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點火裝置有什麼作用
由
點火器
、
點火油槍
、煤粉鍋爐點火
油系統
(包括
前部
供油系統
和爐前油系統)及點火
自動控制
儀表
系統構成的全套
裝置
,或由
等離子
等高能點火裝置作為點火器組成的系統。
❷ 汽車點火裝置和電子燃油噴射系統的作用和區別是什麼
燃油噴射是將油噴到氣缸內,然後是點火裝置(火花塞)產生電火花點燃噴到氣缸內的燃油。這是最通俗易懂的解釋了。電子燃油噴射就是行車電腦會根據你的使用情況及時的調整噴油量,俗稱的電噴。然後噴射系統分兩種,一種是電噴式,另一種是化油器式。化油器式是無法自動調節的,只是根據你油門得深淺去控制給油的多少,所以化油器式要比電噴費油。
❸ 汽車發動機點火器的作用是什麼
汽車發動機的點火器又稱為點火模塊,是微機點火控制系統的功率輸出及他按電子控制單元指令工作,並對點火信號進行放大驅動,點火線圈工作。
❹ 汽車發動機點火系統的作用
汽車點火系統的作用:當汽油機壓縮接近上止點時,可燃混合氣被火花塞點燃,使其燃燒對外做功。
點火系統是汽油機的重要組成部分,點火系統的性能對發動機的動力性、燃油消耗和排氣污染有很大的影響。所有能在火花塞的兩個電極之間產生火花的設備稱為發動機點火系統。當汽油機壓縮接近上止點時,可燃混合氣被火花塞點燃,使燃燒向外做功。因此,火花塞安裝在汽油發動機的燃燒室中。點火系統的作用是按照氣缸的工作順序,有規律地在火花塞的兩個電極之間產生足夠能量的火花。發動機點火系統的工作原理。發動機工作時,ECU根據接收到的各種感測器的信號和存儲在存儲器中的相關程序和數據,確定最佳點火提前角和通電時間,並據此向點火器發出指令。根據指令,點火器控制點火線圈初級電路的通斷。當電路接通時,電流流過點火線圈中的初級電路,點火線圈以磁場的形式儲存點火能量。當初級電路被切斷時,次級線圈中產生較高的感應電動勢(15至20KV),通過分電器或直接送至工作缸的火花塞。汽車點火系統的作用是按照氣缸的工作順序,有規律地在火花塞的兩個電極之間產生足夠能量的火花。點火系統產生的二次電壓必須高於擊穿電壓,火花塞才能產生火花,火花塞電極擊穿產生火花所需的電壓稱為擊穿電壓。影響擊穿電壓的因素如下:1 .火花塞電極間隙越大,擊穿電壓越高,電極稜角越尖銳,所需擊穿電壓越低;2.壓力越高,混合物溫度越低,擊穿電壓越高;3.火花塞電極溫度越高,電極周圍的氣體密度越小,擊穿電壓越低。點火系統的組成和功能:由蓄電池、發電機、分電器、點火線圈和火花塞等組成。它的功能是將低壓DC提升到足夠高的電壓。被壓縮的高溫高壓可燃混合氣被各缸火花塞點燃,完成工作過程。
汽車點火系統是點火發動機,它按照各缸正常工作的點火順序,有規律地向火花塞提供足夠高能量的高壓電,使火花塞產生足夠強的火花,點燃可燃混合氣。以下是關於點火系統的部分介紹:1 .汽車點火系統包括點火開關、點火線圈、分電器總成、火花塞等。2.點火系統是發動機運轉最基本的動力源,是所有汽車系統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將汽油轉化為動力源的系統。汽車點火系統的性能和工作效率與發動機功率、汽車油耗和尾氣排放有很大關系。
汽車點火系統的作用是:當汽油機壓縮接近上止點時,可燃混合氣被火花塞點燃,使燃燒對外做功。因此,火花塞安裝在汽油發動機的燃燒室中。點火系統的作用是按照氣缸的工作順序,有規律地在火花塞的兩個電極之間產生足夠能量的火花。火花塞電極擊穿產生火花所需的電壓稱為擊穿電壓。點火系統產生的次級電壓必須高於擊穿電壓,才能使火花塞跳閘。汽車點火系統是一種火花點火發動機。根據各缸的點火順序,有規律地向火花塞供給足夠高能量的高壓電(約15000-30000V),使火花塞產生足夠強的火花,點燃可燃混合氣。
汽車點火系統的功能:1 .點火系統將電源的低電壓變為高電壓,按照汽車發動機的點火順序依次送到各個氣缸,點燃壓縮後的混合氣;2.能適應發動機工況和使用條件的變化,自動調整點火時間,實現可靠准確的點火;3.更換燃油或安裝分電器時,可以手動校準點火時間。
❺ 點火裝置有什麼作用
一、 電火花的產生
二、發動機的工作狀況對點火的影響
三、發動機對點火系統的要求
四、數字式電子點火系統組成
數字式電子點火系統是在使用無觸點電子點火裝置之後的汽油機點火系統的又一大進展,稱為微型電子計算機控制半導體點火系統。
點火系統的分類:
A.。電感蓄能式點火系統(實際電路參見圖3、4、5)
點火系統產生高壓前以點火線圈建立磁場能量的方式儲存點火能量。目前汽車使用的絕大部分點火系統為電感儲能式。(重點分析介紹)
B.電容儲能式點火系(圖6)
點火系統產生高壓前,先從電源獲取能量以蓄能電容建立電場能量的方式儲存點火能量。多應用於高轉速發動機上,如賽車。
工作原理是把較低電源電壓變換成較高直流電壓(500V-1000V)對電容充電蓄能,點火時刻通過電
容放電使變壓器產生高壓。特點是電容充放電周期快,高壓跳火火花持續期短(約1微秒)且電流大,
不存左火花尾。ECU根據發動機工況在一個點火周期內進行1-3次點火。
電感蓄能式點火系統主要有微型電子計算機(ECU)、各種感測器、高壓輸出部分(功率管、變壓器、高壓線、火花塞)三大部分組成。(參見圖1)
1.ECU
ECU就是整部汽車的智能控制中心,指揮協調汽車的各部工作,同時ECU還有自動診斷功能。
其中處理控制點火系統工作是ECU眾多工作重要的一項。ECU只讀存儲器ROM中存有500多萬組
數據,這些數據大多數是發動機通過各種實際工作情況測量優選得出的,包括了整個汽油機工作范圍
內各種轉速和負荷下的最佳點火提前角及噴油脈寬等有關全部數據。不同型號整車的ECU的存儲數
據是不同的,各廠家對數據都是保密不公開的;這些數據保證了汽油機在功率性、加速性、經濟性和
排放控制方面達到最優組合。
ECU控制點火原理
發動機啟動後,ECU每10ms採集一次發動機的各感測器動態參數,按預先編好的程序處理這
些數據,並存入隨機存儲器RAM中;同時ECU還要根據電源電壓大小、從其只讀存儲器ROM中選
取出適應當前工況的高壓變壓器初級線圈電流導通時間,(即ECU輸出寬度不同的方波電壓控制高壓
輸出糸統變壓器初級線圈電流大小,實現對高壓輸電壓大小的控制)ECU綜合這些數據,從其只讀
存儲器ROM中查找出(計算出)適應當前發動機工況的最佳點火提前角存入隨機存儲器RAM中,
然後利用發動機轉速(或轉角)信號和曲軸位置信號,將最佳點火提前角轉換成點火時刻,即切斷高
壓變壓器初級電流的時刻。
在下列情況下ECU點火實行開環控制,點火按預設程序工作。
A..發動機啟動時。B.重負荷時。C.節氣門全開時。
2.感測器
感測器就是各種不同類型及功用的測量元件,安裝在發動機不同的有關部位,把發動機工況各種參數變化反饋給ECU作計算數據。
在點火系統中應用的感測器主要有:空氣流量計及進氣溫度感測器、發動機轉速及曲軸位置感測器、節氣門位置感測器、冷卻液溫度感測器及爆震感測器、氧感測等等。
3. 高壓輸出
A.高壓輸出功率三極體:在電路中起開關作用。
B.高壓輸出變壓器:在電路中把低電壓轉換成高電壓供火花塞點火。
C.高壓線:在電路中把高壓電傳輸到火花塞。
D.火花塞:在電路中把高壓電引進汽缸並把電能量轉換成熱能。
點火的電原理
變壓器次級線圈分布電容及火花塞、高壓線的分布電容組成迴路電容C,電路無屏蔽時C約50PF,有屏蔽約150PF,火花塞間隙等同可變電阻R。
高壓能量分三個階段變化消耗
第一階段
電容C放電期(誘燃期):變壓器次級線圈產生的點火高壓對電容C充電,當電容C電壓上升達到火花塞擊穿電壓時,火花塞跳火電容C快速放電, 火花塞間隙電壓迅速下降到幾百到幾千伏,電容C放電瞬間電流達10-50安培以上,放電時間約1微秒。點火電壓越高(即點火能量越大),C放電電流越大。
正常狀況下氣缸的混合氣就是這一時刻的火花點燃。如果跳火電離線被發動機氣缸內高速擾流吹息,変壓器高壓再次對C進行充電,則C第二次放電產生電離通道。
註:電壓從10000V-20000V左右在1微秒內突降至幾百到幾千伏,由此產生了一個很強的方波
電壓,並通過高壓線幅射電磁波,對外界電器產生干擾波。方波由N個正弦波組成,所以形成了一
個1微秒時基為中心的干擾電磁頻帶。
第二階段
電感放電期(燃燒期):電感放電是靠電容C放電產生的電離通道形成的低阻產生的。由於電容C放電產生的電離通導(電阻)不能立刻消失,同時變壓器次級電感中還存有充足的高壓能量,所以電感繼續對電離通導放電使火花持續。
由於次級線圈放電電流的變化引起磁通量的變化,次級電感線圈產生了一個感抗電動勢,即產生一個與電感放電電流方向相反的電動勢阻礙了電流的変化,使放電電流較小,電流在幾到幾十毫安,所以,高壓能量需要較長時間放電才能消耗掉,這一電感放電火花持續期俗稱火花尾。
由第一階段電容C放電誘燃後產生一個「火焰中心」,這個「火焰中心」跟隨氣缸內高速擾流移動離開了火花塞電極,這時電感電能放電火花又會點燃混合氣另一個「火焰中心」,作為點燃混合氣的補充,「火焰中心」使混合氣在整個氣缸內很快形成燃燒的「明亮火焰期」,即氣缸內混合氣燃燒溫度達最高,氣體壓強達最高值。這個過程稱為混合汽燃燒期, 燃燒時間在750μS-2500μS之間。
電感放電火花在發動機啟動及低速時非常重要,發動機在啟動或非正常工況下,電容C放電期極有可能未點燃混合氣,此時,只有靠電感放電火花來點燃燃混合氣。
冷車啟動時氣缸內的混合氣溫度低,霧化效果差,點然混合氣需要較長火花期;在低轉速時,由於氣缸內混合氣擾流速度低,第一個「火焰中心」移動慢,有必要點燃第二個「火焰中心」加快混合氣的燃燒,所以點火火花期也較長。但當發動機轉速較高時, 氣缸內混合氣擾流速度変快,「火焰中心」高速移動,快速傳播引燃了缸內混合氣,因此,並不需要第二個「火焰中心」。
根據混合汽燃燒時間在750μS-2500μS之間,所以,火花持續期最長在700μS左右就可保證混合氣的完全燃燒。實驗證明火花持續期過長對燃燒效果並沒有提高,相反,電離通道生產的高熱加上火花塞自身溫度反而加速了火花塞電極的燒蝕,這就是為什麼要控制點火能量的主因。
另外,從這一原理可以正明,點火能量的大小與高壓線無關(當然,不包括損壞高壓線)。
第三階段
振盪衰減期:隨放電時間的增加電感線圈儲存能量(電壓)消耗下降,使氣體中分離的電離子越來越少,電感放電電流也就越來越少,電離通道溫度下降,根著通道電離子數量急劇下降,即相當於通道電阻值R逐步上升変為無限大,火花塞停止跳火。這時電感剩餘能量對電容C充電,電容C對電感放電,如此反復直至下一個點火周期的到來。
註:同樣此階段產生一個逐步衰竭的正弦振盪波對外界造成干擾,但強度遠小於第一階段電容放電干擾電磁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