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機械表的運作原理是什麼
機械表的原理核心是:利用擺輪運動的周期性確定「1秒」這個時間間隔。利用發條的彈性形變提供走時動力,補充擺輪運動的摩擦損耗。利用精密的齒輪系確定時分秒針的轉速關系。對於自動上鏈的機械表,還有一套機械結構,利用擺陀運動的能量給發條上弦。
自動手錶的結構型式較多,但工作原理大致相同。自動上條裝置安裝在機芯後面,打開後蓋即能看到。自動瑞士手錶機芯一般都比較厚。一般換向輪結構的自動表由自動錘(重錘)、換向輪、自動傳動輪、自動頭輪等組成。
自動錘用螺釘固定在中心自動錘軸上。在外力的作用高,它圍繞中心旋轉,帶動換向輪,換向輪軸齒又推動自動傳動輪轉動,自動傳動輪推動自動頭輪,自動頭輪與大鋼輪齒嚙合,使大鋼輪一個齒一個齒地轉動而上條。全自動表是自動陀向任一方向轉動都能上條。區別於單向換向裝置,雙向換向裝置或棘輪棘爪式裝置。
機械表日常保養:
1、在手錶的內部會有一些零件以鋼或鐵為材質,如果長時間受磁場影響,會導致這部分零件的運作失靈,因此應該盡量避免腕錶長久接觸磁場,然而生活中充電器、電視機等都具備一定的磁場,當發覺腕錶計時不準確的時候,可以考慮送去鍾錶店裡進行消磁。
2、目前市面上藍寶石鏡面最不易刮花的,除此之外的腕錶都建議不要與硬物放在一起,避免鏡面被刮花。還有一些防護措施,比如可以給腕錶表面貼上貼膜,也能夠有效避免刮花鏡面。
3、過於劇烈的運動在佩戴機械腕錶時應該盡量避免,包括跑步、球類運動、甚至是劇烈的鼓掌,在運動的過程中,強大的離心力容易使腕錶內部零件的錯位,使計時不精確,另外劇烈運動後的汗水也會使防水手錶中的膠圈被腐蝕,導致防水能力的下降。
㈡ 鍾表轉動的原理,是如何轉動的.
機械鍾表有多抄種結構形式,但其工作原理基本相同,都是由原動系、傳動系、擒縱調速器、指針系和上條撥針系等部分組成。
機械鍾表利用發條作為動力的原動系 ,經過一組齒輪組成的傳動系來推動擒縱調速器工作;再由擒縱調速器反過來控制傳動系的轉速;傳動系在推動擒縱調速器的同時還帶動指針機構,傳動系的轉速受控於擒縱調速器,所以指針能按一定的規律在表盤上指示時刻 ;上條撥針系是上緊發條或撥動指針的機件。
(2)機械手錶里的原動裝置擴展閱讀:
將原動系的能量傳至擒縱調速器的一組傳動齒輪,它是由二輪(中心輪)、三輪(過輪)、四輪(秒輪)和擒縱輪齒軸組成,其中 輪片是主動齒輪,齒軸是從動齒輪。鍾表傳動系的齒形絕大部分是根據理論擺線的原理,經過修正而製作的修正擺線齒形。
原動系是儲存和傳遞工作能量的機構,通常由條盒輪、條盒蓋、條軸、發條和發條外鉤組成。發條在自由狀態時是一個螺旋形或 S形的彈簧,它的內端有一個小孔,套在條軸的鉤上。
它的外端通過發條外鉤,鉤在條盒輪的內壁上。上條時,通過上條撥針系使條軸旋轉將發條卷緊在條軸上。發條的彈性作用使條盒輪轉動,從而驅動傳動系。
㈢ 機械表的運動原理是什麼
機械鍾表中,利用帶簧(發條)恢復變形所放出的能量或利用重物下降的重力作能源,以機械振動系統為時間基準,實現計量時間和時段的機械機構。機械鍾表機構有多種類型,但一般都由原動系、傳動系、擒縱調速系、上條撥針系和指針系組成,工作原理基本相同(圖1)。此外,日歷手錶中還包括日歷(或雙歷)機構,自動手錶中還包括自動上條機構。 原動系 儲存和傳遞工作能量的機構。分為重錘原動系和彈簧原動系兩類。 重錘原動系 利用重錘的重力作能源。多用於簡易掛鍾(圖2 )和落地擺鍾。重錘原動系結構簡單,力矩穩定,但當上升重錘時,傳動系與原動系脫開,鍾表機構停止工作。 彈簧原動系 利用捲成螺線形的帶簧(發條)恢復變形所放出的能量作能源。帶簧一端與軸連接,另一端與一個不動的零件或發條盒的殼體連接。彈簧原動系用作攜帶式鍾表的能源,也用於擺鍾上。彈簧原動系有帶固定條盒式、不帶條盒式和帶活動條盒式等3種類型。 傳動系 將原動系的能量傳給擒縱調速系的一組傳動齒輪。通常由一系列輪片和齒軸組成(圖3),在主傳動中輪片是主動齒輪,齒軸是從動齒輪。傳動比按照以下公式進行計算: i=Z1/Z2 式中Z1為主動齒輪齒數,Z2為從動齒輪齒數。對於有秒針裝置的鍾表,其中心輪的輪片到秒輪的齒軸的傳動比必須等於60。鍾表傳動系的齒形絕大多數是專門設計的(見鍾表齒形)。 傳動系可按「二輪」(時輪和分輪)在表機芯的平面配置分為兩類:①中心二輪式,二輪在表機芯的中央。它又包括直接傳動式、秒簧式、短秒針和無秒針式、雙三輪式。②偏二輪式,二輪不在表機芯中央。它又包括頭輪傳出式、二輪傳出式、三輪傳出式。 直接傳動式是經常採用的傳動系之一(圖3)。在這種傳動方式中,分輪上部有一凹槽,分輪依靠摩擦與中心輪管相配合;走針機構的運動由中心輪來帶動。 擒縱調速系 由擒縱機構和振動系統構成。按振動系統的特點可分為兩類:①有固有振動周期擒縱調速系。它具有可以獨立進行振動的、有穩定周期的振動系統。手錶、鬧鍾中的走時系統的擒縱調速系屬於此類。②無固有振動周期擒縱調速系(圖4 )。它沒有能夠獨立進行振動的振動系統。這種調速系中的所謂振動系統的往復振動,完全依靠擒縱機構的往復運動。機械鬧鍾中的鬧時系統的擒縱調速系屬於此類。這種調速系精度要求不高,結構簡單,工作可靠,抗外界干擾能力強,在機械式定時器和鍾表引信中大量採用。 擒縱機構 聯系傳動系和振動系統的一種機構。其作用是把原動系的能量傳遞給振動系統,以維持振動系統的等幅振動;並把振動系統的振動次數傳給指針機構,達到計量時間之目的。擒縱機構種類很多,按其與振動系統聯系的程度可分為兩類。①非自由式擒縱機構:擒縱機構和振動系統經常保持運動上的聯系。它包括直進式、後退式和工字輪式擒縱機構等。②自由式擒縱機構:只有在釋放和傳沖階段,擒縱機構和振動系統才保持運動上的聯系,其餘階段振動系統處於自由運動狀態。它包括有銷釘式、叉瓦式和天文鍾式擒縱機構等。 ①後退式擒縱機構(圖5):廣泛用於低精度擺鍾。它的叉瓦鎖面和沖面是同一平面(工作面);進瓦的工作面是一圓柱面,其圓心與擒縱叉的轉動中心不重合;出瓦的工作面是一平面。叉瓦和擒縱叉作成一體。傳沖後,叉瓦工作面將迫使擒縱輪後退一個角度。 ②叉瓦式擒縱機構(圖6):應用最廣的擒縱機構之一。工作時,擒縱輪由傳動系取得能量,通過擒縱輪齒和叉瓦(進瓦或出瓦)的作用轉變為沖量傳送給擒縱叉;通過擒縱叉的叉口和雙圓盤的沖擊圓盤上的擺釘的相互作用,再將沖量傳給振動系統。雙圓盤的保險圓盤和叉頭釘,擺釘和擒縱叉的喇叭口是保證機構正常工作的保險裝置。 ③銷釘式擒縱機構(圖7):與叉瓦式擒縱機構的不同之處是,在擒縱叉上用兩根圓柱銷釘代替叉瓦,沖量只沿擒縱輪齒沖面傳遞。這種擒縱機構結構簡單,精度要求低,製造方便,多在鬧鍾和低精度表中採用,俗稱粗馬結構。 振動系統 作為時間基準的機構。振動系統的振動周期乘以被測過程內的振動次數,即為該過程經歷的時間。機械鍾表常用的振動系統有擺、扭轉擺和擺輪游絲振動系統。 ①擺:由擺錘、擺桿、掛擺裝置和周期調節裝置等組成。用於固定式鍾中(圖2 )。當擺錘在外力作用下偏離鉛垂線(平衡位置)任一角度而放開後,在重力作用下,擺錘將繞支點作往復運動。振動過程是擺的動能和位能交替轉換的過程。 ②扭轉擺:主要由擺盤和懸絲組成(圖8)。懸絲下端固定擺盤,上端固定在不動的支點上。懸絲的截面可為矩形或圓形。扭轉擺常與後退式擒縱機構或叉瓦式擒縱機構構成擒縱調速系。扭轉擺有較長的振動周期(幾秒~幾十秒),多用於能量較節省而走時延續時間較長的固定式鍾。 ③擺輪游絲振動系統(圖9):游絲的內外端分別固定在擺軸和擺夾板上。擺輪受外力作用偏離其平衡位置開始擺動時,游絲就被扭轉而產生位能,通常稱為恢復力矩。該力矩促使擺輪向其平衡位置運動。 上條撥針系 卷緊原動系中的發條和撥動時針、分針以校正鍾表所指示時間的機構(圖10)。上條時,立輪和離合輪處於嚙合狀態。撥針時,離合輪和立輪脫開而與撥針輪嚙合。
採納哦
㈣ 機械手錶里邊運用了什麼原理
1、上條、撥針機構
主要作用是將外力傳遞給原動機構,發條上緊,產生位能,使機械手錶的轉動有了動力。
2、原動機構
原動機構主要由發條、條盒輪、條盒蓋,發條是儲存力矩的彈性元件,帶動擺輪不斷擺動。
3、傳動機構
是由一些齒輪軸和齒輪片組成,將原動機構的力矩傳動給擒縱調速機構,帶動指針位移轉動。
4、擒縱調速機構
利用擒縱輪齒與叉瓦的擒縱動作,將發條力矩傳遞給調速組件,是發條力矩等速地放鬆。
5、指針
由秒針、分針、時針組成計時。
以上五部分機構共同組成機械手錶的工作原理。
㈤ 說能告訴我手錶的運動原理
普通機械手錶的結構
普通機械手錶僅以時、分、秒的計測為基本功能,它的基本結構原理如圖所示。
1、原動系的結構是由條盒輪、條軸、發條等原件組成,是手錶工作的能源部分,是補充整個機構的阻力消耗,推動各齒輪的轉動,維持擺輪的震盪。
2、傳動系由中心輪、過輪、秒輪、擒縱輪等組成,是將發動力傳動至擒縱輪的一組傳動齒輪,並帶動指針機構。
3、擒縱調速系由擒縱機構和調速機構兩部分組成。調速機構是靠擺輪游絲的周期性振盪,使擒縱機構保持精確和規律性的持續運動,而取得調速作用的。它包括擺輪部件、游絲部系、快慢針和活動外樁等部件。擒縱機構由擒縱輪、擒縱叉、雙圓盤等部件組成,向調速機構傳遞能量,計量振盪次數。
4、指針機構是通過傳動系帶動指針系統顯示時間。
5、上條撥針系:
(1)上條:使原動系中的發條卷緊;
(2)撥針:撥動時、分針,校正手錶所需指示的時間;上條和撥針是通過表殼外側的上條柄來完成的。
㈥ 機械表的動力從哪裡來
自動機械表,就是說機芯設置了一個可以圍繞中心旋轉的偏心擺動陀,當您的手臂運內動,擺動陀就會在容重力的作用下轉動,從而自動帶動上鏈機構上弦,原理和手上鏈一樣。
主要來自佩戴者的手腕活動,手錶的飛陀在主人活動時進行擺動,從而給手錶上弦,所以當佩戴者平時專活動量不大或長期不戴時,弦力就會不足或放空,造成手錶走時不準或停走。老年人和常坐辦公室運動少者不適宜佩戴此類手錶。這屬種情況下,建議佩戴者定期給手錶手動上弦為好。
㈦ 機械表是怎麼運作的
機械表原理:
上條、撥針機構:主要作用是將外力傳遞給原動機構,發條上緊,產生位能,使機械手錶的轉動有了動力。
原動機構:原動機構主要由發條、條盒輪、條盒蓋,發條是儲存力矩的彈性元件,帶動擺輪不斷擺動。
傳動機構:是由一些齒輪軸和齒輪片組成,將原動機構的力矩傳動給擒縱調速機構,帶動指針位移轉動。
擒縱調速機構:利用擒縱輪齒與叉瓦的擒縱動作,將發條力矩傳遞給調速組件,是發條力矩等速地放鬆。
指針:由秒針、分針、時針組成計時。
(7)機械手錶里的原動裝置擴展閱讀:
機械表通常可分為手動上鏈及自動上鏈手錶兩種。這兩款機械的動力來源皆是靠機芯內的發條為動力,帶動齒輪進而推動表針,只是動力來源的方式有異。手動上鏈的機械表是依靠手動擰動發條作動力,機芯的厚度較一般自動上發條的表薄一些,相對來說手錶的重量就輕。
而自動上鏈的手錶,是利用機芯的自動旋轉盤左右擺動產生動力來驅動發條的,但相對來講手動上鏈手錶的厚度要比自動上鏈的小一些。
機械表由機芯和外觀部件組成。機芯包括傳動系、原動系、上條撥針系、擒縱調速系、指針系,機芯零件是由夾板以螺絲釘把它們組合在一起的;外觀部件由表殼、表盤、表針、表帶等零件組成。
鍾表的運轉是利用杠桿原理,就好像盪鞦韆般的來回重復,最基本的運作順序是由發條→中心輪→第三輪→第四輪→擒縱輪→馬仔→擺輪,然後擺輪的反作用力將馬仔彈回原位的一種簡諧運動。
㈧ 機械表原理
機械表原理如下:
手動機械表原理:
自動機械表是手動機械表的一種改良,在表裡加入了一個擺陀;當在佩戴時,表內的擺陀可因手腕的活動而ETA2840自動機芯旋轉,而達到上發條的效果。一般的自動機械表仍保留手動上發條的功能,換言之仍可以轉動錶冠來上發條,只有一些較為便宜的自動機械機芯。
例如精工的7S26、7S36及ETA的2842,才會省略此功能。而且由於手腕的活動會為手錶持續上發條,因此自動機械表都有防止發條過緊的功能,以避免發條損壞。但自動機械表的出現,並沒有完全取代手動機械表,只是現在自動機械表的產品較手動機械表為多。
近年來自動機械表,有著不少的改良,例如精工推的Kinetic人動電能手錶,其原理仍是以手腕的活動導致擺陀旋轉而產生電力。
自動機械手錶是在普通機械手錶的基礎上,增加了一部分自動機構裝置,通過戴錶人在日常生活中手臂運動的作用自動上發條。表盤上印有「AUTOMATIC」字樣,為自動表。在自動機構中,由重錘(自動擺陀)擺動,通過自動上條輪系和原動系相聯而實現自動上條這一特殊功能。
㈨ 機械表原理是什麼
機械表原理是什麼
機械表原理是什麼?相信大家對機械表並不陌生,很多人用的手錶就是機械表,不少人對機械表的原理感到好奇。我已經為大家搜集和整理好了機械表原理是什麼的相關信息,一起來了解一下吧。
機械表的組成
機械表由機芯和外觀部件組成。機芯包括傳動系、原動系、上條撥針系、擒縱調速系、指針系,機芯零件是由夾板以螺絲釘把它們組合在一起的;外觀部件由表殼、表盤、表針、表帶等零件組成。鍾表的運轉是利用杠桿原理,就好像盪鞦韆般的來回重復,最基本的運作順序是由發條→中心輪→第三輪→第四輪→擒縱輪→馬仔→擺輪,然後擺輪的反作用力將馬仔彈回原位的一種簡諧運動。
手動機械表原理
上條、撥針機構:主要作用是將外力傳遞給原動機構,發條上緊,產生位能,使機械手錶的轉動有了動力。
原動機構:原動機構主要由發條、條盒輪、條盒蓋,發條是儲存力矩的彈性元件,帶動擺輪不斷擺動。
傳動機構:是由一些齒輪軸和齒輪片組成,將原動機構的力矩傳動給擒縱調速機構,帶動指針位移轉動。
擒縱調速機構:利用擒縱輪齒與叉瓦的擒縱動作,將發條力矩傳遞給調速組件,是發條力矩等速地放鬆。
指針:由秒針、分針、時針組成計時。
以上五部分機構共同組成手動機械手錶的工作原理。
自動機械表原理
自動機械表是手動機械表的一種改良,在表裡加入了一個擺陀;當在配戴時,表內的'擺陀可因手腕的活動而 ETA 2840 自動機芯旋轉,而達到上發條的效果。一般的自動機械表仍保留手動上發條的功能,換言之仍可以轉動錶冠來上發條,只有一些較為便宜的自動機械機芯,例如精工的 7S26、7S36及 ETA 的 2842,才會省略此功能。而且由於手腕的活動會為手錶持續上發條,因此自動機械表都有防止發條過緊的功能,以避免發條損壞。但自動機械表的出現,並沒有完全取代手動機械表,只是現在自動機械表的產品較手動機械表為多。
近年來自動機械表,有著不少的改良,例如精工推的 Kinetic人動電能手錶,其原理仍是以手腕的活動導致擺陀旋轉而產生電力。
自動機械手錶是在普通機械手錶的基礎上,增加了一部分自動機構裝置,通過戴錶人在日常生活中手臂運動的作用自動上發條。表盤上印有"AUTOMATIC"字樣,為自動表。在自動機構中,由重錘(自動擺陀)擺動,通過自動上條輪系和原動系相聯而實現自動上條這一特殊功能。
機械表怎麼上發條
機械表上發條辦法:旋轉柄頭20-30次,使發條初始上弦。
經上滿的發條通常可以使手錶行走約 30 多小時,最長的甚至可達八天或以上。如要表不停運作,則需注意隨時要上緊發條;但過度上緊發條會導致手錶損壞,因此通常建議一天只需上滿一次發條,甚至有人建議在每天相同的時間上發條,其原因是不同時間的溫度對於發條會有所影響,這樣能更好地保養手錶。
機械表如何保養
1、戴手錶時,手上的汗對表殼有腐蝕性,應經常用軟布擦拭表殼。在不戴錶時,應墊上塑料表托。
2、不要隨意打開表後蓋,以免灰塵進入機芯影響手錶的正常工作,如果在聯保期內有這樣的操作,會影響到你在特約維修點應該享受到的保修服務。
3、不要將手錶放在有樟腦丸的衣櫃內,以免表油變質。
4、不要將手錶放在手機、音響、電視機等帶強磁場的設備上,以免被磁化影響走時精準度。
5、長期存放不戴的手錶,應每月定期上一次發條;使零件不至於長期處於靜止狀態,以保證表內機芯的運轉潤滑。
6、普通機械手錶受了潮,可用干棉花壓在手錶上,再用電燈泡烘烤5分鍾,表裡的潮氣就可全被蒸發出來。對於嚴重受潮的手錶可適當延長吸潮的時間。
7、睡覺時,不要戴著手錶,尤其是夜光錶,有一定的鐳輻射,睡覺前一定要摘下來。
8、不要在晚上9點至凌晨4點之間調節時間,這樣容易造成手錶的損壞和日歷跳轉的不正確。另外手錶在時間調整的時侯都需要順時針撥,不要逆時針撥,逆時針撥手錶很容易造成手錶針指向的偏差(石英二針式應逆時針撥)。同時也影響手錶的精準。
9、注意自己所戴手錶的防水類型,切忌進水,切忌戴著手錶去蒸桑拿。即便是潛水表,如果密閉圈老化後也會照樣滲水,
10、要保存好手錶包裝盒,包裝盒能在平常不戴時給予手錶最安全的保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