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製取一氧化碳應選什麼發生裝置
液--液加熱裝置,HCOOH與濃硫酸加熱制CO
請採納。
2. 小鼠低張性缺氧實驗中不同類型缺氧對呼吸功能的影響有什麼異同
小鼠低張性缺氧實驗中不同類型缺氧對呼吸功能的影響有:
缺氧是指任何原因引起的供氧不足或利用氧障礙引起組織細胞發生功能代謝和形態 結構異常變化的病理過程。根據不同的病因,可以把缺氧分為四種類型:低張性缺氧、 血液性缺氧、循環性缺氧、組織性缺氧。不同類型的缺氧具有不同的病因以及不同的 血液顏色和血氧變化特點。
導致低張性缺氧最常見的原因包括吸入氣氧分壓過低和外呼吸功能障礙。本實驗將小鼠放置於加入鈉石灰的密閉廣口瓶內,隨著小鼠的呼吸消耗,廣口瓶中氧氣含量逐漸降低,模擬外環境氧分壓過低引起的低張性缺氧。觀察低張性缺氧時機體的變化(活動狀況、呼吸、粘膜及肝臟的顏色)及存活時間。
影響機體對缺氧耐受性的因素很多,除缺氧時間、速度、類型和程度外,還與缺氧時中樞功能狀態和年齡等因素有關。本實驗通過應用葯物改變小鼠的中樞興奮狀態及選擇不同年齡的小鼠,觀察不同條件下低張性缺氧小鼠的活動狀況和存活時間。
血液性缺氧是由於血紅蛋白的數量減少或性質改變從而降低血液攜氧能力或血紅蛋白結合的氧不易釋出所引起的缺氧。本實驗將復制兩種常見血液性缺氧模型:一氧化碳中毒和亞硝酸鹽中毒引起的血液性缺氧。一氧化碳可與血紅蛋白結合,形成碳氧血紅蛋白而失去結合氧的能力,從而導致血液攜氧能力降低而引起機體缺氧。亞硝酸鈉是強氧化劑,可使血紅蛋白分子內二價Fe2+氧化成為三價Fe3+而形成高鐵血紅蛋白,高鐵血紅蛋白同樣失去攜氧能力而引起血液性缺氧。
中樞神經系統功能抑制和低溫對缺氧的影響 氯丙嗪組小鼠體重與生理鹽水組小
鼠體重無顯著性差異(p>0.05);氯丙嗪組小鼠的耗氧量為12.7±5.02 ml,生理鹽水組
小鼠的耗氧量為16.0±3.01 ml,兩者無明顯差異(p>0.05);氯丙嗪組小鼠耐缺氧存活
時間為44.7±17.21 min,生理鹽水組小鼠耐缺氧時間為21.0±3.61,兩者相比有高度顯著
性差異 (p<0.01);氯丙嗪組小鼠的耗氧率為0.013±0.005 (ml/g/min),生理鹽水組小鼠
的耗氧率0.03±0.002 (ml/g/min),兩者相比有高度顯著性差異(p<0.01)。見表1。 表1. 氯丙嗪、冰浴對小鼠缺氧耐受性的影響實驗結果統計表 小鼠體重(g)
樣本 1 2 3 4 5 6 7 8 9對照 23 19
實驗 22 25 22 25 24 22 23 22 22 23.0±1.32& 總耗氧量(ml)對照19.5 14.0 16.014.017.417.011.521.013.5 16.0± 3.01 實驗
存活時間(min)總耗氧率((ml/g/min)對照 實驗 47
52 35 23 24 59 31 60 71 44.7±17.21* 對照0.0340.035
0.033 0.035 0.033 0.034 0.031 0.037 0.029 0.03± 0.002實驗 0.01 0.011 0.013 0.014 0.016 0.015 0.024 0.005 0.012 0.013±0.005# 10.5 25 14.3 21 10.0 8.0 9.5 19.9 17.0 6.0 19.0 12.7±5.02$ 22 16 21 22 15 26 21 21.0± 3.61 22 25 25 23 25 22 22 22.9±x?s
1.96
註:*p<0.01 vs對照組 ;p<0.01 vs對照組;&p>0.05 vs對照
組,$p>0.05 vs 對照組 3.2不同原因造成的缺氧由表2可知,亞硝酸鈉中毒小鼠的存
活時間最短,其次為co中毒組。存活時間最長的是亞硝酸鈉+美蘭組,可見美蘭具有抗亞硝
酸鈉中毒的作用。
表2. 乏氧、co中毒、亞硝酸鈉中毒小鼠的呼吸頻率(次/10秒) 缺氧類型 乏氧 co中毒 亞硝酸鈉 亞硝酸鈉+美蘭
0min 29.7±4.90 29.7±5.90 29.7±3.54 29.7± 5.685min 31.2±6.96 24.7±8.72 26.1±7.13 25.9± 4.9910min 30.4±7.52 26.8±9.31 28.7± 8.3815min 25.0±8.97
28.5± 6.02
20min 30.1±6.8325min 29.5±6.0730min 28.9±6.24
3.3亞硝酸鈉中毒與亞硝酸鈉+美蘭的兩組小鼠的存活時間有顯著性差異,美蘭組存活時
間顯著延長(p<0.01)。見表3。表3. 亞硝酸鹽中毒及其美蘭的治療效果 缺氧類型
亞硝酸鹽中毒性缺氧 亞硝酸鹽中毒性+美蘭 存活時間 9.56±1.59 48.67±14.23* 註:p<0.01
3.4 分別觀察乏氧性缺氧組、一氧化碳中毒組、亞硝酸納組和亞硝酸納治療組的小鼠肝臟組織顏色,如表3。
表4. 乏氧、co中毒、亞硝酸鈉中毒的小鼠存活時間和肝血、耳尾唇顏色比較 類別 乏氧
體重(g) 19
存活時間(min)18
肝血顏色 暗紅色
耳尾唇顏色 青紫色(紫紺)co nano2 nano2+mb
22 18 18.5
7 12 30
櫻桃紅色 深咖啡色 淺咖啡色櫻桃紅色 青石板色 青石板色,稍淺
4.
4.1 實驗結果顯示氯丙嗪組的存活時間顯著長於生理鹽水組,耗氧率也顯著低於生理鹽水組。氯丙嗪為吩噻嗪類抗精神病葯物,主要阻斷腦內多巴胺受體和α腎上腺素受體和m膽鹼受體,具有神經安定作用,它對中樞神經系統有較強的抑製作用。小鼠注射氯丙嗪後,置於低溫使其進入假冬眠狀態。小鼠外界活動停止,新陳代謝率降至最低,因此能量利用減少,單位時間的耗氧量減少,即耗氧率減小。在氧總量相等的情況下,存活時間就比生理鹽水組長。
4.2 乏氧性缺氧,主要表現為動脈血氧分壓降低,氧含量減少,組織供養不足。正常毛細血管的血液中氧離血紅蛋白濃度約為26g/l。乏氧性缺氧時,動靜脈血中的氧離血紅蛋白濃度增高。當毛細血管血液中氧離血紅蛋白濃度達到或超過50 g/l時,可使皮膚和粘膜呈青紫色。
co與hb的親和力比o2大210倍,hb與co結合形成碳氫hb,從而失去運氧功能。co同時還能抑制紅細胞內糖酵解,使其2,3-dpg生成減少,氧離曲線左移,妨礙hbo2中的氧解離,從而造成組織嚴重缺氧。此時外呼吸功能正常,故動脈血氧分壓及血氧飽和度正常,但hb數量減少或性質改變,使血氧容量降低。組織中hbco增多,故皮膚、粘膜呈櫻桃紅色。 亞硝酸鹽可使hb中二價鐵氧化成三價鐵,形成高鐵hb(hbfe3+oh),三價鐵因與羥基牢固結合而喪失攜氧能力,加上hb四個二價鐵中有一部分氧化為三價鐵後使剩餘的fe2+與氧親和力增高,導致氧離曲線左移,使組織缺氧。高鐵hb呈咖啡色或青石板色,因而使皮膚和粘膜呈現相同顏色。低濃度美蘭為還原劑,抑制了氧化劑(亞硝酸鈉)的中毒反應,中毒後即刻肌注可有效使小鼠存活時間延長2倍以上。本實驗結果也顯示,亞硝酸鈉+美蘭組小鼠的存活時間明顯長於亞硝酸鈉中毒小鼠的存活時間(表3),說明美蘭具有較好的拮抗作用。
4.3 鈉石灰的作用:鈉石灰在兩個實驗中的用途也有很大區別:實驗一中缺氧瓶內鈉石灰吸收小鼠呼吸產生的co2造成負壓,利於正確地測出耗氧量;實驗二中加入鈉石灰是為了排除高碳酸血症對缺氧實驗的影響。鼠缺氧模型及其分析缺氧的類型及影響缺氧耐受性的因素
一、實驗目的:
1.觀察原因和條件在疾病發生發展中的作用
2.復制幾種類型缺氧的模型,觀察血液顏色的特點,分析其機制 根據大綱要求:
掌握概念:缺氧、低張性缺氧、血液性缺氧、循環性缺氧和組織性缺氧,紫紺、腸源性紫紺。熟悉並理解原因和條件在疾病發生發展中的作用。 熟悉反映血氧情況的一些指標(氧分壓、氧含量、氧容量、氧飽和度,動靜脈血氧含量差)。掌握各型缺氧發生的原因及主要發病機制,掌握各型缺氧的特徵(血氧變化的特點和皮膚黏膜顏色變化)。
3. 甲醛中毒小鼠呼吸頻率
病理生理學實驗;【實驗目的】; 1.實驗動物及器材 小鼠、缺氧瓶(250 ml帶塞錐形瓶或廣口瓶)、一氧化碳發生裝置一套、膠頭滴管,1ml注射器、酒精燈、手術剪、眼科鑷 2.試劑和葯品 甲酸、濃硫酸、1%亞硝酸鈉溶液、40%甲醛; 1.動物一般狀態、活動情況等 2.呼吸頻率(次/10s)、深度。 3.皮膚(口唇)和血液、肝顏色 4.存活時間。;小鼠的捉持;腹腔注射 ;【實驗步驟】;乏氧性缺氧
(1)取小鼠一隻放入缺氧瓶內。觀察動物的一般情況、呼吸、皮膚(口唇)顏色???然後塞緊瓶塞,記錄時間。以後每3min重復觀察上述指標一次(如有其它變化則隨時記錄)
(2)待動物死亡後,打開胸腹腔,觀察其肝臟顏色並與其他類型的缺氧小鼠比較。;血液性缺氧
一氧化碳中毒性缺氧; 亞硝酸鹽中毒性缺氧
(1)取小鼠1隻,觀察動物的一般情況、呼吸、皮膚與口唇顏色
(2)由腹腔注入2%亞硝酸鈉溶液0.8ml, 觀察上述指標。觀察其顏色。待動物死亡後,打開胸腹腔,觀察其肝臟顏色,並與其他類型的缺氧小鼠比較。; 甲醛中毒性缺氧
(1)取小鼠1隻,觀察動物的一般情況、呼吸、皮膚與口唇顏色。
(2)由腹腔注入40%甲醛溶液0.5ml,後開始計時,並觀察上述指標 。待動物死亡後,打開胸腹腔,觀察其內臟顏色,並與其他類型的缺氧小鼠比較。;正常對照組;【實驗結果】;【注意事項】;實驗報告要求
4. 為了了解煙霧中的一氧化碳對人體的影響,可採用小白鼠進行實驗.(1)實驗目的:驗證一氧化碳對小白鼠的
(3)實驗方法:①對照實驗是指在研究一種條件對研究對象的影響時,所進行的除了這種條件不同之外,其他條件都相同的實驗.取兩個玻璃罩,分別編為1號和2號,並分別裝進等數的、大小差不多的小白鼠. ②1號罩與2號罩對照,實驗變數是一氧化碳氣體,2號罩為實驗組,1號罩為對照組. (4)實驗預測:小白鼠吸入一氧化碳以後,大量的血紅蛋白就與一氧化碳了,而失去了與氧結合的機會,會造成全身缺氧窒息.幾分鍾後2號罩內小白鼠死亡,1號罩內小白鼠活動正常. (5)實驗結論:由(4)說明一氧化碳對人體有害. 故答案為:(3)①取兩個玻璃罩,分別編為1號和2號,並分別裝進等數的、大小差不多的小白鼠;②通過導管向1號罩內放進空氣,向2號罩內放進一氧化碳氣體;(4)1號;2號;(5)一氧化碳對人體有害. |
5. 幾種常用的缺氧動物模型的復制及中樞神經系統功能抑制和低溫對缺氧的影響的實驗報告
幾種常見的缺氧動物模型及中樞神經系統功能和低溫對缺氧的影響
目的 缺氧是多種疾病共有的病理過程。許多原因都能使機體發生缺氧。不同類型的缺氧,其機體的代償適應性反應和症狀表現有所不同。本實驗學習復制乏氧性缺氧和血液性缺氧的動物模型方法,觀察缺氧過程中呼吸的反應及血液色澤和全身一般情況的變化,並了解溫度和中樞神經系統機能狀態對缺氧耐受的影響以及對照實驗和控制實驗條件重要性;初步掌握計量資料的常用統計指標的應用。
材料 小白鼠;100、500ml廣口瓶和測耗氧裝置;1、2、10ml注射器;50g/L(5g/dl)亞硝酸鈉溶液、10g/L(1g/dl)美蘭溶液、2.5g/L(0.25g/dl)氯丙嗪溶液(新鮮配製)、生理鹽水;CO氣體(甲酸加濃硫酸製取);冰浴、鈉石灰、彈簧夾、剪刀、鑷子。
方法和步驟
(一)中樞神經系統功能狀態和溫度對動物耐受缺氧的影響
用氯丙嗪和冰浴處理使動物中樞神經系統功能處於抑制,代謝率降低,為實驗組;以生理鹽水,室溫下處理為對照組。按以下操作步驟進行:
1.取性別相同,體重相近的小白鼠2隻,並准確稱取體重。按隨機分配的原則,將其中1隻鼠作為實驗組,另一隻作為對照組。向實驗組鼠按0.1ml/10g體重,腹腔內注射2.5g/L(0.25g/dl)氯丙嗪,(參見常用注射方法腹腔注射法節)安放在冰浴的沙布上10~15分鍾,使呼吸頻率降為70~80次/分;向對照組鼠腹腔注射生理鹽水(0.1ml/10g體重),放置室溫10~15分鍾。
2.將2隻鼠分別放入100ml的廣口瓶內,按圖10-11-1和附錄連接測耗氧裝置。
3.待鼠死亡後,記錄存活時間,按附錄用測耗氧裝置測定總耗氧量。根據總耗氧量A(ml),存活時間T(min),鼠體量W(g)三項指標,求出總耗氧率R(ml/g/min)。
公式:R(ml/g/min)=A(ml)÷W(g)÷T(min)
4.數據統計處理。在老師指導下,收集各組各項指標的原始數據,列表並進行統計處理:求出各項指標的均數(`x)及標准差(S),並對實驗組和對照組的存活時間(T)和總耗氧率(R)的均數差異作顯著性測驗(t測驗)(參見統計分析簡介)。
(二)不同原因造成不同的缺氧類型
1.密閉瓶中呼吸
(1)取小鼠一隻,數正常呼吸頻率(次/10秒),並注意深度。觀察活動一般情況及耳、尾、口唇的顏色。
圖10-11-1 缺氧瓶和測耗氧裝置
(2)將鼠放入含鈉石灰(約5g)的100ml廣口瓶內,待安靜後塞緊瓶塞,開始記錄時間,以每隔5分鍾間隔數呼吸頻率(次/10秒)一次,並觀察行為(如掙扎、痙攣等)和耳、尾、口唇的顏色變化,直至動物死亡,屍體留待打開腹腔觀察。
2.吸入CO
(1)取小鼠一隻,數正常呼吸頻率(次/10秒),並注意深度。觀察活動一般情況及耳、尾、口唇的顏色。
(2)將鼠放入500ml廣口瓶內,塞緊瓶塞,用10ml針筒抽取CO氣體10ml,注入剛密閉的廣口瓶內,形成2%CO之空間環境,開始記錄時間,觀察方法與指標同1之(2)項。
3.輸入亞硝酸鹽
(1)取體重相近的鼠2隻,數呼吸頻率和觀察皮膚粘膜色澤。向腹腔內各注射50g/L(5g/dl)亞硝酸鈉0.2ml後,立即向其中一隻腹腔內再注射10g/L(1g/dl)美蘭溶液0.2ml,另一隻注射生理鹽水0.2ml。
(2)觀察方法與指標同1之(2)項,並觀察兩鼠表現及死亡時間有無差異。
將以上4隻死鼠的腹腔打開,取下小塊肝組織置濾紙片上一起進行血液或肝臟顏色比較。
注意點
1.缺氧瓶和測耗氧量裝置必須完全密閉不漏氣。
2.小鼠腹腔注射部位應稍靠左下腹,勿損及肝臟。還應避免將葯液注入腸腔或膀胱。
3.實驗組鼠應在氯丙嗪注射後稍平靜時放在冰浴的紗布上,放留時間的長短,以呼吸頻率降為70-80次/分為宜。隨時觀察鼠,以防溺水死亡。
結果 記錄各項實驗結果的數據,原始數據列表,進行統計處理,主觀指標用文字記錄。分析和探討各處理因素的作用及機制。
思考題
1.密閉瓶內鼠,一氧化碳中毒鼠及亞硝酸鈉中毒鼠各屬何種類型缺氧?其發生機制有何不同?
2.不同類型缺氧對呼吸和血液顏色的改變是否相同?為什麼?
3.低溫和抑制中樞神經系統功能為何能增強對缺氧的耐受?
4.為什麼要在缺氧瓶內放入鈉石灰?這對缺氧機制的分析有何意義?
5.為什麼不能只憑實驗組和對照組的T、R均數差異來得出缺氧耐受改變的結論?應作何統計處理?
附錄 測定小白鼠總耗氧量的測耗氧裝置
原理 小白鼠在密閉的缺氧瓶中,不斷消耗氧氣,而產生的CO2 又被鈉石灰吸收,瓶內氧分壓逐漸降低而產生負壓,當缺氧瓶與測耗氧裝置相連時,裝置的移液管內液面因瓶內負壓而上升,量筒內液面下降的毫升數即為消耗氧的總量。
方法與步驟
1.向量筒內充水至刻度,然後將玻璃管接頭與缺氧瓶塞上的一個橡皮管相連。
2.待鼠死後從量筒上讀出液面下降的毫升數,即為小白鼠的總耗氧量(A)。
6. 實驗室制備一氧化碳的裝置是怎麼樣的
一氧來化碳的實驗室製取自(2007-12-12
11:38:48)轉載標簽:
教育雜談
一氧化碳的實驗室製取
1.在250mL蒸餾燒瓶里加入密度為1.84g/cm3的濃硫酸50mL,在分液漏斗里盛放密度為1.2g/cm3的甲酸10mL,裝置如圖所示。檢查裝置的氣密性。
2.給濃硫酸加熱到80--90℃,移去酒精燈。
3.向燒瓶內逐滴加入甲酸,即有一氧化碳產生o
4.當空氣排盡後,用排水法收集一氧化碳,並用橡皮塞塞緊集氣瓶口。(第一瓶一氧化碳氣體里混有空氣,點燃時會發生爆鳴,應注意安全。)
希望對您有用!
謝謝!
7. 實驗時如果有一氧化碳生成,為了環保,應該加什麼裝置
實驗時如果有一氧化碳生成,為了環保,應該加尾氣處理裝置(用燃著的酒精燈燒掉尾氣中的CO或用空氣球收集它)
8. 小鼠甲醛中毒性缺氧
小鼠甲醛中毒性缺氧為小鼠缺氧實驗方法之一。
1、取小鼠一隻放入缺氧瓶內。觀察動物的一般情況、呼吸、皮膚(口唇)顏色,接著塞緊瓶塞,記錄時間。以後每3min重復觀察上述指標一次(如有其它變化則隨時記錄)。
2、待動物死亡後,打開胸腹腔,觀察其肝臟顏色並與其他類型的缺氧小鼠比較。
9. 小鼠乏氧性缺氧為什麼呼吸變深快 一氧化碳中毒時小鼠呼吸為什麼開始無明顯改變後呼吸減慢
呼吸加深加快可把原來未參與呼吸的肺泡調動起來,以增大呼吸面積,提高氧的彌散,使動脈血氧飽和度增大;使更多的新鮮空氣進入肺泡,提高氧分壓,降低二氧化碳分壓;胸廓運動幅度增大,胸內負壓提高,回心血量增多,心輸出量及肺血流量增加,有利於氧的攝取和運輸。
一氧化碳極易與血紅蛋白結合,形成碳氧血紅蛋白,使血紅蛋白喪失攜氧的能力和作用,造成組織窒息。對全身的組織細胞均有毒性作用,尤其對大腦皮質的影響最為嚴重。
(9)小鼠缺氧實驗一氧化碳發生裝置擴展閱讀
正常人血液中碳氧血紅蛋白含量可達5%~10%,其中有少量來自內源性一氧化碳,為0.4%~0.7%輕度一氧化碳中毒者血中碳氧血紅蛋白可高於10%,中度中毒者可高於30%,嚴重中毒時可高於50%。
但血中碳氧血紅蛋白測定必須及時,脫離一氧化碳接觸8小時後碳氧血紅蛋白即可降至正常且與臨床症狀可不呈平行關系。
10. 小白鼠缺氧實驗報告
乏氧性缺氧
又稱低張性缺氧,是指以動脈血氧分壓降低為基本特徵的缺氧。低張性缺氧時,動脈血和靜脈血中氧合血紅蛋白含量降低,而脫氧血紅蛋白增多,而當毛細血管血液中脫氧血紅蛋白的平均濃度超過5g/dl時,皮膚和黏膜呈青紫色,即發紺。本組小鼠存活時間為90min,而各組記錄數據均有差別,與小鼠個體差異、缺氧瓶的密閉性、鈉石灰等有關。較小的小白鼠因個體發育不完全而大腦對呼吸中樞更不敏感,故其缺氧能力常大於較大的小白鼠,即存活時間更長;缺氧瓶的密閉性越好,進入其中的氧就越少,小白鼠存活時間就越短,反之亦然。鈉石灰用於吸於甁中CO2以排除CO2的干擾,影響呼吸作用的因素有CO2濃度、H+、低氧,高濃度CO2(PCO2>80mmHg)可抑制呼吸,而低濃度CO2(PCO2<80mmHg)可促進呼吸。由於鈉石灰不能有效地吸收CO2而使甁中存有低濃度CO2,即可促進呼吸,故本班各組乏氧性缺氧的小白鼠的存活時間均比前幾個班各組的更長。低張性缺氧時小白鼠先發生代償性反應,PaO2於60—100mmHg時,肺通氣量無變化。PaO2低於60mmHg可刺激勁動脈體和主動脈體的外周化學感受器,沖動經竇神經和迷走神經傳入延髓,反射性地引起呼吸加深加快。肺通氣量增加是急性低張性缺氧的最重要代償反應。隨著缺氧的時間增加,小白鼠即出現呼吸逐漸減弱直至停止死亡。
3.2
CO中毒性缺氧
屬血液性缺氧(等張性缺氧),即由於血紅蛋白數量減少或性質改變,以致血液攜帶氧的能力降低或血紅蛋白結合的氧不易釋出所引起的缺氧。CO是含碳物質未完全燃燒而產生的一種窒息性氣體,可與血紅蛋白結合成為碳氧血紅蛋白而使血紅蛋白失去攜帶氧的能力,抑制紅細胞的糖酵解,增加與氧的親和力,致使小白鼠皮膚黏膜呈現櫻桃紅色。CO中毒性缺氧屬等張性缺氧,呼吸系統的代償不明顯,故觀察到小白鼠的呼吸逐漸減弱直至停止死亡。CO為有毒性氣體,在實驗過程中注意通風,須注意濃硫酸與HCOOH小心吸取以防傷及自己及其它物品,加熱時不能過猛,以免CO產生過多、過快,使小白鼠迅速死亡,來不及觀察。本組小白鼠沒有搶救及時以致小白鼠最後死亡。
3.3
亞硝酸鈉中毒性缺氧
也屬血液性缺氧(等張性缺氧)。亞硝酸鹽可使大量血紅蛋白氧化成高鐵血紅蛋白,而高鐵血紅蛋白呈棕褐色,故甲鼠的皮膚黏膜呈咖啡色;乙鼠注入美蘭,美蘭是一種還原劑,可將Fe3+還原為Fe2+,具有解毒作用,可使亞硝酸鈉中毒的小白鼠解救且皮膚黏膜顏色逐漸接近正常,而本組乙鼠30min後死亡,可能因為給葯不及時搶救速度過慢,且注入的美蘭流出小鼠體外而不能起到解毒作用導致小鼠死亡。亞硝酸鈉中毒性缺氧屬等張性缺氧,但本組可能合並了PaO2降低而觀察到小白鼠呼吸系統的代償性反應,即先出現呼吸加深加快。本實驗過程中腹腔內注射應稍靠左下腹,勿傷及肝臟,也應避免將葯液注入腸腔或膀胱。一氧化碳、亞硝酸鈉中毒事故每年都有發生,奪去了多少人的生命。加強預防和改進臨床治療辦法是造福於社會的大事,應當高度重視。通過本次實驗我們了解了上述幾種常見缺氧疾病的基本致病機理和應對辦法,這對於我們今後從事這方面疾病的研究和治療有著重要的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