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冷流體給熱系數的准數式為什麼取對數
冷流體給熱系數的准數式:Nu/Pr=APrm ln(Nu/Pr)=lnA+m ln(Re) lnA=-7.9273 ,A=0.0256
② 空氣-蒸汽對流給熱系數測定實驗中冷流體和蒸汽的流向,對傳熱效果有何影響
沒有影響,蒸汽一側可以認為是各處溫度相等的,所以無論是逆流還是並流,其傳熱推動力的計算結果是一樣的。
實驗目的:
1、通過對空氣—水蒸氣簡單套管換熱器的實驗研究,掌握對流傳熱系數α的測定方法,加深對其概念和影響因素的理解。並用線性回歸分析方法,確定關聯式Nu=ARemPr0.4中常數A、m的值。
2、通過對管程內部插有螺旋線圈的空氣—水蒸氣強化套管換熱器的實驗研究,測定其准數關聯式Nu=BRem中常數B、m的值和強化比Nu/Nu0,了解強化傳熱的基本理論和基本方式。
(2)蒸汽給熱系數的測定的實驗裝置詳細擴展閱讀:
對流傳熱時的一個比例系數。表示對流傳熱過程的強度。是在單位時間(1小時)內,當溫度差為1℃時,每單位壁面(1m^2)向其周圍流體給出(或從周圍流體接受)的熱量(kj)。
當流體與固體表面之間的溫度差為1K時, 1m*1m壁面面積在每秒所能傳遞的熱量。h的大小反映對流換熱的強弱。
如上所述,h與影響換熱過程的諸因素有關,並且可以在很大的范圍內變化,所以牛頓公式只能看作是傳熱系數的一個定義式。它既沒有揭示影響對流換熱的諸因素與h之間的內在聯系,也沒有給工程計算帶來任何實質性的簡化,只不過把問題的復雜性轉移到傳熱系數的確定上去了。
因此,在工程傳熱計算中,主要的任務是計算h。計算傳熱系數的方法主要有實驗求解法、數學分析解法和數值分析解法。
在不同的情況下,傳熱強度會發生成倍直至成千倍的變化,所以對流換熱是一個受許多因素影響且其強度變化幅度又很大的復雜過程。
③ 在氣體傳熱膜系數測定實驗中採用的是什麼樣的換熱器冷熱介質是什麼
換熱器的工作原理換熱器又多層導熱特性良好的材料疊合而成工作原理和熱水器類似,熱水器是由燃氣燃燒時產生熱而換熱器是發熱的介質不是明火,換熱器內部有兩路管道迴路,一個是熱源另一個是被加熱源熱源就像熱水器燃燒時的火焰如熱水或蒸汽等。被加熱源就像熱水器里被加熱的水。 還有熱源迴路中換熱器的熱源進口前有一個調節閥通過改變這個閥門的開度就可以調節被加熱源的溫度換熱器的工作原理及換熱器種類夾套式換熱器:這種換熱器是在容器外壁安裝夾套製成,結構簡單;但其加熱面受容器壁面限制,傳熱系數也不高。為提高傳熱系數且使釜內液體受熱均勻,可在釜內安裝攪拌器。 當夾套中通入冷卻水或無相變的加熱劑時,亦可在夾套中設置螺旋隔板或其它增加湍動的措施,以提高夾套一側的給熱系數。為補充傳熱面的不足,也可在釜內部安裝蛇管。夾套式換熱器廣泛用於反應過程的加熱和冷卻。沉浸式蛇管換熱器:這種換熱器是將金屬管彎繞成各種與容器相適應的形狀,並沉浸在容器內的液體中。 蛇管換熱器的優點是結構簡單,能承受高壓,可用耐腐蝕材料製造;其缺點是容器內液體湍動程度低,管外給熱系數小。為提高傳熱系數,容器內可安裝攪拌器。噴淋式換熱器:這種換熱器是將換熱管成排地固定在鋼架上,熱流體在管內流動,冷卻水從上方噴淋裝置均勻淋下,故也稱噴淋式冷卻器。 噴淋式換熱器的管外是一層湍動程度較高的液膜,管外給熱系數較沉浸式增大很多。另外,這種換熱器大多放置在空氣流通之處,冷卻水的蒸發亦帶走一部分熱量,可起到降低冷卻水溫度,增大傳熱推動力的作用。因此,和沉浸式相比,噴淋式換熱器的傳熱效果大有改善。板式換熱器:最典型的間壁式換熱器,它在工業上的應用有著悠久的歷史,而且至今仍在所有換熱器中占據主導地位。 主體結構由換熱板片以及板間的膠條組成。長期在市場占據主導地位,但是其體積大,換熱效率低,更換膠條價格昂貴(膠條的更換費用大約占整個過程的1/3-1/2)。主要應用於液體-液體之間的換熱,行業內常稱為水水換熱,其換熱效率在5000w/m2。K。 管殼式換熱器:管殼式(又稱列管式)換熱器是管殼式換熱器主要有殼體、管束、管板和封頭等部分組成,殼體多呈圓形,內部裝有平行管束或者螺旋管,管束兩端固定於管板上。在管殼換熱器內進行換熱的兩種流體,一種在管內流動,其行程稱為管程;一種在管外流動,其行程稱為殼程。
④ 蒸汽冷凝給熱系數特點
冷流體給熱系數的實驗計算值與理論值(按
計算)列表比較,計算各點誤
差,並分析討論。
2
、冷流體給熱系數的准數式:
,以
為縱坐標,
為橫坐標,將實
驗數據的結果標繪在圖上,由實驗數據作圖擬合曲線方程,確定式中常數
A
及
m
;並與教材中的經驗式
比較,同時在同一圖上標繪出經驗式。
3
、寫出實驗值擬合出的公式(按經驗式的形式)
⑤ 傳熱實驗中冷流體的比熱容如何得到
實驗四傳熱實驗一、實驗目的1.通過對空氣一水蒸氣簡單套管換熱器的實驗研究,掌握對流傳熱系數勺的測左方法,加深對苴 概念和影響因素的理解。並應用線性回歸分析方法,確左關聯式嚴丹如中常數A、川的值。2.通過對管程內部插有螺旋線圈的空氣一水蒸氣強化套管換熱器的實驗研究,測左其准數關聯式 NzBR嚴中常數B、加的值和強化比Ni叫、了解強化傳熱的基本理論和基本方式。二.實驗內容與要求
實驗4-1 實驗4-2
實 臉 內 容 與 要 求 1測泄5~6個不同流速下 簡單套管換熱器的對流傳 熱系數血。2對勺的實驗數據進行 線性回歸,求關聯式 NxAR^P"中常數 A. m 的值。 1測左5~6個不同流速下 強化套管換熱器的對流傳 熱系數%。2對4的實驗數據進行 線性回歸,求關聯式 Nu=BRem中常數B、加的值。3同一流量下,按實驗一 所得准數關聯式求得Me, 計算傳熱強化比Nu/Nu0o
三、實驗原理實驗4-1普通套管換熱器傳熱系數及其准數關聯式的測定1.對流傳熱系數%的測定對流傳熱系數勺可以根據牛頓冷卻疋律,用實驗來測泄。因為所以傳熱管內的對流 傳熱系數勺a熱冷流體間的總傳熱系數K = Q /(△. xsj (W/m2 • °C )(4-1)式中:勺一管內流體對流傳熱系數,W/(m2-°C):©—管內傳熱速率,W:SL管內換熱面積,n*:△g—對數平均溫差,°C。對數平均溫差由下式確立:
式中:切,G—冷流體的入口、出口溫度,0
心一壁而平均溫度,°C;因為換熱器內管為紫銅管,英導熱系數很大,且管壁很薄,故認為內壁溫度、外壁溫度和壁面平均溫度近似相等,用h來表示,由於管外使用蒸汽,近似等於熱流體的平均溫度。管內換熱面積:Sj 二碼厶 (4-3)式中:山一內管管內徑,m;乙一傳熱管測量段的實際長度,m。由熱量衡算式:Q 二 (4-4)其中質量流量由下式求得:叱=匕空 (4-5)3600式中:冷流體在套管內的平均體積流M. m5/h:cpi—冷流體的進壓比熱,kJ / (kg・°C):PL冷流體的密度,kg/m3o切和。•可根據泄性溫度查得,tm = 斗乞為冷流體進岀口平均溫度。⑺,址,治 匕可採取2一定的測量手段得到。2.對流傳熱系數准數關聯式的實驗確左流體在管內作強制湍流,被加熱狀態,准數關聯式的形式為Nut = ARe," Pi;". (4-6)貝中:眄=叫 込,P「=沁A 「 』 A物性數據入、切、°、閃可根據左性溫度乙查得。經過訃算可知,對於管內彼加熱的空氣,普蘭特准數 p八變化不大,可以認為是常數,則關聯式的形式簡化為:Nui =ARe/MPi;0-4 (4-7)這樣通過實驗確左不同流呈:下的Re,與Ng ,然後用線性回歸方法確定A和加的值。實驗4-2、強化套管換熱器傳熱系數、准數關聯式及強化比的測定強化傳熱又被學術界稱為第二代傳熱技術,它能減小初設訃的傳熱面積,以減小換熱器的體積和重 量:提高現有換熱器的換熱能力:使換熱器能在較低溫差下工作;並且能夠減少換熱器的阻力以減少換 熱器的動力消耗,更有效地利用能源和資金。強化傳熱的方法有多種,本實驗裝豊是採用在換熱器內管 插入螺旋線圈的方法來強化傳熱的。
螺旋線圈的結構圖如圖3-1所示,螺旋線圈由 直徑3mm以下的銅絲和鋼絲按一立節距繞成。將 金屬螺旋線圈插入並固左在管內,即可構成一種強 化傳熱管。在近壁區域,流體一面由於螺旋線圈的 作用而發生旋轉,一而還周期性地受到線圈的螺旋 金屬絲的擾動,因而可以使傳熱強化。由於繞制線 圈的金屬絲直徑很細,流體旋流強度也較弱,所以 阻力較小,有利於節省能源。螺旋線圈是以線圈石 距H與管內徑〃的比值以及管壁粗糙度(2〃/力) 為主要技術參數,且長徑比是影響傳熱效果和阻力 系數的重要因素。科學家通過實驗研究總結了形式為Nil = BRe,n的經驗公式,英中B和加的值因螺旋 絲尺寸不同而不同。
在本實驗中,採用實驗3・1中的實驗方法確泄不同流量下的R©與眄,用線性回歸方法可確立B和m的值。單純研究強化手段的強化效果(不考慮阻力的影響),可以用強化比的概念作為評判准則,它的形式是:Nu/Nu(),其中N「是強化管的努塞爾准數,M❻是普通管的努塞爾准數,顯然,強化比1,而且它的值越大,強化效果越好。需要說明的是,如果評判強化方式的貞•正效果和經濟效益,則必須 考慮阻力因素,阻力系數隨著換熱系數的增加而增加,從而導致換熱性能的降低和能耗的增加,只有強 化比較高,且阻力系數較小的強化方式,才是最佳的強化方法。四、實驗裝置1.實驗流程圖及基本結構參數:
圖4-2空氣-水蒸氣傳熱綜合實驗裝置流程圖1 一普通套管換熱器:2—內插有螺旋線圈的強化套管換熱器:3—蒸汽發生器:4 一旋渦氣泵:5—旁路調節閥:6—孔板流量訃;7、8、9一空氣支路控制閥:10、11 一蒸汽支路控制閥:12、13—蒸汽放空口: 14一傳熱系數分布實驗套盒(本實驗不使用):15—紫銅管:16-加水口:17—放水口: 18—液位計:19一熱點偶溫度測址實驗測試點介面: 20—普通管測壓口: 21—強化管測壓口如圖3-2所示,實驗裝置的主體是兩根平行的套管換熱器,內管為紫銅材質,外管為不銹鋼管,兩 端用不銹鋼法蘭固左。實驗的蒸汽發生釜為電加熱釜,內有2根2.5RW螺旋形電加熱器,用200伏電壓 加熱(可由固態調壓器調節)。氣源選擇XGB-2型旋渦氣泵,使用旁路調卉閥調肖流量。蒸汽空氣上升 管路,使用三通和球閥分別控制氣體進入兩個套管換熱器。空氣由旋渦氣泵吹岀,由旁路調卉閥調節,經孔板流量計,由支路控制閥選擇不同的支路進入換熱 器。管程蒸汽由加熱釜發生後自然上升,經支路控制閥選擇逆流進入換熱器殼程,由另一端蒸汽出口自 然噴岀,達到逆流換熱的效果。空氣經支路控制閥7後,進入蒸汽發生器上升主管路上的熱電偶和傳熱 系數分布實驗管,可完成熱電偶原理實驗。
裝豊結構參數表3-1所示。2.實驗的測量手段(1)空氣流量的測量空氣主管路由孔板與差壓變送器和二次儀表組成空氣流量計,孔板流量計為標准設計,其流量訃算 式為:
實驗內管內徑也(mm) 19.25
實驗內管外徑必(mm) 20.01
實驗外管內徑D (mm) 50
實驗外管外徑D, (mm) 52.5
總管長(紫銅內管)L (m) 1.30
測量段長度/ (m) 1」0
加熱釜 操作電壓 W200 伏
操作電流 W20安
表4-1實驗裝置結構參數第⑦、⑧套實驗裝置:匕=23.80式中:孔板流量計兩端壓差,KPa;R—孔板流量計兩端壓差,mH/O柱;/。一流量計處溫度(本實驗裝置為空氣入口溫度),°C;內一巾時的空氣密度,kg/m\由於被測管段內溫度的變化,還需對體積流量進行進一步的校正:
273 +口273 + r()⑵溫度的測咼實驗採用銅-康銅熱電偶測溫,溫度與熱電勢的關系為:
(4-9)
(4-10)
T(°C)二8・ 5009+21. 25678XE(mv)圖4・3傳熱實驗中冷流體進岀口溫度及壁溫的測量線路圖五、注意事項1.由於採用熱電偶測溫,所以實驗前要檢查冰桶中是否有冰水混合物共存。檢査熱電偶的冷端,是 否全部浸沒在冰水混合物中。2・檢查蒸汽加熱釜中的水位是否在正常范用內*特別是每個實驗結束後,進行下一實驗之前,如果發現水位過低,應及時補給水量。3.必須保證蒸汽上升管線的暢通。即在給蒸汽加熱釜電壓之前,兩蒸汽支路控制閥(見圖4-2所示) 之一必須全開。在轉換支路時,應先開啟需要的支路閥,再關閉另一側,且開啟和關閉控制閥必須緩慢, 防止管線截斷或蒸汽壓力過大突然噴出。4・必須保證空氣管線的暢通」即在接通風機電源之前,三個空氣支路控制閥之一和旁路調節閥(見 圖4-2所示)必須全開。在轉換支路時,應先關閉風機電源,然後開啟和關閉控制閥。
¥
5.9
網路文庫VIP限時優惠現在開通,立享6億+VIP內容
立即獲取
實驗四傳熱實驗
實驗四傳熱實驗
一、實驗目的
1.通過對空氣一水蒸氣簡單套管換熱器的實驗研究,掌握對流傳熱系數勺的測左方法,加深對苴 概念和影響因素的理解。並應用線性回歸分析方法,確左關聯式嚴丹如中常數A、川的值。
2.通過對管程內部插有螺旋線圈的空氣一水蒸氣強化套管換熱器的實驗研究,測左其准數關聯式 NzBR嚴中常數B、加的值和強化比Ni叫、了解強化傳熱的基本理論和基本方式。
⑥ 蒸汽加壓混凝土板導熱系數怎麼測量
蒸汽加壓混凝土板是混凝土材料中的一種。
普通混凝土材料導熱系數范圍在3W/(m·K)以內,測定方法主要分非穩態法(脈沖法)和穩態法(熱流計法和防護熱板法)。
一般試驗採用穩態法中的防護熱板法,穩態法原理簡單,計算方便,檢測精度高,較容易實現導熱系數的數字顯示。但穩態法的試驗裝置比較復雜,試驗時間相對較長,當試件兩個表面存在溫差時,必然會引起水分的遷移和重新分布,所以穩態法不宜測定潮濕材料的導熱系數。另外,穩態法對試件平整度、尺寸要求非常嚴格,試件不平整產生的接觸熱阻,會給測量數據帶來相當大的誤差。因此,試驗過程中為了保證測試試件上下表面的平整度,製作了專門的類似水泥膠砂試件的試模。防護熱板法依據的標准為GB
10294-2008《絕熱材料穩態熱阻及有關特性的測定防護熱板法》。
該法的試驗裝置可分為雙試件和單試件兩種形式,雙試件裝置要求兩試塊厚度差不超過2%。因此目前大多數採用單試件裝置。試驗採用湖南湘儀儀器廠生產的DRH單試件裝置,測量范圍0.010~3W/(m·K),測量結果准確度2%。
⑦ 空氣—蒸汽給熱系數測定實驗裝置的用途
觀察。空氣—蒸汽給熱系數測定實驗裝置的用途是用來觀察的,使學生充分了解離心泵的結構與特性,熟悉離心泵的工作方式和操作流程。
⑧ 3.為什麼實驗過程中床層溫度是如何變化為什麼
實驗中冷流體和蒸汽的流向,對傳熱效果有何影響?
無影響。因為Q=αA△tm,不論冷流體和蒸汽是迸流還是逆流流動,由
於蒸汽的溫度不變,故△t不變,而α和A不受冷流體和蒸汽的流向的影響,
所以傳熱效果不變。
2.蒸汽冷凝過程中,若存在不冷凝氣體,對傳熱有何影響、應採取什麼
措施?
不冷凝氣體的存在相當於增加了一項熱
第 1 頁
工業吸塵器 咨詢工業吸塵器生產廠家-選購放心
購買工業吸塵器選擇工業吸塵器生產廠家。常規機器免費上門試用。支持非標設計定製,免費設計吸塵除塵方案,歡迎咨詢!
點擊立即咨詢,了解更多詳情
咨詢
翰辰環境科技(上海) 廣告
阻,降低了傳熱速率。冷凝器
必須設置排氣口,以排除不冷凝氣體。
3.實驗過程中,冷凝水不及時排走,會產生什麼影響?如何及時排走冷
凝水?
冷凝水不及時排走,附著在管外壁上,增加了一項熱阻,降低了傳熱速
率。在外管最低處設置排水口,及時排走冷凝水。
4.實驗中,所測定的壁溫是靠近蒸汽側還是冷流體側溫度?為什麼?傳熱系數k接近於哪種流體的
第 2 頁
壁溫是靠近蒸汽側溫度。因為蒸汽的給熱系數遠大於冷流體的給熱系
數,而壁溫接近於給熱系數大的一側流體的溫度,所以壁溫是靠近蒸汽側溫
度。而總傳熱系數K接近於空氣側的對流傳熱系數
5.如果採用不同壓強的蒸汽進行實驗,對α關聯式有何影響?
基本無影響。因為α∝(ρ2gλ3r/μd0△t),當蒸汽壓強增加時,r 和△t
均增加,其它參數不變,故 (ρ2gλ3r/μd0△t)變化不大,所以認為蒸汽壓強
對α關聯式無影響。
第 3 頁
實驗五 固體流態化實驗
1.從觀察到的現象,判斷屬於何種流化?
2.實際流化時,p為什麼會波動?
3.由小到大改變流量與由大到小改變流量測定的流化曲線是否重合,為什麼?
4流體分布板的作用是什麼?
實驗六 精餾
1.精餾塔操作中,塔釜壓力為什麼是一個重要操作參數,塔釜壓力與哪些因素有關?
答(1)因為塔釜壓力與塔板壓力降有關。
第 4 頁
塔板壓力降由氣體通過板上孔口或通道時為克服局部阻力和通過板上液層時為克服該液層的靜壓力而引起,因而塔板壓力降與氣體流量(即塔內蒸汽量)有很大關系。氣體流量過大時,會造成過量液沫夾帶以致產生液泛,這時塔板壓力降會急劇加大,塔釜壓力隨之升高,因此本實驗中塔釜壓力可作為調節塔釜加熱狀況的重要參考依據。(2)塔釜溫度、流體的粘度、進料組成、迴流量。
2.板式塔氣液兩相的流動特點是什麼?
答:液相為連續相,氣相為分散相。
3.操作中增加迴流比的方法是什麼,能否採用減少塔頂出料量D的方法?
第 5 頁
答:(1)減少成品酒精的采出量或增大進料量,以增大迴流比;(2)加大蒸氣量,增加塔頂冷凝水量,以提高凝液量,增大迴流比。
5.本實驗中進料狀態為冷態進料,當進料量太大時,為什麼會出現精餾段干板,甚至出現塔頂既沒有迴流也沒有出料的現象,應如何調節?
答:進料量太大時,塔內的溫度較低,組分達不到足夠的溫度,沒有上升蒸汽,故精餾段干板,甚至出現塔頂既沒有迴流也沒有出料的現象。
(1)減小進料量;(2)升高塔釜溫度
第 6 頁
6.在部分迴流操作時,你是如何根據全迴流的數據,選擇一個合適的迴流比和進料位置的?
答:通過全迴流,可以通過作圖法求得全迴流理論板數NT,再根據總板效率,粗略算出塔板數,從而根據生產要求,確定迴流比和進料位置。
7若進料濃度下降,進料口下降還是上升
進料組成的變化,直接影響精餾操作,當進料中重組分的濃度增加時,精餾段的負荷增加。對於固定了精餾段板數的塔來說,將造成重組份帶到塔頂,使塔頂產品質量不合格。若進料中的輕組分的濃度增加時,提餾段的負荷增加。對
第 7 頁
於固定了提餾段塔板數的塔來說,將造成提餾段的輕組分蒸出不完全,釜液中輕組分的損失加大。同時,進料組成的變化還將引起全塔物料平衡和工藝條件的變化。組份變輕,則塔頂餾分增加,釜液排出量減少。同時,全塔溫度下降,塔壓升高。組份變重,情況相反。
進料組成變化時,可採取如下措施。
(1)改進料口。組份變重時,進料口往下改;組份變輕時,進料口往上改。
(2)改變迴流比。組份變重時,加大迴流比;組份變輕時,減少迴流比。
(3)調節冷劑和熱劑量。根據組成變動
第 8 頁
的情況,相應地調節塔頂冷劑和塔釜熱劑量,維持頂、釜的產品質量不變。
8若測得單板效率超過100%作何解釋
在進行精餾操作時,在塔板上由於液體流徑長,造成塔板上有明顯的濃度差異,使氣體分布不
均勻而可能使塔板的單板效率超過100%.
吸收
1.水吸收空氣中的二氧化碳屬於氣膜吸收還是液膜控制?
答:因為二氧化碳極不容易溶於水中,所以為液膜控制。
第 9 頁
2.吸收過程的影響因素有哪些?
答:(1)吸收劑的流量、種類;(2)被吸收氣體的流量;(3)吸收溫度;(4)填料分布的均勻性;(5)吸收塔的壓差;(6)吸收塔的液位。
3.氣體溫度與液體溫度不同時,應按哪個溫度計算相平衡常數?
答:按氣體和液體溫度的對數平均值計算。
4.當進氣濃度不變時,欲提高溶液出口濃度,可採用哪些措施?
答:(1)降低溫度;(2)降低進氣的流量;(3)降低吸收劑的流量
第 10 頁
5填料吸收塔塔底為什麼有液封裝置?採用了什麼原理
這時採用液封裝置是防止塔內氣體(一般為有毒有害或者本來就是產品)外漏,造成污染環境或者浪費。還有穩定塔的氣壓。原理是利用一定高度液體產生的壓力抵消塔內產生的壓力產生平衡,隔離塔內外氣體。
6 填料吸收塔傳質系數測定實驗中測定kxa有什麼工程意義
傳質系數是氣液吸收過程重要的研究的內容,是吸收劑和催化劑等性能評定、吸收設備設計、放大的關鍵參數之一
7能否用自來水代替高位槽水?為什麼
第 11 頁
不能。因為自來水水壓不穩,使整個體系成為不穩定體系
8填料塔的液泛和哪些因素有關?
直徑一定的塔,可供氣、液兩相自由流動的截面是有限的。二者之一的流量若增大到某個限度,降液管內的液體便不能順暢地流下;當管內的液體滿到上層板的溢流堰頂時,便要漫到上層板,產生不正常積液,最後可導致兩層板之間被泡沫液充滿。這種現象,稱為液泛。液泛開始時,塔的壓降急劇上升,效率急劇下降。隨後塔的操作遭到破壞。主要原因:降液管內液體倒流回上層板. 過量液沫夾帶到上層板 防止產生液泛的措施是:
第 12 頁
(1)按規定的進料量操作;
(2)按規定的迴流量操作。
實驗八 乾燥
1、為什麼在操作中要先開鼓風機送氣,而後通電加熱?
答:防止損壞風機。
2、某些物料在熱氣流中乾燥,希望熱氣流相對濕度要小;某些要在相對濕度較大的熱氣流中乾燥,為什麼?
3物料厚度不同時,乾燥速率曲線又如何變化?
4、濕物料在70℃~80℃的空氣流中經
第 13 頁
過相當長時間的乾燥,能否得到絕干物料?
5實驗過程中干、濕球溫度計是否變化?為什麼?
6如何判斷實驗已經結束?
答:當物料恆重時,可判斷實驗已經結束。
7恆定乾燥條件是指什麼?
指乾燥介質的溫度、濕度、流速及與物料的接觸方式,都在整個乾燥過程中均保持恆定
流化床乾燥
第 14 頁
1、固體流態化的過程包括 固定床 流化床 氣力輸送
2、下列敘述正確的是 固體顆粒層用氣體進行的流態化的形式為聚式流l化 固體顆粒層用液體進行的流態化的形式為散式流l化
3、聚式流o床的不正常操作現象主要有溝流與節涌l其中溝流產生的原因 顆粒粒度小 氣流速度小 分布板開孔率小
4、聚式流o床的不正常操作現象主要有溝流與節涌l其中節涌產生的原因為 顆粒粒度大 氣流速度大 床層高徑比大
5、在實驗過程中l空氣m過預熱器後,未發生變化的參數為 濕度
第 15 頁
6、在實驗過程中l測得的床層溫度與物料表面溫度較為近似,在恆速乾燥階段,其值與下列選項中的哪些參數相同: 濕球溫度 絕熱飽和濕度
7、在乾燥過程中l若增加乾燥介質空氣的流速,則有 氣速增加,物料的乾燥速度變大 氣速增加,臨界濕含量的值變大 氣速增加,平衡濕含量的值不變
8、在實驗過程中l若進口空氣的性質恆定,預熱器的出口溫度越高,則 乾燥速度越高 臨界濕含量越高
9、在降速乾燥階段,若空氣的干球溫度為t,濕球溫度為tW,露點為td,物料表面溫度為tm,則有 tm > tw
第 16 頁
10、在乾燥過程中l若待乾燥物料一定,改變乾燥介質空氣的性質,下列參數不發生變化的是 結合水分
氣體擴散系數
1、下面操作正確的是。開始測量數據後,不要改變水浴溫度。 測量過程中泵要一直開啟。
2、實驗中使用的游標卡尺的精度為。 0.1mm
吸收系數
1、下列關於體積傳質系數與液泛的關系正確的是:Kya隨液泛程度先增加後減少
第 17 頁
2、正確應用亨利定律與拉烏爾定律計算的過程是: 吸收計算應用亨利定律 精餾計算應用拉烏爾定律
第 18 頁
網路文庫
搜索
網路文庫10億海量資料,查找管理一應俱全
打開APP
⑨ 實驗:空氣—蒸汽對流給熱系數測定 測得數據後怎麼算空氣流速和空氣定性溫度
不明白你怎麼要空氣流速和空氣定性溫度的運算。本實驗是測出冷熱流體兩端溫度,再計算出對流給熱系數的,哪有反過來的?
冷流體(空氣和水)與熱流體水蒸汽通過套管換熱器的內管管壁發生熱量交換的過程可分為三步:
○1套管環隙內的水蒸汽通過冷凝給熱將熱量傳給圓直水平管的外壁面(A0);
○2熱量從圓直水平管的外壁面以熱傳導的方式傳至內壁面(Ai);
○3內壁面通過對流給熱的方式將熱量傳給冷流體(Vc)。
在實驗中,水蒸汽走套管換熱器的環隙通道,冷流體走套管換熱器的內管管內,當冷、熱流體間的傳熱達到穩定狀態後,根據傳熱的三個過程、牛頓冷卻定律及冷流體得到的熱量,可以計算出冷熱流體的給熱系數(以上是實驗原理)。
(以下是計算方法)傳熱計算公式如下:
Q=α0A0( T–Tw)m= αiAi( tw–t)m=VcρcCpc(t2-t1)
可以根據蒸汽溫度初始溫度、末端溫度、上述公式和空氣—蒸汽對流給熱系數計算得到空氣溫度變化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