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裝置知識 > at自動變速箱液壓控制裝置

at自動變速箱液壓控制裝置

發布時間:2022-12-22 09:21:41

Ⅰ AT 變速器(電子液壓式多擋位自動變速器)的構造與原理(圖解)

電子多擋自動變速器(AT)是應用最廣泛、技術最成熟的自動變速器。根據控制方式的不同,液壓自動變速器可分為液壓自動變速器和電子自動變速器。目前汽車上使用的是電子自動變速器。
1-液力變矩器;2片式離合器;3-單向離合器;4-行星齒輪系;5-離心力調節器;6—駐車鎖;7—制動帶;8—控制活塞;9—壓力調節器
AT傳輸結構的一般解決方案:
在自動變速器中,換檔過程是完全自動的,不需要駕駛員的干預。換檔時不會中斷牽引力。控制單元根據車輛的行駛狀態決定何時換入哪個檔位。液力變矩器用於車輛起步和換檔時減少變速器負荷。
AT傳輸原理的一般解法:
自動變速器由以下系統組成:
動力傳動系統(液力變矩器):起連接發動機和自動變速器的作用。
齒輪傳動系統(行星齒輪機構):主要用於改變汽車的速度和方向。
液壓控制系統:將油泵輸出的壓力油調節到不同的壓力,輸送到不同的部位,達到不同的液壓控制目的。
電子控制系統:通過監測汽車的整體運行狀況,實現對自動變速器不同功能的控制。
冷卻控制系統:保持自動變速器在合理的工作溫度。
1—帶渦輪扭轉減振器(TTD)和變矩器鎖止離合器的液力變矩器;2-油泵;3-單行星齒輪組;4—驅動離合器A;5—驅動離合器B;6—驅動離合器E;7—制動離合器C;8—制動離合器D;9-雙行星齒輪組;10—輸出軸法蘭
結構的一般解:
各種自動變速器的外形和內部結構不同,但其基本部件是相同的,都是由液力變矩器和齒輪自動變速器組成。常見的部件有液力變矩器、行星齒輪機構、離合器、制動器、油泵、濾清器、管路、控制閥體、調速器等。根據這些部件的功能,可以分為五個部分:液力變矩器、變速器齒輪機構、供油系統、自動換檔控制系統和換檔控制機構。
帶水平6檔的自動變速器的橫截面
a-油泵;b-中間傳輸;c-輸出/主減速器;B1,B2-盤式制動器;PT1、PT2—-行星齒輪架;f-自由輪;S1 ~ S3—太陽齒輪;k1 ~ K3-片式離合器;P1 ~ P3-行星齒輪
配備AT自動變速器的汽車可以根據路況自動改變速度和扭矩,使駕駛員能夠專注於道路交通,而不會被換檔所迷惑。
優點:換擋沒有人工干預,故障率也很低。只有變速器油需要定期更換,基本不會出什麼問題。
缺點:傳動效率低,換擋慢,拖累油耗。
但是隨著AT技術的進步,上述問題已經好了很多。

Ⅱ 6at自動變速器電子控制系統組成與原理

答案是

通用變速箱6檔指的是自動擋變速箱前進檔位下有6個傳動比,就是6個前進擋。手自一體只是在自動擋的基礎上增加了人為換擋的功能,其本質還是自動擋,手自一體變速箱可以使自動擋駕駛起來有那麼一點樂趣。

自動變速器工作原理

自動變速器根據汽車速度、發動機轉速、動力負荷等因素自動進行升降檔位,不需由駕駛者操作離合器換檔,使用很方便。特別在交通比較擁擠的城區馬路行駛,自動變速器體現出很好的便利性。自動變速器比手動變速器復雜得多,有很多方面不相同,但最大的區別在於控制方面。手動變速器由駕駛員操縱檔位,加檔或減檔由人工操作,而自動變速器是由機器自動控制檔位,變換檔位是由液壓控制裝置進行的。

以一個典型的自動變速器為例,液壓控制裝置根據節氣門(油門)開度和變速器輸出軸上輸送來的信號控制升降檔。根據節氣門開度變化,液壓控制裝置中的調節閥產生與加速踏板踏下量成正比的液壓,該液壓作為節氣門開度「信號」加到液壓控制裝置;另外有裝配在輸出軸上的速控液壓閥可產生與轉速(車速)成正比的液壓,作為車速「信號」加到液壓控制裝置。因此,就有節氣門開度「信號」和車速「信號」,液壓控制裝置根據這兩個「信號」自動調節變速器油量,從而控制換檔時機。

也就是說在汽車駕駛中,駕駛員踏下加速踏板(油門踏板),控制節氣門開度和汽車的行駛速度(變速器輸出軸轉速),就能自動控制變速器內的液壓控制裝置,液壓控制裝置會利用液力去控制行星齒輪系統的離合器和制動器,以改變行星齒輪的傳動狀態。

自動變速器的核心控制裝置是液壓控制裝置,液壓控制裝置由油泵、閥體、離合器、制動器以及連接所有這些部件的液體通路所組成。關鍵部件是閥體,因此它是自動變速器的控制中心。閥體的作用是根據發動機和底盤傳動系的負載狀況(節氣門開度和輸出軸轉速),對油泵輸出到各執行機構的油壓加以控制,以控制液力變矩器,控制各離合器和制動器的結合與分離實現自動換檔。

以上是自動變速器的基本控制形式,如果是電子控制自動變速器,就要在上述基礎上增加電磁閥,ECU(電控單元)藉助電磁閥控制自動變速器工作過程。ECU輸入電路接受感測器和其它裝置輸入的信號,對信號進行過濾處理和放大,然後轉換成電信號驅動被控的電磁閥工作。因此,電子控制自動變速器就要增加節氣門位置感測器、車速感測器、水溫感測器、液壓溫度感測器、發動機轉速感測器、檔位開關、剎車燈開關等數字信號匯入ECU,從而使得ECU精確控制電磁閥,使換檔和鎖止時間准確,令汽車運行更加平穩和節省燃油。

AT6自動變速器自動換擋的原理

AT6自動變速器自動換擋的原理可概括為:自動變速器ECU根據各感測器的信號和內部控製程序,在合適的時機控制執行器—換擋電磁閥工作,使換擋電磁閥與手動閥共同配合,切換通往離合器和制動器的油路,控制相應的離合器、制動器工作,再由進入工作狀態的離合器、制動器控制前、後排行星齒輪機構的元件變速、變扭、變向,實現各擋位的自動切換。AT6自動變速器各擋位離合器、制動器、電磁閥的工作情況見下表。

6AT變速箱使用技巧

D檔使用

手自一體的D檔位,中規中矩的,換檔順暢,無話可說。

S檔使用

起步時用s檔不合適!對速度提升是適得其反,原因在於6檔前進的車,1、2檔齒在1、2檔停留時間過長速度是上不去的,而在車身沒有大負重的情況下,反而浪費了速度提升。

但是一旦到了3檔以後,s檔的威力就瞬間體現出來了,因為轉速上升飛快,帶來的首先就是速度飛快提升,而且轉速達到高扭矩區間後,後勁綿長,駕駛樂趣凸顯!

要提醒一點,高速不要用s檔,因為永遠到不了6檔,一旦s檔過了90公里了,發動機由於轉速太高,聲音不怎麼動聽,同時也費油。

夏天開空調行駛,請你用s檔。高轉速產生的高動力,是能更好的提供空調運行的,而且也讓愛車動力損失減少的最小,而且省油(保守點說,總之是不增加油耗,普通D檔開空調後提速不快,加深油門反而更加耗油!)。

「手」檔使用

1、手動檔在進入地下車庫的過程中一定要用,就用1檔牽引速度,根本不需剎車。

2、在你有需要開快車的時候,請你一定要用手動檔。為什麼?不是為了讓大家在正常前進時更快提速,而是在你需要緊急剎車的時候,同時使用減檔(發動機牽制力介入工作,同時還能增加控制力!),能以最快的讓車慢下來,而後也能最快的讓車繼續提速繼續飛奔。

3、過彎道的時候,只要學會了用手動檔,剎車基本可以不用了,過彎道前減檔讓發動機牽引力拉住車速,過中就只要加點油門(不是剎車是油門,切記切記,油門就是牽引力就是控制力,道理同abs一樣)

出彎道後,由於轉速維持著,可以迅速拉高速度。如果用s檔或者D檔去過彎道,除非剎車否則無法減速。高速行駛過彎道,無論入彎前還是彎道中,使用剎車永遠是很危險的,即便是帶esp的車!(很多好車出事,都是在高速彎道用了剎車後失控側滑出去的),所以這樣的操控行為是有必要學習的。 4、需要瞬間迸發高扭矩,爆發性的超車。雖然s檔很牛,轉速提升已經很快了,雖然無論在D檔還是s檔都有油門到底的chickdown控制開關,但是你的腳的緊張壓力有多大?

你的身體隨著一腳到底後緊張程度就提升了!不是嗎?

最重要的是chickdown的時間是多久?如果你運氣不好,間隔2秒是正常的!

那就用手動檔的控制,很簡單,從D檔向左推出,飛快的連續3次向下減檔(一般2下夠了,第三下是減不下去的。整個過程絕對用不到你0.5秒時間),油門也不用往深了踩,輕松加愉快就超越了!很省油,腦子還夠用,身體不緊張!

5、滑行。很多情況下,路況不錯,前方400米遇到紅燈了,如果你用s檔松開油門,對不起你滑不到那麼遠,需要老老實實的開到100m左右踩剎車把;而用D檔的話,也要開到大約距離150m左右踩剎車。

這是為什麼?因為松開油門後,自動降擋很積極,發動機牽引力出來了(牽引系統在這里的作用是令人討厭的),車在低速時就沒力氣向前滑行了

這時候如果切換到手動檔,你就可以別去管他了,或者乾脆向前推(+)一檔

而使用手動檔降擋是最慢的,可以這樣說,不到車速差不多消失了,不會切到1檔的,況且就是原地停著的時候,手動檔也能直接使用2檔起步。

所以遇到需要滑行的時候,用s檔最傻,D檔還尚可,用「手」最能體現我們的優勢!

(那個誰,說用N檔不行嗎,能滑好遠好遠。。。。。這堅決不行,首先是沒動力不安全了,然後就是變速箱n檔不在循環潤滑油了,會把變速箱弄的縮短壽命的)

6、可以2檔起步(同普通自動檔的2),陷入泥地時候用。這個不說了,99%的人都知道,也都會去用。順便說下,在雪地冰面等行駛,一定要用手動檔,而且不要超過4檔,這個道理和普通自動檔車是一樣的(普通自動檔有123,其中3就是不超過3檔的雪地模式)。

Ⅲ 自動變速箱的工作原理是什麼

自動變速箱簡稱AT,全稱Auto Transmission,它是由液力變扭器、行星齒輪和液壓操縱系統組成,通過液力傳遞和齒輪組合的方式來達到變速變矩。

和手動擋相比,自動變速箱在結構和使用上有很大不同。手動擋主要通過調節不同齒輪組合來更換擋位,而自動變速箱是通過液力傳遞和齒輪組合的方式來達到變速的目的。其中液力變扭器是自動變速箱最具特點的部件,它由泵輪、渦輪和導輪等構件組成,泵輪和渦輪是一對工作組合,泵輪通過液體帶動渦輪旋轉,而泵輪和渦輪之間的導輪通過反作用力使泵輪和渦輪之間實現轉速差並實現變速變矩功能,對駕駛者來說,您只需要以不同力度踩住踏板,變速箱就可以自動進行擋位升降。由於液力變矩器自動變速變矩范圍不夠大,因此在渦輪後面再串聯幾排行星齒輪提高效率,液壓操縱系統會隨發動機工作變化自行操縱行星齒輪,從而實現自動變速變矩。為了滿足行駛過程中的多種需要(如泊車、倒車)等,自動變速箱還設有一些手動撥桿位置,像P擋(停泊)、R擋(後擋)、N擋(空檔)、D擋(前進)等。

從性能上說自動變速箱的擋位越多,車在行駛過程中也就越平順,加速性也越好,而且更加省油。除了提供輕松愜意的駕駛感受,自動變速箱也有無法克服的缺陷。自動變速箱的動力響應不夠直接,這使它在「駕駛樂趣」方面稍顯不足。此外,由於採用液力傳動,這使自動擋變速箱傳遞的動力有所損失。

手自一體自動變速箱

手自一體變速箱的出現其實就是為了提高自動變速箱的經濟性和操控性而增加的設置,讓原來電腦自動決定的換擋時機重新回到駕駛員手中。同時,如果在城市內堵車情況下,還是可以隨時切換回自動擋。

手自一體自動變速箱實際上還是自動變速箱的一種,最早出現在保時捷911上,手自一體變速箱通過電控系統模擬出手動變速箱的操作。它的出現,在操作上給予駕駛者更大的自由度,可以通過檔把上的加減檔或者方向盤上的換擋撥片來選擇自己認為合適的擋位和換擋時機,從而大大提高了駕駛樂趣。

--------------------------------------------------------------------------------

上面只是簡單介紹了自動變速箱的大體結構和工作原理,如果你想詳細了解自動變速箱的具體結構請看下文。

自動變速箱的基本結構及其工作原理

自動變速器的核心部件為:液力變矩器、行星齒輪組、離合器/制動器及其控制機構(電磁閥、油路),外圍設備即為變速器殼體、傳動軸等。我們就從動力流向為順序,先從液力變矩器開始說起。

液力變矩器

曾有一種說法,AT上的液力變矩器相當於MT上的離合器,起到動力的連接和中斷的作用。其實這種說法是錯誤的。AT與發動機曲軸是直接連接的,不像MT有一個動力的開關:離合器。所以從點火的瞬間開始,液力變矩器便開始轉動了,對於動力的連接和中斷,仍由齒輪箱內部的離合器來完成,液力變矩器唯一與MT離合器相似的地方,也就是液力變矩器「軟連接」的特性,與MT離合器的「半聯動」工況相近。

液力變矩器的工作原理就像兩個風扇相對,一個風扇工作,然後將另一個不工作的風扇吹動。這個比喻可以很形象的解釋液力變矩器中泵輪和渦輪之間的工作關系。不過詳細解釋其工作原理,則有些復雜。

動力輸出之後,帶動與變矩器殼體相連的泵輪,泵輪攪動變矩器中的自動變速箱油(以下簡稱ATF),帶動渦輪轉動,ATF在殼體中是一個循環的動作,由於泵輪旋轉時的離心力,ATF會在泵輪的作用下,甩向外側,沖向前方的渦輪,再流向軸心位置,回到泵輪一側,如此周而復始的循環,將動力傳向與齒輪箱連接的渦輪。

不過只有該零部件和傳動方式,只能稱為液力耦合器,若想成為液力變矩器,必然要改變渦輪葉片的形狀,這樣一來,ATF在經過渦輪再循環回泵輪時,會與泵輪旋轉方向相反,因而造成沖擊,所以為了成為液力變矩器還需另一個部件:導輪。導輪是存在於泵輪和渦輪之間的一個部件,用於調節殼體中ATF液流方向,通過單向離合器與箱體固定。

有了導輪,才有了「變矩」的靈魂所在,在泵輪與渦輪轉速差較大時,動力輸出的扭矩也變大了,此時的變矩器想當一個無級變速器,通過轉速差來提升扭矩,此時導輪處於固定狀態,用以調節ATF迴流;而當轉速差降低,渦輪泵輪耦合或鎖止時,扭矩接近對等,無需增矩,導輪隨泵輪和渦輪同向轉動,避免自身攪動ATF,造成動力的損耗。

至此我們了解到了液力變矩器的最大特點——軟連接,而這種動力的傳輸方式起到了兩大功能:1、從靜止到低速時的平穩起步;2、在加速過程中,較大動力輸出時,起到增大扭矩的作用。如果與MT上的離合器相比較,則需注意的是,第一條起到了並優化了MT上離合器的功能,但第二條則是離合器無法實現的。

但液力變矩器這先天「軟連接」特點有一個弱點,動力不是直接輸出的,在扭矩輸出對等是,泵輪的轉速要大於渦輪這樣的話在傳輸動力時,ATF還在殼體中循環,浪費了動力,所以目前幾乎所有液力變矩器都有一個高效節能的部件:液力變矩器鎖止器。鎖止器的形式是一個多片離合器,其作用就是當變矩器處於耦合狀態,無需增矩時,將泵輪和渦輪鎖止,這樣的話動力傳遞即為「硬連接」,全部的無損(或者說有微量的動力流失)的將從曲軸傳遞到了下一站:變速箱。

簡單解釋一下上圖:i軸為轉速比,表示渦輪與泵輪轉速之比,左端泵輪轉速遠大於渦輪,右邊相等。起步或大腳油門時,轉速比較小,泵輪比渦輪快很多,此時泵輪輸出的扭矩要比渦輪輸入扭矩大很多,比較有力,但傳動效率較低;輕踩油門,轉速比增加,變矩比降低,傳動效率也相應提高,轉速比為60%時,效率最高;當穩定油門,速度較為穩定是,轉速比進一步上升,變矩比接近1,但此時傳動效率下降;為避免動力流失,變矩器用離合器鎖止,轉速比驟增至1,效率也達到最高。

液力變矩器並非AT的特徵

液力變矩器不是AT特有,一些CVT變速器也使用了液力變矩器作為優化動力的機構;AT也不是絕對使用液力變矩器來實現軟連接的,例如某些賓士AMG車型上用的Speedshift MCT自動變速器,就用一副多片離合器代替了液力變矩器。所以液力變矩器並不是AT最大的特點,與多組離合器/制動器協同工作的行星齒輪組,才是自動變速器的最大特點。

行星齒輪以及AT齒輪箱中的行星齒輪組

在MT上,每一個檔位都有一組兩個常嚙合齒輪副,更換檔位只需要將輸出軸與該檔位輸出齒輪的花鍵連接即可。而AT中,並不是這么多的齒輪在工作,而是用一種非常獨特的方式來完成變換:行星齒輪組。我們先來看下,一個最基礎的三元行星齒輪有著怎樣的特性:

『行星齒輪組模型』

而行星齒輪的最大特性即為,在組合出不同的輸入輸出輪之後,齒比和輸入輸出的相對方向都會有變化,這種特性用作汽車變速器可是再適合不過了。而為了增加檔位,汽車上的行星齒輪升級成了齒輪組、齒輪排,再通過一系列執行器便可以完成換擋了。

AT執行器:離合器、單向離合器、制動器

上面我們了解到,一組行星齒輪有著怎樣的變換形式,而負責變換,以及用來輸入輸出的元件,就是一系列的執行器:離合器、單向離合器、制動器。有了這些執行器,就可以將行星齒輪進行不同組合,從而配搭出不同的動力流,也有了不同的傳動比。而控制這些操作的,就是與其配套的油泵、滑閥、液壓活塞,以及復雜的液壓線路。

『圖為老別克君威4T65E自動變速器,空擋時各個部件位置以及工作情況』

『在多個執行器與行星齒輪的不同組合下,形成了不同的檔位』

至此,來自發動機的動力便完成了重組,將時刻變化的扭矩和轉速,傳遞給車輪。相比MT,便捷性提升,而內部結構和工作情況則復雜得多。

Ⅳ 森雅s80自動擋是什麼變速箱

森雅S80自動擋是一款4速AT變速箱。

森雅S80與M80一樣有1.3L/1.5兩款發動機,都是源自大發和一汽合作時期提供的技術,規格不錯,擁有DVVT雙可變氣門正時(相當於豐田的VTT-i技術)。1.5L發動機的最大功率80kW/6000rpm,最大扭矩141Nm/4400rpm,參數上是同排量領先水平。

總的來說森雅S80這款車的自動變速箱還是非常不錯的,這款變速箱動力強,變換擋位的時候也沒有頓挫感,最重要的是這款變速箱故障率非常低。

Ⅳ 變速箱工作原理

手動變速箱主要由齒輪和軸組成,通過不同的齒輪組合產生變速和扭矩。自動變速箱AT由液壓變矩器、行星齒輪和液壓控制系統組成,通過液壓傳動和齒輪組合實現變速和扭矩。

其中,液力變矩器是自動變速器最具特色的部件,由泵輪、渦輪、導輪等部件組成,直接輸入發動機動力傳遞扭矩和離合器動作。泵輪和渦輪是一對工作組合。它們就像兩個彼此相對放置的風扇。來自一個主動風扇的風力將驅動另一個被動風扇的葉片旋轉。流動的空氣風力成為動能傳遞的媒介。

如果液體被用來代替空氣作為傳遞動能的媒介,泵輪將通過液體驅動渦輪旋轉,並且在泵輪和渦輪之間增加導向輪以提高液體的傳遞效率。由於液力變矩器自動變速和變矩的范圍不足、效率低。

(5)at自動變速箱液壓控制裝置擴展閱讀

汽車變速箱的分類

1、手動變速箱:手動變速箱作為市面上最常見的變速箱也稱為手動擋,車主在踩下離合後才能撥動變速桿從而實現變速,而且手邊變速箱檔位較多,但如果駕駛者的車技很好,在加速和超車的時候比自動擋車要快上不少,而且更加省油。但是對於新手來說,手動擋一般比較難操縱,且更加費油。

2、自動變速箱:自動擋的車省去了離合這一方面,車主只需踩下加速踏板既可以進行車速的變換,相對於手動擋來說,自動擋的車檔位較少且操縱方便,適合新手駕駛。

3、手自一體變速箱:可以再手動和自動間自由切換,自動調節發動機轉速和擋位。不僅可以享受手動變速箱的駕駛快感,還可以享受自動變速箱的方便,二者合一。不管是對於駕車老手還是新手來說,都是比較合適的。

4、CVT無級變速箱:可以自由改變傳動比,採用了傳動帶和主、從傳動輪間相互配合來傳遞動力,相比一般的自動變速箱來說,他說實現的梁哥檔位之間的無級變速,讓駕駛者在駕車過程中切換車速變得更加平穩,沒有一種停滯的感覺。

Ⅵ 自動變速箱是如何工作的,並且是如何跳檔的

樓主,你好自動變速器之所以能夠實現自動換擋是因為工作中駕駛員踏下油門的位置或發動機進氣歧管的真空度和汽車的行駛速度能指揮自動換擋系統工作,自動換擋系統中各控制閥不同的工作狀態將控制變速齒輪機構中離合器的分離與結合和制動器的制動與釋放,並改變變速齒輪機構的動力傳遞路線,實現變速器擋位的變換。
傳統的液力自動變速器根據汽車的行駛速度和節氣門開度的變化,自動變速擋位。其換擋控制方式是通過機械方式將車速和節氣門開度信號轉換成控制油壓,並將該油壓加到換擋閥的兩端,以控制換擋閥的位置,從而改變換擋執行元件(離合器和制動器)的油路。這樣,工作液壓油進入相應的執行元件,使離合器結合或分離,制動器制動或松開,控制行星齒輪變速器的升擋或降擋,從而實現自動變速。
電控液力自動變速器是在液力自動變速器基礎上增設電子控制系統而形成的。它通過感測器和開關監測汽車和發動機的運行狀態,接受駕駛員的指令,並將所獲得的信息轉換成電信號輸入到電控單元。電控單元根據這些信號,通過電磁閥控制液壓控制裝置的換擋閥,使其打開或關閉通往換擋離合器和制動器的油路,從而控制換擋時刻和擋位的變換,以實現自動變速。

Ⅶ at與amt變速箱的區別是什麼

at與amt變速箱的區別是:1、變速箱的形式不同:at變速箱代表的是自動變速箱;amt變速箱代表的是機械式自動變速箱。2、組成不同:at變速箱由離合器、液壓自動換擋控制系統、行星齒輪變速器、電控系統、冷卻、濾油裝置和油泵組成;amt變速箱由乾式離合器、齒輪變速器和微機控制自動變速系統組成。3、功能不同:at變速箱不需要用離合器進行換擋;amt變速箱通過加裝的微機控制系統自動操作系統實現換擋。4、效率不同:at變速箱需要液力變矩器進行傳動,其部件浸泡在油液中運作,油液會對其產生一定的阻力作用,影響效率;amt變速箱屬於機械自動變速,動力的損耗少,沒有油液的阻力作用,從而動力傳遞效率高。

Ⅷ 自動變速器液壓部分是那些

自動變速箱(AT/DCT/CVT)的控制一般都是由液壓控制系統執行,在AT變速箱中操縱行星齒輪裝置的離合器和制動器由液壓驅動。液壓控制裝置產生和調節此壓力並開關其通路。液壓控制裝置的主要零部件包括:油泵、閥體、主調節閥、手動閥、換檔閥、電磁閥、節流閥。

Ⅸ 自動變速器液壓控制系統的工作原理是什麼

1.自動變速器採用蓄壓器來緩沖換檔沖擊,蓄壓器一般有減振活塞、背壓彈簧和兩個橡膠密封圈組成,它與離合器或制動器並聯工作;

2.自動變速器根據汽車速度、發動機轉速、動力負荷等因素自動進行升降檔位。

閱讀全文

與at自動變速箱液壓控制裝置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自來水水表跟前的閥門壞了怎麼換 瀏覽:341
機械工程含有多少專業 瀏覽:367
移動電動工具安規 瀏覽:642
理正結構工具箱13 瀏覽:481
五金機電榮譽證書 瀏覽:117
南安市軸承廠什麼時間建 瀏覽:945
閥門位號pv是什麼意思 瀏覽:685
家電管道清洗設備廠家有哪些 瀏覽:285
儀表盤黃p什麼意思 瀏覽:520
淋浴的冷熱水閥門怎麼換 瀏覽:872
氧氣閥門檢修安全要求 瀏覽:620
專用設備製造業稅負多少 瀏覽:343
cs6擴展版工具箱 瀏覽:743
北京博世電動工具專賣 瀏覽:617
某學生用圖的實驗裝置測物塊 瀏覽:568
攤鋪軸承壞了怎麼辦 瀏覽:158
硅膠洗油設備哪裡生產 瀏覽:651
金科五金機電城D區商業門面價 瀏覽:343
超聲波什麼時候有霧氣 瀏覽:502
iphone怎麼選擇播放設備 瀏覽:854