我

閱讀全文

與有彈性壓邊裝置的正拉深模設計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江湖多功能電動工具 瀏覽:995
光碟機如何改裝機械硬碟嗎 瀏覽:480
工具箱漢化smart 瀏覽:133
鑄造除塵器為什麼要做保溫層 瀏覽:617
怎麼看機械表要保養 瀏覽:517
小學生雕刻工具箱 瀏覽:417
k5儀表信息怎麼調 瀏覽:936
青島泰科閥門怎麼樣 瀏覽:277
地熱總閥門開關擰不動怎麼辦 瀏覽:60
03儀表盤模式怎麼換 瀏覽:284
ktv設備有哪些設備 瀏覽:191
關節軸承怎麼安裝使用 瀏覽:838
生產山楂糕需要哪些設備 瀏覽:91
機械表後面的飛輪是什麼 瀏覽:163
怎麼實現儀表盤ar導航 瀏覽:722
某同學設計了如下裝置來 瀏覽:633
超聲波儀器動態范圍是什麼意思 瀏覽:11
傳動裝置分析 瀏覽:263
風機與閥門連鎖怎麼實現 瀏覽:314
消防管道閥門抽檢比例 瀏覽:3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