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 已知實驗室製取H2S的實驗原理為FeS(塊狀)+H2SO4═FeSO4+H2S↑.根據圖中A~D的實驗裝置和試劑進行實驗
(1)裝置A是由雙孔塞、玻璃導管及分液漏斗、圓底燒瓶組裝起來的,故答案為:分液漏斗;圓底燒瓶;
(2)①FeS不溶解於水,而Na2SO3可溶於水,所以製取H2S的裝置用B,而制SO2的裝置為A;為了證明SO2的氧化性,應該在D裝置的錐形瓶中混合兩氣體;為了證明其還原性,可以C試劑瓶中注放氧化劑,例如酸性KMnO4溶液或溴水等;很明顯D裝置中的鹼溶液起到尾氣吸收的作用,所以裝置連接順序為adcefb,
故答案為:dcef(或adcfeb);
②裝置C中可以加入具有氧化性且能夠有明顯現象的試劑,如酸性高錳酸鉀溶液、溴水等,作用為檢驗二氧化硫的還原性,發生氧化還原反應,生成硫酸根離子,體現其還原性,故答案為:酸性高錳酸鉀溶液(或溴水);還原;
③裝置D的作用是證明二氧化硫具有氧化性,二氧化硫能夠與硫化氫發生氧化還原反應生成單質硫,裝置D內壁有淡黃色固體生成,
故答案為:內壁出現淡黃色固體;氧化;
(4)硫化氫和二氧化硫都有毒,會污染大氣,不能直接排放,需要使用尾氣吸收裝置,所以D旁的燒杯盛放的NaOH溶液的作用為吸收過量的SO2或H2S,防止污染空氣,發生的離子反應為2OH-+SO2=SO32-+H2O、H2S+2OH-=S2-+2H2O,故答案為:2OH-+SO2=SO32-+H2O、H2S+2OH-=S2-+2H2O.
『柒』 【初三化學】製取硫化氫氣體的裝置可選用___的氣體發生裝置,收集時可用___法。
製取硫化氫氣體的裝置可選用二氧化碳的氣體發生裝置,收集時可用向上排空氣法。
向上排空氣法是指在實驗化學中製取氣體時的一種方法。在氣體的密度明顯大於空氣且不與空氣反應時,用此方法。氣體的密度明顯比空氣大,如二氧化碳,二氧化氮,二氧化硫,氯化氫,氯氣,氧氣等。密度小的則用向下排空氣法。且該氣體不與空氣中成分發生反應。

(7)實驗室製取硫化氫氣體裝置圖擴展閱讀:
製取氣體步驟:
1、確定生成氣體的反應
通常一種氣體可能由多種反應產生,例如,對於氯氣,既可以加熱濃鹽酸與二氧化錳得到,也可以電解食鹽水得到,也可以電解熔融的氯化鈉得到。
但是限於實驗室的條件與實驗技術,並不是所有反應都適合實驗室制備、收集氣體,如電解飽和食鹽水得到的氯氣是潮濕的,電解氯化鈉不便於收集,同時耗費太多資源。因此在製取氣體時一定要考慮是否便於收集、反應條件、經濟性等多種因素。
2、確定裝置
確定了反應之後,就要考慮反應裝置。
3、考慮實驗細節
實驗中有一些細節是需要考慮的。如何時開始加熱,何時完成收集。這些細節可能影響到氣體的純度或者引起危險。例如:排水收集氧氣時,剛開始有氣泡不能收集、導管不能伸入集氣瓶太長不便於取出;排空氣法二氧化碳時要在結束時眼前用燃燒的木條檢驗是否集滿。
4、進行實驗
一定要檢查氣密性。按照具體的步驟進行實驗,實驗時要小心謹慎,注意觀察現象並填寫實驗報告。
『捌』 硫化氫的實驗室制備
實驗室製取硫化氫:
①製取原理——強酸與強鹼的復分解反應
②製取方程式——FeS+2HCl=== FeCl2+H2S↑
③裝置——啟普發生器
④檢驗——能使濕潤的醋酸鉛試紙變黑
⑤除雜質——先通入飽和NaHS溶液(除HCl),再通入固體CaCl2(或P2O5)(除水蒸氣)
⑥收集——向上排氣法
⑦尾氣回收——H2S+2NaOH=== Na2S+H2O或H2S+NaOH=== NaHS+H2O
⑸二氧化硫
①製取原理——穩定性強酸與不穩定性弱酸鹽的復分解
②製取方程式——Na2SO3+H2SO4=== Na2SO4+SO2↑+H2O
③裝置——分液漏斗,圓底燒瓶
④檢驗——先通入品紅試液,褪色,後加熱又恢復原紅色;
⑤除雜質——通入濃H2SO4(除水蒸氣)
⑥收集——向上排氣法
⑦尾氣回收——SO2+2NaOH=== Na2SO3+H2O
『玖』 硫化氫是如何製取的化學方程式
鹽酸(或硫酸)和硫化亞鐵反應製取硫化氫:FeS+2HCl=H2S↑+FeCl2。這是實驗室製法。其他製法有硫化鈉、硫化鉀和酸反應(由於這些固體溶於水,因此使用地較硫化亞鐵少)。硫化鋁和水反應(水解)也可以製取硫化氫:Al2S3+6H2O==2Al(OH)3↓+3H2S↑.
硫磺和氫氣共熱也能得到硫化氫:S+H2==Δ==H2S
『拾』 求H2S氣體的製作方式,自己就能做的
H2S氣體制備方法
製法1
簡介
用硫化亞鐵與稀硫酸反應即可製得硫化氫氣體。
因硫化亞鐵是不溶性固體,該反應不需加熱,可以用類似於氫氣製取時用的裝置(如啟普發生器)。
如用硫化鈉與稀硫酸反應,則因硫化鈉易溶於水反應過於激烈而無法控制。因此不用。
說明:下邊視頻中說的三氯化鐵中的高鐵離子是錯誤的。三氯化鐵中含有的三價鐵離子應成為正鐵,而高鐵則指的是六價的鐵,代表物質為高鐵酸鈉,是一種凈水劑。
硫化氫
原理
用非氧化性的強酸與弱酸鹽(FeS)反應,可生成硫化氫(H2S溶於水即得弱酸氫硫酸):
FeS+H2SO4(稀)=FeSO4+H2S↑;
FeS+2HCl=FeCl2+H2S↑.
硫化氫能溶於水形成氫硫酸,因此不能用排水法收集。因硫化氫的密度比空氣大,可用瓶口向上的排空氣集氣法收集。
用品
啟普發生器或簡易氣體發生裝置、集氣瓶、玻璃片、FeS、稀鹽酸(或稀H2SO4)溶液、乙酸鉛試紙。
操作
製取H2S可以使用啟普發生器或制氣體的簡易裝置。把FeS放入啟普發生器的球形體內,漏斗里注入稀HCl。需用H2S時,打開導氣管活塞,FeS與稀HCl接觸產生H2S,停止用氣時,只需關閉活塞反應既可停止。
用蘸有乙酸鉛(或硝酸鉛)溶液的試紙,放在集氣瓶口試驗,如果試紙變黑則證明集氣瓶里已充滿了H2S氣:
乾燥
不能用濃硫酸(切記),也不能使用鹼性乾燥劑(如鹼石灰)。
可使用五氧化二磷或無水氯化鈣乾燥硫化氫氣體。
備注
所用硫化亞鐵應是新購置的,若存放時間過久,FeS中Fe和S都會被氧化,從而影響實驗效果。
放入氣體發生器中的硫化亞鐵要砸成蠶豆粒大小的塊狀。
不能用濃鹽酸,因濃鹽酸揮發出氯化氫,使硫化氫不純。
不能用HNO3或濃H2SO4,因為它們都是氧化性酸,與FeS發生氧化還原反應,而不能生成硫化氫:
2FeS+8H2SO4(濃)=Fe2(SO4)3+5SO2↑+2S↓+8H2O;
FeS+8HNO3(濃)=Fe(NO3)3+5NO2↑+S↓+4H2O[3].
H2S有毒,實驗時應注意通風,多餘的H2S應及時通入NaOH溶液(或金屬鹽溶液)中進行吸收。
口訣
硫化亞鐵稀酸逢,啟普器中氣體生。
櫥中操作上排氣,氧化性酸概不用。
解釋:
1、硫化亞鐵稀酸逢,啟普器中氣體生:「稀酸」在此指稀鹽酸或稀硫酸。這句的意思是說,在實驗室中常用硫化亞鐵(FeS)跟稀鹽酸(HCl)或稀硫酸(H2SO4),在啟普發生器中發生反應來製取硫化氫(H2S)。
2、櫥中操作上排氣:「櫥」指通風櫥。「櫥中操作」的意思是說,該實驗的操作過程必須在通風櫥中進行。「上排氣」意指用向上排空氣集氣法收集H2S,因為H2S能溶與水,且密度比空氣大。
3、氧化性酸概不用:「氧化性酸」在此指濃硫酸(H2SO4)和硝酸(HNO3)。這句的意思是說一概不用氧化性酸與硫化亞鐵反應來製取硫化氫,因為硫化氫是強還原劑,易被氧化性酸氧化。[4]另外,不能用濃硫酸作乾燥劑。
製法2
將20%~30%磷酸慢慢地從分液漏斗滴到Na2S·9H2O濃水溶液中,將所產生的氣體經無水氯化鈣與五氧化二磷乾燥,製得硫化氫氣體,經液化壓入鋼瓶。[1]
製法3
用硫磺和氫直接合成製得硫化氫純度高純氫減壓後進入乾燥器進一步純化,然後經計量進入反應器底部與硫黃直接接觸反應,生成硫化氫,硫化氫經洗滌器洗滌,再進入硫蒸氣冷凝器將其中剩餘的硫蒸氣冷凝下來。純凈的硫化氫氣體經壓機壓縮後進入硫化氫冷凝器,液體硫化氫收集在貯罐中。[1]
用硫化鈣與氯化鎂反應制備液態硫化氫的反應裝置如圖所示,全部操作應在通風櫥中進行。[1]
制備硫化氫的裝置[1]
A為置於水浴中的燒瓶;B,C,D,E,F為250mL玻璃瓶,分別裝有水、飽和Ba(OH)2(外面用冰鹽冷浴)、氯化鈣、五氧化二磷、玻璃棉(外面以乾冰冷卻);G為50mL試管,杜瓦瓶中為乾冰乙醚冷凍劑;H為汞封;I為出口。[1]
在發生瓶A中裝入500mL飽和氯化鎂溶液,並加入10g固體氯化鎂和50g優質硫化鈣。當混合物加熱到60℃時,即可平穩和連續地產生硫化氫氣體。C瓶中的氫氧化鋇吸收最初產生的硫化氫,轉變為硫氫化鋇後,硫化氫即可通過,而其他揮發性酸性雜質則被吸收。系統中空氣未排盡前可使氣體不通過汞封H,以加快排空氣的過程。反應一段時間後在試管G中即有液態硫化氫凝聚。[1]
製法4
硫化鋁水解法:在燒瓶中放入適量硫化鋁固體,從滴液漏斗中慢慢滴入水,即可順利地產生十分純的硫化氫氣體。[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